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
《小石潭记》《游黄溪记》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石潭记》《游黄溪记》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共16分)【甲】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游黄溪记(节选)柳宗元黄溪距州治七十里。
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①。
祠之上,两山墙立,如丹碧之华叶骈植②,与山升降。
其缺者③为崖峭岩窟。
水之中,皆小石平布。
黄神之上④,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
其略⑤若剖大瓮,侧立千尺。
溪水积焉,黛蓄膏渟⑥。
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选自《柳河东集》有删节)注解:①黄神祠:黄溪居民为黄神立的祠堂。
②丹碧之华叶骈植:丹碧,形容两座山的红花绿叶。
骈植,并行种植。
③其缺者:指缺花叶之处。
④黄神之上:从黄神祠沿溪水溯源而上。
⑤其略:指初潭的大概轮廓。
⑥黛蓄膏渟:黛,古代妇女画眉用的颜料。
膏,油脂。
渟(t íng),水停止不流。
3. 给文中的下面一句话断句(限两处)(2分)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祠之上,两山墙立。
墙:像墙壁一样B. 揭水八十步揭:撩起(衣裳)C.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
状:形状。
D.溪水积焉焉:兼词,于此,在这里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的字。
(8分)(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石潭记》作者按游览观察的顺序,非常自然:循声而入发现小石潭,环顾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围环境,观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鱼,远望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后写离开小石潭的情景。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并完成习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2)伐.竹取道伐:(3)佁然.不动佁然:(4)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B.不可知其.源(其: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D.乃.记之而去(乃:于是,就)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1.(1)向西(2)砍伐(3)呆呆的样子(4)参差不齐2.A(之,语气助词)3. B(险峻的,错,幽静)4.(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5.孤独忧伤(凄凉)试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并完成习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含答案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丙】①有泉焉其始出石罅②涓涓然冬温而夏寒。
浸③为小渠,冬夏不枯。
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
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④为大池。
又东注于若耶之溪⑤,又东北入于湖。
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
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鰿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
其草多水松、菖蒲。
有鸟大如鸜鹆,黑色而赤觜,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⑥。
有二脊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
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
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⑦来依,有君子之德焉。
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
”则其泽⑧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注释】①本文作者刘基,字伯温。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他的诗文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
至元二年,他被元政府授为高安县丞。
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一身正气赢得百姓赞誉。
小石潭记中考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题及答案小石潭记中考题及答案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念(思念、想念)无与为乐者水尤清冽(凉)B.凄神(感到心情凄凉)寒骨乃记之而去(离开)C.相与(互相)步于中庭悄怆(忧伤的样子)幽邃D.但少闲(清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盖(盖子)竹柏影也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B.如鸣珮环,心乐之辍耕之垄上C.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D.乃记之而去学而不思则罔9.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甲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B.柳宗元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下了乙文。
C.乙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的。
D.以上甲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被贬官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因此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完全相同的。
10.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⑵乃入见。
问:“何以战?”【答案】6.C(“智”应解为“以……为聪明”,即意动用法。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专题23 小石潭记(解析版)
专题23小石潭记(2023·山东济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缓,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门北向,甃①石为路,路尽复为门,两垂柳夹之,婀娜可爱。
有堂亦北向,颜②曰“漱玉”。
堂之后为池,白石为栏槛,水清碧可鉴毛发,下视石子纵横,如樗蒲③,中多龟鱼。
金鲫被水,大有径尺者,游泳萍藻间,见人殊不畏。
池上有杨柳合抱,长条下垂披拂,与萍藻相乱。
荫可一亩许,炎景却避,凉风洒然,游者徒倚不能去。
池之东,循廊而南,为清皓之阁。
级石而上,南山如画屏,萦青缭碧,争效于栏楯之下。
下俯清流,曲折而东……阁上或书唐人诗,一联云:“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
”风景宛然。
石磴北下,复长廊,廊西即大溪阁。
跨溪水登阁者不知水至是乃知之则阁如海市蜃楼矣。
(选自王士祯《游漪园记》,有删改)【注释】①甃:砌。
②颜:门上的匾额。
③樗蒲: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光下澈.澈:清澈B.不可久居.居:停留C.水清碧可鉴.毛发鉴:照视D.荫可一亩许.许:表示约数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乃记之.而去A.何陋之.有B.已而之.细柳军C.属予作文以记之.D.争效栏楯之.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同为游记散文,甲文主要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乙文则主要采用定点观察的写法。
B.两文都用水底的石和水中的鱼来衬托潭水或池水的清澈,动静结合,十分传神。
(完整版)小石潭记的对比阅读及答案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清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名状 名: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1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 分)
9.C 10.①竞:争 ②可:大约 ③若:像 ④于:在 11. ①那湍急 的江流比箭还快,那奔涌的波浪势若奔马。②小溪曲曲折折,忽明 忽暗,忽隐忽现。 12. C 五.(07 年海南省)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 19-22 题。(15 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2、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 的特点。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5 分) 19、(2 分)C 20、①缺②很③消失④像北斗一样 21、(意思正确即可)①(2 分)即使乘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比乘船顺流 而下快。 ②(2 分)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浮在空中无所依傍。 22、(1 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 分)清澈 (2 分)潭西南而望,斗 折蛇行,明灭可见。(出现“斗折蛇行”一句即可得 2 分)。 七.(06 年太原) 阅读文文,完成 11—14 题,(12 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 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潭记》对⽐阅读(含答案)《⼩⽯潭记》课内外对⽐阅读⼀、阅读⽂⾔⽂,完成11—14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所依。
⽇光下彻,影布⽯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望,⽃折蛇⾏,明灭可见。
其岸势⽝⽛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树环合,寂寥⽆⼈,凄神寒⾻,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去。
(节选⾃柳宗元《⼩⽯潭记》)【⼄】道州城西百余步,有⼩溪,南流数⼗步,合营溪。
两岸悉皆怪⽯,敧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洄悬激注。
佳⽊异⽵,垂阴相映。
此溪若在⼭野,则宜逸民退⼠之所游处;在⼈间,则可为都⾢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置州以来,⽆⼈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合营溪:汇⼊营溪。
③敧:倾斜。
④嵌:张开。
⑤逸民退⼠:遁世隐居的⼈。
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第⼀段描写的内容是;[⼄]⽂中描写溪⽔的语句是2、解释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②以其境过清清:③南流数⼗步南:④不可名状名:3、⽤现代汉语说说下⾯句⼦的意思。
(6分)①其岸势⽝⽛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异⽵,垂阴相映。
⽃折蛇⾏,明灭可见。
4、⾯对美景,[⼄]⽂作者为什么会产⽣“怅然”的情绪?(2分)5、甲⼄两⽂各从什么⾓度写出了⽔怎样的特点?(4分)甲⽂:⼄⽂:6、甲⼄两⽂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例说明。
(2分)⼆、阅读甲、⼄两选⽂,回答l2-l5题。
(l2分)【甲】从⼩丘西⾏百⼆⼗步,隔篁⽵,闻⽔声,如鸣佩坏,⼼乐之。
伐⽵取道,下见⼩潭,⽔尤清冽。
全⽯以为底,近岸,卷⽯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所依。
⽇光下澈,影布⽯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桥。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复习 专题11 课内文言文阅读(学生版)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复习专题11 课内文言文阅读(2024·北京·中考真题)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隶而从者”中的“从”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从头至尾B.择善而从C.从长计议D.从天而降2.对“其境过清”中“境”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A.溪水时隐时现,溪岸交错不齐,渺远不见源头。
B.竹子树木丛生,枝叶茂密繁多,环绕小潭四周。
C.地处荒僻之野,平时没有人来,环境寂静寥落。
D.小潭清幽深邃,风光明媚可爱,空气清爽宜人。
3.根据《小石潭记》及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二十五,游里湖,登放鹤亭,旋泊西泠桥。
登岸步入西村,隔岸望孤山后。
朱阑傍水,翠幕垂窗,古楼覆屋,小艇系门。
余乃悦其幽寂,呼舟对渡,果佳境也。
(取材于浦访君《游明圣湖日记》)“隔”,产生距离,引发好奇。
柳宗元隔竹听声,小石潭水声“如鸣佩环”,他“心乐之”,于是“①”,探看小潭全貌;浦枋君隔岸观景,孤山后景色秀丽,色彩斑斓,他“悦其幽寂”,于是“②”,得以欣赏“佳境”。
(2024·天津·中考真题)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小石潭记》精选中考比较阅读题(部编教材初二)2019.5
《小石潭记》精选中考比较阅读题(部编教材初二)2019.5九、2006太原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1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②以其境过清清:③南流数十步南:④不可名状名: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1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三、1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12、①大约,大概②凄清,冷清清③向南④说出13、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1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十一、2006仙桃市、潜江市、江汉油田三、阅读与探究(共40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榛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⑤,幽阒辽?⑥,不可具状⑦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然;宜投壶⑨,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⑩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12分)【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pǐ):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xiònɡ):远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zhēnɡ):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被:同“披”?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第:只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1)水尤清冽()(2)不可具状()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乃记之而去公退之暇B. 其岸势犬牙差互待其酒力醒C. 潭西南而望野芳发而幽香D. 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2分)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11.文段理解(6分)(1)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_________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 ”(3分)(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3分)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三、(共40分)(一)8.(1)格外(或:特别、尤其)(2)详细(或:全部、一一)(2分)9.D(2分)10.江流山峦之外(或:江流山峦的远处),只看到风中的白帆,沙滩上的水鸟,轻烟淡云,翠竹绿树而已(或:翠竹绿树罢了)(2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11.(1)第一空:一(或:1)第二空:远吞山光,平挹江濑第三空:谪(或:谪居)(3分每空1分)(2)示例:“消遣世虑之情”、“排解谪居之忧”等(3分酌情评分)十二、2006天门(正卷) (二)小石潭记(柳宗元)(11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0.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B.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满井游记》)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 以塞中谏之路(《出师表》)D.其真无马邪(《马说》)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12.理解填空(2分)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________________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______”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_______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13.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3分)(二)9.①大约(表数目不确定)②像蛇一样③使……寒④离开(每个词0.5分)10.B1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着,参著不齐,随风飘动(2分)12.①全石以为底③俶尔远逝④鱼水(每空0.5分)13.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3分)二十、2008年荷泽市小石潭记【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石潭记》对比阅读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境过清卷石底以.出B.潭西南而.望时踞石而.坐C.乃记之.而去忘路之.远近D.其.岸势犬牙差互其.如土石何3.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
4.翻译下面句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心情。
【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的情绪。
阅读《小石潭记》《陋室铭》《游沙湖》,完成下列题目。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甲】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乙】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游沙湖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①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中考对比阅读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1)以.其境过清()(2)乃记之而去.()(3)窥谷忘反.()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2)(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译文: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答: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阅读《三峡》和《小石潭记》的选段,回答问题(10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1.《三峡》的作者,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代文学家(1分)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1)不见曦月()(2)素湍绿潭()(3)蒙络摇缀()(4)斗折蛇行()13.分别从《三峡》和《小石潭记》的选文中找出描写江水或潭水十分清澈的语句(2分)14.选文运用骈散结合的语句描绘出优美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做简单的分析,语言表达力求简洁(3分)句子:分析:15.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2分)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下句:三、[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节选)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往来翕.忽()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解释下面划横线词的意思。
(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②怀民亦未寝.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4分)甲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示例,赏析甲文中的句子。
(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
句中没有写“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完整版)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解析小石潭记从XXX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XXX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XXX上。
佁然不动,XXX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XXX,XXX,XXX。
隶而从者,XXX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心乐之:心情愉悦。
2)佁然不动:静止不动。
3)其岸势犬牙差互:岸边形势错综复杂。
4)乃记之而去:记录下来并离开。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全石以为底不足为外人道也B.乃记之而去有闻而传之者C.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心乐之山川之美答案:D。
都是表示对景色美丽的赞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有上百条鱼,它们游来游去,仿佛没有归宿。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从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弯弯曲曲像蛇一样,时隐时现。
4.下列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围绕着“石”来写,在移步换景中引导读者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B.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了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C.作者的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D.XXX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
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答案:D。
虽然XXX在文中提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但并不代表他认为小石潭不值得游玩。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通过描写潭边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节选)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往来翕.忽()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解释下面划横线词的意思。
(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②怀民亦未寝.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4分)甲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仿照示例,赏析甲文中的句子。
(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
句中没有写“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小石潭记-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2 小石潭记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做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皆若空游无所依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B.曾不若妻弱子。
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皆若空游无所依”中的“若”的意思是:好像。
A.若:你;B.若:如,比得上;C.若:好像;D.若:如果。
故选:C。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B.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北斗星排列曲曲折折,蛇在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C.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D.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蜿蜒排列,像蛇那样在曲折前行,时隐时现。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西南,向西南。
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5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丙】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哪里)决焉?(选自《孟涂文集》)10.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其境过清不以千里称也B.乃记之而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C.而或不知其细而或长烟一空D.而或不达于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11. 解释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
(2分)(1) 窥谷忘反反:(2) 理明矣理:1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译:13.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
(1分)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14.【甲】文和【乙】文中画线句子分别从哪个角度描写水?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4分)【甲】【乙】15.【丙】文阐述了作者什么观点? (2分)答:参考答案:10.(2分)C11. (2分,每题1分)(1) 通返,返回。
(2) 道理(或:事理)12. (4分,每题2分,意思对即可)①(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完整版)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
一、【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乙】文译文:在政治上最高的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能干的人选举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所以人们不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对于财产,人们憎恶把它抛弃在地上的行为(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这样一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理想中“大同”的境界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2)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
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4分)此题答案多元化。
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两者结合起来二、(甲)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四篇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四篇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③,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厓④有巨人迹⑤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
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⑥弄珠璧。
到家二皷⑦,复与过饮酒,食余甘⑧,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选自苏轼《游白水书付过》)[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
②殆:大概,恐怕。
③磓(duī)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上石头投入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
④厓:岸边。
⑤巨人迹:巨大的脚印。
⑥掬(jū):双手捧取。
⑦皷:古同“鼓”。
⑧余甘:水果名。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佁然不动佁然:(2)凄神寒骨凄:(3)折处辄为潭辄:(4)书以付过书: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3.下列对甲、乙两个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使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小溪岸势高高低低,凹凸不平,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B.“悄怆幽邃”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作者一来到小石潭,心情就凄苦忧伤。
他游山玩水,是为了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
C.“掬弄珠璧”写出了江月倒映水中,父子二人捧水弄影的幽雅情趣。
D.“顾影颓然,不复甚寐”的情状刻画蕴含丰富,作者的山水之乐、身世之悲交织其间。
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结合画波浪线句子,分析写法上有何不同,写出水怎样的特点?【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古诗文阅读(9~14小题,共1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洽与松泉作四邻,煮茗听雨好留宾。
新桃满径为家业,风月一簾任我吟。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1)水尤清冽:()(2)心乐之:()
(3)乃记之而去:()(4)煮茗听雨:()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皆若空游无所依(2)卷石底以出
11.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各划一处)(2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2)煮茗听雨好留宾
12.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见渔人,乃大惊。
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B.环滁皆山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13.对以上诗文材料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第二段字字写鱼,对水的描写不着一字。
然而其名写鱼,其实写水,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
B.乙诗的“新桃满径”可以让人联想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职业。
C.甲文“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凄清、
寂寥;乙诗“洽与松泉作四邻”也同样写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雅致。
D.甲文通过描写小石潭的独特风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依然洒脱自如、无欲无求的思想感情;乙诗借具体的意象,寄托了诗人自命不凡,却怀才不遇的失落之情。
14.“风月一簾任我吟”的“任”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2分)答:
答案:
二、阅读与赏析(共42分)
9. (4分,每小题1 分)
(1)寒冷(2)以……为乐(感到快乐)
(3)然后、就(表顺承或顺接关系)(4)茶
10.(4分,每句2 分)
(1)(鱼儿)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
(赋分点:“皆”、“依”各1 分)
(2)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
(“以”字的句式1 分,“卷”1 分)
11.(2分,每句1 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2)煮茗听雨/好留客
14.(2 分)“任”是随意、任意的意思。
(1 分)从“任”字可以看出作者超凡脱俗、满身书香、洒脱豪放的性格特点。
(1 分)(意思接近即可)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2)以其境过清()(3)不可久居()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
*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D.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6.【每个1分。
(1)可:大约(表示估计数)(2)清:凄清、冷清(3)居:留、停留】
7.【(1)(2分)听到水声,像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因此)高兴起来。
关注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每对一处给1分,最多给2分。
(2)(2分)(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关注点:“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每对一处给1分,最多给2分。
】
8.C【“潭中气氛——小潭源流”“景随情迁”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