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浙江绍兴人
鲁迅 故乡的主旨
鲁迅故乡的主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鲁迅,字周树人,原名周樟生,1891年生于中国浙江绍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
鲁迅作品中的故乡概念一直贯穿其文学创作,成为他思考和揭示中国社会现实的重要主题之一。
故乡,是鲁迅心中永远无法摆脱的情感纽带。
他曾在一篇散文中写道:“‘乡土’?——又太尊贵了!他只是一个污泥泥的小孩,和那现在揭拔的屎壳郎有比了呢。
”这句话道出了鲁迅对于故乡的矛盾心情。
他对故乡的情怀既深切又矛盾,既有对于童年乡土的怀念,又有对于故乡的失望和愤懑。
在鲁迅的作品中,对故乡的描写多是愤怒和抱怨的,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便是《故乡的云》。
这篇小说以河南的一个村庄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农村家庭的衰落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纷争。
小说中充斥着贫困、压迫和苦难,展现了农民的困境和社会的黑暗。
鲁迅通过对故乡的描写,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残酷,呼吁人们要反抗压迫,争取自由和尊严。
除了批判家乡的黑暗和苦难,鲁迅作品中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回忆。
在《朝花夕拾》中,他回忆起了童年在绍兴的美好时光,描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俗和人情世故,表达了对故乡淳朴生活和人情味的留恋之情。
他写道:“骆驼铃声,又操心起个婆,想他们家住在六呼市街的温柔女人,买了哪一匹油纸伞,为什么走得那样匆忙。
”这些文字流露出鲁迅对家乡旧时生活的怀念和眷恋。
鲁迅对故乡的态度是矛盾而深刻的。
他一方面深深怀念童年时代的乡土生活,感叹木梨树下的夏日清风、青石板上的晨雾,另一方面却对故乡的落后、黑暗和困苦感到不满和愤慨。
他通过对家乡的描写,呼吁人们要不忘自己的起点,要珍惜家园,努力改变现实,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鲁迅的作品中,故乡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是他思考和探讨现实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他通过对故乡的描写,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压抑,批判了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由、平等和尊严的追求。
鲁迅用他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故乡画卷,让人们看到了故乡的苦难和挣扎,也看到了故乡的美好和希望。
关于鲁迅的生平简介
关于鲁迅的生平简介关于鲁迅的生平简介相信大家大家对鲁迅这个伟大作家都是不陌生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鲁迅的生平简介,供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鲁迅的生平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他”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他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他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他"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鲁迅故里景区讲解词
鲁迅故里景区讲解词欢迎各位来到中国浙江省的鲁迅故里景区,这里是鲁迅先生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也是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
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带领大家领略鲁迅故里的独特魅力。
一、鲁迅生平和影响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先生以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杂文、翻译作品等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呐喊》、《阿Q正传》等,深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文化与思想的先驱者”。
二、鲁迅故居的历史背景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鲁迅路258号,是鲁迅先生于1919年购买的住宅。
这里保存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用品,以及大量珍贵的手稿和书籍。
鲁迅故居是研究鲁迅先生生平和思想的重要场所,也是展示中国近现代文学和思想的重要平台。
三、鲁迅故居的建筑特色鲁迅故居是一座传统的江南民居建筑,建于清朝末年。
房屋坐北朝南,占地约800平方米。
它以木结构为主,雕花窗户,青瓦白墙,整个建筑古朴典雅,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四、鲁迅故居的陈列和珍藏品鲁迅故居的陈列室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手稿,其中包括鲁迅先生的手迹、著作、书信、日记等。
这些珍贵的文物和手稿为研究鲁迅先生生平和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支持。
此外,故居还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和文化遗迹,如《阿Q正传》的手稿和最早的中文译本等。
五、鲁迅笔下的风情与文化鲁迅先生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绍兴的风情和文化。
他笔下的绍兴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绍兴的文化底蕴和社会风貌被生动地展现出来,如《祝福》、《在酒楼上》、《孔乙己》等。
这些作品涉及到绍兴的风俗、人情、社会和人文等多个方面,成为了展示绍兴文化的重要窗口。
周树人简介
周树人简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鲁迅的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
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他1881年9月25日出生,出身于富人家(文章《故乡》中说明“家境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鲁迅作品文学常识
鲁迅作品文学常识鲁迅作品文学常识1.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包括原名、出生地、职务、代表作)答案: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
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2、请背《渔歌子》、《己亥杂诗》答案: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关于巴金的文学常识(包括原名、出生地、职务、代表作)答案: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
《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4、关于郭沫若的文学常识(包括原名、出生地、职务、代表作)答案: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
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
《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全集》。
5、请问唐宋八大家都是谁?答案::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6. 一门父子三词客是谁?答案: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7.四史都是什么?《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8. 南宋四大家都是谁?答案: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9. 边塞诗人都有谁?答案:高适、岑参、王昌龄10. 唐宗、宋祖、秦皇、汉武都是谁?答案: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1. 谁是中国吝啬鬼的典型?答案:严监生12. 元曲四大家都是谁?答案: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
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
1902年到日本留学。
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
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
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
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
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
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
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
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
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
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
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
1923年,第-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
1926年出版《仿惶》。
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
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
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
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鲁迅的简介 文档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豫亭,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
鲁迅出身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
起初想实业救国,但不济。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
后从事文学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内心,笔名鲁迅(Lution)源于革命(Revolution)。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2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1]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编有《鲁迅全集》。
[1] 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人物关系周树人外文名Zhou Shuren,Lu Xun,Lution别名鲁迅、令飞、迅行、周逴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 (今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出生日期1881年9月25日逝世日期1936年10月19日职业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毕业院校仙台医学院主要成就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思想开放者中国首位白话文作者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狂人日记》《阿Q正传》《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1生平经历▪家世/家人概况▪早年▪从政▪革命2文学旅程▪笔名▪病逝▪分类3个人成就▪文学成就▪历史成就4个人作品5人物评价6相关纪念▪鲁迅文学奖▪鲁迅文化奖▪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生平经历编辑家世/家人概况鲁迅祖籍湖南道州,后迁居绍兴,到鲁迅这一辈,已是第十四代了。
他的先祖,由农民不断发家成了财主。
一个共同的宗祠下分成好些“房”,如“覆盆房”、“清道房”、“竹园房”等等。
鲁迅一家属于“覆盆房”的一个分支。
“支覆盆房”全盛时期占地三千多亩,还有七、八座当铺。
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
鲁迅一生走过的地方梳理
鲁迅一生走过的地方梳理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浙江绍兴人。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叛逆者和文化觉醒的标志人物,鲁迅一生走过了许多地方,与这些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将对他一生所走过的重要地方进行梳理。
一、浙江绍兴(1881年-1898年)鲁迅出生于绍兴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知名的医生。
在绍兴的少年时期,他家境不错,享受良好的教育。
他在绍兴横店小学和绍兴中学就读,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绍兴的美丽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水乡文化也对鲁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江苏南京(1898年-1902年)1898年,鲁迅考入江苏省第二师范学校读书。
南京是他的求学之地,这里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集聚地。
在南京,鲁迅接触到新文化运动的思潮,开始反思国家的现状。
他在南京师范学校的图书馆中广泛阅读西方文化名著,培养了他的文学修养和批判思维。
三、日本东京(1902年-1912年)1902年,鲁迅获日本政府奖学金,前往日本留学。
他先后就读于东京医学校和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获得医学学位。
在日本期间,他接触到了西方现代文学和思想,深受启发。
他还参与了《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发表了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和社论,向中国传达了新思潮。
四、山西太原(1912年-1920年)1912年,鲁迅回到中国,在山西太原担任了一个医学院的职位。
他在太原度过了八年的时间,期间积极参与社会运动,投身于革命与文化建设。
他发表了一系列杂文和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对当时社会进行了刻画和批判。
他还与陈独秀等人合作创办了《晨钟报》,成为革命运动的重要媒体。
五、江西南昌(1920年-1927年)1920年,鲁迅接任国立中山大学口腔科教授职位,前往江西南昌。
在南昌期间,他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和思想评论,影响了一大批年轻的知识分子。
他的杂文和小说不断出版,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鲁迅小时候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1鲁迅从小就表现出活泼的性格。
因为外祖母家在农村,鲁迅也就有了一批农民小朋友,一起在朦胧的月色下,划着白色的小航船,赶去看戏;回家的路上,肚子饿了,就“偷”自家地里的豆煮了吃。
鲁迅还在叫做“百草园”的后园里,发现了大自然的无穷趣味: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蟋蟀弹琴,油蛉低唱;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人首蛇身的“美女蛇”的传说……正是这样自由的童年生活,开发与培养了未来作家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6岁时鲁迅告别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拜本城中极方正、极有学问的寿镜吾老先生为师,一直读到17岁。
在这里,他熟读了儒家的经典,又在课余广泛阅读了儒家之外的各种杂书:小说,野史,笔记……不仅关注历史、人事,也注意观察自然。
这样开拓了鲁迅广阔的精神空间,为鲁迅以后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
鲁迅的童年也有阴影:13岁那年,祖父因故入狱,不得不随着全家到亲戚家避难;以后父亲病重,家庭生活也从小康陷入困顿。
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与药店,在周围人的歧视与侮辱中,感受社会的冷酷与势利。
父亲最后因庸医的延误而过早离世,更给少年鲁迅以很深的刺激,他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社会、文化、人世与人心的思考。
百草园中的故事捉麻雀冬天,百草园里到处都是厚厚的雪。
小鲁迅就和小伙伴一起扫开一堆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短的小棒支起一面大大的竹筛(shāi)来,下面撒(sǎ)上一些稻谷,棒上系(jì)一条长长的绳子,几个人悄悄地躲在一边,远远地牵着绳子,小眼睛紧紧地盯着地面,等着小鸟下来吃稻谷。
等到小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小鲁迅将绳子用力一拉,便把小鸟罩(zhào)住了,大家乐得跳了起来。
鲁迅先生的轶闻趣事
鲁迅先生的轶闻趣事导语:鲁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能给我们积极的思想、正确的行为、良好的习惯、完善的人格。
树立了榜样就等于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
下面是语文迷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鲁迅的轶闻趣事,欢迎阅读,谢谢!【人物介绍】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
笔名鲁迅(Lution)源于革命revolution。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精神。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
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1.鲁迅先生的轶闻趣事鲁迅对对联少年时代的鲁迅在上私塾时,先生就教他们作对。
一次,塾师寿镜吾老先生出了上联“独角兽”,让学生们对下联。
立时塾房活跃起夹了,有的孩子对出“九头鸟”,有的孩子对出“三脚蟾”,有的孩子对出“百足蟹”等等,惟独周樟寿(鲁迅原名)一语不发,等课堂上平静下来后,他站起对出“比目鱼”。
课堂立时悄然,没有再应对的了。
寿老先生在—一评论了前者之后,最后称赞周樟寿对得最好。
因为“独非数字却有一”的意思,而“比”也非数字,却相当于“二”。
两者虽俱无数字却都有数的含义,真是恰到好处。
经老师的点拨,同伴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樟寿虽小却语惊四座。
鲁迅理发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
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
鲁迅工作经历
鲁迅工作经历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
以下是他的一些工作经历:
1. **在浙江绍兴师范学院的工作**:鲁迅在浙江绍兴师范学院做老师,一年后成为校长。
在这个阶段,他积累了知识和经验,为他的未来事业打下了基础。
2. **在教育部的工作**:1912年,鲁迅应蔡元培先生的邀请成为教育部公务员,一直工作到1926年,期间他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和资源,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平台。
3. **在北京大学的工作**:1920年,鲁迅开始在北大讲课,同时也在其他学校兼职讲课。
这一阶段他的职业和事业并行,开始了文学创作。
4. **文化名人**:从北大教授转身成为文化名人后,鲁迅全力以赴写作、翻译,集中精力批判、斗争。
他创办了文学刊物《语丝》、《萌芽》,并陆续出版了《野草》、《朝花夕拾》等25部作品。
5. **法律诉讼**:在1925年,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正义斗争,被时任教育总长章士钊免除佥事职位,结束仕途。
他拿起法律武器,向平政院状告了章士钊。
总的来说,鲁迅的工作经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浙江绍兴师范学院和教育部的工作阶段、在北京大学的工作阶段以及成为文化名人的阶段。
这些阶段都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经验。
故乡
既可恨、可鄙又 可怜。
塑造其目的
在三座大山压榨下乡镇 小市民也逃不了日益贫 困的厄运。
“我”
是一个对现实不满 “我”: 正在追求进步的知 识分子形象。
作者对其 态度
寄希望于未来, 却又对前途感到 渺茫。
串联全文。(故乡及故 乡人的变化都是通过 “我”的观察与感受表 现出来的。)
塑造其 目的
4、我希望他们不再象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然而我又
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 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 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 所未经生活过的。
辛苦展转,像“我”那样异地谋生,到处奔波, 生活不安定。辛苦麻木,像闰土那样在社会的重压下 贫困艰辛,精神麻木。辛苦恣睢,像杨二嫂那样生活 每况愈下而自私、尖刻、贪婪。全句表达了作者希望 “应该有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
社会背景:
一八四O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日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及其势力范围的划分,给人民造成种种苦 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的皖、直、奉等各系军阀连年混战,酿 成横征暴敛,农业凋敝,农民破产。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虽 推翻了皇帝的专制政权,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 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兵(军阀混战)、匪(盗贼横行)、官 (官僚统治)、绅(地主盘剥)相互勾结,层层盘剥劳动人民,尤 其是中国的农民。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作为中国农民的典型 代表的闰土又怎能幸免于难呢?他被深深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 印,也向我们揭示了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苦难之 源。
百草园
这是曾让我感 到趣味无穷的儿 时乐园----百草 园。
三味书屋
“我不知道家里人为 什么要将我送到私塾 里去了,而且还是全 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 塾... 从一扇黑油的竹 门进去,第三间是书 房。中间挂着一块扁 道:三味书屋;扁下 面是一幅画,画着一 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 在古树下。没有孔子 的牌位,我们便对着 那鹿行礼...”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雜文、小說、散文、詩歌等。
百草園魯迅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
現在是早已併1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2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3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4,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5,紫紅的桑椹6;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裏長吟7,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8的叫天子9(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
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油蛉10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
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11,倘使用手指按住牠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12噴出一陣煙霧。
何首烏13藤和木蓮14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15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16的根。
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
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17,像小珊瑚珠攢18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
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羅漢19需要人們鑒賞20,這是荒園,人跡罕至21,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穀22,棒上繫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23」,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
這是閏土的父親所傳授的方法,我卻不大能用。
明明見牠們進去了,拉了繩,跑去一看,卻什麼都沒有,費了半天力,捉住的不過三四隻。
閏土的父親是小半天便能捕獲幾十隻,裝在叉袋24裏叫著撞著的。
我曾經問他得失的緣由,他只靜靜地笑道︰你太性急,來不及等牠走到中間去。
名著复习之《朝花夕拾》知识汇总与考点速记
名著复习之《朝花夕拾》知识汇总与考点速记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蜚声中外,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二鲁迅作品1.散文诗集:《野草》。
2.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3.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古籍序跋集》《译文序跋集》。
4.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系列等。
5.翻译作品:《毁灭》《死魂灵》《域外小说集》《出了象牙之塔》《小约翰》《小彼得》等。
二、作品解读《朝花夕拾》,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工《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
本书为鲁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这十篇散文是《狗•猫•鼠》《阿长与V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爰农》。
1.《狗•猫•鼠》(1)概况: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主题分析:《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
鲁迅资料
百科名片姓名:周树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别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出生日期:1881年9月25日(辛巳年)逝世日期:1936年10月19日职业: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革命家毕业院校: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主要成就:深刻影响“五四”后的中国文学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身高:161厘米血型:O人物简介鲁迅(20张)鲁迅[1],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清朝光绪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原名周树人,后来在南京求学时学名为“周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
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至三十八岁,使用鲁迅为笔名。
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周氏三兄弟”。
鲁迅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弃医从文(详见《藤野先生》一文),回国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期间曾奉母命回国结婚,夫人朱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担任教师。
[2]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3],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往事重提》)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关于鲁迅的知识ppt课件精选全文
O51(30分) 《呐喊》于( D)年由北京新
潮社发表初版。
A.1950 B.1941
C.1932 D.1923
2024/9/3
49
E23(30分)
下列哪一个不是鲁迅的笔名
(C )
A.卂
B.杜斐
C.ELEA D.译文社同人
2024/9/3
50
Thanks 谢谢大家
2024/9/3
51
代表作品:《我与鲁迅七十年》、《鲁迅家庭大相簿》。 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 局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 员;另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鲁 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北京鲁迅中学、绍 兴鲁迅中学名誉校长,中国鲁迅研究室、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
2024/9/3
12
图片展示 令人深受刺激的幻灯片
解析:上课时日本老
师和同学观看的幻灯
片令鲁迅受到极大的
刺激。这使他认识到,
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
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
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
命运联系起来,奠定
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
学家、思想家的基本
思想基础。
中国人围观日军杀害做俄国人走狗的中
国人
错扣相应分数]注:其中有一道幸运题哦!!!
U24 A11 G20
B3
F60 T54
O51
C18 R33 E23
2024/9/3
39
A11(20分)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
B ( )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A.1920 B.1921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 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中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 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 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 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 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 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 提着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记得 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 树皮了。
(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的圆月, 下面是边的沙地,都种着( ) 的( )的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 )银圈, 手( )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 )去。那猹 却将身一( ) ,反从他的胯下( )走了。
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 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 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 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 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 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 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 鸪,蓝背……”
稻鸡
角鸡
鹁鸪
பைடு நூலகம்
蓝背
五 色 的 贝 克
鬼 见 怕
观 音 手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 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 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 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 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 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 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 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 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1.闰土是谁? 为何叫“闰土”?
2.初次见面的情景
“我”与闰土初次见面时闰土什么 样子?主要是对人物的哪方面进行描写 的?在这里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