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生物学指标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血清PEDF、MMP-7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乳腺癌血清PEDF、MMP-7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水平并探讨其在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本院 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间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45例,选取同期于本院行正常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及术后病检证实为乳腺良性病变者各45例作为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二者在三组中各患者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常见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PEDF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良性疾病组(P<O.05),MMP-7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良性疾病组(P<O.05);乳腺癌患者PEDF术后一周的血清浓度显著升高(p<O.05),MMP-7术后一周的血清浓度下降(p<O.05);乳腺癌患者PEDF血清浓度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是否绝经、HER-2状态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浸润水平、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MMP-7血清浓度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TNM分期、是否绝经的无关(P>0.05),与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HER-2状态有关(P<0.05);乳腺良性病变患者PEDF、MMP-7术前术后外周血中的浓度差别无显著性(P>0.05)。
结论血清的PEDF的低表达与MMP-7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恶行生物学行为有关,早期检测血清PEDF、MMP-7含量可能对乳腺癌的预后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乳腺癌;临床病例特征;PEDF;MMP-7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居于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筛查、治疗方法的进步,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较前已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复发及转移仍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2],目前仍没有合适的预测其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在抑制血管生成、抗肿瘤增殖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5]。
(仅供参考)乳腺癌分子分型及临床意义
Luminal B 发病率约占所有乳腺癌的8%
Luminal B 型表达低~ 中度的腔上皮特异基因,除CK8、CK18 表达水平低于 Luminal A 型外,其余肿瘤增殖性相关标记物较高。
目前Ki-67 作为划分Luminal 亚型的特异性指标尚存在争议,主要争论点在于 Ki-67 作为增殖性指标的临界点(14%),较高的Ki-67 表达率明显降低无病生 存率及总生存率。
管腔上皮A型
病理IHC表达情况为: ER/PR阳性,且PR高表达(≥20%) HER2阴性 ,Ki-67低表 达(<14%)
Luminal A型也称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的2/3,50岁以上多见,其特 点为对内分泌治疗敏感,预后好,对化疗的敏感性较其他亚型差,是乳腺癌最常 见类型。
Luminal A 型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 ESR1) 基因明显高表达,同时其他一些雌激素 诱导基因如LIV21、雌激素相关基因GATA 结合蛋白3、XBP1 及KRT8、KRT18 基因 等表达也明显上调,并出现具有特征性的survivin、ACAA1、ACOX1 基因表达下降 。
PR (Progesterone Receptor)是ER作用于染色体后 ,新合成的另一种蛋白质,可以调节乳腺上皮细胞的 生长,而PR的合成受ER的调控,ER阳性者PR一般也 为阳性。
乳腺癌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腺癌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也可罹患于男性。
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分型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中,雄激素受体(AR)是一个重要的分子标志物。
如果在乳腺癌细胞中检测到AR阳性表达,则依据分子分型来判断乳腺癌,此时建议患者采用激素治疗,而不是化疗。
AR的功能及表达AR是一种核内受体,在多个组织中广泛表达。
AR的经典作用是与睾酮结合,从而调控性发育和性功能。
此外,AR还被发现在肝脏,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乳腺中表达。
在肿瘤中,AR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因为它可以促进凋亡和抑制恶性转化。
AR受体的激活可以拮抗其他途径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乳房癌的发生和进展。
因此,AR的表达被认为可以用来评估乳房癌的风险。
AR的临床意义研究表明,AR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状况密切相关。
如果乳腺癌细胞中表达AR,则这种乳腺癌被认为是激素受体阳性的,这意味着该种细胞可以通过激素治疗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激素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促进死亡的自然过程和恢复正常的细胞周期。
因此,在检测乳腺癌患者时,需要检测是否存在AR的表达。
除了在治疗上的重要性之外,AR在乳腺癌的预后评估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研究表明,AR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一般都比AR阴性表达的患者要好。
这种差异可能与AR的生物学功能有关,AR的激活可以抑制肿瘤发生和进展。
因此,在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时,可以考虑是否存在AR的表达。
此外,现代医学技术已经可以使用AR作为治疗的靶点。
目前,有一些研究正在进行中,探究如何使用AR为靶点,以帮助治疗不同临床类型的乳腺癌。
这些研究的结果将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希望。
结论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AR在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分子标志物。
通过检测AR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乳腺癌的临床类型,并为治疗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
乳腺癌DCE—MR表现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
乳腺癌DCE—MR表现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健康。
ER、PR、Her-2、Ki67、PCNA等生物学指标在评价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方面的作用日益肯定。
随着动态增强磁共振的广泛应用,MRI也从单纯的形态学诊断向形态和功能并重的方向发展,在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疗效评价和患者预后等方面显现出明显优势。
本文就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表现参数与生物学预后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简要综述。
标签: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预后因子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生活方式的西方化,我国女性乳腺癌的患病率逐年增加,且有年轻化趋势,30~40岁年龄组患病人数呈明显增长趋势[1],严重危害女性健康。
因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十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雌激素受体(estrogen,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PR)、Her-2、Ki67、PCNA等已经成为乳腺癌患者的常规检查指标,它们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是其影像学表现的基础,决定影像学表现。
MR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在乳腺癌的筛查、诊断、分期和治疗中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与乳腺X线(mammography)摄影相比,MR对病变的检出不受乳腺腺体密度的影响,并且能够反映病灶内部的血流特点;与超声相比,MR能够提供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不受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与乳腺X线和超声相比,MR在早期乳腺癌和微小癌灶的检出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术前行DCE-MR(Dynamic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DCE-MR)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而且可以观察病灶周围胸壁、皮肤等软组织的受侵情况,为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充分依据。
术后行DCE-MR检查可以较敏感、准确的发现残留病灶,鉴别肿瘤复发、术后和放疗后瘢痕等。
动态增强磁共振不仅能够显示病灶的形态学特点,而且能够揭示癌灶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乳腺癌肿瘤标志物
乳腺癌肿瘤标志物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体内特异性地产生的生物化学指标,它在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并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
一、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概述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是通过检测体液或血清中特定分子或物质的含量,对乳腺癌的存在、发展和预后进行判断的指标。
常见的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有CA 15-3、CA 27-29、CEA等。
1. CA 15-3CA 15-3是一种糖蛋白,能够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其升高与乳腺癌的进展程度相关,可作为乳腺癌患者术前诊断和术后监测的指标。
2. CA 27-29CA 27-29是一种糖蛋白,其检测方法与CA 15-3类似。
CA 27-29在乳腺癌的筛查、鉴别诊断以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3. CEACEA是胚胎抗原的缩写,它是一种糖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增高。
CEA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手术切除后的复发监测等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二、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乳腺癌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辅助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 早期筛查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作为乳腺癌早期筛查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提高早期发现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治疗效果。
2. 辅助诊断对于那些乳腺肿块存在但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能够提供额外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3. 治疗指导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指导化疗的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4. 预后评估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与乳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高水平的标志物常常表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预后不佳。
因此,标志物的监测有助于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三、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前景与展望乳腺癌肿瘤标志物作为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乳腺癌生物学指标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生物学指标的临床意义安徽省立医院程广源提示:为什么不同的人患同样一种乳腺癌,其自然发展史、生物学行为及对治疗的反应与结果等会有所不同?随着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结合日趋紧密,肿瘤生物学指标为人们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传统的肿瘤解剖分期(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等)对于预测肿瘤复发转移就是临床上较成熟的风险评估指标。
临床证实,组织病理学瞧起来一样的乳腺癌,其自然发展史、生物学行为及对治疗的反应与预后等会有所不同。
随着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结合日趋紧密,肿瘤生物学指标(包括ER、PR、HER-2、增殖指标等)为人们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肿瘤生物学指标不仅能够判断肿瘤的预后,还能够预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并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其价值己经超过了解剖分期,就是目前临床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今将有关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作一概述。
一.指导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标志物1.ER(雌激素受体)、PR (孕激素受体):ER、PR的检测实现了内分泌预见性的治疗。
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ER、PR均阳性者有效率为60%~70%。
ER阳性PR阴性或ER阴性PR阳的乳腺癌患者有效率20%~30%;ER阴性病人有效率仅为5%左右。
说明ER、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尤为显著。
ER、PR不仅就是一项很重要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预先性标志物,而且也就是一项预示预后的标志物。
恶性程度较低的高分化乳腺癌组ER、PR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癌组;淋巴结转移组ER、PR阳性率低于无转移组;ER、PR阴性者预后差。
研究表明ER、PR均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好的指标。
2.AR (雄激素受体):AR检测水平与孕酮类药物有效率呈正相关,而与PR水平无关。
乳腺癌中AR大多与ER、PR同时表达,只有少于10%的癌组织单独表达AR。
一般来说,若肿瘤表达AR,预后较好、研究表明原发性乳腺癌中AR的表达水平就是预测肿瘤对甲孕酮治疗反应的独立指标。
孕酮类药物就是通过AR而产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miR-21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效应及临床意义
miR-21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效应及临床意义+张惠娟谭敦勇A(吉首大学医学研究中心,吉首416000)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icroRNA的异常表达 与乳腺癌的发生、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其中miR-21在多种非实体瘤和实体瘤均高表达,其在乳腺 癌中的表达及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就miR-2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效应及临床意 义等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MIR-21;乳腺癌;生物学效应中图分类号R737;Q522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 病率高,侵袭性强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乳腺 癌生物异质性的不断认识以及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 学等研究的不断深入,乳腺癌已逐渐被当作多个单 独的分子病理实体来对待,并使得人们可通过识别 乳腺癌潜在的治疗诊断IE点来提高肿瘤治疗的针对 性。
在这些潜在的治疗诊断靶点中,小分子RNA (microRNA)作为一类重要的调控因子,可通过复杂 的基因调控网络在人体内许多正常的生理进程中发 挥保守且关键的作用,同时亦可参与肿瘤细胞的增 殖、凋亡、转移、侵袭及放化疗抵抗等,在肿瘤的发 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
其中,irnR-21在 人体组织和细胞中较早发现,且广泛存在,与乳腺癌 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关系密切,本文就miR-21在乳 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效应及临床意义等相关研 究做一综述。
一、miR-21的生物学特征microRNA是一类新近发现的多功能小分子,它 可以在转录后水平靶向调控mRNA,参与基因的转 录后调控,miR-21是单个基因编码的microRNA,位 于第17号染色体17q23. 2上的一段非编码序列,在 常见的脆性位点FRA17B内,含有22个核苷酸,对 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特征产 生重大影响,是第一个在肿瘤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的 microRNA,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白 血病、B细胞性淋巴瘤等非实体瘤以及乳腺癌、胃癌、肝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头颈部肿 瘤、食管癌等实体肿瘤中表达均高于相应正常组织的 microRNA[2]。
乳腺癌生物学指标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生物学指标的临床意义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乳腺癌生物学指标的临床意义安徽省立医院程广源提示:为什么不同的人患同样一种乳腺癌,其自然发展史、生物学行为及对治疗的反应和结果等会有所不同随着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结合日趋紧密,肿瘤生物学指标为人们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传统的肿瘤解剖分期(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等)对于预测肿瘤复发转移是临床上较成熟的风险评估指标。
临床证实,组织病理学看起来一样的乳腺癌,其自然发展史、生物学行为及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等会有所不同。
随着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结合日趋紧密,肿瘤生物学指标(包括ER、PR、HER-2、增殖指标等)为人们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肿瘤生物学指标不仅能够判断肿瘤的预后,还能够预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并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其价值己经超过了解剖分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今将有关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作一概述。
一.指导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标志物1.ER(雌激素受体)、PR (孕激素受体):ER、PR的检测实现了内分泌预见性的治疗。
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ER、PR均阳性者有效率为60%~70%。
ER阳性PR阴性或ER阴性PR阳的乳腺癌患者有效率20%~30%;ER阴性病人有效率仅为5%左右。
说明ER、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尤为显着。
ER、PR不仅是一项很重要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预先性标志物,而且也是一项预示预后的标志物。
恶性程度较低的高分化乳腺癌组ER、PR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癌组;淋巴结转移组ER、PR阳性率低于无转移组;ER、PR阴性者预后差。
研究表明ER、PR均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好的指标。
2.AR (雄激素受体):AR检测水平与孕酮类药物有效率呈正相关,而与PR水平无关。
乳腺癌中AR大多与ER、PR同时表达,只有少于10%的癌组织单独表达AR。
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
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乳腺癌的研究逐渐深入到分子水平,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涉及多个基因和分子通路的异常改变。
其中,一些关键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包括基因突变、基因扩增、基因缺失、表观遗传学改变以及蛋白质表达异常等。
基因突变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BRCA1 和 BRCA2基因的突变与家族性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携带这些基因突变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此外,TP53 基因的突变在乳腺癌中也较为常见,其突变可能导致细胞的生长和凋亡调控失衡,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基因扩增也是乳腺癌中常见的分子事件。
HER2 基因的扩增是乳腺癌中一个重要的分子特征,约 15% 20% 的乳腺癌患者存在 HER2 基因扩增。
HER2 基因扩增会导致 HER2 蛋白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和不良预后相关。
针对 HER2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等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
基因缺失在乳腺癌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PTEN 基因的缺失在乳腺癌中较为常见,其缺失可能导致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存活和转移。
表观遗传学改变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DNA 甲基化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在乳腺癌中,一些抑癌基因如RASSF1A 等的启动子区域常发生高甲基化,导致基因表达沉默,促进肿瘤的发生。
组蛋白修饰也是表观遗传学改变的重要形式,如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的异常,可能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
蛋白质表达异常在乳腺癌中也非常普遍。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状态是乳腺癌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ER 和PR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常对内分泌治疗敏感,预后相对较好。
乳腺癌的免疫细胞浸润与临床意义
乳腺癌的免疫细胞浸润与临床意义近年来,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在乳腺癌的发展和预后中起到重要作用。
免疫细胞浸润乳腺癌瘤组织的程度可影响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乳腺癌中免疫细胞浸润的情况以及它在临床上的意义。
一、乳腺癌的免疫细胞浸润研究概况乳腺癌瘤组织中存在着丰富的免疫细胞浸润,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这些免疫细胞在乳腺癌的发展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免疫细胞密度与肿瘤的分子亚型、淋巴结转移以及患者的生存率呈相关性。
二、免疫细胞浸润与肿瘤分子亚型乳腺癌分子亚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阳性和三阴性)在治疗方案和预后中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不同亚型的乳腺癌瘤组织中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存在差异。
例如,三阴性乳腺癌瘤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密度较高,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瘤组织中免疫细胞密度相对较低。
这些差异可能与乳腺癌分子亚型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三、免疫细胞浸润与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是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发现,存在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瘤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密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瘤组织。
此外,密度高的免疫细胞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也呈正相关。
这些发现提示免疫细胞浸润对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有一定预测价值。
四、免疫细胞浸润与生存率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与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密切相关。
大量研究表明,乳腺癌瘤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密度与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
免疫细胞密度高的患者生存率相对较好,而密度低的患者则预后较差。
这一发现提示免疫细胞浸润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五、免疫细胞浸润与免疫治疗随着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抗肿瘤免疫疗法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乳腺癌瘤组织中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与免疫治疗的效果有关。
免疫治疗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并提高体内肿瘤被清除的概率。
因此,通过对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的评估,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在免疫治疗中的疗效。
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临床意义的研究
l 材 料 和 方 法
11 研 究 对 象 : 规病 理 蜡 块 来 自 19 . 常 9 4年 4月 2 日至 6 20 年 3 1 06 月 3日广 西 医科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外 科 及 广 西 中
医 学 院第 一 附 属 医 院 外 科 住 院 接 受 根 治 手 术 的 女 性 乳 腺 癌 患 者 原 发 癌 组 织 共 1 0例 , 有 完 整 l 资 料 及 随 访 资 料 。 0 均 临床
实 验 组 为 乳 腺 癌 根 治 手 术 后 半 年 以 上 出 现 复 发 转 移 者 共 4 6 例 , 病年龄 2~6 发 8 8岁 , 位 年 龄 4. O岁 , 中浸 润 性 导 管 中 25 其
癌 4 4例 , 叶 原 位 癌 1例 , 小 导管 内 癌 1 ; 照 组 选 取 手 术 时 例 对 间 相 近 ( 别 ≤ 5d 、 病 年 龄 相 近 ( 别 ≤ 5岁 ) 差 )发 差 的乳 腺 癌 根 治手术后 未发生复发转移者共 5 4例 , 发病 年 龄 3 ~ 7 3 3岁 , 中
南宁 502) 30 1
( 西 医科 大 学 第 一 附属 医 院 胃肠 腺 体 外 科 广
摘 要 目的 : 讨 细 胞 外 信 号 调 节 激 酶 ( RK) 黏 着 斑 激 酶 ( A 、 激 素 受 体 ( R) 达 与 乳 腺 癌 复 发 转 移 的相 关 性 及 临 床 探 E 、 F K) 雌 E 表
Sg ai in l g公 司 , n 鼠单 抗 E R购 自福 州 迈 新 生 物 技 术 公 司 。 1 3 步 骤 和 方 法 : RK、F K、 R 的 表 达 检 测 均 采 用 免 疫 . E A E
组 化 二 步 法 。每 次 染 色 均设 立 阳性 及 阴性 对 照 。 阳性 对 照 :
研究乳腺癌的新生物标志物
研究乳腺癌的新生物标志物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早期诊断与标志物检测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非常关键。
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寻找乳腺癌的新生物标志物,以提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这些新生物标志物及其潜在应用。
一、循环肿瘤DNA(ctDNA)目前,侵袭性肿瘤包括乳腺癌具有特异性突变。
而ctDNA指的是血液中可检测到的肿瘤相关突变的DNA片段。
浓度较低且需要高灵敏度技术进行分析,但对于监测早期肿瘤、筛选药物敏感性和追踪复发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液生物标志物1. 血清CA 15-3CA 15-3是最常用的乳腺癌指示剂之一,被广泛用于监测为HER2阴性转移性患者血液中骨或肝转移情况。
然而,其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等局限性,限制了其在早期诊断方面的应用。
2. 微小RNA微小RNA(miRNA)是21-25个核苷酸长的非编码RNA分子,可以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来影响细胞生理过程。
一些研究显示,某些miRNAs在乳腺癌中呈现异常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发展和预后有关。
因此,这些miRNAs可能成为作为乳腺癌新的生物标志物的候选者。
三、组织免疫标志物1. TOP2ATOP2A是DNA拓扑异构酶IIα亚基,参与DNA复制和染色体结构维持等重要功能。
许多研究发现,在乳腺癌中TOP2A的高表达与预后不良以及对顺铂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相关性,因此被认为可能作为一个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2. Ki-67Ki-67是一种准确测定细胞增殖活跃度和分裂能力的标记物。
它通常用于判断肿瘤细胞周期,并辅助确定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和预后。
通过测定Ki-67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选择。
四、基因组学标志物1. 基因突变通过大规模测序技术,科学家们识别了一些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驱动基因突变。
这些突变可用于指导药物治疗和预测患者的疗效。
2. 复制调节元件(EREs)EREs是影响基因表达的DNA区域,在某些乳腺癌中存在复制释放缺陷,导致该区域复制产物数量异常。
乳腺癌分子分型及临床意义
Luminal B 型
管腔上皮B型
病理IHC表达情况为: Luminal B(HER2阴性)ER阳性 HER2阴性
且至少一种以下情况: Ki67高表达(≥14%)、 PR阴性或低表达(<20%)
Luminal B(HER2阳性) ER阳性 HER2阳性
任何状态的 Ki67 、任何状态的PR
Luminal B型乳腺癌因其激素受体阳性接受内分泌治疗无病生存率较高,但ER 又与HER-2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对内分泌的反应性降低
ER、PR
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检查临床意义
研究表明,ER/PR IHC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可提供有价值的疗效、预后预测信 息。
具有高水平HR表达的患者,其具有阳性转归的可能性很高,因此HR检测结果 可影响肿瘤医师和患者的治疗决定。
大规模研究表明,HR水平在肿瘤细胞低水平表达(1%)时即与临床疗效显著 相关。基于他莫昔芬和其他内分泌治疗药物在降低死亡率方面的确切作用及 其相对低毒的特点,专家组认为,在低水平ER状态下即可考虑采用内分泌治 疗,因此将≥1%阳性细胞作为阳性界值(<1%为阴性界值)。
评分标准(如图):
0
1+
2+
3+
HER2
2013年ASCO/CAP病理检查指南更新要点
ISH检测流程和判读标准 • 双探针
• 2007版:双探针检测体系仅根据 HER2/CEP17比值评判最终结果 。
• 2013版:需要结合HER2拷贝数 评判最终结果。
2007版:截断值为1.8和2.2
Arch Pathol Lab Med. 2013 Oct 7. [Epub ahead of print]
HER2、EGFR、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 Van2El di k,LJ,Wai nwri ght M S.T he J anus f ace of glial2deri ved S100B:Beneficial and det ri ment al fu nctio ns i n t he brai n[J].Re2 st or Neurol Neurosci,2003,21(324):972108.8 R aj ko wska G,Miguel2Hidal go JJ,Makko s Z,et yer2spe2 cifi c reductio ns i n GFAP2reacti ve ast rogli a i n t he do rsolat eral pre2f ro ntal co rtex in schizop hrenia[J].Schizop hr Res,2002,57(223):127.9 Wies m ann M,Wandi nger KP,Mis s l er U,et al.Elevat ed pl as2 ma l evel s of S2100b prot ei n i n s chizop hrenic p at ient s[J].BiolPsychiat ry,1999,45(3):150821511.10 Rot hermundt M,Mis s l er U,Arolt V,et al.Increased S100B blood1evels in unmedicat ed and t reat ed schizop hreni c pati ent s are co rrelat ed wi t h negat ive sympt omatol ogy[J].Mol Psychi a2 t ry,2001,6(4):4452449.11 Anderson R E.No correl at ion bet ween serum co ncent rat ion s of S100B an d cognit ive f unct ion[J].Act a Anaest hes iol Scand, 2002,46(2):1179.H ER2、E GF R、ER、P 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350001) 王 仪 何毅辉 陈 昕 唐秀如【摘 要】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及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及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分析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病人超声波征像与病理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及生物学指标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对临床应用超声诊断乳腺癌提供医学参考。
方法:研究人员选择了东阿县人民医院于2020年6月—2023年1月接受的80例原发性乳腺癌病人临床研究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在手术前病人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乳腺检查,对所获取的超声波征像进行研究,术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并分析了超声波征像与病理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及生物学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
结果为在超声波征象的外形、毛刺、微小钙化,浸润型导管癌与浸润性小叶癌之间的对比,相差较具有统计价值(P<0.05);在后方回声减弱等超声波征像几个重要方面,低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相对比,差异性无统计意义(p>0.05);在外形、毛刺等超声波征像等几个重要方面,低分离浸润性导管癌和高分离浸润性导管癌相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微小钙化、后部回音减弱等超声波征像几个重要方面,低分离浸润性导管癌和高分离浸润性导管癌相对比,差异性无统计意义(P<0.05)。
结论乳腺癌超声征像与病理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及生物学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因此通过对乳腺癌病人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测,可以对疾病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学分类的判断发挥重要提示意义,对医学诊断提出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病理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生物学指标前言:乳腺癌是医学治疗妇科中较为常用的不良癌症之一,好发在育龄期女性群体中,多以35~50岁女子居多,其发病率居于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前列,占到全国妇科恶性肿瘤总发生数量的45%左右。
近年来,由于受生活压力增大、生活方式变化等外部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乳腺癌的患病率有了明显提高,而且呈现出了相当的年轻性发展趋势,医学预防状况也十分严重。
虽然乳腺癌有些预后不错,但仍旧会对病患的正常生活状态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如果处理不及时将会错失了最好治愈时间,危及了病患的身心健康,从而导致病患死亡率。
乳腺癌分子生物学指标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e s t r o g e n r e c e p t o r , p r o g e s t e r o n e r e c e p t o r , H E R 一 2 , K i - 6 7 i n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a n d
M ol e c ul ar bi o l o gi c al m ar k er s e x pr e s s i o n i n br e as t c a nc e r a nd i t s r e l at i o n s hi p wi t h c l i ni e op at ho l og i c al f e a t ur e s
通讯作者 , E . m a i l : w x m 6 0 @y a h o o . c o m . e n )
摘要: 目的 探讨乳 腺癌分子生物学指标 E R、 P R、 H E R 一 2和 K i - 6 7的表达 及临床意 义。 方法 收治的 3 7 2例 乳腺癌 患者
E R、 P R、 H E R . 2和 K i - 6 7的表达 , 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 的相关性 。 结果 淋 巴结转移 组 E R和 P R阳性 表达率低 , H E R 一 2
乳腺癌HER-2FISH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及临床意义
乳腺癌HER-2FISH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及临床意义【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乳腺癌中的一个重要生物标志物。
HER-2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高度灵敏和特异的分子病理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测定HER-2基因的扩增情况。
本文从乳腺癌的流行病学意义开始,介绍了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然后详细解释了HER-2FISH技术的原理和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HER-2FISH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揭示了其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
探讨了乳腺癌HER-2FISH分子病理检测技术的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展望。
本文旨在强调HER-2FISH技术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乳腺癌、HER-2、FISH、分子病理检测、流行病学、技术原理、应用、预后、临床意义、价值、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乳腺癌HER-2FISH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及临床意义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案的制定往往需要考虑到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HER-2是乳腺癌中一个重要的分子标志物,其过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增强、预后恶化等密切相关。
而HER-2FISH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则是评估HER-2基因状态的关键方法之一。
HER-2FISH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能够直接观察HER-2基因的扩增或缺失情况,相对于传统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通过HER-2FISH检测,临床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肿瘤的分子亚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HER-2FISH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在乳腺癌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诊断信息。
HER-2FISH检测结果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对于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状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正文2.1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意义与HER-2表达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乳腺癌中PS2,E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P 2与乳腺 癌 的关 系 S
2 1 P 2生 物 学特 性 及检 测 . S P 2pami ) 因是 18 S (l d 基 s 2 9 2年 由 日本 的 Mai s .
ao si3 kw l[] (1 发现的 , 是从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 MC FA 片段 , P 2基 因 , S —D 即 S P 2蛋
中妇女死亡的一个 主要原因 , 近几年来发病率有所 上 升 。大 约 10多 年 前 ( es n 19 ) 次 报 道 0 Bat ,86 首 o 了雌 激素 依赖 性 乳腺癌 [l 1。在 2 世 纪 7 代 , 0 0年 明 确了雌激素通过雌激素受体 ( R) E 起作用 , 其后又 发现了孕激素受体 (R , 2 世纪 8 P )在 0 0年代 , 又发 现了所谓乳腺的雌激素调节系统 , 或称雌激素诱发 蛋 白, 中 P 2特别引人 注 目并被认 为是 评估乳 其 s 腺癌 预后 可 能 优 于 E R、P 的 雄 激 素 调 节 基 因。 R
维普资讯
・12 ・ 2
At a c aAcd !
Ne M o g / J n. 0 2 V 1 2 No 2 / no u 2 0 o.5 .
・
综
述・
文章缩 号 :0 42 1 (o 2 o .120 10 .1 32 0 )202 .5
本 文仅 就 乳 腺癌 中 P 2的特 性 、 E 的关 系 , S 与 R 以
乳 腺 癌 病 人 必 须 进 行 的一 项 常规 临床 病 理 检 查[ 作为合理安排乳腺癌治疗 的重要理论依据 。 驯,
12 E . R与 乳腺 癌 的预后 关 系
ILT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
ILT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对女性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乳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标志物潜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ILT4是一种免疫调节分子,可以调节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活性。
因此,在乳腺癌中的IL-4T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有待深入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ILT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评估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在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如下:2.1 病例收集:收集50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样本,包括癌组织和对照组织。
2.2 组织病理学分析: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病态分析方法对组织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包括肿瘤大小、浸润性、组织分级等指标。
2.3 免疫组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T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癌组织和对照组织中的差异。
2.4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评估ILT4与临床特征、预后等指标之间的关系。
3. 预期结果预期本研究可以获得以下结果:3.1 在乳腺癌中,ILT4的表达水平较高,并且在癌组织中表达更为显著。
3.2 ILT4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浸润性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3.3 高ILT4表达组的患者预后较差,与低ILT4表达组相比具有更高的死亡率和复发率。
4. 讨论和未来研究方向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研究乳腺癌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标志物提供重要基础。
未来可以考虑采用更加精确的实验方法和更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结果,并探讨ILT4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生物学指标的临床意义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乳腺癌生物学指标的临床意义安徽省立医院程广源提示:为什么不同的人患同样一种乳腺癌,其自然发展史、生物学行为及对治疗的反应和结果等会有所不同随着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结合日趋紧密,肿瘤生物学指标为人们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传统的肿瘤解剖分期(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等)对于预测肿瘤复发转移是临床上较成熟的风险评估指标。
临床证实,组织病理学看起来一样的乳腺癌,其自然发展史、生物学行为及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等会有所不同。
随着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结合日趋紧密,肿瘤生物学指标(包括ER、PR、HER-2、增殖指标等)为人们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肿瘤生物学指标不仅能够判断肿瘤的预后,还能够预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并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其价值己经超过了解剖分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今将有关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作一概述。
一.指导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标志物1.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ER、PR的检测实现了内分泌预见性的治疗。
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ER、PR均阳性者有效率为60%~70%。
ER阳性PR阴性或ER 阴性PR阳的乳腺癌患者有效率20%~30%;ER阴性病人有效率仅为5%左右。
说明ER、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尤为显着。
ER、PR不仅是一项很重要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预先性标志物,而且也是一项预示预后的标志物。
恶性程度较低的高分化乳腺癌组ER、PR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癌组;淋巴结转移组ER、PR阳性率低于无转移组;ER、PR阴性者预后差。
研究表明ER、PR均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好的指标。
2.AR(雄激素受体):AR检测水平与孕酮类药物有效率呈正相关,而与PR水平无关。
乳腺癌中AR大多与ER、PR同时表达,只有少于10%的癌组织单独表达AR。
一般来说,若肿瘤表达AR,预后较好.研究表明原发性乳腺癌中AR的表达水平是预测肿瘤对甲孕酮治疗反应的独立指标。
孕酮类药物是通过AR而产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AR水平不会因肿瘤转移而下降,因而AR水平是选择孕酮类药物治疗的有效指标。
3.PS2基因:又称雌激素诱导基因。
PS2蛋白是雌激素依赖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由8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分子量为7KD,结构稳定。
PS2蛋白是乳腺雌激素调节系统成员之一。
乳腺癌PS2阳性表达率为43%~58%。
许多研究证实PS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月经状态相关,绝经前的患者较绝经后的患者PS2阳性率高。
这一现象被认为是绝经前妇女的血循环中雌激素水平较高所引起。
PS2主要在小于2cm肿瘤和分化好的肿瘤(组织学为Ⅰ、Ⅱ级)中表达。
研究表明PS2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激素治疗敏感性高。
因PS2基因表达与ER、PR存在密切相关,即ER、PR(+)的乳腺癌,总的看来PS2也是阳性表达。
ER、PR(-)而PS2很少呈阳性表达,仅约4%。
选用内分泌治疗还是选用化疗,目前检测PS2、ER和PR已成为决定性手段。
检测PS2可以补充ER、PR的不足,ER、PR、PS2三者结合检测可达到满意的效果.未停经患者的雌激素水平较高,能有效诱导PS2的表达。
PS2表达可以反映肿瘤分化,PS2表达越高提示癌细胞分化越好,预后也好。
在未停经的乳腺癌患者PS2的高表达与生存期呈正相关。
原发癌PS2的低表达或缺如,生存期短。
PS2、ER、PR阴性的乳腺癌预后差.因此PS2的检测可作为乳腺癌抗雌激素治疗、判断预后的一项预测指标,尤其对未停经患者的内分泌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辅助乳腺癌诊断的标志物1.CA15-3抗原:CA15-3是一种类黏蛋白膜型糖蛋白,由肿瘤细胞分泌入血的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但可能存在于多种腺癌内,如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肺腺癌、肝癌。
CA15-3在健康人群血清水平参考值为30u/ml。
一般认为早期乳腺癌CA15-3诊断阳性率较低,但特异性优于癌胚抗原(CEA)。
仅有个别报道早期无转移乳腺癌病例CA15-3增高。
据文献报道乳腺癌术前检测总阳性率为%~%。
60%~80%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CA15-3血清水平高于30u/ml。
低分化腺癌阳性率较高,存在恶性程度高而较敏感的趋势。
肝转移特别是骨转移血清CA15-3显着升高,阳性率可达100%,如浓度>100u/ml几乎可认为一定有转移。
它可比临床及影像学诊断早48个月发现转移、复发癌灶。
其含量升高幅度越大则存在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检测血清CA15-3能较早地发现乳腺癌复发或转移,对监测疗效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是进展期乳腺癌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少数非恶性乳腺疾病患者CA15-3可升高,一般低于40u/ml,但临床应对CA15-3阳性的良性病变要高度重视。
2.癌胚抗原(CEA):对乳腺不同类型病变组织CEA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导管上皮CEA均为阴性,随上皮增生和异型程度加重,CEA表达的强度和阳性率均逐渐递增,至导管内癌达高峰。
轻度增生仅偶见弱阳性表达,中度增生组有少量呈阳性表达,强阳性表达主要见于癌,偶见于重度增生组病变。
重度增生组的CEA阳性率水平已接近于癌,对其中CEA呈强阳性表达的病变应视为可疑早期乳腺癌的监测对象。
不典型增生在形态上虽不是癌,但从增殖活性角度看,它已由正常的细胞增殖过程中逸脱出来进入增殖亢进状态。
特别是重度不典型增生,根据细胞增殖活性,提示具有更大的癌变潜能的病变,这与上述CEA阳性表达是一致的。
免疫组化检测CEA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3.PRL(泌乳素):近年来泌乳素与乳腺肿瘤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临床和实验研究已证明,约70%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泌乳素受体。
研究显示:①乳腺癌泌乳素受体阳性率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腋淋巴结转移3个以上时,泌乳素受体阳性率较无转移者显着增加。
表明乳腺癌泌乳素受体阳性,预示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较强。
②泌乳素受体阳性率与乳腺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
表明乳腺癌泌乳素受体阳性预示肿瘤生长、繁殖作用力强而迅速。
③泌乳素受体阳性率与临床TNM(肿瘤、淋巴结、远处转移)分期有关,表现为临床期别越高泌乳素受体阳性率越高。
约70%的乳腺癌组织含有免疫活性的PRL,并存在自/旁分泌环,乳腺癌细胞自身也能产生PRL诱导蛋白分泌PRL,PRL与其受体结合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加速其浸润和转移,促进乳腺癌的发展。
有报道血清PRL含量增加,可刺激乳腺癌细胞内多种活性物增加,使其生长、代谢旺盛。
高血清PRL水平与肿瘤恶化,产生耐药性及生存期缩短有关,临床上使用PRL拮抗剂对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有效。
相反低水平的血清PRL,对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血清PRL增高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2倍多;患良性上皮增生者的危险性增加倍;患良性纤维细胞增生者的危险性增加1倍。
提示血清PRL含量增高是促进乳腺癌发展的重要因素。
4.BRCA1(肿瘤易感基因):BRCA1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肿瘤抑制基因,对细胞周期起着负调控作用。
野生型BRCA1可诱导凋亡并抑制雌激素依赖型转录通路,该通路与乳腺上皮细胞增生有关,BRCA1基因突变后抑制作用丧失可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和肿瘤的发生,与乳腺癌、卵巢癌发生有密切关系,BRCA1基因突变者患癌风险远高于普通群体,且风险逐年增高。
BRCA1基因突变可造成乳腺癌和卵巢癌易感性增高,其遗传性状是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遗传给子女。
大约有45%的家族性乳腺癌和90%的遗传性乳腺癌检测出BRCA1基因突变。
BRCA1突变基因携带者至60岁时,乳腺癌累积发病率达54%,卵巢癌为30%。
在70岁以前有82%~87%可能发生乳腺癌,有44%可能发生卵巢癌。
检测BRCA1基因对于乳腺癌、卵巢癌患病风险评估、发病监测、早期筛查、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美国密执安大学等研究报道,大约有60万美国妇女具有易引起乳腺癌的遗传缺陷,对200个家庭进行了BRCA-1基因缺损的筛选,研究表明如妇女带有此种基因缺损者,其50岁以前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将为59%,在65岁前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为80%,而对一般妇女来说,这种可能性分别为2%和6%。
如果病人血液或组织中含有BRCA-1基因突变,其子女也能查到BRCA-1基因突变,那么她的子女就处于高危险的状态。
一个含有BRCA-1遗传突变基因的人,一生中发生乳腺癌的机会大于80%,发病年龄比较早,同时伴有卵巢癌的机会较多。
对具有此种基因缺损的人群定期检查,就可做到早发现和早期治疗。
对乳腺癌高危患者的预防措施:(1)预防性乳腺切除是目前唯一可以确实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有效措施;(2)口服三苯氧胺可以减少高危患者近30%~40%的乳腺癌发生率,不仅可减少新的乳腺癌发病率,而且也可减少对侧乳腺癌的发生;(3)监护措施主要: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每年1次临床与超声波检查;35岁前应每2年做一次乳腺X线照片或乳腺扫描,35岁以后应每年做一次这种检查。
相信人们将进入一个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新时代,将不是在疾病发生时而是在疾病未发生时寻求干预措施。
三.预示乳腺癌预后的标志物常规临床分期对乳腺癌的远期判断不理想,需要建立新的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方法,研究表明,反映肿瘤生物行为的一些标志物能更准确地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1.P53抑癌基因:它在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化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它的正常功能为:(1)野生型P53对细胞的生长增殖起负调控作用;(2)具有类似“分子警察”的功能,当细胞DNA受损伤时,使细胞停止于G1/S期,以利于细胞修复损伤,若细胞损伤不能修复,则诱导细胞凋亡,从而防止有恶变倾向的细胞不再生存下去。
当P53基因受致癌因子的攻击发生突变后,突变型P53基因不但丧失其正常功能,而且还有致癌作用。
突变型P53蛋白促进细胞的增殖和转化,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认为P53基因突变是乳腺癌进程中的早期事件,是乳腺癌发生和发展重要原因之一。
P53基因突变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约50%的乳腺癌有p53突变。
随着肿瘤的进展,P53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且肿瘤组织分化越差,P53阳性表达率越高,可能预示乳腺癌具有较强的侵袭力,并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53高表达的乳腺癌可能具有较强的转移力,提示预后不良,是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独立指标。
但也有报告与预后无显着相关性,而是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一个参考指标。
P53在中国妇女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平均为45%(43%~47%)。
分析结果表明,P53阳性者淋巴结结转移和术后复发的概率显着高于阴性者,而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概率显着低于阴性者;P53阳性表达是预后差的危险因素,其转移、复发及生存期低于5年的概率约为阴性者的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