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
溶解度教案优秀5篇
![溶解度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28fc1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1.png)
溶解度教案优秀5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为什么只有在“两个一定条件”下,它们才有确定意义?改变条件可以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相同。
这节课我们就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能力。
1、向盛有20°C水的烧杯中加入NaCl,向盛有40°C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KN03都达到饱和状态。
比较NaCl与KN03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2、向40g20°C水中加入NaCl,向100g20°C水中加入KN03,都达到饱和状态。
比较它们溶质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3、向100g20°C水中加入NaCl直到饱和,向100g20°C水中加入KN03配制成不饱和溶液。
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能力(即溶解度)的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等量的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100g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④单位为g。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核心素养】课题2第1课时《溶解度》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课题2第1课时《溶解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798d5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5.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溶解度》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的内容。
在课题1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溶液的概念,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溶解的过程,溶液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
基于溶液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是在是定性的研究上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介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
通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结晶等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物质溶解性和溶液的认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了解了溶液的概念,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溶液的用途,会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定性地了解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
学法上学生已经基本会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出实验结论,但对问题缺乏科学全面的分析能力,容易将一般规律绝对化。
【教学目标】1.通过数据或实验现象判断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说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
2.知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3.通过理解饱和状态,举例说明结晶现象并根据实验过程辨别结晶的两种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道两者之间如何转化。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问题衍生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氯化钠、硝酸钾、高锰酸钾、烧杯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了解化学的内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温故而知新】1.溶液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乳浊液_______,_______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提出问题:一种物质在水里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呢?引入新课【新知探究】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实验探究】:在室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溶解后,再加5g氯化钠,搅拌,观察现象。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44110f33d4b14e842468af.png)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9-1
【思考】P36的列表法所表示溶解度还不是很直观, 不能表示某物质在任意温度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 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能否寻找另一种表 示方法?
是10克。
(X)未指明是否饱和
(4) 20℃时, 100克水最多可溶解36克氯化钠, 则20℃时氯化钠的溶
解度为36。
(X) 没有单位:克
(5) 20℃时, NaCl的溶解度为36g.在20℃时,将40gNaCl固体,放 入100g水中,充分搅动,只溶解了36g.
正确
3、固体溶解度的意义:例:氯化钠在20℃是的溶解度是 36g。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只有在温度确定、溶剂的量也确定的条件下才能作出
比较。
比较的标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说明: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二、溶解度
1、固体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 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用符号S表示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10
易溶
注: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的尺度。
难(不)溶 微溶 可溶
《溶解度》PPT课件
![《溶解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24031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6.png)
频
象。等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20mL水能完全溶解5g硝酸钾。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溶液底部有未 溶解的固体。
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 10g硝酸钾。
加热
未溶解的固体溶解了, 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能
烧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力增强。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指明错误原因。 ③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
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 未指明溶液的状态是饱和
④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 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与溶质和溶 剂的性质有关。(物理性质)
比较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温度 溶剂质量 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的溶质质量
溶解度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四要素
条件 —— 标准 —— 状态 ——
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 (水) 饱和溶液
单位 —— 溶质的质量(克)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
实验结论
物质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增加溶剂的量,可将未溶物质 溶解。
实验9-6 在常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
5g硝酸钾,搅拌;等溶解后,再
加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
点 击
当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
图
片
再溶解时,加热烧杯一段时间,
播
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然后
初中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9.2【教学设计】《溶解度》
![初中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9.2【教学设计】《溶解度》](https://img.taocdn.com/s3/m/c24ca9ed5022aaea988f0f28.png)
《溶解度》【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3、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4、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教学重点】1、饱和溶液的涵义;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课时1: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
每组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 mL水)、玻璃棒1根、5 g NaCl(预先称好)、5 g KNO 3 4包(预先称好)、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
CAI 课件、实物投影仪。
课时2:投影仪、坐标纸、汽水两瓶、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澄清的石灰水。
2课时第一课时【激趣设境,问题导入】师生互动: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
”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 (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 (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 (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 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阅读P33,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投影方案,交流共享】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人教初中化学九年级下期】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教案
![【人教初中化学九年级下期】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c4ad2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5f.png)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一、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二、重点和难点三、课时安排 2课时本结课我们探究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了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总结出了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
最后我们还学习了结晶的两种方法。
板书设计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的概念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的条件3、确定某种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4、结晶结晶的概念结晶的方法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不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D、对同种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2、现有下列方法: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水⑥蒸发水。
能用来将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①③⑥B、②③⑥C、①③⑤D、②④⑥3、可以证实某种硝酸钾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降温到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B、蒸发掉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晶体不再溶解D、加热到30℃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4、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在不增加溶液质量的前提下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一、教学目标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溶解度_PPT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溶解度_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f5786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6.png)
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它随压 强的减小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定义:某气体在一个 标准大气压下,一定 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 的气体体积数。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P37
气体的 溶解度
思考: 1.当打开汽水瓶盖后,为什么常常
有大量气泡冒出?
温馨提示:打开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
Hale Waihona Puke (2)溶解度曲线含义两曲溶解线的交点: 表示度两物质在交点所示的 温度克下的溶解度相等;
\
c
●
曲线上的点:
b
表示物质在20
●●
该点所示温度
a
下的溶解度1。0
●
0
t1
t2
曲线上方的点: 形成饱和溶液 并有固体物质剩余。 M
N 曲线下方的点: 不饱和溶液
温度/℃
(2)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2.表示温度的变化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斜率) 3.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或某一温度范围内
书 P37页
氯化钠在0℃时溶解度为 35.7g
溶解度/g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固体溶解度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在0℃时溶解度为 35.8g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2. 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7.2g,请将 其各关系数值填入下表:
第2课时 溶解度-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人教版)
![第2课时 溶解度-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01c10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b.png)
交流讨论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碳 酸钠)。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是为什么呢?
冬天捞碱
夏天晒盐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夏天时,温度高,水分蒸发后,氯化 钠以晶体形式析出,得粗盐,这就是夏天晒盐。
而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夏天温度高,它以溶液的形式存在, 冬天时,温度降低,它以晶体形式析出,沉于湖底,可打捞得到,这 就是冬天捞碱。
畅饮可乐后会打嗝
温度升高CO2溶解性 减弱,从体内逸出
闷热时,鱼在水面呼吸
温度升高O2溶解性减 弱,鱼浮出水面呼吸
➢ 影响气体溶 解度的因素
①压强: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变__大__。 ②温度: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变__小__。
典例3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
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C )
(5)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析出A__3_0_g。
(6)t2℃时,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
出晶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A_>_B_>__C_。
(7)当A中含有少量B时,提纯A,可采用_降__温__结__晶_方法。
当B中含有少量A时,提纯B,可采用_蒸__发__结__晶_方法。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注意:搅拌/振荡只能加快溶解速率,不能增大溶解度
判断正误
1. 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 的溶解度就是20克。( ) 一定温度
2. 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 的溶解度是10克。( )标准:100g溶剂
3. 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化钠的溶 解度是10克。( )状态:饱和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溶解度PPtPPT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溶解度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c1d40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74.png)
10
68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
g 180
在80℃时,将110g硝酸钾加入 169170
.
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
160 150
成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
140 130
_不__饱__和_溶液。欲使其刚好形成 120
110
60
50
40
36
30
氯化钠 39
20
若再降温,会怎样?
10
会析出极少量的晶体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1)物质C的溶解性为_可__溶__
溶
解
(2)M点表示_1_0_℃__时__B_、__C_的_ 溶解度度相同
/g
A
(3)在5℃时A、B、C溶解度 P
大小_C_>__B_>A
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100
90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80
70
. 59g . 硝
酸 钾
. .89g
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份
60
50
. . 降温到60℃
40 30
. 21
20
. 若再降温到10℃,会怎样? 10
会析出89g硝酸钾晶体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记在课本溶34页 固体溶解度曲线
饱和溶液
即是不饱和 1、室温下有一杯接近饱和的蔗糖溶 液,怎样把它变为饱和溶液?
加入蔗糖 蒸发溶剂 水 降温
Hale Waihona Puke 2、 20℃时,100g 饱和氯化钠溶液若保持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知识归纳(含思维导图)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知识归纳(含思维导图)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5050ef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6.png)
知识归纳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1)观察法:如果溶液中有未溶解的物质,说明该温度下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这种物质了。 该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2)实验法:在一定温度时如果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物质,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 质,如果不再溶解,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继续溶解,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温馨提示 析出晶体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 (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是从不同角度对溶液进行分类的,两者没有必然 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在一定温度下,在同种溶剂的条件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
(2)由于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Ca(OH)2饱和溶液与 不饱和溶液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饱和溶液 蒸发溶增剂加、溶升剂高或温降度低或温增度加溶质 不饱和溶液
知识归纳
3.解答有关溶解度曲线的习题关键是熟悉点、线、面的意义 (1)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 坐标);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确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①陡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 ②缓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③陡升型的物质中混有少量缓升型的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缓升型的 物质中含有少量陡升型物质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3)面: ①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表示相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
知识归纳
课题2第2课时 溶解度(2)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学精品课件(人教版)
![课题2第2课时 溶解度(2)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学精品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22412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1.png)
C 把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 溶液,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D 200C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 成饱和溶液,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4.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10℃时,将40g NaCl固体加入l00g水中,可得到l40g NaCl溶液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 C.将3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为36.0g
5.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B )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 变为饱和
6. 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C )
A. 升温增压
B. 升温减压
C. 降温增压
D. 降温减压。
45.8
63.9
85.5
①描点 ②连线
注:曲线要尽可能光滑
2.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 上述几种物质在25℃和85℃时的溶 解度。
3.图2-12和图2-13给出了几种固体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与你所绘制 的溶解度曲线进行比较,并讨论:
(1)根据图2-12和图2-13分析, 这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①在20℃时,NaCl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 溶解溶质的质量是36 g。
②在20℃时,NaCl在100 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36 g。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滚动小专题(二)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滚动小专题(二)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a880ed3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a.png)
【解析】 t1℃时,相同质量的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 质量相等,故A错误;乙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降 低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较大,则乙中混有少量甲 时,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B项错误;20 ℃ 时,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为易溶物质,根据图像,0 ℃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10 g,且随温度的升高,甲物质的 溶解度不断增大,所以甲属于易溶物质,故C正确; 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 g,则在50 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 25 g甲,形成75 g溶液,故D项错误。
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但t2℃时丙的溶解度 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故两种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丙大于 甲,B错误;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2℃时甲的饱和 溶液变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C正确; 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将t3℃时三种物质的 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D正确。
典例1 (2015•河北)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 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B.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 发水的方法
【解析】 比较②③数据可知,②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A
错误;20 ℃ 时10 g 水最多溶解3.6 g NaCl,故B错误;
由表中数据可知,③④溶液都是饱和溶液,在相同温度
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
确;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g 100% 16.7% 2g+10g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9.2《溶解度》教学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9.2《溶解度》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346fd4cc7931b764ce1517.png)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溶解度/g >10g >1g
(20℃)
<1g
难(不)溶 微溶
可溶
难(不)溶 <0.01g
易溶
. . .
× 练习: 0.01g 1g
10g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 _难__溶物质。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A )
知识巩固
1、碘酒中的溶质是___溶剂是____,盐酸的溶质________. 2、溶液的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溶于水能放热的是_______和________
溶于水能吸热的是_______和________ 溶于水温度不变的是_______和________ 4、从溶液中得到固体物质的方法叫做_________.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_____一__定__温__度____下,某固
态物质的在__1_0_0_克__溶剂里达到__饱__和___状态时所 溶解的质量
3、某物质在20ºC的溶解度为21.5克,其含义是什么?
(1)在20º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 为21.5克。 (2)在20º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1.5克。
饱和溶液
升温 加溶剂
蒸发 溶剂
冷却
结晶
练习1、把室温下的不饱和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最简便的方法
是( B)
A 蒸发水 B 加食盐 C 给溶液降温 D 给溶液升温
练习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
液达到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达不到目的的是( C )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九年级下册化学人教版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九年级下册化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57e73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8.png)
解在1体积水里达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气体溶解度五要素
五
①压强为101 kPa ;
要
②指明一定温度;
素
③溶剂一定:1体积;
缺
一
④必须达到饱和状态;
不
⑤单位为体积。
可
讨论与交流
讨论回答下列问题,归纳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和影响规律。
(1)打开汽水瓶盖后,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溶 200
解 190
度 180
( 170
克 )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硝酸铵 硝酸钾
. .d
b
硝酸钠.a
.c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温度(t)
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 溶解度。
食盐、硝酸钾都能溶于水;常温下谁的溶解能力更强呢?
食盐
硝酸钾
讨论交流
下列方法能否比较食盐和硝酸钾在水中溶解能力呢?
食盐10g
硝酸钾20g
食盐10g
硝酸钾20g
应该控制哪些条件? 定温度
10℃ 100g水
40℃ 100g水
温度不同
食盐36g
硝酸钾20g
饱和
20℃ 100g水
不饱和
20℃ 100g水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降温至t2℃时,甲溶液和乙溶液均饱和 C.降温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相等 D.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温结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课题2 溶解度》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课题2 溶解度》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c9b94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6.png)
影响因素 (温度)
溶解性
①一定温度
定
②100克溶剂
量
③溶液饱和
描
④单位是克
述
易溶 、可溶 、 微溶 、 难(不)溶
物质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 (温度、压强)
表示方法
固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
表示方法
小结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呢?
归纳总结
学习了这节课你还有什 么困惑?与同学相互交流讨 论。
A.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20℃时,把3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 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练习2】如图是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D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乙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溶 200
解 190
图 象
/g
度
180 170
160
硝酸钾
法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g
溶 200
解 190
度
180 170
160
150 140
现象 固体全部溶解 部分固体不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结论
(1)可溶性物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溶解; (2)溶质溶解的质量随着溶剂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实验9-6】探究溶质在定量溶剂中溶解的质量随温度的 变化情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69394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9.png)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你今 天学习有什么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归 纳本课知识重点。
结束 语
大千世界,充满着无 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 遇事独立,积极探索钻研, 解决更多的难题。
感谢观 看
新课学习
温度℃
0 20 40 60 70 80 90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 g/100 g水
13.3
31.6 63.9 110 138 169
202
S g/100 g水
200
160
120
80
40
0
20
40
60 70 80 90 100 t ℃
新课学习 讨论:两种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列表法是以实验为基础,数据准确,但任意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容易测定, 有一定的局限性。 解溶度曲线可以直观的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走势,能查到任一温度下的 溶解度,但是数据会有误差。
溶解是绝对的,不溶是相当的,绝对不溶的物质是
不存在的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
难溶 微溶
0.01g 1g
可溶
易溶 10g 20℃的溶解度/g
新课学习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
温度 (°C)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作业布置
P40练习与应用2、3、4、5、9 完成P39课外实验:自制白糖晶体
板书设计
固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 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外因:温度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81a7658cc17552706220847.png)
3.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溶液,可采
取的措施是:(1)__蒸__发__水___分___;(2)__降__低__温___度____; (3)__增__加__硝__酸___钾___。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2.某学生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溶解硝酸钾实验,记录
的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所用水的质量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
所得溶液的质量
1 100g 80g 180g
2 100g 100g 200g
3 100g 120g 210g
4
100g 140g
x
(1)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1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实验3得到的溶液
学习目标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
…··…·..
A
B
C
D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1.欲将100g不饱和的KNO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9.2溶解度》课件(43张PPT)
3
方法是( )
①升温 ②降温 ③蒸发水分 ④增加溶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6、A、B、C、D四个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 剂,向四个烧杯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 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图所示)回答下 列各问(填序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
以下说法是否正确?由此说明在描述物 质的溶解度时应注意什么? ⑴20℃时,10gNaCl 完全溶于100g水中, 则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10g。 ⑵20℃时,30gNaCl 溶于水中形成饱和食 盐水,则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30g。 ⑶20g某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 液,则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⑷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 达 到饱和,则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36g。
? 归纳:若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为S 克,则此时
M质 = S克,M剂 = 100克,
M液= M质+M剂 = 100大+家S好 克
22
巩固练习:
? 例1,某物质在20oC的溶解度为21.5克, 其含义是什么?
? 其含义是:在20o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达 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21.5克。
大家好
确切比较物质溶解性的注意事项: ? 温度一定 ? 溶剂的量一定 —100g—一般指水 ? 溶液的状态一定 —饱和状态 ? 溶质质量的单位 —克
大家好
二、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 在一定温度 下,某固态物质的在 100 克溶剂 里达
到饱和状态 时所溶解的 质量 ,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 剂里的 溶解度 。
4.60℃, 100g 水中最多溶解124g 硝酸钾,所以
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 单位 大家好
练习:
1、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 和,则20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3_6__g。
2、在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钾 ,则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_13_._3_g。
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时,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大家好
14
提问: 1.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3.5g 食盐
0.5g 熟石灰
10ml 水
答:不同。例如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较大,
而熟石灰在水溶解能力很差。
大家好
提问: 2.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等量的 植物油
大家好
例:判断正误:
1.l00g 水中最多溶解38g 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
× 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 温度
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 硝酸铵,
× 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 ) 100g 溶剂
3.在60℃,100g 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
×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 )达到 饱和
1.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 某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 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的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大家好
6
2、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间的转化关系
不
增加溶质
饱
饱 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和
和 溶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液
溶 液
大家好
7
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 液,使它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中,
固体的溶解度的四要素:
条件: 标准: 溶液状态:
单位:
一定温度
溶剂的量一定 ——100g(一般指水) 溶液的状态一定 ——饱和状态 溶质质量单位 ——克
例:在2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 203.9g。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 203.9g蔗糖,溶液达到饱和。
在20℃时,100g水中最大多家好可溶解 203.9g蔗糖。
⑵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 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 KNO3。
⑶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0gNaCl; 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 KNO3。
⑷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5gNaCl; 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 KNO3。
课题2 溶解度
课时1
一、饱和溶液
大家好
1
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大家好
2
大家好
3
加热后,硝酸钾又能溶解了
大家好
4
溶解
溶液不饱和
不能全部溶解
溶液饱和
固体又溶解 析出晶体
晶体又溶解了
大家好
温度升高,溶液 变为不饱和
温度降低,溶液 又变为饱和
增加溶剂的量,溶 液变为不饱和
5
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正确的是( D )
A、加入硝酸钾固体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蒸发一部分溶剂后再恢复到原 温度
D、用滴管吸出一部分溶液
大家好
8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时,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析出
大家好
9
硝酸钾晶体
3、结晶分为降温结晶和蒸发溶剂结晶
大家好
10
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首先,观察在该条件下,溶液中有 没有剩余的溶质。如果有,说明是在 该条件 是否继续溶解。
10ml 水
10ml 汽油
答:不同。例如植物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大家好
演示实验:一、物质的溶解性
通常把(一1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2质)里的能
力叫等做量的溶植解物性油。
较多的蔗糖 较少的熟石灰
10ml水 10ml汽油
10ml水 10ml水
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且受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大家好
一、溶解性
定义: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影响因素: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
表示方法: 溶解性能力的大小常用溶解度来 表示
大家好
思考:以下事实能否说明KNO 3比NaCl在 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强?
⑴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 20℃时,200g水中最多溶解63.2gKNO3。
大家好
11
5、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
大家好
12
3.5g的食盐
0.5g熟石灰
10ml水
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较大,形成的是不饱 和溶液,浓度比较大;而熟石灰在水溶解能 力很差,形成的是饱和大家溶好 液,浓度比较小。13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 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
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 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从溶解度可以获得的信息
? 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S=36克
在 _2_0_℃时,食盐(氯化钠)在 _1_0_0__ 克水 里达到饱__和__ 时溶解了_3_6__克。
此时的溶液一定是 _饱___和__溶液。
该溶液的质量为 __1_3__6_克___。溶液中食盐( NaCl )的质量为____3_6__克_ ,水为__1_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