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立体几何中“割补法”教学
用割补法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割补法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割补法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应用;(3)能够运用割补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体验割补法的应用过程;(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3)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割补法的概念和原理;(2)割补法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割补法在复杂几何问题中的应用;(2)割补法与其他数学方法的结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如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2)提问:如何解决一些复杂的几何问题?引出割补法。
2. 新课讲授(1)讲解割补法的概念和原理,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2)展示割补法的操作步骤,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割补法的应用过程;(3)讲解割补法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如求面积、体积等;(4)举例说明割补法与其他数学方法的结合,如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
3. 练习巩固(1)教师给出一些基础题目,让学生运用割补法进行解答;(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问;(3)选取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上台讲解解题思路。
4.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割补法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物理、工程等;(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割补法应用题;(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割补法的概念、原理和应用;(2)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分享学习体会;(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提问、回答问题、互动等;(2)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操作割补法的步骤是否正确;(3)评估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如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等。
立体几何中的割补法解题技巧
⽴体⼏何中的割补法解题技巧
⽴体⼏何中的割补法解题技巧
※⾼考提⽰
⽴体⼏何中常⽤割补法解题.特别是⾼考中的⽴体⼏何题很多可⽤割补法解,有时解起来还⽐较容易.
[规律⼩结]
割补法是割分形法即割法与补加形法即补法的总称。
补法是把不熟悉的或复杂的⼏何体延伸或补加成熟悉的或简单的⼏何体,把不完整的图形补成完整的图形。
割法是把复杂的或不熟悉的⼏何体,割分为简单的或熟悉的⼏何体。
这样对此解起题来就有好处。
割补法中的割与补是⼀个问题中的相反两个⽅⾯,是对⽴统⼀的⼀对⽭盾。
解决⼀个问题,是割是补?这要看问题的性质,宜补就补,宜割就割,不可割补就不割补,就是宜割补,也要讲究如何割补,不要盲⽬⾏动,否则就会导致⿇烦,使问题复杂化,使得其反,甚⾄问题还不能解决。
⽴体⼏何中需得三棱柱补成平⾏六⾯体,将三棱维补成三棱柱,将三棱柱割分为三棱维等等这些我们很熟悉,其实,割补法不仅仅使⽤于⽴体⼏何,将上述概念中的⼏何体或图形改为代数式,那么在数学的其它⽅⾯使割补法也就很多了,⽐如运算中的添项减项,重新组合另⾏考虑,考虑问题的对⽴⾯等等均可视为割补法,因此,割补法不只是⼀种⽅法,可把它上升为⼀种思想——⼀种数学思想。
关于我们:。
备战2024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讲义第3讲-割补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第3讲割补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割补法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主要分为割形与补行,是将复杂的,不规则的不易认识的几何体或几何图形,分割或补充成简单的、规则的、易于认识的几何体或图形,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割补法重在割与补,巧妙对几何体过几何图形实割与补,变整体的为局部,化不规则为规则,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直观。
割补法在立体几何中体现的主要的题型就是几何体的切等问题。
【应用一】割的思想在多面体的体积及几何体的内切球中的运用割的思想主要体现两种题型:一是求复杂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等问题,此类问题通过割把复杂的几何体割成几个简单的几何体。
二是求几何体内切球的半径、体积等问题。
此类问题主要是通过球心与几何体的各点割成锥,然后运用等积法求半径。
【例1.1】已知一个三棱锥的所有棱长均为2,则该三棱锥的内切球的体积为________.【例1.2】【2020年新课标3卷理科】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3,则该圆锥内半径最大的球的体积为_________.【思维提升】以三棱锥P -ABC 为例,求其内切球的半径.方法:等体积法,三棱锥P -ABC 体积等于内切球球心与四个面构成的四个三棱锥的体积之和;第一步:先求出四个表面的面积和整个锥体体积;第二步:设内切球的半径为r ,球心为O ,建立等式:V P -ABC =V O -ABC +V O -PAB +V O -PAC +V O -PBC ⇒V P -ABC =13△ABC ·r +13S△PAB·r +13S △PAC ·r +13S △PBC ·r =13(S △ABC +S △PAB +S △PAC +S △PBC )·r ;第三步:解出r =3V P -ABC S O -ABC +S O -PAB +S O -PAC +S O -PBC =3VS 表.秒杀公式(万能公式):r =3V S 表【例1.3】(2023·河北唐山·统考三模)(多选)《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提到底面为长方形的屋状的楔体(图示的五面体)EF ABCD -.底面长方形ABCD 中3BC =,4AB =,上棱长2EF =,且EF 平面ABCD ,高(即EF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1,O 是底面的中心,则()A .EO 平面BCF【变式1.1】(2023·辽宁·辽宁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如图①,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ABD △沿BD 折起,使得点A 到达点P 处(如图②),=PC P BCD -的内切球半径为______.【变式1.2】(2023·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校考模拟预测)已知一正四面体棱长为4,其内部放置有一正方体,且正方体可以在正四面体内部绕一点任意转动,则正方体在转动过程中占据的空间体积最大为__________.【变式1.3】(2022·江苏通州·高三期末)将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成直二面角A ′-BD -C ,设三棱锥A ′-BDC 的外接球和内切球的半径分别为r 1,r 2,球心分别为O 1,O 2.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则21r r =________;O 1O 2=__________.【应用二】补的思想在立体几何中几何体外接球中的应用解决球与其他几何体的切、接问题,关键在于仔细观察、分析,弄清相关元素的关系和数量关系,选准最佳角度作出截面(要使这个截面尽可能多地包含球、几何体的各种元素以及体现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达到空间问题平面化的目的.2.记住几个常用的结论:(1)正方体的棱长为a,球的半径为R.①对于正方体的外接球,2R;②对于正方体的内切球,2R=a;③对于球与正方体的各棱相切,2R.(2)在长方体的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b,c,球的半径为R,则2R=.(3)正四面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半径之比为3∶1.3.构造法在定几何体外接球球心中的应用(1)正四面体、三条侧棱两两垂直的正三棱锥、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可将三棱锥补形成长方体或正方体;(2)同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两两垂直的四面体、相对的棱相等的三棱锥,可将三棱锥补形成长方体或正方体;(3)若已知棱锥含有线面垂直关系,则可将棱锥补形成长方体或正方体;(4)若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两两垂直,则可将三棱锥补形成长方体或正方体【例2.1】(2022·广东潮州·高三期末)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鳖臑A-BCD中,AB⊥平面BCD,CD⊥AD,AB=BD,已知动点E从C点出发,沿外表面经过棱AD上一点到点B,则该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思维提升】墙角模型是三棱锥有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且底面是直角三角形模型,用构造法(构造长方体)解决.外接球的直径等于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在长方体的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b,c,外接球的半径为R,则2R =a 2+b 2+c 2.),秒杀公式:R 2=a 2+b 2+c 24.可求出球的半径从而解决问题.有以下四种类型:【例2.2】(2022·广东·铁一中学高三期末)已知四面体A BCD -中,5AB CD ==,10AC BD ==,13BC AD ==,则其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思维提升】棱相等模型是三棱锥的三组对棱长分别相等模型,用构造法(构造长方体)解决.外接球的直径等于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即2222R a b c =++(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秒杀公式:R2=x2+y2+z28(三棱锥的三组对棱长分别为x、y、z).可求出球的半径从而解决问题.【变式2.1】(2023·湖南邵阳·统考三模)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4,223,PA AC AB AC AB ===⊥,则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变式2.2】已知三棱锥A BCD -,三组对棱两两相等,且1AB CD ==,3AD BC ==,若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92π.则AC =________.【变式2.3】已知三棱锥A -BCD 的四个顶点A ,B ,C ,D 都在球O 的表面上,AC ⊥平面BCD ,BC ⊥CD ,且AC =3,BC =2,CD =5,则球O 的表面积为()A .12πB .7πC .9πD .8π【变式2.4】(2019全国Ⅰ)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四个顶点在球O 的球面上,PA =PB =PC ,△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F分别是PA,AB的中点,∠CEF=90°,则球O的体积为().A.62πD.6π8πB.64πC.6巩固练习1、【2019年新课标2卷理科】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图1).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图2是一个棱数为48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该半正多面体共有________个面,其棱长为_________.2、(2022·湖北江岸·高三期末)如图,该几何体是由正方体截去八个一样的四面体得到的,若被截的正方体棱长为2,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1233++D.63+C.633+B.12433、(2023·山西临汾·统考一模)《九章算术·商功》提及一种称之为“羡除”的几何体,刘徽对此几何体作注:“羡除,隧道也其所穿地,上平下邪.似两鳖臑夹一堑堵,即羡除之形.”羡除即为:三个面为梯形或平行四边形(至多一个侧面是平行四边形),其余两个面为三角形的五面几何体.现有羡除ABCDEF如图所示,底面ABCD为正方形,4EF=,其余棱长为2,则羡除外接球体积与羡除体积之比为()A.22πB.42πC.82πD.2π3A .18B .275、正四面体的各条棱长都为.6、在三棱锥A -BCD 中,AB =CD =2,AD =BC =3,AC =BD =4,则三棱锥BCD A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7、在三棱锥A -BCD 中,AB =CD =6,AC =BD =AD =BC =5,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8、(2023·湖南郴州·统考三模)已知三棱锥-P ABC 的棱长均为4,先在三棱锥-P ABC 内放入一个内切球1O ,然后再放入一个球2O ,使得球2O 与球1O 及三棱锥-P ABC 的三个侧面都相切,则球2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第3讲割补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割补法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主要分为割形与补行,是将复杂的,不规则的不易认识的几何体或几何图形,分割或补充成简单的、规则的、易于认识的几何体或图形,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割和补”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割和补”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作者:张文平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第43期张文平(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摘要】几何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初中时期,学生就开始接触到几何知识,但只是平面几何的学习。
高中教育阶段的数学几何知识,已发展成为立体几何,与初中阶段的平面几何相比,难度也大大提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对立体几何的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立体几何的知识。
基于此,本文就对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的教学进行了简单的探析。
【关键词】“割和补” 立体几何应用【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3-0050-02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难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必考内容。
在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中,学生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不能对空间形式进行观察、识别、抽象思考。
表现在不能准确地识别和分析出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以及图形的正确形状。
如何巧妙地将复杂图形进行分割和补充为比较简单的图形或特殊的图形,就可以把复杂问题转化为较简单化,从而可以简化解题的思想方法,大大简化解题的运算及论证过程,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文通过例子说明“割补法”在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应用。
所谓“割补法”,即补体法和分割法的合称,是实现几何体之间相互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补法就是把几何体通过补充或延伸成一个简单的或者我们熟悉的几何体,使我们解决的问题通过几何体之间相互转化变得更加简单明了的一种方法。
割法就是把复杂的或不熟悉的几何体,分割成简单的或熟悉的几何体,使解决的问题变得简单的一种方法。
近日在高三的模拟考试中有一道题引起了我对“割和补”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的反思。
在平面上,正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外接圆的半径之比为1:2;类似的,在空间,正四面体的内切球与外接球半径之比为多少?题目中的正四面体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半径之比是多少?从而联想到如何求正四面体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半径。
割补法解立体几何中的技巧
割补法解立体几何中的技巧
王东
【期刊名称】《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年(卷),期】2017(000)022
【摘要】割补法是计算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推导方法,也是一种思考方法.在几何图形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割补法是指:把一个图形的某一部分割下来,填补在图形的另一部分,在原来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使其转化为已经掌握的旧的图形,以利于计算公式的推导.
【总页数】2页(P142-143)
【作者】王东
【作者单位】甘肃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甘肃酒泉27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3
【相关文献】
1.割补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2.割补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3.高中立体几何中割补法教学研究
4.割补法在高中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5.试谈立体几何求积中的割补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割补法在高中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_方清
锥.故只 要 求 出 其 中 一 个 三 棱 锥 的 体 积 即 可.由
图 可 知 ,VA′-BED′ =VD′-A′BE = 13·SΔA′BE·A′D′=
1 3
·12·a2·a·a=112a3
.故VA′-EBFD′
=2VA′-BED′
=
1a3. 6
以上各例 说 明,在 解 决 某 些 几 何 问 题 时,若
利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解题.
例6 已知三棱锥 P-ABC,其中 PA =4, PB = PC =2,
∠APB = ∠APC = ∠BPC =60°求:
三棱锥 P-ABC 的
体积.
分析1 作 BC
分析 如图4,将一个完全相同的几何体与 已知的几何体拼在一起组成一个高为5的圆柱,
那么所 求 几 何 体 的 体 积 就 是 这 个 圆 柱 体 积 的
例8 如图 10,已
知正方体 ABCD - A′B′C′D′ 的 棱 长 为a,
E、F 分 别 是 棱 AA′ 和
CC′ 的 中 点,求 四 棱 锥
A′-EBFD′ 的体积.
分析 本题要想直接求出四棱锥的高还是 比较困难的.但 是 四 棱 锥 的 底 面 是 菱 形,所 以 连
结对角线把四棱Leabharlann 分割成体积相等的两个三棱A.3π B.4π C.3 槡3π D.6π
分析1 设ΔACD 的重心 为 E,则球心在线段 BE 上,可 在直角 三 角 形 中 求 解,但 计 算 较麻烦.
分 析 2 将 正 四 面 体 ABCD 补成正方体,则 正 四 面 体、正 方 体 的 外 接
球为同一 个 球.因 为 正 四 面 体 的 棱 长 为槡2,所 以
(收 稿 日 期 :2013-08-16)
文科立体几何中的割补法教学 2019年精选文档
文科立体几何中的“割补法”教学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知识模块之一,它也是历年高考必考的重点内容,且题型、难度与分值比例长期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集中考查空间位置关系的形化和量化,尤其是文科的教学中更关注空间中平行与垂直的关系。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文科学生对垂直的证明,如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的证明或一些相关的计算题,如一类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往往不尽如人意,常常在这方面失分。
那么,如何更好掌握相关知识呢?结合教学实际,我提倡使用“割补法”,即以正方体或长方体为载体,在其中“裁剪”,找出合适的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加以研究。
一、从“形”上割补1.割。
正方体是空间各种位置关系的“集合体”,通常可以通过将不规则或者特殊图形切割,构造为正方体关系,由此将题目难度降低。
例1(2010安徽)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B)(A)372(B)360(C)292(D)280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两个叠加的长方体,只需割成两个长方体即可,要注意其长宽高。
.例2(2010福建)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H分别是棱A1B1,D1C1上的点(点E与B1不重合),且EH//A1D1。
过EH的平面与棱BB1,CC1相交,交点分别为F,G。
(2)设AB=2AA1=2a。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内随机选取一点,记该点取自于几何体A1ABFE-D1DCGH内的概率为p。
当点E,F分别在棱A1B1, B1B上运动且满足EF=a时,求p的最小值。
分析:第(2)问是借考几何概形来考察几何体的体积,也即P=,而A1ABFE-D1DCGH=VABCD-A1B1C1D1-VBEF-C1HG,即把所求几何体的体积看成长方体的体积割去三棱柱的体积,而该三棱柱是倒放的。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p的最小值等于2.补。
高考试卷中考查的立体几何图形,大多可以还原为立体几何图形,通过辅助方法,将不熟悉的图形还原为正方体关系,可找出相应题型要求。
浅析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割补法的运用
浅析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割补法的运用作者:刘颖欣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2019年第02期【摘要】 ;割补法是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立体几何进行“割补”,辅助学生解决特殊立体几何问题,降低知识的难度,提升解题效率。
本文从割补法在高中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意义入手,深入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际的案例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立体几何教学割补法【中图分类号】 ;G633.6 ; ; ; ; ; ; 【文獻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146-01引言割补法的实质是对几何体进行合理的分割或者补形,进而发现其与已知几何之间存在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构造思想,并利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帮助学生思考问题,提升其创新意识,形成立体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水平。
一、割补法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受高中立体几何自身的性质影响,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过程中,经常出现难以理解的内容,难以直观的感受知识内涵,影响自身的学习效果,逐渐对立体几何知识失去兴趣。
灵活利用割补法进行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通过割补将抽象的立体几何转换为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达到“归化”思想的目的,有效的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与此同时,通过割补法进行分割与补充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二、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割补法的应用分析(一)分割法分割法的实质是将立体几何进行合理的分割,将抽象的几何体分割为学生熟悉的几何体,通过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明确其整体的性质,以达到解题的目的,降低习题的难度。
例如,以习题为例,已知三棱锥P-ABC,其中PA长为4,PB=PC长为2,∠APB=∠APC=∠BPC均为60°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如图1所示。
浅析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割补法的运用
浅析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割补法的运用作者:刘颖欣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2019年第02期【摘要】 ;割补法是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立体几何进行“割补”,辅助学生解决特殊立体几何问题,降低知识的难度,提升解题效率。
本文从割补法在高中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意义入手,深入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际的案例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立体几何教学割补法【中图分类号】 ;G633.6 ; ; ; ; ; ; 【文獻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146-01引言割补法的实质是对几何体进行合理的分割或者补形,进而发现其与已知几何之间存在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构造思想,并利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帮助学生思考问题,提升其创新意识,形成立体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水平。
一、割补法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受高中立体几何自身的性质影响,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过程中,经常出现难以理解的内容,难以直观的感受知识内涵,影响自身的学习效果,逐渐对立体几何知识失去兴趣。
灵活利用割补法进行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通过割补将抽象的立体几何转换为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达到“归化”思想的目的,有效的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与此同时,通过割补法进行分割与补充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二、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割补法的应用分析(一)分割法分割法的实质是将立体几何进行合理的分割,将抽象的几何体分割为学生熟悉的几何体,通过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明确其整体的性质,以达到解题的目的,降低习题的难度。
例如,以习题为例,已知三棱锥P-ABC,其中PA长为4,PB=PC长为2,∠APB=∠APC=∠BPC均为60°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如图1所示。
怎样利用割补法解立体几何中的问题.
例5.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中,∠ACB=90。, BC=5,AC=9,CC1=12
求:CB1与 AC1所成的角的大小
A
B
C
如图,补一个相同的直三棱柱, 连结C1B2,AB2,则CB1∥C1B2
∴ ∠AC1B2(或其补角)就是
A1 C1
A2 C2
AC1和 CB1所成的角。 B1 可得:AC1=15,C1B2=13,AB2=√682
注意!
复杂的几何体都是由简单几何体
组成,在求体积时,注意利用分割的 思想。另外,应注意改变对几何体的 观察角度,以得到最佳求积法。
例3. 如图:已知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棱长为 a , M、N 分别为 AA1、CC1 的中点,
求:四棱锥 A-MB1ND 的体积
A
D
A
D
B
C
B
C
(
3 3
2a)2
2 3
3a
V正四面体
1 3
S
h
A1
1 3
3 4
(
2a)2
2 3
3a
1 3
a3
B C1
0
E
D
例2.如图:在棱长为 a 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取 点A1、C1、B、D,依次连结成一个多面体,
求:此多面体的体积。
A1 B1
A B
解二:用分割法
D1
求:四面体 ABCD 的体积。
A
D E
B
取 BC 的中点 E,
则 AE⊥BC,DE⊥BC。
V V V C
割补法在高中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分析
积是多少?
图4
对 于 这 道 题 目 ,学 生 绘 制 图 4 的 图 像 ,分 析 这 几 种 情 况 :
(1)取 BC 的中点为 D,连接 DA 和DP,过 P 作 HP ⊥ DA,易证 △ABC 的 垂 足 为 H ,则 三 棱 锥 P ABC 的 高 为
HP,由 棱 锥 体 积 公 式 V
=
图1 学生可以这样分析:这道题目可以将 图 形 补 充 成 一 个 正
方体,设这个正方体为 ABCD PQRS,如图1所示那么求二 面 角 就 是 求 正 方 体 的 侧 面 ABQP 与 对 面 角 PQCD 所 成 的 角 ,这 个 角 为 45°,因 此 ,我 们 所 求 的 二 面 角 大 小 就 是 45°。
再将这个特殊的几何体分割为若干部分。
(一 )从 “形 上 割 补 ”
例 5 设 m、l为两条直线,α 为一个平面,那么以下命题
正确的选项为
( )
A.若l ⊥ m,m a,则l ⊥α
B.若l ⊥α,l ∥ m,则 m ⊥α
C.若l ∥α,m a,则1∥ m D.若l ∥α,m ∥a,则l ∥ m
周刊
割补法在高中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分析
高博扬
摘 要: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是一门逻辑性和实用 性 都 很 强 的 科 目,对 于 高 中 生 而 言,学 习 起 来 是 比 较 吃 力 的,因 此,高 中生要懂得灵活运用数学中的各种方法来研究题目并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割补法就是立体几何中一种非常实用的解题方 法 ,学生可以利用割补几何体的方法来找出已知的几何体和 未 知 几 何 体 之 间 的 内 在 联 系。 割 补 法 是 解 决 空 间 问 题 最 常 用 的 方 法之一 ,掌握好这种几何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有着非常 重 要 的 帮 助。 本 文 分 析 探 究 了 学 生 在 高 中 立 体 几 何 学 习 中 割 补 法 的应用 ,希望对高中生立体几何解题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非常好的课件利用割补法解立体几何中的问题
在△AC1B2中,有余弦定理得:
B2
cos AC1B2
AC12 C1B22 AB22 2 • AC1 • C1B2
48 65
0
∴ AC1和B1C所成的角为∠AC1B2的补角.
其值为:arccos
48 65
3、如图:在正方体 AC1 中,E 为 B1C1 的中点,
求:异面直线 A1C 和 BE 所成的角.
2.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中,∠ACB=90。, BC=5,AC=9,CC1=12
求:CB1与 AC1所成的角的大小
A C
A1 C1
A2 C2
B
如图,补一个相同的直三棱柱,
连结C1B2,AB2,则CB1∥C1B2
∴ ∠AC1B2(或其补角)就是
AC1和 CB1所成的角。 B1 可得:AC1=15,C1B2=13,AB2=√682
S 底面积: ADN
1 2
•a
•
a 2
a2 4
高:为点 M 到平面 ADN的距离 h=a
∴VA-DMN
1 3
•
a2 4
•
a
1 12
a3
V 2V ∴ 四棱锥=
A- DMN=
1 6
a
3
4、在四面体 ABCD 中,AB=AC=DB=DC=10, BC=AD=12,
求:四面体 ABCD 的体积.
A
D E
B
复杂的几何体都是由简单几何体组成,在求体积
01
时,注意利用分割的思想。另外,应注意改变对
几何体的观察角度,以得到最佳求积法.
在立体几何中利用补形的方法可以既简单又巧妙
02
地解决很多问题.
第四课 割补法的灵活运用与专题总结 - 副本PPT课件
具体如下: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求该几何体的 体积.
1
1
1
2
2
2 2
专题总结
立体几何中割补思想的运用常见的方法有三种:补形法、分 割法、补形与分割相结合.三种方法共同之处都是将复杂的、不规 则的、不易认识的几何体,通过“分割”或者“补形”转化为简 单的、规则的、易于计算体积的几何体.
补形法中将原图形补成一个新的几何体体现了构造的方法, 需要对常见的几何体模型有深刻的认识.分割法中可以从几何体的 外部或者内部进行分割,再利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解决问题.近 几年的高考中割补法的题目常以三视图的形式呈现,一般要根据 三视图先画出直观图,再利用割补法求解.
立体几何中的割补思想的运用 第四课:割补法的灵活运用
与专题总结
主讲人
王秀彩特级教师工作室
立体几何中运用割补思想在求不规则的几何体的体积 时,有些题目采用“补形法”比较容易;有些题目采用 “分割法”更为恰当;还有些题目既能采用“补形法”解 决,也能采用“分割法”解决;还有些题目既要采用“补 形法”,同时采用“分割法”才易解决.
1 3 SDECA
BF
1 3
1 2
( AD
CE)
DE
BF
12
B
图5-12
所以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 V V BDECA ABCDBE 24
小结:本题解法一采取的解题方法为补形法,解法二采取的 解题方法为分割法.两种方法都比较自然,由于题目所给条件, 本题采用解法一较为简捷.
例6 如图5-13,AA 底面ABC,AA//BB//CC//DD , 四边形 ABCD为正方形, AB AA CC 2,
ABC 90
1 V =S ABCDBE ABC AD 2 AB BC AD 12
“割和补”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化解题的运算及论证过程袁拓展学生的思维袁培养和提高学
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遥 本文通过例子说明野割补法冶在立体几
何中的重要应用遥
所谓野割补法冶袁即补体法和分割法的合称袁是实现几何
体之间相互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遥 补法就是把几何体通过
. A补l充l或R延i伸g成ht一s个简Re单s的er或v者e我d.们熟悉的几何体袁 使我们
太好理解吟ABK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袁 自然也就想不到用射
影定理袁也就不好求外接圆的半径 R 和内切圆的半径 r 了遥
解法 2院如图 2 设内切球的半径为 r袁
O 为 内 接 球 的 球 心 袁H 是 AO 到 底 面
BCD 的交点袁M 为 CD 的中点袁N 为 BO
到 AM 的交点遥
如图吟AHM艺吟BNM
信息窑动态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2020 年第43 期
“割和补”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张文平
渊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 甘肃 武威 733000冤
揖摘要铱几何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初中时期袁学生就开始接触到几何知识袁但只是平面几何的学习遥
高中教育阶段的数学几何知识袁已发展成为立体几何袁与初中阶段的平面几何相比袁难度也大大提高袁因此袁高中数学教师
学生稍有疏忽就不容易找到它们的关系袁 更谈不到正确解
题了遥
解法 3院渊用野割补法冶求外接球和
内切球半径冤如图 3 将正四面体 ABCD
补成正方体袁则正四面体 ABCD 的棱
为正方体的面上对角线袁则正方体的
边长为
姨2 2
a袁显然正方体的外接球
即为正四面体的外接球袁由正方体的
图3
课程教育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科立体几何中的“割补法”教学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知识模块之一,它也是历年高考必考的重点内容,且题型、难度与分值比例长期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集中考查空间位置关系的形化和量化,尤其是文科的教学中更关注空间中平行与垂直的关系。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文科学生对垂直的证明,如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的证明或一些相关的计算题,如一类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往往不尽如人意,常常在这方面失分。
那么,如何更好掌握相关知识呢?结合教学实际,我提倡使用“割补法”,即以正方体或长方体为载体,在其中“裁剪”,找出合适的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加以研究。
一、从“形”上割补
1.割。
正方体是空间各种位置关系的“集合体”,通常可以通过将不规则或者特殊图形切割,构造为正方体关系,由此将题目难度降低。
例1(2010安徽)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b)
(a)372(b)360
(c)292(d)280
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两个叠加的长方体,只需割成两个长方体即可,要注意其长宽高。
例2(2010福建)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h分别是棱a1b1,d1c1上的点(点e与b1不重合),且eh//a1d1。
过eh
的平面与棱bb1,cc1相交,交点分别为f,g。
(2)设ab=2aa1=2a。
在长方体abcd
-a1b1c1d1内随机选取一点,记该点取自于几何体a1abfe-d1dcgh 内的概率为p。
当点e,f分别在棱a1b1, b1b上运动且满足ef=a 时,求p的最小值。
分析:第(2)问是借考几何概形来考察几何体的体积,也即p=,而a1abfe-d1dcgh=vabcd-a1b1c1d1-
vbef-c1hg,即把所求几何体的体积看成长方体的体积割去三棱柱的体积,而该三棱柱是倒放的。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p的最小值等于
2.补。
高考试卷中考查的立体几何图形,大多可以还原为立体几何图形,通过辅助方法,将不熟悉的图形还原为正方体关系,可找出相应题型要求。
例3.(2010浙江)设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a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b)
a. 若l⊥m,ma,则l⊥a
b. 若l⊥a,l∥m,则m⊥a
c. 若l∥a,ma,则l∥m
d. 若l∥a,m∥a则l∥m
解析:本题主要以符号语言给出,在判断的过程中,抽象地背诵线线、线面之间位置关系的公理和判定定理等很难奏效,必须正确
画出图形,把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然后依据图形研究、判断,所以可以把所有这些关系放置在正方体模型中,如图所示易知答案为b。
例4.:三棱锥p-abc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pa=pb=pc=12,求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432π_______
分析:抓住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相等的特点,马上联想到正方体,整个题目就转化成求正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了,问题亦迎刃而解。
若是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不相等,我们可以把它补成长方体了。
例5: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四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________
分析:该几何体是正四面体,用传统的方法解答,其运算量是较大的,而将该正四面体还原成棱长为1 的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这样在填空选择中可做到“快”“巧”“准”。
例6: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的线段,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a和b的线段,则a+b的最大值为分析:由题意及三视图知识,眼中立即显现出一个长方体模型,其对角线l长为,l在两个侧面和底面上的投影(三个矩形的对角线)分别为、a和b,则在设出长方体模型的棱长为x、y、z后,由x2+y2+z2=7,x2+y2=6,y2+z2=a,x2+z2=b,得到a2+b2=8,从而a+b≤=4,故选c。
二.从“量”上割补
例如在课本必修(2)第69页有一道探究题:
如图,已知ab⊥平面bcd,bc⊥cd,你能发现哪些线面垂直,哪些平面互相垂直,为什么?
我把该题作为高三年第一轮复习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典型例题,但学生在实际练习中的回答并不完整,究其原因,是对图形的特征没有本质上的了解。
在新课标当中,关于立体几何的内容将先前的以位置关系为主线,从局部到整体到展开形式,变为以图形特征为主线,从整体到局部,以三视图,直视图以及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来帮助学生完善思维结构,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并在几何直观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对空间图形的逻辑推理能力。
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我并不急着给出完整的答案,而是结合图中的垂直关系引导学生联想到正方体即用“补形法”给出一个正方体模型,并让学生观察正方体的十二条棱,六个面中有哪些线面垂直关系,学生易得出结论:
棱a1a、b1b、c1c、d1d与上下底面互相垂真,棱ad、bc、b1c、a1d1与左右两个面互相垂直,棱ab、dc、d1c1、a1b2与前后两个面垂直。
接着用“切割法”,沿着对角面b1bdd垂直切割,就会分成两个全等的直棱柱,再拆掉棱b1c1、c1c、d1d,最终这个图形与课本中的图形一致。
因为b1b⊥面bcd,也就把此图形称为“旗杆插地面”。
最后再进行扩展。
事实上,许多高考题或模拟题也是以此图形为模板,只是对底面
的形状进行变换。
下面结合几道具体的例题展开详细的阐述。
例7: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a⊥底面abcd,pa=2,∠pda=,点e、f分别为棱ab、pd的中点。
(1)求证:af∥平面pce
(2)求证:af⊥平面pcd
(3)求证:平面pce⊥平面pcd
(1)证明略
(2)证明:
∵pa⊥面abcd∴pa⊥cd又abcd为正方形∴cd⊥ad
∴cd⊥面pad,∴cd⊥af
又∵f是pd中点,∠pda=
∴af⊥pd,且pd∩cd=d∴af⊥面pcd
由(1)(2)易证(3)
这三个小问题,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学生容易证出第一步,只需取pc的中点g,分别连接eg,fg即可。
关键是第二步的证明,因此要先看出这个几何题的原型是个正方体,只是拆了几个面和几条棱而已。
所以易证cd⊥平面pad,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看出来了整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8:(2010山东)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ma⊥平面abcd,pd∥ma,e、g、f分别为mb、pb、pc的中点,
且ad=pd=2ma.
(1) 求证:平面efg⊥平面pdc;
(2)求三棱锥.p-mab与四棱锥p-abcd的体积之比.
(1)证明:
∵ma⊥面abcd,pd∥ma∴pd⊥面abcd∴pd⊥bc
又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c⊥dc又pd∩dc=d,∴bc⊥面pdc 在△pbc中,∵g,f分别为pb,pc的中点,∴gf∥bc,
∴gf⊥面pdc又gf面efg,∴面efg⊥面pdc
(2)解:因为pd⊥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不妨设ma=1,则pd=ad=2,abcd
所以 vp-abcd=1/3s正方形abcd,pd=8/3
由于 da⊥面mab的距离
所以 da即为点p到平面mab的距离,三棱锥 vp-mab=1/3×1/2×1×2×2=2/3,所以 vp-mab:vp-abcd=1:4。
综上所述,在面对立体几何题型,我们要抓住其图形的本质,利用构建模型,拆解补形等方法,巧妙的构建为我们常见的图形,减少思维量和运算量,从而更好更快的完成题目,这也正符合新课标队立体几何的定位,对文科学生克服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有很大的帮组,对中学数学教学贴近新课标也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