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测技术新进展及其应用(中英文版)--11级研
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b29870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4.png)
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免疫检测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方法来检测和测量特定的生物体分子,如蛋白质、抗体、细胞等。
免疫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等优点。
目前,免疫检测技术主要有免疫层析、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免疫荧光、免疫电泳等几种常见的方法。
其中,ELISA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免疫检测方法。
它通过将待测物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再通过酶偶联的二抗与该复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信号。
ELIS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疫苗研发和生物药物监测等领域。
免疫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
例如,在临床医学中,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探测病原体感染、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异常等疾病诊断。
通过对患者血清或组织样品中特定抗体或抗原的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助于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此外,免疫检测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疫苗研发、药物监测与药代动力学研究等领域。
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还涉及到生物学研究领域。
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分子的产生和功能,揭示生物体内的信号传导机制和生命过程。
特定的抗体可以用于检测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从而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此外,免疫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和生物学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环境监测是另一个免疫检测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使用特定的抗体可以检测环境中的污染物或致病菌,从而帮助监测和评估环境质量。
例如,通过检测水体中的细菌或有毒物质,可以及早发现并遏制水污染的蔓延。
此外,免疫检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检测食品中的残留物或有害物质,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总之,免疫检测技术在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优化,免疫检测技术将更加灵敏、准确、可靠,为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新的免疫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新的免疫检测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6119bf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e.png)
新的免疫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在当前全球面临疫情的情况下,我们对免疫检测技术的重视和需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免疫检测方法一般需要样本提取、操作步骤繁琐、检测时间长等缺点,而新的免疫检测技术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为疫情防控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手段。
一、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试纸法到ELISA、PCR等现代生物技术,科学家们在免疫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不断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希望。
其中,试纸法是最早的一种免疫检测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试纸上的试剂与目标物质产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试纸上的颜色变化。
试纸法操作简单,但由于其灵敏度较低,相对比较单一,因此后来被ELISA法所替代。
ELISA是一种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是一种高灵敏、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待测样本中的目标物质与标准物质同时与预先涂在试板上的特异性抗体结合,然后再用特异性酶标记的二抗结合。
最后,将底物添加至试板上,反应产生色素,将颜色反应程度测出来,来确定样本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ELISA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但也存在操作时间长、强度分析要求高等缺点。
而现在,比较新的免疫检测技术,比如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等,产生了更好的检测信号、检测精度、检测速度、检测灵敏度和检测范围等优势。
二、新的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1. 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如今,全球都在努力控制疫情传播和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而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靠的手段,比如通过PCR检测等快速检测方法,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康复者的状况,这对隔离、防控和治疗都很有帮助。
而在口罩生产等实际生产环节中,免疫检测技术也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应用方式,检测原材料等,避免生产过程中感染风险带来的影响。
2.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在就医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进行血液或尿液等检查,以早期发现疾病,以保证及时、有效的治疗。
而免疫检测技术则大大提高了这些检查的效率,人们在医院,诊所,急诊室等场所上的免疫检测功用也变得越来越显著。
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
![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db2aee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6.png)
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便是免疫检测技术。
这种技术已经成为医生们诊断和治疗患者的重要工具,而且在未来的医学发展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接下来将介绍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中的新进展。
一、简介免疫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机体细胞或者体液中存在的特定抗体或者抗原来诊断疾病的技术。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的免疫检测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二、新型免疫检测技术1、核酸扩增技术核酸扩增技术是一种从病原体中扩增出特定基因片段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这种技术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被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检测。
通过核酸扩增技术,医生可以从体液样本中直接筛查出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对于快速准确地确定某些病原体的存在有重要的意义。
2、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通过将数千种蛋白质分子固定在芯片上来检测生物体内某些蛋白质含量和变异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复现性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
3、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将生物识别分子与传感器结合,通过分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信号变化来检测疾病或药物的技术。
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便携等特点,能够应用于各种现场检测和实时监测的场合,如无线设备和移动设备等。
三、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检测技术有望在临床中更广泛,更深入地应用。
首先,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用于筛查肿瘤早期。
在临床实践中,早期的肿瘤大多不会出现症状,但通过免疫检测技术,医生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肿瘤细胞群,促进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其次,免疫检测技术也可以用于预测药物的反应。
通过分析病人体内的生物标志物,医生可以预测不同类型的疾病对不同药物的反应,为病人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免疫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免疫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211385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9.png)
免疫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免疫检测技术是一种能够检测身体免疫反应、抗原-抗体反应以及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和功能等的检测方法。
免疫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监测和免疫学研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免疫检测技术的分类免疫检测技术包括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理和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免疫荧光检测技术是通过标记特定的免疫分子(如抗体)和激发它们的荧光来检测免疫分子在样本中的表达以及抗原-抗体结合。
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ELISA法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在试剂盒中直接反应形成可检测的颜色和荧光信号,用于检测分子间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如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多参数分析技术,通常用于分析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和功能,可以用于定量细胞表面特异性的抗原-抗体结合,检测细胞内的蛋白表达和功能状态。
4.免疫电泳:免疫电泳是一种将蛋白质或核酸分离并在电泳技术中联合免疫反应进行识别的方法,它是一种在电泳胶上进行免疫染色的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血清和组织蛋白的多态性。
5.免疫印迹:免疫印迹是一种通过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来检测特定蛋白质表达和活性的方法。
它能够用于病原体的识别和鉴定,以及重组蛋白质的制备和检测等。
二、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免疫检测技术应用广泛,在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1.疾病诊断: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的监测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如HIV、乙肝等常见病的检测和诊断。
2.药物开发: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的发现和开发,如用于检测药物分子和靶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筛选新型药物分子。
3.生命科学研究: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研究,如研究基因表达、肿瘤细胞、细胞因子等方面。
三、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预见到免疫检测技术会继续向着更高级、更精细的方向发展。
具体而言,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免疫检测技术的新进展与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的新进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c30062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8.png)
免疫检测技术的新进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原本不容易被察觉的病毒和疾病,如今都可以通过免疫检测技术来进行检测和诊断。
免疫检测技术可以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检测制定特定抗体。
而近年来,免疫检测技术也随着新科技的推动而迅速发展,更加准确和实用化,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
一、技术基础免疫检测一般分为两种:直接和间接免疫检测。
直接检测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来检测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
常用的直接检测有放射免疫测定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
间接检测则是通过检测抗体反应来推断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
常见的间接检测有血凝法、凝集反应法、免疫荧光法等。
二、新技术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新型的免疫检测技术也不断出现,例如:1. 免疫层析技术:这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层次分离的技术。
常用的免疫层析实现方法有电泳法、吸附法、沉淀法等。
它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药物分离纯化等。
2. 贡献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使得免疫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大大提高。
例如,通过重组DNA技术,可以生产出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检测非常低浓度的分子和病原体。
3. 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这是一种基于电化学特性的检测技术。
与传统的免疫检测方法相比,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具有快速、简便、高效等特点。
这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的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病原体的检测。
4. 快速免疫检测技术:这是一种快速鉴定病原体的技术,常用于外出野营、医学急救和实验室诊断等场合。
快速免疫检测技术需要简单设备和操作步骤,而且使用速度很快,一般不需要特殊的专业培训和设备。
三、新应用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除了传统的医学领域外,应用范围也涵盖了很多其他领域。
例如:1. 食品安全检测:食品中可能存在一些致病菌,如沙门氏菌等,通过对食品中的致病菌进行免疫检测,可以及时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
2. 农业养殖:农业养殖中病毒的侵蚀,会带来无法计量的经济损失。
免疫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和应用
![免疫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8c22fe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6.png)
免疫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和应用免疫学是现代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生物体对抗病原体的免疫机制。
免疫系统包括多种细胞、分子和组织,其功能涉及到人体健康的众多方面。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免疫学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为抗疾病、护健康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技术。
一、单细胞技术单细胞技术是近年来免疫学研究中的一大进展,它可以对某些具有重要功能的细胞进行单个细胞层析和分析,避免了多细胞混杂而造成的数据误差和掩盖。
单细胞技术的应用使得免疫学研究得以更加深入,例如可以更好地了解抗体的形成、各类淋巴细胞的功能及其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等。
二、细胞流式技术细胞流式技术是一种基于单细胞的免疫学检测工具,它依赖于自动化设备实现多个参数的单细胞检测和分析。
细胞流式技术将光源与荧光探针紧密结合,使得检测精度更高。
同时,该技术也可以用于病毒、细菌的检测和分析,具有引领性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三、免疫组化与细胞图像技术免疫组化技术以其高灵敏度的特点,被广泛用于病理诊断和药物研发。
在免疫组化技术的基础上,细胞图像技术更加突出了分子和细胞定位的重要性,能够对生物分子和细胞的特异性分子或者某项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为研究细胞的基本行为提供了有效手段。
四、抗原刺激诱导免疫细胞分离技术抗原刺激诱导免疫细胞分离技术是近年来非常新颖的技术方法。
该技术基于单个抗原上的高度特异性,可以有效地将免疫反应中所有与该特定抗原相关的免疫细胞分离出来,具有极高的分离纯度。
该技术不仅可以发掘已知和未知的新靶点,并且能够用于体外筛选多肽和激动剂,对免疫抗肿瘤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多能免疫疗法多能免疫疗法充分利用了单细胞技术和制备技术的结合,即选取具有特定功能的单细胞进行操作和改造,再进行规模化制备。
这种技术能够开发出针对多个细胞表面分子的结合和重组抗体,为肿瘤等多种免疫疗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总的来说,免疫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和应用,不仅要求我们具备先进和不断革新的技术手段,也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地了解免疫学基础、挖掘免疫机制的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456153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f.png)
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免疫检测技术是重要的医学检测手段之一,这项技术基于免疫学原理,利用特定抗体与对应抗原结合的理化特性,实现对待测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目前,免疫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例如临床诊断、疾病预防、药物开发等各个方面。
一、免疫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免疫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高度特异性结合关系。
抗原是指能够诱导免疫应答的分子,它与抗体通过非共价键的结合形成复合物,可以精确地识别具有特异性标志的物质,如病毒、微生物、细胞等。
抗体是一种能够高度特异性识别并与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是机体对外来抗原的主要免疫反应产物。
抗体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力。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高度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原理,目前已经研制出了多种免疫检测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荧光免疫检测、放射免疫检测、免疫印迹等。
二、免疫检测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1. 临床诊断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感染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
例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通过检测HPV抗体和核酸可以有效的进行宫颈癌的诊断。
此外,免疫检测技术也可以用于血型检测、药物浓度检测、孕妇筛查等方面。
2. 疾病预防免疫检测技术在疾病预防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流感病毒免疫检测技术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流感病毒感染并且预测疫情变化。
此外,通过检测病毒抗体可以对于病毒的传播及流行进行及时的控制。
3. 药物开发免疫检测技术在药物开发方面也运用广泛。
例如,基于重组蛋白的免疫检测技术广泛用于新药筛选、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等。
免疫检测技术也被用于检测体内药物浓度,以及针对药物的免疫原性研究。
三、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免疫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
免疫检测技术已经从传统的2D平面扩展到了3D或者更高维度上,例如免疫电子显微镜等。
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80b6f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e.png)
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科技医疗设备和检测技术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中。
其中,免疫检测技术就是近年来备受关注和热议的一种技术,其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人体中的抗体和病毒等信息,对于医学领域的诊断和治疗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一、免疫检测技术简介免疫检测技术是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生物大分子的一种技术。
它主要涉及到抗原和抗体之间的混合反应,这种反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测定,例如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测定等。
通过免疫检测技术可以识别和测定血清中的蛋白质、荷尔蒙、毒素、病毒等成分,其主要应用领域有医疗、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生物学等方面。
二、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时间。
早期的免疫检测技术主要是以动物血清为反应体系,例如用兔血清来检测人血清中的抗体。
之后,随着多相抗体反应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免疫检测技术,例如凝集试验和沉淀试验等。
在20世纪60年代,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免疫技术结合使用,为免疫测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而在70年代,ELISA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
到了21世纪,免疫检测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现在的ELISA技术已经可以进行高通量检测,其检测范围也从早期的几百种扩展到了上万种,同时这种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也不断提高。
并且,近年来一些新的诊断技术也不断涌现,例如质谱分析、分子诊断技术等,可以更加准确、快速地检测出人体中的信息,进一步推动了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
三、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免疫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它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的预防、血液问题的检测等方面。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人体中新冠病毒的抗体含量,有助于对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
而在病毒学领域,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病毒等微生物的数量和特异性,对于病毒和疫苗筛选等方面也有积极的应用。
免疫学实验技术新进展
![免疫学实验技术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64d1fb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c.png)
免疫学实验技术新进展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一直以来都是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学实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免疫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和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近年来免疫学实验技术的新进展。
一、单细胞免疫分析技术单细胞免疫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免疫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传统的免疫分析方法通常是对大量细胞群体进行平均化的测量,无法揭示单个细胞之间的异质性。
而单细胞免疫分析技术能够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免疫细胞的表型、基因表达、蛋白质分泌等进行精确分析,为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例如,单细胞 RNA 测序技术(scRNAseq)可以同时检测数千个单个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谱,帮助研究者发现新的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状态转换。
流式细胞术与单细胞分选技术的结合,可以对特定的免疫细胞进行分离和后续的深入分析。
此外,质谱流式细胞术(CyTOF)能够同时检测大量蛋白质标志物在单个细胞中的表达,提供了更全面的细胞免疫表型信息。
二、免疫组库分析技术免疫系统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 T 细胞受体(TCR)和 B 细胞受体(BCR)的基因重排上,形成了庞大的免疫组库。
免疫组库分析技术通过对 TCR 和 BCR 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和分析,可以了解免疫系统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动态变化。
新一代测序技术(NGS)的应用使得大规模、高通量的免疫组库分析成为可能。
通过对 TCR 和 BCR 的可变区基因进行测序,可以评估免疫细胞的克隆多样性、克隆扩增情况以及抗原特异性等。
免疫组库分析在肿瘤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揭示免疫系统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三、成像技术在免疫学中的应用成像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直观地观察免疫细胞在体内的分布、迁移和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手段。
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显微镜能够在细胞水平上实时观察免疫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
免疫学研究中的新进展与应用
![免疫学研究中的新进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588b41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c.png)
免疫学研究中的新进展与应用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免疫系统及其对疾病的防御和治疗作用的科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发展,免疫学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免疫学研究中的一些新进展与应用。
1.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激活或抑制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攻击保护机制,从而增强肿瘤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
此外,还有一些利用细胞免疫学原理的治疗方法,如CAR-T 细胞疗法和T细胞受体基因治疗法。
这些方法可以使T细胞针对恶性肿瘤等疾病进行特异性攻击,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通过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学原理来检测组织中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和肿瘤等因素的方法。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例如了解细胞分化和病理分子机制。
3. 免疫信号转导免疫信号转导是研究免疫细胞如何接收、解释和响应不同类型的信号,以及这些信号是如何调节和协调免疫细胞的行为的基础。
通过了解免疫信号转导,可以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例如使用抗体或小分子化合物来调节免疫信号的传递和活动。
4. 免疫计算机辅助设计免疫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来设计和评估新型药物和疫苗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帮助下,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候选药物和疫苗,从而加速药物研发的进展。
5. 免疫遗传学免疫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变异如何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学科。
通过免疫遗传学,可以了解不同人群对疾病的易感性和治疗的反应,从而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
例如,针对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治疗的不同反应,就与免疫遗传学有关。
6. 免疫生物工程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来改造和生产免疫蛋白,是免疫生物工程的研究方向之一。
例如,利用重组蛋白技术制备抗体、疫苗等免疫蛋白;利用蛋白合成工程技术设计新型免疫诊断方法等。
通过免疫生物工程的手段,可以生产大规模的、高效的和低成本的免疫蛋白,从而改善人类免疫系统的健康。
免疫检测技术前沿与进展
![免疫检测技术前沿与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671b05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f.png)
免疫检测技术前沿与进展免疫检测技术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人体内的抗体或抗原,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发展及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情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免疫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地推动着医学及生命科学领域的进步。
本文将介绍免疫检测技术的前沿与进展。
一、免疫检测技术概述免疫检测技术是指利用人体免疫系统的特异性识别机制,针对特定的抗原或抗体进行检测的技术手段。
常见的免疫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adioimmunoassay, RIA)、免疫荧光技术、免疫电泳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准确检测疾病和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二、免疫检测技术的前沿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免疫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刷新着我们的认知。
以下将介绍几个免疫检测技术的前沿发展。
1. 荧光免疫检测技术荧光免疫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灵敏度的免疫检测方法。
它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通过荧光显微镜等设备对样本进行检测。
相较于传统的免疫检测技术,荧光免疫检测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以检测到更低浓度的抗原或抗体。
2. 微流控免疫检测技术微流控免疫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微流体芯片的免疫检测方法。
它通过控制微流体的流动,使样本与抗原或抗体在芯片内发生特异性反应,并通过显微镜等设备进行检测。
微流控免疫检测技术具有高通量、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可以同时检测多个目标物质,且样本消耗量较小。
因此,它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共振贡献检测技术共振贡献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免疫检测方法。
它利用共振贡献现象对样本进行检测。
共振贡献是指当体系与外界发生共振时,其贡献出的能量达到最大值。
通过对共振贡献的测量,可以实现对样本中抗原或抗体的高灵敏度检测。
共振贡献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度高、无需标记物等优点,将成为未来免疫检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2f373e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b.png)
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1.引言新冠病毒的肆虐使得免疫检测技术备受重视。
本文将探讨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2.免疫检测技术介绍免疫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机体产生的抗原或抗体来判断机体内病原体感染的技术。
分为免疫层析、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免疫荧光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诊断感染疾病、检测生物标志物等。
3.免疫检测技术在新冠疫情中的应用新冠疫情爆发后,免疫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病毒的检测。
目前最常使用的检测方法是RT-PCR,但是这种方法有时会出现假阴性的情况。
因此,许多研究人员开始探讨血清学检测(即免疫检测技术)在新冠检测中的应用。
一些实验研究表明,血清学检测可以提高新冠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的优缺点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检测方法之一,其优点包括快速、简单、经济、可批量检测等。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抗体产生的时间不确定、检测的准确性和鉴别效能有待进一步研究等。
5.其他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免疫检测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检测除病菌外的生物标志物,例如:癌症标志物、心肌标志物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早期诊断、治疗指导和预后评价等应用领域。
目前在肿瘤研究领域,血小板导向因子(PF4)等蛋白质的检测已被广泛应用。
6.未来研究方向随着免疫技术的发展和直觉,极大推动未来更加广泛和精确的疾病检测。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包括:探索新的检测方法、促进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和普及化、改进免疫检测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
7.结论免疫检测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疾病检测方法。
在新冠疫情中,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为疫情控制和患者诊断提供了帮助。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检测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免疫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267ae2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3.png)
免疫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免疫检测技术是目前医学领域中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一系列新型免疫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本文将围绕免疫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这一主题,对于免疫检测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一、免疫检测技术的现状免疫检测技术是基于人体免疫系统中特异性免疫反应原理的检测方法。
主要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药物的监测等方面。
在临床医学中,一些传统的免疫检测方法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等。
虽然传统的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反应速度慢、专业技能水平要求高、操作比较繁琐、准确性差等缺点。
此外,也存在样本特异性、耐久性、灵敏度等问题。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人们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与改进。
二、免疫检测技术的创新1.膜检测技术磁性膜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免疫检测技术,是基于纳米技术的一种创新。
该技术结合了表面化学、生物技术与材料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将颗粒和生物分子结合起来,实现定量检测。
具体应用该技术的步骤是:将靶分子与专门开发的纳米颗粒掺入样品中,纳米颗粒被分离后,靶分子便被固定在磁性膜上。
通过光学信号进行测定,计算出样品中靶分子的浓度,从而实现定量检测。
2.基于纳米粒子的免疫检测技术基于纳米粒子的免疫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纳米粒子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检测技术。
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以及能够同时检测多项指标等优点。
纳米粒子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纳米颗粒作为对比物对样品进行检测;②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固定生物分子,提高检测的灵敏度;③纳米颗粒作为信号发射源,将光学信号转化为可见光,进一步提高检测效果。
3.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免疫检测技术CRISPR-Cas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免疫检测领域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
该技术能够实现精确的基因编辑,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向的基因编辑操作。
免疫学检测新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与进展
![免疫学检测新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与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b7aa89677232f60ddcca1df.png)
免疫学检测新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与进展免疫学检验是依据免疫学原理,尤其是抗原与抗体反应原理,利用各种敏感的标记、示踪技术,超微量地、特异地分析检测各种生理的和病理的免疫学指标,包括体液的(抗体、细胞因子等)和细胞的(各种效应细胞),进行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一组医学检验项目[1]。
因此,免疫学检验是构筑基础免疫学与临床免疫学之间的桥梁,是临床医生借以研究疾病的技术手段。
但是由于免疫反应的特殊性及复杂性使许多试验技术操作繁杂、耗时,难以适应临床诊断、治疗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生物和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操作的自动化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为免疫学快速检验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极大地促进了免疫技术的发展与更新。
现就免疫学检验中的快速检测技术应用与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 传统的免疫学快速检验技术传统的免疫学检验即血清学试验,主要是通过观察沉淀物的形成、扩散、凝集及溶血现象的发生以及测定来分析待测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有无及含量,如沉淀反应、凝集反应、溶血反应、中和反应及补体结合反应等。
这些检测方法均为手工操作,大都操作步骤烦琐,需时较长。
而其中的快速检验技术有代表性的当属传统的梅毒快速诊断试验。
1.1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RPR是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
RPR法检测血清中非特异性抗体即反应素。
所用抗原为标准的牛心肌脂抗原,抗原中加有活性炭颗粒,检测时直接将试剂与血浆(或血清)在卡片上混匀,摇动8分钟观察结果。
该方法操作简便、迅速、结果容易判定。
RPR滴度变化是观察治疗效果、复发、或再感染的重要指标[2]。
但其特异性较差,孕妇、疟疾、乙肝、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时可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因此阳性结果常需要做确证试验后最后诊断。
1.2 甲胺苯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实验(TRUSR) 其原理与RPR相同,以甲胺苯红染料颗粒代替活性炭颗粒作为指示物,实验结果清晰易读,简便快速,稳定性好。
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169b32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a.png)
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疫情的爆发和全球化传播,对免疫检测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免疫检测技术是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原理,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的特定标记物,即抗体、抗原和多肽等,来诊断和预防疾病。
本文将对当前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抗体检测技术抗体检测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通常用于检测感染病毒的抗体水平。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确定是否感染了病毒,而且还能够判断感染病毒的时间和强度。
以新冠病毒为例,目前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主要采用ELISA、免疫荧光试验和Gold标记等技术,其中ELISA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中。
ELISA检测技术不但快速,而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且重复性好,能够大规模完成样本检测。
然而,抗体检测技术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误诊率较高、交叉反应严重等,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CRISPR技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基因序列来实现基因的增强或削弱,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将CRISPR技术应用于基因检测领域,实现对病毒等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将RNA引导至病毒的DNA序列上,使得CRISPR-Cas9特异性切割病毒基因,从而实现了病毒分子水平的检测。
如此高效、快速的检测技术,为疫情的控制和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电化学免疫检测技术电化学免疫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检测方法,使用电化学荧光标记物来实现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标记。
这种技术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自动化的特点,可以实现多样性分析和高通量检测。
近年来,电化学免疫检测技术已经在应对病毒感染和血液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
例如,用于检测前列腺癌的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以及用于检测蛇毒的蛇毒素和抗毒素等。
总结随着新冠疫情的流行,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举步维艰。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新兴检测技术不断被推陈出新,不断为人们带来希望。
免疫检测技术的新进展
![免疫检测技术的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5202ab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e.png)
免疫检测技术的新进展免疫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有着重要地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免疫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
近年来,新兴免疫检测技术层出不穷,进一步完善了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手段,对于各种病理情况的鉴定及治疗,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免疫检测技术的新进展。
一、免疫电化学检测技术免疫电化学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血液、尿液等体液的检测。
它采用了电极技术,使传统免疫学检测技术与电化学方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检测手段。
免疫电化学检测技术具有准确性高、灵敏度高、快速度、可重复性好和便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
将这种技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医学,可以为疾病的快速检测和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支持。
二、免疫芯片检测技术免疫芯片技术是指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蛋白质或其他生物高分子固定在一个芯片上,采用多路同步检测的技术,同时检测多项指标,从而得到一些重要的生物信息的技术。
与传统的ELISA检测技术相比,免疫芯片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检测多个样本,同时能够得到更为详细的生物信息。
针对检测结果,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并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因此,免疫芯片技术对于癌症、肝病、心脏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免疫荧光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荧光探针来进行检测,通过掺银、增强荧光和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方式,实现免疫荧光检测。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分析生物分子、寻找分子、检测细胞、免疫组化等多领域,具有检测快、敏感度高、分辨率高等优点。
未来还可以将该技术应用到微纳米尺度分子结构的研究上,通过其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力实现对分子级别的精细研究。
四、免疫质谱技术免疫质谱技术是指将免疫学和质谱技术结合在一起,以检测分子量和一个或多个抗原结构的组成、化学性质和量,从而实现对生物活性物质的确定和鉴定的技术。
比如,将质谱技术用于细胞和蛋白质组研究方面,可以实现对细胞蛋白、膜蛋白的效应、对组成胞间且原的规律,以及确定蛋白结构和功能等研究。
免疫学的新进展免疫监测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免疫学的新进展免疫监测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51d9f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4.png)
免疫学的新进展免疫监测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免疫学的新进展——免疫监测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免疫学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其中免疫监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免疫学的新进展以及免疫监测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免疫学的新进展1.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结合传统上,人们将免疫系统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部分,但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两个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协同作用的新认识,为研究免疫系统的整体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2. 免疫调节的新发现免疫调节是指机体通过多种途径调控免疫活性的过程。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免疫调节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例如PD-1与PDL-1通路的发现,这项突破不仅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还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免疫监测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1. 疾病早期诊断免疫监测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特定的免疫标志物来实现对疾病早期阶段的诊断,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势。
例如,利用免疫监测技术可以检测出患者体内的特定抗体,从而帮助早期发现感染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2. 疗效评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免疫监测技术可以用于评估治疗的效果。
例如,对于某些肿瘤患者而言,通过检测免疫细胞的活性或特定的免疫标志物,可以评估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免疫监测指导个体化治疗免疫监测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从而指导个体化治疗。
例如,在肿瘤免疫治疗中,通过检测患者的免疫细胞水平和活性,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
4. 预测治疗反应免疫监测技术还可以用于预测治疗的反应。
通过检测患者的免疫细胞水平和免疫标志物的变化,可以提前判断治疗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治疗风险。
结语免疫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免疫监测技术作为免疫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疫研究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
![免疫研究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9d54d71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9.png)
免疫研究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免疫学是一门研究免疫系统生物学、免疫功能、免疫疾病和免疫应用的学科,其重要性在当前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愈加凸显。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深度研究的不断展开,免疫研究也逐渐迎来了新的进展和应用前景。
新技术——单细胞技术单细胞技术是一种对单个细胞进行精细分析的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
例如,单细胞RNA测序技术(scRNA-seq)能够分析单个细胞的转录组,揭示特定细胞在组织和器官中的功能和分化路径,从而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的特征和机制。
此外,单细胞流式技术还能够帮助人们探索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多样性。
新发现——肠道微生物与免疫健康肠道微生物是指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各类细菌、古菌和真菌的群落,共同组成人体重要的共生系统。
最近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在人体内有着重要的免疫影响。
例如,某些细菌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这可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免疫相关疾病。
此外,研究还发现,肠道微生物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
因此,在今后的免疫研究中,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新药物——CRISPR-Cas9CRISPR-Cas9是一种能够定向切割和编辑DNA序列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
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探索将该技术用于治疗免疫疾病。
例如,一些研究者已经使用CRISPR-Cas9技术来治疗一些罕见的免疫系统疾病,如卡赛范德病(X-连锁淋巴增生症)、瘢痕性白斑和遗传性失调性CD4 T细胞增生症等。
此外,CRISPR-Cas9还有望被用于治疗HIV和癌症等其他疾病。
新应用——癌症免疫治疗癌症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激活和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症的新型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治疗、癌症疫苗等。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癌症免疫治疗已经获得了不少的进展。
例如,PD-1和PD-L1抑制剂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如黑色素瘤、肺癌和血液系统肿瘤等。
免疫追踪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免疫追踪的研究进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aa7a9e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6.png)
免疫追踪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免疫追踪的研究与应用正在逐渐兴起。
这项技术不仅可以监测身体的免疫状态,也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
本文将从免疫追踪的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等方面探讨这一技术的发展。
一、免疫追踪的原理免疫追踪是一种通过分析人体血液中的免疫细胞,来了解人体对外来物质(如病毒、细菌等)的免疫反应的技术。
通过对人体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例如白细胞、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等进行检测,可以判断人体的免疫状态。
在免疫追踪中最常用的技术是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利用细胞表面特征的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技术,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免疫细胞进行分析。
二、免疫追踪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免疫追踪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运作机制和对疾病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支持。
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1. 免疫细胞的分型精确化传统的免疫细胞分类仅以表面标记为依据。
然而由于免疫细胞的特殊性质,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可能会表现出相同的表面标记。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的精确分类方法,从而更准确的理解免疫细胞之间的关系。
2. 免疫细胞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近年来,随着单细胞级别的分析能力不断提升,研究人员也开始将免疫追踪技术应用于探讨免疫细胞的空间和时间分布。
以往我们可能只能观察整体细胞层面的免疫反应,但现在我们能够一步一步了解免疫细胞的实际运作模式,这可为疾病的治疗方案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3. 免疫追踪技术的整合化近期免疫追踪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研究人员们为其整合化提出了很多方案。
目前,免疫追踪技术与其他方法,如多光子显微术、基因测序等相结合,成为了解免疫系统运作机理的新手段,并为疾病治疗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三、免疫追踪的应用免疫追踪在检测机体中免疫系统功能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被用于预测疫苗接种效果、诊断免疫疾病、监测复杂疾病等。
以建立针对癌症的个性化治疗策略为例,通过分析患者免疫系统,能够更精确地识别癌症类型和组织的易感性程度,确定患者的疾病风险,并协助监测治疗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fundity
Integer organ Cell Molecule Gene
Progress of Immunological Techniques
Classical Immunological Techniques:
Ag-Ab reaction Immuno-labelling techniques Cell detection techniques Cytokine detection techniques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iques Cell sorting Surface molecule detection techniques
Research type
Interpreting Multiparameter Data
Single parameter (univariate) can be displayed as a histogram. Dual parameter (bivariate) data can be displayed in two dimensions using dot, density or contour plots.
Advantages: Fast, Numerous, Sensitive, Accurate, Quantitative Applications: Scientific research Clinical Analysis
Flow Cytometry and Cell Sorting : An Introduction
The Cell Cycle
G1 S phase M
Events
DNA content by flow cytometry
G1
G2
G0/1 2 1 S G2/M
1
DNA content Deconvolution into cell cycle phases
Measurement of sub G0/1 apoptotic particles
荧光信号 (fluorescence signals)
特异荧光
自发荧光
特异荧光
Hydrodynamic Focusing
Sheath fluid
Laminar Coaxial Flow
The Bernoulli Effect Direction of flow Lower pressure Velocity Gradient
Typical density : 105 - 107 cells / ml. up to 108 cells / ml on the MoFlo
Acquisition speeds : up to 10,000 events/sec typical 3,000 up to 150,000 on the MoFlo Sorting speeds: up to 100,000/sec typically 30,000 30,000/sec ~ 108 / hou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mmunological Techniques
Shi Yanchun
Research Center of Molecular Biology
Inner Mongolia Medical College
Preface
Development of Immunology
Three and more parameters are usually displayed as sets of histograms and bivariate plots.
Data Type of FACS
X轴:代表荧光信号或
散射光信号的强度,用 “通道数”表示,可以 与光强度之间线性关系 或对数关系
Intrinsic : DNA content, DNA composition, DNA synthesis chromatin structure, RNA, protein, sulphydryl groups, antigens(surface, cytoplaspic & nuclear), lectin binding sites, cytoskeletal components, membrane structure (potential, permeability & fluidity),enzyme activity, endocytosis, surface charge, receptors, bound and free calcium, apoptosis, necrosis, pH, drug kinetics, etc., etc.
检测信号(二)--荧光信号
激光光束(通常λ488nm)与细胞正交时,可产生两种荧光信号 细胞自发荧光:激光照射下细胞自身发出的微弱荧光信号 荧光素发出的荧光:特异标记细胞的荧光素发出的荧光信号 常用的荧光染料、单抗标记的荧光素: 碘化丙锭(propidium iodide, PI) ---- 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 PE)----- 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thiocyanate, FITC) -- 藻红蛋白-花青素(PE-Cy5) ------
Advance Immunological Techniques
Flow Cytometry, FCM
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 MACS
Immunoblotting/Western blot
Flow Cytometry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 是借助荧光激活细胞分类仪( 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er, FACS )对处在液流中的荧光抗体标记的细胞或其他生 物微粒(如细菌等)逐个进行多参数的快速定量分析和分选的 技术。
A Recent Example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parametric flow cytometry to measuring rates of proliferation within the different haematopoietic lineages found in the bone marrow.
Progress of Immunological Techniques
Development of Immunology
Extent
Anti-infectious immunity Cross-discipline Reproductive Immunology Immunophysiology Immunopathology Immunotherapeutics Surroundings Immunology Immunopsychology
rHBsAg +CpG ODN %G0-G1: 81.15 %G2-M: 2.17 %S: 16.68 %Apoptosis: 20.83
Vaccine %G0-G1: 76.17 %G2-M: 2.21 %S: 21.61 %Apoptosis: 39.99
Vaccine +CpG %G0-G1: 77.27 %G2-M: 0.78 %S: 21.95 %Apoptosis: 29.30
检测信号(一)--散射光
它反映细胞的物理特性,根据前、侧向散射光,可 以把不同类型的细胞群加以区分。
前向角散射(forward
scatter, FSC) :反应细胞的
相对大小和截面积的大 小
侧向角散射(side scatter,
SSC):代表细胞的颗粒度
和精细结构的变化
全血细胞流式FSC-SSC图
Cell cycle of splenocytes by FACS
Applications of Flow Cytometry
Cellular parameters measurable by flow cytometry.
Extrinsic : Size, shape, cytoplasmic granularity, autofluorescence and pigmentation.
假三维图 ( Pseudo 3D Plot ) 三维图( 3D Plot )
Pseudo 3D Plot
3D Plot
Control %G0-G1: 83.22 %G2-M: 0.04 %S: 16.74 %Apoptosis: 20.10
rHBsAg %G0-G1: 72.82 %G2-M: 3.72 %S: 23.46 %Apoptosis: 43.18
1970’s: 1991 : 1996 : 1st FACS The first commercial machine Haematology, Medicine, Biochemistry Biochemistry Pathology Upgrades to older machines High speed cell sorter
FACScans FACSCali1 : 2nd FACSCaliburs
Cytomation MoFlo
Cell Sorting by FACS
Properties of FSC and SSC
SSC
Incident Light
FSC Forward Scatter ( FSC ) -Diffracted light -Related to cell surface area -Detected along axis of incident light in the forward direction Side Scatter ( SSC ) -Reflected and refracted light -Related to cell granularity and complexity -Detected at 90° to the laser b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