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证据法》考试总结详细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证据法在何处

一、概念:1、狭义的证据法是当事人在案件事实的认定时,解决一定的认定行为准则和事实认定标准问题及诉讼风险分担的法律。2、广义的证据法是有关证据收集、制作、保全、提交以及运用的法规的总和。

二、调整对象:证据和证明问题

三、渊源:1、法律层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基本法律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一般法律;2、法律解释:包括综合性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和单行司法解释;3、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颁布的有关适用证据的规范性文件;4、国际条约;5、其他规范性文件。

四、证据法模式:1、英美法系的证据法模式以英、美两国为代表,即以成文证据法为主;2、大陆法系的证据法以法、德、俄、等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高度的成文法典化是其共同特点。

五、证据法选择适用:一结合具体案情,确定需要解决的证据法问题,以此为联合点;二是结合现有证据法体系,确定可使用的法律条款,必要时正确化解法律条款间的冲突

第二章什么是证据

一、证据概念:是证明事实的依据,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全部诉讼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证

据的搜集和运用进行。

二、证据的真实性:1、证据的真实性也叫做证据的客观性或者确定性。在任何一起案件的定案依据

中都存在着证据不完全属实的可能性。而且就每一个具体证据来说,其中也存在着不完全属实的可能性。2、就每一个具体案件来说,人们对证据和案件事实的认识都不是“绝对真理”,都只能是“相对真理”。

三、证据资格:是指证据能够被法庭采纳的资格。1、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应该具有客观存在的

属性,或者说,证据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东西。2、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或争议事实具有一定的联系,属于证据的自然属性。3、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的收集主体、程序和表现形式都必须合乎法律的规定(主体合法、合法的形式、收集程序合法)。

第三~四章证据的种类和分类

一、证据的法定形式:1、证据的法定形式,是立法者根据证据的存在和表现形式所作的法律划分,可以简称为“证据在法律上的划分”,也叫“证据的种类”;法定形式:1、刑诉法42条规定有七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

2、民诉法63条第一款规定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3、行诉法31条规定: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二、证据的学理形式:指在理论上将刑事证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别,也叫“证据的分类”。二者区别,前者是一种立法规定,后者是一种学理分类。1、根据表现形式不同:言词证据与实务证据;2、按证据是否来源于案件事实: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3、根据证据与案件只要事实的关联性: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4、以证据的证明作用划分:控诉着呢根据与辩护证据。

第五、六、七章司法证明

一、司法证明概念:是指诉讼当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则,通过举证和质证来反驳不利于自己的诉讼主张,追求有利于自己的诉讼结果的法律行为。

二、司法证明的特点:1、规范性;2、对抗性,这是司法证明在程序方面的重要特征。3、时效性,也是程序方面的重要特征。

三、证明对象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证明对象是指由实体法律规范所确定的,对诉辩请求产生法律意义的,应当由当事人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2、特征:与审理案件有关联的事实;必须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证明对象的确定与尸体法律规范中的要件事实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三大诉讼法证明对象:(一)刑诉法:1、被指控犯罪行为构成要件的事实;2、与犯罪行为轻重有关的各种量刑情节的事实;3、排除行为的违法性、可罚性的事实;4、排除或减轻刑事责任的事实;5、刑事诉讼程序事实;6、办理死刑案件的证明对象。(二)民诉法:一般性归类:按照部门法的规定对证明对象进行一般性的归类,调整范围和方法的共同性,同一部门法调整的所有案件的证明对象都是基本相同的,都是围绕特定的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与客体。(三)行诉法:1、与被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事实;

2、行政赔偿构成要件的事实;

3、行政诉讼程序事实;

4、涉及案件审理的特殊法律事实。

五、司法证明的基本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去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结论。2、裁判性原则:是说司法裁判必须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又称为“证据为本原则”;3、直接言辞原则:其旨要在于对案件作出裁判的法官必须直接对证据进行审查,认定案件事实。

六、逻辑推理:就是从已知事实或者判断出发,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或者规则,推导出新的认识或者判断。

七、司法认知:是指法官对于有待认定的事实,在审判中不待当事人举证,而直接予以确认,作为判断的依据。

八、推定:根据两个事实中间的一般联系规律或者“常态联系”,当一个事实存在的时候,便可以认定另一个事实的存在。

第十一、十五章认证与审查评断证据

一、认证的概念:1、认证的主体是事实审理者,即法官。2、认证的对象是证据;3、认证的客体是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二、证据的审查判断:1、审查判断证据是指司法人员鉴别、分析现有证据和证据材料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据此认定案件事实,并作出认定结论的专门活动。

三、认证规则:1、证明能力的认证规则:即证据被采纳的资格,是证据作为定案根据的第一道门槛;主要从证据的关联性和合法性两个方面进行。2、证明力:属于自由认证的范畴。即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私文书证;经过公证的证据其中名利一般大于未公正的证据;人民法院委托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当事人没有提出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和理由的,可以认定其证明力;书证、物证原件或与原件、原物核对无误的书证、物证副本,可以认定其中证明力;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的复制件,可以认定其证明力;原始证据一般大于传来证据;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人提供的有利于该当事人的证据等等。

四、证据审查判断内容:审查判断证据是司法人员等在诉讼过程中对证据进行分析、研究和判断,找出它们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确定其证据能力有无和证明力大小的一种特殊活动。即“收集和提交证据、审查判断评断证据能力、审查判断证明力、认定案件事实”。

五、证据力的审查评断标准: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证据证明力标准为确定性标准与充分性标准。1、证据的确定性标准指的是证据的一种实际意义上的真实性,称为可靠性;2、证据的充分性,是指有关证据对待证事实达到了较高的证明价值。

六、证据可靠性审查:(1)物证证明力的审查评断:1、审查物证的可靠性,审查评断是否真实可靠,判断该物证是否具有客观性;2、评断物证的证明价值,审查物证的证明价值如何,主要是认定物证本身及其与其他证据构成的组合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程度如何。(2)书证证明力的审查评断:1、审查书证的可靠性,一应当识别书证有无伪造、变造的痕迹,必要时可以根据书证的保管情形进行全面衡量,二应当审查书证的获取过程,包括该书证是由什么人提供的、是在什么条件下提供的、所提交的是否原件、提取过程中是否遭到破坏等。2、评断书证的证明价值:一应当查明和确认有关书证所记载、表述的内容的确切含义;二应当查明和确认书证与待证事实是否存在内在的、必然的关联性;三应当查明和确认书证的内容是否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3)视听资料证明力的审查评断:1、审查视听资料的可靠性:一对视听资料的制作主体、方式、形成的时间、地点、条件及周边环境加以审视、查明,即确认有关视听资料是由何人录制、摄制、输入的,以及制作的具体地点、时间和当时的具体环境状况;二应对制作、存储视听资料的有关技术设备的性能加以审视、查明。2、评断视听资料的证明价值:一对视听资料所反映的内容加以审视、查明;二就视听资料与案件之间的关联性大小进行认定。(4)证人证言的审查评断:1、审查证人证言的可靠性:从证人证言的来源方面展开审查;应当审查证人证言的形成过程;应当审查证人与案件当事人或案件本身是否具有利害关系;审查评断证人的品格、操行、年龄。2、评断证人证言的证明价值。(5)当事人陈述证明力的审查评断:1、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讼诉证明力的审查评断:从发生正义的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方面,审查评断当事人陈述所具有的证明力;审查评断当事人陈述与其他证据有无矛盾,是否能够相互印证。2、刑事被害人的陈述证明力的审查评断:审查评断被害人陈述内容的来源;审查评断被害人的检举、控告是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的;从被害人陈述的内容是否符合情理、是否前后一致等方面审查;从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关系方面进行审查评断;从被害人的品格修养与一贯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