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案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案

欢迎共阅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昆磨高速小勐养至磨憨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分册)。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项目测区地形以起伏的中低山地形为主,局部零星分布盆地和长条形的宽缓河谷。

地形相对高差200~600m,全线海拔500~1600m,根据地貌特征分类,将测区划分为侵蚀堆积、构造侵蚀、构造溶蚀三大地貌类型。

路线北侧山丘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高程1000m以下,主要以粉质粘土、卵石、泥石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

本合同段由于拟建路线较长、地形起伏较大,且跨越不同的微地貌边坡坡率按1:1;1:1;1:1;1:1;1:1.25进行稳定验算,安全系数为1.13;拟对一级进行锚杆框格梁加固、二级、三级、四级边坡进行锚索框格梁加固、五级进行现浇拱形护坡,经验算加固后边坡安全系数为1.28,满足规范要求,并以此控制断面类比其余边坡断面进行工程加固处治设计。

3、边坡坡形、坡率与防护加固形式:①、每级平台均设置截水沟;态,必须建立动态监测体系。

只有对路堑边坡表面、地下变形以及支挡结构物受力状态监测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把握路堑边坡的安全稳定。

高边坡监测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通过对边坡变形的监测,判断边坡的滑动面深度、滑动范围及其变形发展趋势,评估开挖施工对边坡自身稳定性和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情况,提供预警信息;(2)、通过动态监测,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序和工艺的调整,以便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支护措施,及时指导施工,优化施工方案。

避免边坡工程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快捷地进行;(3)、通过动态监测,掌握控制边坡的稳定性个中参数和因数随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为动态化设计,变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4)、通过对张拉过程中以及施工期监测,为高边坡科研提供原始(1)、坡面外观观测①、量测目的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全站仪进行观测。

高填方路堤路堑高边坡及软基路基监测方案

高填方路堤路堑高边坡及软基路基监测方案

高填方路堤、路堑高边坡及软基路基监测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3)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3)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3)7、《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 (3)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3)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3)10、《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5229-96); (3)11、、其他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程。

(3)二、主要监控目的 (3)三、监测工作的项目及作用 (4)量测项目及作用 (4)1 监控量测仪器 (5)监测主要设备表 (5)四、监测方案 (6)4.1 总体监测方案 (6)4.2监测布置 (6)监测横断面示意图 (11)4.2.2 量测注意事项 (12)4.2.3 量测数据的整理 (12)1绘制每一横断面沉降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如下 (12)4.3 高边坡深层位移(测斜)量测、地表水平位移、人工巡回监测 (14)43.2地表水平位移和人工巡回监测 (14)水准观测的观测方法 (17)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17)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17)4.4.3监测周期 (18)4.5 监控量测数据的处理 (18)4.6位移管理标准 (19)管理等级表 (19)位移速率控制标准 (20)五、监控量测管理系统 (20)5.1量测要求 (21)六、保证体系及应急预案 (22)一、编制依据1XX外环高速公路XX段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补遗书、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合同谈判会议纪要;2XX外环高速公路XX段一期工程第六合同段(K26+460~K35+670)全长9.21公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3招标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施工调查及现场勘察资料;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7、《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10、《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5229-96);11、、其他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程。

高边坡监控方案

高边坡监控方案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二、监测内容:本隧道高边坡监测主要是路堑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为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

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化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水平位移观测: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控实施流程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图表a、人工巡视记录表;b、边坡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d、边坡观测点观测记录表;e、裂缝观测记录表;图表f、报警联系函四、报警方法1、稳定控制标准;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一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报警流程(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

重点监测断面由第三方监测单位与我标监测组共同完成。

(3)普通边坡监测指标控制标准并经综合判定边坡具有失稳危险时,及时填写报警联系函并立刻提交驻地监理。

高边坡监测方案

高边坡监测方案

附件: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穿行于重丘地区的群山峻岭之中,高填深挖较多,深挖路堑和高填路堤边坡普遍存在,深挖高路堑边坡共29处(大于30米),高填路堤边坡6处。

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较发育,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1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沉降板观测路基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测实施流程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2、资料报送内容:a、人工巡视记录表;b、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e、裂缝观测记录表;f、报警联系函四、报警方法1、稳定控制标准;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2、报警流程第三方予以辅助并(3)、普通边坡监测指标超过控制标准并经综合判定边坡具有失稳危险时,及时填写报警联系函并立刻提交驻地监理。

六、监测技术要求1、人工巡视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状况。

项目部将坚持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1)、边坡地表有无新裂缝、坍塌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2)、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滑坡体后缘有无裂缝,前缘有无剪口出现,局部楔形体有无滑动现象;(3)排水沟、截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4)(5)2、裂缝监测1~2天20~30m为宜,其方向平行滑坡的主滑方向或边坡的位移方向(不一定垂直裂缝)。

高边坡、路堤监测方案

高边坡、路堤监测方案

高路堤、高边坡施工监测方案1 概述黄祁高速公路,路基宽24.5m,路面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行车时速80~l00km/h。

对高边坡、高路堤本着安全稳定、经济合理、美观环保的原则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

2 监测技术方案2.1 监测对象本标段选择以下几类边坡作为监测对象:(1)路堑边坡:K35+530--K35+745、K37+670--K37+730、K38+600--K38+700、K38+967--K39+005、K39+410--K39+490、K39+900--K40+010。

(2)路堤边坡:K37+115--K37+159、K39+740--K39+840、K37+590--K37+640。

2.2 监测项目本工程监测项目为:(1)边坡坡体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2)地表裂缝观测;(3)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的观测;(4)锚索预应力量测;(5)钢锚管预应力量测;(6)锚杆拉力量测;(7)土体分层沉降监测。

3 监测方法与手段3.1 边坡坡体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边坡坡体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分别采用极坐标法和测边三角形法进行。

采用极坐标法时,控制点选在边坡变形区以外通视条件好的地点,埋设钢筋砼桩,观测点选在边坡顶及平台或抗滑桩上。

初始观测:用2”级全站仪独立观测两次,每次观测一个测回,多次精测距离取平均值。

当两次观测的平面坐标差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时取两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初始观测值。

三角高程测量测高程时,当所测边长~<200m,竖向角≤20。

时,一次观测高程中误差≤4.8mm,两次观测高程差限差≤2 ×4.8=13.5mm时,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初始观测高程值。

采用测边三角形法时,控制点布设于变形区以外,且与道路中心线平行,观测点如极坐标法布设。

在观测点上安置仪器,测量观测点到控制点的边长和竖直角,用2”级全站仪观测,测距精度为2mm+2ppm·d,对中误差≤0.5mm。

高边坡监控量测专项方案

高边坡监控量测专项方案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1 高边坡范围本标段路堑边坡高度大于30m累计4处,单独设计为高边坡。

边坡为台阶式,通常10m一级,边坡平台宽2m。

边坡设计关键采取预应力锚索格梁、全长粘结锚杆格梁、衬砌拱防护,格梁或衬砌拱内坡面采取TBS植草或一般植草防护,高边坡具体位置及防护情况见下表。

二广高速怀三段10标路堑高边坡一览表序号1 2 3 4桩号及位置ZK38+996~ZK39+106左侧K40+762~K41+041左侧K41+130~K41+396右侧YK42+475~YK42+660右侧坡长(m)110279266185最大边坡高(m)3838.447.447.2边坡级数4455预应力锚索格梁+TBS植草、全长粘结锚杆格梁+TBS植草、衬砌拱植草关键防护方法1.2 高边坡工程地质概况1、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丘陵地貌。

路堑傍山开挖,山坡较陡,坡度30~45°左右,地形有一定起伏,山上植被发育。

2、边坡岩层:上部为第四系覆盖层(多为亚粘土),下部出露基岩大多为花岗斑岩、砂岩,风化严重、结构松散,局部已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极易软化造成强度降低,易产生滑坡、滑塌和坍毁等地质病害。

二、编制依据1、二(边浩特)广(州)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广贺司[]94号文“相关公布怀集至四会段隧道、高边坡第三方监测纲领通知(.3.27)”。

3、二广高速公路广宁至四会段高边坡监测协调会议纪要(.8.7)。

三、监测目标1、经过对边坡变形监测,判定边坡滑动面深度、滑动范围及其变形发展趋势,评定开挖施工对边坡本身稳定性和周围构筑物影响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2、经过动态监测,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序和工艺调整,方便采取更为合理、有效支护方法,立即指导施工,优化施工方案。

避免边坡工程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快速地进行。

3、经过动态监测,掌握控制边坡稳定性多种参数和原因随时间和空间上不停改变过程,为动态化设计,变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一、前言高边坡是指坡度大于30°的土质或岩石边坡,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易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监测和管理。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套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以确保边坡的稳定和安全。

二、监测目标1. 监测边坡的位移和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2. 监测边坡的地下水位变化,了解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3. 监测边坡的裂缝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裂缝;4. 监测边坡的土体松动情况,了解土体的稳定性。

三、监测方法1. 定点监测:选择边坡上、中、下部位点进行定点监测,通过设置测点,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定期测量边坡的位移情况;2. 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对边坡进行定期遥感监测,了解边坡的整体变化情况;3. 地下水位监测:在边坡周围设置地下水位监测井,定期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4. 非接触式监测:利用无人机等设备进行边坡的非接触式监测,获取边坡的立体信息,以及裂缝、松动等情况。

四、监测频次1. 定点监测:每月进行一次定点监测,重点关注雨季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边坡变化情况;2. 遥感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遥感监测,及时发现整体变化情况;3. 地下水位监测:每月进行一次地下水位监测,关注地下水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4. 非接触式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非接触式监测,了解边坡立体信息及裂缝、松动等情况。

五、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1. 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制作监测报告;2. 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估,判断边坡的安全状况;3. 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边坡的安全。

六、监测结果应用1. 监测结果应用于边坡的管理和维护,为边坡的维护提供科学依据;2. 监测结果应用于边坡的风险评估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边坡的安全隐患;3. 监测结果应用于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避免边坡稳定性对工程造成影响。

七、总结本文档提出了一套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通过定点监测、遥感监测、地下水位监测以及非接触式监测等手段,对高边坡进行全面监测,以确保边坡的稳定和安全。

路堑高边坡坡面观测及监测方案

路堑高边坡坡面观测及监测方案

路堑高边坡坡面观测及监测方案1.坡面外观观测的测点布置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监测基点宜设置在稳定的区域并远离监测坡体,避免在松动的表层上设点。

边坡体上的监测点布置在各级边坡平台上,每级平台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

2.测桩埋设对土质边坡,选择好监测基点位置之后,挖除表土并开挖0.5m*0.5m的孔约80cm深,用钢筋混凝土浇注底盘至地面高度,在底盘中心埋设一根钢筋,头伸出底盘面约0.5m,钢筋顶段设标记作为监测基点。

坡体上的监测点同样按照此方法埋设。

观测点埋设完毕后,应稳定2-3天之后再进行初测。

对于石质边坡可以利用稳固的石块作为观测标记代替观测桩。

3.监测仪器精度及观测方法监测仪器选取精度不大于一秒的全站仪,采用角度交汇法进行观测。

4.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时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必须安排专人进行巡视。

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及时通知第三方监测单位,在他们的指导下,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5.裂缝监测点设置在人工巡视发现裂缝的位置埋设裂缝监测点,裂缝一般产生边坡平台和边坡体边缘,部分分布在边坡体上结构层。

如果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坡面没有出现裂缝,则此类测点无需布置。

6.裂缝观测由于一般的裂缝变形是微小而且蠕变的,所以选择游标卡尺对边坡的变形裂缝进行监测。

首先在裂缝的两边稳定土体内开挖一个A4纸平面大小的洞,深约50cm,用混凝土浇注至地面高度,用两块长方形铁片风别埋设在裂缝两边的混凝土内,并使这两片铁片在裂缝处互相搭接约5cm长,在搭接处用红油漆涂色,如果裂缝变形增大,则在搭接处两块铁板的红油漆涂色处就会产生一个裂缝,用游标卡尺测出这条缝隙的宽度数据,就是所测边坡裂缝增加的宽度。

7.监测频率测点埋设后即开始监测,一般来说监测过程持续至边坡加固工程完成后六个月或当年雨季结束后三个月无明显位移即可结束。

监测频率按下表控制。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案设计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案设计

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 、昆磨高速小勐养至磨憨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第一册第二分册)。

2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

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

二、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4+620,终点桩号K12+070,路线长6.64km,位于景洪市勐养镇东侧。

本标段内,深路堑边坡共计8 处,最大边坡高度为46m。

具体段落见下表:深路堑段落一览表2、高边坡段岩性与地质构造项目测区地形以起伏的中低山地形为主,局部零星分布盆地和长条形的宽缓河谷。

地形相对高差200~600m,全线海拔500~1600m,根据地貌特征分类,将测区划分为侵蚀堆积、构造侵蚀、构造溶蚀三大地貌类型。

路线北侧山丘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高程1000m以下,主要以粉质粘土、卵石、泥石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

本合同段由于拟建路线较长、地形起伏较大,且跨越不同的微地貌单元,加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便于设计使用,现将路线按里程评述:1、K4+620~K7+100 段位于浅割低山丘陵地貌区,微地貌属山间河谷、缓坡及部分陡坡地貌,为新建双幅路线,沿线以粉质粘土、卵石,泥岩为主。

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沿线山间沟谷均有地表水分布,向西侧排泄至南养河。

沟谷地段地下水位埋深浅,坡面一般埋深较深,主要不良地质作用为K6+200~K6+620段分布的滑塌体,对线路影响不大。

K6+815~K6+990段潜在不稳定土质边坡,岩石以卵石粉质粘土含大量卵石、漂石组成,均匀性、分选性极差。

2、边坡选取控制性K6+100 断面进行检算,力学参数取值参考有关试验值,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下表为设计指标采用值:岩土层的设计力学参数建议值表边坡坡率按1:1;1:1;1:1 ;1:1 ;1:1.25 进行稳定验算,安全系数为1.13 ;拟对一级进行锚杆框格梁加固、二级、三级、四级边坡进行锚索框格梁加固、五级进行现浇拱形护坡,经验算加固后边坡安全系数为1.28 ,满足规范要求,并以此控制断面类比其余边坡断面进行工程加固处治设计。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1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1 高边坡范围本标段路堑边坡高度大于30m共计4处,单独设计为高边坡。

边坡为台阶式,一般10m一级,边坡平台宽2m。

边坡设计主要采用预应力锚索格梁、全长粘结锚杆格梁、衬砌拱防护,格梁或衬砌拱内坡面采用TBS植草或普通植草防护,高边坡具体位置及防护情况见下表。

二广高速怀三段10标路堑高边坡一览表1.2 高边坡工程地质概况1、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丘陵地貌。

路堑傍山开挖,山坡较陡,坡度30~45°左右,地形有一定起伏,山上植被发育。

2、边坡岩层:上部为第四系覆盖层(多为亚粘土),下部出露基岩大多为花岗斑岩、砂岩,风化严重、结构松散,局部已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极易软化导致强度降低,易产生滑坡、滑塌和崩塌等地质病害。

二、编制依据1、二(边浩特)广(州)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广贺司[ ]94号文“关于发布怀集至四会段隧道、高边坡第三方监测大纲的通知( .3.27)”。

3、二广高速公路广宁至四会段高边坡监测协调会议纪要( .8.7)。

三、监测目的1、经过对边坡变形的监测,判断边坡的滑动面深度、滑动范围及其变形发展趋势,评估开挖施工对边坡自身稳定性和周围构筑物的影响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2、经过动态监测,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序和工艺的调整,以便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支护措施,及时指导施工,优化施工方案。

避免边坡工程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快速地进行。

3、经过动态监测,掌握控制边坡的稳定性各种参数和因素随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为动态化设计,变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4、经过对张拉过程中以及施工期监控,为高边坡科研提供原始观测数据,从而分析预应力在张拉过程中以及后期的变化规律,了解预应力随时间和开挖卸荷过程的长期变化情况,解释其长期变化规律、影响因素。

5、检验边坡加固效果,评价安全稳定性。

6、积累量测数据,总结经验,为未开挖区段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工程类比的依据。

高边坡监测方案[1]

高边坡监测方案[1]

高边坡监测方案[1]监理报告本工程位于重丘地区的群山峻岭之中,存在着高填深挖的情况,深挖路堑和高填路堤边坡普遍存在。

本标段路堑边坡共有29处深挖高路堑边坡(大于30米),高填路堤边坡6处。

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路堑边坡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地下水较发育,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和路堤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包括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其中,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是经常性的工作,每天都会有专人进行巡视。

坡面观测是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全站仪进行观测,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

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主要通过埋设沉降板观测路基的沉降情况和位移边桩观测地面水平位移。

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协调一致,特制定了作业流程,包括清表、放线、埋设监测仪器、初测、调试、开挖边坡、停挖或其他措施、动态跟踪监测、加固措施等步骤。

同时,监测资料报送程序也有明确的流程,包括业主、监理审核确定坡面观测点与裂缝观测点、测斜管、测力计埋设与安装、人工巡视与日常监测等。

在监测实施过程中,如果出现断面危险的情况,会当天向业主和监理报告。

最终,监测单位会对数据与记录进行综合整理,并提交给业主和监理审核确认。

在标段驻地监理报警方面,开挖期间需要每半个月提交一次重点断面监测资料,并按时提交月报、阶段报告和总结报告(包括普通断面)。

同时,需要填写报警单并报备业主和监测单位,进行重点断面的综合分析和稳定判断。

资料报送内容包括人工巡视记录表、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裂缝观测记录表和报警联系函。

在稳定控制标准方面,需要综合判断最大位移速率是否小于2mm/d,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是否呈收敛趋势,以及坡面和坡顶是否开裂或裂缝变化趋势如何。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进行对照比较,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边坡、挡墙及路堑开挖监测方案

边坡、挡墙及路堑开挖监测方案

陡路堤、挡土墙及路堑边坡监测方法一、填方路基的监测为及时了解和掌握路基填筑过程中的位移和变形,确保路基填筑的顺利完成和控制不均匀沉降,同时根据测定数据预测稳定时间和工后沉降量,同时利用观测数据监测地表水平位移及隆起情况和侧向变形情况,以确保路堤填筑施工安全和稳定。

所以对路基填筑施工进行全过程现场监测非常必要。

1、监测点位布设原则监测点布设在土路肩、路基中心以及坡脚处,根据边坡的地质情况按照50m 间距布设一条横断面且每处高填或陡坡路堤不少于一条监测断面。

监测点位的布设位置应符合如下原则:(1)同一路段不同监测项目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保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2)测点及观测元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准确、埋设稳定。

观测期间对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数据能连续,确保数据的有效性。

2、监测断面类型及适用条件见下表。

位移桩埋设位置:设计路基坡脚线向外1m处、5m处各1个,路基填土前埋设。

挡墙位移钉埋设:挡墙外侧向内0.2m处,挡土墙施工完毕时埋设。

3、监测频率沉降观测频率取决于沉降量的大小、加载方法。

本项目的路堤填筑采用分级填筑加载的方法,要求施工期每填筑1层应观测一次,若两层填筑间隔较长时,则每7天应观测一次,直到路基施工期结束,沉降稳定,路槽交验结束。

4、判稳条件路堤在填筑过程中,如沿路堤中线地面沉降速率三 1.0cm/d或水平位移速率三0.5cm/d,视为不稳定状态出现,应立刻停止填土。

当停止填筑后每天仍需进行观测,当连续观测三次沉降量或位移量在规定控制范围之内时,才能继续填筑施工。

当填筑至上路床顶面时,连续两个月的观测沉降量每月不超过8mm,确定为沉降稳定,此时方可开始路面施工。

5、埋设要点沉降板在填土前埋设;沉降板用8mm厚500X500mm的钢板焊接@40的测杆而成,测杆外套PVC管保护,测杆和套管每节长1.0米,随填土的升高而加长。

高边坡监测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高边坡监测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高速公路**至**段第**标段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高速公路**至**段穿行于重丘地区的群山峻岭之中,高填深挖较多,深挖路堑和高填路堤边坡普遍存在,其中本标段(K94+600~RK98+137)深挖高路堑边坡共7处(大于30米),一般边坡共14处(小于30米),高填路堤边坡6处。

线路处于多种类型的地质构造,其中主要为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本标段次生断裂构造较发育,路段岩层产状较紊乱,部分线路小角度相交,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较发育,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和路堤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按照业主的安排分第三方监测项目和施工单位监测项目。

深层位移监测由第三方进行(本标负责钻孔、协助第三方完成监测设备的安装与埋设),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在第三方的协助下由本标进行监测。

详细监测点设置见下表。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

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初次埋设应在第三方监测单位指导下进行),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沉降板观测路基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高速公路**至**段第27标段监测断面一览表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1、资料报送程序;a、人工巡视记录表;b、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e、裂缝观测记录表;f、报警联系函四、报警方法1、稳定控制标准;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路堑高边坡坡面观测及监测方案

路堑高边坡坡面观测及监测方案

路堑高边坡坡面观测及监测方案1.坡面外观观测的测点布置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监测基点宜设置在稳定的区域并远离监测坡体,避免在松动的表层上设点。

边坡体上的监测点布置在各级边坡平台上,每级平台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

2.测桩埋设对土质边坡,选择好监测基点位置之后,挖除表土并开挖0.5m*0.5m的孔约80cm深,用钢筋混凝土浇注底盘至地面高度,在底盘中心埋设一根钢筋,头伸出底盘面约0.5m,钢筋顶段设标记作为监测基点。

坡体上的监测点同样按照此方法埋设。

观测点埋设完毕后,应稳定2-3天之后再进行初测。

对于石质边坡可以利用稳固的石块作为观测标记代替观测桩。

3.监测仪器精度及观测方法监测仪器选取精度不大于一秒的全站仪,采用角度交汇法进行观测。

4.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时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必须安排专人进行巡视。

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及时通知第三方监测单位,在他们的指导下,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5.裂缝监测点设置在人工巡视发现裂缝的位置埋设裂缝监测点,裂缝一般产生边坡平台和边坡体边缘,部分分布在边坡体上结构层。

如果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坡面没有出现裂缝,则此类测点无需布置。

6.裂缝观测由于一般的裂缝变形是微小而且蠕变的,所以选择游标卡尺对边坡的变形裂缝进行监测。

首先在裂缝的两边稳定土体内开挖一个A4纸平面大小的洞,深约50cm,用混凝土浇注至地面高度,用两块长方形铁片风别埋设在裂缝两边的混凝土内,并使这两片铁片在裂缝处互相搭接约5cm长,在搭接处用红油漆涂色,如果裂缝变形增大,则在搭接处两块铁板的红油漆涂色处就会产生一个裂缝,用游标卡尺测出这条缝隙的宽度数据,就是所测边坡裂缝增加的宽度。

7.监测频率测点埋设后即开始监测,一般来说监测过程持续至边坡加固工程完成后六个月或当年雨季结束后三个月无明显位移即可结束。

监测频率按下表控制。

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十一合同段(YK42+750~YK44+820)路基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编制:复核: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十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日期:2007年6月10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 2 - 第二章工程概况......................................................... - 2 - 第三章监控量测的目的................................................... - 2 - 第一节监控量测的目的................................................. - 2 - 第二节适用范围....................................................... - 3 - 第四章量测项目、量测仪器及内容......................................... - 3 - 第五章监控量测组织机构与管理........................................... - 3 - 第六章监控量测方法..................................................... - 4 - 第一节地面位移监测................................................... - 4 - 第二节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 - 7 - 第三节量测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 8 - 第七章监控量测的注意事项.............................................. - 15 - 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 - 16 -第一章编制依据1、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十一标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2006);3、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广宁段高边坡第三方监测方案;4、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十一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5、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十一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路基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路基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目录1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2)1.1编制依据 (2)1.2编制原则 (2)2 工程概况 (2)3 测量仪器配置 (2)4 检测内容 (3)4.1路堤沉降变形监测 (3)4.1.1 监测类型 (3)4.1.2 监测剖面布置 (4)4.1.3 监测元件及精度要求 (6)4.2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 (7)4.2.1 监测对象 (7)4.2.2 监测内容 (7)4.2.3 监测频率 (9)4.2.4 各类监测警戒值的确定 (9)4.3监测断面 (10)4.3.1 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 (10)4.3.2 路堤高边坡变形监测 (10)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MHTJ-31标路基高边坡监测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1 编制依据(1)《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3)《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施工图设计文件》(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5)蒙西华中铁路煤运通道31标路基施工图。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铁路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等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

(7)现场调查报告,近年来铁路、高铁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方法、科技成果。

(8)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

(9)我公司为完成本工程拟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

1.2 编制原则(1)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2)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3)遵循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4)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的原则。

2 工程概况蒙华铁路MHTJ-31标段路基:DK1696+200~DK1702+770段路基高边坡沉降及变形观测,观测类型分为挖方路堑和填方路堤。

对挖方断面DK1696+380、560、650和DK1701+960、DK1702+680监测;对填方断面DK1696+750、DK1702+025和DK1702+200进行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昆磨高速小勐养至磨憨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分册)。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二、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4+620,终点桩号K12+070,路线长6.64km,位于景洪市勐养镇东侧。

本标段内,深路堑边坡共计8处,最大边坡高度为46m。

具体段落见下表:深路堑段落一览表2、高边坡段岩性与地质构造项目测区地形以起伏的中低山地形为主,局部零星分布盆地和长条形的宽缓河谷。

地形相对高差200~600m,全线海拔500~1600m,根据地貌特征分类,将测区划分为侵蚀堆积、构造侵蚀、构造溶蚀三大地貌类型。

路线北侧山丘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高程1000m以下,主要以粉质粘土、卵石、泥石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

本合同段由于拟建路线较长、地形起伏较大,且跨越不同的微地貌单元,加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便于设计使用,现将路线按里程评述:1、K4+620~K7+100段位于浅割低山丘陵地貌区,微地貌属山间河谷、缓坡及部分陡坡地貌,为新建双幅路线,沿线以粉质粘土、卵石,泥岩为主。

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沿线山间沟谷均有地表水分布,向西侧排泄至南养河。

沟谷地段地下水位埋深浅,坡面一般埋深较深,主要不良地质作用为K6+200~K6+620段分布的滑塌体,对线路影响不大。

K6+815~K6+990段潜在不稳定土质边坡,岩石以卵石粉质粘土含大量卵石、漂石组成,均匀性、分选性极差。

2、边坡选取控制性K6+100断面进行检算,力学参数取值参考有关试验值,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下表为设计指标采用值:岩土层的设计力学参数建议值表数为1.13;拟对一级进行锚杆框格梁加固、二级、三级、四级边坡进行锚索框格梁加固、五级进行现浇拱形护坡,经验算加固后边坡安全系数为1.28,满足规范要求,并以此控制断面类比其余边坡断面进行工程加固处治设计。

3、边坡坡形、坡率与防护加固形式:(1)、边坡坡形、坡率边坡采用台阶式边坡:第一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二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三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四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五级边坡坡率均为1:1.25。

边坡平台设置宽度均为2.0m。

(2)、边坡防护工程设计边坡防护设置一览表①、每级平台均设置截水沟;②、边坡坡脚设置边沟;③、堑顶外设置山坡截水沟。

三、监控量测组织机构与管理1、组织机构高边坡监控量测组织机构项目经理:胡恩聪项目总工:杨路强测量主管:李长乐安全负责人:李齐生工程部长:沈瑞恒现场负责人刘兆学测量员肖新辉资料员朱丽君2、人员安排(1)、监控量测组在项目总工直接领导下进行测点理设、日常量测和数据的处理工作,并及时将信息反馈报告监理工程师。

(2)、测量组承担项目的量测任务。

(3)、现场负责人员负责埋点、人工巡视及裂缝观测工作。

(4)、资料员负责收集资料,整理上报。

四、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1、监测目的边坡稳定是一个复杂的、多参数岩土力学问题,尤其对于地质条件复杂、有较大潜在危害的路堑高边坡,单靠理论分析很难把握其稳定状态,必须建立动态监测体系。

只有对路堑边坡表面、地下变形以及支挡结构物受力状态监测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把握路堑边坡的安全稳定。

高边坡监测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通过对边坡变形的监测,判断边坡的滑动面深度、滑动范围及其变形发展趋势,评估开挖施工对边坡自身稳定性和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情况,提供预警信息;(2)、通过动态监测,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序和工艺的调整,以便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支护措施,及时指导施工,优化施工方案。

避免边坡工程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快捷地进行;(3)、通过动态监测,掌握控制边坡的稳定性个中参数和因数随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为动态化设计,变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4)、通过对张拉过程中以及施工期监测,为高边坡科研提供原始观测数据,从而分析预应力在张拉过程中以及后期的变化规律,了解预应力随时间和开挖卸荷过程的长期变化情况,解释其长期变化规律、影响因素;(5)、检验边坡加固效果,评价安全稳定性;(6)、积累量测数据,总结经验,为未开挖区段的施工提供工程类比的依据。

为节省工程投资,提高高危路堑边坡的设计和施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证。

2、监测工作内容监测主要内容包括地面位移监测、深层位移(测斜)监测及人工巡视监测。

工程承包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表位移监测,具体如下:3、监控量测方法(1)、坡面外观观测①、量测目的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全站仪进行观测。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②、测点布置一般来说,通过对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但是在坡面的变形监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监测基点的选取,它直接关系到监测成果的准确性。

监测基点宜设置在稳定的区域并远离监测坡体,避免在松动的表层上设点。

边坡体上的监测点布置在各级边坡平台上,观测点间距50-100m。

对有可能形成的滑动带、重点部位及可疑点应加深、加密布点。

当同一边坡设有深层位移观测点时,坡面上其中一条纵向观测线应与深层位移观测点在同一直线上,以便观测数据的相互验证和对比分析。

坡面观测点布置示意图如下:坡面观测点布置示意图③、测桩埋设对土质边坡,选择好监测基点位置之后,挖除表土并开挖一个0.1×0.1m的坑约50cm深度,用钢筋混凝土浇注底盘至地面高度,在底盘中心埋设一根钢筋,钢筋头伸出底盘面约0.2cm,钢筋顶端设标记作为监测基点,观测点埋设完毕后,应稳定2-3天之后再进行初测。

对石质边坡可以利用稳固石块作为观测标记代替观测桩。

④、监测仪器的选取与测试监测仪器宜选取采用精度≤1"的高精度全站仪,本项目监测仪器为全站仪1台,并已标定合格。

量测采用角度交汇法进行观测。

⑤、监测频率测点埋设后即开始监测,一般来说监测过程持续至边坡加固工程完成后六个月或当年雨季结束后三个月无明显位移即可结束。

在此期间的监测频率按下表控制。

边坡监测频率表①、量测目的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项目部派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及时报给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程师指导下,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②、裂缝监测点设置在人工巡视发现裂缝的位置埋设裂缝监测点,裂缝一般产生在边坡平台和边坡体边缘,部分分布在边坡体上结构层。

如果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坡面没有出现裂缝,则此类测点无需布置。

③、裂缝监测由于一般的裂缝变形是微小而且蠕变的,本工程项目部选择游标卡尺对边坡的变形裂缝进行监测。

首先,在裂缝的两边稳定土体内开挖一个A4纸平面大小的洞约50cm深,之后用混凝土浇注至地面高度,用两块长方形铁片分别埋设在裂缝两边的混凝土内,并使这两块铁片在裂缝处相互搭接约5cm长,在搭接处用红油漆涂色,如果裂缝变形增大,则在搭接处两块铁板的红油漆涂色处就会产生一个裂隙,只要用游标卡尺测出这条裂隙的宽度数据,读数据就是所测边坡裂缝增加的宽度。

(3)、量测数据的分析和整理量测数据采集完成,应及时整理分析,绘制各种曲线图。

数据呈收敛趋势时,及时回归分析,推测地面的最终位移值及稳定时间,评价高边坡的安全性、施工方法和工程措施的有效性。

①、地面变形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地面变形主要为平面位移,监测相关数据整理完后,及时绘制边坡位移量u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边坡位移量u与开挖高度h、速率v与边坡开挖高度h的关系曲线。

②、裂缝观测数据的分析与整理裂缝观测数据收集整理后,绘制的曲线有裂缝发展宽度u与时间t (即u-t)的关系曲线,裂缝发展宽度u和速率v与开挖高度h(即u-h 和v-h)的关系曲线。

③、减载数据的分析与与整理当边坡滑移过大,进行减载处理的情况下还需绘制边坡滑移量u与边坡滑移速度v与荷载w关系曲线,裂缝发展宽度u和速率v与荷载w的关系曲线。

④、边坡滑移监测及裂缝监测回归分析u-t曲线趋于平缓时,及时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高边坡前期采用对数u=1/log(1+ti)、指数u=a.e-(b/ti)和双曲线u=ti/(a+bti)三种回归函数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取其中相关系数r最趋近于1的那个函数,推测高边坡变形的最终位移量和最终稳定时间。

在对前期的数据进行分析后,采用其中最实用的一种函数作为高边坡监测的回归分析函数。

u-t曲线出现反弯点时,表明破体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必须密切监视高边坡体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同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及第一监测项目部。

⑤、预警管理标准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A、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B、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C、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D、根据位移时态曲线的形态来判别:当坡体位移速率v持续下降时(du2/d2t<0),坡体趋于稳定状态;当坡体位移速率v无收敛趋势时(du2/d2t=0),坡体不稳定,应加强支护;当坡体位移速率v出现增长时(du2/d2t>0),坡体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开挖,必要时减载处理,加强支护。

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并通过其它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分析,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4)、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流程①、边坡变形观测流程②裂缝观测流程高边坡裂缝观测流程图③、边坡监测与施工动态控制图高边坡监测与施工动态控制图不满足④、边坡监测信息反馈流程图高边坡监测信息反馈流程图(5)、监控量测报送程序及资料附表①、资料报送程序a、各断面应按照监测方案和施工图规定频率、精度对监测断面进行监测,监则资料须在当天进行整理分析、稳定判断。

b、监测资料包括人工巡视记录表、监测数据等,测点埋设考证表。

c、测点埋设记录、监测仪器、监测资料必须真实与连续,并经驻地监理签认。

d、每次监测后将电子版记录发监测单位,签认后纸质记录定期交付给监测单位,汇总后交付业主。

②、资料报送内容a、人工巡视记录表b、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e、裂缝观测记录表f、报警联系函五、监控量测注意事项高边坡监测工作注意事项如下:1、监测人员做到四个固定,即固定的观测人员,使用固定的测量仪器,固定的测站基点,固定的游标卡尺量测。

并尽量做到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外界条件下进行观测,以减少误差,提高观测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