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信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D、E层电子密度小,不能形成反射条件,所以短波电 波不会被反射。D、E层对电波传输的影响主要是吸收电波,使 电波能量损耗。
F2层是反射层,其高度为250~400 km,所以一次反射的 最大距离约为4000 km,二次反射的通信距离可达8000 km。
4、电磁波的分类
地波
频率 < 2 MHz ,地表 传播,有绕射能力
信道功能是将信号从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 信道可分为狭义信道和广义信道。
如果信道仅是指信号的传输媒质,这种信道称为狭 义信道。
如果信道不仅是传输媒质,而且包括通信系统中的 一些转换装置,这种信道称为广义信道。
狭义信道按照传输媒质的特性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 线信道两类。
有线信道包括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及光纤等。 无线信道包括地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射、超短波 或微波视距中继、人造卫星中继、散射及移动无线电信 道等。 狭义信道是广义信道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信效 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狭义信道的特性。因 此,在研究信道的一般特性时, “传输媒质”仍是讨论 的重点。 今后,为了叙述方便,常把广义信道简称为信道。
1. 调制信道的表示
调制信道是为研究调制与解调问题所建立的一种广义 信道,它所关心的是调制信道输入信号形式和已调信号通过 调制信道后的最终结果,对于调制信道内部的变换过程并不 关心。
因此,调制信道可以用具有一定输入、输出关系的方 框来表示。
2、调制信道的共性: 通过对调制信道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它具有以
二、无线信道的电磁波
1、在无线信道中信号的传输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 的传播来实现 -为了有效地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要求天
线的尺寸不小于电磁波波长的1/10。---频率不能太低!
2、地球大气层的结构
对流层:地面上 0 ~ 10 km 平流层:约10 ~ 60 km 电离层:约60 ~ 400 km
图 3.2-3


1

8
2


7
3


6

4
5 (b)
同轴电缆结构图
二.光纤信道
以光纤纤维(简称光纤)为传输媒质,光波为载波的光纤 信道,可望提供极大的传输容量。
光纤信道的简化框图如下3.2-4所示。
基基

带带

电 信 号
处 理
制 器




线测






处 理
电 信 号
调制 电信号wk.baidu.com


已调 光信号
(1) 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和一对(或多对)输出端;
(2) 绝大多数的信道都是线性的, 即满足线性叠加原理;
(3) 信号通过信道具有固定的或时变的延迟时间;
(4) 信号通过信道会受到固定的或时变的损耗;
(5) 即使没有信号输入, 在信道的输出端仍可能有一定的 输出(噪声)。
3、调制信道模型
根据以上几条性质,调制信道可以用一个二端口(或多 端口)线性时变网络来表示,这个网络便称为调制信道模型, 如图 3.3 - 2 所示。
60 km
电离层 平流层
对流层
10 km
地面
0 km
3.短波电离层的传播路径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是利用地面发射的无线电波在电离 层, 或电离层与地面之间的一次反射或多次反射所形成的信 道。
离地面60~400 km的大气层称为电离层。
电离层由分子、原子、离子及自由电子组成,形成的原因 是由于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和宇宙射线辐射使大气电离。
注:大气(主要是其中的氧气和水蒸 气)及降水都会吸收和散射电磁波, 使频率在1GHz以上的电磁波的传播 衰减显著增加,如图3-6所示。
频率(GHz) (a) 氧气和水蒸气(浓度7.5 g/m3)的衰减
衰 减
(dB/km)
降雨率
频率(GHz) (b) 降雨的衰减
图3.1-6 大气衰减
四、散射传播
1、电离层散射 机理 - 由电离层不均匀性引起 频率 - 30 ~ 60 MHz 距离 - 1000 km以上
当频率范围为3~30 MHz (波长为10-100m)的短波(或称 为高频)无线电波射入电离层时, 由于折射现象会使电波发生 反射,返回地面,从而形成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
电离层厚度有数百千米,可分为D、E、F1和F2四层, 如图3.1-1所示。
0 A 地球
F F
E D
B
300 km
F
地球反射点
A
B
图 3.3 – 3 调制信道数学模型
于ei(t) 。
f[ei(t)]中的“f”表示网络对输入信号产生影响的某种函数。
显 然 , 只 要 “ f” 不 满 足 无 失 真 传 输 条 件 ( 即 满 足 失 真 传 输 条
件),网络就会使ei(t)发生畸变。作为数学上的一种简洁,不妨 令f[ei(t)]=k(t). ei(t)。其中, k(t)依赖于网络特性,它对ei(t)来说 是一种乘性干扰。因此,式(3.3-1)可以写成:
发射天线
h
距离: 和天线高度有关(r=6370km)
d D
传播途径 接收天线
D2 D2
h
m
8r 50
(3.1-3)
r
r
地面
式中,D – 收发天线间距离(km)。 [例] 若要求D = 50 km,则由式(3.1-3)
D2 D2 502 h 50 m
8r 50 50
增大视线传播距离的其他途径
编码信道是指编码器输出端到译码器输入端的部分。 即编码信道包括调制器、调制信道和解调器。
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是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两种广义信道, 如果研究的对象和关心的问题不同,还可以定义其他形式的广 义信道。
二. 调制信道的数学模型
信道的数学模型用来表征实际物理信道的特性,它对通 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是十分方便的。
1.5
1.7
光波波长(m)
图3.2-6 光纤损耗与波长的关系
损耗最小点:1.31与1.55 m
作业
思考题(自作): P84 4-10,4-11 4-12
3.3 信道的数学模型
☻ 信道模型的分类 ☻ 调制信道的数学模型 ☻ 编码信道模型
一、信道模型的分类: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信 息 源
信 源 编
2、对流层散射 机理 - 由对流层不均匀性(湍流)引起 频率 - 100 ~ 4000 MHz 最大距离 < 600 km
3、流星余迹散射:由于流星经过大气层时产生很强的
电离余迹使电磁波散射的现象.
流星余迹
图3.1-8 流星余迹散射通信
流星余迹特点 - 高度80 ~ 120 km,长度15 ~ 40 km 存留时间:小于1秒至几分钟 频率 - 30 ~ 100 MHz 距离 - 1000 km以上 特点 - 低速存储、高速突发、断续传输
距离:数百或数千千 米 (低频和甚低频段)
天波(电离层反射波)
频率:2 ~ 30 MHz 特点:被电离层反射 一次反射距离:<
4000 km 寂静区:电磁波不能
到达的区域。
传播路径 地面
图3.1-2 地波传播
信号传播路径 地面
图 3.1-3 天波传播
视线传播:
频率 > 30 MHz
d
图 3.3 – 2 调制信道模型
二端口的调制信道模型, 其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有
e0 (t) f [ei (t)] n(t)
(3.3 - 1)
式中,ei(t)为输入的 已调信号; eo(t)为信道 总的输出;n(t)为加性
噪声(或称加性干扰),
n(t)与ei(t)不发生依赖关
系,或者说, n(t)独立
图 3.1-4 视线传播
➢ 中继通信:
➢ 卫星通信:静止卫星、
移动卫星
图3.1-5 无线电中继
➢ 平流层通信:利用位于平流层的高空平台电台代替卫星作为 基站的通信。
三、电离层和大气层对于传播的影响
电离层对于传播的影 响
反射
衰 减
(dB/km)
水蒸气
氧 气
散射
大气层对于传播的影 响
散射
吸收
根据应用情况不同,在光纤线路中可能设有中继器(也可 不设)。中继器有两种类型:直接中继器和间接中继器。
直接中继器就是光放大器,它直接将光信号放大以补偿光 纤的传输损耗,以便延长传输距离;
间接中继器就是将光信号先解调为电信号,经放大或再生 处理后,再调制到光载波上,利用光纤继续进行传输。
在数字光纤信道中,为了减少失真及防止噪声的积累,每隔 一定距离需要加入再生中继器。
通信原理
第3 章信道
3.1 无线信道 3.2 有线信道 3.3 信道的数学模型 3.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5 信道中的噪声和信道容量
返回主目录
3.1 无 线 信 道
■■ 信道的定义及分类 ■■ 无线信道的电磁波 ■■ 电离层和大气层对于传播的影响 ■■ 散射传播
一、信道的定义及分类
信道:是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通信设备。 或者信 道是指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

加 密
信 道 编

数 字 调

信道
数 字 解 调
信 道 译

解 密
信 源 译

受 信 者
噪声源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图 3.3 –1 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调制信道是指从调制器的输出端到解调器的输入端所包 含的发转换装置、 媒质和收转换装置三部分。
当研究调制与解调问题时,我们所关心的是调制器输出 的信号形式、解调器输入端信号与噪声的最终特性,而并不关 心信号的中间变换过程。因此,定义调制信道对于研究调制与 解调问题是方便和恰当的。
n2 n1 折射率
光纤
(a)
结构 纤芯
n2 n1 折射率
包层 (b)
按折射率分类
阶跃型 梯度型
n2 n1 折射率
125
按模式分类 7~10 多模光纤 (c)
单模光纤
单模阶跃折射率光纤
图3.2-5 光纤结构示意图
损耗与波长关系
1.31 m 1.55 m
0.7
0.9
1.1
1.3
作业
思考题(自作): P84 4-2,4-3,4-4

题 : P84 4-1
3.2 有 线 信 道
◆ 传输电信号的有线信道 ◆ 光纤信道
一、传输电信号的有 线信道
1、明线:平行架设在 电线竿上的架空线 路。它是导电裸线 或带绝缘层的导线。
明线传输损耗低, 但易受天气和环境 的影响,对外界噪 声干扰较敏感,很 难沿一条路径架设 大量的成对线路。 现逐渐淘汰。
广义信道除了包括传输媒质外,还包括通信系统有关 的变换装置,这些装置可以是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馈线与 天线、调制器、解调器等等。
这相当于在狭义信道的基础上, 扩大了信道的范围。 它的引入主要是从研究信息传输的角度出发,使通信系统的 一些基本问题研究比较方便。
广义信道按照它包括的功能,可以分为调制信道、编 码信道等。
图 3 .1-1 电离层结构示意图
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化,电离层的密度和厚度也随时间随机 变化,因此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也是随参信道。
在白天,由于太阳辐射强,所以D (距地面60-80km)、E (100-120km) 、F1 (150-200km)和F2四层都存在。 在夜晚,由于 太阳辐射减弱,D层和F1层几乎完全消失,因此只有E层和F2层 存在。
解调 电信号
图3.2-4 光纤信道的一般组成
光纤信道由光源,光纤线路及光电探测等三个基本部分组 成。
光源是光载波的发生器,目前,广泛应用半导体发光二极 管(LED)或激光二极管(LD)做光源。光纤线路可能是一根或多 根光纤。在接收端是一个直接检波式的光探测器,常用PIN光 电二极管或雪崩二极管来实现光强度的检测。
图 3.2-3(a)所示。
绝缘 体
塑料 外皮
外层导体(屏蔽层) 内层导体
同轴电缆由同轴的两个导体(a)构成,外导体芯是一个圆柱形的
导体,内导体是芯金属线,它们之间填充着介质1。
四芯
1
四芯



线
B
A
4
2
实际应用中同轴电缆的外导体是接地的,对外界干扰
具有较好的屏蔽作用,所以同轴电缆抗电磁干扰性能较好。
在有线电视网络中大量采用这种绝缘体结构的同轴电缆。
为了增大容量,也可以将几根同轴电缆封装在一个大
的保护套内,构成多芯同轴电缆,另外还可以装入一些二芯
绞线对或四芯线组,塑作料外皮为传外层导输体(屏控蔽层)制内层信导体号用。
(a) 芯
芯 1
四芯 1

B

四芯
线 A


4
2

2 3


1

6
2


5

3
4
3.2-1 架空明线
2、对称电缆:是在同一保护套内有许多对相互绝缘的双导线 的传输媒质。
通常有两种类型:非屏蔽(UTP)和屏蔽(STP)。导线 材料是铝或铜, 直径为0.4~1.4 mm。
为了减小各线对之间的相互干扰,每一对线都拧成扭绞 状,如图 3.2-2所示。 由于这些结构上的特点, 故电缆的传输 损耗比较大, 但其传输特性比较稳定,并且价格便宜、安装 容易。
对称电缆主要用于市话中继线路和用户线路,在许多局 域网如以太网、令牌网中也采用高等级的UTP电缆进行连接。 STP电缆的特性同UTP的特性相同,由于加入了屏蔽措施,对 噪声有更好的屏蔽作用,但是其价格要昂贵一些。
对称电缆:由许多对双绞线组成。
导体
绝缘层
图3.2-2 双绞线
塑料外皮 双绞线(5对)
3.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与对称电缆结构不同,单根同轴电缆的结构图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