建筑物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 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 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 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 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 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 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5、施测要求
(GB 50026-2007)及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审核




试验

七.附图 1~附图 5《测点布置图》
9 / 10
对沉降观测的成果分析,还可找出同一地区类似结构形式建 筑物影响其沉降的主要因素,指导施工单位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正 确指导施工,同样也为勘察设计单位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设计
6 / 10
出更完善的施工图纸。 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前后视观 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成像清晰、稳 定时再读数;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在 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将各次所观测 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 过 1mm 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 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 载值的沉降曲线。 (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可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 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 特别在沉陷性较大的地基上对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观测 显得更为重要。
测点用20 铆钉或镀锌圆钢弯成 L 型埋入(胶植)墙内,如下图所示:
观测点按栋号编号,编号标识如下图所示:
⑵观测高程的确定
2 / 10
以绝对高程为基准点,在现场内选择 6-8 个永久固定点,测出固 定点对建筑物0.000 的相对标高组成水准网,作为沉降观测的依据。 ⑶观测次数
施工期间,从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开始观测,后每增加一层观测 一次, 并作好记录。
主体结构完后每月观测一次,使用后第一年每隔三月观测一次, 第二年每半年观测一次,以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建筑物沉降稳定为 止。沉降观测的具体要求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地 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执行。 ⑷沉降量单位一律用毫米表示,并认真作好记录。 ⑸若发现沉降有异常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研究 应对措施。 ⑹测量按Ⅱ级水准精度采用闭合法观测。
(1)一般建筑物周围要布置 3 个以上水准点,其间距不大于 100 米;
(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能后视到 2 个水准点, 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
(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 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 1.5 米),根 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 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 基础,其精度要求高,施测时一般用 N2 或 N3 级精密水准仪。并 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4、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 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5、统计表汇总 (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 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 的沉降量。
1 / 10
一.编制依据
1.1《吉首市××区××工程(结施)》图纸。
1.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 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二.沉降观测
⑴观测点的设置 本工程应按附图 1~附图 5 设置的沉降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 观测点在底层墙体施工完毕后开始设置,其标高为+0.500m。观
第三次
本累 次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本累本累 本 累 次计次计 次 计
第七次
本累 次计
4# 0.5m
5# 0.5m
6# 0.5m
7# 0.5m
8# 0.5m
9# 0.5m
10# 0.5m
11# 0.5m
12# 0.5m
13# 0.5m
14# 0.5m
15# 0.5m
16# 0.5m
来自百度文库
17# 0.5m
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
筑物在不断加荷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 的 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 或 S05 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 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 一段标尺。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 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
5 / 10
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 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进行。 3、沉降观测
根据本方案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设置稳固 后及时进行。
7 / 10
工程
名 称:
吉首市××区××工程
工程
×× 地
点: 吉首市
区内
检测
×× 单
位:
有限公司
GD2301004
观测项 目:
沉降观测
委托单 位:
检测日 期:
2017 年 8 月 6 日-2017 年 月 日 单位:mm
测点 3#
相对 高度
0.5m
第一次
2017 年 8月 日 本累 次计
第二次
本累 次计
18# 0.5m
19# 0.5m
20# 0.5m
8 / 10
21# 0.5m
22# 0.5m
23# 0.5m
进度
现场实测闭合 差
规范允许闭合 差 1、各数据累积前次测量结果; 2、“+”表示沉降,“-”表示上升。
±0.5
备注
3、本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仪进行。 4、依据标准: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工程测量规 范》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 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
3 / 10
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分析原因并正确 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 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 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 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 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观测周期按本方案中 2.-(3)的规定 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要求
五. 沉降观测应提交的资料
1、沉降观测(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2、沉降观测成果表; 3、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及基准点图; 4、沉降量(s)、地基荷载(p)、延续时间(t),即 p-t-s 三者的关系 曲线图; 5、v-t-s(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6、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六.附表《沉降观测成果表》 主体施工沉降观测结果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 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 予以鉴定。连续使用 3-6 个月后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
4 / 10
做到步步有校核。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 等级。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本工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 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 求,按照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 成果整理及计算。
四.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1、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
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 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
吉首市××区××工程
建筑物沉降观测 专项施工方案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有限公司
2017 年 8 月 3 日
0 / 10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沉降观测................................................................................................ 2 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3 四.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5 五. 沉降观测应提交的资料...................................................................... 7 六.附表《沉降观测成果表》.................................................................... 7 七.附图 1~附图 5《测点布置图》............................................................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