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6.12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单元素养评价】(八)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素养评价(八)(第八单元)【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20分,共60分)1.(2019·全国卷Ⅲ)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
这反映出(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解析】选B。
1947-1948年正是美苏冷战时期,根据材料“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可知对印第安人的援助态度体现了意识形态对美国政府政策的影响,故B 正确。
A、C、D材料均未体现,故A、C、D错误。
【补偿训练】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
在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起着支配性作用。
这里的“重大转折点”是指( )A.美国对苏联等国由结盟到对抗B.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的政治霸主C.美国开始推行霸权主义的政策D.美国由中立政策开始到霸权政策【解析】选A。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国对苏联等国由结盟到对抗,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故选A。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逐步形成美国、苏联争霸的局面,B错误;C错在“开始”,排除;1941年珍珠港事件美国就已经放弃中立政策,D错误。
2.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斯特兰奇·麦克纳马拉曾这样评说古巴导弹危机:“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到无核的世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危机客观上缓解了冷战紧张局势B.美苏核力量保持均势C.美国在危机中的决策是错误的D.美国应严防苏联扩散核武器【解析】选A。
由“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到无核的世界”可知,这客观上有利于缓和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紧张局势,故选A。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模块合格考试】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模块合格考试(9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成果是( )A.楔形文字B.种姓制度C.基督教D.金字塔【解析】选D。
埃及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故选D。
A是西亚的成就;B是印度的现象;C是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
2.当你漫步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 ) A.古代中国 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埃及【解析】选B。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B。
3.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 )A.文明交流B.民族融合C.习俗差异D.国家冲突【解析】选A。
从图片中数字由印度人创造,又被命名为阿拉伯数字可知主题是文明的交流,故选A。
B、C、D图片没有体现。
4.“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
”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古代印度河流域B.中世纪的欧洲C.封建社会的日本D.古代两河流域【解析】选B。
从题干材料“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可知是中世纪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故选B。
5.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C。
巴黎圣母院是基督教的建筑;洛阳白马寺是佛教的建筑;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建筑,希腊帕特农神庙是古代希腊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故选C。
6.16世纪的一位欧洲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黄金提供动机”。
这说明( )A.寻找黄金就是为了传播宗教B.新航路的开辟具有多种因素C.黄金是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D.掠夺黄金以便扭转商业危机【解析】选B。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1.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实现第一次生产力飞跃。
这主要得益于( )A.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B.大河流域的水资源C.铁器农具的出现D.国家的正式形成【解析】选A。
原始社会人类主要靠采集植物和狩猎生活,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使人类真正成为食物的生产者,故选A。
2.人类社会发展建立了合理规则,彻底脱离了丛林法则和弱肉强食的兽性,文明才在真正意义上产生。
下列不属于人类文明诞生标志的是( )A.私有制的出现B.国家的形成C.文字的出现D.阶级的产生【解析】选A。
抓住题干的限定词“不属于”,人类文明诞生的主要标志分别是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故A符合题意要求。
3.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
下列承载着古埃及文明历史的文字是( )【解析】选D。
本题抓住限定词“古埃及文明历史的文字”,象形文字是古代埃及的文字,故D正确。
4.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又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 )A.《吉尔伽美什》B.《汉谟拉比法典》C.太阳历D.希腊神话【解析】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又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B。
5.“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 由其双臂造成刹帝制, 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材料表明古代印度( )A.开始进入文明社会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C.社会普遍信奉佛教D.已形成中央集权制度【解析】选B。
根据题干信息,分割身体的不同部分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实质代表一种社会地位,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故正确答案选B。
6.古中国文明、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的地缘共同点是( )A.大河文明B.海洋文明C.森林文明D.高原文明【解析】选A。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单元素养评价】(二)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素养评价(二)(第二单元)【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20分,共60分)1.“国家并不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政治单位,国王的权力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广大民众只效忠于其直接依附的封建领主。
”材料所体现的中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是( )A.封建领主彼此割据B.森严的等级制度C.君主集权专制D.城市与领主分享权力【解析】选A。
在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因此政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故选A。
2.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的一座西欧庄园的农奴,那么下列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自备工具在领主的自营地上服劳役B.拥有一定耕地的使用权C.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自己生产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西欧庄园的农奴属于庄园的佃户,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农奴有一块份地,自耕自收,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均可自己生产”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在庄园内部,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D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3.中古时期的西欧城市与当时的中国城市最大的不同点是( )A.商品经济发达B.城市的规模大C.一些城市拥有自治权D.有强大的市民阶级【解析】选C。
抓住题干的限定词“不同点”,城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和表现,城市的主要居民构成是市民阶级,A、D是两者的相同点。
B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中古时期西欧的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武装暴动等手段,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这是中国古代城市所没有的,故选C。
4.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课堂检测·素养达标】2.3中古时期的欧洲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穆罕默德说:“他是真主,是唯一的主。
”这句话应该出自( )A.《荷马史诗》B.《圣经》C.《古兰经》D.《神曲》【解析】选C。
穆罕默德的言论后来被汇集为《古兰经》,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故C与题意相符。
【补偿训练】一位著名的宗教界人士说:“美国有办法抓住和绞死伊拉克的前总统萨达姆,但无法拿掉萨达姆在被法庭宣布死刑的那一刻还高举着的《古兰经》,无法封住萨达姆在脖子套着绞索的那一刻还高喊‘让穆罕默德作证’的那张嘴。
”请问萨达姆信仰的宗教是 (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言论被汇集成《古兰经》,伊斯兰教将其作为最基本的经典。
由此可以得知萨达姆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故正确答案为C。
2.阿拉伯人是东西方的“文化使者”,这主要是因为阿拉伯人( )①发明了10个数字符号②改造了10个数字符号并把它传入欧洲③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并将其加以传播④将中国的某些科技、文化传入西方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D。
阿拉伯数字最初是由古印度人发明的,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①错误;其他组合项符合题意,故选D。
3.5月29日,君士坦丁堡城陷,土耳其人烧杀抢劫,6万居民被俘为奴。
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帝国终于灭亡。
这个帝国是( )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拜占庭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解析】选C。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帝国东部逐渐演变为拜占庭帝国,都城是君士坦丁堡。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消灭了拜占庭帝国,因此从材料信息“君士坦丁堡城陷”“土耳其人”判断这个帝国是拜占庭帝国。
4.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
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明治维新B.实行幕府统治C.武士集团形成D.大化改新【解析】选D。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9.22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二十二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3分,非选择题15分,共30分)1.观察下面时政漫画,该漫画旨在说明( )A.美国推动弱小国家民主化进程B.发展中国家联合抵制美国干涉他国内政C.世界政治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D.美国借民主之名大力推行霸权主义【解析】选D。
材料中美国用“单边主义”之线绣出“民主”二字,从表面上看是“民主”,但实质上是“单边主义”,由此可知,漫画旨在说明美国假借民主之名大力推行霸权主义,故选D。
材料没有体现美国推动弱小国家民主化进程,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发展中国家联合抵制美国干涉他国内政,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C排除。
【补偿训练】美国某著名外交家曾说,“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世界问题”,“美国能够运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
可见,美国( )A.实力被其他国家赶上B.无力构建单极世界C.主导世界多极格局D.仍有能力主宰世界【解析】选B。
据材料可知,美国外交家表明美国没有能力建立其主导的单极世界,故选B。
美国仍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并未被其他国家赶上,A错误;多极格局尚未形成,C错误;D与材料内容不符,错误。
2.“新兴国家”是近几年广泛流行于国际舆论和学术界的概念,在国际经济政治领域,与“新兴国家”相关的概念还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等。
这些“新兴”概念表明( )A.第三世界已占据主导地位B.国际关系主导力量的变化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世界经济一体化被所有国家认可【解析】选C。
第三世界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A、B错误;材料“国际经济政治领域”新兴力量的崛起,意味着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故选C。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7.15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时素养评价十五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20分,共60分)1.有人说: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
这种“新型”主要是指( )A.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B.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手段C.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指导D.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解析】选A。
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含义,是在帝国主义时代,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无产阶级专政,故选A。
在这里暴力革命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手段,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组织保障,排除B、D;C明显与题干不符。
2.“冬宫、大本营和邻近的各点已经包围起来……临时政府已被推翻。
政权转到了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手里。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A.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B.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宣告苏俄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解析】选D。
“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转到了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手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故D与题意相符;A是二月革命的成果,排除;B是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排除;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开始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C错误。
3.列宁在评价十月革命时说:“犹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去的残物”仅指封建残余B.“过去的残物”仅指资产阶级政权C.“新途径”指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D.“新途径”指的是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解析】选C。
“过去的残物”指封建残余和资产阶级政权,故A、B 错误;“新途径”是指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故C正确,D错误。
4. “3月8日到12日,彼得格勒城的妇女们上街游行,要求政府解决面包短缺的危机。
失业的工人,缺粮、断饷的逃兵与贫穷的农民趁机加入……”该事件使俄国( )A.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C.签订了退出战争的和约D.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解析】选B。
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课堂检测·素养达标】第6单元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在拉丁美洲殖民地最广阔的是( )A.英国B.葡萄牙C.法国D.西班牙【解析】选D。
西班牙占领了除巴西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故选D。
2.“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时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
”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奴隶贸易的猖獗C.工业革命的完成D.美国的独立【解析】选B。
首先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然后结合所学从“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判断。
3.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亚洲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A.传统手工业被摧毁B.大量手工业者失业C.国家经济成为列强的附庸D.出现新的生产方式【解析】选C。
四个选项都是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亚洲造成的影响,但“最严重”的后果是列强把亚洲变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亚洲国家经济成为列强的附庸。
4.在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对非洲人民造成最为严重伤害的是( )A.金银掠夺B.商品输出C.黑奴贸易D.香料贸易【解析】选C。
对非洲人民造成最为严重伤害的是黑奴贸易,也称“三角贸易”,它使非洲损失了1亿多人口,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社会经济倒退,还衍生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故C符合题意。
5.在近代西方殖民扩张活动中,首先占领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的国家是( )A.法国B.英国C.美国D.德国【解析】选B。
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故选B。
6.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A.强占殖民地,扩大版图B.掠夺财富C.开拓商品市场,抢占原料产地D.输出资本,榨取巨额利润【解析】选C。
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课时素养评价】第6单元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十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3分,非选择题15分,共30分)1.据估计,从1521年到1544年,某国从拉丁美洲运回的黄金,每年平均为2 900千克,白银为30 700千克。
该国应该是 ( )A.法国B.西班牙C.荷兰D.英国【解析】选B。
“1521年到1544年”时西班牙对拉丁美洲进行殖民统治,在拉丁美洲掠夺大量的金银财富,故B正确。
2.下列亚洲国家沦为殖民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印度②菲律宾③缅甸④朝鲜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②①③④【解析】选D。
16世纪西班牙把菲律宾变为殖民地,17世纪初英国在印度殖民,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将缅甸变为殖民地,1910年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故D正确。
3.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加快了亚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对此,表述错误的是 ( )A.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直接掠夺B.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夺大量财富C.欧洲殖民扩张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D.殖民者在亚洲实行“有效占领”原则【解析】选D。
“有效占领”原则是欧洲列强在非洲实行的。
4.同学们喜欢的NBA球星中有许多黑人,他们的祖先来自非洲大陆。
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北美有关的史实是( )A.成立东印度公司B.罪恶的“三角贸易”C.美国政府的移民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解析】选B。
由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对印第安人进行残酷压榨以及屠杀,使得美洲的印第安人劳动力急剧减少,因此殖民者从欧洲带着廉价手工制品等出发,到非洲掳获或换取黑人运往美洲卖给种植园主,最后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因为贸易路线在地图上呈现为三角形,所以称之为“三角贸易”,故选B。
5.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 )A.工业革命后发展竞争加剧B.扩大产品销路需要更广阔的市场C.本国原料不足,争夺国外原料产地D.经济军事实力增强必须要侵略【解析】选A。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3.7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时素养评价七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3分,非选择题15分,共30分)1.16世纪伊始,随着新航路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
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 )A.小麦、橄榄、牛、马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C.玉米、水稻、牛、马D.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解析】选A。
小麦、橄榄、牛、马不是美洲原有物种,故A正确;玉米、马铃薯原产地都是美洲,与问题不符,故B、C、D错误。
2.一张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上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和荷兰的亚麻布。
材料反映了当时( )A.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商业革命促进贸易扩展C.葡萄牙开始走向衰落D.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解析】选B。
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而非初步形成,故A错误;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发生“商业革命”,与材料中“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相符,故B正确;材料中并未反映葡萄牙走向衰落,故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价格革命,故D错误。
【补偿训练】“近代欧洲贸易地理曾发生过一场转变,意大利北部各城市丧失了原来的中心地位,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的城市繁荣起来。
”上述现象描述的是( )A.价格革命B.商业革命C.殖民扩张D.传统的商路受阻【解析】选B。
价格革命表现为黄金白银贬值,物价上涨,故A错误;由材料“意大利北部各城市丧失了原来的中心地位,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的城市繁荣起来”可知贸易中心的转变,这是商业革命的表现,故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非殖民扩张,故C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开辟新航路的影响而非原因,故D错误。
3.《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中写道:“1500年以后,(欧洲)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而实业阶级却发了大财,正像经济危机时代的暴发之徒经常所做的那样。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7.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3分,非选择题15分,共30分)1.下列各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③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④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①→③→⑤C.④→①→②→⑤→③D.①→③→②→④→⑤【解析】选D。
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
依据所学可知,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新老资本主义国家矛盾加剧,形成两大对立集团,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普法战争时两方的针锋相对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军事集团的对立C.瓜分殖民地时各国的利害冲突D.两大集团形成后,内部完全没有了利害冲突【解析】选B。
漫画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
A说法错误,普法战争期间没有形成两大集团的斗争;C是漫画中形势的背景;D说法错误,集团内部仍有利害冲突,故排除。
3.在电影《我的1919》中,顾维钧与列强据理力争。
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日本要求占领德国控制的太平洋岛屿B.苏俄代表强烈抗议协约国对它的武装干涉C.美国代表与英法代表会上斗争激烈D.法国力图削弱甚至肢解德国【解析】选B。
抓住题干的限定词“不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俄并没有参加巴黎和会,所以B错误,但符合题意要求。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A.战后建立新的世界秩序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D.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解析】选B。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结果,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4单元复习课【主题整合·创新迁移】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主题整合·创新迁移一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1.萌芽:早期的人文精神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中,突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开始从实际出发,反对迷信和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2.曲折:欧洲中世纪教会的专制统治使神进一步成为无需怀疑的世界主宰。
封建主义神学统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人的现实生活被否定,人的价值被贬低,神学思想占据了中心地位。
3.复苏:(1)14-17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出现了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形式,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产生了针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宗教改革。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西方长期被宗教神学所禁锢的人性得以复苏,被蒙蔽的理性得以昌明。
4.成熟:(1)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深化,终于在17、18世纪爆发了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运动。
(2)启蒙思想家阐释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和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启蒙运动将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成熟阶段。
【创新思维】启蒙运动起源于西方社会对思想自由的新要求,它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提倡人性解放B.冲击宗教神权束缚C.主张信仰得救D.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解析】选D。
提倡人性解放是文艺复兴的表现,故A错误。
主张信仰得救和冲击宗教神权束缚是宗教改革的表现,B、C错误。
启蒙思想家们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主张获得人本身的解放,故选D。
二 对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评价(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1单元复习课【主题整合·创新迁移】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主题整合·创新迁移古代埃及文明中的尼罗河和金字塔1.尼罗河培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1)尼罗河便于航行,成为加强埃及南北方交流的纽带,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2)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埃及的农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3)古埃及人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发现规律,发展了天文学,制定了第一部太阳历。
(4)尼罗河洪水退却后,对土地面积的重新测量使埃及人在几何学方面有突出成就。
2.金字塔不单纯是一个宏伟的建筑,它综合反映了古代埃及的经济实力、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和社会发展水平:(1)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古代埃及高超的科技水平。
(2)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代埃及王权的神圣权威。
(3)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
(4)成功组织修建金字塔反映了古代埃及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先进的组织水平。
【创新思维】古埃及人对法老的崇拜几近疯狂,仅仅是法老的名字就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官员们以亲吻法老的脚为荣。
下列关于古埃及法老统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国王被称为法老,掌握国家一切大权B.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C.胡夫金字塔之后法老的权力逐渐增强D.金字塔是法老权力的象征【解析】选C。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这潜在说明了古埃及国王的权力越来越小,王权逐渐衰落。
C不正确。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单元素养评价】(3)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素养评价(三)(第三单元)【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28分,共60分)1.“基督教从一开始就以博爱人类为教旨,并以全人类的宗教自命,因而有一种强烈的使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
”据此推断,基督教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是( )A.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B.基督教阻碍了新航路开辟的进程C.基督教与新航路的开辟没有关联D.传播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目的【解析】选A。
依据题干“有一种强烈的使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可知,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故A符合题意。
【补偿训练】到了15世纪,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伊斯兰世界,开辟直接到达东方的商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他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
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由于 ( )A.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B.新式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C.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D.一大批优秀航海家的涌现【解析】选C。
根据题目中“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伊斯兰世界”,可知并未提到基督教,故A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航海技术的应用对新航路开辟的作用,故B错误;根据题目中“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他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故C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航海家,故D错误。
2.“到圣诞节前夕,他已环绕非洲一圈,而且沿非洲东海岸访问了莫桑比克、蒙巴萨和马林迪。
他发现那里的经济生活比西非要先进和丰富得多。
”这位航海家最有可能是(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解析】选C。
迪亚士只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但并未“环绕非洲一圈”,故A错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与材料中“他已环绕非洲一圈”不符,故B错误;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绕过好望角继续前行,终于到达了印度,与材料中“他已环绕非洲一圈,而且沿非洲东海岸访问了……”相符,故C正确;麦哲伦死于菲律宾,未到达非洲,与材料中“他已环绕非洲一圈”不符,故D错误。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单元素养评价】(七)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素养评价(七)(第七单元)【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2分,非选择题20分,共60分)1.19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才有第一块海外殖民地。
当它走进“资本主义筵席的时候,席位已经被占光了”。
这种现象导致(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B.帝国主义掀起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C.帝国主义列强将世界瓜分完毕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解析】选B。
题干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列强已将世界瓜分完毕,老牌帝国主义占有大部分殖民地,而新兴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德国却占有很少殖民地,这种现象必然引起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故B与题意相符。
【补偿训练】 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
”这番话反映的实质是( )A.要向全世界扩张势力B.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C.与英国进行商业竞争D.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解析】选A。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的实力大大增强,超过了英国、法国,开始同英法争夺殖民地,表现出极大的扩张欲望和侵略野心。
这番话反映的实质是要向全世界扩张势力,争夺世界殖民地,故选A。
2.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引爆”“火药桶”的“火星”是指( )A.《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B.《法俄军事协定草案》的签署C.《英俄协约》的签订D.萨拉热窝事件【解析】选D。
抓住题干限定词“火药桶”,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使这里成了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故选D。
3.1916年,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的典型阵地战发生在法国的凡尔登。
作战的双方代表了世界大战中的两大对立阵营,即( ) A.同盟国和协约国 B.轴心国和盟国C.北约和华约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解析】选A。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8.19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关键能力·素养形成主题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素养探究】1.国家的宏观调控史料一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①,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②。
——戴高乐思考:(1)结合所学知识,史料一反映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积极作用?(史料实证)【点拨】依据①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提示:变化: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保证生产的社会性。
史料二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①,英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②。
——《世界通史》(2)据史料二,分析英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政策是怎样调整的?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历史解释)【点拨】调整,可结合②中“出售”“削减”“减少”这些程度词进行分析;主要原因可结合①进行回答。
提示:调整: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以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
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2.科学技术新发展史料一1914—1938年的25年中,资本主义生产总共增长了52%①;战后从1946—1970年,同样是25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②。
思考:(1)史料一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点拨】根据①到②数据的变化,从生产力角度回答。
提示:科学技术新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史料二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__,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①;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级技术型。
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②!(2)史料二中现代科技发展引起什么变化?(历史解释)【点拨】由①②内容进行分析。
提示: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单元素养评价】(五)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素养评价(五)(第五单元)【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20分,共60分)1.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资源因素B.劳动力因素C.市场因素D.资金因素【解析】选C。
18世纪的英国由于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扩大,所以需要改进动力,从而生产更多的商品满足市场需求,故选C。
2.某同学在复习中列出了一系列事件(下表)。
他意在说明 (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日不落帝国”的兴起C.血腥的资本积累D.“蒸汽时代”的到来【解析】选D。
“珍妮纺纱机”、改进蒸汽机、火车机车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故选D。
【补偿训练】“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
”这充分说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 )A.动力问题B.资金问题C.市场问题D.劳动力问题【解析】选A。
蒸汽机问世之前,工厂的设置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如水力、风力等。
瓦特改进蒸汽机后,工厂的设置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这解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动力的要求。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发明是 ( )A.蒸汽机B.内燃机C.发电机D.计算机【解析】选B。
蒸汽机时代,未诞生空中交通工具,故A错误;内燃机的发明,促使汽车发明,水陆交通动力革新,飞机诞生,人类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故B正确;发电机发明对交通工具的影响有限,故C错误;计算机发明使交通工具性能大大提升,但不是使人类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的关键技术发明,故D错误。
4.“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B.大企业时代到来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解析】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素养评价
十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合格性考试】
(选择题每小题3分,非选择题15分,共30分)
1.据估计,从1521年到1544年,某国从拉丁美洲运回的黄金,每年平均为2 900千克,白银为30 700千克。
该国应该是 ( )
A.法国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解析】选B。
“1521年到1544年”时西班牙对拉丁美洲进行殖民统治,在拉丁美洲掠夺大量的金银财富,故B正确。
2.下列亚洲国家沦为殖民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印度②菲律宾
③缅甸④朝鲜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②①③④
【解析】选D。
16世纪西班牙把菲律宾变为殖民地,17世纪初英国在印度殖民,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将缅甸变为殖民地,1910年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故D正确。
3.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加快了亚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对此,表述错误的是 ( )
A.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直接掠夺
B.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夺大量财富
C.欧洲殖民扩张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D.殖民者在亚洲实行“有效占领”原则
【解析】选D。
“有效占领”原则是欧洲列强在非洲实行的。
4.同学们喜欢的NBA球星中有许多黑人,他们的祖先来自非洲大陆。
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北美有关的史实是( )
A.成立东印度公司
B.罪恶的“三角贸易”
C.美国政府的移民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解析】选B。
由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对印第安人进行残酷压榨以及屠杀,使得美洲的印第安人劳动力急剧减少,因此殖民者从欧洲带着廉价手工制品等出发,到非洲掳获或换取黑人运往美洲卖给种植园主,最后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因为贸易路线在地图上呈现为三角形,所以称之为“三角贸易”,故选B。
5.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工业革命后发展竞争加剧
B.扩大产品销路需要更广阔的市场
C.本国原料不足,争夺国外原料产地
D.经济军事实力增强必须要侵略
【解析】选A。
根据时间可以推知是在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国家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原料,根本的推动力是工业革命,所以A正确,B、C、D不是根本原因。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 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二印度的棉纺织业原来很发达,棉纺品曾经大量出口英国。
19世纪以后,英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采用各种手段,打击印度的棉纺织业,印度的棉纺织业迅速衰落下去。
著名的纺织业城市达卡,1827年有人口15万人,8年后,只剩下3万人。
英国把印度的棉花运到英国工厂加工成棉布,再返销印度。
——《世界近现代史》材料三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1)概括材料一与材料二所述的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
(6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所述的历史现象有何内在联系?(4分)
(3)请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后果的认识。
(5分)
【解析】第(1)(2)题,首先从材料一、二判断历史现象,材料一是强占原料产地,材料二是抢占商品市场,然后分析;第(3)题注意辩证地分析。
答案:(1)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实力。
随
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更大的商品市场和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直接动力是获取利润。
(2)印度传统棉纺织业的破产以及英国对印度市场的占领,说明印度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3)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侵略扩张,加剧了当地的贫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同时,客观上也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有着征服和改造世界的双重作用。
【等级性考试】
(选择题4分,非选择题16分,共20分)
7.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活动所具有的客观进步作用体现在
( )
A.奴役了亚非拉美各国人民
B.加剧了亚非拉美的贫困落后
C.冲击瓦解了各种旧思想和旧制度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解析】选C。
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活动所具有的客观进步性是冲击瓦解了各种旧思想、旧制度,A、B、D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活动给亚非拉美各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故C正确。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经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
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
《帝国的年代:1875—1914》结合材料与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材料观点,自行拟定论题,并加以阐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结合欧美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和统治理解。
答案:论题:资本主义在殖民体系的基础上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论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同资本主义的发展紧密相关。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力飞速进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为了寻求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暴力掠夺等方式进行殖民扩张,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也造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总之,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在资本主义不断扩张的基础上,欧美列强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