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信道

合集下载

第3章信道与信道容量32

第3章信道与信道容量32
j i j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论与编码》 曹雪虹等编著
14
3.2离散单个符号信道及其容量
信道容量
C= max I ( X ; Y )
p ( ai )
= max[ H (Y ) − H (Y | X )]
p ( ai ) p ( ai )
= max H (Y ) − H (Y / X )
第3章信道与信道容量
3.1信道分类和表示参数 3.2离散单个符号信道及其容量
离散无记忆信道:对称、准对称
3.4连续信道及其容量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论与编码》 曹雪虹等编著
1
3.1信道分类和表示参数
信道分类
用户数量:单用户、多用户 输入端和输出端关系:无反馈、有反馈 信道参数与时间的关系:固参、时变参 噪声种类: 随机差错、突发差错 输入输出特点:离散、连续、半离散半 连续、波形信道
• 信道种类
1 无干扰信道 2 有干扰无记忆信道 3 有干扰有记忆信道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论与编码》 曹雪虹等编著 3
信道参数
无干扰(无噪声)信道
1, y = f (x) p ( Y / X) = 0, y ≠ f (x)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论与编码》 曹雪虹等编著
13
3.2离散单个符号信道及其容量

输入对称
∑ p(b j / ai ) log p(b j / ai )与i无关
j
H (Y / X ) = −∑ p(ai )∑ p(b j / ai ) log p(b j / ai ) = −∑ p(b j / ai ) log p (b j / ai ) = H (Y / xi )

课件:第三章信道及其容量

课件:第三章信道及其容量
第三章 信道及其容量
1
研究信道的目的是研究信道能传输的最大信息量, 即信道的最大传输能力。 1、如何描述在信道中传输的消息的信息量大小—— 平均互信息/信息传输率 2、信道的最大信息传输率是多少?——信道容量/ 传信能力
2
第三章 信道及其容量
3.1 信道的数学模型与分类 3.2 信道疑义度与平均互信息 3.3 离散无记忆的扩展信道 3.4 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3.5 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 3.6 信源与信道的匹配 3.7 信道编码定理
效地折合成信道干扰,看成是由一个噪声源产生的,它将作用 于所传输的信号上。 a) 加性干扰:它是由外界原因产生的随机干扰,它与信道的
输入信号统计无关,因而信道的输出是输入和干扰的叠加。 【主要研究的干扰】 b) 乘性干扰:信道的输出信号可看成输入信号和某些随机参 量相乘的结果。
16
(6)根据信道有无记忆特性将信道分为: 无记忆信道 输出仅与当前输入有关,而与过去的输入和输 出无关。 有记忆信道 输出不仅与当前输入有关,而且与过去的输入 和输出有关。 本章的讨论基于无记忆、恒参、单用户离散信道,它是
|
x)
1 0
y f (x) y f (x)
其典型信道如下图所示:
22
(2)有干扰无记忆信道
该信道为实际常用信道,信道中存在干扰。 信道输入和输出符号之间不存在确定的对应关系,接收到Y后 不能完全消除对X的不确定性。信道输入和输出间的条件概率是一 般的概率分布。 信道任一时刻的输出符号只统计依赖于对应时刻的输入符号, 则这种信道称为无记忆信道,其条件概率满N 足
p(y | x) p(Y1, ,YN | X1, , XN )
条件概率p( y | x) 称为信道的传递概率或转移概率。 信道的数学模型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为:

现代通讯原理第三单元

现代通讯原理第三单元

频率范围 /MHz
1~100
信号衰减 高
电磁干扰 一般
STP电缆 1~150


同轴电缆 1~1000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1月
11
3.1.2微波中继信道
微波频段的频率范围一般在几百兆赫至几十吉 赫,其传输特点是在自由空间沿视距传输。由 于受地形和天线高度的限制,两点间的传输距 离一般为30~50 km,当进行长距离通信时,需 要在中间建立多个中继站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1月
2
第3章 信道
本章的讨论思路:通过介绍实际信道的 例子,在此基础上归纳信道的特性阐述 信道的数学模型,最后简介了信道容量 的概念。
要求:注重了解各种实际信道的特点, 掌握信道的数学模型,简单运用信道容 量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1月
3
第3章的主要内容
通信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1月
1
第3章 信道
本章教学目的:了解各种实际信道、信道的数 学模型和信道容量的概念。
说明:信道是指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 它与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一起组成通信系统。 没有信道,通信就无法进行;信道的好坏直接 影响通信的质量。因此,有必要研究信道,根 据信道的特点,正确地选用信道,合理地设计 收发信设备,使通信系统达到最佳。
n
ai (t) cos wc[t i (t)]
i 1
式中, ai(t)为从第i条路径到达接收端的信号振幅,τi(t)为第 i条路径的传输时延。传输时延可以转换为相位的形式, 即源自r(t)= n式中
i1 ai (t) cφoi(st[)w=c-(ωt)cτi(t)(t)]

第3章 离散信道概述

第3章 离散信道概述
求: 1. 联合概率: p(xi yj)= p(xi)p(yj| xi)= p(yj)p(xi | yj) i=1,2,…,r;j=1,2,…,s
16
2. 输出符号概率: p( y j ) p( xi y j ) p( xi ) p( y j | xi )
i 1 i 1
1.离散单符号信道的数学模型 r r

问题:在什么条件下,通过信道的信息量最大,即
信道容量的问题。
3
信道的主要研究内容: 信道的分类和建模(信道的统计特性描述) √
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信道容量) √
在有噪信道中能否实现可靠传输?怎样实现可靠 传输?
4
信道分类
按输入/输出信号的幅度和时间特性划分:
幅度 时间
信道分类名称
离散 离散 离散信道/数字信道(例如:数字电话) 连续 离散 连续信道 连续 连续 模拟信道/波形信道(例如:普通电话) 离散 连续 (理论和实用价值均很小)
5
信道分类

根据输入、输出信号的时间特性和取值特性,可以 将信号划分为:


离散信道:指输入输出随机变量均为离散的信道 连续信道:指输入输出随机变量均为离散的信道
Y y2
ys
i 1, 2,..., r ; j 1, 2,..., s
满足: (1)0≤ p(yj|xi) ≤ 1 (i=1,2,…,r;j=1,2,…,s) (2)
p( y
j 1
s
j
| xi ) 1
(i=1,2,…,r)
11
1.离散单符号信道的数学模型
信道传递概率可以用信道矩阵来表示:
PY PX PY | X
17
1.离散单符号信道的数学模型

信息论-第3章+信道的数学数学模型及分类

信息论-第3章+信道的数学数学模型及分类
给定信源概率分布 P( x)
信道传递概率不同,平均互信息量不同 一定存在一种信道,使平均互信息量最小(0)
第3章 离散信道 及其信息容量
3.1 信道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3.2 平均互信息及平均条件互信息 3.3 平均互信息的特性
3.4 信道容量及其一般计算方法 3.5 离散无记忆扩展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3.6 独立并联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3.7 串联信道的互信息和数据处理定理 3.8 信源与信道的匹配
单用户(两端)信道
一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 必须是单向通信 例:对讲机
多用户(多端)信道
输入输出至少有一端有两个以上用户 可以是双向通信 例:计算机网络
3.1.1 信道的分类 —— 按输入输出的关联分
无反馈信道
输出端无信号反馈到输入端 例:无线电广播
反馈信道
3.4.1 离散无噪信道的信道容量 —— 无损(有噪)信道
H(X)
H(X Y):损失熵
信道
I ( X ;Y )
H (Y )
H(Y X ) :噪声熵
H (X Y ) 0 ,H (YX ) 0
I(X ;Y ) H (X ) H ( Y )
C m { I ( X a ;Y )x } m { H ( X a ) x } lo r g
传递矩阵:
b1
b2
bs
a1 P(b1 a1) P(b2 a1) P(bs a1)
a2 P(b1 a2) P(b2 a2) P(bs a2)




ar P(b1 ar ) P(b2 ar ) P(bs ar )
3.2.1 信道疑义度 —— 先验熵
信源
X
信道

第3章1 信道的定义与分类

第3章1 信道的定义与分类

卫星微波
物理特性:中继站、相对静止、同步卫星、匹 物理特性:中继站、相对静止、同步卫星、 配高度: 配高度:35784km. 传输特性:频率范围: 传输特性:频率范围:1GHz-10GHz。 。 4/6GHz频段:上行:5.925-6.425GHz 频段: 频段 上行: 下行: 下行:3.7-4.2GHz(饱和) (饱和) 12/14GHz频段:上行:14-14.5GHz 频段: 频段 上行: 下行: 下行:11.7-12.2GHz 应用:电视转播、远程电话传输、 应用:电视转播、远程电话传输、企业网络
对称电缆 典型应用:通信电缆 每条电缆中有数十甚至上百个线对,用它们 接电话或者信号,根据颜色的不同,可以区 分它们的顺序。 国际标准: 正:白红黑黄紫 负:兰橙绿棕灰
微波频谱: 高度定向射束。 微波频谱:2GHz-40GHz,高度定向射束。 高度定向射束 分为:地面微波、卫星微波。 分为:地面微波、卫星微波。 红外线频谱: 封闭区域。 红外线频谱:300-20000GHz,封闭区域。 封闭区域
光电转换器
光纤的连接方式
连接头并插入光纤插座:损耗 连接头并插入光纤插座:损耗10%到 到 20%的光 的光 机械方法接合:套管钳起来, 机械方法接合:套管钳起来,光的损失 大约为10% 大约为 融合:有一点衰减(用专门的工具 用专门的工具) 融合:有一点衰减 用专门的工具
光纤的类型
单模光纤:轴心直径较细, 约 5~10 微米, 单模光纤:轴心直径较细 微米 传输距离长,散射率小,传输性能极佳。 传输距离长,散射率小,传输性能极佳。 多模光纤 轴心直径较宽,约 多模光纤:轴心直径较宽 约50~100 微 传输距离短 米,传输距离短, 传输性能略差。 传输距离
第三章
信道

信息论基础第3章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信息论基础第3章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也就是说,通过信息处理后,一般只会增加信息的 损失,最多保持原来获得的信息,不可能比原来获得的 信息有所增加。一旦失掉了信息,用任何处理手段也不 可能再恢复丢失的信息,因此也称为信息不增性原理。
《信息论基础》
3.6 多符号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例】求图所示的二元无记忆离散对称信道的二次 扩展信道的信道容量。
【例】 已知两个独立的随机变量 X、Y 的分布律如下。
X P(x)
a1 0.5
a2 0.5
,
Y P( y)
b1 0.25
b2 b3 0.25 0.5
计算 H X , H Y , H XY , H X |Y , H Y | X , I X ;Y 。
《信息论基础》
3.4 信道容量的定义
I (ai ) 减去已知事件 bj 后对 ai 仍然存在的不确定性 I (ai | bj ) ,实际就是事件
bj 出现给出关于事件 ai 的信息量。
【例】 甲在一个16 16 的方格棋盘上随意放一枚棋
子,在乙看来棋子放入哪一个位置是不确定的。如果甲 告知乙棋子放入棋盘的行号,这时乙获得了多少信息 量?
《信息论基础》
第3章 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实现信息的传递,信道是信息 传递的通道,是信号传输的媒质。一般而言,信源发出的 消息,必须以适合于信道传输的信号形式经过信道的传输, 才能被信宿接收。
从信源的角度看,信源发出的每个符号承载的平均信 息量由信源熵来定量描述;而从信宿的角度看,信宿收到 的每个符号平均能提供多少信息量由平均互信息来定量描 述。在信息论中,信道问题主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信道 能够可靠传输的信息量最大,即信道容量问题。
《信息论基础》
3.7 信源与信道的匹配

第三章 信道

第三章  信道

d ( ) ( ) d
(3-1)
) 群延迟频率特性; ( ) ——相频特性。 式中 (—— 理想的相频特性和群延迟特性为线性关系,如图3-2所 示。
( ) K
0
( )
K

0

图 3-2
理想的相频特性和群延迟-频率特性
但实际的信道特性总是偏离线性关系,例如典型 的音频电话信道的群延迟特性如图3-3所示,可以看出, 当不同的音频信号通过该信道时,不同的频率分量将 有不同的群延迟,即它们到达受信端的时间不一致, 从而引起信号的畸变, ( ) / ms 其过程可以由图 3-4 说明。 1.0 2 通过信道后,原信号的基 波相移为,三次谐波的相 移为,则其合成波形与原 信号的波形出现了明显的 f / KHz 0 1.6 差异,这个差异就是由于 群延迟- 频率特性不理想而 图 3-3 典型音频话音信道的 群延迟-频率特性 造成的。
(3-4)
式中, H ( x) ——发送的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H ( x / y) ——发出符号在有噪信道中平均丢失的信息 量。
4.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信道传输信息的最大速率称之为信道容量C,即
C max R max [ H t ( x) H t ( x / y )
{ P ( x )} { P ( x )}
[例3-2]某一待传输的图片约含2.25106个像元。为 了很好地重现图片需要12个亮度电平。假设所有这些亮 度电平等概率出现,试计算用 3 分钟传送一张图片时所 需的信道带宽(设信道中信噪比为30dB)。
( 1 )频率选择性衰落依赖于相对时延差。多径传 播的相对时延差(简称多径时延差)通常用最大多径时 延差表征,则
f 1/ m (3 1)

第3章信道容量

第3章信道容量

其信道容量
C max I ( X ;Y ) max H ( Y ) log m
p ( xi ) p ( xi )
达到此类信道的信道容量的概率分布是使信道输出分布为 等概分布的输入分布。
8
离散无噪信道(总结)
对于无噪信道,求信道容量C的问题,已经 从求I(X;Y)的极值问题退化为求H(Y)或H(X)的 极值问题。
H(X/Y)称为损失熵,即信道疑义度。表示信源符号通过有噪 信道传输后引起的信息量的损失。 因为H(X/Y)=H(X)-I(X;Y) 损失熵等于信源X所含有的信息量减去信道输出端接收到符号 集Y之后平均每个符号所获得的关于输入集X的信息量。 H(Y/X)称为噪声熵,反映了信道中噪声源的不确定性。 因为H(Y/X)=H(Y)-I(X;Y)
i 1 j 1 n n
p( x i ) H ni
i 1
n
H ni p( y j / x i ) log p( y j / x i ) 由 于 信 道 的 对 称 性 , 一 每行 都 是 同 一 集 合 诸素 元的 不 同 排 列 。
其信道容量
C max I ( X ;Y ) max H ( X ) log n
p ( xi ) p ( xi )
6
3.具有归并性能的无噪信道(确定信道)
确定信道的一个输出对应着多个 互不相交的输入,如右图所示。
信道矩阵中每行中只有一非零元 素,即已知X后,Y不再有任何 不确定度。故噪声熵H(Y/X)=0
11
强对称信道的几个特性
强对称信道是对称信道的一个特例;
输入符号数与输出符号数相等; 信道中总的错误概率为p,对称地平均分配给 n-1个输出符号,n为输入符号的个数; 均匀信道中不仅各行之和为1,而且各列之和也 为1。 一般信道各列之和不一定等于1

第5讲 无线信道、有线信道

第5讲 无线信道、有线信道
通信原理
第3章 信道与噪声
3.1
信道的基本概念
3.1.1 信道的定义 通俗地说,信道是指以传输媒介为基础的信号通路; 具体地说,信道是由有线或/和无线电线路提供的信号通路; 抽象地讲,信道是指定的一段频带,它让信号通过,同时 又给信号以限制和损害。 常用的传输媒质: (1)架空明线、电缆、光导纤维(光缆)、波导传播; (2)中长波地表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射、对流层散射、 超短波及微波视距传播(含卫星中继)、光波视距传播。
(a)
n2 n1 折射率
n2 n1 折射率
(b)
n2 n1 折射率
125
7~10
(c)
单模阶跃折射率光纤
图3-10 光纤结构示意图 通信原理
第3章 信道与噪声
• 损耗与波长关系
1.31 m 1.55 m
0.7
0.9
1.1 1.3 光波波长(m)
1.5
1.7
图3-11 光纤损耗与波长的关系
– 损耗最小点:1.31与1.55 m 。
通信原理
第3章 信道与噪声
3.1.3
信道的数学模型
1.调制信道模型
调制信道的范围是从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 (1)定义:传输已调信号的信道。 研究的问题:信道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调制信道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它们有如 下共性 : ● 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一对(或多对)输出端; ●绝大部分信道是线性的,即满足叠加原理; ●信号通过信道需要一定的迟延时间; ●信道对信号有损耗(固定损耗或时变损耗); ●即使没有信号输入,在信道的输出端仍可能有一定的 功率输出(噪声)。
通信原理
第3章 信道与噪声
• 有线信道

信息论基础及应用第3章 信道及其容量(2)_3.4~3.7

信息论基础及应用第3章  信道及其容量(2)_3.4~3.7

3.5.1 串联信道及其信道容量和数据处理定理
定理3.6 串联信道的平均互信息满足 I (Y ; Z ) I ( XY ; Z ) I ( X ;Z ) I ( XY ;Z )
仅当对任意x,y,z,满足 P(z | xy)=P(z | y) 时,一式等号成立; 满足 P(z | xy)=P(z | x)时,二式等号成立。

max
P(x)
I ( X;Y )

max
P(x)
i 1
I ( Xi;Yi )

i 1
max
P(x)
I ( X i;Yi )
N
Ci
i 1
式中,Ci

max
P( x)
I
(
X
i
;Yi
)
◆若信道为时不变的,则有:
Ci C,(i 1,2, , N)
此时,离散无记忆信道容量为
CN NC
*3.5 组合信道的信道容量
Y = Y2 β1 = 00 β 2 = 01 β 3 = 10 β 14 = 11

P(

4
1)

P(11
00)

P(1
0)P(1
0)

p2
p2 pp pp p2
◆二次扩展信道转移概率矩阵 :

=
P
(

)


pp
p2
p2
pp
pp p2 p2 pp

p2
pp
pp
p
2
定理3.7 (数据处理定理) 若 X, Y, Z 构成一个马氏链,
I(X;Z) I(X;Y ) 则有: I ( X ; Z ) I (Y ; Z )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第3章信道容量-习题解答-071102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第3章信道容量-习题解答-071102

第3章 信道容量习题解答3-1 设二进制对称信道的转移概率矩阵为2/31/31/32/3⎡⎤⎢⎥⎣⎦解: (1) 若12()3/4,()1/4P a P a ==,求(),(),(|),(|)H X H Y H X Y H Y X 和(;)I X Y 。

i i 2i=13311H(X)=p(a )log p(a )log()log()0.8113(/)4444bit -=-⨯-=∑符号111121*********j j j=132117p(b )=p(a )p(b |a )+p(a )p(b |a )=43431231125p(b )=p(a )p(b |a )+p(a )p(b |a )=4343127755H(Y)=p(b )log(b )=log()log()0.9799(/)12121212bit ⨯+⨯=⨯+⨯=---=∑符号 22i j j i j i j i ,H(Y|X)=p(a ,b )logp(b |a )p(b |a )logp(b |a )2211log()log()0.9183(/)3333i jjbit -=-=-⨯-⨯=∑∑符号I(X;Y)=H(Y)H(Y|X)=0.97990.91830.0616(/)bit --=符号 H(X|Y)=H(X)I(X;Y)=0.81130.06160.7497(/bit --=符号)(2)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及其达到信道容量时的输入概率分布。

二进制对称信息的信道容量H(P)=-plog(p)-(1-p)log(1-p)1122C =1-H(P)=1+log()+log()=0.0817(bit/)3333符 BSC 信道达到信道容量时,输入为等概率分布,即:{0.5,0.5} 注意单位3-2 求下列三个信道的信道容量及其最佳的输入概率分布。

1b 2b 3b 3a 2a 1a Y X 1b 2b 3a 2a 1a Y X 1b 2b 2a 1a Y X 3b 11111110.70.3第一种:无噪无损信道,其概率转移矩阵为: 1 0 0P=0 1 00 0 1⎡⎤⎢⎥⎢⎥⎢⎥⎣⎦信道容量:()max (;)P X C I X Y @ bit/符号()()()()max{(;)}max{()(|)}(|)0max{(;)}max{()}p x p x p x p x C I X Y H X H X Y H X Y C I X Y H X ==-∴=∴==离散无记忆信道(DMC)只有输入为等概率分布时才能达到信道容量,C=log3=1.5850 bit/符号输入最佳概率分布如下:111,,333⎧⎫⎨⎬⎩⎭第二种:无噪有损信道,其概率转移矩阵为: 1 0P=0 10 1⎡⎤⎢⎥⎢⎥⎢⎥⎣⎦,离散输入信道, ()()()()max{(;)}max{()(|)}(|)0max{(;)}max{()}p x p x p x p x C I X Y H Y H Y X H Y X C I X Y H Y ==-∴=∴==H(Y)输出为等概率分布时可达到最大值,此值就是信道容量 此时最佳输入概率:123p(a )+p(a )=0.5,p(a )=0.5 信道容量:C=log(2)=1 bit/符号 第三种:有噪无损信道,由图可知:()()()()max{(;)}max{()(|)}(|)0max{(;)}max{()}p x p x p x p x C I X Y H X H X Y H X Y C I X Y H X ==-∴=∴==输入为等概率分布时可达到信道容量,此时信道容量p(x)C=max{H(X)}=log(2)=1 bit/符号 输入最佳概率分布:11,22⎧⎫⎨⎬⎩⎭3-3 设4元删除信道的输入量{1,2,3,4}X ∈,输出量{1,2,3,4,}Y E ∈,转移概率为(|)1(|)1-ε 0 0 0 ε0 1-ε 0 0 ε P=0 0 1-ε 0 ε0 0 0 1-ε ε1-ε 0 0 0 ε0 1-ε 0 0 ε p1= p2=0 0 1-ε 0 ε0 0 0 1-ε εP Y i X i P Y E X i εε===-===⎡⎤⎢⎥⎢⎥⎢⎥⎢⎥⎣⎦⎡⎤⎡⎤⎢⎥⎢⎥⎢⎥⎢⎥⎢⎥⎢⎥⎢⎥⎢⎥⎣⎦⎣⎦其中1,2,3,4i = 1)该信道是对称DMC 信道吗? 2)计算该信道的信道容量;3)比较该信道与两个独立并联的二元删除信道的信道容量。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



P<Y1=V1,Y2=V2…Yn=Vn/X=U1…X=Un>
n
Õ = p(YR = UR / X = uR )
决定DMC特点的条件概率P<yj/xi>可写成矩阵形 式
P = [ pij ]
3.2.1
转移概率矩阵
æ p( y0 / x0) p( y1 / x0)

ç
学 模
P
=
ç ç
p( y0 / x1)
数 即P<Y=0/X=1>=P<Y=1/X=0>=P

模 型
P<Y=1/X=1>=P<Y=0/X=0>=1-P
01
这种对称二进二出的
0 é P P ù 信道叫做二进制对称信
P=1
ê ëê
P
ú P ûú
道,简称BSC信道.
3.2.1
信道模型:
数 学 模
1-P
0
0
P

P
1
1
1-P
这种信道的输出符号仅与对应时刻输 入符号有关,与以前输入无关,故称此信道是 无记忆信道的.
3.1
信道分类:


1.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
缆及
光缆等.
无线信道:地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 射、
超短波或微波视距中继、
3.1
2.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
信 道
恒参信道:信道的统计特性不随时间而变化.如明
分 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光缆、卫星中继信道

一般被视为恒参信道.
p0,Q - 1 ö ÷

[工学]第3章 信道

[工学]第3章 信道
《现代通信原理》
56
习题
书P.69 习题3-3,3-4; 书P.70 习题3-8,3-11;

《现代通信原理》
57
Ⅱ.自然噪声
Ⅲ.内部噪声
51
2. 噪声带宽及信道容量
《现代通信原理》
52
噪声带宽(如何确定?)
∵ 起伏噪声共性 ①可近似为G.W ②经BPF后为窄带G.RP ∴调制信道(经滤波器后)的加性噪声可近似为 ——窄带高斯噪声 噪声带宽≌Bn
Bn

Bn
ω0

P (
n

0
)df
P (
---以两经传播为例分析
设信号经两路径到收端,且两路径具相同传输损耗V0和 一个相对时延差τ, 可用下线性网络表信道模型
V0f(t) V0f(t-t0)
f(t)
V0 V0
V0f(t)
延迟t0
+
延迟t0 +τ
V0f(t-t0 –τ)
f0(t)
《现代通信原理》
40
H(ω) 的获得
设 V0 f (t ) V0 F ( )
《现代通信原理》
43
例题
(1)假设某随参信道具有两条路径,路径 时延差为1ms,试求该信道在哪些频率上传 输衰耗最大?选择哪些频率传输信号最有 利? (2)设某随参信道的最大多径时延等于 3ms,为避免发生频率选择性衰落,试估算 该信道上传输的数字信号的码元脉冲宽度。

《现代通信原理》
44
4. 分集接收技术(简介)
《现代通信原理》
11
无线信道
(3)传播方式 地面波传播
《现代通信原理》
12
无线信道

第3章-信道与信道容量复习过程

第3章-信道与信道容量复习过程
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 Y=X+G
式中,G是均值为零、方差为σ2的高斯随机变量
当X给定,Y是一个均值为ai、方差为σ2的高斯随机
变量
p y/ai
1 ey2a2i2
2
2020/6/21
10
信道模型
4. 波形信道
输入是模拟波形,输出也是模拟波形
连续无记忆信道和连续有记忆信道
任一时刻输出变量与以前时刻的输入输出是否有关
2020/6/21
7
信道模型
1. 二进制离散信道:BSC信道 输入符号X取值{0,1} 输出符号Y取值{0,1} 信道转移概率 p(0/0) = 1-p p(0/1) = p p(1/1) = 1-p p(1/0) = p
1-p
0
0
输 入
p p
输 出
1
1-p
1
P
1 p
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 1 p
无错传输概率 有错传输概率
信道容量的定义
信道容量
CmaxI(X;Y) p(ai)
n m
m p(a aix ) i1j1pai
pbj/ai logpp bjb /jai
信道容量C的单位是信道上每传送一个符号所能携带
的比特数,即比特/符号。
如果以e为底,即取自然对数时,信道容量的单位是 奈特/符号。
如果已知符号传送周期是T 秒,信道容量Ct=C /T, 单位为bit/s或nat/s。
离散信道:输入和输出的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 均为离散的信道。
连续信道:信号的幅度连续,时间离散。 半离散半连续信道:
输入变量取值离散而输出变量取值连续。 输入变量取值连续而输出变量取值离散。 波形信道:信道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在时间和幅 度上均连续,一般可用随机过程来描述。

第3章 信道

第3章 信道
A( f ) / dB 30 A( f ) / dB
6
20
3
10
0 -1 -2
300 500800
2000
2800 3000
f / Hz
0
1200
2400
3600
f / Hz
(b) (a)
2011-3-21
CP 第三章 信道与噪声
28
3. 相位 频率失真 相位-频率失真
• 相位-频率失真也是属于线性失真。 • 在话音传输中,由于人耳对相频失真不太敏感,因此 相频失真对模拟话音传输影响不明显。 • 可以采用均衡器对相频特性进行补偿, 改善信道传输 理想特性 条件。
2011-3-21
CP 第三章 信道与噪声
3
3.1.1 信道定义
• 狭义信道按照传输媒质的特性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 信道两类。
– 有线信道包括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及光纤等。 – 无线信道包括地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射、超短波或微波视 距中继、人造卫星中继、散射及移动无线电信道等。
• 广义信道除了包括传输媒质外,还包括通信系统有关 的变换装置,这些装置可以是发送设备、接收设备、 馈线与天线、调制器、解调器等等。 • 广义信道按照它包括的功能,可以分为调制信道、编 码信道等。还可以定义其他形式的广义信道。 • 常把广义信道简称为信道。
2011-3-21
CP 第三章 信道与噪声
9
信道 c(ω )=c
si(t)

r(t)=cs i(t)+n(t)
n(t)
• 加性噪声信道模型 • c是信道衰减因子, 通常可取c=1; • n(t)是加性噪声。
– 加性噪声n(t)通常是一种高斯噪声,
• 该信道模型通常称为加性高斯噪声信道。

[通信原理(第2版)][王琪 (3)[94页]

[通信原理(第2版)][王琪 (3)[94页]
轴电缆和光缆。双绞线和同轴电缆采用金属导体来传输电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光 缆是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缆线,传输光信号。
1、明线 明线是指平行架设在电线杆上的架空线路。它是由导电裸线或 带绝缘层的导线。架空明线传输信号损耗小,但易受大气和环境的 影响,对外界的噪声干扰较敏感,并且很难沿一条路径架设大量的 成百对线路,故目前已经逐渐被电缆代替。
3108 m / s f HZ
(3.1-1)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大体可分为四种:
地面波、空间直线波传播(视距传播)、电离层反射波
(或天波)和对流层散射传播。
1、地波传播。无线电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称为地波传播,如图 3-4(a)所示,由于地面不是理想的导体,当电磁波沿地表面传播 时必将有能量损耗,这种损耗随电波的频率升高而增加。地波的主 要传播特点是:传输损耗小,传输距离较远,可达数百千米或数千 千米;受电离层扰动小,传播较稳定;有较强的穿透海水和土壤的 能力;工作频带窄。主要用于中、长波远距离无线电导航、潜艇通 信、标准时间和频率的传播。
(1) 电波从电离层的一次反射和多次反射; (2) 电离层反射区高度不同所形成的多径; (3) 地球磁场引起的寻常波和非寻常波; (4) 电离层不均匀性引起的漫反射现象。
2、天波传播。依靠电离层反射的传播方式称为天波传播,如图 3-4(b)所示。在地球的表面存在着一定厚度的大气层,由于受到 太阳的照射,大气层上部的气体将发生电离而产生自由电子和离子,
使离地面 60km~400km 的这一部分大气层成为电离层。当频率范围 为 3~30MHZ 的短波无线电波射入电离层时,由于折射现象会使电波 发生反射,返回地面,从而形成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短波的主要 传播特点是:传输损耗小、传输距离远。通常用于短波远距离无线 电广播、电话通信以及中距离小型移动电台等。

信息理论与编码课后答案第3章

信息理论与编码课后答案第3章

第3章 信道模型和信道容量3.1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信道的模型和分类,掌握信道容量的定义,掌握无噪信道、对称信道的信道容量的计算,了解准对称信道信道容量的计算,了解一般离散无记忆信道(DMC )达到信道容量的充要条件,掌握DMC 扩展信道的信道容量计算,了解加性高斯噪声信道的信道容量的结论,掌握香农信道容量公式。

3.2 学习要点3.2.1 信道的分类信道是信息传输的通道。

研究信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描述和分析各种不同类型信道的特性,度量其信息的极限传输能力。

信息理论中常用的信道分类方法如下。

(1)根据信道输入/输出信号在时间和幅值上的取值是离散或连续来划分,可分为4类,如表3.1所示。

(2)根据信道的记忆特性划分,可分为2类:无记忆信道:信道当前的输出只与当前的输入有关。

有记忆信道:信道当前的输出不但与当前的输入有关,还与当前时刻以前的输入有关。

(3)根据信道的输入/输出关系是确定关系还是统计依存关系划分,可分为2类: 无噪声信道:信道的输入/输出关系是确定关系。

有噪声信道:信道的输入/输出关系是统计依存关系。

3.2.2 信道的数学模型3.2.2.1 离散无记忆信道(DMC )的数学模型离散无记忆信道(DMC )的数学模型如图3.1所示,记为|{,,}Y X X P Y 。

信道的输入X 取值于集合12{,,,}r A a aa = ,输出Y 取值于集合12{,,,}s Bb b b = 。

|{(|)|1,2,,;1,2,,}Y X j i P P b a i r j s === (3.1) 为分析计算方便,常常把所有转移概率排成矩阵:图3.1 离散无记忆信道(DMC )模型示意图噪声干扰12112111122222|12(|)(|)(|)(|)(|)(|)[](|)(|)(|)ss s Y X r r s r rb b b P b a P b a P b a a P b a P b a P b a a P P b a P b a P b a a ⎡⎤⎢⎥⎢⎥=⎢⎥⎢⎥⎢⎥⎣⎦(3.2) 转移矩阵中各行s 个转移概率自身是完备的:1(|)1,1,2,,sji j P ba i r ===∑ (3.3)3.2.2.2 扩展信道的数学模型图3.2所示的是N 次扩展信道的模型,其输入和输出均为N 元随机变量序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1 架空明线
2、对称电缆:是在同一保护套内有许多对相互绝缘的双导线 的传输媒质。
通常有两种类型:非屏蔽(UTP)和屏蔽(STP)。导线 材料是铝或铜, 直径为0.4~1.4 mm。
为了减小各线对之间的相互干扰,每一对线都拧成扭绞 状,如图 3.2-2所示。 由于这些结构上的特点, 故电缆的传输 损耗比较大, 但其传输特性比较稳定,并且价格便宜、安装 容易。
图 3.3 – 2 调制信道模型
二端口的调制信道模型, 其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有
e0 (t) f [ei (t)] n(t)
(3.3 - 1)
式中,ei(t)为输入的 已调信号; eo(t)为信道 总的输出;n(t)为加性
噪声(或称加性干扰),
n(t)与ei(t)不发生依赖关
系,或者说, n(t)独立
图 3 .1-1 电离层结构示意图
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化,电离层的密度和厚度也随时间随机 变化,因此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也是随参信道。
在白天,由于太阳辐射强,所以D (距地面60-80km)、E (100-120km) 、F1 (150-200km)和F2四层都存在。 在夜晚,由于 太阳辐射减弱,D层和F1层几乎完全消失,因此只有E层和F2层 存在。
60 km
电离层 平流层
对流层
10 km
地面
0 km
3.短波电离层的传播路径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是利用地面发射的无线电波在电离 层, 或电离层与地面之间的一次反射或多次反射所形成的信 道。
离地面60~400 km的大气层称为电离层。
电离层由分子、原子、离子及自由电子组成,形成的原因 是由于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和宇宙射线辐射使大气电离。
2、对流层散射 机理 - 由对流层不均匀性(湍流)引起 频率 - 100 ~ 4000 MHz 最大距离 < 600 km
3、流星余迹散射:由于流星经过大气层时产生很强的
电离余迹使电磁波散射的现象.
流星余迹
图3.1-8 流星余迹散射通信
流星余迹特点 - 高度80 ~ 120 km,长度15 ~ 40 km 存留时间:小于1秒至几分钟 频率 - 30 ~ 100 MHz 距离 - 1000 km以上 特点 - 低速存储、高速突发、断续传输
n2 n1 折射率
光纤
(a)
结构 纤芯
n2 n1 折射率
包层 (b)
按折射率分类
阶跃型 梯度型
n2 n1 折射率
125
按模式分类 7~10 多模光纤 (c)
单模光纤
单模阶跃折射率光纤
图3.2-5 光纤结构示意图
损耗与波长关系
1.31 m 1.55 m
0.7
0.9
1.1
1.3
(1) 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和一对(或多对)输出端;
(2) 绝大多数的信道都是线性的, 即满足线性叠加原理;
(3) 信号通过信道具有固定的或时变的延迟时间;
(4) 信号通过信道会受到固定的或时变的损耗;
(5) 即使没有信号输入, 在信道的输出端仍可能有一定的 输出(噪声)。
3、调制信道模型
根据以上几条性质,调制信道可以用一个二端口(或多 端口)线性时变网络来表示,这个网络便称为调制信道模型, 如图 3.3 - 2 所示。
信道功能是将信号从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 信道可分为狭义信道和广义信道。
如果信道仅是指信号的传输媒质,这种信道称为狭 义信道。
如果信道不仅是传输媒质,而且包括通信系统中的 一些转换装置,这种信道称为广义信道。
狭义信道按照传输媒质的特性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 线信道பைடு நூலகம்类。
有线信道包括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及光纤等。 无线信道包括地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射、超短波 或微波视距中继、人造卫星中继、散射及移动无线电信 道等。 狭义信道是广义信道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信效 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狭义信道的特性。因 此,在研究信道的一般特性时, “传输媒质”仍是讨论 的重点。 今后,为了叙述方便,常把广义信道简称为信道。
作业
思考题(自作): P84 4-2,4-3,4-4

题 : P84 4-1
3.2 有 线 信 道
◆ 传输电信号的有线信道 ◆ 光纤信道
一、传输电信号的有 线信道
1、明线:平行架设在 电线竿上的架空线 路。它是导电裸线 或带绝缘层的导线。
明线传输损耗低, 但易受天气和环境 的影响,对外界噪 声干扰较敏感,很 难沿一条路径架设 大量的成对线路。 现逐渐淘汰。
图 3.2-3(a)所示。
绝缘 体
塑料 外皮
外层导体(屏蔽层) 内层导体
同轴电缆由同轴的两个导体(a)构成,外导体芯是一个圆柱形的
导体,内导体是芯金属线,它们之间填充着介质1。
四芯
1
四芯



线
B
A
4
2
实际应用中同轴电缆的外导体是接地的,对外界干扰
具有较好的屏蔽作用,所以同轴电缆抗电磁干扰性能较好。
图 3.1-4 视线传播
➢ 中继通信:
➢ 卫星通信:静止卫星、
移动卫星
图3.1-5 无线电中继
➢ 平流层通信:利用位于平流层的高空平台电台代替卫星作为 基站的通信。
三、电离层和大气层对于传播的影响
电离层对于传播的影 响
反射
衰 减
(dB/km)
水蒸气
氧 气
散射
大气层对于传播的影 响
散射
吸收

加 密
信 道 编

数 字 调

信道
数 字 解 调
信 道 译

解 密
信 源 译

受 信 者
噪声源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图 3.3 –1 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调制信道是指从调制器的输出端到解调器的输入端所包 含的发转换装置、 媒质和收转换装置三部分。
当研究调制与解调问题时,我们所关心的是调制器输出 的信号形式、解调器输入端信号与噪声的最终特性,而并不关 心信号的中间变换过程。因此,定义调制信道对于研究调制与 解调问题是方便和恰当的。
解调 电信号
图3.2-4 光纤信道的一般组成
光纤信道由光源,光纤线路及光电探测等三个基本部分组 成。
光源是光载波的发生器,目前,广泛应用半导体发光二极 管(LED)或激光二极管(LD)做光源。光纤线路可能是一根或多 根光纤。在接收端是一个直接检波式的光探测器,常用PIN光 电二极管或雪崩二极管来实现光强度的检测。
在有线电视网络中大量采用这种绝缘体结构的同轴电缆。
为了增大容量,也可以将几根同轴电缆封装在一个大
的保护套内,构成多芯同轴电缆,另外还可以装入一些二芯
绞线对或四芯线组,塑作料外皮为传外层导输体(屏控蔽层)制内层信导体号用。
(a) 芯
芯 1
四芯 1

B

四芯
线 A


4
2

2 3


1

6
2


5

3
4
二、无线信道的电磁波
1、在无线信道中信号的传输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 的传播来实现 -为了有效地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要求天
线的尺寸不小于电磁波波长的1/10。---频率不能太低!
2、地球大气层的结构
对流层:地面上 0 ~ 10 km 平流层:约10 ~ 60 km 电离层:约60 ~ 400 km
根据应用情况不同,在光纤线路中可能设有中继器(也可 不设)。中继器有两种类型:直接中继器和间接中继器。
直接中继器就是光放大器,它直接将光信号放大以补偿光 纤的传输损耗,以便延长传输距离;
间接中继器就是将光信号先解调为电信号,经放大或再生 处理后,再调制到光载波上,利用光纤继续进行传输。
在数字光纤信道中,为了减少失真及防止噪声的积累,每隔 一定距离需要加入再生中继器。
图 3.3 – 3 调制信道数学模型
于ei(t) 。
f[ei(t)]中的“f”表示网络对输入信号产生影响的某种函数。
显 然 , 只 要 “ f” 不 满 足 无 失 真 传 输 条 件 ( 即 满 足 失 真 传 输 条
件),网络就会使ei(t)发生畸变。作为数学上的一种简洁,不妨 令f[ei(t)]=k(t). ei(t)。其中, k(t)依赖于网络特性,它对ei(t)来说 是一种乘性干扰。因此,式(3.3-1)可以写成:
发射天线
h
距离: 和天线高度有关(r=6370km)
d D
传播途径 接收天线
D2 D2
h
m
8r 50
(3.1-3)
r
r
地面
式中,D – 收发天线间距离(km)。 [例] 若要求D = 50 km,则由式(3.1-3)
D2 D2 502 h 50 m
8r 50 50
增大视线传播距离的其他途径
图 3.2-3


1

8
2


7
3


6

4
5 (b)
同轴电缆结构图
二.光纤信道
以光纤纤维(简称光纤)为传输媒质,光波为载波的光纤 信道,可望提供极大的传输容量。
光纤信道的简化框图如下3.2-4所示。
基基

带带

电 信 号
处 理
制 器




线测






处 理
电 信 号
调制 电信号


已调 光信号
通信原理
第3 章信道
3.1 无线信道 3.2 有线信道 3.3 信道的数学模型 3.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5 信道中的噪声和信道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