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代》观后感
延安精神讲座有感(精选5篇)
![延安精神讲座有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8ee92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6.png)
延安精神讲座有感(精选5篇)第一篇:延安精神讲座有感《延安时代》观后感《延安时代》是一部记录我党经过长征胜利到达陕西之后,面对无论是装备还是人数均占据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作出战略转移和战略反击的纪实。
延安时期是我党一个蜕变的时期,在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强大的敌人,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在延安运筹帷幄,制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
因此作为战略大后方,延安在革命年代,在红色记忆中,不仅仅代表的是一个地点,更是一个永久难忘的记忆,更是一个时代的代言,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延安精神代表的不仅仅是那个峥嵘岁月,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更需要我们继承延安精神,发扬延安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代表我们无法忘记延安时代,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更不能忘记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时代之声,是那个战争时代的最强音。
在那段峥嵘的岁月里,延安代表的是长征的胜利结束,也是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赢得战争胜利,洗刷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岁月的出发点。
从1935年到1948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班子在这里运筹帷幄,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当时国情相结合,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指明方向。
在战争年代,延安发出的声音均代表着时代的发展方向,在这里我们找到了革命的真理,找到了我们为之奋斗的方向,也正是在这里我们终于知道了理想该去如何实现,找到了革命成功的道路。
延安精神是思想之旗,延安时期正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中国共产党从当初的稚嫩走向成熟。
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到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放下与国民党的恩怨,“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是一个伟大的举措,正是因为有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才会有八年抗战最后的胜利!后期发生的“皖南事变”,中共选择坚持抗日统一战线的同时向国民党提出严正交涉,中国共产党坚定立场和维护抗战大局的态度,赢得了多方面的支持,扩大了群众影响,提高了政治地位。
而后经过延安整风,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提高了一大步,党内团结空前提高。
观《延安时代》有感
![观《延安时代》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287c7aca33d4b14e84246808.png)
铭记艰苦历史,传承延安精神——观纪录片《延安时代》有感曹聘新学期第一堂课,是给了我们无限启迪与警醒的延安精神专题讲座。
在课堂上我们观看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延安时代》,知晓了毛泽东和党中央在陕北、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史,它运用大量珍贵的资料素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电视画面以及形象的艺术手段和生动的电视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国家处境和社会风貌。
对于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我能深切感受到人的矛盾心理和为改变现状而做出的艰难探索和深刻觉醒,正是有了这些所谓的改造者、革命者,中国的国家命运才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延安时代》由一首陕北民歌引入,空旷透彻,从一开始就把我们拉进了那个回忆的岁月,那个共产党人植根发育的母亲大地,那个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永不能忘怀的地方。
我虽没有去过延安,但对革命红区、老区有着特殊的情怀,我们体会着那些革命先烈为我们打下的天下,而他们却未曾享有一点。
每每想到这里,总有一股暖流在我的躯体里涌动,而这就是当代人值得体悟的幸福感。
说实话,我们应该庆幸生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那些亡国欺辱的艰辛困苦,其实人一辈子,没有大起大落,就应该知足了。
时代之声勾起了回眸历史的辉煌过往。
延安是红色中国新的起点,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人13年辉煌的延安时代。
在中华大地上,延安寄托着救亡图存的民族希望。
正是在这片热土上,中国共产党发育自己的有生力量,为中国这只雄狮的觉醒埋下了种子。
延安时期,发生了太多让共产党强大的历史事件,正是这一步步的前进,让共产党走在了时代发展的前列。
中国共产党具有长远的发展目光,在西安事变期间,视民族危亡大局为主,不计较国民党对自己的敌对举动。
为推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将“抗日反蒋”的口号改为“逼蒋抗日”,并向国民党提出了在抗日的大目标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倡议。
在讨论蒋介石的处置问题时,坚持团结中国,反对一切内战,一致抗日。
为了维护统一战线,红军接受改编,尽管有许多党员并不理解这种做法。
延安岁月观后感
![延安岁月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a49168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09.png)
延安岁月观后感在观看了关于延安岁月的种种资料和影像后,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拽进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
延安,那是一块充满传奇和力量的土地。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希望与勇气的光芒。
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录,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艰难困苦中绽放出的绚烂之花。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那些窑洞。
想象一下,在那黄土地上,简陋的窑洞一个挨着一个。
走进窑洞,里面的布置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一张土炕,一个破旧的桌子,可能还有几个木头凳子。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无数的革命志士挑灯夜战,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新中国的未来,奋笔疾书,谋划着宏伟的蓝图。
那微弱的油灯灯光,在黑暗中摇曳,却照亮了他们坚定的脸庞。
当时的生活条件之差,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
吃的东西,常常就是那粗糙的小米饭,配上一点简单的蔬菜。
有时候甚至连蔬菜都没有,只有干巴巴的小米饭。
可战士们、干部们,没有一个人抱怨。
他们端着碗,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还在热烈地讨论着工作、战斗的事情。
穿的衣服那就更别提了,补丁摞补丁是常有的事儿。
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冬天的时候,寒风刺骨,可他们就穿着那单薄的、满是补丁的棉衣,在雪地里行军,在寒风中站岗。
但他们的眼神里,没有一丝的畏惧和退缩,只有坚定和勇敢。
我还记得看到过一张照片,是一群孩子在延安的山坡上玩耍。
他们的脸上脏兮兮的,衣服也破破烂烂,但他们的笑容却是那么的纯真和灿烂。
他们在山坡上奔跑、嬉戏,仿佛忘记了周围的艰苦环境。
也许在他们心中,延安就是最温暖的家,哪怕生活艰苦,也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再说说那时候的生产运动吧。
为了能够自给自足,大家纷纷拿起锄头、铁锹,开垦荒地,种上庄稼。
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战士,都挽起袖子,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有的人原本根本不会种地,但也跟着有经验的同志一点点学,不怕吃苦,不怕累。
那一片片新开垦的土地,就像是他们的希望之田,播下的不仅仅是种子,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延安时代观后感
![延安时代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bdeadd389eb172dec63b70c.png)
《延安时代》观后感学号:姓名专业:光学工程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堂政治课,我满怀激情的来到教室,本来以为来的够早的了,没想到同学们热情都很高,也来了,我打小就喜欢上政治课,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祖国为人民的奋斗,学习他们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品格………..课上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为纪念伟大的毛泽东毛主席诞辰110周年特别制作的纪录片《延安时代》,每个同学都在认真的观看,随着恢弘的画面不断地展开,我们仿佛穿越到了那个神圣而又艰苦的时代,那个决定中国命运的时代………..受到了一次来自灵魂深处的洗礼,认真观看完整个纪录片,感触良多,心灵深受震撼,为当时以伟大的毛泽东毛主席,和周恩来周总理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信仰的追求所折服,洗涤了我污浊的灵魂,更加坚定了我对国家的热爱,更加坚定了我对共产党的信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带领,我们也无法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共产党,我们也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继承和发展了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的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精神。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秉承革命先辈的信仰和精神,结合当下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为中国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中国红军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来到延安,中共中央在延安的一十三年中,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之书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在这里,中共中央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在这里,中共中央发出的一道道指令引领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引领人们解放全中国………….虽然延安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延安精神在当今时代却绽放着万丈光芒,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时代下,我们更要始终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在延安与群众打成了一片,看着那时期,领导人们那质朴的穿着,放着信仰之光的眼神,我的灵魂被深深的震撼了,那时候没有贪污,没有腐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纯粹,为了信仰,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观当时的国民党贪污腐败……国民党注定了失败,共产党民心所向注定成功,在看看现在的,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现在太多的不好的现象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延安精神,只有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完整版)《延安时代》读后感2108100204
![(完整版)《延安时代》读后感2108100204](https://img.taocdn.com/s3/m/22f7548990c69ec3d5bb75d2.png)
《延安时代》观后感这个学期我们统一观看了红色纪录片《延安时代》。
本系列视频主要由《时代之声》、《思想之源》、《奋斗之路》、《力量之源》、《圣地之歌》五部分组成,主要由当时的一些革命前辈回忆或者后人口述而成的一步革命颂歌,讲述了延安精神怎样在延安这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提到延安作风, 有些同志往往只把它理解为艰苦奋斗, 只想到一个“苦”字。
这样理解是很不全面的。
党中央到延安最初的那几年, 是苦一些的, 但后来就丰衣足食了, 生活得很好。
光讲“苦” , 是不正确的。
看完这一系列的视频,我体会到,时下的社会氛围需要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延安时代》内容回顾第一集《时代之声》是整个系列的“片头曲”。
抗日战争的伤口还在作痛,而中国上下却是一幕幕的饥饿与死亡,绝望与无助,痛苦与磨难……就在这万分艰难的时刻,毛泽东睿智的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以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条件虽然艰苦,但人民群众的决心就是党和国家的不竭动力。
而将根据地建立在延安,也是毛泽东长远打算的第一步。
有志之士为什么都选择去延安;白求恩,柯棣华为什么去延安!时代的声音在召唤,人民的祈愿在召唤,延安的精神在召唤,真理在召唤,伟大的中华名族在召唤!第二集《思想之魂》主要讲的是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初期发生的各种历史事件,也讲述了毛泽东同志的不凡之处。
他在井冈山说: "站得高,看得远,不仅要看到长沙,福建,更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他让贺子珍给他缝了个文具袋,说用文房四宝打天下,他就是以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懈斗志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前进的. 贵州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毛泽东夜以继日地工作,1937 年他在延安李家窑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 ,他提出的人民群众观,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民主思想和矛盾观点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忆苦思甜——《延安时代》观后感
![忆苦思甜——《延安时代》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9285b394b35eefdc9d33313.png)
文化视野417忆苦思甜——《延安时代》观后感尹彤瑶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有幸观看了《延安时代》纪录片,使我受益匪浅,提起笔来,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迟迟不能下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无法表达心灵上受到的启迪。
影片回首烽火漫天的中国抗日战争,通过一些革命前辈回忆或者后人口述,讲述了由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革命党人在延安红色革命根据地不断寻求真理,不畏艰难困苦,向我们展示了谱写了一支壮丽的革命颂歌。
从中所体现的“延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不断传承的瑰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忆苦思甜;《延安时代》;观后感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417-01“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这片神圣的革命土地,在战争年月不仅是红军长征胜利之后的落脚点,还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
1935年至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运筹帷幄,挥斥方遒,领导并指挥了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在此期间,培育了光照千秋万代的“延安精神”,在理论上对党进行了科学思想武装,从而使我们政党不断发扬壮大,也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建设发挥巨大的精神推动作用。
“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所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崇高革命精神,既是“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在延安时期,我们党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建立更加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坚持党的七大路线。
《延安时代》观后感
![《延安时代》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661944bfc4ffe473368ab5b.png)
《延安时代》观后感作者:杨月娟来源:《法制博览》2017年第08期摘要:第一次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延安时代》,令我感到十分的震撼。
观看的过程中,记录了很多,但是现在提起笔来,思绪却很零乱,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因为我觉得任何华丽的辞藻也无法表达出我对延安人民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敬爱,无法诠释延安精神的光辉。
关键词:延安精神;延安时代;观后感中图分类号:D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3-0285-02作者简介:杨月娟(1993-),女,汉族,河北廊坊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延安精神》共分为五集,第一集是《时代之声》,主要讲了在国民革命军的围追堵截下,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红军在这样危难的时刻,选择了条件最为艰苦的延安,从此延安便成为了我们的强有力的后盾。
毛泽东用他独特的战略眼光,将革命的总后方驻扎在延安地区,为中国红军指引了明亮的道路,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第二集是《思想之魂》,主要讲的是遵义会议之后,党内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核心作用,否定了长期以来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象征着中国革命走上新的征程,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指导实践。
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在延安时期写下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论作。
第三集是《奋斗之路》,这一集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延安时期毛泽东带领延安人民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当时在物资极其匮乏,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延安人民大力发展生产,开垦荒田,是什么支撑着领导人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是信念,是一种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信念。
第四集是《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就是因为紧紧的依靠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当时的条件下,国民党的力量要比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强大很多,再加上有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但是结果却被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原因在哪里?在广大人民群众,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秉性着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ww延安精神照亮前行的道路 ——观电视纪录片《延安时代》有感
![ww延安精神照亮前行的道路 ——观电视纪录片《延安时代》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08ee21300b4c2e3f572763fd.png)
延安精神照亮前行的道路——观电视纪录片《延安时代》有感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宁静五集文献电视专题片《延安时代》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而制作的,并在全社会引起了很高的反响。
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该片主题鲜明,思想导向正确,史实脉络清晰,史料翔实准确,理论视野开阔,结构气势宏大,谋篇布局完整,节奏把握适当,采访到位、剪辑精当,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高度统一的优秀作品。
今天,我们有幸观看了这部专题片。
在恢弘画面的背后,我们聆听到了其中所深刻蕴含的唱响热爱共产党、弘扬延安精神的主旋律,也让在座的所有同学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革命教育。
《延安时代》由时代之声,思想之旗,奋斗之路,力量之源,圣地之歌五部分组成,分别图文并茂的展示了由长征到新中国成立的一段艰辛辉煌的探索史。
纪录片运用了大量珍贵的资料素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电视画面以及形象的艺术手段和生动的电视语言,充分展示了毛泽东和党中央在陕北、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史。
该片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长征为起点,依托延安这片红色土地,生动感人的在一件件历史史实中彰显了中国的红色道路。
并按照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一二八事变、中央红军长征、华北事变、遵义会议、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一二九运动、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国共合作实现、平型关大捷、中共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一直到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系列催人泪下的故事、一段段令人震撼的曾经都是我们党在奋斗的历程中的宝贵财富和精神食粮,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能够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先锋队的重要保证。
在纪录片不断对历史过程的梳理当中,我明白了什么是延安精神,什么是中国道路,并且对当今时代党的重要路线方针政策找到了其历史依据,也使我们更加懂得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不易和生活于此的幸福。
《延安时代》观后感
![《延安时代》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a0e9424ddccda38376baf77.png)
《延安时代》观后感延安,是一个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也就是在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万代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
在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野艰苦奋斗了13个春秋,他们以坚定不移的崇高信念和勇于开拓的创业实践,使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武装斗争的统帅部,并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人民解放的血与火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业绩,培育和铸造造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奋进之魂——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坚强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要“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倡导:“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江泽民指出:“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胡锦涛强调:“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
延安精神,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在陕北延安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与生活作风的精华和结晶。
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形成的。
它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传统,集其大成,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之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新中国成立之后,它又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得到不断深化。
延安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
延安岁月第二集观后感
![延安岁月第二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7d68c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d.png)
《延安岁月》第二集观后感
延安岁月,这四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厚重感,在观看了第二集之后,更是让我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部电视剧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再现,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信仰追求和革命理想的生动展示。
第二集中,剧情紧凑,情节跌宕起伏,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我们能够深入地感受到延安时期的生活氛围。
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活,他们的情感、思考、决策都显得那么真实,仿佛我们就在他们身边,共同经历着那段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岁月。
延安精神,是那一代革命者共同的信仰和追求。
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高级领导还是普通士兵,他们都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这种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即便在今天,依然能够给予我们巨大的启示和动力。
同时,剧中还展示了延安时期的文化氛围。
那是一个充满学习和探索的时期,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文艺创作,都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种文化氛围,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在观看第二集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剧中人物的信念和勇气所感动。
他们面对困境时的坚定和勇敢,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信仰和理想的力量是无穷的。
同时,我也对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种精神不仅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强大动力。
总之,《延安岁月》第二集让我受益匪浅。
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历史,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信仰和理想的力量。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种精神将会继续激励着我们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延安时代
![延安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27d07c21a32d7375a517800c.png)
《延安时代》观后感看完《延安时代》这部视频后感触良多,体会到当时的人民的生活条件,生活精神,生活面貌。
那时的人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
那时的人民是信仰高于一切。
可以看出延安在中国共产党来之前和之后的明显变化。
自从有了红军,有了党,延安不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个精神的象征。
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延安的历史延安是一个陕西小地方,是一个Y子型的城市。
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在红军没来之前,地方封闭,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温饱都达不到,而且当地的人民精神空虚,没有信仰,也不知道啥是信仰。
自从红军也就是我们共产党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来到这里之后,带来了生命之火,带来了希望,带来了信仰,带来了知识,最主要的是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精神。
可能当时的人民不知道啥是马克思主义。
但是自从有了红军,有了共产党的领导、宣传和教授知识,当地人民明显有了改观,不再是精神空虚,没有信仰。
知道了啥是马克思主义,啥是共产主义。
人民有了理想和信念。
并且我们党还带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
让当地有了民主和科学。
在延安这个地方,之前是有阶级有压迫。
自从来了红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人平等,没有阶级,没有压迫。
并且自从有了共产党延安不再是以前的默默无闻的小地方,延安成了个时代精神。
是当时中国最神圣的地方,是精神之地,精神之源,也是信仰之地,信仰之源。
延安就像个吸铁石,吸引中华民族千千万万有信仰,有理想信念的中华儿女。
是所有有理想和抱负的时代青年的朝圣之地。
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到延安来。
为当地更新充满活力的血液,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方之一。
延安不仅仅吸引着中华民族的儿女,他还吸引这海外的有共产主义精神,为了理想信念而献身,为了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外国人。
延安已经成为了个代名词,是当时的红色之都。
延安的新时代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治理,延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里的人们生活很幸福,大家人人平等。
由原先的吃不饱穿不暖,到经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大生产运动,红军战士既是战士也是劳动者,为了让当地的人民吃饱饭,努力的开荒种地,并且全员都去生产务农,当时的劳动积极水平极高,经过大生产运动后,当地的人民有饭可吃,有衣可穿。
延安延安观后感
![延安延安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98f13f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7d.png)
延安延安观后感篇一: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金秋十月,我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
这座北国边塞之城,是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黄土地,一副壮丽的历史画卷,一部光照日月、启迪后人的经典。
延安因为与中国现代史的诸多大事结缘而名声大噪,成为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具魅力和最为神奇的地方。
宝塔山、枣园、杨家岭,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遗址,都勾起人们无限的追忆。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大型广场,平坦开阔,绿茵覆盖,周围繁花似锦。
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使人身临其境,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
陈列空间装置有电子屏幕,播放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和一些重要团体、人物在延安参观活动的录像。
抚触历史,让人唏嘘。
1935年10月19日,衣衫褴褛的红军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入驻延安,从此荒无人烟的陕北高原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成为亿万优秀青年魂牵梦萦的圣地。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这里走出,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日渐成熟,实现第一次国共和作,共同抗日……延安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创造中国革命的奇迹,谱写中华民族全新的历史!在杨家岭,一间间普通的窑洞,一张张斑驳的桌椅,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
我们在这里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心灵上受到了一次极好的教育。
枣园,这里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
在这里毛主席领导了抗日战争、全党整风运动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现在这里又修建了新的建筑,种植了大量花草树木,环境幽美,身处其中,就像漫步在山城园林。
如今的枣园已经被建设的比较现代化,为当地人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参观中我们见到了惜日的纺车,这让我们不禁想到了大生产运动。
延安观后感
![延安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85744b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7.png)
在观看《延安》这部影片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和付出,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和追求。
《延安》这部影片以历史为背景,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的奋斗历程和生活状态。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情节紧凑,故事性强,让我深受感动。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红军战士们在冰天雪地中行军作战的场面。
他们冒着严寒和风雪,艰难地前行着,但他们的眼神却坚定不移,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此外,《延安》这部影片还通过许多细节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例如,影片中的食物镜头让我感受到了当时的艰苦条件和共产党人对于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
同时,影片中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贫富差距、官僚主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总之,《延安》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作品。
它不仅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历史,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信仰和追求。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信仰、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观看延安纪录片心得体会
![观看延安纪录片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d4969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a.png)
观看延安纪录片心得体会这几天,我有幸观看了一部纪录片,题为《延安十年》。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还以为这是一部政治宣传片,但很快就发现这是一部真实记录了延安在“特殊时期”里的生活。
纪录片分七集,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主题,如初到延安、革命文化、农村革命等。
其中最打动我的是第三集“抗战胜利之后的南北方生活对比”。
这一集描绘了当时南北方的巨大差异,南方有足够的物资和资本,而北方则因为战争原因经济破产,穷困潦倒。
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下,延安成为了革命的中心,为革命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影片中展现了延安的真实生活,令我深受触动。
比如片中反复出现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红军不折不扣的军规。
每个人都遵纪守法,秩序良好。
此外,影片中还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那是在小学教室里,几名工农子弟眼神炯炯,专心聆听教师的讲解。
那个年代,尽管延安物资匮乏,但是国民党破坏了全国的文化教育,而延安运用有限的资源创造了优质的教育条件。
另外,延安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创造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这些制度在当今社会中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如劳改制度,毛主席亲笔批示“罪己徐罚”,让罪犯在劳动中接受改造,这一点与今天的改造观念雷同。
此外,影片中还介绍了“军民合作”、“统战工作”等制度,让军民之间携手共建、相互合作,推动革命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真实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而这部纪录片则为我们展示了这种红色基因的实际表现。
只有深入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领会今天的时代背景,并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
忆苦思甜——《延安时代》观后感
![忆苦思甜——《延安时代》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7ec79e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1.png)
文化视野417忆苦思甜——《延安时代》观后感尹彤瑶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有幸观看了《延安时代》纪录片,使我受益匪浅,提起笔来,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迟迟不能下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无法表达心灵上受到的启迪。
影片回首烽火漫天的中国抗日战争,通过一些革命前辈回忆或者后人口述,讲述了由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革命党人在延安红色革命根据地不断寻求真理,不畏艰难困苦,向我们展示了谱写了一支壮丽的革命颂歌。
从中所体现的“延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不断传承的瑰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忆苦思甜;《延安时代》;观后感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417-01“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这片神圣的革命土地,在战争年月不仅是红军长征胜利之后的落脚点,还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
1935年至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运筹帷幄,挥斥方遒,领导并指挥了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在此期间,培育了光照千秋万代的“延安精神”,在理论上对党进行了科学思想武装,从而使我们政党不断发扬壮大,也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建设发挥巨大的精神推动作用。
“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所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崇高革命精神,既是“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在延安时期,我们党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建立更加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坚持党的七大路线。
观《延安时代》有感
![观《延安时代》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81de1bc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7.png)
现代经济信息414观《延安时代》有感张珊珊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电影《延安时代》讲述了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奋斗历程,电影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更是表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条件下一次又一次的克服了阻力,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果。
延安时代,是一个扭转乾坤、创立辉煌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由此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关键词:《延安时代》;毛泽东思想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414-01一、延安时代是创造理论的时代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是我党的重要理论宝库,而延安时代就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最辉煌的一个阶段。
仅在《毛泽东选集》1-4卷中,就有80%的内容形成于这一时代。
如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密切联系群众的理论等等,这些都产生于延安时代。
这些思想的产生,不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而且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中国实际中来,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出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且能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体系。
也显示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家,敢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相结合的伟大理论勇气。
延安时代创造了理论,也成熟了理论,延安时代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如此众多辉煌的理论,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能否找到正确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导航成为中国革命的关键存在。
二是经历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经验教训,为探索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实践经验。
三是延安时期种种艰巨的抗争扭转了中国革命长期被动的局面,在加上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内有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投入到理论研究的工作中。
关于文献纪录片《延安时代》观后感范文
![关于文献纪录片《延安时代》观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bcd8dc763231126fdb1143.png)
关于文献纪录片《延安时代》观后感范文篇一:文献纪录片《延安时代》观后感范文看完了延安时代,影片留给我的震撼却久久不能散去,那一段光辉的历史正是中国人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的历史,其中所表现出的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延安精神在历史的天空永远的璀璨夺目。
我们从第二集思想之魂开始,从湖南湘潭韶山冲启程,从毛主席的出生地开始探寻延安精神的起源。
当年那个本想要成为一名教师的那个农民的孩子虽未达成心愿,但他最终成为了全中国的领袖,带领中国走上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在橘子洲毛泽东面对万里长空吟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万丈豪情使得一位伟人胸怀天下的形象就此凸现。
在井冈山的黄洋界,毛泽东说:“我们共产党人要站得高,看得远,不仅要看到长沙、福建更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代伟人拥有的高瞻远瞩,胸怀天下的气魄,更有在困境中不悲观失望,反而能用一种积极乐观的状态克服困难的精神。
那些教条主义嘲笑毛泽东是“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而恰恰是教条主义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了红军走上了1 / 6长征之路。
为了挽救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最终,并且在1937年他在延安李家窑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奠定了哲学基础。
他提出的人民群众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民主思想和矛盾观点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经过长期革命实践的考验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确立,毛泽东思想逐渐成熟,中国的革命也终于由于毛泽东思想的的成熟而变得无往而不胜。
思想之魂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道路确立的过程,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当我们迎来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时,中国的革命就能在它的指导下克服一切阻力前行,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之路。
经过漫漫长征的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扎根之时困难重重,那一片荒芜的南泥湾,紧缺的物资,更有严峻的外部环境,面对这一切的困难,中国共产党带领延安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那里所有的人都得参与劳动,所有的战士、领导都和当地的人们一道参与劳动,真正体现了军民一家。
延安岁月观后感
![延安岁月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ca47b6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2.png)
延安岁月观后感《延安岁月》是一部展示中华民族伟大抗战历史中的一段岁月的影片。
影片情节围绕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方面军在延安的十年间的奋斗展开逐渐展现了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影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伟大、感人、励志,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世界。
影片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到革命先驱——秦基伟教授身后的悬崖峭壁上雕刻着几个大字:"我爱你中国",这不仅仅是说明了秦基伟教授对于祖国的热爱,更是预示了影片展现的主题——热爱中国、热爱人民、热爱共产党。
接着,秦基伟教授告诉我们红军参加漫长的长征后来到了延安,在这里开启了为期十年的新生活,把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发扬到极致。
历经千辛万苦,红军不断发展,逐渐地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领导核心,为中国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在土地改革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决策。
毛泽东提出了“扫地出门、打扫洞房、迎接亲友、庆贺胜利”的过年形式,让普通老百姓共享胜利的快乐。
实现了国内统一和祖国安定局势的新形态。
毛泽东不断鼓舞人们的士气,在艰苦的思想斗争中不断弘扬着革命志向,激发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运动的积极性。
这种振奋人心的精神氛围,无疑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影片中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红军的生活环境。
红军的生活在顽强不息的革命火炬的照耀下,变得很有意义和价值。
影片中还特别突出地展示了红军将士的精神风貌,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仍然保持了坚毅不屈的精神和强烈的信仰。
影片中的音乐也极具特色。
开篇的《我爱你中国》中,节奏明快的音乐可以带着观众回到抗战历史,感受到那个时代激昂的气息。
而在军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我们既能够看到红军战士们的英勇风姿,又能够感觉到人们团结一致的力量,这些都给予我们强大的精神支持,让我们更加热爱祖国。
影片结束时,秦基伟教授说出了一句名言:中华民族没有被任何人消灭的资格,这句话深入人心,更体现了人们对于红军和中国革命抗战精神的深切敬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时代》观后感
延安,是一个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也就是在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万代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
在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野艰苦奋斗了13个春秋,他们以坚定不移的崇高信念和勇于开拓的创业实践,使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武装斗争的统帅部,并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人民解放的血与火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业绩,培育和铸造造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奋进之魂——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坚强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要“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倡导:“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江泽民指出:“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胡锦涛强调:“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
延安精神,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在陕北延安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与生活作风的精华和结晶。
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形成的。
它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传统,集其大成,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之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新中国成立之后,它又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得到不断深化。
延安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
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看完《延安精神》后,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撼,让我对延安精神的本质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令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巨大力量,在这里,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的伟大。
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冲破反动派的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
同时也引起了我对如何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深入思考。
我深切感悟,延安精神确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今天的时代虽然已不同于几十年前的战争年代,但延安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通过党课的教育下,如何尽快转变角色,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在接近中国共产党组织之前,我将如何提高自己,如何使思想觉悟提升懂啊另一个境界,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新的考验。
就在我迷茫、彷徨之际,延安之行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我将认真践行延安精神,努力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存之于心、见之于行。
具体来说:
(一)坚定信念,端正态度。
信念是方向,方向正,航向就正。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自觉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性质和宗旨,服从和服务于为人民的事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不为风险所惧。
同时,在具体工作中要端正态度,谦虚谨慎,不以监督者自居,既要坚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也要注意优化服务。
(二)加强学习,努力工作。
通过看书学习之后,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的重要性。
虽说平时自己也在学习,但现在看来学的不系统,不连续,缺乏整体规划和明确目标。
今后,我会进一步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多读书,读好书,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日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仅要学习业务知识,还要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素养和水平。
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向办里的领导同事们学习,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世、业务技能、敬业精神。
此外,还要善于向被监督单位学习。
(三)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在工作中,不能仅局限于按部就班的完成,要结合本职工作,积极、主动的思考,善于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加强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能。
看完《延安精神》,让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升华了思想,
增强了党性,磨练了意志。
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和发扬新时代的延安精神,就一定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我也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把延安精神化作奉献国家财政监督的工作激情和对党的事业更加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严格要求自己,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