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的关系实验报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知识梳理: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过程: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出和的重力;再测量出物体完全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再测量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2.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表达式:F浮==m排g=.注意:V物表示物体的体积,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时,V排<V物.练习:1.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验证阿基米德原理.(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N.(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_ _(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4)为了得到普遍规律,接下来应该更换的物体多次实验.2.如图,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则( )A.铁板受到的浮力大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C.铅球受到的浮力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3.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浸在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4.如图,先将溢水杯装满水,然后用测力计拉着重为4 N、体积为100 cm3的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溢出的水全部收集到小空桶中,桶中水的体积为cm3,桶中水的重力为N,石块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N.(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设计和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当蛟龙号完全进入海水中工作时,排开海水的重力是5×105N,则蛟龙号受到海水的浮力是N;随着不断下潜,蛟龙号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受到的浮力(后两空填“变大”“不变”或“变小”).6.某铁块体积为0.2 m3,当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g取10 N/kg,水的密度取ρ=1.0×103 kg/m3)7.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 )A.木块受的浮力大B.石块受的浮力大C.两者受的浮力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8.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 ) 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他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9.某地在江面上修建一座大桥,如图中甲是使用吊车向江底投放长方体石料的示意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恒定速度下降.图乙是钢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从开始投放到石料刚好接触湖底).t=0时刻吊车开始下放石料,忽略水的摩擦阻力.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料在t=20 s时开始浸入水中B.石料的重力是1 400 NC.石料受到的浮力始终是500 ND.石料完全浸没水中后钢绳的拉力为900 N10.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中,最后处于如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则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A.甲所受浮力更大B.乙所受浮力更大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第10题图第11题图11.如图所示,卷成团的牙膏皮弄成空心后,立在水中受到的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系住重为5 N的金属零件,使其一半体积浸入密度为0.8×103 kg/m3的油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3 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N.物体排开的油的体积为m3.物体的体积为m3.(g 取10 N/kg)13.如图所示,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选用实验器材:弹簧测量计、大烧杯、小水桶、小石块、小垫块和水.完成以下几个测量步骤: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G物;B.将石块浸没在烧杯的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C.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水桶和水的总重力G总;D.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水桶的重力G0;(1)最佳测量步骤为:.(2)实验过程中,若斜置在小垫块上的大烧杯中水没有装满,小水桶承接到的水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被石块排开的水的重力.(3)石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被石块排开的水的重力为G排=,比较F浮与G排的大小.(用已测得的物理量表示)14.有人说:“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受到水的浮力是逐渐增大的.”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15.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一个实心铜块的质量为1.78 kg(ρ煤油=0.8×103 kg/m3,g取10 N/kg).求:(1)铜块的体积;(2)现有一绳子拉着这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静止后绳子的拉力为多大?参考答案: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知识梳理: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过程: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出__物体__和__空小桶__的重力;再测量出物体完全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再测量出__排开水和小桶的总重__.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__等于__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2.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__上__的浮力,浮力的大小__等于__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表达式:F浮=__G排__=m排g=__ρ液V排g__.注意:V物表示物体的体积,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时,V排<V物.练习:1.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验证阿基米德原理.(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__3.8__N.(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1.4__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__AD__(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力__.(4)为了得到普遍规律,接下来应该更换__大小不同__的物体多次实验.2.如图,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则(D)A.铁板受到的浮力大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C.铅球受到的浮力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3.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浸在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4.如图,先将溢水杯装满水,然后用测力计拉着重为4 N、体积为100 cm3的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溢出的水全部收集到小空桶中,桶中水的体积为__100__cm3,桶中水的重力为__1__N,石块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__3__N.(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设计和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当蛟龙号完全进入海水中工作时,排开海水的重力是5×105N,则蛟龙号受到海水的浮力是__5×105__N;随着不断下潜,蛟龙号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__变大__,受到的浮力__不变__(后两空填“变大”“不变”或“变小”).6.某铁块体积为0.2 m3,当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g取10 N/kg,水的密度取ρ=1.0×103 kg/m3)解: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ρgV排=ρgV铁=1.0×103 kg/m3×10 N/kg×0.2 m3=2×103 N7.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B)A.木块受的浮力大B.石块受的浮力大C.两者受的浮力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8.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D) 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他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9.某地在江面上修建一座大桥,如图中甲是使用吊车向江底投放长方体石料的示意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恒定速度下降.图乙是钢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从开始投放到石料刚好接触湖底).t=0时刻吊车开始下放石料,忽略水的摩擦阻力.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石料在t=20 s时开始浸入水中B.石料的重力是1 400 NC.石料受到的浮力始终是500 ND.石料完全浸没水中后钢绳的拉力为900 N10.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中,最后处于如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则甲、乙所受浮力相比(C)A.甲所受浮力更大B.乙所受浮力更大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第10题图第11题图11.如图所示,卷成团的牙膏皮弄成空心后,立在水中受到的重力__不变__,排开水的体积__变大__,受到的浮力__变大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系住重为5 N的金属零件,使其一半体积浸入密度为0.8×103 kg/m3的油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3 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2__N.物体排开的油的体积为__2.5×10-4__m3.物体的体积为__5×10-4__m3.(g取10 N/kg)13.如图所示,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选用实验器材:弹簧测量计、大烧杯、小水桶、小石块、小垫块和水.完成以下几个测量步骤: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G物;B.将石块浸没在烧杯的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C.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水桶和水的总重力G总;D.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水桶的重力G0;(1)最佳测量步骤为:__DABC__.(2)实验过程中,若斜置在小垫块上的大烧杯中水没有装满,小水桶承接到的水的重力__小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被石块排开的水的重力.(3)石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__G物-F__;被石块排开的水的重力为G排=__G总-G0__,比较F浮与G排的大小.(用已测得的物理量表示)14.有人说:“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受到水的浮力是逐渐增大的.”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答:不对;当跳水运动员刚接触水面到刚好浸没水中的过程中,由于V排变大,水的密度不变,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运动员受到水的浮力变大;当在没有接触水面之前不受浮力,浸没在水中之后由于V排不变,受到水的浮力不变.15.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一个实心铜块的质量为1.78 kg(ρ煤油=0.8×103 kg/m3,g取10 N/kg).求:(1)铜块的体积;(2)现有一绳子拉着这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静止后绳子的拉力为多大?解:(1)由ρ=m V可得,铜块的体积: V =m 铜ρ铜= 1.78 kg 8.9×103 kg/m 3=2×10-4 m 3 (2)铜块浸没在煤油中,V 排=V ,铜块受到的浮力:F 浮=ρ液gV 排=ρ煤油gV =0.8×103 kg/m 3×10 N/kg ×2×10-4 m 3=1.6 N 绳子的拉力:F =G -F 浮=mg -F 浮=1.78 kg ×10 N/kg -1.6 N =16.2 N。
浮力实验专题二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浮力实验专题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2010莱芜)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水桶中装多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罐所受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
依据这个小实验,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你做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_____________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
(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
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代号即可)。
2.(2011•丹东)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实验过程。
(1)这个小组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如下,请将计算结果正确填入表中。
(2)某小组根据表格内容,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即:阿基米德原理。
该原理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
(3)在进行交流时,某同学提出一个猜想“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与浸没在液体里的深度有关”。
如果你利用上述器材怎样完成这个探究实验。
①你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②分析论证:3,(2015,龙东)小强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做了如下的实验:(弹簧测力计每小格示数为0.5N)(1)请在A图中画出被测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2)你认为更为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3)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小强在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计算物体的体积是 m3 ;你认为通过本实验获得的数据(填“能”或“不能”)计算出此物体的密度。
探究浮力与液体排开水的关系

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关系。
(1)提出问题: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2)建立假设: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成正比。
(3)设计实验:①实验器材:弹簧秤、烧杯、水、量筒、溢杯、物块。
②实验步骤:a.在溢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b. 将物块悬挂在弹簧秤上,用弹簧秤测出物块的重G;c. 将物块浸没在溢杯的水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d.将溢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内,测出它的体积V排水;e.将上述数据填入下面的实验记录表中:物块的重G物块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的读数F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物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G-F物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G排水=ρ水gV排水(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关系式)。
3.上述关系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它也适用于其他的液体。
(1)阿基米德原理的文字表达: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数字表达式: F浮=G排液=ρ液gV排液;(3)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4.对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的几个注意问题:(1)公式中的ρ液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2)公式中的V排液是物体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而不是液体的总体积,也不是物体的体积。
当物体完全浸入(即浸没)液体中时,V排液恰好等于物体本身的体积V物;当物体只部分浸入液体中时,V排液<V物。
(3)浮力大小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直接关系。
(4)ρ液的单位只能是千克/米3,V排液的单位只能是米 3 。
浮力的计算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一般有四种:=G-F′;1. 称重法:F浮以上四种求浮力的方法,第三种很少用,第一、二、四种情况考查较多,而第二、四种方法常结合起来出现在实验探究综合题中,可用其来求物体的密度。
例:①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A. 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B. 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C. 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D. 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②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 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③甲、乙两物体都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下面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如果甲物体比乙物体重,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 如果甲物体的密度比乙物体大,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小C. 如果甲物体的体积比乙物体小,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小D. 如果甲物体空心,乙物体实心,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2011吉林)一个体重为600N的人站在漂流筏上,木筏的体积为0.4m3,木筏的密度为×103Kg/m3(g=10N/Kg)求:(1)木筏的重力(2)木筏排开水的体积。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专题《浮力》实验探究及例题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专题《浮力》实验探究及例题解析考点01—影响浮力因素的实验探究题:1: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的浮力越大;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容器的形状、物体自身的形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及物体的密度等其它因素均无关。
2:在探究影响浮力的其中一个因素时,必须同时控制另一个因素不变。
且应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帮你归纳】在探究影响浮力的因素的实验中常采用多次悬挂的方法,通过观察并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根据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可推知浮力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影响浮力的因素。
例1:(2020·四川乐山)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以下图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
(g取10N/kg)12(1)通过a 、c 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______N ;(2)通过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3)通过c 、e 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4)在某种液体中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f 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的关系图像,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 3。
【答案】(1)0.5;(2)c 、d ;(3)液体密度;(4)0.8×103。
【解析】(1)由a 、c 两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水=G-F c =2N-1.5N=0.5N(2) 由图c 、d 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种类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相同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这两次实验可以探究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是否有关。
(3)由图c 、e 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该实验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大全一.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器材:溢水杯、小桶、弹簧测力计、水、重物2.猜想与假设:浮力的大小可能等于液体所受的重力。
2.实验步骤分析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物。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G桶。
③溢水杯中放满水,把物体浸没在溢水杯内的水中,用一个空的小桶来接溢出的水(这样,桶中的水就是物体排开的水)。
同时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则F浮=G-F。
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的总重力G总,则G排=G总-G桶。
⑤比较F浮与G排的大小关系,换用其他形状的物体,重复实验,寻找规律。
实验次数物体所受重力G物(N)物体在水中时测力计的读书F(N)浮力F浮(N)小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G总(N)小桶所受的重力G桶(N)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N)123(3)实验结论: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4)实验反思①本实验为什么要重复多次?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②如果烧杯中的水没有加满,会造成什么影响?还能得出实验结论吗?如果溢水杯中没有装满水,就会使F浮大于G排,从而无法得出实验结论③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液体和气体。
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原理:称重法测浮力。
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圆柱形金属块、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酒精的量筒各1个、细线。
3.猜想与假设: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浮力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4.实验过程:(1)探究浮力是否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①弹簧测力计调零,用细线系好圆柱形金属块。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将圆柱形金属块所受重力G,将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
③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的大约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量筒的水中,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记录在表格1中。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突破针对训练实验16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含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突破针对训练:实验十六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核心考点:1.主要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物体(液物ρρ>)、溢水杯、小桶、细线、水、盐水;2.测量浮力的原理:称重法(拉浮F G F -=);测量重力的方法:差值法。
3.实验步骤:探究1:物体所受浮力的测量: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 ,再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 ,则浮力的大小浮F =。
探究2: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测量: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桶的重力G 1,在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排开液体的总重力G 2,则排开液体的重力G 液=。
换用不同的液体、不同的物体进行多次实验。
注意:溢水杯应装满水,保证物体排开的液体全部流入小桶。
实验记录物重G/N物块浸入水中后测力计的读数F/N物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G /N浮力小桶所受的重力/N 空桶和排开水重G2/N排4221325.6 3.2 2.41 3.4 2.46.2 3.6 2.61 3.6 2.6【分析和论证】略 【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为排浮G F = 【交流与讨论】(1)若先将物体放入水中测浮力,再测物体的重力,物体沾水所测重力偏大,则所测浮力偏大;(2)先测桶和排开液体的重力,再测桶的重力:所测桶沾水重力偏大,所测排开液体的重力偏小。
(3)石块在浸入前,水面要与溢水口相平,若水面不与溢水口相平,不会影响浮力的大小,但会导致排到小桶内的水小于石块排开的水的体积,最终导致得到物体所受浮力大于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错误结论。
(4)实验中换用大小不同的石块,不同的液体,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5)测量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方法:先测出空桶的重力G 1,再测出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G 2,则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为G 排=G 2-G 1。
(6)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匀速向下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教案(阿基米德原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公式.2.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能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大小.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结合阿基米德的故事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勇于探究科学真理的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及其内容、公式【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实验准备】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水槽、大烧杯、饮料瓶、石块、溢水杯、小桶、细线、水、盐水等。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53、54、55页的内容并结合上节课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两千多年以前,阿基米德发现:物体浸在液体的体积就是;2、实验的设计思路为:先设法测出物体受到的再设法求出物体排开液体的,最后比较与的关系。
3、实验中用那种方法测量物体的浮力?具体如何操作?;怎样测量出这些排开的液体的重力?二、知识回顾、明确学习目标由于将知识回顾穿插在引入的小实验里本部分时间将会增加一倍。
1、知识回顾(主要回答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2、明确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公式.(2)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大小.三、合作探究与成果展示(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小视频引入】:(阿基米德的灵感)2、【体验小实验引入】:请1名学生上台操作小实验并说出相关的体验,教师并带领学生分析猜想得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实验内容为】:将易拉罐慢慢按入装满水的小桶中:感受浮力的大小变化;观察排开的液体有何变化;思考浮力与排开的液体的关系?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则排开的液体的质量就越大,因此,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排开液体的质量密切相关,而液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因此,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排开液体的重力密切相关。
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鹤庆县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堂教学竞赛教学设计参赛教师姓名:鹤庆县映虹初级中学叶懋刚第十章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教学内容分析】《阿基米德原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的一节探究实验课。
第十章讲授的是浮力的相关内容。
第一节浮力主要向学生介绍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浮力的定量计算打下基础。
本节阿基米德原理就是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定量计算方法,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第三节物体的浮沉,则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本节课首先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鉴定皇冠的故事引出“物体浸在液体的体积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然后,通过想想做做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推想,“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接下来就是依次进行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经过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浮力的方向。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和物理意义,可以进行简单的浮力计算。
(3)能够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体验物理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
,(2)在自主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体会思维的碰撞,这是培养物理思维的必经之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好物理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猜想。
【学习者特征分析】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阿基米德原理既熟悉又陌生。
说熟悉,是因为在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和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清楚地认识的浮力的存在。
会游泳的同学更是已经知道了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但是这还仅仅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说陌生,是因为对于阿基米德原理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包括学生之前学习的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等等。
阿基米德原理就是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节浮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于浮力定量的探究,是“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学习过程。
实验11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原卷版)

实验11 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知识点一、浮力一、浮力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注意:“浸在”包括“部分浸入”和“全部浸入(即浸没)”两种情况,也就是说浸没在液体内部和浮在液体表面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2.浮力的方向:。
无论物体的形状如何、是否运动,也无论液体(静止的液体)如何放置,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3.浮力的施力物体与施力物体(1)浮力的施力物体:(或气体)。
(2)浮力的受力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
知识点二、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提出问题】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猜想与假设】浮力的大小可能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使用弹簧测力计利用称重法得出石块所受的浮力;(2)收集实验中石块排开的水,测出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比较浮力和杯排开的水的重力的大小;(3)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石块,重复上面的实验,寻找规律。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细线、溢水杯、小桶、水等。
【进行实验】第一步:测出小石块的重力;第二步:测出空桶的重力;第三步:将溢水杯(液面与溢水口平齐),把小石块(不要晃动,以免排开水量偏多)放入杯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第四步:测出小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力,比较浮力和排开水的重力的关系;第五步: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石块,(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记录实验数据。
【记录数据】【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
1.(2023•天津)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可用“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两种方式进行研究。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实验探究】通过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由实验可得结论:。
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理论探究】第一步:建立模型——选取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进行研究,如图2所示。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篇一: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练习卷验证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什么?2.在实验中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如何测量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二)实验要求实验目的:用实验来定量研究,浸没在液体中无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细线、金属块题型训练:1.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1)实验目的:用实验来定量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2)实验器材:__________、量筒、金属块、细线和水。
(3)某同学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用细线悬挂一块金属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表达式为F 浮=__________。
(4)该同学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的示数V1,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记下水面的示数V2, (V2-V1)表示了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
如果用ρ水表示水的密度,那么金属块排开水所受重力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
最后,比较金属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F2 F1V2 V1图123、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与同学一起进行了实验。
他们用弹簧测力计、量筒、水、金属块等器材,按图12所示的实验方法测量了实验数据,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①请写出实验目的:。
②为了能直接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表格中不但记录了原始的实验数据,还记录了经计算后得到的数据,如第5列中的(F1-F2)。
请根据实验目的,结合图12所示的实验方法,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的首行填完整。
③表格中(F1-F2)表示的是。
④为了获得充足的数据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还应该做实验。
提高题:1、为了探究物体浸在水中所受浮力的有关规律,用测力计、物体A、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它们内部盛有质量不等的水)等进行实验。
实验12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解析版)

实验十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目的】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小桶)、水、溢水杯、【实验步骤】①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③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④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F1-F2)。
⑤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⑥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数据】次数物重G(N)拉力F拉(N)F浮=G-F拉(N)杯重G杯(N)杯+水重G杯+水(N)排开水重G排=G杯+水-G杯(N)比较F浮和G排123【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考点方向】1、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1、弹簧测力计使用之前要上下拉动几下目的是:检查弹簧测力计是否存在卡阻现象。
2、实验中溢水杯倒水必须有水溢出后才能做实验,否则会出现什么结果:实验剖析答:会出现浮力大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3、实验前先称量小桶和最后称量小桶有何差异:最后称量小桶会因水未倒干净而产生误差。
4、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5、实验时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记录相关测量数据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6、实验中是否可以将金属块替换为小木块,为什么?答:不可以,因为小木块浸入水中后会吸附部分水,影响溢出水的体积。
7、如果用塑料方块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去除弹簧测力计悬挂,直接将物块轻轻放入水中即可。
8、实验过程中,难免有误差存在,请说出一些容易导致误差的原因:小桶中的水未倒净,排开的水未全部流入小桶等。
实验14 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原卷版)

实验十四、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透明玻璃筒、鸡蛋、食盐、弹簧测力计、金属圆柱体、细线、烧杯、小石块【实验原理】称重法测浮力:F浮二G-F【实验步骤】①把鸡蛋放入盛水的透明玻璃筒中,鸡蛋沉入筒底,然后向水中撒盐并搅动,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
②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金属圆柱体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③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改变其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考点方向】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了「法”测浮力:%=G∙J,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o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利用“”,把多因素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问题。
3、注意完全浸没和不完全浸没对实验的影响。
4、实验原理:o5、弹簧测力计以及盐水的浓度会对实验产生一定的误差。
6、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实验目的是:o7、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不知之处是:o8、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
9、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其他因素一定时,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o10、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其他因素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
11、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
图甲、乙、丙容器中装的液体是水,图丁容器中装的液体是酒精,£、K、A、A分别是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内二No若在测量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一定的角度,其测得结果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 No(3)分析图中乙、丙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有关;分析图中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中考实验物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中考实验物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篇一:《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一聊中考实验里特别有趣的一个——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这可是个超级酷的实验呢!我第一次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既兴奋又有点小紧张。
老师把我们带到实验室,那里面摆着各种各样的器材,就像一个个等待检阅的小士兵。
有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石块、细线,还有装着水的大烧杯呢。
我和我的同桌小明一起做这个实验。
我拿起弹簧测力计,那感觉就像是握住了一把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我们先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小心翼翼地把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哇,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一下子就动了起来,显示出小石块的重力,就好像小石块在告诉我们它有多重呢。
这时候的小石块,安安静静地挂在那里,它可不知道接下来要经历一场奇妙的“冒险”。
然后呢,我们把溢水杯装满水,水都快溢出来了,就像一个装满了果汁的杯子,再多一滴都要洒出来。
我们轻轻地把挂着小石块的弹簧测力计慢慢放入溢水杯中。
嘿,这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小石块一进入水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变小了。
这是为啥呢?就好像小石块在水里受到了一股神秘的力量,把它往上托呢。
这股神秘的力量就是浮力呀。
我兴奋地对小明说:“你看,你看,示数变小了,小石块在水里变轻了呢!”小明也眼睛放光,一个劲儿地点头。
那小石块受到的浮力到底是多大呢?这可不难算哦。
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就是浮力的大小了嘛。
我和小明赶紧记下这两个数据。
这就像我们在寻找宝藏,每一个数据都是一块珍贵的宝石。
接下来就是探究浮力和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啦。
小石块在水里的时候,水从溢水杯的小口里流出来,流到了旁边的小烧杯里。
这些流出来的水,就是小石块排开的水哦。
我们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烧杯和水的总重力,然后减去小烧杯的重力,就得到了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这时候我就在想,这两个数据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是相等呢,还是有其他的关系?就像在猜谜语一样,让人心里痒痒的。
浮力的实验原理与结论

浮力的实验原理与结论浮力实验原理与结论:浮力实验是通过研究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来探究浮力的性质和特点。
以下是关于浮力实验的原理和结论的详细解释:实验原理:1.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浮力实验的基本原理。
它指出,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对该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换句话说,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2. 密度差异,浮力实验中的物体通常具有比液体密度大或小的特点。
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下沉;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浮起。
实验结论:1. 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密度越大的液体产生的浮力越大,密度越小的液体产生的浮力越小。
2. 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将下沉至液体底部;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将浮起至液体表面。
3. 浮力与物体的体积有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相同密度的物体,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4. 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永远垂直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
向上的浮力使物体浮起,向下的重力使物体下沉。
5. 浮力的应用,浮力的应用广泛,例如船只的浮力使其能够浮在水面上,气球的浮力使其能够悬浮在空中。
总结:浮力实验通过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揭示了浮力的性质和特点。
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和体积有关。
浮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
浮力的应用涉及到许多领域,如船舶和气球等。
通过浮力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浮力的原理。
浮力的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浮力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的原理。
2.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包括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即:F浮 = G排= ρ液gV排其中,F浮为浮力,G排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ρ液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排为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透明玻璃筒2. 鸡蛋3. 食盐4. 弹簧测力计5. 金属圆柱体6. 细线7. 烧杯8. 小石块9. 水10.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将鸡蛋放入盛水的透明玻璃筒中,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
2. 向水中逐渐加入食盐,并搅动,观察鸡蛋的浮沉变化。
3. 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金属圆柱体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4. 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改变其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5.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浮力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物体浸入液体深度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鸡蛋浮沉情况:在清水中,鸡蛋沉入筒底;在加入食盐后的盐水中,鸡蛋逐渐浮起,直至完全浮出水面。
2. 金属圆柱体浮沉情况: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说明金属圆柱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3. 小石块浮沉情况:浸没在水中后,随着深度的增加,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说明小石块受到向上的浮力。
六、实验结论1.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2.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3.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七、误差分析1. 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误差和仪器精度限制,实验数据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2. 实验过程中,部分实验现象不明显,如金属圆柱体和食盐的浮沉变化,可能受到实验环境、操作技巧等因素的影响。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03 知识准备
(2)怎样用“称重法”测量浮力的 大小?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为F1;将 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F_浮__=_F__1-_F_2___。
F2 F1
进行实验
PART
04 进行实验
(1)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有关。这一结论说明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力有关呢?
04 进行实验
(5)实验数据表格
物体重力 空桶重力
G/N
G桶/N
1.4
0.4
物体在液体中时 测力计示数F/N
1.2 1.0 0.6
桶与排开水的 总重力G总/N
0.6 0.8 1.2
浮力 F浮/N
排开水的 重力G排/N
04 进行实验
(6)分析论证
物体重力 空桶重力
G/N
G桶/N
1.4
0.4Biblioteka 物体在液体中时 测力计示数F/N1.2 1.0 0.6
桶与排开水的 总重力G总/N
0.6
0.8
1.2
浮力 F浮/N
0.2 0.4 0.8
排开水的 重力G排/N
0.2
0.4
0.8
分别计算出每次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液体所受的 重力会发现:F浮= G排
04 进行实验 (7)实验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 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为
(2)猜想假设
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则物体受到的 ___浮____力越大;另一方面,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排开液体的 体积越大,排开的液体受到的__重____力越大。
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应该有一定的数量关 系,它们的大小可能__相__等____。
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探究

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探究引言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密切关系。
本文将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一关系。
浮力的定义和原理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向上作用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量。
即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大小相等。
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F b=ρf⋅V⋅g其中,F b为浮力,ρf为液体密度,V为物体排开液体的容积,g为重力加速度。
实验设计为了验证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和装置•一个容器(如一个透明玻璃瓶)•水和其他可溶解于水中的物质(如盐)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容器,并将其填满水。
2.将容器放在天平上,并记录容器的质量。
3.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解物质(如盐),搅拌均匀。
4.再次称量容器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5.计算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
根据液体密度和容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质量,再乘以重力加速度g即可得到排开液体重力大小。
6.测量容器所受到的浮力。
将装有溶解物质的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下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后,我们得到了如下数据:实验编号容器质量(g)溶解物质质量(g)排开液体重力大小(N)浮力大小(N)实验编号容器质量(g)溶解物质质量(g)排开液体重力大小(N)浮力大小(N)1 100 50 4.9 4.92 100 100 9.8 9.83 100 150 14.7 14.7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排开液体重力大小与浮力大小是成正比关系。
当溶解物质的质量增加时,排开液体的重力也随之增加,浮力大小也相应增加。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大小成正比关系。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量。
因此,当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增加时,浮力大小也会相应增加。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实验:探究浮力(d e)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d e)关系实验目(de):探究浮力(de)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de)关系.
实验原理:称重法测浮力、重力与质量(de)关系、质量与密度(de)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大小不同(de)石块若干等.
实验猜想:
浮力大小可能等于排开液体所受(de)重力,可能小于排开液体所受(de)重力,可能大于排开液体所受(de)重力.
实验步骤设计:
(1)弹簧测力计调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小桶(de)重力G桶,记录数据.(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de)重力G物,记录数据.
(3)将石块体浸没在盛满水(de)溢水杯中,记下弹簧测力计(de)示数F拉.(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水小桶(de)总重力G桶+水.
(5)计算出小石块受到水(de)浮力F浮和排出水(de)重力G排,记录数据.(6)换用不同(de)石块,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
浸在液体中(de)物体所受(de)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de)重力.
表达式:F浮=G排
导出式:F浮= G排= m排g= ρ液 gV排
其它设计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的关系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的关系
【实验器材】水,量筒,烧杯,细线,煤油,测力计.
【实验过程】
1、参照实验一,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G=N。
2、如图,在溢水杯中盛适量的水,(液面刚好到达溢水口),弹簧测力计挂住物体,将物体放入溢水杯中。
3、待溢水杯中的液体不在溢出时,在量筒中直接读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mL=m3
4
G排=mg=ρ液g V排=N。
写出计算过程
4、液体受到的重力G液N。
【数据分析】
【实验结论】
1.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潜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