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

合集下载

医学院校《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院校《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院校《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医学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不同于综合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内容要适当增加医学背景知识,体现学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特色。

《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心得,从《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几个方面,对《环境微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的探索,具体介绍了《环境微生物学》教改中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医学院校《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和微生物学的交叉学科,随着全人类对环境保护的广泛重视,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在环保领域的不断渗透,微生物在环境污染和监测方面已凸显出它的巨大作用。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我们急需培养一批具有扎实微生物知识的人才,不仅熟知生物处理法处理污染物的原理,而且能够开发利用新的微生物资源,与时俱进地解决环境问题,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贡献,这就对环境微生物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是内容琐碎繁杂,感性认识差,需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对课程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兴趣逐渐降低,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体系上,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实验;在教学方法上,满堂灌,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在考试方法上,单一化,多采用笔试,影响了学生能力全面的提高。

如何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是摆在我们每个《环境微生物学》教师面前必须面对的问题[1]。

1.突出《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特色与重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医学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不同于综合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在《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内容要适当增加医学背景知识,体现学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增加“医院环境”内容,以适合医学院校内环境类专业学生使用。

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增加 “ 医院 环境” 内容 以适合 医学 院 校 内环 境类 专业
学生使 用 。医院环 境 问题 是 非 医学 院 校的 环境专 业
的弱 项 , 医学 院校 办 环境 专 业 可 以 充分 发 挥 医学 特
色 , 合“ 结 环境 微 生物学 ” 点解决 医院 环境 问题 , 特 使 医学和 环境科 学很 好地交 叉 ; 时 , 以增 加 学校新 同 可
本课 程 只讲 丙 酮酸 以后 的几 个 不 同发 酵途 径 , 乙 如 醇发酵 、 酸发 酵 、 乳 丁酸发 酵 、 柠檬 酸发 酵 、 醋酸发 酵
化, 多采 用笔试 , 响 了学 生 全面 能力 的提高 。环 境 影 微 生物学课 程教 育如 何适 应 、 善和 提高 , 如何培 完 即 养合格 的环境微 生物 学专 业 人才 , 接 2 世 纪环 境 迎 1 微生物学 迅速 向分子 生物 学 水平和 微 生物产 业化 等
等, 以及 不 同菌 群 特殊 的 电子 传 递途 径 及 其 呼 吸类 型 ; 微 生 物 遗 传 ” 章 , 点讲 述 “ 生 物 菌 种选 “ 一 重 微 育” 避 免 与遗 传学重 复 。 ,
2 注 重 实验教 学 , 养学 生的 实际动 手能 力 培 环 境 微 生物 学 是 一 门实 践性 很 强 的课 程 , 它有
检验 医 学教 育 2 0 0 8年 1 第 1 2月 5卷 第 4期
・1 ・ 5
医学 院 校 环 境 科学 专业 环境 微 生物 学 教 学 改 革 的探 索 与 实践
刘 佳 明
5 3 ) 温 浙 2 0 5
[ 要 ] 医 学院 校 的环 境 科 学 专 业 不 同 于 综 合 院 校 的 环 境 科 学 专 业 , 环 境 微 生 物 学 》 程 内 容 要 适 当 增加 摘 在《 课 医 学 背案 知 识 , 现 学 校 的“ 境 科 学 ” 业特 色 。环 境 微 生 物 学 是 环 境 科 学 中的 一 门专 业基 础 课 , 文 从 环 体 环 专 该 境 微 生 物 学课 程 的特 点 、 学 方 法 和 手 段 等 几个 方 面 , 环境 微 生 物 学 理 论 与 实验 教 学 进 行 了改 革 的 探 索 , 教 对 具 体 介 绍 了环境 微 生 物 学 教 改 中 的 一 些 想 法 。 [ 键 词 ] 环 境 微 生物 学 ; 程 改 革 ; 学 实 践 关 课 教

突出专业特点 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突出专业特点 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社 . 0 9 20.
内外食 品添加剂法 律法规方 面的内容。 目的在于使学 t 【 李昌文, 3 】 赵学伟 . 品添加 剂教 学改革与探 索 中国轻工教 食 生在 全面学 习相关规定的 同时能够增 强食 品卫生安全 以及食品相关的法 律意识 。 6 . 调查研究食品添加剂市场 。 的课程体系更需要 新 注重实践。学院组织学生赴添加剂市场进行调研 , 并聘
《 环境微生物学》 实验教 学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 《 环境 微生物学实验》 作为实现专业 培养 目标 的实 践性教学环节 , 对于巩 固微生物学基本 理论知识 、 培养 学生运用微生物技术分析 、解决环境 问题的能力及开 发学生的创造力至关重要 。 但是 , 国内的环境微生物实


验大多源于经典 的微生物实验 ,再 添加 部分与环境相 关的实验的做法 , 导致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内容简单 , 缺 乏专业特点 , 无法满足环境微生物教学要 求 , 学生体会 不到实验 的意义及微生物在 污染 控制 中的作用 。主要 表现 为 : 1重 视微生 物学实验 技术 的基 本操作 , () 轻视 微生物技术在在环境专业 中与实际应用的联结 ,导致 了所培养 的学生在专业学 习和实 际丁作 中所学微生 物 学知识不能满足实 际操作 操作的需要 ,形成所学 和所 用 的脱节 。( ) 2 重视课堂 内教学 , 轻视与“ 第二课堂 ” 的 结合 。 环境微生物学是- I与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 , -' ] 但
5 加食 品添加剂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品添加 . 增 食 剂课 程还应 增加与食品添加剂相关 的法律 知识 以及 国
科技 师范学院学报 ,0 8( ) 8 7. 2 0, : — 1 3 6 【 郝利 平 , 2 】 夏延斌. 食品 添加 剂【 . M】 北京 : 中国农 业大 学 出版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
和 可 行 性 , 发 学 习 的 主 动性 和创 造 性 。 激
随着生物技术在环境领域 的广泛应用 , 环境微生 物学逐渐 成为高等院校环境 工程 、 环境科学等专业重要 的专业基础课之


为学 习水污染控制工程 、 大气污染控制 工程 、 固体废弃 物处
理与应用、 环境检测等课 程提供了必须 的微生物学基本理 论和
2 0年 1 01 1月
广 西 轻 工 业 G A G I O R A FL H D SR U N X U N LO I TI UT Y J G N 教 育研 究
第 1 期 ( 第 14 ) 1 总 4 期

环 境 微 生 物 学 实验 课教 学 改革 初探
武 秀琴 , 碧 波 , 建 云 , 立坤 ’ 刘 张 谷
严 肃认 真 的科 学 态 度 。
2 全面 培养 学 生的 学 习兴趣 1 精 心设计 实验 教 学 内容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程范 围涉及基础微生物 学实验、 现代 微生物学技术 、 环境微 生物 监测与评价技 术 、 污染物 微生物 降
解 与 资 源化 技 术 等 领 域 。 学 的 目的 是 让学 生 掌 握 微 生 物 学基 教
( 南工 程 学院 资源 与环境 工程 系 , 南 郑州 4 11 1 河 河 5 9 )
【 摘 要 】 为 提高 微生物学实 环境 验课教学效果, 验教学内 从实 容设计、 兴趣的培养、 放试 开 验的开设、 媒体 多 教学手段
的 应 用及 考核 方式 等 方 面的 改 革进 行 了初 步探 讨 。
本操作技能 的主要方法与技术 , 括经典的 、 包 常规 的 、 现代 的方 法与技术 ; 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 、 生命活动规律 , 并应用 到环 境保护和环境污染 防治 中[ I 】 。 我院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在本科二年 级下学期开设 , 仅 有3 2个课 时 ,而环境微生物学 内容具有覆盖面大 、学科 交叉

《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方法 , 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 激发学生对科研 的探索精神。
收 稿 日期 :0 l一 建设项 目( C一1 K 0—3—1 ) 1 作者简介 : 马 芸( 92 ), 青海西宁人 , 18一 女, 助教 , 硕士。 通信作者
学》 。在教学过程 中发现本教材 中的部分教学内容与环境专业的必修课 ,《 ( 环境毒理学》 《 、环境微生物 学》 《 、生态学》 《 、环境监测》 等课程出现交叉和重叠。因此 , ) 应根据《 环境生物学》 在课程体 系中的地
位, 对教 学 内容进 行遴 选 , 在保证 教 学 内容完 整性 的 同 时 , 免 重 复教 学 。在 每 堂课 中根据 该课 程 的教 避 学 目的和培养 目标 , 循 “ 遵 少而精 ” 原则 , 出重 点 难点 , 学 生 在 对重 点 难 点知 识 掌 握 的前 提 下 , 的 突 使 做 到“ 以点带 面” 。
wih t e d s i l s c r ce it s o n io me tlbilg t h ic p i ha a t rsi fe vr n n a o o y,rf r d t e c ig c riu u c n ne c eo me he ta hn u rc l m o — tn n e c i g meh dsh v c iv d g o e ut. I r rt e h e u r me s o d r e ta d t a h n t o a e a h e e o d r s ls n o de o me tt e r q ie nt fmo e n ta h n e c i g,ta hes s o l e PBL ta h n d li he t a h n r c s ,o t z e c i g c n e c r h u d us e c i g mo e n t e c i g p o e s p i e t a h n o - mi tn ,r fe tt e l ts e e r h.Th e c e s s o l n e r t t n io me tls inc e e r h, e t e c h a e tr s a c l e t a h r h u d i tg a e wih e vr n n a c e e r s a c

环境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环境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v a t e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a n d c r e a t i v e h i g h — q u a l i t y t a l e n t s .
Ke y wo r d s :En v i r o n me n t l a En g i n e e in r g; E x p e i r me n t t e a c h i n g p a t t e r n; T e a c h i n g e x p l o r a t i o n
Ab s t r a c t : B a s e d o n t h e p r o b l e ms a is r i n g f r o m e x p e ime r n t a l e d u c a t i o n o f“ Mi c r o b i o l o g y ” i n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En g i — n e e r i n g ,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i n n o v a t e a n e w e x p e i r me n t c u r r i c u l u m s y s t e m i n ma n y a s p e c t s c o mb i n e d wi t h t h e p r a c — t i c a l t e a c h i n g .Ac c o r d i n g l y 。 I t i s c o n c l u d e d t h e a u t h o r ’ S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r e s e a r c h i n e x p e i r me n t l a t e a c h i n g, t e a c h - i n g p l a n, e x p e ime r n t c o n t e n t s o p t i mi z a t i o n, e v o l u t i o n o f e x p e i r me n t s a n d p r a c t i c e a n d S O o n, wh i c h h e l p e d t o c u h i -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特征. 同时病毒 的形态结 构 、 过程及 对人类 的危 害等内容极 其抽象 , 繁殖 这势必增 加学 生的理解难 度 ?
13 知识点繁 琐 、 . 涉及 多 门学 科
《 环境微生物学》 理论教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为微生物
在环境 丁程 中的应用 程 内容涉 及到有 机化学 、 课 生物化 学 、 遗传学 、 生态 学等生物 学基本 原理 , 涉及 到 还
第3 期
梁 国斌 蒋 莉 刘维 平 : 环 境微 生 物 学 》 程教 学 方 法 改革 初探 《 课
7 3
使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而 , 《 环境微生物学》 作为专业基础课 , 不像其它课程那样, 在学生头脑中有直观
的印象 由于细菌 个体较小. 显微镜要 放大很 多倍 才能看 到. 以有 时候很 难 区别一 些相 似的菌 种, 用 所 对 于辨 认其形 态结 构也 比较 困难 此外 , 由于病毒 不 具有典 型 的细胞结 构 , 当置 于生物体 外时 , 呈现非 生命
物学 》 程设 计 、 时安 排及教 学要求 都 不大相 同 , 课 课 这就造 成没 有一 个 固定 教学 模式 。 为此 , 本文 重点分 析 了江 苏 技术 师范 学 院在 《 境微 生物 学 》 学 过程 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 针对 这 些 问题 提 出 了系 列应 对 策 环 教 并
面的应 用情 况 。该课 程 内容极 其抽 象 , 因而 如何 在教 学 过程 中将 抽象 的东西 变成 具 体 的 、 俗 易懂 的 东 通 西, 调动 学生 学 习的积极性 、 动性 和创造性 , 养学 生独 立分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尤 为重 要 。 围绕 主 培
如何提高《 环境微生物学》 教学效果 , 已有学者开展了许多探讨性工作 。 然而由于每个学校对《 环境微生

农业院校《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农业院校《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考 核方 式不 能真 实反 映学 生 对微 生物 实验 技 术和 知识 的 掌握程 度 , 而且 容易忽 略对学 生真实 的实 验能力 包括 整体 思维 、 实验态度 、 验技能和创新 能力 的考核 。 实
农业 大学 的 环境 工程 、 环境科 学 、 态学 等环 境 类人 才培 生
养计划要 求 , 门实验课程设 3 学时 。 该 0
1《 环境微 生物学 实验 》 的教学体 系现状
1 教学 内容 较为陈 旧 . 1 传统 的环 境工程 微生 物学 实验在 教学 内容 安排上 , 注 重基 础 性实 验能 力 的培 养 , 实验 内容也较 简单 , 多是 操作 性 和验 证性 的实 验 , 显微 镜 的使 用与维 护 、 生物 的形 像 微
需花 费很少 的时 间 , 照教 师讲解 以及实验 手册 上的 步骤 按
和 注意 事项 进行 操作 , 在整 个 实验 进行 过程 中, 生都 是 学
被 动 听 课 和 操 作 , 乎 没 有 时 问 去 思 考 该 实 验 过 程 的来 龙 几
去 脉。 因此 , 传统 的 教学 方法 虽然 在一 定 程度上 让 学生 学 到 了一 定 的实 验技 能 , 固部 分理 论知 识 , 容易 造成 学 巩 但 生 对实 验 原理 理解 不透 彻 , 验操 作按 部 就班 , 实 验 内 实 对
容 一知 半解 。 ]而且 给学生 灌输 的都 是些 他们 在 高中 阶段 就 要求 掌握 的技 术 , 环境 微 生物 的分 离检 测 , 然采 用 如 仍 普 通 的形态 鉴定 , 利用 显微 镜 观察 , 至 肉眼进 行 的群 体 甚
形 态 观察 。 生得 不 到 现 代 大学 高 技术 层 面 的锻 炼 与 熏 学 陶 , 能与社会 和 国际接轨 , 生走人 社会后 , 不 学 面临科 学技 术 日新 月异 的发展 状况 , 到 束手 无策 , 日益激 烈 的就 感 在

“质量工程”背景下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质量工程”背景下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K e wor s:e io me t le g n e i c o il g ;e p rme a e c i y d nvr n n a n i e rng mir bo o y x ei ntlt a hng;ta h n eo ms e c i g r fr
《 环境工程微 生物 学》 是环境 工 程专业 的一 门重
Ab t a t T e t s t e st r vn o rh n i eo e ai n l b l y a d c e t e a i t fsu e t .T a i o a o tn so n sr c : h i i o ls i o i gc mp e e sv p r t a i t n r ai bl yo t d n s r d t n l ne t f ・ me o mp o a i v i i c e v rn na n i e rn co ilg x ei n swe e f c s d o p r t n i t r ame t ,a d p s ie ta hn to s we e i me tle gn ei g mir b oo y e p rme t r o u e n o e ai a a l y te t n s n a s e c ig meh d r o ol b i v u e n e p rme tlta h n .T e e kn so a h n o t ns a d ta h n t o sr s a n t ec e t ea i t f t d n s n od r s d i x e i n a e c i g h s i d f e c i gc n e t n c i g meh d e t i r ai l y o u e t.I r e t e r h v b i s t mp o e s d n s r aie it rsi g a d c e t e a i t e c i gc n e t a l a e c ig me h d n o rta hn fr r oi r v t e t c e t n e e t n r ai bl y,ta hn o t ns swel st a h n t o si u c i gr o mswe e u v n v i e e o t z d,a d o re p r n e e e s mma z d pi e mi n u x e i c s w r u e i r e.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l 调整 实验 教 学 内容 , 建 优 化 的 实验 教 构 学体 系
1 1 修 订实验教 学计 划 。 中实验 教学 时间 . 集
随着 国家人 才 培养模 式 的转 型 , 业课 在 整个 专
科 教育 阶段所 占课 时 比重 越来 越 少 , 理论 课 教 学
论 知识 的理 解 , 养 学 生 实验 技 能 , 高学 生 独 立 培 提
性 不 强 , 容重 复 多 , 学 生 很难 对 所 做 实 验有 系 内 使 统 综合 的概 念 , 学 知 识 也 难 以融会 贯 通 J 实 施 所 ,
订实验教学计划 , 调整传统 的实验教学 内容 , 制作 实 验 教学 多媒 体 课 件 , 步 开设 综 合 设 计 性 实 验 . 逐
分。结合 多年 教学 实践 , 实验教 学计划 、 从 教学 内容 、 学手段和 实验考核评 价体 系等 多方面对环境 工程微 教
生物学 实验教 学进行 了改革和调整 , 增设 了综合设 计性 实验 , 制 了实验 多媒 体课 。新 的考核评 价体 系注 研 重 了学生动手能力 、 新精神 和综合运用知识的 能力 , 实提 高 了学 生分 析 问题 、 决问题 的能力 , 创 切 解 激发 了
需求 。 同时 , 扩招 引起 的实践 环节 教 学质 量 严 重下 降 的问题 尚未 解决 。为 了顺 应 我 国教 育体 制 的 改 革, 培养高 素 质 、 口径 、 应 能 力 强 的本 科 人 材 , 宽 适
探索 环境 工程微 生 物学 实验 教学 改 革 已刻 不 容 缓 。 近 5年来 , 我们 在 “ 境工 程 微生物 学 ” 环 实验教 学 中
学生上 实验课 的热情 , 增强 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研究性教学改革探讨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研究性教学改革探讨
源 及环 境 适 应 机制 。
10 ・ l

熊尚凌 ,毛 芝娟 ,张
捷 ,等 : 境微 生物 学 实验研 究性 教 学 改革探讨 环
第 3期
握, 符合 微 生物 实验 连续 性 和 周期 性 的特 点 , 有利 于 综合 性 大实 验 的开 展 。 实验 课程 设 置如 图 1 结 合 宁波 市 港 口城 市 的特色 , 增设 了海 洋 类 微 生物 实 验 项 目 , 海 洋 将 污染 相关 微 生物 实验 整合 到该 课程 中 , 增加 了地 域 特色 , 验安排 见 表 l 实 。
院在“ 究 性教 学” 式 的指 导下 。 革 以教 师“ ” 主的传 统教 学模 式 , 行 以学 生 自主学 习 为主 、 师 研 模 改 教 为 践 教
“ ” 导 为辅 的 教学 模式 . 而提 高 学生 兴趣 和 积极性 。 从 给学 生提 供更 多 的动手 机会 , 培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力 。 环 境微 生 物实验 教学 也尝 试 了这种 研究 性教 学模 式 . 行 了多方 面 的改革 , 进 取得 了明显 的教学 效果 。
实 验 课 程 的 教学 方 式 、 学 内容 和 考 核 评 价 方 式等 方 面进 行 了 系统 改 革 和 调 整 : 1 优 化 整 合 理 论 课 和 实 验 课 程 教 ()
教 学 内容 ;2 将 基 本操 作 训 练 整合 到 与 工程 实 际相 一 致 的 综合 型实 验 之 中 ;3侧 重 实 验 教 学 过 程考 核 和 基 本 规 () () 范 操 作 考试 . 化理 论 考 察 。经 过 为期 三 年 的 研究 性 教 学 实践 , 弱 取得 了显 著 的教 学 效 果 。
第 2 5卷 第 3期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生物的实际应用 。提高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学习热情及学 习主
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 创造 性 , 而能够不 断提高课 程的 进 教学水平。

动性 , 进而激发学生 的想象能 力及创新 能力。也就是说 , 教 师不但要研究教 , 更要研究学 , 要善于引导学生学, 使他们会
学习 , 自我发展 。 能
机固体废物 的资源化过程 , 土壤的生物修复 等。将一些基 本 的处理原理在实例 的讲解过程 中贯 穿于其中 , 这样 起到 了事 半功倍 的效果 。也让 同学们更 深刻 地体 会到微 生物 在处 理
2 1 7月 0 0年 第2 9卷第 7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unl f eog agC lg d ctn ora o i njn oeeo E ua o H l i l f i
J12 1 u. 0 0
Vo. 9 No 7 12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有助于对知识 的理解。在介绍微生物学的理论 、 技术及方法 在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治理的应用部分时 , 堂讲述 中除 在课
“ 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换 , 学”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
收 稿 日期 : 1 0 —3 2 0— 0 4 0
了介绍一些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 , 更要多结合工程实践 中一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 的分支学科 , 的对象 研究 是人们通常情况下 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 , 其教学 内容涉及
两大方面: 一是微生物的形态 、 生理 、 遗传变异 等微生物学基 础理论 , 二是微生物学 的理论 、 术及方法应用 于环境 保护 技 及环境污染治理中。在 教学 中针对 学生的微生物学基础理 论缺乏 的背景 , 同时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 在介绍微 生物形态 特性时 , 紧密结合 实验课上的观察 ,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
大地 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的作用 。 二、 陆 _ 物学》 课程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必要眭
《 环境微生物学》 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 环境微生 物学》 在许多 专业 中均作 为专业基础课 程 ,主要是 考虑到它对整个 专业课程体 系的支撑 与衔


接作用 , 但是 由于它本身所 具有的学科交叉 性 , 使得 在 专业课 程体系建设过程 中并 没有把它放 在教学 的重 要
【 探索与实践 】
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微生物学》 课程研究型 教学模 式探索
( 吉首大学
何兴兵 , 林永慧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 院 , 湖南
吉首
460 ) 10 0
摘 要 : 究型教 学是一种有效 的、 研 实用型的教学模式 ,环境微 生物 学》 《 课程 的应 用性 特点决定 了其采取研 究 型教 学的必然性 。 针对《 环境微 生物 学》 程的特 点, 课 分析 了课程教 学改革 的研究现状以及研 究型教学改革的必要 性, 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课程研 究型教 学改革的几种模 式, 期望通过这 些改革探 索能够提 高《 环境微生物 学》 课程 的
的课 程建设 起到 了重要 的承接作用 。该 课程 的主要 特 点是 兼具理论与应用性 ; 生物与环境 作用 的复杂 性 ; 微 与环境工程应用 的密切性 。正是 由于这 种理论复杂 性 与应用性 共存 的特点 , 环境微 生物学 》 程在教 学 使《 课 过程中理应更具有培 养学生创新性 思维与实践 能力 的 潜力 。环境科学专业 的课 程建设 中较少开设生物类 课 程 ,由于课 程上述方 面的特点使环 境科学专业 的学生 在学 习过程 中普遍具 有排挤性 ,特别 是当教学方式 仍 然 以传统单 向传授式 教学为主 的情 况 ,学生普遍 表现 出对该课 程的兴趣不 强 ,因此迫切要求 新的教学方 法 来激 发学生 学习的动力。 目前 ,研究型教学模 式越来越 被接受为一种有 效 的、 全新的教学模式 , 主要 是 由于研究 型教学将科 研 这 思 维引入到教学 中, 摒弃 了传统 的单 向传授 的模式 。 以 学生 为教学主体 ,教师不再 单纯地讲授 书本 内容 而是 主动参与学生 的研究 实验 中l 。研究 型教学 以培养 学 2 ' 生 的创新 能力与实践能力为 目标 , 强调学生 的主动性 、

《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第 1 第3 4卷 期
21 0 2年 6月
黄 山 学 院 学 报
J un lo a g h n o ra fHu n s a Unv ri iest y
Vo . 4 NO. 11 , 3
J n2 1 u .0 2
《 环境生物学》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董 丽 丽
( 山 学 院 生命 与环 境 科 学 学 院 , 徽 黄 山 2 54 ) 黄 安 4 0 1

要 : 环境 生物 学》 环 境科 学专 业 的专 业 必修课 , 《 是 在该 课 程 的教 学 中 , 通过 精 选教 学 内容 、 改进教
学方 法和重视 实验 教 学等 方面进 行教 学 改革 , 获得 了较好 的教 学效 果 。 关键 词 : 环境 生 物 学; 学 内容 ; 学方 法 ; 教 教 实验教 学
中图分 类号 : 6 2 G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4 7 2 1 )3 0 3 — 0 1 7 — 4 X(0 2 0 — 1 4 0 3
环 境 生物 学是 环境 科 学 的一个 分 支学 科 , 2 是 0
世纪 5 0年 代环 境 问题 成 为全 球 性 重大 问题 时 , 生
人 口膨 胀 、 环境 污 染 、 室效 应 、 氧层 破 坏 等 严 重 温 臭 众所 周 知 。 材 对 一 门课 程教 学 目标 的实 现案和 教 学大 纲 的要求选 用 了高 等教 育 出版 社 “ 向 2 面 1世纪 课程 教 材 ” 列孔 系 繁 翔 主 编 的《 境 生物 学 》 环 。就 其 教 学 内容 而 言 , 本 课 程 有 两个 较 突 出 的特 点 ,一是 课 时 少而 内容 多 , 本课 程 在教 学 中 只有 3 2学 时 ,而 内容 涵 盖 环 境污 染 的 生物效 应 、生物 净 化和 生 态修 复 等几 大 部 分 。 二 是 环 境 生物 学 中部 分 教 学 内容 跟 环 境 专 业 的其 它 必 修 课如 环 境 工程 微 生物 学 、 态 学 、 境 监 测 生 环 等 出现 了 交 叉和 重叠 。因 此 , 据 环 境 生物 学 在 课 根

医学院校《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院校《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医 学 院 校 《环 境 微 生 物 学 》课 程 建 设 和 教 学 改 革 的 探 索 与 实 践
刘 佳 明
( 温州 医学 院 环境 与 公共 卫 生 学 院 , 江 温 州 3 5 3 ) 浙 2 0 5
摘 要 :医学 院 校 的 环 境 科 学 专 业 不 同 于 综 合 院 校容 增 加 :1医 院 废 水 微 生 物 处 理 技 术 : 内 ( ) ② 抗 辐 射 和有 机 污 染 物 的微 生 物 功 能 基 因 组 研 究 ; 细 菌 耐 药 ( 性 对 医 院废 水 的 物 治 理 的 影 响 ; 将 当 前社 会 热 点 问 题 与 E ④ 课 堂 讲 授 内 容 相 联 系 , 用 到 课 堂 教 学 。 例 如 在 讲病 毒 繁 殖 应 过 程 时 ,除 了讲 解 教 材 中 所列 举 的 大 肠 杆 菌 T 繁 殖 过 程 外 . 4 同 时 补 充 讲 解 S R 、 I S HI 1 毒 的结 构 . 殖 过 程 及 人 A SAD 及 N病 繁 们 在 日常 生 活 应 如 何 防 范 该 类 致 病 性 病 毒 。将 这 些 例 子 以 科 普 形 式 介 绍 给 学 生 , 活 跃 了课 堂 气 氛 , 拓 宽 了 学 生 的 知 既 义 识 面 , 分 凋 动 了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发 了学 生 对 科 学 研 究 充 激 的 奉 献 精 神 。 《 境 微生 物 学 》 很 多课 程 有 着 密 切 的 联 系 , 生 物 化 环 与 如 学 、 物 学 、 传 学 、 理 学 等 课 程 相 互 渗 透 、 互 联 系 . 些 生 遗 生 相 .这 课 程 在 授 课时 间安 排 上 有 前 有后 .如 何 避 免 与 先 上 的课 程 某 内容 重 复 ,又 为 后 续 课程 留有 余 地 . 突 出 本 学 科 的特 有 内 容 , 就需 要 优 化 理 论 授 课 内 容 . 定 一些 不 属 于 本 门课 程 的 这 确 必 要 内 容 , 讲 授 中 少 讲 或 不 讲 : 时 , 注 意 经 常 与 其 他 相 存 同 要 关 课 程 的 教 师 棚 互 交 流 . 听 学 生 的 反 映 . 涉 及 到 前 面 课 倾 对 程 已 学 过 的 内容 , 必 要 的情 况 下 , 师 仪 作 重 点 提 示 , 学 在 教 让 生 提 前 预 习 回顾 , 课 时 以 重 点 提 问 的 形 式 . 成 这 部 分 的 上 完 教学 内容; 平行授 课的课 程内容 , 与授 课教师 相互商定 , 对 则 力 求 使 课 程 之 问 在 内 容 授 课 中相 互 促 进 、 互 协 调 , 免 重 相 避 复 讲 授 。如 : 微 生 物 的 营 养 ” 章 中 的 微 生 物 细 胞 成 分 . “ 一 在 生 物 学 、 物 化 学 的课 程 中作 了详 细 介 绍 , 们 只 是 要 求 学 生 我 生 回顾 已 学 的 知 识 , 课 程 不 必 讲 授 ; 能 量 代 谢 中 , 物 化 本 在 生 学 课 程 详 述 了 糖 酵 解 途 径 和 三 羧 酸 循 环 . 课 程 只 讲 丙 酮 酸 本 以 后 的 几 个 不 同 发 酵 途 径 , 乙 醇 发 酵 、 酸 发 酵 、 酸 发 如 乳 丁 酵 、 檬 酸 发 酵 、 酸 发 酵 等 . 及 不 同菌 群 特 殊 的 电 子 传 递 柠 醋 以 途 径 及 其 呼 吸 类 型 ; 微 生 物 遗 传 ” 章 。 点 讲 述 “ 生 物 菌 “ 一 重 微 种 选 育 ” 避免 与遗 传 学 重 复 。 2 注 重 实 验 教 学 . 养 学 生 的 实 际 动 手 能 力 . 培 《 境 微 生 物 学 》 有 极 强 的 实 践 性 和 应 用 性 , 环 境 微 生 环 具 《 物 学 》实 验 足 加 深 学生 对 理 论 知 识 的 理 解 ,培 养 学 生 实 验技 能 、 验 思 维 和 动 手 能 力 的 一个 重要 途 径 。在 教 学 计 划 中要 实 保 证4 % 的实 践 教 学 时 间 , 要 保 证 实 践 教 学 的 质 量 和 效 果 。 0 更 要加 强 实 践 教 学 的 “ 践 性 ” 即 以 学 生 为 主 , 重 培 养学 生 的 实 . 着 动 手 能 力 和 创 造 精 神 ,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主 动 性 、 极 性 , 加 充 积 增 学生 对 实 验 的兴 趣 。针 对实 践 教 学 的 各 个 环节 , 们 增 开新 。 我 的探 索 性 、 新性 和 综 合 性 实 验 . 创 以增 强 教 学 实验 的趣 味性 和 学 生 主 动 参 与 的 热 情 , 出 实 验 的 应 用 性 和 技 能 性 , 原 有 实 突 对

关于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于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于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摘要:针对我院以往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在优化实验内容、重视预习、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和科研课题、考核方式多样化等方面对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改革进行了探索。

实践表明,微生物教学改革使学生熟练掌握了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他们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考核当今是生命科学时代,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已成为最活跃的研究领域。

微生物学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受益面宽、发展迅速,既是生命科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又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1-2]。

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院微生物实验课面向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专业开设,为了使这些专业的学生能熟练掌握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他们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验技术,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我们对微生物实验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我院以往的微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1.1 实验内容较单一,探索性、设计性实验缺乏以往,我们微生物实验大多数是根据实验教材内容安排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试验、微生物计数、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等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没有或较少,实验内容多是对理论课程的简单验证, 缺少创新性。

当然, 这部分验证性实验对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起重要作用[3], 但各个实验彼此之间孤立进行、缺乏内在的联系, 学生对各个实验的用途及地位认识不足, 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缺乏,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能力[4-5]。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摘要:根据课程知识要点和实验教学的特点,进行实验项目资源建设,精心设计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技能训练,重视教材建设,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积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实验教学;技能训练;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具有发现问题、描述问题以及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表现在科学与知识的创新层面。

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能自由发挥的平台和空间,学生在实验室可以感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形成创新思维的良好习惯,有助于提高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一、重视实验课程建设精心设计实验项目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知识要点和实验教学的特点,进行实验项目资源建设,其目的是不断推动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开发,探索实验课程与实验内容的改革,开展实验内容与方法、实验技术与方法的研究。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属于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独立设课)。

针对实验特点和实验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学科发展为背景,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实验的系统性、层次性(复合性)和综合性等原则,去完成实验项目的设置和内容的不断更新。

将相关的实验技术整合,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样,可以使实验的连贯性和复杂性让学生进入研究性实验状态,虽然感到有难度甚至压力,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学习动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的,推进综合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与手段服务于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的建立、实施和改进,一方面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去调整或更新,同时也离不开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前提下,改革、实施各项实验教学环节,并经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探索实验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不断更新、补充实验内容(教材建设),积极建设、制定实验项目,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中的作用。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示范教学改革与探索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示范教学改革与探索

稳定 , 课程 内容 动态 变化 , 能 够适 应计 算机 技术 快 速 变 化 的需 求 , 适 应 当前 学 分 制 和通 识 教 育 的要
求, 适 合计 算机 基 础 课 发 展 的 教 学效 果 评 价 改 革 方案. 因此 , 在 教 学 和实 践 中 , 要 对 非计 算 机 专 业
编辑 : 文 心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示范教学改革与探索
徐 升 , 裴 义山 , 陈 若 莉
( 福建工程学院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 福建 福 州 3 5 0 1 0 8 )
摘 要 : 针 对 环 境 工 程 微 生 物 学 实验 示 范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题 , 提 出教 师 实验 示 范操 作 的 必要 性 、 基 本 要 求 及 其改进方法 : 一 是 实验 示 范 前 对 学 生 预 习情 况 进 行 指 导 ; 二 是 采 取 演 示 一讲 解 一 学 生 参 与 三 结 合 的 实验 示 范 方 式 ; 三 是 培 养 学 生 正 确 的 实验 态 度 与 实验 习惯 ; 四是 提 高教 学 示 范 的 可 见 性 , 以 更
2 O 1 3年 第 1期
( 总第 8 2期 )
牡 丹 江 师 范 学院 学报 (自然 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Mu d a n j i a n g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NO .1 , 2 O 1 3
To t a l NO 8 2
1 实 验 示 范教 学 的 必要 性
虽 然学 生在 中学 阶段 已学 习过 化学 和 生物 的
作 为一 门以 实 验 为基 础 的学 科 , 环 境 工 程微 生 物 学 的理论 、 实 践 与 创新 必 须 通 过 实 验 教 学 加 以连 接 与 融合 . 然而 , 在 实 际 的 实验 教 学 过 程 中 , 许 多 学生 的实 验 技 能 并 未 得 到 预 期 的 培 养 与 提 高, 其 主要 因素 包括 学生 对实 验课 程 的态度 、 教 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u ce d by sum m ari zi ng t he t e achi ng p l an , e xp e ri me nt alco nt e nt s,t e achi ng m e t ho ds and e v al u at i o n sy st e m . So m ep ract i cal at t e mpt s we re al sop u t i nt op ract i ce t oi m p ro v et hest ude nt s’ co m p re he nsi v e qual i t y and cre at i v eabi l i t y. K : e nv i ro me nt al m i cro bi o l o gy ; e xp e ri me nt alco u rse ; e xp e ri me nt al t e achi ng
( 辽 宁师范 大学 生 命科 学学 院,辽宁 大 连 11 6029 ) 要 : 从教 学计 划 , 实验 课内 容 , 考 核方 式与 评价 方法 , 教学 方法 及手 段等 方面 介绍 了环境 微生 物学 实

验 课程 体系 的教 改思 路 , 目 标及 具体 的教 改措 施, 为 提高 学生 综合 素质 和创 新能 力的培 养进 行了 实践 性 尝 试. 关 键词 : 环境 微生 物学 ; 实验 课程 ; 实 验教 学 中 图分 类号 : Q 93 3; G 642 .423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00 6 - 7 16 7 ( 2010 ) 05 - 0 108 - 04
收 稿 日 期 : 2009 - 05 - 12 基 金 项 目 : 辽 宁 省 教 育 厅 项 目 ( 2008 S135 ) 作者简介: 姜 华 ( 195 8 -) , 女, 黑龙 江富裕人, 博士, 教 授, 生物基
第 29 卷 第 5 期 2010 年



Vo l .29 N o .5 M ay 2010
R ESEA R C H A N D EX PLO R A T IO N IN LA B O R A TO R Y
环 境 微 生 物 学 实 验 课 程改 革 的 探 索
姜 华, 那 杰 , 谢明杰 , 邹 伟 , 崔玉影
1 引

现 将探 索 , 实践总 结如 下, 供同 仁商 榷 .
课 程是 教学 工作 的 基 本 要 素 , 课 程 建设 是 专 业 建 设 的基 础 和 中 心 环 节, 是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重 要 途 径. 微 生物 学实 验是 一门 实 践 性 及 应用 性 很 强 的 学 科, 其 独 特的 研究 方法 和手 段已 广泛 地渗透 到现 代生 命科 学 的 各个 领域 , 是一 门十 分重 要的 基础 实验 课
. 近年 来 , 为了 提 高 实 验教 学 质 量 , 适应经济
[ 48]
全 球化 , 人 才国际 化的 创新 时代 , 我 们借 鉴了其 他院 校 的 教改 经验 , 在实验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改革
[ 9-10 ]

在"环 境 微 生 物 学 实 验 " 课 程 教 改 上 也 作 了 些 尝 试.
. 环境
微 生物 学是 环境 科学 专 业 的 主 干必 修 课 , 其实验课是 理 论课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 作 为 一 门实 验 学 科 , 实验课 教 学内 容直 接关 系到 学生 综合 能力的 培养 和人 才素 质 的 提高 . 新 世纪 的发 展 需 要 大 批量 的 应 用 型 人 才, 实 验 教学 是培 养应 用型 人才 极其 重要而 不可 替代 的形 式 之一
� � � � � E E M E R
� � � � � � � JIA NG H a , NA J , X I E M - , ZO U W , C U I Y ( Co l l e ge o f Li fe Sci e nce ,Li ao ni ng No rm alUni v e rsi t y ,D al i an 1 16029 ,C hi na) A a : T here fo rm i de as, t arge t and t e achi ng re fo rm m e t ho ds o f e nv i ro nm e nt al m i cro bi o l o gy e xp e ri me nt w e re i nt ro -
[ 1-2 ]
2 教改思 路与目标
以 先进 的教 学理 念 为 指 导, 建 立 以 提高 学 生 综 合 素 质与 科研 创新 精神 及能 力培 养为重 点的 实验 教学 新 体 系 . 使理 论教 学和 实 验 教 学 有机 结 合 , 合理协调理 论 讲授 与实 验技 能训 练 两 大 课 程体 系 , 构筑 学 生 宽 厚 的 微生 物学 理论 基础 , 系统 掌 握 本 学 科 基本 的 专 业 技 能 及现 代微 生物 学实 验方 法和 技术 , 培养 深基 础 , 宽口 径, 适 应性 强的高 素质 综合 性人 才 .
[ 3-5 ]
3 修订教 学计划 , 调整教学内容
基 于上 述的 教改 思路 与目 标, 从 教学 计划 , 教学 内 容, 教 学手 段和实 验 考核 评 价 体 系 等 多方 面 进 行 了 重 新 审定 和调 整, 对 实验 教学 功能 进行 了重 新定 位, 实验 课 和理 论课 独立 设课 . 重 新修 订理 论课 和实验 课的 教 学 计划 与教 学大 纲 , 重 新组 织教 学内 容 , 减少理 论课 学 时, 增 加 实 验 课 学 时 ( 理 论 课 由 68 学时 减 少 到 60 学 时, 实 验课 由 30 学 时增 加到 3 6 学时 ) . 实验课 内容 减 少 验证 性实 验, 增 加综 合性 , 设 计性 实验 . 在 理论 教学 内容 上 , 改 变 了 以 往 的 一本 教 材 为 主 的 固定 教学 内容 . 以 环 境 工 程 微生 物 为 主 讲 教 材, 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