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因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点;2.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3. 能够运用Le Chatelier原理解释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式;4.能够通过调节条件来控制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安排:1.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引出化学平衡:比如饮用一瓶汽水。
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将瓶口打开时,汽水为什么会冒出气泡?为什么左右开关每次只能冒出一次气泡?诱导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
2.讲解(15分钟)a.讲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点。
介绍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反应速率前后相等,但物质仍在不断转化中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平衡并不是静止的状态。
b.讲解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温度、压力(浓度)、物质浓度。
c. 讲解Le Chatelier原理:当系统受到扰动(温度、压力、物质浓度的变化),系统会倾向于减小扰动的影响,从而调节反应的方向以实现新的平衡。
3.实验演示(20分钟)a.进行一对一的实验演示,比如将铁离子和硫化物反应生成硫化铁,通过加热和降温观察反应的移动情况。
b.辅助实验演示,通过目测和PH试纸观察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分析酸碱溶液中pH值变化导致的反应移动。
4.案例分析(15分钟)选择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分析扰动条件变化时,反应的移动情况,并通过Le Chatelier原理解释。
5.练习与讨论(20分钟)a.整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反应的移动情况,理解影响因素,并在小组中讨论解答。
b.带领学生分析讨论题目,总结归纳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6.总结与拓展(10分钟)a.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b.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化学反应具有平衡性?如何通过调节条件来控制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化学平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教学手段:讲授、实验演示、案例分析、讨论。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2.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a. 浓度b. 压强c. 温度d. 催化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衡移动原理。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平衡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平衡状态及影响因素。
2. 讲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解释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平衡状态的特点。
3. 讲解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分别讲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其他可能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6. 总结与归纳:总结本节课所讲内容,强调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8. 课堂小结:在课程结束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加深学生对影响化学平衡状态因素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讨论参与度。
2. 评价内容: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概念的理解、影响因素的掌握、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勒夏特列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合成氨、制碱等。
2. 探讨化学平衡与生活实际的关系,如药物代谢、环境保护等。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平衡相关章节。
2. 课件:用于展示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3. 实例:用于分析平衡移动原理的实际例子。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一、教材分析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的核心内容。
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本章的难点, 在本课教学以前, 学生已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和速率时间图象, 但只局限于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速率的影响。
改变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改变, 但化学平衡不一定改变。
所以本节内容既是化学反应速率的拓展和应用, 又是学生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 是解决化学平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使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培养。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
(4)能够通过勒夏特列原理正确分析平衡移动的结果。
(1)过程与方法:(2)在理解化学平衡时, 初步掌握将化学问题以及内在的规律抽象为数学问题, 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分析、推理、归纳、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1.以平衡移动定律为主线, 结合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情感态度价值观:(2)通过实验、观察、思考, 领略实验学习乐趣,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体验个人及学科价值。
四、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并在学习中体会主动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 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六、难点: 勒夏特列原理。
七、教学方法八、采用启发诱导法、实验探究法, 分组讨论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等多种方法综合进行教学。
九、教学过程1.【引入】复习提问:2.化学平衡的概念以及特征: 逆、动、等、定、变。
3.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
(图示说明)平衡移动的概念及原因: 反应达到平衡后, 如果改变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 正逆反应速率会随之而产生变化, 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V正=V逆平衡不移动V正›V逆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当V正’=V逆’达到新的平衡。
V正‹V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当V正’=V逆’达到新的平衡。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教学教案
进行实验演示
演示实验过程:按照实验步骤 进行演示,如加入反应物、加 热、观察反应现象等
准备实验器材:烧杯、试管、 酒精灯、温度计等
讲解实验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背后的化学原理,如化学反应
平衡、温度对平衡的影响等
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 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 结果与化学平衡的关系,加
深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 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与反 应的活化能有关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与反 应的焓变有关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的作用: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类型:均相催化剂、非均相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等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常数 实例: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合成氨、乙烯等
学会运用化学平 衡原理解决实际 问题
掌握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温度、压力、浓度等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学会运用化学平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教学内容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变化: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浓度变化:增加产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浓度变化:增加催化剂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浓度变化:增加抑制剂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教 学 目 标 03 教 学 内 容 04 教 学 方 法 05 教 学 步 骤 06 教 学 评 估
1
添加章节标题
2
教学目标
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
掌握化学平衡的 定义和特点
理解化学平衡常 数的概念和意义
2.2.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章《化学平衡》教学设计第二节第三课时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到平衡移动的概念。
【讲解】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如果改变浓度、压强、温度等反应条件,原来的平衡状态会被破坏(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称作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提问】那平衡移动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请看图示。
【投影】【讲解】那么由此可以看出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就是条件发生了改变,导致正反应与逆反应的速率不相等,从而破坏了原有的平衡,导致平衡发生了移动。
【提问】化学移动的方向我们如何来判断呢?Fe(SCN)(浅黄色)(无色)(红色【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填写学案。
溶液颜色变深溶液颜色变深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对科学研究的深度理解。
结论对可逆反应Fe3++3SCN-Fe(SCN)3,分别增大c(Fe3+)和c(SCN -)后,Fe(SCN)3的浓度均增大,即化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滴加NaOH溶液,由于3OH-+Fe3+===Fe(OH)3↓,减小了Fe3+的浓度,Fe(SCN)3的浓度也减小,即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教师】工业生产上常采用增大廉价反应物的浓度,来提高贵重物质转化率的措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学生】根据刚刚学习到的知识,填写学案中的表格。
【总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参与反应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使得v(正)大于v(逆),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①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使得v(正)小于v(逆),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浓度改变时平衡移动的图像是怎样的。
【讲解】①平衡正向移动①平衡逆向移动【过渡】压强对化学平衡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我们由接下来的实验进行探讨。
【学生】原理2NO2(红棕色)N2O4(无色)混合气体颜色瞬间加深,又逐渐变浅N2O4(2.2.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2、图示:3、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条件改变,v正≠v逆。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因素》教学设计
倾听
非常好,影响气体重要因素是 P
【展示】P 对合成氨影响。
【引导归纳总结】通过数据总结 p 对化学平衡影响?
【板书】2、压强:(有 C(g)参加, V(g) 0 )
P ,平衡向V( g ) 方向移动。 P ,平衡向V( g ) 方向移动
【设疑】 画出 V(g) 0 的可逆反应 P 变化的 t 图象?
;.
.'
时间 教学环节
分配
导入新课 2min
新授课
6min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提问】学习了化学平衡状态建立及其特征,
回忆
请结合 t 图象变化解释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特征。
回答
理解的非常好
倾听、理解
【引入】化学平衡状态需要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研究目的不单纯为保持
某一平衡不变,而是若使平衡向有利方向移动,以提高转化率,提高有
6min
量关系。 【练习】
绘制 t 图象表示不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
;.
.' ;.
【设疑】回顾外因对化学平衡影响,分析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平衡影响
6min
的共同规律? 【总结】经过大量的实践,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总结出一条经验规律,
勒夏特列原理,也称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板书】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
【讲述】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平衡移动原理有一定局限性,只能判断
平衡移动方向,不能判断建立平衡所需时间及平衡建立过程中各物质数
旧平衡 条件改变 (正) (逆)(正) (逆)平衡正移 建立
实验探究 记录、分析
(正) (逆)
(正) (逆)平衡逆移 新平衡
思考、交流
【设疑】要破坏旧平衡,需改变(正) (逆)关系,必须采取可行措施。 分析、回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属于课标选择性课程模块1《化学反应原理》主题2《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内容。
1.内容要求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2.学业要求能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推测平衡移动方向及浓度、转化率等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能讨论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二、教材分析(1)知识类型、知识内容及其结构知识类型:化学原理内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知识内容及其结构:化学平衡移动概念的建立(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浓度改变对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及原因分析;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2)知识价值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反应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状态会产生影响,使化学平衡状态发生改变。
因此,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通过选择条件、改变条件,服务于生产、服务于生活,获取最大效益。
在方法上,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用所学理论解释问题—获得结论—应用结论(设计实验和解释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及化学反应速率计算方法,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特征;对平衡移动有初步认识,知道当一定外界条件改变时,有可能会引起平衡移动。
【能力基础】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初步具备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初步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学习本课的困难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验能力的欠缺: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有序性)差,实验操作阶段耗时较多;实验分析能力较差,缺乏从实验现象中发现、抽取、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难以获得实验结论;实验设计能力较差,缺乏设计有效实验检验理论预测的能力。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2.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在化学平衡状态基础上,通过3个实验验证,探索了反应物质的浓度,体系的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教学中,还应把压强改变、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做以探讨并总结,以加深改变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认识。
【地位分析】在学习化学平衡之后,学生还要学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所以化学平衡在学生所需学习的平衡系列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从近几年份的高考试卷中发现,化学平衡移动是常考考点,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
考题类型既有体现高考命题的稳定性的基本题目,还出现了一些考察学科思维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灵活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试题。
【学情分析】本堂课的对象是高二理科班学生。
在化学必修2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状态,知道了平衡状态的基本特征。
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同学们又学习了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
本课时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来分析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总结出勒夏特列原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初步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加深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
2.学会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浓度、温度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的原理,引起学生主动探索化学实验方法。
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并总结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通过对比、小结进一步理解勒夏特列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总结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饱和FeCl3溶液、0.005mol/L FeCl3溶液、0.01mol/L KSCN 溶液、1mol/L KSCN 溶液、0.01mol/L NaOH溶液、NO2(g)和N2O4(g)平衡体系、热水、冰、试管、胶头滴管、烧杯。
[教案]高中化学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2.2.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节化学平衡第3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含义。
2.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3.学会识别平衡移动的图像,培养从图像中挖掘信息的能力。
4.了解勒夏特列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2滩点了解勒夏特列原理,培养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引入]科学家勒夏特列、哈伯的重要贡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发现及其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科学史话,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新课讲授[板书]2.2.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一、化学平衡的移动[讲解]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如果改变浓度、压强、温度等反应条件,原来的平衡状态会被破坏(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称作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其实质就是在改变条件后,v正。
v逆,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发生改变。
以上过程可用图示展示如下:[投影]正向改变一定凯正)洌逆少(正)R(逆)塑土。
(正片研逆)也回7’(正)*'(逆)一定反应开始时间化学平正向移动或新的化学尚未平衡衡状态逆向移动平衡状态I f,正丰f建立平衡化学平衡移动[师]我们应该如何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呢?同学们思考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viE>vit: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iE=vit: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不移动。
若v正V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补充]是的,我们可以根据反应速率判断,还可以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进行判断。
当条件改变时,若Q>K: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若。
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不移动。
若Q<K: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师]在封闭体系中,如果只改变影响平衡体系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平衡将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教案:化学平衡的移动(1200字以上)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
2.掌握化学平衡的移动原因和影响因素。
3. 能够运用Le Chatelier原理解释化学平衡的移动和预测移动方向。
4.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化学平衡的移动原因。
2.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的预测。
三、教学准备化学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酚酞指示剂、醋酸、乙醇、碘化钾溶液、淀粉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小组讨论:请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所熟悉的化学平衡现象,如可乐杯中二氧化碳气泡的产生和消失等,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
b.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并强调化学平衡不一定是恒定不变的,它可以发生移动。
2.知识讲解(20分钟)a.化学平衡的移动原因:教师通过图示和实例说明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其中包括浓度、压力、温度和催化剂的影响。
b. 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教师引入Le Chatelier原理,解释了当化学系统受到外界影响时如何通过平衡移动来保持平衡。
教师借助图示和实验示例,解释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的预测。
3.实验操作(30分钟)a.实验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变色反应i.实验目的:观察高锰酸钾与酸性溶液反应后的变化,进一步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现象。
ii. 实验步骤: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平均分成3份,分别加入硫酸、氯化钾和纯净水。
观察反应容器颜色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iii. 实验现象及分析:反应容器先后变成棕红色、暗绿色和无色。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可以预测硫酸会转移反应平衡,减小产物浓度,因此颜色变浅;氯化钾不改变平衡,不影响颜色;纯净水会促使反应向前移动,使产物浓度增加。
b.实验2:乙醇和醋酸酯化反应i.实验目的:观察乙醇和醋酸酯化反应中液体层的颜色变化,进一步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现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教学设计以浓度为例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平衡中的内容,在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什么是化学平衡,如何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考虑条件改变会不会影响平衡的移动,如何影响,从而学会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对其中一条件下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进行判断。
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进一步构建“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这一学科观念;2、通过绘制图像让学生建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同时能运用模型认知举一反三,能够自主判断条件改变平衡如何移动;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能依据原理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价值。
三、教学策略与设计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深度学习强调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建构、强调学生的性发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利用真实情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利用实验探究的手段,借助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仪器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直观感受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并让学生通过“V-t”图像表示出平衡移动的过程及结果,建立起“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四重表征。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条件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2、难点: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夏天来了,有些人喜欢喝啤酒,当我们把冰镇的啤酒的瓶盖打开,倒入玻璃杯中,学生讨论利用生活中的化学平衡激发发现会有泡沫冒出,有同学知道原因吗?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回顾【提问】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有哪些?【思考】对于一个达到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当某一条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程度不同,此时化学反应是否还维持平衡?【分析】化学平衡的标志是V正=V逆,当V正=V逆,平衡被打破,但又不会一直被打破,在这个过程中平衡会往某一方向移动,去建立新的平衡,使V’正=V’逆学生回答通过对化学平衡的特征和标志分析,构建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感受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培养学生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分析化学问题实验探究——感知平衡移动【活动】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试剂:0.01mol/L FeCl3、0.01mol/LKSCN、0.1mol/L KSCN、0.1mol/LKCl设计实验,说明条件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除了可以通过颜色改变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外,还可以借助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仪器,利用溶液的颜色越深,对光的吸收程度越大,透光率越小,将现象转化为曲线,方便学生更好地认识平衡移动的方向。
教学设计7:2.3.2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浓度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的原理及其探究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实验方法。
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难点: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及应用。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节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2.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不会使平衡移动。
教学过程【问】1.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实质?2.影响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哪些?【投影】逆: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等:v正=v逆(不同的平衡对应不同的速率)动:动态平衡。
达平衡后,正逆反应仍在进行(v 正=v 逆≠0) 定: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含量保持不变(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改变平衡状态各成分含量保持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改变影响速率的条件,来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平衡 【板书】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科学探究】实验1 已知K 2Cr 2O 7 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r 2O 2-7+H 2O2CrO 2-4+2H+。
K 2Cr 2O 7 为橙色,K 2CrO 4为黄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教学环节
分配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新授课
2min 6min
【提问】学习了化学平衡状态建立及其特征,
回忆
请结合 t 图象变化解释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特征。
回答
理解的非常好
倾听、理解
【引入】化学平衡状态需要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研究目的不单纯为保持
某一平衡不变,而是若使平衡向有利方向移动,以提高转化率,提高有
【设疑】 画出 t 图象,理解 C(反)增加对化学平衡影响
认识了 C 对化学平衡影响,对实际工业生产有何意义
非常好
分析、回答 实验探究
8min
【讲述】在工业生产中适当增加廉价反应物的浓度,使化学平衡向正反 归纳总结
应方向移动,可提高价格较高原料的转化率,以降低生产成本。但增加
固体或纯液体量,平衡不会移动,因为它们浓度不变。
【练习】以工业合成氨为例,分析采取什么措施更有利于合成氨。
【设疑】合成氨是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合成氨方向是气体体积减小 思考、交流
的方向,除了改变浓度,还有没有其他可行措施更有利于合成氨
倾听
非常好,影响气体重要因素是 P
【展示】P 对合成氨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引导归纳总结】通过数据总结 p 对化学平衡影响
【板书】2、压强:(有 C(g)参加, V(g) 0 )
授课班级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认识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 理解勒夏特列原理。 1、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素养。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勒夏特列原理归纳总结
限资源利用,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板书】第三节 化学平衡(2)
三、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思考、讨论
【过渡】化学平衡的本质(正) (逆),若条件改变,(正)、(逆)必然
变化,平衡就有可能发生移动。
实验探究
【讲解】可逆反应旧化学平衡被破坏,新化学平衡建立过程称化学平衡 记录、分析
移动。
(正) (逆)平衡不移动
绘图 倾听、理解 思考、讨论 分析
6min
【引导分析实验现象总结】 C(反)对化学平衡影响。 【设疑】那么 C(生)对化学平衡有何影响
【实验 2-5】
【引导分析实验现象总结】 C(生)对化学平衡影响。 【归纳总结】通过实验总结 C 对化学平衡影响
【板书】1、浓度:
自主探究 绘图
C(反) 或 C(生),平衡正移。 C(反) 或 C(生),平衡逆移。
【引导分析实验现象总结】T 对化学平衡影响。
【板书】3、温度:
T ,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T ,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讲述】任何化学反应都能量变化,所以 T 变化,平衡均会移动。 【设疑】回顾外因对化学平衡影响,分析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平衡影响 的共同规律 6min 【总结】经过大量的实践,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总结出一条经验规律, 勒夏特列原理,也称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板书】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 【讲述】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平衡移动原理有一定局限性,只能判断 平衡移动方向,不能判断建立平衡所需时间及平衡建立过程中各物质数 量关系。 6min 【练习】
3、温度:
T ,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T ,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4、勒夏特列原理:
副板书
(正) (逆)平衡不移动
旧平衡 条件改变 (正) (逆)(正) (逆)平衡正移 (正) (逆)
(正) (逆)
(正) (逆)平衡逆移 建立新平衡
教学反思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转 化率基础之上来学习的。作为原理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它的形成是由一般到特殊、由 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 认识的不断循环进行归纳、演绎等逻辑推理的能力,效果较好。
P ,平衡向V( g ) 方向移动。 P ,平衡向V( g ) 方向移动
教学延伸 课后作业
【设疑】 画出 V(g) 0 的可逆反应 P 变化的 t 图象
【练习】 如何使 2NO2(红棕色) N2O4(无色)体系颜色变浅或加深 【设疑】该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那么 T 对平衡是否有影响 6min 【实验 2-7】
绘制 t 图象表示不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
旧平衡 条件改变 (正) (逆)(正) (逆)平衡正移 建立
实验探究 记录、分析
(正) (逆)
(正) (逆)平衡逆移 新平衡
思考、交流
【设疑】要破坏旧平衡,需改变(正) (逆)关系,必须采取可行措施。 分析、回答
哪些因素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大家分析的非常好
【归纳总结】C、P、T 等。 【过渡】探究 C 对化学平衡影响。 【实验 2-6】
让每一朵鲜花竞相绽放 让每一片绿叶呈现绿荫 让每一个学生潜能尽情释放 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
教学设计
学科 年级 姓名
化学 高二 王彤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课题
化学选修四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第 2 课时
授课人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毓文中学 王彤 授课时间
2014
问题引导、激发设疑、思考讨论交流、实验验证、自主探究实质、归纳总结
学生分组实验用品、教师演示用品、多媒体课件
主板书 板书设计
三、影响化学平衡因素 1、浓度:
第三节 化学平衡(2)
C(反) 或 C(生),平衡正移。 C(反) 或 C(生),平衡逆移。
2、压强:(有 C(g)参加, V(g) 0 )
P ,平衡向V( g ) 方向移动。 P ,平衡向V( g ) 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