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分析.docx
对于潜江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Forum学术论坛1682016年8月 作者简介:白宸昊(1997-),男,满族,湖北随州人,本科,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2014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主要从事金融学方面的研究;杨锦涛(1998-),男,汉族,湖北荆门人,本科,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2015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主要从事金融学方面的研究。
对于潜江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基于潜江小龙虾生态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武汉东湖学院 经济学院 白宸昊 杨锦涛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的发展导致农村耕作面积减少,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生态问题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本文以潜江市小龙虾生态产业集群发展为例,应用SWOT的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来探究生态农业的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农业发展要注重利用自身优势和外部的有利环境,从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 SWOT分析 小龙虾 可持续发展 建议中图分类号:F2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8(c)-168-02湖北省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中部,小龙虾产业作为潜江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因素之外,当地企业的创新发展也推动了潜江市生态农业的发展。
这些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相结合在潜江地区形成了经济效率高、生态功能强的生态产业集群。
其中,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是潜江市小龙虾生态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华山水产公司致力于发展小龙虾产品深加工,同时通过创新科技将废弃的小龙虾虾壳回收处理,从中提取出甲壳素并研发出医疗保健产品,实现小龙虾产业的生态发展。
华山水产公司对潜江生态农业的发展起着带头作用。
1 潜江市小龙虾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1.1 优势分析(Strengh)1.1.1 优越的地理位置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长江支流中的汉江、东荆河等流经此地,区域内水域广阔,气候适宜,被称为鱼米之乡。
其中华山水产公司就位于熊口镇,毗邻东荆河,沟渠纵横,小龙虾原料充足,并于2008年被评选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整个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带动作用。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8聚焦深化制度改革 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提供保障聚焦环保产业是以满足生态环境保护需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导向,为防治污染、改善生态、保护资源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
党的十九大把“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市场空间加速释放,带动了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虽然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作用日趋强化,地位显著提升,但仍存在营商环境和政策机制不完善、创新和质量存在短板等突出问题。
为促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在政策上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资金引导,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另一方面环保企业自身应积极开展环境服务模式创新,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在“十四五”期间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实现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保产业是以满足生态环境保护需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导向,为防治污染、改善生态、保护资源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与此同时,环保产业的作用日趋强化,地位显著提升。
2010年,节能环保产业被确立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党的十九大把“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市场空间持续释放,带动环保产业技术不断进步、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为污染物减排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产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及就业的贡献逐步增大据有关调查统计和测算,“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一直保持25%~30%的较高增速。
环保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环保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保产业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新兴产业。
为了深入了解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趋势,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环保产业发展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
二、背景1. 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范围的共同挑战。
2. 环保产业的重要性环保产业不仅能够应对环境问题,还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环保产业分类及发展现状1. 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各类可再生能源。
目前,清洁能源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 环保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环保技术和装备制造业致力于提供环境保护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包括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处理设备等。
该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3. 循环经济产业循环经济产业以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再利用为目标,推动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循环利用。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循环经济产业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
四、环保产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a. 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足b. 环境法规和政策不完善c. 资金缺乏和融资渠道不畅2. 机遇a. 国际间合作与交流的加强b. 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c. 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五、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 完善环境法规和政策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推动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制定和完善相关环保法规,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加大对环保技术创新和研发的资金投入,推动环保产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3. 加强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建立国际环保产业合作平台,促进各国在环保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六、结论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保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正迎来发展的机遇。
为了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同时加强国际化合作与交流。
如何推动绿色产业集群发展
如何推动绿色产业集群发展在当今全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产业集群发展成为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
绿色产业集群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如何有效地推动绿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呢?首先,强化政策支持是推动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制定并完善一系列鼓励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
在财政政策方面,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的研发、技术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降低企业在绿色生产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成本,提高其积极性。
税收政策上,对绿色产业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金融政策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产业的信贷支持,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
同时,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鼓励发行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为绿色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其次,加强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动力。
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的投入,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绿色技术水平。
政府可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测、认证等服务。
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绿色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例如,在新能源领域,通过科研创新,不断提高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转化效率,降低成本,推动其广泛应用。
在环保产业方面,研发更加高效的污水处理、废气治理等技术,提高环境质量。
再者,优化产业布局是推动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环境容量,科学规划绿色产业的发展布局。
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绿色产业集群。
比如,在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绿色制造转型升级。
同时,加强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引导绿色产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广东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分析
广东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分析陈惠陆(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广东 广州 501145)摘要:广东省环保产业作为服务广东经济社会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在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中,推动广东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环境服务广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政府、行业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本文从产业规模、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综合分析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当前发展状况及问题,提出对未来广东环保产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大做强的建议,以期找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广东省 ;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高质量引言环保产业作为践行广东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支撑产业,为污染防治攻坚、生态文明建设、资源保护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因而,发展壮大环保产业,有利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与服务力量,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与打造美丽中国广东样板提供重要支撑。
环保产业是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如何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再造一个新广东的时代征程中,抢占先机、率先转型,加速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化转型,分析广东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梳理未来发展趋势与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1广东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1.1产业规模结构和国民经济贡献经统计,2021年广东省列入统计调查的环保企业共有1783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4286.1亿元,其中环保业务营业收入1933.3亿元[1]。
列入广东省环保产业重点企业基本情况调查和广东省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的1752家企业中,有267家企业从事环境保护产品生产活动,有1618家企业从事环境服务工作。
总体来看,广东省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总体呈逐步增长的趋势。
2021年,广东省列入统计范围的1783家环保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与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为3.5%,较2020年增长了0.2个百分点,较2018年增长了0.8个百分点,详见图1。
2018~2021年,广东省列入统计范围的环保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占广东省GDP比重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1%,环保业务营业收入总额占广东省GDP比重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
环保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环保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环保产业是为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
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是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是美丽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现有15家环保企业。
在这些企业当中,主要属于以下几个技术领域:风力发电技术、环境保护监测、水和污水处理技术、危险废物治理等。
除2家风力发电企业之外,其他环保产业均为环保服务产业,且环境评价、水和污水处理技术两类企业占到了总数的50%o全区环保产业2015年产值18亿左右,其中环保服务产业占75%。
从目前情况看,环保产业结构比较单,规模都比较小。
原因主要是:(一)发展起步晚,层次比较低。
虽然曾是经济发展的集聚地,但其产业结构仍呈现着低小散状况,环保产业仅是为满足区域内需起步,比如,污水处理厂的、危险废物处置,环境评价机构等,量都比较小。
最近几年,虽然有两家风电项目运行,但由于风电项目本身存在着环境纠纷,拓展的空间也受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像我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KA项目,前两年全区已建PKA终端湿地134个,累计完成投资2.3亿余元,虽然呈现比较大的市场,但全市有一家企业承揽已经足够,不太可能存在区域内发展这类产业的必要性。
(二)技术研发优势不突出。
科技智力资源密集是发展环保产业的必要支撑。
仍至全市目前都缺乏这种环境。
科技活动人员稀缺,全部从业人员也良莠不齐,环保产业科技活动经费、R&D 经费支出和新产品开发经费三项经费支出少,对环保产业的升级发展造成较大制约。
(三)环境保护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机制不健全。
排污企业治污责任的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的系统服务外包市场尚未形成。
乡镇污水处理厂等设施运营服务中全面引入市场机制还没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和有序竞争。
二、企业对环保产业发展的相关意见通过对企业的调查表,53%的企业表达了对资金需求的希望,51.6%的企业希望得到政策的支持,37.7%的企业希望政府加大对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36.4%企业希望建设公性平台,32%的企业表达了对土地优惠政策的需求,25.8%的企业表达了对人才的需求。
环保产业集群的规划问题研究
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 环保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大体上分为 三种 : ( I ) “ 自 上 而下式 ” 。即以政府为主导 , 政府组织 策划集群发 展 的产业 、 区域等 , 其主要优点就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产业 集群 , 力 量集 中 , 规 划 有序 。( 2 ) “ 自下 而上 式 ” 。即 以市 场 为 主 导, 使环保产业集 群走 向成 熟 , 政府转 变职 能 , 减少管 制 , 加 强法 制、 金融等环境的建设 , 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 3 ) “ 自 上而下式” 与“ 自 下而 上式” 的结合 。即政府 主导与 产业发 展相结 合 的发展 模式 , 环保产业 目前的分散性 、 高技术 性和强 渗透性 , 政府 与市场 相结合 的发展模式较为合理 。
一
及企业的社会责任 , 无法让企业及社会更广泛群 I 言
众所 周知 , 一个工厂 的厂 址确定得 是否正 确 , 对 建厂 投资 、 建 厂条件、 工厂的生产和经营管理, 以及城乡建设和发展, 有着重要 的作用。整个 产业 集群 的厂址选 择得好 , 往往 能够从 总体上使 工 厂总平面布置 的主要矛盾得 以解决 , 还将对所 建工 厂及本地 区其 它工厂的生产 、 居住等产 生很大 的影响 。因此 , 厂址 的选 择 , 必 须 要全面研究建 设条件和影 响厂址确定 的各种 因素 , 结合集群 的性 质、 规模和生产工艺要求 , 进行综 合分析 和多方案 比较 , 最后取 得 最优 方案 , 达到较好 的企业 经济效 益和社会 效益 。本次研 究 的环 保产业集 群规划主要是水处 理产业 和大气 治理产业集群 的厂 址选 三、 环保产业集群选址规划 址 和规划 。环保产业集 群超越 了一般环保 产业范 围 , 是 特定地 理 1 . 影响 因素及规 划要 求 范围内多个环保产业相互融合、 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 , 厂址 选择受到多方 面的 因素的影响 , 主要 包括 : 场地 条件 、 生 具有 一定 区域 特色的竞 争优 势。优化选址和合理布局往往可 以降 产要 素条件、 交通运输条件 、 市场 条件 、 法律环境 和治 理。这些 因 低污染物处理 难度 、 减少 企业未来 治理投 资。中国部分 沿海地 区 素的综合 考虑才能帮助企业 合理布局 。规 划 的指 导思想 , 要从 可 开始 形成 了一 批有较大影 响力 的产业集群 , 成 为拉 动区域经 济发 持续 发展 的高度 , 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优势、 提高市场竞 争 展、 提高产业竞争力 、 实现跨越式 发展 的重 要方式 , 为环 保产业 集 力相结合 , 与引进高新技术 、 提 高经济增 长质量相 结合 , 与 区域改 群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借鉴和启发。 造和产业结构 调整相结合 , 与生态保 护和 区域环境 综合整治 相结 二、 环保产业集群殛产业链研究 合。坚持 与 自然和谐共 存原则 、 生态效 率原则 、 生命 周期原 则 、 区 1 . 环保产业 细分及行业特点 域发展原则 、 高科技 、 高效益原则和软硬件并重原则 。 根据 “ 末端治理 ” 界定, 环 保 产业 主要包 括三 个方 面 : 一是环 2 . 规划步骤 保设备 ( 产品) 研发生产与经营 ; 二是 资源综 合利用 , 指利用废弃 资 ( 1 ) 建设规划 队伍 , 包括 领导 机构 和技 术机 构 ; ( 2 ) 园 区规 划 范 源 回收的各种 产品 ; 三是环境 服务 , 指为环境 保护提供 技术 、 管理 围 , 不 占用新的土地 , 充分利用现有工业 区域 、 污染 的废 弃地区 ; ( 3 ) 与工程设计 和施工 等各 种服务 。以产业集群 模式发 展环保 产业 , 现状调研 阶段 , 主要调查和分析 园区以及 周围 区域情 况 ; ( 4 】 规划 目 就形成 了环保产业集群 。作为连接和协调经济系统与 自然系统 的 标确定 , 提 出总体 目 标 和具体 目标 ; ( 5 ) 方 案设 计 阶段 , 包括 总体框 特殊产业 , 环保产业具 有如下 鲜 明的特点 : ( 1 ) 具有 高科 技性 , 且 架设计 、 产业发展规划、 入 园项 目筛 选和人 园项 目指 南 、 政 策设计 多 以中小企业为主 的特点 ; ( 2 ) 具 有全方 位渗透 性 ; ( 3 ) 具有 较强 和支持系统设计 。 投 资 和效 益分 析 , 包括 园 区 的投 资 预算 , 社 的区域性 和政策依赖性 。 会、 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
行业发展中的环保问题及整改思路
行业发展中的环保问题及整改思路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各行各业在蓬勃发展。
然而,这种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尤其是与环保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探讨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并提出一些整改思路。
二、化工行业1. 环境污染: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土壤、水源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2. 整改思路:- 加强污染物治理: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加大废水和废气处理设施投入,并适时进行检修和更新设备。
- 推广绿色技术:加强研发绿色低碳技术,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制造业1. 资源浪费: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存在能源和原材料的浪费现象,给环境带来双重压力。
2. 排放问题:制造业排放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其中有些含有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3. 整改思路:- 建立循环经济模式:推广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浪费,并实现产品回收再利用。
- 加强环境监管:建立健全的排污许可制度,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对违法企业进行重罚。
四、石油化工行业1. 水资源消耗:石油化工行业是水资源耗能量最大的行业之一。
其生产过程需要大量淡水供给,导致周边地区水资源紧缺。
2. 温室气体排放:石油化工行业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3. 整改思路:- 节约水资源:加强节水技术应用,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废水排放,并鼓励使用再生水替代淡水。
- 推动低碳发展: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在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目标上进行战略性调整。
五、农业与养殖业1. 农药和化肥滥用:在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中,许多农民使用过多的农药和化肥,导致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
2. 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养殖业随着规模的扩大,产生大量的粪便等废弃物无法妥善处理,对周边环境构成了直接威胁。
3. 整改思路:- 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加强农民培训,推广有机种植和生态农业,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
我国环保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环保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分析摘要: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
因此,有专家提出应将其列为继“知识产业”之后的“第五产业”。
就环保产业的概念、现状和发展环保产业的意义做了简要阐述,并对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做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环保产业;问题;对策一、环保产业概念环保产业在国际上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
对环保产业的狭义理解是终端控制,即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提供产品和服务,广义的理解则包括生产中的清洁技术、节能技术,以及产品的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是对产品从“生”到“死”的绿色全程呵护。
二、环保产业现状进入21世纪,全球环保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
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环保产业成为全球环保市场的主要力量。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国家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拉动了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
环保产业经过20 多年的发展,中国环保产业已经初具规模,范围覆盖了环保产品生产、环保服务、废物循环利用、洁净产品生产和自然生态保护五大领域,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和结构、技术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
三、发展环保产业的重大意义环保产业是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支撑。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充分体现了发展环保产业的重大意义。
首先,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环保产业是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具有高增长性、吸纳就业能力强、综合效益好,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支撑。
其次,环保产业涉及技术、装备、产品、材料、工程、服务等各个方面,与国民经济的很多行业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的关联作用。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大, 也 取得了很 多重大 的成就 , 为生 态环境 和环境污 染治理 做出了巨大 产业 发展机制 。 扩大 环保产业的范畴 , 如节能 降耗 产品、 废物 的再生利 贡献, 保 障了经济社会平 稳发 展也 发挥着 重要作用。 但是 , 我国现 阶段 用 , 园林 绿化 、 治理 恢复环 境破坏 、 消 除环 境污染 、 城市生活污 水和垃 的环保产业也存在着重大 的问题 , 影响和 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 圾处 理、 绿色标 志产品、 生态 建设等。 环保服务业也尤 为重要 , 我们要把
1 . 我 国环 保 产业 发展 存 在的 问盟 环境 影 响评价、 环境 投资及风 险评估、 环境 保险、 环境 监测 等活动都纳 1 . 1 环 保企 业规模小 。 产业技 术开发能力差 入环保 服务业 。 在产业 内部 建立起 一个连 动机制 。 形成一个完 整的产业 根据 调查 , 在我 国近 9 0 0 0 多个从事环 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中, 仅有 链。 3 8 0 多个单位是大型 企事业单位 , 中小企 业却占到 8 O %以上 , 并且其 中小 2 . 2 拓宽环保产业的融资渠道 型企 业 占大 多数 , 最 小的企业职 工人数不到 1 0 人。 1 有些企业 的产品没有 环保产业 属于 资金密集型产业。 要想经济持续 增长, 又不会使环境
浅议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措施
浅议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措施作者:李光日马宏生咸基广李生波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第19期摘要:环保产业是伴随着环境污染产生的新兴产业,它指的是在国民经济中,为防止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工程、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
由于人们过度追求利益而忽视了环境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环境污染问题,环保产业应运而生。
我国的环保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缺陷,因此要加强对环保产业的研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保产业;环境服务业;宏观政策;措施中图分类号:X324 文献标识码:A一、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特点(一)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我国的环保产业起步比较晚,直到上世纪70、80年代才起步,进入21世纪后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投入加速增长,环保产业的年增长率大大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增速,每年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的增速有望达到16%。
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固体废物以及核安全成为环保产业投资的重点,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额超过亿元,市场空间还十分巨大。
更是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把环保产业发展成千亿产业。
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环保政策也在不断地完善,环保产业的发展也且更加迅速。
我国节能环保领域的市场空间是十分巨大的。
我国环保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各种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新工艺以及新产品层出不穷,而且覆盖范围广泛,环境服务业发展迅速。
(二)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近年来,我国的环保产业呈现出以下特点:1 环保技术不断提高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重,环保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我国环保产业起步较晚,发展不成熟,因此我国不断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研发了很多有效的环保技术和环保产品。
2 供给能力不断上升由于我国对国外技术的引进以及自身环保技术的提高,国内环保产业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环保产业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环境工程技术,能够生产合格的污染治理装备,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
安阳市产业集聚区的环保问题分析及对策
1 安阳市产 业集聚 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
2 解 决安 阳市产业集聚区环 境问题 的对策措施
1 . 1 规划及规划环评执行力有 待加强 2 . 1 以环境 友好 型理念引领集聚 区规划和发展 尽管各产业聚集 区已经制定 了规划 和规划环评 . 并通过 了严格 的 根据实际 . 充 分考虑产业集 聚区环境 、 资源和生态承载能力 , 科学 审批程序 。 但在招商引资和项 目 落地过程 中, 受多种因素影响 . 普 遍存 确定产业发展方 向和发展规模 . 合理布局 产业发展 区、 基 础设施配套 在未 能严格 按照规划要求有序开发 、 随意变更规划 、 未按规划和规 划 区和生态防护区 . 防止 因规划布局不合理而带来的结构性污染 。要把 环评建设 的问题 : 一些产业集聚区人驻项 目与规划 主导产业及 与规划 环境友好的理念贯穿于整个产业集 聚区发展的始终 .不能饥不择食 . 环评要求不一致 . 有的甚至与规划环评 提出的准人条件相 冲突 。 以降低环保 门槛来 吸引外来投 资项 目。 对 高污染 、 高能耗 、 高物耗 、 低 产业集 聚区在 规划环评 中对集聚 区规划 和现有企业存在 的问题 附加值的产业严加控制 , 超出环保指数 的, 坚决予 以拒绝 。 要顺应 发展 提出 了调 整建议 , 如优化规 划布局 、 完善指标体 系 、 产 业不符企业 搬 环境友好型产业潮流 , 突出节能、 资源循环利用 , 制定 出台产 业发展指 迁、 村庄搬 迁等 , 在规划实施过程 中. 未能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 。 导 目录. 引导产业集聚区投资向符合 准人条件 的大项 目、 好项 目集中 , 1 . 2 资源循环利用有待完善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发展。 部分产业集 聚区产业关联性不强 . 没有形成产业链 或者产业链 比 环境友好型示 范产业集聚 区是依据循环经济 理论和工业生 态学 较短。 在发展过程中 , 急功近利 , 招到篮子里 的都是莱 , 缺乏统筹规划 . 原理而设计 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其主要示 范内容是 : ( 一) 环境 落户企业互 不相关 , 资源循环利用无法实现。部分企业科 技含量及装 友好 的发展模式 : 1 ) 以环境保 护优化经济发展 ; 2 ) 培育环境友好 的产 备水平 比较低 , 大多数 还停 留在工业三废 的简单处理上 。重点能耗企 业体 系: 3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 二) 环境友好 的环保设施 : 1 ) 配套建设 业能耗高 . 管理粗放 , 节 能意识 不强 . 企业 过分强调眼前 利益 。 在节能 污水集 中处理厂 : 2 ) 实行 区域集 中供热 : 3 ) 推广应用清洁能源 ; 4 ) 有效 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工作 中 . 政府推一 步就走 一步 . 对 资源 循环利用重 处 置固体废物。 ( 三) 环境友好 的体制机制 : 1 ) 严格执行环保 法律 、 法 视不够。 资源循环利用层次较低 , 主要集中在单个 的企业 层面 . 并且 资 规 ; 2 ) 建立环境友好 的管理 体系 : 3 ) 建立健 全主要污染物 总量减排监 源利用率低 , 环境污染严重 。能源消耗结 构不够合理 , 主要 以煤炭 为 测体 系。 ( 四) 环境友好的社会氛围 : 1 ) 营造环境 友好 的社会氛 围; 2 ) 积 主, 电力 、 天 然气 、 石 油制品等优质清 洁能源 比例偏低 . 给生态环境带 极 维 护公 众 环境 权 益 来影响 2 . 2 全面加强 产业集聚 区环境监管 1 . 3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把产业集聚区作为独 立的管理单元 . 纳入环保部 门各 自的职能分 近年 . 虽然 产业 集聚区环保基础 设施建设力度不 断加大 . 但仍 难 工之 中. 实施常态化的环境 管理。加强产业集聚 区发展 的环保 考核工 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部分产业集聚 区的废水集 中处理 、 中水 回用 、 垃 作 . 健全完善环境管理档案 , 满足 调度 、 考核要求 。依据产业集 聚区规 严格人区项 目审批 , 确保人 区项 目的质量 。 加强环境执 圾处理 、 集 中供热 、 雨污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无 工业废 物综 划及规划环评 . 合利用企业和处理设施 人住 的企业不能 同步共享园区 内基础设施服 法 , 将 重点产 业集聚 区、 重点 污染 源列人 监察范 围 , 加大 现场监察 力 务. 造 成一些先入住的企业不得不 建设相应 的配套设 施 , 不仅浪 费了 度 , 对存在问题的 , 跟踪督 办 , 促进企业加快整改 , 做到达标排放 。 大力 大量的资��
环保行业的困难与解决方案
环保行业的困难与解决方案一、引言环保问题是全球所面临的最紧迫且重要的挑战之一。
为了解决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问题,各国纷纷投资并发展了环保行业。
然而,这个行业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环保行业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环保行业的困难1. 资金短缺环保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来进行研发、建设和运营。
然而,由于环保行业回报周期长,很多投资者对其持观望态度。
此外,政府在环保领域的投资也存在限制。
因此,资金短缺成为制约环保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 技术创新与应用在解决环境问题时,需要依靠先进技术和创新方法。
然而,目前许多环保技术仍未达到商业化水平或缺乏实际应用场景。
此外,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专利争议和法律风险等问题。
3.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的环保政策对环保行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政策尚未完善或执行不到位。
此外,政策制定和执行之间存在缺乏协调性和长远规划等问题。
4. 公众认知与参与环境保护需要公众广泛参与和支持,而目前许多人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仍较低。
此外,公众在实际行动中缺乏积极性,很少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
三、解决方案1. 加强政府投资与政策支持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政府应增加对环保领域的投资,并提供更多优惠政策。
建立健全的财政补贴机制,并鼓励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专门针对环保行业的信贷支持。
同时,加大力度推进相关法规和标准的修订和落实。
2. 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为了克服技术瓶颈,应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应用。
政府可以引导企业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投入,并给予税收优惠等支持;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科学研究与产业化的结合。
3. 提升公众认知与参与度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是解决环保难题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环境教育力度,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培训课程等方式,增强公众对环保行业重要性的认识。
此外,鼓励并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并与消费者建立良好互动。
环保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分析.
环保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分析一、引言在经济由投资驱动转向效率驱动期间,环保产业引起政F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而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地区环保产业集群发展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学者们针对集群企业的合作与竞争、集聚绩效,以及集群选址与扶持政策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芬兰奥卢大学KariPoikela, EvaPongracz (20XX年产值超过500亿元,水处理设备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
3.产品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完善程度不同。
环保产品种类较多,各门类之间关联性不强,难以规模化量产。
在市政服务领域,可以产生一定的规模化产品;而在工业服务领域, 产品需定制设计、生产和施工,产品难以标准化,并且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
由此,环保企业之间以及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研发成为企业技术协作的主要路径。
目前,盐城环保产业集群己与国内近50多家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省级、市级等梯级研发中心,并在政F支持下建成环保产品检测平台,销售服务平台,创业投资服务平台,产业孵化基地等四大支撑服务平台。
宜兴环保产业集群目前己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技术创新支撑体系,除与全国30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外,还与国外公司成立了相关研发中心,例如江华集团与以色列耶达研发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研发中心,同时集群内成立了中德、中芬等8个清洁技术对接中心,技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4.软环境建设仍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如同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集群的发展同样存在“环境层次理论〃(见图3)。
当基础设施,辅助机构等硬环境不断完善后,将引发政策、政务等软环境,以及集群整体生态环境的需求。
在生态环境发展方面,宜兴环保产业集群与盐城环保产业集群在硬环境方而发展都较为完善,而前者在软环境方面发展较为领先。
四、环保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建议(一)增强市场主导,发挥政F和市场的双重作用针对环保产业的特殊性,政F主导对环保产业集群初期发展能够发挥巨大的推动力, 由于政F给予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对于中小型环保企业创办成立,厂址迁移具有明显帮助,然而,在环保产业集群发展期,在保留半公益性的环保企业扶持政策的前提下,尽量让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提高发展效率,充分发挥市场和政F的双重作用。
乡村绿色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
乡村绿色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1. 乡村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乡村绿色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乡村绿色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问题。
乡村绿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许多乡村地区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绿色产业的发展。
部分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土地流转难度大,导致土地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乡村绿色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虽然近年来中国在绿色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乡村绿色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影响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乡村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乡村绿色产业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导致投资者对乡村绿色产业的投资热情不高。
政府对乡村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导致企业融资渠道有限,资金链紧张。
乡村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乡村绿色产业的发展,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落地难题。
部分地方政府在实际操作中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忽视了乡村绿色产业的长远发展。
乡村绿色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和问题,为了促进乡村绿色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着手,共同推动乡村绿色产业的繁荣发展。
1.1 乡村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乡村绿色产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乡村绿色产业面临着诸多困境。
乡村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由于乡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政府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有限,导致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乡村绿色产业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投资者普遍存在观望心理,导致资金流动性不足。
乡村绿色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乡村地区人才资源相对匮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缺乏专业人才支持,导致技术水平整体较低。
环保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
环保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作者:沈友娣刘杨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6年第04期摘要:随着环保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环保产业集群的现状、障碍与战略路径引起业界高度关注。
文章根据集群发展的四个维度,将处于发展初期的盐城环保产业集群与较为成熟的宜兴环保产业集群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主导力度不强,集聚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足,软环境建设缺失已经成为环保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培育核心企业,鼓励创新,加强集群文化建设,推动产业集群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保产业集群;发展障碍;战略路径一、引言在经济由投资驱动转向效率驱动期间,环保产业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而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地区环保产业集群发展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学者们针对集群企业的合作与竞争、集聚绩效,以及集群选址与扶持政策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芬兰奥卢大学Kari Poikela,Eva Pongracz(2006)分析奥卢地区环保产业子行业——废物开发与利用集群的现状,认为集群化发展能够促进区域内企业合作与竞争,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汪秋明(2011)通过集聚企业内部能力、集聚网络特征、产业环境等变量,解释环保产业集聚绩效,认为企业生产制造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对环保产业集聚绩效的影响远大于吸收创新能力的影响。
张宁(2014)从“集群化”视角,研究环保行业投资选址影响因素,认为集群化发展能帮助企业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还有学者从政府角度对具体环保产业集群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黄静晗(2005)分析福建龙岩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提出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建立环保产业园区建议。
王玺(2008)研究江苏宜兴环保产业集群技术模式与集群模式,提出加快建设信息技术交流等平台,完善创新投入体系等建议。
综上,国内外学者关于环保产业集群的研究,大多侧重于集群发展分析,集群比较研究成果较为少见。
本文分析环保产业集群发展维度,开展盐城与宜兴环保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剖析盐城环保产业集群发展障碍,提出政策建议。
不同产业环保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
不同产业环保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一、综述环保工作是当前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各产业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不同产业的角度,分析不同产业环保工作的开展情况。
二、制造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制造业也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发源地。
我国制造业企业数量庞大,其环保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也十分复杂。
在当前环保治理收紧的大环境下,制造业环保工作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过,随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强化和环境监管力度的加强,制造业企业的环保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1、政策措施我国制造业对环保工作的措施主要体现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的规范化。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此外,还有一系列标准如《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等。
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实施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环保工作的推进。
2、环境治理制造业是环保治理的重要对象之一,其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污染。
为此,政府委托环保企业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对生产企业的排放管控和治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支持,对于优化生产、减少污染,提升企业环境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能源与矿产业再过去,能源与矿产业由于其产生的大量污染,备受人们关注和批评。
然而,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的加大,这些行业的环保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1、政策措施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能源与矿产业对环境问题的治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保护环境,中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例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清洁能源发展行动计划》等。
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有助于推动能源和矿产行业的绿色化发展,促进其沿着可持续道路发展。
2、技术创新对于能源及矿产行业的环保治理而言,技术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高效、低碳、绿色的技术对行业节能减排和提高环境效益至关重要。
这些技术的创新不仅可以提升能源产业的节能降耗能力、环境整治能力,更可以促进矿产行业对可持续化发展的推进。
我国环保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编号:AQ-Lw-07095( 安全论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我国环保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Mai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in China我国环保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
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在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已有了近40年的历史,取得了巨大成绩,初步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道路。
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成为人民群众日益关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环保产业问题前言我国近年来的发展十分迅速。
凭借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禀赋,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巨大发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持续和人均收入的日益提高,环境状况的恶化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环保产业。
正是在人们环保意识觉醒后,在世界上众多国家兴起与发展起来的。
本文以中国的环保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当前环保产业面临的问题,并就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政策建议。
概述经济增长需要基本的能源作为动力。
在煤与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主的时代,经济发展消耗的大量能源,在带来发展动力的同时也带来温室气体与硫氧化物等副产品,使全球变暖酸雨普降。
大丁业的兴起,带来了人类史上极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大量的丁业三废污染。
经济增长引起的人口增长,一方面为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一方面又增加了人口对粮食、土地、渔业资源、森林资源等的需求,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冲击。
关于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初探
关于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初探作者:冉孝昌孙鹏来源:《活力》2009年第22期[关键词]环保产业;市场;结构一、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区域性问题。
区域性观念来源于地方保护主义,这种思潮的形成使中国环保产业市场被人为地分为很多区域。
部分环保企业公司不是凭借市场规律,利用自己的科研技术和企业实力,而是利用非市场因素占领一个势力范围或者称霸一方市场。
这种观念的形成因素也包括外地劣质环保产品冲击市场,造成环保市场混乱而给当地企业带来心理恐惧。
2.结构性问题。
我国环保产业包括环保设备生产、环保技术服务、三废综合利用、自然生态保护、低公害产品生产五个方面。
从全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五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很不平衡,各所占比例悬殊。
据统计,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中,三废综合利用产值占55%,环保设备产值占30%,环保技术服务占10%,低公害产品开发产值占4%,自然生态保护收入仅占1%。
可以看出,后三项所占的比例过小,其中环保技术服务的份额过小也说明环保科研技术未能和工矿企业的清洁生产、污染治理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3.集约化问题。
从环保产业的发展史上看,环保企业的建立,投资少,规模小,较分散,多为自发转型而来。
虽经多年的发展,不少企业仍然是“小打小闹”,难以形成规模,真正在全国叫得响的企业和环保产品不多,具备成套设备制造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企业也是屈指可数。
从环保产品发展的种类上看,我国的环保产业大部分集中在粉尘、污水两大领域的技术开发、设备生产上,而两者的应用条件受到企业所处地区的经济能力约束,也受到市政建设等多个部门的制约,于是“竞争激烈,生意难做”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
4.培育问题。
环保宣传的重要性已逐渐被许多环保产业人士所认同,但较多的环保部门和环保企业侧重在环保展览会上对产品的宣传,而在全国各地开展有声有势和持续性较长的环保宣传系列活动较少。
环保宣传未形成气候,各级领导未将其提到议事日程上,群众没能发动起来,舆论导向力度不够,环保产业市场就不会培育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保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分析
一、引言
在经济由投资驱动转向效率驱动期间,环保产业引起政F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而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地区环保产业集群发展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学者们针对集群企业的合作与竞争、集聚绩效,以及集群选址与扶持政策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芬兰奥卢大学KariPoikela,EvaPongracz(20XX年产值超过500亿元,水处理设备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
3.产品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完善程度不同。
环保产品种类较多,各门类之间关联性不强,难以规模化量产。
在市政服务领域,可以产生一定的规模化产品;而在工业服务领域,产品需定制设计、生产和施工,产品难以标准化,并且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
由此,环保企业之间以及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研发成为企业技术协作的主要路径。
目前,盐城环保产业集群已与国内近50多家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省级、市级等梯级研发中心,并在政F支持下建成环保产品检测平台,销售服务平台,创业投资服务平台,产业孵化基地等四大支撑服务平台。
宜兴环保产业集群目前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技术创新支撑体系,除与全国30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外,还与国外公司成立了相关研发中心,例如江华集团与以色列耶达研发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研发中心,同时集群内成立了中德、中芬等8个清洁技术对接中心,技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4.软环境建设仍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如同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集群的
发展同样存在“环境层次理论”(见图3)。
当基础设施,辅助机构等硬环境不断完善后,将引发政策、政务等软环境,以及集群整体生态环境的需求。
在生态环境发展方面,宜兴环保产业集群与盐城环保产业集群在硬环境方面发展都较为完善,而前者在软环境方面发展较为领先。
四、环保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建议
(一)增强市场主导,发挥政F和市场的双重作用针对环保产业的特殊性,政F主导对环保产业集群初期发展能够发挥巨大的推动力,由于政F给予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对于中小型环保企业创办成立,厂址迁移具有明显帮助,然而,在环保产业集群发展期,在保留半公益性的环保企业扶持政策的前提下,尽量让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提高发展效率,充分发挥市场和政F的双重作用。
(二)培育核心企业,增强聚集和产品配套环保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的数量和能力直接影响集群发展模式、集群竞争与合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进而影响着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由此集群必须与区外主体、全球网络互动,克服发展锁定。
建议鼓励核心企业将自身区域特点和优势,与群内产业发展相结合,进行区外互动,获取外部资源,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战略性环节”,进行创造、捕捉附加价值,改变集群的组织方式和嵌入价值链的位置,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集群产品的质量,进行产品的转型升级。
(三)构建服务平台,完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创新是环保产业集群发展的前提。
建议由政F部门引导构建行业技术支持和信息共享平
台,有效地推动行业的技术和知识创新,如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环保领域的战略性、创新性产业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四)优化软环境,推动集群文化建设一方面开展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政策的评估工作,调查相关政策实施效果和调整建议,引导集群管理、服务工作;及时了解企业管理人员的困惑和需求,为其提供便捷、可靠、全面的信息通道,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提供地方已经建立的各类机构信息,如企业管理与融资机构、市场开发机构、财税申报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资源保护与利用机构、行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工程技术文献机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机构,整合地方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力量,提升管理效率,增强集群企业与地方组织的联系,较早地在地方“植根”,实现“产业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