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4新人教版必修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作业31: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一、语言建构与运用1.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季。
B.休说胪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惶北顾。
解析A项“无季”应为“无际”;B项“胪鱼”应为“鲈鱼”;D项“仓惶”应为“仓皇”。
★★答案★★C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休说鲈鱼堪脍.(捉鱼网)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封闭山界禁止人们上山)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解析B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项“脍”指把鱼、肉切细;D项“封”指筑坛祭天。
★★答案★★A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B.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C.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D.赢得..仓皇北顾解析“赢得”:古义,落得;今义,博得,获得。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唯见长江天际.流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B.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C.当年万里觅封.侯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D.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宣室求.贤访逐臣解析B项均为动词,相聚。
A项,名词,边际,边缘;名词,时候,时机。
C 项,动词,封赏;名词,边疆。
D项,动词,请求;动词,寻找。
★★答案★★B5.在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下列句子中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A.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解析A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鹦鹉啄香稻余粒,凤凰栖碧梧老枝”,或者“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B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D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10.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两句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图景?
答:描绘了一幅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 向天边,烟波浩渺,与天相接,不见尽头的壮阔图景。_
11.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词作者常借它 曲折达意。这首词下片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 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
课时作业6 辛弃疾词两首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稼轩.(xuān) 揾.泪(wèn) 舞榭.(xiè) 迄.今(qì) B.岑.寂(cén) 菜羹.(gēng) 巷陌.(mò) 屹.然(yì) C.螺髻.(jì) 鲈.鱼(lú) 金戈.(gé) 敛.财(liǎn) D.堪脍.(kuài) 汜.河(sì) 嘉.许(jiā) 粗犷.(guǎng)
A.春 ③⑧ C.秋 ②④
B.夏 ⑦ D.冬 ①⑤⑥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0~11 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 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 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B ) A.遥岑远目 B.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C.赢得仓皇北顾 D.尚能饭否
解析:A 项,“目”,名词作动词,看,望。C 项,“北”, 名词作状语,向北。D 项,“饭”,名词作动词,吃饭。
6.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D )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27: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词两首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A.⎩⎪⎨⎪⎧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 B.⎩⎪⎨⎪⎧断鸿..声里 断鸿: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无人会. 会: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风度,气质 D.⎩⎪⎨⎪⎧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舞榭.歌台 榭:楼台 2.下列各项中,运用了借代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献愁供恨,玉簪螺髻B.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3.下列各项中所用典故与历史人物相应的一项是(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③封狼居胥。
④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A.刘裕 周瑜 霍去病 张季鹰B.周瑜 刘裕 霍去病 张季鹰C.周瑜 刘裕 张季鹰 霍去病D.刘裕 周瑜 霍去病 张季鹰4.名句默写。
(1)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落日楼头,________________,江南游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倩何人唤取,________________,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13: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一、积累运用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随天去秋无际. 际:边际 B .鲈鱼堪脍. 脍:把鱼、肉切细 C .赢得仓皇北顾. 顾:回头,回头看 D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饭:饭量2.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 B.⎩⎪⎨⎪⎧断鸿..声里 断鸿: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无人会. 会: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风度,气质 D.⎩⎪⎨⎪⎧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舞榭.歌台 榭:楼台 3.下列各句中,所用典故与历史人物相对应的一项是( ) (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封狼居胥。
(4)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A .(1)刘裕 (2)周瑜 (3)霍去病 (4)张翰 B .(1)周瑜 (2)刘裕 (3)霍去病 (4)张翰 C .(1)周瑜(2)刘裕(3)张翰 (4)霍去病 D .(1)刘裕 (2)周瑜(3)霍去病(4)张翰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日楼头,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游子。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____________________! (4)倩何人唤取,____________________,揾英雄泪?(5)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
(8)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
二、考点对练——依文本带考点,由考点明解法链接考点——赏析诗词中的表现手法:借古讽今[解析考点]在古诗词中,怀古诗是内容与思想都比较沉重的一类作品。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6 辛弃疾词两首一、基础知识1.与“赢得仓皇北顾"中的“顾”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大行不顾.细谨C.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答案】D【解析】D.与例句均为“回头看,回头"。
A。
探问,拜访。
B。
考虑。
C.反而,难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遥岑远目B.赢得仓皇北顾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D.尚能饭否【答案】C【解析】A.“目",名词用作动词,看、望。
B。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D.“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答案】C【解析】C。
“雪”比喻浪花,没有使用借代。
A。
“羽扇纶巾”代指儒者装束,“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
B.“金戈铁马”代指戎马生涯。
D.“红巾翠袖”代指女子.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D.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答案】A5.对下列句中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达自己雄心犹在、报国决心不变的情怀。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元嘉年间刘义隆不做好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典故,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答案】D【解析】用古事影射现实,告诫南宋朝廷: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6.名句默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20: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词两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稼轩.(xuān) 仿佛.(fú) 涔.涔(cén) 鲈鱼堪脍.(kuài)B.玉簪.(zān) 无觅.(mì) 金戈.(gé) 封狼居胥.(xū)C.嘉.许(jiā) 江堤.(dī) 菜羹.(gěng) 排难.解纷(nàn)D.寥.落(liáo) 尽.管(jìn) 仓皇.(huáng) 舞榭.(xiè)歌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揾泪南渡气吞万里遥岑远目B.愤概断鸿玉簪螺髻脍炙人口C.流年理睬谋取利益胪鱼堪脍D.频繁祭祀鸠占雀巢栏杆拍遍3.下列句子中不含诗句倒装的一项是( )A.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D.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 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 把吴钩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 休说鲈鱼堪脍..(捉鱼网)D.赢得..(楼台)..仓皇北顾(落得) 舞榭歌台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流风余韵)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草率出兵)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千年)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封闭山界禁止人们上山)6.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
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课时作业6 辛弃疾词两首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栏杆拍遍 神鸦社鼓 远目 嬴取B .犹愁风雨 金戈铁马 天际 可堪C .红巾翠袖 邪阳草树 吴钩 季鹰D .千里清秋 气吞万里 登临 烽火解析:A.嬴—赢;B.犹—忧;C.邪—斜。
答案:D2.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 .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 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 B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 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 .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 D .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舞榭.歌台(楼台) 解析:B.“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风流”指英雄业绩;D.“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答案:A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①楚天千里清秋..②更那堪,冷落清秋..节B.⎩⎪⎨⎪⎧ ①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②多情..自古伤离别 C.⎩⎪⎨⎪⎧ ①赢得..仓皇北顾②赢得..青楼薄幸名D.⎩⎪⎨⎪⎧ ①千古风流..人物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解析:A 项“清秋”都是凄清的秋季。
B 项“多情”,①多愁善感;②有情人。
C 项“赢得”都是落得的意思。
D 项“风流”都是指有功业有文采的人。
答案:B4.从修辞角度看,下列各句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B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D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解析:“红巾翠袖”是年轻女子的装束,用服装代人,这是借代修辞。
答案:A5.由于受诗词格律的限制,诗词中的句子中常有倒置的词序。
下列选项中全属于这一情况的一组是 ( )①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③故国神游 ④多情应笑我 ⑤雁自回时,月满西楼 ⑥早生华发A .①④⑤⑥B .②④⑤⑥C .①③④⑥D .②③④⑥解析:①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③为“神游故国”;④为“应笑我多情”;⑥为“华发早生”。
人教版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及答案

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稼轩.(xuān) 泪(wèn) 舞榭.(xiè) 今(qì) B .岑.寂(cén) 羹.(ɡēnɡ) 巷陌.(mò) 然(yì) C .螺髻.(jì) 鱼(lú) 金戈.(ɡé) 财(liǎn) D .堪脍.(kuài) 河(sì) 嘉.许(jiā) 犷.(ɡuǎnɡ) 【解析】 “戈”应读ɡē。
【答案】 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流年 雄才大略 苍皇 哗众取宠B .愤概 谋取利益 频繁 发号施令C .南渡 神鸦社鼓 祭祀 矫揉造作D .理睬 惊慌失措 合谐 鸦雀无声【解析】 A 项,“苍”应为“仓”;B 项,“概”应为“慨”;D 项,“合”应为“和”。
【答案】 C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 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 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 D.⎩⎪⎨⎪⎧ 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解析】 B 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 项,“风流”指英雄业绩;D 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遥岑远目B .赢得仓皇北顾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尚能饭否【解析】A项,目,名词用作动词,看,望;B项,北,名词作状语,向北;D项,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答案】 C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6: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6 辛弃疾词两首(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脍.炙(kuài)玉簪.螺髻(zān)遥岑.远目(cēn)B.巷.道(xiànɡ) 寻常巷.陌(xiànɡ) 封狼居胥.(xù)C.鲈.鱼(lú) 求田问舍.(shě) 揾.英雄泪(wèn)D.赢.得(yínɡ) 可堪.回首(kān) 舞榭.歌台(xiè)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遥岑远目,献愁拱恨,玉簪螺髻。
B.休说鲈鱼堪哙,尽西风,季鹰归未?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D.把吴钩看了,阑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鲈鱼堪脍.脍:把鱼、肉切细遥岑.远目岑:小而高的山B.舞榭.歌台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求田问舍.舍:房舍C.元嘉草草..草草:缭乱,潦草把吴钩看了.了:结束、完毕D.无人会.,登临意会:领会断鸿..声里断鸿:失群的孤雁4.对下列句子中使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北伐的英雄气概。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达自己雄心犹在、报国决心不变的情怀。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元嘉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的典故,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5.课文名句默写。
(6分)(1)落日楼头,________________,江南游子。
(2)倩何人换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_____。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21: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词两首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水龙吟.(yín)永遇乐.(lè)揾.英雄泪(ǎo)B.孙仲谋.(móu)求田问舍.(shě)可堪.回首(kān)C.供.恨(gong)佛狸祠.(cí)居胥.(xū)D.倩.何人(qiàn)舞榭.歌台(xiè)英雄无觅.(m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栏杆拍遍神雅社鼓远目嬴得B.犹愁风雨金戈铁马天际可堪C.红巾翠袖邪阳草树吴钩仓皇D.千里清秋气吞万里登临烽火3.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千古风流人物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B.①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②多情自古伤离别C.①赢得仓皇北顾②赢得青楼薄幸名D.①楚天千里清秋②更那堪,冷落清秋节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
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B.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法,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
6.名句默写。
(6分,任选6句,每句1分)(1)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落日楼头,,江南游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倩何人唤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千古江山,。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10: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词两首一、基础知识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稼轩.(xuān)揾.泪(wèn)舞榭.(xiè)迄.今(qì)B.岑.寂(cén) 菜羹.(gēng)巷陌.(mò)屹.然(yì)C.螺髻.(jì) 鲈.鱼(lú)金戈.(gé) 敛.财(liǎn)D.脍.炙人口(kuài) 汜.河(sì)嘉.许(jiā) 粗犷.(guǎ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流年雄才大略苍皇哗众取宠B.愤概谋取利益频繁发号施令C.南渡徒然虚度祭祀矫揉造作D.理睬惊慌失措合谐鸦雀无声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4.下列句子中“风流”一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业绩)B.千古风流..人物(英俊,有才华)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杰出不凡)D.当年的好友早已风流..云散(风度,气质)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所用的三个典故中所指的中心人物是( ) A.张翰、陈登、桓温 B.张翰、许汜、桓温C.张翰、陈登、刘备 D.刘备、许汜、桓温6.“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一句中“江南游子”是指( ) A.作者 B.张翰 C.陈登 D.桓温7.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中,表达知音难觅情怀的语句是( ) 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8.对下列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第一句,用叙述的语句交代出登临的季节、地域的辽阔,第二句写水国景象,长天空阔,无际无涯,水天相接,秋意无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作业28: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词两首(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遥岑远目.(眺望)B.倩.何人唤取(请求) C.揾.英雄泪(擦拭) D.尽.西风,季鹰归未(完尽)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①楚天千里清秋..②冷落清秋..节B.⎩⎪⎨⎪⎧ ①多情..应笑我②多情..自古伤离别C.⎩⎪⎨⎪⎧ ①赢得..仓皇北顾②赢得..青楼薄倖名D.⎩⎪⎨⎪⎧ ①千古风流..人物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三篇都含有恢复中原的渴望和对南宋政府苟且偷安的不满,________。
①就通常所谓的思想意义来说,两者是一致的。
②《水龙吟》中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是说远望中原群山,只能滋生愁恨。
③这与陆游的“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含义相近。
④至于陆游的这两首绝句,其点睛之笔是第二首诗的结尾“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⑤但这首《水龙吟》是研究者公认的辛词最好的作品之一,刘克庄评价为“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今天的读者仍能从中受到强烈的感动。
A.②⑤③④①B.①②⑤④③C.②③①⑤④D.①②⑤③④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 , ”两句通过典型的动作描写,表明自己要为国为民尽力而又无可奈何的忧愤情怀。
(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认为此时的北伐没有做好准备,只会像刘义隆当年“ , , ”。
二、阅读鉴赏(2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11分)满江红 暮春辛弃疾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17: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词两首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栏杆拍遍 神鸦社鼓 远目 嬴取B .犹愁风雨 金戈铁马 天际 可堪C .红巾翠袖 邪阳草树 吴钩 季鹰D .千里清秋 气吞万里 登临 烽火2.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 .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 .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 .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①楚天千里清秋..②更那堪,冷落清秋..节B.⎩⎪⎨⎪⎧ ①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②多情..自古伤离别C.⎩⎪⎨⎪⎧ ①赢得..仓皇北顾②赢得..青楼薄幸名D.⎩⎪⎨⎪⎧ ①千古风流..人物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从修辞角度看,下列各句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B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由于受诗词格律的限制,诗词中的句子中常有倒置的词序。
下列选项中全属于这一情况的一组是 ( )①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③故国神游④多情应笑我⑤雁自回时,月满西楼⑥早生华发A.①④⑤⑥ 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6.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古战场。
B.“卷起千堆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D.“吴钩”指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7.下列诗句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KS5U+高考】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寒夜森森,是谁乘醉意朦胧在挑灯看剑?孤梦千回,是谁在梦里策马扬鞭?旌旗猎猎,是谁在千里之外能听见塞外翻弦?是你,孤旅漂泊的游子,壮志难酬的将军,失意落寞的词人。
南归之后的你失去了手里的钢刀利剑,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管,你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你是一位爱国者,却报国无门;你是一个大英雄,却无用武之地,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八百年前的慷慨悲歌。
1.走近作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之时。
辛弃疾原来在北方抗金,后因起义军失败而渡江南下,但南宋小朝廷对他有诸多猜忌,而他仍怀着满腔热切希望,写了《美芹十论》上奏皇帝。
奉行投降主义路线的南宋朝廷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宋史本传》)为理由,不予理睬。
报国无门,壮志难申,辛弃疾这时心中的悲愤是可想而知的。
这一年秋天,作者登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遂成此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66岁了。
他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
而镇江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
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
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3.文化常识【建康】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东晋、孙吴、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六代京师之地,是中国在六朝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吴钩】春秋时期吴地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作业6 辛弃疾词两首 新人教版必修4

课时作业6 辛弃疾词两首[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稼轩.(xuān)仿佛.(fú)涔.涔(cén)鲈鱼堪脍.(kuài)B.玉簪.(zān) 无觅.(mì) 金戈.(gé) 封狼居胥.(xū)C.嘉.许(jiā)江堤.(dī) 菜羹.(gěng) 排难.解纷(nàn)D.寥.落(liáo) 尽.管(jìn) 仓皇.(huáng) 舞榭.(xiè)歌台解析:B项,“戈”应读gē;C项,“羹”应读gēng;D项,“尽”应读jǐn。
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揾泪南渡气吞万里遥岑远目B.愤概断鸿玉簪螺髻脍炙人口C.流年理睬谋取利益胪鱼堪脍D.频繁祭祀鸠占雀巢栏杆拍遍解析:B项,“概"应为“慨”;C项,“胪"应为“鲈”;D项,“雀”应为“鹊”。
答案:A3.下列句子中不含诗句倒装的一项是()A.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D.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解析:A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碧梧老枝”;B 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D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答案:C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楚天..远目(小而高的山)..千里清秋(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 遥岑B.断鸿..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 把吴钩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休说鲈鱼堪脍.(捉鱼网)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舞榭.歌台(楼台)解析:B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项,“脍”指把鱼、肉切细;D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答案:A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流风余韵)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草率出兵)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高中语文第2单元6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

辛弃疾词两首—力挽山河难酬壮志的英雄心一、基础夯实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稼轩.(xuān) 揾.泪(wèn) 舞榭.(xiè) 迄.今(qì) B .岑.寂(cén) 菜羹.(gēng) 巷陌.(mò) 屹.然(yì) C .螺髻.(jì) 鲈.鱼(lú) 金戈.(gē) 敛.财(Iiǎn) D .堪脍.(kuài) 汜.河(sì) 嘉.许(jiā) 粗犷.(kuàng) 答案:D 解析:D 项,“犷”应读“guǎ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断鸿 脍炙人口 求田问舍 神鸦社鼓B .巷陌 舞榭歌台 仓皇北顾 望中犹记C .震撼 金戈铁马 栏杆拍遍 鲈鱼堪脍D .怄气 叩人心弦 封狼居胥 红巾翠袖答案:D 解析:D 项,叩—扣。
3.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 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
遥岑.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
B.⎩⎪⎨⎪⎧ 断鸿..声里 断鸿:受伤的大雁。
把吴钩..看了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 无人会. 会:理解,明了。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风度,气质。
D.⎩⎪⎨⎪⎧ 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
舞榭.歌台 榭:楼台。
答案:A 解析:B 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
C 项,“风流”指英雄业绩。
D 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尚能饭.否B.赢得仓皇北.顾C.遥岑远目.D.竹杖芒鞋轻胜马.答案:B 解析:B项,名词作状语,向北。
A项,名词作动词,吃饭。
C项,名词作动词,看,望。
D项,名词作动词,骑马。
5.对这两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国的国君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
高中语文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发髻.(jì) 暨.今(qí)田螺.(luó)舞榭歌.台(xiè)B.祠.堂(cí)伺.机(sì)芦荟.(huì)脍.炙人口(kuài)C.金簪.(zān)僭越(jiàn)巷.道(xiàng) 遥岑.远目(cén)D.鲈.鱼(lú)阡陌.(mò) 伯仲.(zhòng)求田问舍.(shě)2.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远目:向远处看,远眺B.无人会.,登临意会:理解C.赢得..仓皇北顾赢得:落得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饭量3.下列诗句中语序没有使用倒装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C.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4。
对下列词句中加横线词语或诗句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眺的特点,也写出了远山的秀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词两首一、语言表达专练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随天去秋无际.际:边际 B.鲈鱼堪脍.脍:把鱼、肉切细 C.赢得仓皇北顾.顾:回头,回头看 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饭:饭量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A.⎩⎪⎨⎪⎧ 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 B.⎩⎪⎨⎪⎧ 断鸿..声里 断鸿: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 无人会. 会: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风度,气质 D.⎩⎪⎨⎪⎧ 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舞榭.歌台 榭:楼台3.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明自己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在赏心亭上看到“ ,”这一景色,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的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
两句笔力遒劲,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不禁感叹:“ , 。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典故中的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5.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在文后的横线上填写结论性的句子。
辛弃疾以杰出的爱国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其传世词六百多首,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占三分之二以上,数量之大,自有“词”这种诗体以来,一千四百年间,尚无人能望其项背。
爱国是辛词一大主题,生态则是辛词的又一大主题。
一册《稼轩词》,展卷读去,从卷首到卷末,满纸山川之美、草木之秀,让人目不暇接,间以风雨之声、鸟虫之鸣,让人心动神驰。
还有词人与青山的深情对视,与苍松的幽默调侃,与鸥鹭的真诚结盟,更有对白鹭的生态建议,让人的心灵受到难得的洗礼和升华。
辛弃疾的生态词,是我们尤其应该珍惜的人文精华。
答: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__①__,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方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__②__,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__③__,如耕种、纺织、牧羊、喂猪、养鸡等。
此外,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答:①②③7.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做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
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
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二、阅读理解专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8.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答:9.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
这首词下片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答:(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鹧鸪天鹅湖①归,病起作辛弃疾著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
朱朱粉粉野蒿开。
谁家寒食归宁②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注] ①鹅湖,在江西省铅山县,辛弃疾曾谪居于此,后卒于此。
②归宁: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著意”一词,表露出久卧病榻之后,词人对春意盎然之景的企盼;“懒”字则又道出词人“精力衰退”的实际身体状况。
B.“山才”两句化用杜诗“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描述了词人观赏山景作词的情状,把词人陶醉在自然风光之中的形象表现出来。
C.“携竹杖,更芒鞋”写词人野游的装束打扮,营造出轻松而随意的氛围。
“竹杖”暗示年老体衰,而“芒鞋”则照应上片的“寻春”与“信步”。
D.“朱朱粉粉野蒿开”描绘出花儿鲜明的颜色和生气蓬勃、随处开放的特点,写出了田野的实景。
E.这首词上片写病愈无意出游的情态,下片写出游所看到的原野风光和人事,上下片联系紧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1.有人认为“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一句将春天描摹得最为生动传神。
请找出这两句中描写最巧妙的一处,并简要分析。
答:(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①淳熙八年冬,辛弃疾被诬陷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
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
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纪游之作。
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1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先是“我”对“青山”说,然后转换成“青山”对“我”说。
B.“岁晚太寒生”中的“寒”既指自然界的寒,也可理解为心灵的寒。
C.下片叙写明月从“来”到“去”,表明词人吟诵《离骚》,夜深未眠。
D.这首词情辞宛转,运用《离骚》的典故,不露痕迹,可谓格调清新,赏心悦目。
E.在词人笔下,明月高洁而又善解人意,表明词人希望和明月一样具有高洁情操。
13.结合最后一句“听读《离骚》去”,分析本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14.赏析本词上、下片各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15.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参考答案】1.【解析】选D “饭”是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2.【解析】选A B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项,“风流”指英雄的流风余韵;D 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3.【解析】选B B项,应是“赞扬当年刘寄奴北伐的英雄气概”。
4.【答案】(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5.【解析】这两个语段写了两个内容,第一个语段写辛弃疾对爱国词的贡献,第二个语段写辛弃疾对生态词的贡献。
因此,我们就可以整体把握文意,找到结论句的答案了。
【答案】辛弃疾是我国最伟大的爱国词人,也是我国最伟大的生态词人。
6.【答案】①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②而且也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且具有多种功能) ③所以窗花大多表现农民(农村)生活7.【解析】所补句子,必须与前面的句子格式一致,才能构成排比句,而且要与整个语境和谐一致。
前面“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作为例句,可抽出“与某诗人做某事”这个格式,“某事”必须是“某诗人”在文章中记述过的。
从“古卷残页”“穿越时空”看,“某人”应是古代的文人诗家。
按照此思路,就可较容易地得出答案。
【答案】与王维畅游大漠与苏轼夜游赤壁8.【答案】描绘了一幅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烟波浩渺,与天相接、不见尽头的壮阔图景。
9.【答案】一方面作者借桓温北伐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
(意对即可)10.【解析】选CE C项,“年老体衰”错,“竹杖”暗扣标题的“病起”。
E项,“无意出游”错,由“著意寻春”可知,词人并非“无意出游”。
11.【答案】其中“柔”字尤为巧妙传神。
它写出桑叶之嫩,春光之新。
同时,“柔”字衬托出女子因快要回到娘家看到亲人而表现出的轻松的步态和欢乐的笑声。
“柔”字点明了词人寻春的内心感受,词人寻找的春天,充满生气,隐藏在乡野的花草中,暗含在女子的笑声里。
12.【解析】选DE D项,“运用《离骚》的典故”错,词中虽然有“听读《离骚》去”,但只是客观叙述,并没有运用与《离骚》有关的典故。
E项,“希望和明月一样具有高洁情操”错,在词人笔下,明月是作者被贬独游时的知音。
13.【答案】《离骚》抒发了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郁愤不平之情。
辛弃疾一生渴望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斥和打击,不为朝廷所用,不得已闲居乡里,其满腔忧愤之气,借用屈原的《离骚》,恰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从而使全词的主题思想得到升华,词人有志难申、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14.【答案】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
15.【答案】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