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脑两侧是什么穴位

合集下载

头部穴位(侧面)治疗症状及定位方法

头部穴位(侧面)治疗症状及定位方法
颊车穴
取穴方法:
定位该穴道时一般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姿势,以方便实施者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实施各种按摩手法。颊车穴位于头部侧面下颌骨边角上,向鼻子斜方向约一厘米处的凹陷中。 主治疾病:
颊车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速止下齿牙痛非常有效。此外,还可以配合下关、阳白、合谷穴来缓解三叉神经痛,细节见于相关网页“穴道刺激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此穴道按摩疗法举例:穴道指压法治疗初期白内障。
穴道指压法治疗初期白内障
眼中透明的水晶体如果呈现白浊,这就是白内障。如果是因为眼睛水循环不佳、眼压非常高,这就是绿内障。这两种症状和体力、身体状况有关,所以体力衰退的上年纪者罹患率最高。
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姿势,听宫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耳门穴的稍下方即是。 主治病征:
听宫穴的主治病征为:耳鸣、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昏。本站此穴治病指压法举例:按摩疗法治疗脸部痉挛、疼痛。
翳风穴
寻找方法:
定位此穴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者仰卧的取穴姿势,翳风穴位于头部侧面,耳朵下方耳垂后遮住之处(当耳后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疾病:
翳风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翳风穴对去除慵懒感、产生活力非常有效。具体细节请参考相关网页:“穴道指压法去除慵懒感”。
穴道指压法去除慵懒感
感到没精神、疲倦的人很多。有这种感觉的人不只是中年以上的人,连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这种倾向也越来越严重。
指压法消除双下巴
一般只要稍胖的人都会出现双下巴,消瘦的人就没有这种情况。有人说,有双下巴才有威严、福相,但是年轻的女性都不愿如此,这已经是太胖了。
上班的人运动不足,而且最缺乏运动的是下巴,因此只要稍不注意就会形成双下巴。因为下巴非常容易贮存脂肪。由于下巴运动不足、肌肉松弛,下巴脂肪渐渐累积,严重者还会出现三重下巴。相信你注意歌唱家很少肥胖和有双下巴的吧!这是因为他们时常张口练声缘故。每天要大声提音练唱,这不但能预防双下巴,也能使脸部皮肤紧缩。 在饮食方面如果时常吃零食,也很容易形成双下巴。在用餐时,要尽量快嚼,使下巴有足够的运动量。下巴之所以会松弛,这是因为老化的缘故,最主要的是它水分减少的缘故。细胞附近的胶体会吸收水分,使肌肤美丽、娇嫩。胶体的亲水性越强,则越使下巴年轻不老化,相反的,如果胶体亲水性弱,则皮肤就很容易粗糙,很快就会出现双下巴。 双下巴可用运动,按摩来治疗,在洗脸时用冷水拍下巴也有助于肌肉收缩,这些方法不妨配合穴道指压法同时采用。 消除双下巴的穴位及指压法 “人迎”、“大迎”两处穴位,有增进脸部血液循环和使皮肤紧缩的功能。“人迎”位于前颈喉结外侧3厘米处,“大迎”位于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指压要领是一边吐气一边压6秒钟,“人迎”重复10次,“大迎’重复30次。 采用上述方法,可逐渐除去脂肪。

人体头部23个穴位穴位(高清图解),附取穴窍门!讲解得太细致了精选全文完整版

人体头部23个穴位穴位(高清图解),附取穴窍门!讲解得太细致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人体头部23个穴位穴位(高清图解),附取穴窍门!讲解得
太细致了
头皮按摩,一个被广为认可的对头发很好的生活习惯。

每天抽出十分钟,给头皮做一次大保健,或者去按摩馆让工作人员帮忙按一按,每次按摩结束都会让你感到舒适又畅爽。

要坚持下去,效果肯定惊人,当然,找准穴位也是一大要点,若是胡乱地按一按,没有对准穴位,那是起不到太大作用。

头部主要穴位图:
一、头正面穴位详解
头正面穴位图
1 印堂穴
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健脑醒神,安神定志,明目开窍。

适用于前头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压等病症。

感觉:按压有酸胀感。

2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

主治: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

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

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3 水沟穴(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点处。

主治:常用于小儿惊风、中暑、中风、面神经麻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与急救。

4 睛明穴
位置:目内眦旁上方0.1寸处。

主治:常用于目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5 攒竹穴
位置:在眉头,当眶上切迹处。

主治:常用于头痛、目眩、眉骨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流泪、口眼歪斜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穴位图—头穴

穴位图—头穴

⽳位图—头⽳⽳位图—头⽳ 头⽳ 头⽳共有14⽳:1.枕下旁线,2.枕上旁线,3.枕上正中线,4.颞后线,5.颞前线,6.顶旁2线,7.顶旁1线,8.顶颞后斜线,9.顶颞前斜线,10.顶中线,11.额旁3线,12.额旁2线,13.额旁1线,14.额中线。

1.枕下旁线(标准头⽳线) [部位] 在后头部,从膀胱经⽟枕⽳向下引⼀直线,长2⼨。

[主治] ⼩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等。

2.枕上旁线(标准头⽳线) [部位] 在后头部,由枕外粗隆督脉脑户⽳旁开0.5⼨起,向上引⼀直线,长1.5⼨。

[主治]⽪层性视⼒障碍、⽩内障、近视等。

3.枕上正中线(标准头⽳线) [部位] 在后头部,即督脉强间⽳⾄脑户⽳⼀段,长1.5⼨。

[主治] 眼病、⾜癣等。

X 4.颞后线(标准头⽳线) [部位] 在头的颞部,从胆经率⾕⽳向下⾄曲鬓⽳连⼀直线。

[主治] 偏头痛、⽿鸣、⽿聋、眩晕等。

5.颞前线(标准头⽳线) [部位] 在头的颞部,从胆经颔厌⽳⾄悬厘⽳连⼀直线。

[主治] 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经神⿇痹和⼝腔疾病。

6.顶旁2线(标准头⽳线) [部位] 在头顶部,督脉旁开2.25⼨,从胆经正营⽳向后引⼀直线,长1.5⼨到承灵⽳。

[主治]肩、臂、⼿等病证,如瘫痪、⿇⽊、疼痛等。

7.顶旁1线(标准头⽳线) [部位] 在头顶部,督脉旁1.5⼨,从膀胱经通天⽳向后引⼀直线,长1.5⼨。

[主治] 腰腿病证,如瘫痪、⿇⽊、疼痛等。

8.顶颞后斜线(标准头⽳线) [部位] 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后1⼨,与其平⾏的线。

从督脉百会⾄颞部胆经曲鬓⽳引⼀斜线。

[主治]全线分5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和躯⼲感觉异常,中2/5治疗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 上肢感觉异常,下2/5治疗头⾯部感觉异常。

9.顶颞前斜线(标准头⽳线) [部位] 在头顶部,头侧部,从头部经外奇⽳前神聪(百会前1⼨)⾄颞部胆经悬厘引斜线。

头面部常用穴位及其作用

头面部常用穴位及其作用

头面部常用穴位及其作用1.头部穴位头部穴位包括百会、睛明、印堂、上星、额署、五百文等。

-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的凹陷处,有舒筋活血、疏风解表、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

-睛明:位于额角眉毛内侧直上1寸处,有清热明目、平肝散结的作用,适用于目疾如结膜炎、青光眼等。

-印堂:位于眉毛直上、额髓中央的陷槽处,有疏肝散结、清心明目的作用,适用于头痛、眼干涩等症状。

2.面部穴位面部穴位包括迎香、太阳、印堂、巨髎、颊车等。

-迎香:位于鼻翼下缘凹陷处,有疏散风寒、通鼻窍的作用,适用于鼻塞、流涕等症状。

-太阳:位于太阳穴凹陷处,有清热解毒、镇痛止痒的作用,适用于偏头痛、面神经痛等症状。

-巨髎:位于耳垂前缘下方凹陷处,有清热祛风、利咽开音的作用,适用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3.口部穴位口部穴位包括太阳、足三里、合谷、巨髎等。

-太阳:位于面颊耳垂下方最高凸处前缘,有清热解毒、调节免疫、镇痛止痒的作用,适用于口腔溃疡、牙痛等症状。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凹陷处的一横指宽的地方,有活血化瘀、补充气血的作用,适用于口干舌燥、消化不良等症状。

4.鼻部穴位鼻部穴位包括迎香、行间、鼻翼、迎香等。

-行间:位于鼻头纵行中央峰脊部位,有通鼻窍、疏散风寒的作用,适用于鼻塞、鼻炎等症状。

-鼻翼:位于鼻翼缘处凹陷处,有通鼻窍、嗅觉明显的作用,适用于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

总结起来,头面部常用穴位主要包括头部穴位、面部穴位、口部穴位和鼻部穴位。

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改善头痛、眼病、耳鸣、口干等症状。

但需要注意,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避免不当使用或过度刺激造成不良影响。

人体穴位图解-头部背面

人体穴位图解-头部背面

人体穴位图解-头部背面说明:点击相应穴位文字有动画演示百会穴取穴方法: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

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后顶穴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穴上3寸) 。

主治疾病:降浊升清古代记述:风眩、目眩、颅上痛、癫疾、瘛疭、狂走,项直颈痛。

近人报道:脱发、健忘、失眠、癔病、精神分裂症。

风府穴取穴方法:取此穴时通常采用俯伏、俯卧或正坐的取穴姿势,风府穴位于人体的后颈部,两风池穴连线中点,颈顶窝处。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按摩此穴道对于治疗多种颈部疾病、头部疾病都很有疗效,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

哑门穴取穴方法:取穴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俯伏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确定穴道和顺利的实施按摩手法。

哑门穴位于后颈部,在后正中线上,第一颈椎棘突下。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哑、顽固性头痛、失眠、精神烦躁、鼻出血、呕吐不止、癫痫、瘫痪等。

此穴为人体督脉上重要的俞穴之一,在治疗多种头部、颈部疾病以及神经疾病时,都是必选穴,非常具有医学研究价值。

完骨穴取穴方法:完骨穴找法:触摸耳垂后面,有称为“乳突”的凸骨,从此骨下方沿后缘,触摸上方的骨头,有一浅凹。

一压,即有震动感,这就是此穴。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失眠、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颈部酸痛等。

该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风池穴取穴方法:定位此穴道的时候应该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俯伏的取穴姿势,以方便施者准确取穴并能顺利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

风池穴位于人体的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后脑勺有哪些穴位

后脑勺有哪些穴位

后脑勺有哪些穴位
后脑勺的穴位有强间穴、脑户穴、风府穴、玉枕穴、风池穴、和哑门穴等。

1.强间穴,可以平肝熄风(调节肝的功能来祛除内风)、除烦止呕、通络止痛(疏通经络,缓解疼痛),主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癫狂等症状;
2.脑户穴,可以散风清热、开窍,主治头重头痛、面赤目黄、眩晕、面痛、音哑、项强等症状;
3.风府穴,可以疏散风邪、醒神清脑、息风开窍,主治癫狂痫症、癔病、中风不语、半身不遂(一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鼻衄(鼻出血)等症状;
4.玉枕穴,可以祛风活络、通窍明目,主治头项痛,目痛,鼻塞等症状;
5.风池穴,可以疏风清热、利窍、醒脑安神,主治中风、感冒、目眩、目赤痛、头痛、鼻衄、腰背俱疼等症状;
6.哑门穴,可以疏风通络、开窍醒脑,主治音哑、头重头痛、颈项强急、脊强反折、癫狂、痫证、癔病、呕吐等症状。

这些穴位均位于人体的后脑部,对人体的很多疾病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临床上常通过针刺的方式对这些穴位进行刺激,可以缓解和治疗头痛、中风等疾病。

更新时间:2022-04-21。

后脑勺两侧是什么穴位

后脑勺两侧是什么穴位

后脑勺两侧是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后脑勺两侧是什么穴位*二、按摩风池穴位的作用与好处*三、如何敲打后脑勺缓解疲劳后脑勺两侧是什么穴位1、后脑勺两侧是什么穴位后脑勺两侧的穴位是风池穴。

配合谷穴、丝竹空穴治偏正头痛;配脑户穴、玉枕穴、风府穴、上星穴治目痛不能视;配百会穴、太冲穴、水沟穴、足三里穴、十宣治中风。

2、风池穴的取穴方法人体风池穴位于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项部枕骨下,斜方肌上部外缘与胸锁乳突肌上端后缘之间凹陷处。

当风府与翳风之间,或颞骨乳突尖(下端)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连线的中点。

《针灸甲乙经》:“在颞颥(脑空)后发际陷者中”;《外台秘要》:“夹项两边”;《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于耳中”;《医学入门》:“耳后一寸半,横侠风府”;《针方六集》:“侠风府两傍各开二寸”;《循经考穴编》:“平耳坠微上,大筋外发际陷中,与翳风相齐”。

3、风池穴的名词解析3.1、风池。

风,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风气。

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

风池名意指有经气血在此化为阳热风气。

本穴物质为脑空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外部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化为阳热风气输散于头颈各部,故名风池。

3.2、热府。

热,指本穴气血性热温高。

府,府宅也。

按摩风池穴位的作用与好处1、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改善颈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头痛等。

2、主治头痛,眩晕,热病,伤风感冒,颈项强痛,目赤肿痛,目泪出,迎风流泪,夜盲症,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瘿气,落枕,荨麻疹,丹毒,及神经衰弱,癫痫,高血压,甲状腺肿,视神经萎缩等。

3、缓解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失眠、宿醉等4、风池穴是治疗头面部五官疾病的重要穴位,因此除了眼睛疾病以外,对耳鸣、咽痛等有一定作用;还常用于防治颈椎病,特别是颈肩部肌肉僵硬、落枕,或伴有头晕头痛者;此外,上下摩擦风池穴有祛风散寒的作用,能有效防治发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人体头部穴位解析

人体头部穴位解析

人体头部穴位解析适用于颈椎病人头痛等使用头正面头正面头背面头背面头侧面头侧部胸腹部胸腹部腰背部腰背部背部二上肢内侧上肢图上肢外侧下肢图下肢内侧足部图下肢外侧穴道疗法基本常识·穴道疗法的秘密·经穴的寻找方法·寻找穴道的诀窍·每人都会的穴道刺激·刺激穴道要在呼气时·脊椎旁穴道取穴窍门更多…人体穴位图脑后穴位肩根穴:位于颈和肩膀的交界处。

指压肩根,可以治疗颈部扭筋,俗称落枕。

眼点穴:位于后颈凹处左右约2厘米处。

指压眼点穴,对于治疗老花眼、颈部扭筋(落枕)、脑溢血后的复原都非常有效,此外,长期指压眼点穴,还可以缓解歇斯底里。

第四颈椎:可以配合眼点穴治疗颈部扭筋(落枕)。

第五颈椎:用手刀轻劈此处,一面吐气一面轻劈,如此不断重复,就可立即止鼻出血。

本节经典穴位推荐大椎穴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疏风解表,清热通阳,健脑强脊。

适用于头颈强痛、骨蒸潮热、神疲乏力、腰脊拘急、感冒、落枕、颈椎病、气喘、热病等病症,有防病强壮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麻感。

风池穴位置:颈项后枕骨下,与乳突下缘相平,项肌外侧凹陷处。

主治:袪风解表,清头明目,通脑活络。

适用于颈项强痛,头痛眩晕、失眠健忘、高血压、风湿病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天柱穴位置:位于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解剖:在斜方肌起部,深层为头半棘肌:有枕动、静脉干;布有枕大神经干。

主治:头项强痛,鼻塞,癫狂痫,肩背病,热病、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眩、缓解眼睛疲劳等。

哑门穴位置: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解剖: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和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主治:舌缓不语,音哑,头重,顽固性头痛,颈项强急,脊强反折,中风尸厥,癫狂,痫证,癔病,鼻出血,重舌,呕吐不止。

最全头部穴位、头皮按摩方法,手法及功效讲得很清楚!快收藏吧

最全头部穴位、头皮按摩方法,手法及功效讲得很清楚!快收藏吧

最全头部穴位、头皮按摩方法,手法及功效讲得很清楚!快收藏吧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中的十二条经脉,皆上会于头部,所以头部上汇集了众多的穴位,这些穴位联系在一起,气血运作全身,抗御外邪,沟通表里。

因头部穴位众多,所以我们在梳理头发时,可起到按摩、刺激的作用,能平心静气、开窍夺神、止痛明目的作用。

经常用手指梳理头皮,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和记忆能力,促进发根营养,减少脱发,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头部的重要穴位及其按摩手法头部穴位按摩手法及功效在头部,密布着许多穴位,每个穴位都有特定的作用和功效,了解经络与穴位的位置、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头部按摩的养生祛病作用。

1、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左右各一。

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浊涕等疾病,还可以减缓眼睛疲劳,促进血液与淋巴的循环,能美容肌肤。

2、印堂穴在额部,在两眉头之间。

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小儿惊风、鼻塞、鼻流浊涕、鼻出血、眉棱骨痛、目痛等疾病。

多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鼻塞、高血压等疾病。

3、安眠穴翳风与风池连线中点,压之有凹陷并敏感而胀。

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失眠、后头痛、颈痛症。

4、鱼腰穴正坐或仰卧位。

在额部,眼睛正上方,在眉毛尖。

按摩该穴位可治疗目赤肿痛、目翳、眼睑蠕动、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

多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近视等疾病。

5、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用左手掌或右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按摩此处可降血压、宁神清脑。

6、风池穴以双手拇指螺纹面按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

7、曲池穴先用右手再换左手,先后按揉肘关节处曲池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此法可清热、降血压。

按摩头皮的功效作用1.常挠挠头,防病治病另外,头皮上有很多穴位,像上星、百会、脑户、前顶、玉枕等,针灸这些穴位,能够防治疾病。

按摩这些穴位,虽不像针灸那样强烈,但是按摩的面积较大,动作轻柔,同样能够通经活络,起到防治神经衰弱、头痛、失眠、老年性痴呆、健忘的作用,所以没事经常挠挠头,尤其是脑力工作者。

中医技能操作的穴位

中医技能操作的穴位

中医技能操作的穴位
一、头部穴位:
1.百会穴:位于头顶中央,两耳尖之间,操作时用手指或针刺入头皮内约1.5寸的方向,具有镇痛、安神、正气等作用。

2.太阳穴:位于眉弓和颧骨之间的凹陷处,用手指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摩或用针刺入约0.5寸的深度,可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二、面部穴位:
1.额眉穴:位于两眉之间的凹陷处,用手指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摩,可缓解眼部疲劳、眼干涩等问题。

2.头巅穴:位于头顶正中央稍稍往后的位置,用手指或针刺入头皮内约1.5寸的深度,可缓解头晕、失眠等症状。

三、颈部穴位:
1.大椎穴:位于颈椎第1、2椎体棘突间,用手指或针刺入至深度,可舒缓颈部肌肉紧张、减轻颈椎病的症状。

2.风池穴:位于大椎穴往外一寸凹陷处,用手指或针刺入约0.5寸的深度,具有舒筋活络、缓解颈肩痛的作用。

四、胸腹部穴位:
1.魄门穴:位于乳头的正下方约4寸的位置,用手指按压或针刺入约0.5寸的深度,可缓解胸闷、胃脘痛等症状。

2.关元穴:位于脐中凹陷处,用手指按压或针刺入约0.5寸的深度,可调节气机、补充元气等。

五、四肢穴位:
1.太渊穴:位于足背尺骨明显的部位,用手指按压或针刺入约0.5寸
的深度,能缓解腰酸背痛、经行不畅等症状。

2.劳宫穴:位于手腕横纹的尺侧,用手指按压或针刺入约0.5寸的深度,有舒缓手腕疼痛、手部湿气等作用。

这里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穴位,中医技术操作的穴位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还需要结合具体疾病和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和施治。

同时,中医技术的
操作需要专业培训和授权执业,患者在治疗时应选择合格的医生进行操作,不可自行操作,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中医养生绝活风池穴,治头疼助降压

中医养生绝活风池穴,治头疼助降压

龙源期刊网 中医养生绝活风池穴,治头疼助降压作者:来源:《蓝盾》2013年第09期教您找穴位风池穴位置在后脑勺下方颈窝的两侧,由颈窝往外约两个拇指的位置即是。

天气剧烈变化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感冒,而且“感冒是百病之母”,经常感冒对人体健康危害也极大,所以预防感冒是保健强身的重要内容。

防治感冒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按摩风池穴。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主治感冒、头痛、头晕、耳鸣等。

每天坚持按摩双侧风池穴,能十分有效地防治感冒。

无感冒先兆时,按压风池穴酸胀感不明显。

酸胀感若很明显,说明极易感冒,此时就要勤于按摩,且加大按摩力度。

当出现感冒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时,按摩也有减缓病情的作用。

这个防感冒良方效果明显,不妨一试。

治疗小方法1.常按风池缓头痛头痛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上颇为常见。

头为诸阳之会,又为髓海之所在,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要求是经络通畅、气血供应正常,使髓海得以充养。

对于紧张性头痛、血管神经性偏头痛、青少年性头痛及功能性头痛,中医认为是经脉淤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致。

如果家里正在读书的孩子经常头疼,父母可以在孩子读书读累时,让孩子休息一会儿,在休息的过程中,一边跟孩子聊聊天,一边伸出双手,十指自然张开,紧贴后枕部,以两手大拇指的指腹按压在双侧风池穴上,适当用力地上下推压,以孩子能够稍微感觉酸胀为度,连续按摩l5分钟左右。

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亲子感情,使孩子精神放松,另一方面可以刺激颈后血液供应,使大脑的供血供氧充足,大脑的功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2.常按风池助降压风池穴具有清热降火、通畅气血、疏通经络的功能,有止痛作用迅速、效果良好的特点。

不少高血压患者有这样经验,只要头颈后面“板牢了”,往往一量血压,就比较高了。

现代针灸研究发现,针刺风池具有扩张椎基底动脉的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病损脑组织的血氧供应,使血管弹性增强,血液阻力减少。

因此,经常按风池穴可预防高血压。

常用的急救穴位介绍

常用的急救穴位介绍

常用的急救穴位介绍急救穴位介绍急救穴位是指在急救过程中常用的一些特定穴位,通过按压、按摩等手法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缓解症状、止痛、救护生命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急救穴位及其作用。

1. 太阳穴(太阳穴位于太阳神经的分布区域)太阳穴是人体头部最突出的部位之一,按压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在急救过程中,如果遇到头痛、晕厥等情况,可以用拇指或食指按压太阳穴,每次按压5-10秒,重复数次,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2. 后脑勺(位于头部后部中央)后脑勺是人体头部后部的突出部位,按压后脑勺可以缓解头痛、眩晕、恶心等症状。

在急救过程中,如果遇到头部受伤、头痛等情况,可以用手掌根部按压后脑勺,每次按压5-10秒,重复数次,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3. 颈椎穴(位于颈椎两侧)颈椎穴位于颈椎两侧,按压颈椎穴可以缓解颈椎病、颈肩痛等症状。

在急救过程中,如果遇到颈椎受伤、颈肩痛等情况,可以用拇指按压颈椎穴,每次按压5-10秒,重复数次,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4. 胸骨下中点(位于胸骨下方中央)胸骨下中点是人体胸骨下方中央的位置,按压胸骨下中点可以缓解心绞痛、心悸等症状。

在急救过程中,如果遇到心绞痛、心悸等情况,可以用手掌根部按压胸骨下中点,每次按压5-10秒,重复数次,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5. 胸骨上窝(位于胸骨上方中央)胸骨上窝是人体胸骨上方中央的位置,按压胸骨上窝可以缓解呼吸困难、哮喘等症状。

在急救过程中,如果遇到呼吸困难、哮喘等情况,可以用手掌根部按压胸骨上窝,每次按压5-10秒,重复数次,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6. 腹部中线(位于腹部中央)腹部中线位于腹部中央,按压腹部中线可以缓解胃痛、腹痛等症状。

在急救过程中,如果遇到胃痛、腹痛等情况,可以用手掌根部按压腹部中线,每次按压5-10秒,重复数次,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7. 肩井穴(位于肩胛骨下缘)肩井穴位于肩胛骨下缘,按压肩井穴可以缓解肩颈痛、肩周炎等症状。

头部穴位:34个头部背面穴位位置图汇总

头部穴位:34个头部背面穴位位置图汇总

头部穴位:34个头部背面穴位位置图汇总在汇总了面部穴位之后,很多朋友表示想了解头部穴位,头部分正面和背面,正面就是脸部穴位。

接下来给大家汇总了头部背面的34个穴位位置汇总,有需要的赶紧收藏吧。

头部穴位(背面):1、百会穴 2、后顶穴 3、风府穴 4、风池穴 5、天柱穴 6、哑门穴 7、太阳穴 8、下关穴 9、耳门穴 10、听宫穴 11、翳风穴12、颊车穴13、大迎穴14、人迎穴、15、四神聪穴16、强间穴 17、脑户穴 18、目窗穴 19、正营穴 20、率谷穴 21、承灵穴 22、脑空穴 23、头窍阴穴 24、完骨穴 25、天冲穴 26、颔厌穴 27、头临泣穴 28、悬颅穴 29、悬厘穴 30、听会穴 31、耳和髎穴 32、角孙穴33、颅息穴 34、玉枕穴。

百会穴位置: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取穴:正坐,两耳尖与头正中线相交处,按压有凹陷处即是百会穴。

后顶穴位置: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

取穴:正坐或俯卧,在后正中线上,前、后发际之间的中点即是后顶穴。

风府穴位置: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两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

取穴:沿脊柱向上,入后发际上1横指处即是风府穴。

风池穴位置: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取穴:正坐,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处即是风池穴。

天柱穴位置:在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取穴:后发际正中旁开2横指处即是天柱穴。

哑门穴位置:在后发际正中,入发际5分凹陷中。

取穴:沿脊柱向上,入后发际上半横指处即是哑门。

太阳穴位置:经外奇穴·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取穴: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向后1横指,触及一凹陷处即是太阳穴。

下关穴位置:下关穴在面部,耳前方,颧骨与下颌之间的凹陷处。

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取穴: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张口时隆起;正坐或仰卧,闭口取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脑两侧是什么穴位
文章目录*一、后脑两侧是什么穴位*二、风池穴主治什么病症以及配伍方法*三、风池穴疼痛怎么办
后脑两侧是什么穴位1、后脑两侧是什么穴位?
位于后脑两侧的穴位是风池穴,风池穴别称热府穴,在头额
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2、风池穴的解析是怎样的?
2.1、风池。

风,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风气。

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

风池名意指有经气血在此化为阳热风气。

本穴物质为脑空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外部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化为阳热风气输散于头颈各部,故名风池。

2.2、热府。

热,指本穴气血性热温高。

府,府宅也。

热府名意指本穴气血的变化为受热膨胀。

理同风池名解。

2.3、足少阳阳维之会。

本穴吸热胀散的阳热风气不光传输胆经,同时亦输向阳维脉所在的天部层次,故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3、风池穴的取穴方式是怎样的?
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接线各有一凹处(即: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
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
4、风池穴的穴位按摩手法是怎样的?
用大拇指中指一边一个,来回捏揉,也可以用食指放在风池
穴上,加强力度,另一只手按着头,起到固定免得在按摩的过程中,头来回的晃动。

也可以用梅花针在两边来回的敲打,一般敲打三五分钟就可以了;自己也可以用按压法,把四根手指头放在自己的头顶两边,大拇指按到风池穴,用大拇指来回的按揉。

也可以用四个手指头,变成爪形,撮到一起,叩打风池穴,这样可以去风寒,去风热,而且还能清醒五官。

风池穴主治什么病症以及配伍方法1、风池穴主治的病症风池穴主治头目、耳鼻、外感、神志等疾患:如头痛发热、热病汗不出、颈项强痛、头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雀目、青盲、面肿、口、鼻渊、鼻衄、耳鸣、耳聋、瘿气、疟疾、失眠、癫狂痫、中风昏危、涎出不语、气厥、肩背痛等。

循环系统疾病:脑卒中,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无脉症;
五官科系统疾病:电光性眼炎,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鼻炎,耳聋,耳鸣,甲状腺肿大,吞咽困难;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失眠;
运动系统疾病:落枕,肩周炎,中风后遗症,足跟痛;
其它:感冒。

2、风池穴的配伍
风池穴配合谷穴、丝竹空穴治偏正头痛;
风池穴配脑户穴、玉枕穴、风府穴、上星穴治目痛不能视;
风池穴配百会穴、太冲穴、水沟穴、足三里穴、十宣治中风。

风池穴配大椎穴、后溪穴,有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颈项强痛。

风池穴配睛明穴、太阳穴、太冲穴,有明目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风池穴疼痛怎么办1、经络按摩处理
首先大家可以选择经络按摩的方式,可以让一些正规专业化的美容养生店铺当中进行适度的按摩,只有适度的按摩之后我们的经络就能够被打通,其疼痛感会得到有效的缓解和处理,不会对我们的身心带来任何的负面影响。

2、避免劳累工作
如果风池穴疼痛的情况下大家必须要注重休息不要过分的劳累工作,过度的劳累工作很是不好,会对自身造成严重的影响,会让风池穴的疼痛感加重。

所以大家要注意一下这个问题。

要适度的躺着休息,不要过分的运动。

3、注重保暖
如果风池穴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必须要注重保暖,保暖问题很是重要,多穿一些服饰,不要将自己的脖颈暴露在外面,那么很容易受到风寒。

很容易被空气当中的寒气所损害,所以敬请大家明确这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