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盆地
二连盆地裂谷构造演化
研 制E J ] .石 油化 工腐 蚀 与 防护 , 2 0 0 3年 第 2 O
卷 第 3期. E 3 ] 张 可 .弱碱 三元 复合 体 系各 组 分作 用 关 系研
究[ J ] .特种 油 气藏 , 2 0 0 9年 第 1期.
收 稿 日期 ; 2 O l 3 一O 4 一l 8
古华 力 西晚 期褶 皱基底 上和 燕 山拉 张翘 断构 造应 力场作 用 下发 育起 来的 新 生代 断 陷沉 积 盆地 , 它是 由
众 多小盆 地组 成 的盆 地群 。二连 裂 谷 盆地是 在 三叠 纪 区域 性挤 压 隆起 的 背景 上 , 经历 了初始拉 张裂 陷 、
强烈 拉 张深 陷 以及 后 裂谷 阶段 等完 整 的裂谷 盛 衰演化 过程 。
J
队执行 , 在 日常生 产 管理 中 已开始 应用 。 针 对 井 口点 滴 加 药 取 得 的 良好效 果 , 准 备推广 应用 规模 , 进 一 步 降低 北 二 西 弱碱 三 元复 合 驱抽 油
I I
机 井 的检泵 率 , 确 保试 验 取得 更好 的效果 。 通过试验 , 对北 二 西 弱 碱 三元 复 合驱 抽 油机 井
2 0 1 3 年第 1 4 期
杨 冰 彬 二 连 盆 地 裂谷 构 造 演化
5 3
转, 本 期 反转 的结 果 造 成 上 侏 罗 统 的部 分缺 失 和 下
一
厚 度一般 为 4 0 0 m ̄ 5 5 0 m, 最 大厚度 不超 过8 0 0 m。 赛
汉早 期是 一 套湖 沼相 沉积 , 常 含褐 煤层 , 是 二连 盆地
重 要 的找 煤 层 位 ; 晚期则发育古河谷 , 为 河 流 相 沉
积, 是本 区古 河谷 砂 岩型铀 矿 的重 要找矿 目的层 。
二连盆地群乌兰呼都格盆地白垩纪煤层与古地理关系浅析
从这里了解西部资源从这里了解西部经济〖论文天地〗150WESTRN RESOURCES二连盆地群乌兰呼都格盆地白垩纪煤层与古地理关系浅析田晓红1马云平1张晓东21.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实验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312.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院呼和浩特010010摘要:在早白垩纪,由于燕山运动,在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二连区形成了众多的断陷盆地。
这些盆地的形成含煤岩系的沉积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这些断陷盆地走向近东西。
主要发育有白垩系的大磨拐河组含煤建造。
由于盆地基底不平,形态千差万别致使该地层非全区发育。
沉积环境从浅部的冲积、洪积相过渡到沼泽相、浅水湖相,在水深适中,环境相对稳定的区域,交互沉积了煤层,砂岩、砂砾岩等为主的大磨拐河组含煤段。
古构造对沉积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因而对煤层的形成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研究盆地古构造形态对进一步勘查煤层的赋存范围及制定各种技术指标都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二连盆地群乌兰呼都格盆地古地理煤层沉积旋回含煤性乌兰呼都格盆地处于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第三沉降带,内蒙古弧形褶皱带与巨型纬向构造体系阴山—天山构造带中段相连接的地方。
受区域构造的影响,区内总体构造线方向为近东西。
聚煤盆地的形成和其展布方向严格的受构造控制。
自二叠纪华力西运动后,区内结束了地槽发展的历史。
从早二叠世晚期至中侏罗世,本区一直处于长时期的剥蚀状态。
晚侏罗世,燕山运动早期的强烈地壳运动,在华力西褶皱带上形成了近东西向的隆起和凹陷。
由于受到南北方向压应力的强大挤压作用,表现在褶皱和断裂的方向为近东西向。
形成了众多的中生代断陷盆地。
沉积了白垩系含煤地层。
1.物探资料分析二连盆地群的聚煤盆地分布范围较广,形成有规模大小不一的各种次级盆地。
如何判断各个盆地的含煤性就需要收集各类物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但主要以电测深和重力资料为主要依据。
从以往工作经验和实地勘查效果来看,电测深和重力资料在盆地中套和程度好的其聚煤条件也好,含煤性亦不错,反之则含煤性一般。
浅析二连盆地铀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
为巴音宝力格早 中华力西褶皱带。 盆地盖层为中、 生代陆相碎屑 , 新 盆 论矿床形成机制。 地总面积约 1 万平方公里 。 1 1 铀矿 地 质 特 征 11 铀矿产在箕状断陷盆地边缘 , . 产铀盆地不管是单断 型还是 双型 ,
21 0 0年 第 9期
S IN E&T C O O YIF R CE C E HN L G O MATO N IN
0矿制
李 斌 王 富 湘 ( 吉林省 核 工业地 质局 吉林 长 春
【 摘
106 ) 3 0 2
要 】 文 以盆 地 构 造 演化及 沉 积 建 造 分 析 , 究 了盆 地 差 异 升 降 , 活 化 迁 移 , 示 了二 连 盆 地 含 铀矿 层及 铀 矿 的分 布 规 律 与 定 位 条 本 研 铀 揭
总 表 现 为 一侧 深 陷 , 一 侧 陷 落 幅 度 较 小 , 成箕 状 沉 积 盆 地 。 东 向 另 形 如
化 还 原 富 集 这 两 个成 矿 阶段 。 21 成 岩 预 富 集 铀 的成 岩 预 富 集 , 源来 自富铀 基 底 隆起 剥蚀 区 。 . 铀
富铀 基 底 由元 古 代 变 质 岩 、 力 西 — — 燕 山 期 花 岗岩 和 中酸 性 火 山 岩 华
件 。 对 二 连 盆地 地 区铀 矿 化 特 征 及 成 矿 条 件 进 行 了初 步 分析 。
【 关键词】 陆相碎屑 ; 氧化 带; 基底 隆起
二 连 盆 地 位 于 中 亚— — 蒙 古 地 槽 褶 皱 区东 部 南 缘 华 力 西 褶 皱 带 2 成 矿 机 制 内。 地 四周 被 古 生 代 和 早 中 生代 隆起 为 限 。 部 以 狼 山构 造 带 为 界 . 盆 西 东 部 为 大 兴安 岭早 中生 代 隆 起 ,南 邻 华 北 地 台 北 缘 温 都 尔 庙 隆 起 . 北 在 上 述 铀 矿 地 质 特 征 和矿 床 成 因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以苏 崩 矿 床 和 测 老 庙 矿 床 为 例 , 据 成 矿 铀 质来 源 、 矿 作 用 及 过 程 划 分 成 矿 阶 段 , 根 成 讨
内蒙地层特征
白音查干凹陷地层特征简表白音查干凹陷是二连盆地西缘的一个中生界残留凹陷,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东西长约150Km,南北宽约15~28Km,面积约3200Km2,凹陷由差异明显的两部分组成,西部受塔拉边界断层控制形成北断南超的箕状洼陷,是凹陷沉积、生烃主体。
凹陷的基本构造格局可分为塔拉断裂构造带(北部斜坡带)、西部洼陷带、白音断裂构造带(南部斜坡带)、东部洼陷带和白音查干超覆带五个斜列展布的二级构造带。
西部洼陷的塔拉断裂带(北部斜坡带)受边界塔拉断层控制,形成具有同生性质的逆牵引背斜构造以及断鼻构造,具有圈闭发育早,面积较大,距油源近等特点。
白音断裂带(南部斜坡带)受白音断层及其规模较小的三、四级断层作用形成了以断块、断鼻为主的储油构造。
圈闭特点是断层多、断块破碎,虽然具有大的鼻状构造背景,但被断层切割成许多断块圈闭。
每一断块都是一个独立的聚油单元。
由于沉积特征的差异,且断层多、断块破碎,各个构造带形成的了不同的沉积特征和岩性特征,也形成了不同的岩电关系。
白音查干凹陷生油岩在纵向上有三套,即阿尔善组二段、腾格尔组下部和都红木组的二三段。
从有机质丰度指标来看,这三套烃源岩质量均较好,为好~较好烃源岩,从烃源成熟度来看,都二三段烃源岩属于未成熟烃源岩,未进入生烃状态,而阿尔善二段、腾格组下部的烃源岩在都红木组~赛汉塔拉组沉积时期,进入成熟阶段,逐渐开始了生烃高峰时期,成为了白音查干凹陷的主力烃源岩。
平面上,都红木组、腾格尔组烃源岩在桑合地区厚度较大,在翁特、达尔其地区较薄。
阿尔善二段烃源岩在翁特地区最厚、桑合地区次之、达尔其地区最薄。
在西部次凹的南北斜坡带上,由于沉积环境的差异,致使储集层的特征也有所不同,在北部斜坡带(即塔拉断裂带)受塔拉断层影响,地势高差大,陡斜坡,近物源,形成了多期扇三角洲沉积。
由于颗粒粗细混杂,搬运距离短,且快速堆积,使得碎屑颗粒分选差,储集层的物性变化大,储集层主要发育在阿尔善组一段,腾格尔组上部和都红木组一段,从阿尔善组到都红木组砂体类型有辫状河道砂、水下河道砂、前缘席状砂等。
二连盆地章古特地区浅层油藏地质特征
二连盆地章古特地区浅层油藏地质特征二连盆地章古特地区是一个富含油气资源的地区。
该地区的浅层油藏地质特征与其他地区有很大差别,具有独特性。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二连盆地章古特地区浅层油藏的地质特征。
一、地质背景二连盆地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陆相盆地之一,其面积约为22万km²。
章古特地区位于盆地的南部,北纬42°~43°,东经115°~116°,总面积约为2000km²。
该地区处于盆地的裂谷区,发育了一系列断裂,赋存有丰富的浅层沙岩和泥岩。
该地区受沉积作用较强,沉积物厚度较大,是一处非常适合油气富集的地区。
二、岩性和储层特征章古特地区地质构造成熟度较高,地质时代跨度较大。
岩系主要是二叠系致密砂岩和泥岩,以及三叠系下统的砂岩、泥岩、灰岩等。
其中三叠系下统的陆相砂岩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油气层。
1. 致密砂岩:该地区致密砂岩多数为红色或深红色,呈多层交互分布,砂颗粒以中细粒度为主,粒度排序较好,分散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和渗透性。
致密砂岩的孔隙度一般在0.1%~5%之间,渗透率极低,储层性能较差。
2. 陆相砂岩:陆相砂岩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油气层,分布较广。
通常呈灰绿色或黄灰色,石英颗粒为主,沥青质含量较高,孔隙度一般在10%左右,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储层性能。
3. 泥岩:该地区的泥岩颜色多样,有绿色、灰黑色、褐色等,其中绿色泥岩中的有机质含量较高,是烃源岩。
泥岩属于相对较差的储层,一般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但对陆相砂岩形成漏斗形的收支域具有重大作用。
三、油藏特征1. 富集类型:章古特地区油气富集类型较为复杂,既有岩心、孔隙、微裂缝储层,又有漏斗形储层、岩溶储层等多种类型。
2. 富集时间:浅层油藏的富集时间较短,大约在第三纪晚期 ~ 第四纪早期,属于近地表高温条件下的富集。
3. 富集层位:陆相砂岩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油气层。
富集层位主要包括三叠系下统南四道口组、两岔子组等地层。
二连盆地高力罕凹陷构造特征分析及有利勘探目标预测
二连盆地高力罕凹陷构造特征分析及有利勘探目标预测二连盆地自勘探至今已经经历了近40个年头,但已经出油的凹陷较少,只占已知凹陷的一小部分,在新区的进展不大。
从当前形势上看,深入了解已经登记的区域,优选出最为有力的目标,是日后勘探过程中必须要打下的基础,也是当前形势下必须要做的工作。
本文便以二连盆地高力罕凹陷的地震资料解释为研究基点,讨论其圈闭目标的落实,并给出勘探井位的建议,标签:二连盆地;高力罕凹陷;地震资料;井位优选前言:二连盆地坐落于我国内蒙占自治区,整体走向呈东西转北东延伸,以高原为主要地势。
高力罕凹陷位于乌尼特凹陷的东北部地区,总体勘探面积约3040km2,主要分为高力罕、查干诺尔、图力嘎、哈拉根图、哈拉根图南五部分洼槽,其中,面积最大,且資源储量最多的便是查干诺尔,勘探面积约有800km2左右。
一、地震资料解释本文中对地震资料的解释来源于2007年施工的二维地震迭偏剖面,共14条,其中包括11条主测线与3条联络测线。
以标准标定层位为依托,对连井剖面与过井主测线进行解释,并构建起骨架剖面,骨架剖面要选择综合条件较好的3条主测线与2两联络线,选择原则有三个:其一为过井线;其二为横跨洼槽较多;其三为能够在横向上完成连续的对比追踪[1]。
通过骨架剖面的构建,便能够将本区构造样式基本确定下来。
之后,南于方向不同,叠片剖面在交点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偏移,由此产生相互之间的闭合差,但在这种条什下,交点处所反射出来的特征仍然是一致的。
因为一部分工区剖面存在较稀的问题,所以在进行平面组合的过程中难度较大,主要运用的方法是分析剖面断层的形成原因,根据剖面断裂的相似性以及平面位置等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综合解释主测线与联络线,并与地质特征相结合,便可以完成工区地震资料解释与断层组合。
二、圈闭目标落实自垩统腾格尔组腾1段是高力罕凹陷查干诺尔洼槽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大体上分为三个构造带,分别为:延高1-9构造带、延高2 8构造带以及北部构造带,这三个部分都是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地区。
二连盆地三种典型构造带岩性油藏形成模式分析_刘震
二连盆地三种典型构造带岩性油藏形成模式分析_刘震二连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地区,是一个以古特提斯构造演化为背景的典型深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且多样化。
在二连盆地,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构造带,其中包括拗陷正断裂带、逆冲断裂带和背斜构造带等。
这些构造带不仅对油气的分布和聚集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对油藏的形成模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首先,拗陷正断裂带是二连盆地最为典型的构造带之一、拗陷正断裂带由近东西向的拗陷构造和沿着断裂面延伸的正断裂构造组成,正断裂构造控制着断块的上升和下降。
在沉积环境中,拗陷正断裂带通常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和沉积物源区紧邻带特点。
沉积物源区的高储量沉积物不仅为油气提供了优质的储集空间,同时也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拗陷正断裂带形成的油藏中,常见的油藏类型包括裂缝型油藏和似断层型油藏等。
其次,逆冲断裂带也是二连盆地重要的构造带之一、逆冲断裂带由沿斜向上推挤的逆冲断层构成,这种构造形态常伴随着剪切和扩张构造的产生。
逆冲断裂带往往对于油气的聚集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在逆冲断裂带形成的油藏中,常见的油藏类型包括背斜型油藏和逆冲断裂型油藏等。
背斜型油藏是在逆冲断层前缘的背斜反向构造中形成的,油藏两侧通常有断层和正断裂构造控制。
逆冲断裂型油藏则是在逆冲断层顶板或底板侧形成的,常伴随着断层蚀变和滑脱带形成。
最后,背斜构造带也是二连盆地典型的构造带之一、背斜构造带主要由背斜构造和伸展断裂构造组成,背斜构造通常形成在前陆盆地的弯曲带或油气圈闭的陷闭带。
在背斜构造带中形成的油藏多为背斜型油藏,油气主要聚集在背斜的褶皱背斜腹部。
综上所述,二连盆地的典型构造带包括拗陷正断裂带、逆冲断裂带和背斜构造带等。
不同类型的构造带对油藏形成模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研究这些构造带的特征和油藏形成模式,对于二连盆地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二连盆地早燕山期构造体制及原型盆地推测
5; ) ②侏 罗 系与 白垩纪呈 显著 的角度不 整合 接触 , 与
白垩 系 的分 布 没有 明显 的关 联 ( 6 , 白垩 系 凹 图 )与 陷 的分布范 围完 全 不 一致 。这样 , 文 根据 侏 罗 纪 本 地层 是否 与 白垩 纪地 层 继 承性 发 育 , 即是 否受 白垩
的北亚 大陆 。三 叠 纪 时期 , 由于继 续 受 南 北 向挤
压 的影 响 ( 动力 源 自华 北 板块 和扬 子板 块 的碰撞 ) , 二连盆地 区经 历 了印支期 的陆 内造 山 , 整个 三叠 纪 ,
从 大 地构 造 上 , 二连 盆地 处 于古 华 北板 块 与 古
西伯利 亚板块 的缝 合 线 上 , 是华 北 克 拉 通 和西 伯 利
亚克拉 通相 互作 用 的关 键 部 位 ( 越等 , 9 4 任 建 赵 19 ; 业等 ,9 8 。海 西期南 北 向的俯 冲 、 19 ) 挤压碰 撞造 山 , 使北 中 国板 块和 西 伯利 亚 板 块焊 接 在一 起 , 构成 统
地
质
学
报
0
连 地 兰 竺 苎 翁 兰
弧
徉 {脊 I
个: 额尔登 苏木 凹 陷 、 罕 乌力 吉 凹陷 、 赛 扎格 斯 台 凹 陷 和何 日思 太 凹陷 。 地震 资 料 的构 造解 析 表 明 , 据 与上 覆 地 层 的 根
言
2( 0
/|
醚 4( 0
有共 同 的成 盆机 制 。
由于“ 叠合 型” 罗 系分 布 在裂 陷 的初 始 阶段 , 侏 盆地 的范 围十分 局 限 , 这样 , 叠合 型分布 的侏 罗系分 布 范 围是 十分 有 限 的 , 探 前 景也 比较 有 限 。而非 勘
内蒙古二连盆地断陷凹陷沉积砂体分布与控制因素
内蒙古二连盆地断陷凹陷沉积砂体分布与控制因素从沉积砂体形成着手,开展沉积砂体形成分布主控因素研究,认为古地貌决定物源(沉积体系)入湖位置及沉积体系分布、古溝谷决定沉积砂体搬运路径、坡折带控制沉积砂体叠合关系。
标签:二连盆地;断陷凹陷;沉积砂体;控制因素1 地质背景二连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北部,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海西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沉积断陷盆地,东西长约1000km,南北宽20~220km,面积约10万km2。
该盆地由数十个小型断陷湖盆组成,具有分割性强、凹陷湖盆规模小和发育时间短的特征,形成物源多而近、快速堆积和沉积相带变化快的沉积特点,具有形成地层岩性油藏的良好地质成藏条件。
前人对断陷凹陷内沉积(相)砂体的分布与控制因素已作大量研究,对沉积储集砂体的分布研究起到重要指导与促进作用。
针对二连盆地断陷湖盆规模小、沉积砂体类型多、分布相带窄、横向变化快的特点,本文从沉积砂体形成过程分析入手,开展沉积砂体主控因素研究。
2 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①古高地:在区域构造运动控制下,紧邻凹陷陡带和斜坡带的古高地(古凸起)遭受比较强烈的抬升剥蚀作用,提供大量沉积物质;同时,古高地又对古水系起着阻挡和分割作用,与其相对应的沟谷负地貌则是主要的沉积物质供给通道,尤其是与凹陷湖盆区相连通的大山口和古沟谷出口是主要的物源供给口。
凹陷内的古高地对水流起着限制和阻挡作用,也可作为局部沉积物源供给区。
譬如在二连盆地阿南凹陷哈南地区,在阿尔善组沉积初期,哈南潜山已经具备雏形,受早期断层控制,发育为北北东向展布的古高地(或古岛屿),一直暴露出水面,遭受抬升剥蚀,成为该地区一个局部物源供给区;②横向构造带:二连盆地断陷凹陷具有伸展特征,横向构造带主要是指处于不同沉积中心(沉积洼槽)之间起到转换或调节作用的构造带,它与陡带、洼槽和斜坡带的构造走向垂直或斜交,通常在构造特征上可以表现为形成时间较早的断裂构造带。
横向构造带作与相邻洼槽区存在较大的地形高差,形成(水下)古构造高,是一个主要物源供给区,对来自其它物源区沉积物起到明显控制作用。
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二连盆地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重要油气盆地,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之一、它位于巴彦浩特盆地和呼伦贝尔高原之间,北起黑龙江,南至中国蒙古国边境。
以下是该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1.地质构造特征:二连盆地属于由新元古代至新生代发育的碰撞造山带内,有着复杂的地质构造。
整个盆地呈弓状,自北向南逐渐闭合,中部为高、东、西两翼为低的构造格局。
盆地内大致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部分。
2.沉积特征:二连盆地的沉积历史悠久,沉积时代自太古宙至二叠纪,历经了堆积、剥蚀、抬升和沉降等多个阶段。
主要的沉积物包括岩屑碎屑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等。
其中,中部主要为陆相碎屑岩和冲积扇沉积,东部和西部为湖相沉积。
3.石油资源特征:二连盆地是中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之一,盆地内已探明的油气资源储量巨大。
主要的油气藏类型包括构造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和凹陷盆地油气藏等。
石油油藏主要分布在二叠系和白垩系地层中,邻近地层也有局部油气的存在。
井探结果显示,油气蕴藏形式多样,有浸染型、富集型、岩性型等。
4.勘探开发特征:盆地内的石油勘探开发工作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勘探开发经验。
然而,由于盆地构造复杂,油气藏性差异大,勘探难度较大。
在勘探技术方面,盆地应用了地震勘探、测井、岩心分析、化验分析等多种手段。
近年来,盆地还引进了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和油藏开发技术,如三维地震勘探、水平井、多项证明技术等。
其中,水平井技术在二连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5.油气运输特征:二连盆地的油气运输主要依靠管道运输和铁路运输。
盆地内早期的油气运输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进行。
随着盆地油气产量的不断增加,建设规模较大的输油管道已成为主要方式。
以上是二连盆地的主要石油地质特征。
这个盆地具备丰富的石油资源,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需要不断完善勘探技术和提高综合利用水平,以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的石油资源。
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二连盆地简介二连盆地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中北部,东起大兴安岭,西到乌拉特中后联合旗一带,南界为阴山山脉北麓,北至中蒙边界,东西长约1000km,南北宽20 一220km,总面积10、10 ‘ kmZ,是我国陆上大型沉积盆地之一。
二连盆地地理位置二连盆地是在内蒙古一大兴安岭海西褶皱带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生代陆相陷沉积盆地〔42 ,,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国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缝合线上。
北为前苏联和蒙古境内的贝加尔、加里东和海西褶皱系,南面为东西向的中朝古陆东面为中生代北东向构造系,西面为南北向构造系。
盆地具体的边界是:北界音宝力格隆起原为海西期二连一东乌珠穆沁旗复背斜,走向北东东向,广泛发北东向断裂和巨大的海西、印支期花岗岩带,新生代又受到北西向断裂的改造,沿断裂有玄武岩喷发,是盆地北部的主要母岩区;盆地南界温都尔庙隆起是加东褶皱带基底上发展起来的正向构造,属阴山纬向构造体系,由温都尔庙一多复背斜演化而来,形成于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新生代仍在活动。
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分布有大量的中一酸性火山岩类,为盆地南部的主要母源区;界大兴安岭隆起形成于侏罗纪,属燕山中期北东向大型褶皱体系。
晚侏罗世的山喷发作用造成巨厚的大兴安岭火山岩系,沿断裂堆积了一系列火山碎屑岩体,是白奎纪盆地东部的主要母源区;盆地西界索伦山隆起与银根盆地、河套盆地隔。
从区域上看,二连盆地与其北部的蒙古戈壁盆地、中国的海拉尔盆地、东部的开鲁盆地、赤峰盆地、西部的银根盆地、河套盆地等遥相呼应,在平面上成了向北东方向收敛的、蔚为壮观的中生代沉积盆地群。
一.基本地质特征1.地层特征二连盆地早白垄世地层〔4s] 为典型陆相断陷盆地沉积层序。
大量钻井剖面的岩性组合、测井曲线、古生物资料和大量地震反射剖面研究结果表明,二连盆地是在燕山期多期断陷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的早白奎世断陷湖盆群,接受了厚达5000 余米的山间盆地河湖相含煤、含油粗碎屑岩沉积。
二连盆地演化
特征1.地壳隆起阶段:古生代晚期地壳区域性抬升,伴随强烈的火山活动。
地幔上隆,地幔的热对流使地壳膨胀隆起。
全区大部分地区缺失三叠系沉积,局部发生印支期花岗岩侵入,地壳隆起产生拉张应力,在地壳减薄处出现张性断裂;2.早期张裂阶段:早-中侏罗世,地壳内部热量散失,地幔隆起区收缩下降,张性破裂扩大形成规模不等的北北东-北东向张性断陷。
晚侏罗世,太平洋板块向亚洲版块俯冲,加强了本区北西-东南向的拉张作用,且沿北东-北北东向断裂频繁火山喷发发育了兴安岭群火山岩,火山活动加速了地壳块段破裂的进程。
3.强烈断陷阶段:早白垩世,随着北西一南东向拉张活动的加剧, 地壳进一步拉开, 在老的张性断裂系基础上, 又形成若干新的张性断裂, 发育了比侏罗系规模大得多的北北东和北东向伸展的l凹陷。
白垩中期,盆地发育进入了高峰期。
4.均衡调整阶段:早白垩世晚欺, 盆地强烈的断裂活劝逐渐被平稳的沉降所代替, 开始向坳陷转化。
在区域性重力均衡调整作用一下, 湖盆不断萎缩, 接受了以河流沼泽相为主的赛汉塔拉组类磨拉石沉积, 填平补齐, 覆盖在早期凹凸不平一的地形之上。
5.挤压上隆阶段:晚白垩世,盆地应力场以挤压为主,东部和北部缓慢隆起遭受剥蚀。
晚白垩世末,晚燕山运动使本区进一步挤压隆起,伴随中基性火山喷发。
二连盆地处于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相互交切相互作用的关键部位,应力经过多起演化:板块超碰撞作用阶段T、构造体制转换阶段J、大陆裂谷伸展阶段k1、走滑-挤压隆升阶段E-Q。
发育早-中侏罗世阿拉坦合力群、早白垩世巴彦花群两期成盆过程。
焦贵浩等(2003)认为早—中侏罗世二连盆地属于天山—兴蒙造山链滞后伸展垮塌作用下的断坳陷盆地,构造特征、沉积类型、生油潜力等方面均可与出油的西北侏罗系盆地类比,且有可能成为二连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新层系。
肖安成2001认为早白垩世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作用,改变了上地幔物质平衡,且两板块之间发育左旋拉张走滑断裂,为粘度降低的地幔物质上涌提供了通道,由于二连盆地位于隆升中心偏西位置,所以与处于上升中心的松辽盆地相比表现为窄裂陷特征。
内蒙古二连盆地形成演化及白音乌拉煤田地质特征研究
内蒙古二连盆地形成演化及白音乌拉煤田地质特征研究作者:王健管仁君来源:《西部资源》2021年第03期摘要:二连盆地群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晚中生代断陷盆地群,是我国早白垩纪聚煤期中重要的聚煤区。
白音乌拉煤田是二连盆地群众多含煤盆地中的一个,含煤面积约423km2,预测煤炭资源量50余亿吨,煤田的勘探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四十多年来,先后由煤炭、石油、地矿等地质勘探队伍,从不同的角度和目地出发,做了大量的地质工作。
文章对以往勘查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研究,详细论述了煤田地质特征及盆地形成演化过程。
关键词:二连盆地;白音乌拉煤田;地质特征1.区域地质背景二连盆地群地处内蒙古中部华力西褶皱带内,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一个晚中生代断陷盆地群,是我国早白垩聚煤期中重要的聚煤区。
盆地群由五坳、一隆一百多个断陷盆地组成。
其北界至巴彦宝力格隆起,南界至温都尔庙隆起,西界至宝音图隆起,东界至大兴安岭隆起,面积约20万km2。
盆地基底主要为晚华力西褶皱岩系和侵入岩、喷发岩。
白音乌拉煤田位于白音塔拉盆地,地处二连盆地群北部马尼特坳陷西端(详见图1),属于一个地堑式的断陷盆地,呈NE方向展布。
2.地质特征2.1地层白音乌拉煤田及其周围出露和赋存的主要地层有:二叠系下统宝力格组(P1b)、哲斯组(P1z)、上统林西组(P2l),侏罗系上统布拉根哈达组(J3b),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群(K1b),古近系始新统伊尔丁曼哈组(E2y)、中新统通古尔组(N1t)、上新统宝格达乌拉组(N2b),第四系全新统(Q4)。
其中,白音乌拉煤田的含煤地层为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群,将巴彦花群划分三组,自下而上分别为阿尔善组(K1ba),腾格尔组(K1bt)和赛汉塔拉组(K1bs)。
煤层主要赋存在赛汉塔拉组内。
(1)阿尔善组(K1ba)煤田勘查钻孔未揭露到该组层位,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岩性以紫色、灰绿色、灰色的砾岩和砂砾岩为主,中夹砂岩、砂质泥岩和泥岩,该组地层发育在盆地形成初期的山前或低洼地带,与下伏地层石炭—二叠系及侏罗系上统火山岩呈不整合接触,地层厚度大于100m。
二连盆地取得新层系油气地质调查重要进展
!"#$年#"月地质装备统深部探测技术与勘查增储示范%的重点工作内容!也是青藏高原固体矿产调查领域首个."""D科学深钻"深钻部署于世界级的甲玛超大型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瞄准甲玛矿床及冈底斯成矿带其他同类型矿床深部富铜矿资源评价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勘查需求"通过实施深钻和相关配套工作!有望形成一套深部资源勘查技术示范体系!对实现资源发现与储量增长双跨越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来源 探矿工程在线!"#$"-!+二连盆地取得新层系油气地质调查重要进展不久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先后在内蒙古西乌旗组织二连盆地野外油气调查现场研讨会#在河北燕郊组织*蒙西地#井+下二叠统含油气性现场研讨会!邀请业内专家对资源所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进行阶段性成果研讨"二连盆地及外围地区石炭*二叠系作为潜在的有利含油气层系!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油气运聚条件!资源评价结果表明该层系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但该套地层长期被认为是盆地的基底!地质研究薄弱!投入的勘探程度较低!多年未见较大的油气发现"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安排下!资源所自!""0年以来!以二连盆地及外围为主要研究区!先后部署了,个地质调查项目!持续开展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调查!累计完成路线地质调查#.""=D#露头剖面实测1$=D##K,万石油地质调查!!""=D!## K#"万石油地质调查,"""=D!##K!,万石油地质调查!$0"=D!!取得如下系列重要成果"一是实施蒙西地#井钻探验证!发现下二叠统巨厚深海*半深海相碳质泥岩"在上古生界下二叠统寿山沟组二段钻遇巨厚黑色#灰黑色泥岩层段!累计视厚度$$+D!初步判断部分沉积环境为半深海*深海!证实西乌珠穆沁地区下二叠统寿山沟组二段具有较好的生烃物质基础!是潜在的优质烃源岩层和盖层"二是查明了兴蒙地区石炭系#二叠系具有正常沉积构造特征!初步建立其石炭系*二叠系构造地层格架"三是在二连盆地查明了宁城#浑善达克等七个盆地和上石炭统*二叠系#中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套含油气构造层系!初步查明兴蒙地区石炭*二叠系区域上分布1套烃源岩层系"专家一致认为资源所在二连盆地取得的系列认识和成果证实了二连盆地及外围地区二叠系具有形成油气的较好生烃条件与物质基础!展现了该地区上古生界二叠系地层具有良好的页岩气资源前景!为实现我国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重大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北方石炭*二叠系新领域页岩气勘查早日取得突破"下一步!资源所将重点开展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加强蒙西地#井岩心的深入工作!评价烃源岩的生烃能力"二是结合钻孔岩心特征!加强钻孔周边地质调查!查明寿山沟组区域特征"三是部署二维地震调查!查明该区石炭*二叠系厚度及展布特征!寻找并落实油气有利圈闭!实施钻探验证"来源 地调局资源所!"#$"0."新疆地矿局创空气潜孔锤钻进最深纪录新疆地矿局第二#三水文队哈密黄土坡铜锌矿采空区充填钻孔是大队在基岩大口径中的首次尝试!施工历时-"天!终孔孔深.,"D!钻孔直径#"""D D!创造了空气潜孔锤钻进最大深度的全国施工纪录"该钻孔钻探新技术#新工艺在全国钻探施工领域同行业中具有领先水平"项目施工区位于哈密黄土坡铜锌矿矿区内!工程内容是以原矿区已经完成的孔径.,"D D的充填孔作为导向钻孔!将原钻孔孔径扩大至#"""D D!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盆地及其周边地区油页岩资源浅析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盆地及其周边地区油页岩资源浅析二连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系指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东起大兴安岭西坡的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西至集(宁)二(连)铁路线,北接中蒙边界,南抵阴山北麓,总体呈NEE~NE向的不规则长条带状,总长800Km,宽度200~400Km,平均宽度300Km。
一、油页岩赋存层位根据20世纪50~70年代地质勘查资料及该区域的1:20万区域调查报告和20世纪80~90年代华北石油物探、钻探资料,二连盆地油页岩及含油泥岩(暗色泥岩)初步确定赋存三个层位,即侏罗系上统~白垩系下统金刚山组(J3)、白垩系下统白彦花群中下组(K1b1+2)和老第三系(E2)。
1、侏罗系上统~白垩系下统金刚山组(J3)金刚山组系指发育于赤峰地区不整合中侏罗世土城子组及其更老地层上的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局部夹中酸性、酸性和碱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多层沉积岩,底部常有砾岩,含热河群动物化石,其上被九佛堂组平行不整合覆盖。
位于大兴安岭NNE向构造带和阴山EW向构造带复合部位,晚侏罗世断裂构造和火山活动频发,所形成的山间构造盆地呈NE~NNE向展布,长条形的断陷盆地多为地堑型构造,沉降幅度大,NW向及SE向的陆源区很容易向盆地中充填正常沉积碎屑岩,并伴有火山碎屑岩的沉积,在这样规模不大的条形盆地中,很难形成泥岩沼泽和覆水的湖相环境,因此大多数无煤层和油页岩的形成。
在较为宽广的盆地中,如多伦县牤牛泡子油页岩矿点和桥头油页岩矿化点,可能形成覆水沼泽~浅湖的环境,由于环境多变,故形成了层数多、单层厚度薄、含油率低的灰褐色油页岩。
例如,多伦县牤牛泡子油页岩矿点形成三层灰色和灰褐色油页岩,总厚度14.50m,含油率3.95-6.23%,矿层间夹含砾砂岩和粗砂岩;桥头油页岩矿化点形成13层,总厚度10m,含油率只达2-3%,单层油页岩形不成可工业开发的矿床。
2、白垩系下统白彦花群中下组(K1b1+2)位于阴山以北的大兴安岭西侧,早白垩世发生了规模巨大的断陷,在大兴安岭东侧则形成了松辽盆地群,西侧则形成了海拉尔盆地群和二连盆地群等。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油气运移富集规律
万方数据·8·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9年箕状断陷湖盆。
由于受断裂活动的影响,凹陷内下白垩统各组段地层的沉积特征变化较大,阿尔善组主要为扇三角洲和湖相泥岩沉积;腾一段为断陷湖盆发育全盛期,主要为巨厚的湖相泥岩沉积,仅在赛四构造带发育了来自东部陡坡带的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砂岩体;腾二段为断陷湖盆震荡沉降期,西部缓坡带主要发育大型的扇三角洲沉积,陡坡带则主要发育以近岸水下扇、小型扇三角洲等沉积类型的砂岩体;赛汉组为湖盆消亡期沉积,主要以扇三角洲和河流相沉积为主。
受同沉积断裂的影响,凹陷东部的赛东洼槽内的阿尔善组、腾一段以及腾二段下部湖相泥岩达到生烃门限,为成熟烃源岩,最厚超过1000m。
凹陷内不同的构造带围绕成熟烃源岩的分布区域,通过断层、骨架砂岩、不整合面等油气运移通道,形成了以基底潜山、侏罗系、阿尔善组、腾一段、腾二段等为主要勘探目的层和以构造、岩性等油气藏为主的勘探格局。
油气主运移通道分析油气总是沿着阻力最小、分力最大的主通道进行渗透运移,其通道也是逐渐由发散到汇聚,位于主运移通道附近或内部且与主运移通道沟通的各类圈闭才是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场所…。
油气主要沿切割烃源岩的油源断层和不同级别的生长断层进行垂向运移,其次沿骨架砂岩、不整合面等进行侧向运移。
主运移通道是圈闭能否充满油气并形成油气藏的关键因素[2.3】。
赛汉塔拉凹陷三维区块的主要运移通道包括断层、骨架砂体、不整合面等,但这些运移通道多以组合形式出现。
骨架砂岩运移通道是油气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
骨架砂岩主要由三角洲、扇三角洲湖底扇、滨浅湖席状砂、近岸水下扇等渗透性良好的沉积砂岩体组成,发育在成熟烃源岩中的这类砂岩体可以直接通过骨架砂岩进行运移和成藏。
不整合面运移通道是油气侧向远距离运移的主要通道。
下伏地层遭受剥蚀后,与上覆地层之间存在一个高孔、高渗的界面,使得油气能够快速沿此界面进行远距离运移。
断层型运移通道是因幕式断裂活动期断裂开启,使深部的油气在地震泵的抽吸作用和浮力作用下快速在断层面和断裂破碎带内向上运移H剖。
二连盆地岩性描述
二连盆地岩性描述1、第四、第三系井段:岩性特征:以灰杂色砂砾岩、浅红色含砾粗砂岩为主,夹薄层棕红色泥岩。
砂砾:杂色,中粗砂,含少量砾石,未固结成岩。
砂砾岩:杂色,以灰色为主,肉红色、棕黄色次之,砾石成份以石英砾为主,长石砾次之,砾径2~4mm,砂质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颗粒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差,泥质胶结,胶结松散,未固结成岩。
含砾粗砂岩:浅红色,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少许岩屑。
砾石为石英砾,砾径2~3mm,颗粒以粗粒为主,少许中、细粒,颗粒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差,泥质胶结,胶结较松散,固结成岩性差。
泥岩:棕红色,质纯,性较软,吸水、可塑性一般,造浆性中等,岩屑呈块状。
分层依据:岩性:以杂色砂砾岩与赛汉塔拉组顶部绿灰色泥岩分界,呈不整合接触。
电性:2.5m电阻率曲线和自然电位无明显变化。
2、赛汉塔拉组:岩性特征:绿灰色泥岩、含砾泥岩与杂色砂砾岩不等厚互层。
砂砾岩:杂色,以灰色为主,肉红色、棕黄色次之,砾石成份以石英砾为主,长石砾次之,砾径2~3mm,砂质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颗粒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差,泥质胶结,胶结较疏松。
泥岩:绿灰色,质纯,性软,吸水、可塑性一般,造浆性较强,岩屑呈团块状。
含砾泥岩:绿灰色,质不纯,含少量砾石,砾径2~3mm,性软,吸水、可塑性一般,造浆性较强,岩屑呈团块状。
分层依据:岩性:(1)以杂色砂砾岩与腾格尔组二段顶部大套灰色泥岩分界,呈不整合接触。
(2)泥岩颜色由绿灰色变为灰色,且略含砂、含砾,由成岩性差变为成岩性较好。
电性:2.5m电阻率曲线和自然电位无不明显变化。
3、腾格尔组二段:岩性特征:上部为大套灰色泥岩,中部以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略等厚互层,间夹薄层泥质砂岩,中部以灰色砂质泥岩与泥质砂岩砂岩不等厚互层。
泥质含砾粗砂岩:浅灰色,泥质分布不均匀,砂岩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暗色矿物少许,颗粒以粗粒为主,少许中、细粒,颗粒呈次棱角状,分选较差,泥质胶结,胶结较致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目的层电测井曲线响应分析
[摘要]针对***地区赛汉组沉积微相的电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并分析该地
区的沉积微相特征。
结果表明,***地区的赛汉组属于辫状河沉积,河道砂体发育,单层砂体及多期河道叠置砂体厚度大,砂岩胶结物少,连通性和渗透性好,是良好的铀矿目的层。
但由于泛滥平原微相不太发育,泥岩在局部地段薄,对形成理想的砂泥结构不利。
[关键词]测井曲线辫状河砂岩型铀矿目的层 ***
沉积相指在地质历史中形成于特定环境中的一套有规律的岩石共生组合[1]。
测井曲线可以客观地反映岩石的共生组合规律,因而可用于沉积相研究[2]。
测井
资料是地下沉积地质体的一系列地球物理响应,这些响应一般是通过定性因素(即测井曲线特征)和定量因素(即测井参数值)反映出来的,其所揭示的沉积地质
体的属性是多方面的[3, 4]。
笔者总结了研究区的电测井响应特征,根据响应的沉
积微相模式特点划分了含矿目的层的沉积微相,并对含矿目的层位砂体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
1 研究区地质背景
二连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呈北东向展布,东侧为大兴安岭隆起,北界为巴音宝力格隆起,南界为温都尔庙隆起,西界为索伦山隆起。
***地区位于该盆地乌兰察布坳陷白音塔拉凹陷西部。
白音塔拉凹陷呈北东向展布,长100km,宽30--40km,基底最大埋深达2km,北临巴音宝力格隆起,南接苏尼特隆起。
下白垩统赛汉组呈近北东向带状展布,宽5--15km,延伸大于40
km,厚60--70m,其底部与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呈不整合接触[5],以一套细中粗砂
岩为主。
赛汉组在二连盆地零星出露,沉积厚度一般为100--500m。
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巴彦花群是一套形成于地形参差、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河流湍急、湖泊狭长浅小、生物繁茂的热带或亚热带气候下的冲积扇河流湖沼相沉积地层。
***地区古地磁分析结果表明,埋深小于90m 的层位属于古近系,之
下的层位属于下白垩统的赛汉组[6]。
该地区孢粉组合分析显示,沉积时期为温暖潮湿的亚热带气候,有向半潮湿、半干热方向发展的趋势[7]。
该研究区钻孔揭露,
其下部为灰色粉砂岩、砂砾岩夹泥岩;中部为绿灰色泥岩夹深灰、灰黑色炭质泥岩和可采褐煤层;上部为灰绿、灰色砂岩夹灰绿、紫红、棕红色泥岩。
赛汉组与下伏腾格尔组上段和上覆古近系均呈不整合接触,是巴彦花群重要的含煤层之
一,也是重要的找铀目的层位[6,8,9]。
2 沉积相的电测井响应
2.1 测井相分析
测井相的定义为“能表征沉积物特征,并且可以使该沉积物与其它沉积物区别开来的一组测井响应特征的总和”。
沉积环境的变化将导致测井曲线形态的变化,通过测井曲线形态分析可以了解沉积环境的变化情况。
不同的沉积环境具有不同的水动力特点,在不同沉积环境中形成的砂岩体或沉积层在粒度、分选性以
及泥质含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10]。
测井相分析就是从一组能反映地层特征的测井响应中,提取测井曲线的变化特征,包括幅度特征、形态特征等以及其它测井解释结论(如沉积构造、古水流方向等),将地层剖面划分为有限个测井相, 用岩心分析等地质资料对这些测井相进行刻度,用数学方法及知识推理确定各个测井相到地质相的映射关系,最终
达到利用测井信息来描述、研究地层沉积相的目的[11]。
2.2 ***地区测井相特征
***地区的沉积相主要为辫状河沉积,河道的坡降较大,因而水流速度较高,沉积物搬运量也较大。
辫状河相以心滩沉积的砂岩为主,缺乏垂向加积的河漫沉积物,故辫状河的二元结构不发育。
在垂向上辫状河相序中粒度及厚度变化的规律性不如曲流河那样明显。
辫状河相的砂岩粒度一般比曲流河的更粗,砂岩的结
构成熟度及矿物成熟度在多数情况下也较曲流河低[12~14]。
在河道砂坝上,泛滥
平原的细粒沉积物常常很薄或者不发育。
综合研究显示,***地区辫状河发育的沉积微相主要有以下几类:
[参考文献]
[1] 何起祥. 沉积岩和沉积矿产[M].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78. 331~ 376.
[2] 黄智辉. 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在分析沉积环境中的应用[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6.
[3] 陆凤根. 测井沉积学基础[J]. 测井技术,1988. 12 (2): 1~ 9.
[4] 王仁铎. 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定量判别沉积相[J]. 地球科学, 16 (3): 1~ 2.
[5] 陈祖伊,李子颖,管太阳等. 产铀盆地的形成演化模式及其鉴别标志[J]. 世界核地质科学,2004. 21 (3): 142.
[6] 聂逢君,陈安平,胡青华等. 内蒙古二连盆地早白垩世砂岩型铀矿目的层时代探讨[J]. 地层学杂志, 2007. 31 (3): 272~ 279.
[7] 凡秀君,聂逢君,陈益平等. 二连盆地巴彦乌拉地区砂岩型铀矿含矿地层时代与古地理环境探讨[J]. 铀矿地质,2008. 24 (3): 153~ 154.
[8] 李胜祥,陈肇博,陈祖伊等. 层序地层学在陆相沉积盆地内砂岩型铀矿找矿中的应用前景[J]. 铀矿地质,2000. 17 (4): 204~ 208.
[9] 陈祖伊. 古河道砂岩型铀矿的主要地质特征及有关找矿工作的方针探讨[J]. 铀矿地质,1999. 15 (1): 1~ 8.
[10] 凌代模,谈德辉. 测井地质学[J]. 测井技术,1983. 7 (2): 51~ 55.
[11] 王贵文,郭荣坤. 测井地质学[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12] 陈钢前. 河流相沉积微相与测井相研究[J]. 测井技术, 1996. 20 (5): 335~ 340.
[13] 吴仁贵,陈安平,余达淦等. 沉积体系分析与河道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讨论[J]. 铀矿地质,2003. 19 (2): 94~ 99.
[14] 孙永传,李蕙生. 碎屑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