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投射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投射法

【本章导读】

投射法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研究方法。本书将这一方法引入,旨在为读者开拓研究视野。在给出投射法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优缺点的基础上,本章根据前人对投射方法的分类方法,将投射法再分类为联想建构类、主题绘画类以及实物操作类三种,并重点介绍了包括罗夏墨迹、儿童主题统觉、童话故事测试、画人测试、“房—树—人”测试、动态家庭测试、心理套娃、沙盘游戏在内的多种具体方法。

【关键词】

罗夏墨迹、儿童主题统觉、童话故事测试、画人测试、“房—树—人”测试、动态家庭测试、心理套娃、沙盘游戏

中国有一句古话:“字如其人”。它的意思是人写出来的字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在生活习惯、性格、品行等方面的状态。用专业术语来概括这一过程,就是“投射”。根据这一理论,文字就是一个人内心真实状态的投射物。再进一步讲,如果对一个人书写下来的文字进行分析便可推知其在某方面的心理状态的话,那么,对幼儿是否也可以进行这样的分析呢?——辅修心理学的W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困惑。Z老师如是回答:“幼儿虽然不会写字,但是幼儿却喜欢绘画。从某种意义上讲,绘画也是幼儿心理状态的投射物。”W同学继续追问:“既然如此,那么对幼儿进行投射研究也是可行的咯?”

Z老师:“当然!事实上,针对幼儿的投射研究远不止让幼儿画画那么简单!”

作为一项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投射法更多的是要发现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从而通过外部教育作用于心理状态,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和测验法相似,都是通过一定的测验工具对幼儿进行研究,当然这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的。本章将帮助你对投射法建立一个全面的认识,你将会学到投射法的几种典型的类别,作为一种相对较少使用的研究方法,相信这方面的学习将对你学前教育研究有更大的启示。

投射法是使用投射技术对学前儿童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投射法起源于临床治疗,至今仍然是针对精神病人的临床治疗方法。在本书中,将投射法作为专门的、独立于测验法的一章来讲述,是学前儿童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中的创新。使用投射技术测量儿童心理特征的基本假设是:儿童觉察、解释测验材料,或者对眼前情形进行“建构”的方式会反映出其心理机能的基本方面。一般来说,投射工具是一种经过掩饰的测验方法,被试难以发觉主试对自己所做的心理学解释1。可资利用的投射技术非常之多,本章只列举了几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技术。

第一节投射法概述

一、基本概念界定

投射法是研究儿童人格的主要测量方法。在心理学中,“投射”(projection)这一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投射是指个体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思想、动机、情感、态度、兴趣愿望等人格特征反映于外界刺激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2。起初,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ego)会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和观念转移到他人身上,以起到自我防御的机制作用。比如,那些罹患有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就常将自己的敌意通过妄想或迫害的方式转嫁于别人。而荣格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他认为可以通过某些方式激活、投射出这种真实的人格。

弗兰克(L. K. Frank)是最早提出“投射方法”(projective method)的人。

(Projective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personality)他在1939年出版的《人格研究投射方法》

一文中指出可用于人格研究的投射方法就是使用一些刺激情境,使被试做出反应;使用这些刺激情境是要获得被试本身独特的人格组织投射在刺激情境的信

1AnastasiA, U. (2001). 心理测验[m]. 缪小春, 竺培梁,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541

2王伟.人格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息。3此后的20世纪40~60年代里,投射方法便流行开了。投射法的研究原理是假定儿童会把自己的需求、欲望、来自环境的压力、心理冲突和适应能力等反映出来,“投射”到某种刺激物(如故事、图片)上,也就是说人所表现的一切行为都是其个性与性格的表达。

有心理学家认为,投射测验是基于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又称精神动力学、精神分析学)理论的三个假设而实施的。其一,每个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有原因的,是可以预测的,而不是偶然发生的;其二,一个人的反应虽然取决于当时的刺激和情境,但已有的经验、对未来的期望等因素也会对反应发生很大的作用;其三,人格的大部分结构都是处于潜意识当中的,一般是无法凭借意识来说明自我的人格的,然而,当面对一种模糊的刺激情境时,常常可以把隐藏在自己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等泄露出来,也就是说,在此特定的环境下,一个人可以无意识地把一个反映自己人格特点的结构附加到刺激对象上去。

目前,投射测验的应用范围正逐渐扩大,并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在我国的学前教育领域,研究也有了初步的发展。除了诸如罗夏墨迹、画人测验、房—树—人测验、沙盘实验等国外的投射技术,我国研究者还开发了心理套娃等独特的投射技术,它们越来越有效地应用于儿童心理咨询与临床治疗中,应用到学前儿童的教育研究中,也引起了学前教育研究者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二、投射测验的分类

投射测验的种类众多。不同研究者根据测验的编制和实施过程、被试反应方式和结果解释方法等的不同,有不同分类。1959年,林德赛(G. Lindzey)归纳了投射测验可以用六种不同的方法来分类:测验材料的性质、构成测验的技术(如理论的或实证的);解释测验的方式(如形式分析或内容分析);测验的目的;测验实施方式的不同(如团体或个人);引起反应的媒介不同(如讲故事或联想)。根据引起被试反应的媒介方式的不同将投射测验分为五种类型,即联想(association)、建构(construction)、填补(completion)、选排(arrangement/section)

3Frank, L. K. Projective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personality. Psychol,1939,8,389-4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