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川教版1
秋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word教案
———川教版第二单元第 8 课 课题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
铜梁实验中学
授课 教师
课型
新授课 2016 年 11 月 3 日
地点
邓 晶
时间
(1)识记与理解: 1、理解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标志; 2、记住变法的时间,理解变法的原因、主要内容和作用; 3、了解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 (2)能力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培养学生分析、提取及概括图片有效 信息的初步能力; 2、通过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掌握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初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商鞅之死,体会变法的曲折与艰辛; 2、通过都江堰构造和作用的学习,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智慧。
[课堂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初步学会识图
由战国时代的特点“乱”和“变”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观看视频 学生思考
一、秦国崛起之政治篇——制度更新 (一)变法原因——为何变? 播放视频《百家讲坛》商鞅变法的背景。 结合视频、课本图片以及辅栏“读读”,通 过启发式教学解决变法原因。 (二)主要内容——怎么变? 1、 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交流”解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教师点评升华,解决教学重难点 (1)播放故事《一个奴隶主的烦恼》,解决 “改革土地制度”的难点; (2)播放视频《军功爵制》感受秦军的战斗 力; (3)通过动态图示的演示,解决“迁都、县 制、编制户口、连坐”等问题。 (三)变法作用—怎么样? 出示史料让学生结合教材理解变法的作用。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意识。 二、秦国崛起之经济篇——兴修水利 1、出示地图,认识巴国、蜀国的地理位置。 2、播放视屏《都江堰》,学生自主学习。 3、通过师问生答的方式解决疑惑。 三、秦国崛起之军事篇——军事角逐 由于本篇不是教学重点,因此通过展示地 图,了解长平之战即可。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学案川教版
商鞅变法[课程标准]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一、商鞅变法前的秦国1.秦襄公时,拥立周平王有功,被封为诸侯。
2.秦穆公时,成为诸侯大国。
企图向东拓展,参及中原争霸未果。
3.秦献公即位后,实行改革,便于向东扩展。
4.秦孝公时,决心彻底改变秦国卑弱的局面。
发出求贤令,将商鞅招到秦国,从而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变法运动。
[教材互补]秦国位处西部,据有今陕西省大部和甘肃省一局部,及西部各族为邻。
公元前7世纪后期,秦国曾“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步入春秋强国的行列。
然而,秦国毕竟偏居关中,比中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要落后。
(人教版)[归纳总结]对商鞅变法背景的理解可从以下三方面思考:(1)必要性:秦国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地位低下、文化上社会风习落后;(2)可能性:偏处西部、前代变法经历、孝公支持、商鞅到来;(3)准备:商鞅阐述变革、舌战保守派、取信于民。
深化探究材料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及之分土。
思考秦孝公为什么要公布?求贤令?呢?结果如何?答案(1)原因:当时秦国力量弱小,东方各国都看不起秦国。
秦孝公想改变落后的面貌,通过变法到达富国强兵的目的。
(2)结果:吸引了各方有识之士来到秦国效力,商鞅正是在“求贤令〞的感召下来到秦国的。
二、商鞅第一次变法1.概况:开场于公元前356年,以政治改革为主,辅之以相应的经济改革。
2.主要措施(1)公布法律,制定连坐法。
(2)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4)“燔诗书而明法令〞,整肃吏治。
3.作用:国力日益强盛,对外战争接连取得胜利。
[教材互补]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秦国原先的乡镇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定居点。
商鞅变法时,为了加强管理,对居民进展户籍登记,以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实行连坐制度。
规定什伍之内相互有告奸、举盗的责任,一家犯法,其余人家必须揭发,隐瞒不告的,就要同罪连坐。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学设计川教版
《商鞅变法》一、课标要求: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结局和历史作用;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培养学生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方法:运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学习本课内容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变法前商鞅舌战旧贵族,勇于和旧势力进行斗争;变法中奖罚分明,不畏强权,坚决处罚纵容太子犯法的旧贵族;秦孝公死后,旧势力反扑,商鞅被车裂而死,但秦法未亡等史实,使学生明确变法是不同阶层利益的再分配,充满着矛盾和风险,商鞅不畏强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重点]1、分析和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2、认识商鞅变法特点及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 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进一步认识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从而认识改革的曲折性。
[教学准备] 课前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布置预习、Powerpoint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109年之间,秦同东方六国共作战65次,获取全胜58次,斩首129万,拔城147座,在攻占之地共建立了14个郡。
秦军事如此辉煌得益于商鞅变法。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下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结合材料思考,商鞅生活在一个怎样风雷激荡的时代?1、(给出材料)复习提问,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总体描绘:大变革、大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经济: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各国变法;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人阶层崛起;文化:百家争鸣。
2、(给出材料)分析秦国因素。
3、(图片)分析变法的其他因素。
最后,总结:时代特征:大变革、大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经济、政治、阶级、文化秦国因素:秦国落后于其他六国。
个人因素:(1)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广纳贤士,变法图强。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 省优获奖课件
课堂小结
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的背景 2.商鞅变法的内容 3.商鞅变法的影响 1.秦灭巴蜀,设郡县管理 2.都江堰的主持修建者、特点、作用 3.都江堰修建的意义 1.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深远影响 秦国的强大 2.长平之战对战国形势发展的影响
都江堰的修建
学习测评
1.商鞅变法发生在( )。 A.商朝 B.西周
(二)长平之战对战国形势发展的影响
1、这场战争,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赵国经此 一役元气大伤。战后,各国无力与秦国对抗。 2、长平之战,为秦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大大地加速了秦统一中国的进程。
小组合作探究
战国后期秦军战无不胜的原因有哪些?
1、秦国的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 国家。 2、秦国的军力、军备的强大。 3、重用人才是秦国的一贯策略,一大批人才投奔秦国而 去,成为秦国一统天下的重要人才支柱。 4、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修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秦 军粮草充足。 5、统一是大势所趋,统一符合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 潮流,是民心所向。
第8课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
一、商鞅变法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铁器和农耕的推广
铁 犁 铧
铁锄
铁 镰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青铜牛尊 铁双镰范(战国时期)
河北省兴隆县古洞沟出土。 此范系单范,背后有弓形把手, 一次可铸两镰。 牛的鼻子套一圆环,说明牛已被 用来干活。
秦孝公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下令求贤。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国君:秦孝公
各抒己见
议议:你认为商鞅变法措施中哪 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3、变法的主要措施
经济(1)改革土地制度——废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富)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名师教案 川教版
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1教学目标课标要求: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的: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措施,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及意义。
能力和方法:通过分析商鞅变法原因,措施,影响以及变法成功的原因,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
采用讨论的形式,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及意义。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会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观念、制度、政策都要随时代的发展而改革,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
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不畏困难、追求真理、进取创新等良好品格的教育。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的评价教学难点:改革派和保守派的观点分歧;商鞅变法的某些措施的含义及作用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3分钟):课前放音乐《幽灵盛典》点缀后面要放的《五马分尸》同学们好!很高兴能与大家共同完成今天的学习,和老师一起来比一比这个动作(V)找找默契,非常好!当我们翻开过去的历史,听闻酷刑,不寒而栗。
请同学们带着平常心态观看这触目惊心的一幕。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32秒钟,表情:摇头说,惨啊,真的是太惨了,血腥!这就是我们古代刑罚中常说的五马分尸,也就车裂,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位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改革家曾遭此刑,他是谁呢?(生答,),那为什么他会受此刑呢?这就要追朔到他的那场变法,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一番,让我们一起回到两千多年前七雄纷争的战国时代吧!请同学们打开书44页我们共同学习第8课商鞅变法。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我们以商鞅变法为核心,围绕以下3个问题展开:为什么“变”?怎么“变”?“变”的结果怎么样?快速解剖教材从44页至47页浏览一下,实际上这3个问题分别指的是哪一些?看哪一位同学表现最积极?学生:指出三个教材子目即给予大力鼓励。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 川教版
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1教学目标课标要求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2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学习难点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次变法,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奠定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基础,商鞅变法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又为什么能够成功是本课的任务。
活动2【活动】课前预习一.商鞅变法的背景:1.商鞅变法的大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1)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宗法分封制破坏,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
新兴阶级日益壮大。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
(3)社会(军事):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战争的需要是改革的直接动力。
(4)思想:百家争鸣中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2.商鞅变法的原因:(1)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3)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二.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其作用:措施内容影响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废除了井田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了国家财政,增强了国家实力。
但是重农抑商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经济领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秦国经济的发展。
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政府能切实有效的行使权力,同时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普遍推行县制县制成为新的政体制度,而国君直接任免官员使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利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的影响以及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崛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秦国在变法后的强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已经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可能还不太清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掌握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崛起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历史评价能力,认识商鞅变法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四. 教学重难点1.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
2.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崛起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崛起原因。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历史事件,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商鞅变法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以便于教学演示。
3.历史资料:收集与商鞅变法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时给予学生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崛起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评价。
4.巩固(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商鞅变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原因及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讨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了解,研究过程,帮助学生感知人类生产进步与社会变革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养成自主探究的个性与习惯,逐步掌握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商鞅变法的教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商鞅“便国不法古”,勇于创新、勇于改革的精神,另一方面教育学生认识改革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但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历史将永远铭记他的英名,从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学习历史的时间不长,掌握的历史知识不多,用故事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
难点: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背景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前引导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方面的变化,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使社会发生了大变动。
那么,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又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变法时代”。
活动2【讲授】导入新课
各国的变法运动
要求学生看课本第一目内容,分组讨论四个问题。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要相继变法?
2.各国相继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3.魏国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李悝变法有什么历史作用?
4.楚国吴起变法主要内容有哪些?吴起变法有什么历史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后,师作讲解补充。
活动3【讲授】展示图片“商鞅
请一个学生简单介绍商鞅
商鞅是卫国人,他为什么会在秦国实行变法呢?
活动4【活动】秦孝公求贤
学生讲“秦孝公求贤”的故事,讲、听、看结合
活动5【活动】商鞅变法
要求学生看课本第二目内容,分组讨论下列三个问题。
商鞅何时开始变法?任用商鞅变法的是谁?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商鞅变法有何历史作用?
活动6【活动】徙木立信
欣赏历史话剧“徙木立信”,请学生上台表演话剧,以此教育民众必须认真地遵守新法,由此引入商鞅变法的内容。
活动7【讲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教师重点讲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逐一分析制定每条内容的目的,哪些人会支持变法?哪些人会反对变法?
活动8【活动】商鞅舌战守旧派
学生表演“商鞅舌战守旧派”故事。
讲、听、看结合。
活动9【讲授】商鞅被处以“五马分尸”酷刑
观看商鞅被处以“五马分尸”酷刑的视频,了解当时刑法的残酷,商鞅变法的不易。
但商鞅制定的新法已在秦国产生了很大的效益和影响,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因此商鞅死后,他的主张及法令没有被废除,而是继续得以贯彻执行,并成为后来秦国变为七个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商鞅虽死,而秦法未败”。
活动10【讲授】商鞅变法历史作用
生回答“商鞅变法有何历史作用?”然后师详讲。
活动11【活动】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展示思考题“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它给予了我们怎样的启示?”生答后,师讲解。
活动12【讲授】各国变法的结果
各国变法的结果:通过各国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封建制度得以确立,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活动13【活动】小结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所学要点,师生共同回顾。
活动14【讲授】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重难点突出,成功完成了教学任务,特别是历史故事,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在启发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上还要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