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指标与治理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方法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加权平均原则基本思路是权与单因素隶属度的乘 积综合反映了样本集因素(ui)对类的隶属情况
2
模糊综合评价法
1.确定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的 选取参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同时结合评价体的 现有数据。
3.根据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进行单因素评
价,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根据各指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定义
主成分 分析法
特点
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具有其 拘束性,要求变量之间具有 较好的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是通过变量变换 把注意力集中在具有最大变 差的那些主成分上,而视变 差不大的主成分为常数予以 舍弃;
主成分分析中的L 阵是唯一的 正交阵;
主成分分析由可观测原变量 (x)直接求得主成分(y), 并可逆。
3
实例分析(以北京三大湖库水源地为例-主成分分析法)
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治理
水体富营养的生物治理0408210026 许方迪水体富营养化作用是指含大量氮、磷(含N>0.2—0.3mg/L,P>0.01—0.02mg/L)的工业污水或生活废水排入江河、湖泊或海域中时,水体出现的富营养状态。
当富营养水体有适当的生物、水文、气象条件时.水体中的藻类等浮游生物发生暴发性增殖,使大面积的水域被藻类所覆盖.阻碍了水体与大气的接触,导致水中溶解氧的降低,而且某些藻类还会产生毒素。
而藻类的代谢死亡,微生物分解藻体及其它有机物也要耗去水中大量的溶解氧。
从而使水域产生大面积缺氧导致水体腐败发臭造成灾害,有的已成为公害.引起全球关注。
水体呈现富营养化形成赤潮等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水中氮、磷等污染物质含量的增加,所以国家对污水排放中氨、磷量有较严格的要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规定:NH3一N<15mg/L。
磷酸盐(以磷计)<0.5 mg/L.我国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及其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水体富营养化并不十分明显,但是90年代以后情况就比较严重。
东海、南海多次大面积出现赤潮,全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N、P的严重污染,部分河流水域也出现富营养化,最为严重的是滇池,可以说是成了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症。
该湖自出现富营养化以来,采用了许多种防治措施,已花费巨额资金,但仍然没有明显好转。
最近几年,江苏的太湖也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
目前,我国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人1:1比较集中的城市附近,但随着经济发展,水体富营养化存在向农村扩展的趋势。
引起这些地区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外源和内源。
外源也叫外部污染源,所谓外部污染源是指污染水体的污染物来自水体以外的其他环境中的污染源,如大气降水进入地表水体、废污水的排放等。
内源,主要是指那些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物质来自水体内部的污染源。
富营养化水体的脱氮除磷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关键是控制水中氮、磷的含量。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治理策略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治理策略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水是生命之源,它滋养着万物,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然而,水体富营养化却成为了威胁水资源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问题。
那么,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呢?简单来说,就是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导致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随着雨水冲刷和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为藻类等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
比如,氮肥中的氮元素和磷肥中的磷元素,很容易溶解在水中并被带入河流、湖泊。
其次,工业废水的排放也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一大原因。
一些工业企业,特别是化工、造纸、印染等行业,其废水中常常含有高浓度的氮、磷等污染物。
如果这些废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必然会加剧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再者,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是不容忽视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大。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和磷,如果处理不当,也会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
此外,水产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饲料和鱼类的排泄物也会增加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一些不合理的养殖方式,如过度投放饲料,会导致大量未被利用的营养物质积累在水体中。
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首先,它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大量藻类的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得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这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其次,影响水质和水资源的利用。
富营养化的水体往往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水质变差,无法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求。
再者,还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一些藻类会产生毒素,通过食物链的传递,最终可能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面对水体富营养化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治理策略。
在源头控制方面,要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水质检测tp和tn标准参数
水质检测tp和tn标准参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质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水质检测是保证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TP和TN是水质检测中常用的指标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TP和TN的标准参数及其意义。
一、TP的标准参数TP是总磷的缩写,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TP 是指水体中的所有磷元素的总和,包括溶解性磷、悬浮态磷和底泥磷等。
通常情况下,TP在0.01-0.05mg/L之间被认为是水体的优良水质,超过0.1mg/L则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的产生。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规定,TP的标准参数如下:1、水质类别为Ⅰ类、Ⅱ类和Ⅲ类的地表水,TP的限值分别为0.02mg/L、0.03mg/L和0.05mg/L;2、水质类别为Ⅳ类和Ⅴ类的地表水,TP的限值分别为0.1mg/L和0.2mg/L。
根据以上标准参数可以看出,不同水质类别的地表水对TP的要求是不同的,较高水质的地表水更要求TP的含量更低。
TN是总氮的缩写,是评价水体氮负荷的重要指标。
TN包括水中的无机氮和有机氮两部分,它们的来源主要包括农田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以及工业排放等。
过高的TN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体中的藻类和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
三、TP和TN的检测方法TP和TN的检测方法通常使用的是分光光度法或颜色比色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光的吸收、透射或散射现象来测定待测物质的浓度,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颜色比色法是根据待测物质与试剂作用生成的颜色深浅来测定浓度,该方法操作简便、便于现场快速测定。
降低水体中的TP和TN含量是保护水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降低TP含量,可以通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治理等途径来实现。
对于降低TN含量,可以通过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水体修复和生态建设等手段来实现。
水体富营养化
5.2 外源与内源污染控制 5.2.1 继续完善湖滨防护林体系,着重控制农村面 源污染 5.2.2 实施人工引水入滇工程,通过水体交换减轻 内源污染 5.3 加强流域内环境管理 5.3.1 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5.3.2 完善有关富营养化的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 度 5.3.3 协调各有关部门的行动,建立统一的滇池富 营养化管理体制 5.3.4 建立滇池富营养化信息系统,及时预测滇池 的水质变化
水 华
赤潮
3.2 针对面源污染实施防护林带建设 与农业面源控制工程
针对面源污染进行的防护林带建设工程包括柴河 大河防护林工程、滇池南岸磷矿区防护林工程、 面山防护林工程以及松花坝防护林建设工程等。 其中工程造林为 430 km2 ,封山育林 320 km2 , 退耕还林 27 km2 ,四旁种树 3 800 余万棵,整个 流域的森林覆盖率由 1987 年的 15.5 %上升至 1999 年的 32.9 %,松花坝水源保护地的森林覆盖率达 到了 50 %以上 。针对农村面源问题,实施了湖 滨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工程,选取斗南、乌龙、 小 河、渠东里等六个示范点进行面源控制计划, 总面积达到 21 km2 。
3.3 针对内源污染实施底泥疏浚工程
挖底泥量达 297.1 × 104m3 ,清除 TN20000t , TP 达 1700t 。工程内容包括底 泥疏浚、围场围埝建造、堆场外泄余水处 置以及堆场内植草工程。工程实施后,疏 挖区的草海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尤其是 TP ,削减率高达 64.7 %
存在问题诊断
四、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会造成水的透明度 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 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 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 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同时,因为水体富 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 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 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 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 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 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 毒致病。
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及调控
农业与生态环境98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当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时,就会出现富营养化的情况,这时水中某些藻类和水生植物会异常增殖,致使水质变坏等,严重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
水体富营养化一般发生在水体流动性不高且水体更新时间较长的水域。
而这种水体现象在我国很严重。
淡水水域中,大部分的湖泊及水库都出现过富营养化(也被称作为“水华”),而“赤潮”(就是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也不容乐观。
20世纪以前,只有少数海域发生过赤潮;而进入21世纪后,除去个别海域(比如:南海)还好,剩下的其他海域都经常爆发大面积的赤潮。
而这种现象现在还在往更频繁、更大面积、更恶劣的趋势发展[1]。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引起了很大的重视,很多的权威专家对此问题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
而该文主要就采用王维[2]的方法之一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控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1 问题重述水体富营养化在全世界都很普遍。
而现在,随着世界的发展,人口数量增长迅速,生态环境也终将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伴随着水生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的生活质量将受到影响,人类的身体也将会受到危害。
而我国是一个多湖泊、水库以及海域的国家,对于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尤为重要,为此,有必要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设计合理的指标体系,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有效的建议。
2 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分析2.1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含有的氮、磷等可利用的营养物质较多,导致藻类繁殖泛滥而造成的。
根据研究发现: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来源比较繁琐,所以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伴随着很多的因素,自然因素算一个,人为因素也算一个[1]。
2.1.1 自然因素除了营养物质之外,还有一些自然因素也会促使水体出现富营养化问题,比如:冰体的深度,流度及气候环境等因素。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与治理资料
⑵ 营养物质去除难度高。至今还没有任何单一的生物学、化学 和物理措施能够彻底去除废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通常的二级生化 处理方法,只能去除 30%~50%的氮和磷。
深层曝气适用于湖水较深而出现厌氧层的水体。磷容易在厌氧条 件下从底泥中释放出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人为湖底深层曝气充氧, 使水与底泥面之间不出现厌氧层,有利于抑制底泥磷释放,对改善水 质有利。
注水冲稀的一种手段是在有条件的地方,用含磷和氮浓度低的水 注入湖泊,起到稀释营养物质浓度的作用,这对控制水华现象,提高 水体透明度等有一定作用,但营养物绝对量并未减少,不能从根本上 解决问题;另一种手段是换水,这是针对临江湖泊的方案,起到江水 取代湖水,以流动的贫营养水代替停滞的富营养水的目的。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指标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 标和生物学指标。物理指标主要是透明度,化学指标包括 溶解氧和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等,生物学指标包括优势 浮游生物种类、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和生物现存量(如 生物量、叶绿素a)等。
目 前 一 般 采 用 的 标 准 是 : 水 体 中 氮 含 量 超 过 0.2~0. 3mg/L, 磷 含 量 大 于 0.01~0.02mg/L, 生 化 需 氧 量 大 于 10mg/L,pH值7~9的淡水中细菌总数每毫升超过10万个 ,表征藻类数量的叶绿素-a含量大于10 umg/L.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与治理
2012年8月 武汉东湖 蓝藻水华
赤潮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
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 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 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 象。这种现象在河流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出
水体富营养化及治理计划(五)
水体富营养化及治理计划一、实施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积聚,导致水体中藻类等富营养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得浑浊、富氧和富养分,破坏水体生态平衡,严重影响水体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目前,我国许多湖泊、河流和水库等水体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问题,给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水体富营养化治理计划,对于改善水体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原理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控制藻类等富营养生物的繁殖,从而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1.减少污染源:加强农业、工业和城市排污的治理,减少营养物质的输入量。
2.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通过改善水体的水动力条件,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促进富营养化物质的沉降和去除。
3.控制藻类繁殖: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控制藻类的繁殖,减少水体中的富营养生物的数量。
三、实施计划步骤1.调研和评估:对治理对象进行全面的调研和评估,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和主要污染源。
2.制定治理方案:根据调研和评估结果,制定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方案,明确治理目标和措施。
3.实施治理措施:按照治理方案,实施相应的治理措施,包括减少污染源、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控制藻类繁殖等。
4.监测和评估:对治理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理措施,确保治理效果的实现。
四、适用范围水体富营养化治理计划适用于各类湖泊、河流和水库等水体,尤其是那些存在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地区。
根据不同的水体特点和治理需求,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五、创新要点1.综合治理: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实施水体富营养化的综合治理,提高治理效果。
2.源头控制:加强对农业、工业和城市排污的治理,减少营养物质的输入量,从源头上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3.生态修复:通过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促进水体的生态修复,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太湖组员:目录:一、概念二、成因三、危害四、防治措施一、概念: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缓流水体中,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导致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河流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出现称为赤潮。
二、成因:(1)水系统中含量有限的营养物质。
例如,在正常的淡水系统中磷含量是有限的,增加磷酸盐会导致植物的过度生长。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排水等是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加的主要来源。
(2)水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型生物生长,特别是蓝藻和红藻的个体数量迅速增加。
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
藻类及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三、危害: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
太湖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风气候。
SOS,太湖!由于水质退化,太湖的营养化程度加重,经常发生绿色“水华”。
以氮、磷指标评价,太湖的中一富营养化和富营养化的面积已占太湖总面积的90%以上。
无锡市太湖沿岸由于富营养化程度较高,近几年来夏季经常有兰藻滋生,严重影响水质。
水体富营养化之水葫芦原产:南美的墨西哥引入:人们在美国新奥尔良市举行国际棉花博览会看到水域内漂浮着葫芦状的绿色植物,其上面绽开的蓝紫色花,非常美丽,于是带回本国养殖。
当时是达官贵人和皇家养的名贵植物,在慈禧太后留下的照片中,就能看到水葫芦的身影。
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我国。
用途:作为猪饲料推广种植,也用于喂养家禽等。
近10年来,工业化使江河湖泊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提高,水葫芦迅速蔓延,泛滥成灾。
水葫芦与慈禧太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曾经高贵的象征,王室的专宠——现在已经泛滥成灾!水葫芦的危害:(1)堵塞河道,影响航运。
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
• 水生植物能够不同程度地清除被污染水体 的氮、磷,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并在污 水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分析水 生植物对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和污染物 的吸收及分解作用,可选择不同的水生植 物及其组合来适应不同的受污染水体。还 可通过控制水生植物的数量来调控净化能 力的大小,以修复受污染水体并保持水质。
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绝大多数水体富营养化 主要是外界输入的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的。 如果减少或截断外部输入的营养物质,就使水体失去 了营养物质富集的可能性。从长远观点来看,要想从 根本上控制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首先应该着重减少或 者截断外部营养物质的输入。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制订营养物质排放标准和水质标准。
生态浮床优点
• 生态浮床有净化水质、美化水面景观、提供水生 生物栖息空间及进行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其优 点如下: • (1)浮岛浮体可大可小,形状变化多样,易 于制作和搬运; • (2)跟人工湿地相比,植物更容易栽培; • (3)无需专人管理,只需定期清理,大大减 少人工和设备的投资,降低了维护保养费和设备 的运行费用等。
生物——生态修复好处多多
• 1)处理效果好 • 2)修复时间短,人类直接暴露在染污下的 机会少 • 3)污染物在原地被降解,就地处理,操作 简单,对周围干扰较少 • 4)成本低廉,仅为传统物理、化学技术的 30%~50% • 5)不产生二次污染,遗留问题较少
可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
• 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凤眼莲、水浮莲、紫 萍等植物在温暖季节生长繁殖极快,能迅 速覆盖水面,净化效果好。水花生、芦苇 等抗性较强,种群密度大,净化效果较好, 并具有抵抗风浪和分隔水面等功能。伊乐 藻,菹草等沉水植物在水下生长不影响水 的透光,还通过光合作用向水中提供大量 氧气,并且在低温季节也可很好生长。水 花生、槐叶萍、浮萍等植物的抗寒性较强。 莲藕等本身即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水体富营养化监测指标及预防措施分析
水体富营养化监测指标及预防措施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体污染问题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其中,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过量的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并促进了藻类和水生植物的过度生长,导致水体中的氧气消耗增加、水质恶化,甚至引发赤潮等灾害。
为了监测并预防水体富营养化,采取合理的指标和措施至关重要。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指标1. 总氮和总磷浓度:总氮和总磷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主要指标。
它们是藻类和水生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浓度的过高能够促进藻类的繁殖和藻华爆发。
2. 可溶性无机氮和无机磷:可溶性无机氮和无机磷是评价营养物的有效性和水生生物生长的指标。
高浓度的可溶性无机氮和无机磷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藻类等生物利用。
3. 叶绿素a和蓝绿藻生物量:叶绿素a是衡量藻类生物量和水体中蓝藻种群的主要指标。
高含量的叶绿素a表明水体中富含蓝藻,进一步反映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4. 水体溶解氧水平:由于大量的藻类和水生植物生长,水体中的溶解氧被消耗掉,这对其他水生生物造成威胁。
监测水体的溶解氧水平可以揭示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预防措施1. 控制农业和畜禽养殖面源污染:加强农业和畜禽养殖排放的监管,限制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的直接排放进入水体,采取农田间作物轮作、合理施肥等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 加强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对工业和城市污水进行全面的处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推广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减少污水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
3. 植被修复和湿地建设:恢复和保护湿地,通过湿地的自然过滤和生物处理能力,减少水体中营养物质的负荷。
此外,植被修复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通过植被吸收和稀释营养物质来降低水体富营养化。
4. 定期监测和评估水体质量:建立完善的水体监测体系,通过定期监测不同区域的水质状况,了解富营养化问题的发展趋势。
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方法
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方法富营养化水体是由于过多的营养物质输入(如氮、磷等)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形成的一种环境问题。
其对水生生物和人类的危害较大,因此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关于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方法,供参考。
1. 减少营养物质输入量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首要任务是减少营养物质的输入,尤其是氮、磷等。
可以从废水排放、农业、工业污染等方面入手,采取污水处理、农业节水减排、工业绿色发展等措施减少营养物质的输入。
2. 处理污水污水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城市和工业区域,优先处理污水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用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等方法,将污水排放前进行处理,降低营养物质的浓度。
3. 促进水体自净水体中的自净能力可以通过增加水深、增加水体的扩散面积、增加水中搅拌等方式进行增强。
这些方法可以增加水体内生态系统的连通性,促进水生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并加强水体的自净作用。
4. 处理底泥底泥是水体中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对底泥进行处理也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一种有效方法。
可以利用各种物理、生物、化学手段对底泥进行清理和处理,以减少营养物质的释放。
5. 提高水体氧气含量高氧气含量有助于水体中有氧的生态系统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可促进有害藻类的大量繁殖所需的氧的消耗,从而防止富营养化水体的形成。
可以通过增加水体流速、增加氧气供应等方式提高水体氧气含量。
6. 控制有害藻类有害藻类是富营养化水体中的一种主要污染物,对水环境和水生生物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可以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控制,如利用草鱼、鲫鱼等小型鱼类进行捕食,或使用一些生物酶制剂和消毒剂来控制有害藻类的生长和繁殖。
7. 推行河道重建推行河道重建可以通过改善自然环境和增加生态系统的连通性,达到改善水生态环境和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目的。
可以采用挖掘河道、改善河道水质、增加湿地建设等方式进行河道重建。
8. 乡村污水处理农村地区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乡村地区推广污水处理技术尤其重要。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分析评价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分析评价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提到富营养化,普遍想到的就是营养盐总磷、总氮超标。
诚然,总磷总氮等营养盐是发生富营养化的必要条件。
如果水体中总磷总氮浓度很低,不可能发生富营养化;但是,反之则不然,水体中总磷总氮浓度的升高,并不一定能发生富营养化问题。
富营养化发生发展是由于水体整个环境系统出现失衡,导致某种优势藻类大量繁殖生长的过程。
因此,了解富营养化的发生机理和发生条件,实质上需要了解的是藻类生长繁衍的过程。
尽管对于不同的水域,由于区域地理特性、自然气候条件、水生生态系统和污染特性等诸多差异,会出现不同的富营养化表现症状,也即出现不同的优势藻类种群,并连带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水生生物种类的失衡。
但是,富营养氧化发生所需的必要条件基本上是一样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总磷、总氮等营养盐相对比较充足;(2)缓慢的水流流态;(3)适宜的温度条件;只有在三方面条件都比较适宜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某种优势藻类"疯"长现象,爆发富营养化。
其中的水流流态主要指以流速、水深为要素的水流结构。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是营养物质的增加。
一般认为主要是磷,其次是氮,可能还有碳、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等。
受控生态系统装置和试验湖区的研究结果表明磷是主要“限制因子”。
Vollenweider等关于磷负荷和初级生产关系的研究也表明磷的重要性.在氮磷比低于10: 1时,或在某个季节,氮也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导致富营养化的营养物按其来源可分为点源和非点源(或面源)。
前者是排放集中、位置固定的污染源,也较容易测定:非点源污染是通过地表径流、降水、地下水等进入水体,较难以测定和控制。
水体富营养化及治理计划
水体富营养化及治理计划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水体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
水体富营养化不仅对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还对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等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成为了当前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之一。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及成因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水体中存在大量营养物质(如氮、磷等),从而使水体中的生物生产力过高,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的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带来的营养物质输入增加了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从而导致了水体营养物质过载。
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被使用,这些化学物质加速了土壤的肥沃度,但也增加了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
2.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中,污水、垃圾、废弃物等大量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被排放到水体中,导致富营养化。
3.河流改道和水库建设。
河流改道和水库建设会改变河流水量和流速,影响了水体的自然调节功能,导致水体内的营养物质浓度升高。
4.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引起了温度、水位、湖泊深度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水体中生态物种的分布和数量,也会影响水体内的营养物质浓度。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水生态环境破坏。
富营养化后的水体中大量的营养物质会导致水草大量繁殖,水体的透明度下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影响生态系统内其他生物的生存,破坏水生态环境。
2.水中毒藻爆发。
富营养化后的水体中滋生了大量的藻类,其中有些藻类具有毒性,当藻类数量爆发时,会对水中其他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3.水体生产力下降。
尽管富营养化后的水体生产力增加,但其不可持续发展,因为其会导致部分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殖减少,导致水体内的生产力下降。
4.水环境恶臭。
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大量腐烂有机物质,会产生恶臭气味,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技术的效果评估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技术的效果评估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了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挑战。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研发了多种治理技术,然而,这些技术的效果如何,需要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
一、常见的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技术1、物理治理技术物理治理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打捞、底泥疏浚和引水换水等方法。
人工打捞可以直接去除水体中的藻类和漂浮物,但这种方法工作量大,且只能解决表面问题。
底泥疏浚能够减少水体内部的营养盐含量,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引水换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稀释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但需要有充足的清洁水源。
2、化学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通常使用化学药剂来抑制藻类的生长或沉淀水中的营养物质。
例如,使用硫酸铜可以杀死藻类,但同时也可能对其他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化学沉淀剂如铁盐、铝盐等能够与磷结合形成沉淀,但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水体化学性质的改变。
3、生物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是利用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常见的方法有种植水生植物、投放微生物菌剂和构建水生动物群落等。
水生植物通过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来生长,同时还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微生物菌剂可以分解有机污染物和转化营养物质。
合理构建水生动物群落,如鱼类、贝类等,可以控制藻类的生长,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二、治理技术效果评估的指标1、水质指标水质指标是评估治理效果的最直接依据。
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总氮、总磷、叶绿素 a 含量、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氧(DO)等。
总氮和总磷的浓度下降,表明水体中营养物质的输入得到了控制。
叶绿素 a 含量的降低反映藻类生长受到抑制。
COD 的减少说明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减轻,DO 的增加则表示水体自净能力增强。
衡水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及防治措施
衡水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及防治措施周振昉(河北省衡水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衡水053000)摘要:衡水湖是华北平原具有独特自然景观的国家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富营养化问题是衡水湖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对衡水湖水体的主要营养物质氮、磷等水质参数的影响及循环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水体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得出结论:衡水湖水体营养状况为富营养,但基本呈逐年减轻的趋势,并提出了富营养化治理措施。
关键词:衡水湖;水体;富营养化;趋势分析衡水湖位于河北省衡水市的冀州与桃城区之间,原是一片自然缓洪滞沥洼地,是冀州、枣强、南宫、新河、广宗、威县等地沥水的归宿处,面积达几十万亩,因而被称为千顷洼[1]。
衡水湖控制流域面积1654 km2,分布有5条汇流河(渠)道,这些河(渠)分别是冀吕渠、冀午渠、冀枣渠、冀南渠、西沙河。
汛期降雨产生的径流通过几条河(渠)汇流至衡水湖。
2000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衡水湖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8787hm2。
2003年6月,国务院批准衡水湖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平原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衡水湖也是衡水市重要的水源地,其供水安全性与该区生态环境功能建设密切相关。
水体的富营养化是由于受到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灌排水、降雨径流等的污染,使水体中营养盐浓度过高从而造成水体从生产力低的贫营养状态逐步向生产力高的富营养状态变化,促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和低级水生植物异常增殖而造成的。
富营养化问题也是衡水湖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为研究衡水湖水质变化情况,选取衡水湖洼内(闸上)、冀县(闸下)、小库(闸上)三个水质监测站点2006年~2010年5年来的常规监测数据作为评价依据。
这3个站点分别位于衡水市彭杜乡大赵村、冀州市冀州镇南关村及冀州市魏屯乡魏屯村。
衡水湖洼内(闸上)采样点2006年监测6次(双月监测),2007年监测8次(2~8月双月监测、9~12月每月监测),2008~2010年每年监测12次(每月监测),冀县(闸下)、小库(闸上)2006~2010年均每年监测6次(双月监测)。
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
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含量超出正常生态背景范围的营养物质(如氮、磷、有机物等),使水体富营养化是影响水体水生态平衡和改变水体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体富营养化是处理水环境污染难题的重要途径。
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控制和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减少污染源(如农业活动、工业活动、湿地活动、城市污水等)对水体的营养物质排放,建立和完善排污管理规定,加强排污环节的监管,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二是合理利用技术方法。
通过建立污染源—水体联动模型,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改善水体质量,如:人工湖、定量沉积湖等;采用植物处理、生物处理、湿法处理等方法对污染产生的有机物进行处理及隔离。
三是对营养物质的有效控制。
采取多种补偿措施,控制水体营养物质的含量,通过湿地处理、抑制藻类繁殖和质量改善技术方法,将污染物引入新技术管控装置,有效解决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
四是采取生态恢复措施。
建立生态补偿措施,对威胁水资源生态环境的人类活动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加强水环境的养护,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重建,最终还原水体的原生态状态。
总的来说,要有效遏制水体富营养化,就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控制、减少和治理污染源的排放,采取合理的废水处理技术或对营养物的有效控制,以及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等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还原我们干净蓝天、清凉涓涓、繁健生机的水生态状态。
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治理
水体富营养的生物治理0408210026 许方迪水体富营养化作用是指含大量氮、磷(含N>0.2—0.3mg/L,P>0.01—0.02mg/L)的工业污水或生活废水排入江河、湖泊或海域中时,水体出现的富营养状态。
当富营养水体有适当的生物、水文、气象条件时.水体中的藻类等浮游生物发生暴发性增殖,使大面积的水域被藻类所覆盖.阻碍了水体与大气的接触,导致水中溶解氧的降低,而且某些藻类还会产生毒素。
而藻类的代谢死亡,微生物分解藻体及其它有机物也要耗去水中大量的溶解氧。
从而使水域产生大面积缺氧导致水体腐败发臭造成灾害,有的已成为公害.引起全球关注。
水体呈现富营养化形成赤潮等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水中氮、磷等污染物质含量的增加,所以国家对污水排放中氨、磷量有较严格的要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规定:NH3一N<15mg/L。
磷酸盐(以磷计)<0.5 mg/L.我国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及其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水体富营养化并不十分明显,但是90年代以后情况就比较严重。
东海、南海多次大面积出现赤潮,全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N、P的严重污染,部分河流水域也出现富营养化,最为严重的是滇池,可以说是成了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症。
该湖自出现富营养化以来,采用了许多种防治措施,已花费巨额资金,但仍然没有明显好转。
最近几年,江苏的太湖也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
目前,我国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人1:1比较集中的城市附近,但随着经济发展,水体富营养化存在向农村扩展的趋势。
引起这些地区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外源和内源。
外源也叫外部污染源,所谓外部污染源是指污染水体的污染物来自水体以外的其他环境中的污染源,如大气降水进入地表水体、废污水的排放等。
内源,主要是指那些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物质来自水体内部的污染源。
富营养化水体的脱氮除磷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关键是控制水中氮、磷的含量。
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摘要】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及排放各类污水,已造成许多湖泊,河流水体氮磷严重污染,并具富营养型及水文期变化特征。
文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城市的水体污染,导致城市景观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而在这些被污染的水体中,主要都是由于类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
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淡水湖泊及城市景观河流受到了不同人类经济活动而引起的人为富营养化。
所以,使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恢复景观水体的生态系统,已至关重要。
一、我国的富营养化污染现状据国家环保总局有关部门公布的资料,我国的河流、河段已有近四分之一因污染不能满足灌溉用水的应用要求(这是我国最低一类的水质要求);全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显著富营养化污染,主要淡水湖泊如滇池、巢湖、太湖等富营养化非常严重,有些水域已经丧失水体功能;我国近海海域受到严重陆源污染,赤潮的爆发频率不断增加;本文中着重考虑的城市水体污染亦很严重,我国10%的城市地下水水质日趋恶化,在118座接受调查的大城市中,97%的城市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40%的城市受到严重污染。
根据全国水环境监测网2000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和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对全国九大流域片的700多条河流的水质进行了评价。
在评价的11.4万km河长中,ⅰ类水占4.9%,ⅱ类水占24.0%,ⅲ类水占29.8%,ⅳ类水占16.1%,ⅴ类水占8.1%,劣ⅴ类水占17.1%。
枯、丰水期水质变化不大。
以天津市而言,该地区水污染严重,甚至达到了中下游河流“有水皆污”的状况。
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排放量高,其中80%以上的污水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至河流和水库的,导致水体水质差,水中氮磷等物质含量超标,危害极大。
南开大学的佟玉洁等人在《天津津河营养状态综合评价及防治对策》中评价津河的富营养化总体水平已达到中——富营养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50% • 5)不产生二次污染,遗留问题较少
可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
• 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凤眼莲、水浮莲、紫 萍等植物在温暖季节生长繁殖极快,能迅 速覆盖水面,净化效果好。水花生、芦苇 等抗性较强,种群密度大,净化效果较好, 并具有抵抗风浪和分隔水面等功能。伊乐 藻,菹草等沉水植物在水下生长不影响水 的透光,还通过光合作用向水中提供大量 氧气,并且在低温季节也可很好生长。水 花生、槐叶萍、浮萍等植物的抗寒性较强。 莲藕等本身即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 参数法
在富营养化湖泊的水生态系统中袁各种生物 与非生物因子处于十分复杂尧相互作用的网络中 遥一般采用水体中营养物质氮尧磷的浓度 渊 即 总氮尧总磷指标冤袁水体透明度袁藻类的种类尧 数量尧指示种尧优势种袁叶绿素 a袁生物多样性 指数及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等生物和生态学指标对 湖泊尧水库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袁以判断水体 是否处于富营养状态遥部分常用评价指标参数见 表 低某次化验由于认为食物所产生的偏差
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机理
• 水体富营养化 (eutrophication)是指在 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 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 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 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 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 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 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 现象。这种现象在河流湖 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 洋中出现称为赤潮。
• (1)浮岛浮体可大可小,形状变化多样,易 于制作和搬运;
• (2)跟人工湿地相比,植物更容易栽培; • (3)无需专人管理,只需定期清理,大大减
少人工和设备的投资,降低了维护保养费和设备 的运行费用等。
生物——生态修复好处多多
• 1)处理效果好 • 2)修复时间短,人类直接暴露在染污下的
机会少 • 3)污染物在原地被降解,就地处理,操作
2)生化需氧量大于 10mg/L,
3)在淡水中细菌总量 达到104个/毫升,
4)标志藻类生长的叶 绿素a浓度大于10μg/L。
• 方法:
水体富营养处理技术
方法 1)化学方法
2)物理方法 3)生物方法
eg
弊端
加入硫酸铜杀藻、处理费用高,易 加入铁盐促进磷 造成二次污染 的沉淀、加入石 灰脱氮等
疏挖底泥、机械 处理程度低,治 分离过滤除藻、 标不治本 引水冲泥等
• 科学的管理和转化利用是治理的关键。如 适量的水葫芦生长有利于水质的净化,在 水葫芦长到适当的时候就需要适时打捞, 并通过发酵转化等后续技术将之转化利用, 防止其腐烂造成的二次污染。沉水植物的 治理对湖泊生态系统有着重大影响,但如 果缺乏反馈机制结果会更恶劣 ,因为大量 的沉水植物的生长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对 过多的大型植物生长可采用机械收割、冲 刷、抽干等措施。
(2)富营养化水体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 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以及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 (如石房蛤毒素)也会伤害水生动物。
(3)富营养化水中含有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人畜长期 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会中毒致病等等。 水体富营养化,常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紊乱,水生生物种类 减少,多样性受到破坏。
• 包括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修正的 营养状态指数、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 等。
• 这些指数法的计算模型均考虑了叶绿素 (浮游植物生物量),透明度,总磷。综 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还加入了总氮,化学需 氧量。——生物、物理、化学三方面
• 特征法评价
特征法是根据湖泊富营养化的生态环境因子 特征来评价湖泊营养状况的方法。
• 生物指标参数法
• 藻类污染指示种及综合指数——在水体富营养化
•
NP藻类现存量和种类多样性指数均是重要的的评
价指标。作为富营养指示种蓝藻和 绿球藻大量存在可
以表明水体水质营养水平很高
• 指示生物法——把浮游植物作为评价水质的指示
•
一旦水质污染是环境因子发生改变将直接影响原
有生物种群的平衡改变种群的组成和数量
• 另一方面,浮岛通过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减 少浮游植物生长量,通过接触沉淀作用促使浮游植物沉降, 有效防止“水华”发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其作用相对 于前者更为明显,同时浮岛上的植物可供鸟类栖息,下部 植物根系形成鱼类和水生昆虫生息环境。
生态浮床优点
• 生态浮床有净化水质、美化水面景观、提供水生 生物栖息空间及进行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其优 点如下:
•
孟甜甜、庞作宝、秦雪、
•
尚丹丹、宋丹丹、山昊
• 营养状况指数法
• TSI指数法——以透明度为基础 • 修正TSI指数法——考虑到除浮游植物意外的其
他因子对透明度的影响。更合理。 •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分析法相结合突出湖泊富营养化状态综合评价方 法。
湖泊营养状态分级
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
指标:
1)水体中含氮量大于 0.2~0.3mg/L,含磷量大 于0.01mg/L,
2。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作用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离不开营养物质,水体中的相当部分的营养物被植物转化或保
存在植物体内。
3植物根系释放 水生植物则具有适合在缺氧条件下生存的结构与特征,包括茎肥大,茎和根的中
心具有较大的组织,茎中空,具浅根系等。植物的这种特殊结构,有利于氧在其体内 的传输并能传递到根区,不仅满足了植物在缺氧环境的呼吸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根 区的氧化还原反应与好氧微生物的活动。
• 水生植物能够不同程度地清除被污染水体 的氮、磷,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并在污 水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分析水 生植物对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和污染物 的吸收及分解作用,可选择不同的水生植 物及其组合来适应不同的受污染水体。还 可通过控制水生植物的数量来调控净化能 力的大小,以修复受污染水体并保持水质。
正是他们将湖水、河水染成绿色的“水华”
水体富营养化有何危害
1)富营养化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阳光难以穿透水层, 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氧气的释放,同时浮游生 物的大量作用,则可能造成局部溶解氧的 过饱和。溶解氧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 (主要是鱼类)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放养控藻型生物、 构建人工湿地和 生态浮床
生态浮床
生态浮床净化作用原理
• 一方面,表现在利用表面积很大的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 浓密的网,吸附水体中大量的悬浮物,并逐渐在植物根系 表面形成生物膜,膜中微生物吞噬和代谢水中的污染物成 为无机物,使其成为植物的营养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转化 为植物细胞的成分,促进其生长,最后通过收割浮岛植物 和捕获鱼虾减少水中营养盐;
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
水生植物的生态效应
水生植物除了直接吸收、固定、分解污染物外,通常只是间接地参与污 染物的分解,通过对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调控来进行环境的修复, 植物在水污染控制中生态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物理作用 覆盖于湿地中的水生植物,使风速在近土壤或水体表面降低,有利于水体中悬浮 物的沉积,降低了沉积物质再悬浮的风险,增加了水体与植物间的接触时间,同时还 可以增强底质的稳定和降低水体的浊度。
富营养化的评价
• 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三方面评价 • 美国国家环保局。 • 湖泊富营养化阶段标准 • 经OECD组织湖泊营养分类系统评价 ➢ 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是: ①观察蓝藻等指示生物 ②测定生物的现存量 ③测定原初生产力 ④测定透明度 ⑤测定氮和磷等导致富营养化的物质
富营养化的评价
通过指数法进行评价
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清理
1 水生植物对氮磷的清除
淡水沉水植物系统对营养物的去除有很好的作用:对氮 主要是通过反硝化作用,对磷则是生物吸收和随后的植株收 获
2 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的清除
水生植物对重金属Zn、Cr、Pb、Cd、Co、Ni、Cu等有 很强的吸收积累能力。
3 水生植物对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清除
植物的存在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质的降解。水生植物可能吸收和 富集某些小分子有机污染物,更多的是通过促进物质的沉淀和 促进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来净化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