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核心理念解读
学校文化--教育理念解读
学校⽂化--教育理念解读景⾏⽂化景⾏,语出《诗经·⼩雅》:“⾼⼭仰⽌,景⾏⾏⽌。
”本指⼤道,现引申为对⾼尚道德的崇敬与学习。
永泰实⼩在全校⼤⼒推⾏“景⾏⽂化”既契合了学校开创者的期望,也是符合当前教育形式的最佳之选。
景⾏书院是永泰县启蒙教育的发源地,永泰实⼩⼗易其名,数易其址,景⾏⽂化伴随⼀路。
景⾏,表明了学校开创者对先贤孔⼦及其儒家⽂化的推崇,是对历代贤⼈⾼尚道德的敬仰与追求;景⾏,是学校充分开发利⽤现学校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的壮举。
⼤⼒推⾏景⾏⽂化,需要学校坚持以⼈为本教育理念,积极进⾏教育教学改⾰,充分发挥实验、⽰范、辐射作⽤,努⼒办⼈民满意的教育;激励全体教师修⼰成⼈、因材施教、诲⼈不倦、循循善诱,实现职业理想和教孩⼦成长在活动中理念衢州城南⼩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这⼀理论基础,顺应现代教育改⾰⽅向,⼤⼒倡导活动教育,以学⽣为主体,让他们⾃主、全⾯地参与到各种有益⾝⼼健康的活动中,结合教师的正确引领,从中获取知化,以此开启学⽣⼼灵智慧,引领学校⽂化建设征程,全⾯提升学校核⼼竞争⼒。
“孩⼦成长在活动中”作为核⼼理念,有着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
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曾主张“⼉童中⼼”,强调要让⼉童通过实践活动和接触实际事物来获得知识与技能。
瑞⼠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倡学校⽇常的教与学紧多⾯向⾃然与社会,在⽣活与实践中汲取成长养分。
这些影响⼴泛的教育理论都不失为活动教育产⽣的基础,也为“孩⼦成长在活动中”的提出提供了强⼤的理论保障。
“孩⼦成长在活动中”作为核⼼理念,有着⼴泛的践⾏场所。
我们知道,教育有三⼤场——学校场,家庭场,社会场。
因此,“孩⼦成长在活动中”也应贯彻落实于所有“场”内,既包括学校的⽇常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课家庭集体活动中,应以尊重为前提,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强调家庭⽓氛的和谐与温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则应以团队精神为核⼼,强调活动规划与组织纪律性,强调创新意识的培育与探索精神的提升。
学校核心理念
以翰墨传承文化,用特色创建品牌办学特色:书法教育办学理念:传承翰墨文化,奠定做人基石理念的解读:我们认为,汉字在今天已不单纯是承载信息的符号,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将汉字本身演绎成为一种厚重的文化,而这种凝结着民族智慧、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的文化,我们称之为“翰墨文化”。
这种独特的学校文化成为东里小学立校的根基和灵魂,发展的力量和源泉。
“传承翰墨文化”是书法教育的显著特征,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它强调的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应确立文化育人的意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用博大精神的文化影响人,培育人。
我们重视让小学生从小写好汉字,修习书法,既是让孩子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又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奠定做人基石”,是实施“书法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它要求学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不舍本逐末,不追求功利,始终把这个任务放在首位。
所谓“做人基石”是指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意志品质和人生智慧。
我们强调“基石”概念,就是要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准确把握学校的整体发展的方向,有效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办学思路: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通过创设浓郁的书法氛围,探索以课堂为主,课外校外为两翼的新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努力营造“翰墨校园”,为学生创建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打造教育品牌的理想平台。
育人目标:字品人品俱佳包含着两层意思:字品,即东里师生应人人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人品,教师追求“仁爱、豁达、知性、儒雅”;学生追求“诚信、正直、聪慧、优雅”。
教师文化:翰墨飘香育桃李,书道立德润童心学生文化:书中华汉字,做龙之骄子环境文化:构建富有中国韵味的墨香校园(墨香溢、茶香远、琴声扬、书声朗、诗情韵、画意浓);课程文化:育美养行、通慧养性、启智养德标识文化:校徽——设计说明:我校所处地理位置与天坛公园一墙之隔,绿荫环绕,环境优美。
求真-----校园文化解读
求真 -----校园文化解读前言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我校创建于1914年,屠商捐资兴学,筚路蓝缕,历经苦难,屡创辉煌,擦亮了百年名校品牌。
几十年来,潜心打造的“求真”校园文化已成为学校闪耀的名片。
“求真”是一种传承,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核;“求真”是一种思想,是雁江一小生命成长的灵魂;“求真”是一种品质,是学校文化相沿成习的指南。
第一部分百年薪火相传千秋至臻致远薪火相传,传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传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
至臻致远,致“幸福童年、个性发展”的育人目标,致“知行合一”的教育境界。
一、箴言学校管理与时俱进,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导,以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构学校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教育科研、素质教育、教师成长”等方面在市内外的影响力,把学校办成一所省内知名的新时代领航学校。
感动于陶行知先生的箴言:“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我深知:新时代学校管理者角色的神圣使命、应尽职责和勇于担当。
——做“整个”的新时代学校管理者,坚强党性,表率师生!——做“整个”的新时代学校管理者,公平公正,大爱无疆!——做“整个”的新时代学校管理者,胸怀全局,提升质量!——做“整个”的新时代学校管理者,教人求真,树成真人!学校将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五育并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陶、师陶的教育实践,提升个人和团队的素养,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和不懈的追求。
二、我们的百年名校1914年(民国三年),由陈锡安等屠商代表集资创办了资阳县屠商私立女子师范附属小学,历经百余年发展演变为资阳市雁江区第一小学。
百余年来,学生由首创之初的1个班56人,发展到先后引领创办四所分校:2006年创设马鞍分校(现马鞍学校),2019年建立雁江一小青年路分校,2021年创建高新区第一小学,2022年领建雁江一小城东分校。
阐述学校核心文化理念
学校核心文化理念建设整体情况学校围绕“匠心筑梦、德厚技长”校训,认真贯彻落实三风(校风:学思并重,知行合一;教风:求真求精,求善求美;学风:自信自觉,自强自立)建设,提出职业教育发展要“为孩子谋一个好前程”办学理念。
从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一、物质文化建设。
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突出“工匠文化”特色,学校与企业搭接、教室与车间搭接、学生与工匠搭接。
既实现“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达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棵树木能育人”的普适性目标,又达到“匠心筑梦,德厚技长”职业养成目标。
1.完善的校园设施。
学校以高职院校标准规划设计建设校园建筑,用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建设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美好心灵,激发人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2.专业的车间文化。
学校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把生产线引入实训车间,把职业素养引入课堂教学,在实训室充分展示车间文化,用企业先进的6S管理体系管理实训和教学,让学生在教学实习中感受职业情操,浸染职业韵味。
学校要求:实训场所必须体现生产氛围,从生产线的布置,到标语、指示牌、记录板等均要和实际生产现场接轨;教学内容必须体现企业精神,学生要有员工的觉悟,教室要有车间的感受。
3.活泼的班级文化。
学校通过学生社团、自律委员会、宿管会、学生会等开展多种活动,营造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
武术表演、舞蹈培训、主持人竞选、辩论比赛、服装走秀等成为课余常态,要有固定的场所,有团队章程,有行动计划,有发展目标,要主导学生审美认知,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二、精神文化建设。
洛一高附小核心文化理念
洛一高附属小学校园文化核心理念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有九朝古都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然而,世人皆知洛阳牡丹闻名天下,殊不知荷花与洛阳也颇有渊源。
佛学首传于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又是佛教鼎盛时期物化的产物,而莲花就是佛教的圣物。
“花开见佛性中的“花””即指莲花。
洛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周易》《道德经》哲学思想形成于此,是河洛文化中最为璀璨的双子星,而河洛文化的本质是“合和”文化。
洛一高附属小学就位于洛阳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鉴于洛阳与荷花、“合和”文化的历史渊源,我校遂以“和荷”精神为核心文化理念,努力把一高附小打造成千秋洛水大中原的“生命荷塘”!一、背景初着意于“合”教育,间着意于“和”文化,现发现了“荷”精神。
由“合”的制度规范到“和”的文化融合,再进化到“荷”的天人合一,三he达成了学校品位跃升!“和”文化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
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
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校园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004年,由于洛南新区的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来自三处不同地方的小学进行了合并,这一“合”的过程造就了我校的前身:洛龙区龙和小学。
这不仅是一次形式上的合拢,更意味着三校人、事、物的一次大融合。
本着团结、合作、共赢的初衷,为使三校教师、学生、家长群体能够尽快地凝聚起来,“合”教育理念是当时我校唯一的选择,它伴着学校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实现了从资源的整合到学校多元文化不断融合。
2013年,龙和小学进入了发展阶段,经过深思熟虑,学校提出了“和”教育的理念。
“和”是一种至善的状态,是不同事物之间通过搭配、融合、平衡达到最为圆满的一种完美关系。
依据这一理念,学校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着手,注重家庭、学校、学生三方间的有效互动,使学生在和顺的学习环境下成长,使教师在和畅的教学环境中提高,使家长在和悦的教育环境下满意,我们的学校逐渐充满和谐、快乐,我们的学校也成为全校师生的幸福家园。
向阳校园文化解读
向阳校园文化解读向阳校园文化,是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
它以阳光、健康、开放、创新为核心价值观,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本文将对向阳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进行详细解读,并探究其在学生成长、教育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1.向阳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向阳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阳光、健康、开放、创新四个方面。
阳光:阳光代表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光明磊落的品质。
在向阳校园文化中,阳光代表着师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乐观、自信的心态。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迎接挑战。
健康:健康代表着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在向阳校园文化中,健康强调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学校注重开展多样化的体育和文艺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审美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等服务。
开放:开放代表着包容和接纳不同的思想和观念。
在向阳校园文化中,开放鼓励师生们开放思维,勇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尊重多元化和差异化的存在。
学校注重营造开放包容的校园氛围,提供多种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创新:创新代表着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在向阳校园文化中,创新强调鼓励师生们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探索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各种实践和创新机会,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向阳校园文化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向阳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阳光、健康、开放、创新的核心理念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品质。
其次,向阳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校园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例如,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文艺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校园文化建设核心理念文档 (2)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师生发展理念 2009-09-24区教委主任田京生校园文化就是一个学校的品牌, 一个学校的文化教育力。
在我们看来, 一所好的学校, 一定有优秀的校园文化, 而优秀的校园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的品牌, 品牌就是特色。
西城区教育历史悠久 , 蔡元培、李大钊、鲁迅、陶行知、老舍、杨振宁、邓镓先等知名人士都曾在西城区校园里留下了永远的身影, 加之众多的名校 , 这些能够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西城区基础教育与众不同的深厚文化底蕴。
西城区的基础教育拥有着大量珍贵的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 正是这些文化遗产的积淀更加映衬了西城区基础今天的辉煌。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遗产, 理当发扬光大。
教育要面向未来, 我们还要强调现代意识, 表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 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着力体现时代精神,吸纳补充先进文化的营养, 构建校园新文化体系, 用全新的文化培育一代新人, 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及时总结宣传这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成果对搞好全系统和谐校园建设大有益处,对西城区“文化兴区”战略的实施 , 带动西城区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 贡献我们的力量。
一、什么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与现状的综合体现,它是学校的历史传统、发展理念、教育风格、办学特点等一系列非物质因素的长期积累、总结提升的综合体现。
这种精神体现又强烈的作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 , 影响着办学方向、教育质量、社会声誉。
形成了凝聚人心 , 全面育人的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在学校发展、改革、建设过程中有两个层面的反映 , 一是表层反映 , 校园的环境建设 , 教师的各类教育活动 , 学校的校训、校规、校徽、校歌 , 代表性的标识。
二是深层反映 , 学校的办学传统、校长的办学思想 , 学校的管理特色 , 教师的教育风格 , 以至于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准则 , 习惯的影响。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实施幸福教育,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大器人物。
以“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为核心理念,文化理念是“习惯养成教育”,让习惯养成贯穿于学校管理和师生工作学习的始终,精心培育每一名学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支素质较高的适应教学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和以质量为中心,规范创新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特色意识,注重建立学校品牌。
一、核心理念1.教育理念: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大器人物。
从孩子所具有的独有天赋来看,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只要教育得法,普通孩子也会成为大器人物。
所谓大器人物,就是充满了道德感和责任感,能够创业和服务于社会的某个领域的能工巧匠或大家巨子。
人人生而平等。
每个学生都有做人的权力和尊严。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生存价值,才能把每个孩子打造成大器人物。
2.校魂: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
“幸福人生”有两层涵义,第一,要创设生动、活泼、健康、快乐的学校生活,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第二,要为孩子的学习奠基,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为孩子拥有幸福人生奠基。
我们要为孩子储备一笔能够全面发展和终身受享用的精神“财富”,使之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
3.管理法则:用“习惯养成”的校园文化理念实施“精雕细琢、终成大器”。
4.校训:教有特色,学有特长。
5.校风:让读书成为习惯。
6.教风:关爱人、相信人、发展人。
7.学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成人。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
)8.培养目标:培育品学兼优的幸福孩子,打造中西合璧的大器人物。
9.学校追求:打造“优质教育”。
“优质教育”就是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的教育——让问题孩子变成正常孩子,让正常孩子变成优等孩子,让优等孩子变成大器孩子!10.学校理想:实施“幸福教育”,打造中国的“巴学园”。
和美校园文化解读
和美校园文化解读和美校园文化是一种追求和谐、平衡和美好的教育环境,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这种文化理念不仅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反映了学校对教育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关注。
一、和美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和美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而不同,美而合一”。
这意味着在校园中,每个人都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也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这种文化鼓励多样性、尊重差异,并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应该得到尊重和欣赏。
同时,和美校园文化也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师生之间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二、和美校园文化的特点1. 多元化:和美校园文化重视不同背景、不同观点的交流与融合,鼓励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2. 人文关怀:和美校园文化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创新思维:和美校园文化鼓励师生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
4. 全面发展:和美校园文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也重视学生的体育、艺术、社交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和美校园文化的实践方式1. 课程设置:通过设置多元化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2. 活动组织: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文化节、艺术节、运动会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环境营造:通过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支持,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建设中来。
4. 教师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理解并践行和美校园文化的理念,同时也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四、和美校园文化的意义和美校园文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它旨在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教育环境,以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这种文化理念不仅可以提升教育的质量,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校园文化设计理念阐述
校园文化设计理念阐述
校园文化设计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核心价值观和校园文化特色,对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推动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校园文化设计理念的阐述:
1. 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发展:校园文化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文化设计中,应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2.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校园文化设计应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注重时代精神的体现。
在文化设计中,应融入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同时注重吸收时代精华,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3. 多元文化,倡导包容与尊重:校园文化设计应注重多元文化的体现和倡导包容与尊重。
在文化设计中,应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背景和文化,注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交流能力。
4. 实践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校园文化设计应注重实践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在文化设计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5. 绿色环保,倡导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设计应注重绿
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文化设计中,应注重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营造一个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校园环境。
总之,校园文化设计理念应注重全面性、传承性、多元性、实践性和可持续性。
在具体实践中,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校园文化设计方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校园文化体系解读
校园文化体系解读首先,校园文化体系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这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例如,有的学校注重学术研究和素质教育,追求卓越;而有的学校则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这些办学理念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学生进行学习和发展的依据和动力。
其次,校园文化体系是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
教师是学校文化传播的主要承担者,他们在课堂上的言传身教、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都会深深影响学生。
而学生则是学校文化传承的接受者和创造者,他们在学习、社交和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学校文化得以传承和强化。
此外,校园文化体系是学校内部秩序和规范的基础。
学校有着严格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包括课堂纪律、学生行为规范、校内秩序等。
这些规范和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依赖于校园文化的塑造和贯彻。
当学生和教师具备了共同的行为准则和底线,学校的秩序和规范就能够得以有效执行,进一步促进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的建立。
最后,校园文化体系是学校对外交往和展示的窗口。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是以教育为主要职能的机构,不仅要面向学生内部,还要面向社会和家长。
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交流,向外部展示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办学成果,与社会进行深度交流和合作。
这种对外交往不仅能够为学校带来资源和支持,还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校园文化体系是一个学校长期发展形成的文化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它不仅是学校内部文化的核心,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指导。
它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维护学校内部秩序和规范、并向外部展示学校的文化特色和办学成果。
一个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体系将有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提升学生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实施幸福教育,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大器人物。
以“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为核心理念,文化理念是“习惯养成教育”,让习惯养成贯穿于学校管理和师生工作学习的始终,精心培育每一名学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支素质较高的适应教学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和以质量为中心,规创新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特色意识,注重建立学校品牌。
一、核心理念1.教育理念: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大器人物。
从孩子所具有的独有天赋来看,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只要教育得法,普通孩子也会成为大器人物。
所谓大器人物,就是充满了道德感和责任感,能够创业和服务于社会的某个领域的能工巧匠或大家巨子。
人人生而平等。
每个学生都有做人的权力和尊严。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生存价值,才能把每个孩子打造成大器人物。
2.校魂: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
“幸福人生”有两层涵义,第一,要创设生动、活泼、健康、快乐的学校生活,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第二,要为孩子的学习奠基,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为孩子拥有幸福人生奠基。
我们要为孩子储备一笔能够全面发展和终身受享用的精神“财富”,使之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
3.管理法则:用“习惯养成”的校园文化理念实施“精雕细琢、终成大器”。
4.校训:教有特色,学有特长。
5.校风:让读书成为习惯。
6.教风:关爱人、相信人、发展人。
7.学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成人。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
)8.培养目标:培育品学兼优的幸福孩子,打造中西合璧的大器人物。
9.学校追求:打造“优质教育”。
“优质教育”就是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的教育——让问题孩子变成正常孩子,让正常孩子变成优等孩子,让优等孩子变成大器孩子!10.学校理想:实施“幸福教育”,打造中国的“巴学园”。
论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
口 广 西教 育学 院 张进 清
口 广 西师 范大学
唐盈 盈
【 摘
要 】 的十 六届 六 中全会 明确 党
界 。 谐 思 想 与 治 国联 系 在 一 起 , 有 了 和 便
“ 德 乃 是 一 种 和谐 ” 在 他 眼 中 , 谐 是 美 , 和 最 美 的 ,所 以世 上 的一 切 都 应 当 是 和 谐 的 , 谐 是 这 个 世 界 的 完 善 状 态 。 对 于 和 相 毕 达哥 拉斯 平 和 的 和 谐 观 ,赫 拉 克 利 特
一
主义者威廉 ・ 魏特林在《 和谐与 自由的保
证》 书 中, 一 将社 会主 义社会称 为 “ 和谐
与 自 由” 的 社 会 ,而 这 个 社 会 的和 谐 是
“ 全体和谐 ”是整个社会 关系的和谐 。 , 这 本书被马克思誉为 “ 史无前例 光辉灿烂
的 处 女 作 ” 是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文 化 的 里 程 , 碑。 来, 后 马克 思 批 判 地 继 承 了空 想 社 会 主义 关 于 和谐 社会 的 理 论 ,创 造 了一 个 完 整 的社 会 主 义 和 谐 文 化 体 系 。 在 我 国 , 自党 的 十 六 届 六 中全 会 提
( ) 会 主 义和 谐 文化 三 社
文化的精神层面 , 是校 园文化的灵魂 , 对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具 有 统 领 作 用 。建 设 和 谐
中华传统文化对 和谐的论述 自成 体 系, 已经相 当完 善 , 含 了人 与 自然 、 包 人 与社会 、 人与人 、 与 自身 的和谐关 系 。 人 中华 和谐 文 化包 容性 很 强 , 、 、 、 儒 道 墨 法……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 , 融汇 了各 家 各 派的和谐观 。中华和谐文化允 许差异
“勤”校园文化解读
“勤”校园文化解读“勤”,乃立人之基,立学之本。
古人云:“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业精于勤,荒于嬉。
”“天道酬勤”,勤是修心立品的根本;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人要获得成功,必须依赖于勤,勤是成功的基石;“勤”更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勤”立身、以“勤”正心,已成为九曲小学持续发展和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
“勤”文化教育,是学校、教师及学生发展的共同愿景,是一种教育理想,是一种价值取向,更是一种文化追求。
我们对“勤”文化教育理念的校本解读是:倡导学校每一个成员做一个勤苦的人,把勤苦作为人生发展的底色;做一个勤勉的人,把勤勉作为人生攀登的阶梯;做一个勤谨的人,把勤谨作为人生追求的境界。
从理念到行为,从精神到物质,从个人到团队,从建校到发展,九曲小学的“勤文化”辉映了半个多世纪。
“树勤苦之心,立勤勉之教,传勤谨之道,求勤奋之境”是我们大力提倡的文化主张。
“勤”文化教育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文化核心,真正内化为学校的文化精髓,形成了管理“四勤”、教师“五勤”、学生“六勤”的“四五六”文化特色。
要把“勤”教育的进一步深入需要学校进行系统整合,整体规划,有序运作,合理实施。
围绕着学校管理、德育实践、课堂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课题研究、学生社团及学校环境建设等方面立体推进“勤”教育文化的实施,使特色文化得以彰显,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一、生有勤之叶——展现勤勉的学习特色勤写字——书写“勤之人生”勤绘画——绘就“勤之蓝图”勤演奏——弹奏“勤之春曲”勤健身——锻炼“勤之体魄”勤交际——交流“勤之活泼”勤阅读——营造“勤之书香”二、师怀勤之干——夯实勤业的奉献底蕴勤敬业勤学习勤关爱勤进取勤奉献三、校容勤之根——打造勤奋的开拓精神勤管理勤开拓勤进步勤创新。
学校文化导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理念
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理念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和热点问题。
而加强农村校园文化建设正是学校整体改革和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充分发挥其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通过引导、灌输、熏陶、暗示、感化、激励、制约、凝聚、强化等来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学校的物质文化教育和精神文化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系,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学校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学校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是构成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元件,“学校文化的表象是学校中大多数人在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
学校中最值得品位的是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中的血液,学校文化的兴盛是学校兴旺发达的标志。
良好学校文化的失落便意味着学校的衰败。
学校文化就是教师、学生和校长所共同具有的一些信念并进而由这些信念形成他们的某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使学校形成某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之后再由这些行为升华的信念继续去优化、规范、熏陶师生的行为方式。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和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路径之一,而农村学校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一、核心理念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真”“本”的核心理念。
所谓“真”,就是科学之真:一指真理,即扎实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全面实施农村素质教育,努力探寻曲周县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二指真实,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结合我们曲周县农村学校的实际,力求取得扎扎实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所谓“本”,就是人文之本:一指本源,即以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学习先进的现代精神和现代文化,培养师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精神为本;二指本体,即以学校人与人、人与物、学校内部与外部的和谐发展为本。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与校园文化解读学校核心教育理念与校园文化解读学校得教育理念就是实施幸福教育,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大器人物。
以“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为核心理念,文化理念就是“习惯养成教育”,让习惯养成贯穿于学校管理与师生工作学习得始终,精心培育每一名学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支素质较高得适应教学持续发展得教师队伍;坚持以人为本与以质量为中心,规范创新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特色意识,注重建立学校品牌。
一、核心理念1、教育理念: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大器人物。
从孩子所具有得独有天赋来瞧,每个孩子都就是天才。
只要教育得法,普通孩子也会成为大器人物。
所谓大器人物,就就是充满了道德感与责任感,能够创业与服务于社会得某个领域得能工巧匠或大家巨子。
人人生而平等。
每个学生都有做人得权力与尊严。
尊重每一个孩子得生存价值,才能把每个孩子打造成大器人物。
2、校魂: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
“幸福人生”有两层涵义,第一,要创设生动、活泼、健康、快乐得学校生活,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第二,要为孩子得学习奠基,为孩子得终生发展奠基,为孩子拥有幸福人生奠基。
我们要为孩子储备一笔能够全面发展与终身受享用得精神“财富”,使之能够实现人生得价值,创造人生得辉煌。
3、管理法则:用“习惯养成”得校园文化理念实施“精雕细琢、终成大器”。
4、校训:教有特色,学有特长。
5、校风:让读书成为习惯。
6、教风:关爱人、相信人、发展人。
7、学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成人。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
)8、培养目标:培育品学兼优得幸福孩子,打造中西合璧得大器人物。
9、学校追求:打造“优质教育”。
“优质教育”就就是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得教育,就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得教育——让问题孩子变成正常孩子,让正常孩子变成优等孩子,让优等孩子变成大器孩子!10、学校理想:实施“幸福教育”,打造中国得“巴学园”。
学校文化精神及三风一训解读
学校文化精神及三风一训解读1、学校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精心营造文化氛围,全力创建文化品牌。
(1)核心理念:感恩、成长、卓越、魅力阐释:心怀感恩,快乐成长,追求卓越,绽放魅力。
感恩:爱己爱人,铭记恩泽,凡善乐为,知恩图报。
成长: 兼容差别,优化组合,师生互助,积极向上。
卓越:善思善学,更优更强,精细管理,务实高效。
魅力:平等友爱,和睦融洽,外美内谦,厚德载物。
(2)校训:规矩方圆之至也“遵规守矩,以身作则”是全体师生的基本原则和行动纲领。
(3)校风:养习修德博学远志养习修德:养成习惯,点滴做起,修身养性,追求高尚。
博学远志:勤奋学习,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志向远大。
(4)教风:激扬生命陶冶心灵陶冶心灵: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快乐成长。
激扬生命:以生为本,激发潜能,勇于创新,和谐发展。
(5)学风:学贵心悟德贵慎独学贵心悟:勤于求知,乐于探索,善于感悟,敢于创新。
德贵慎独:慎思善行,举止文明,严于律己,规范自我。
2、“楹联文化”作为学校的品牌特色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引领学生欣赏、写作楹联正是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创文化特色的体现,也是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整体文化品位的一条特色之路。
结合我校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实际情况,将楹联文化与感恩教育相互融合,通过布置室内外墙体楹联文化,组织学生围绕感恩文化创作楹联,举办手抄报等形式来展示楹联教育成果。
并把楹联教育和文化课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带动学校楹联文化建设,让楹联文化在我校真正落地生根,力争实现“楹联飘香,书声琅琅”的校园景象,着力打造“楹联教育”品牌示范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文化核心理念“激发潜能,培育仁心”解读我校创办以来,全体师生逐步形成了“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能仁精神,确立了“基础扎实、习惯优秀、能力见长、发展持续”的培养目标学校深入贯彻,发扬光大能仁精神。
能仁,意为有能力与仁义的智者。
能者,才具也,其强调的是人诸多方面的才能,仁者,爱人也,其强调的是人的德性。
十年来,我校确立并巩固了“激发潜能,培育仁心”这一校园文化建设核心理念,旨在使更多的学子今日能仁厚积,明日灿烂薄发。
激发潜能:学校通过“智慧课堂”,“集体备课”,“青蓝结对”,“教学共研”,“名师引领”这五项措施来形成一支有理想、有素质、有才干的教师队伍,以教师的发展带动和促进学生的成长,使我们的学生拥有了卓越的才能,“我与校长对话”、班级CEO、校学生会工作的自主开展等均彰显了他们的能力,在参加的各级各类比赛中百花齐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倪梓强同学获得了世界脑力锦标赛金牌,徐天宸同学获得江苏省“花季”杯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等。
培育仁心:培育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仁爱之心,是我们能仁一切思想道德的基础,是能仁文化的内核。
学校致力于“人文教育氛围的营造”,“人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文活动的展示”等来驱动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做一个仁者,施爱与人。
而我们能仁人也正是向这方面发展,“能仁之声”的广播、“能仁剧场”的展演,《江海人文》的工作室的运作,汶川、玉树地震的爱心捐献均体现了这一理念,而“一月一事”的每个主题的操作、爱国主义诗歌朗诵、文韵成员的采风又是学生们仁爱之心的彰显。
强强联合,无限机遇
——海门市能仁中学简介
今年秋天,有一所崭新的初中将出现在海门市区的西部。
今年九月,整合原民办能仁中学(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初中)与海门市育才中学优秀资源的海门市能仁中学即将横空而起!
海门市能仁中学是由原民办能仁中学(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初中)与海门市育才中学强强联合而成的崭新学校,先进办学理念和卓越教学质量的完美结合,将为海门初中教育注入崭新的活力,将为每一位新能仁人实现人生理想提供无限的发展机遇!
依托于江苏省海门中学的原民办能仁中学始建于2000年8月,在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迅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风格,孕育了学校“求真务实、标新立意”的校风,“自信自律、厚德笃学”的学风,“敬业善导、诲人不倦”的教风和“能以报国、仁以爱人”的学校精神。
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未成年人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电子技师活动先进学校”、“南通市先进集体”、“南通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南通市“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先进集体”、“南通市绿色学校”、“南通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海门市素质教育百分考核特等奖、特殊贡献奖”、“海门市德育教育先进学校”、“海门市一类学校”等荣誉。
学校办学业绩十分突出,为高中输送了大量的优秀、合格的人才,50多名毕业于能仁的学子被清华、北大等全国知名大学录取,2005届学生顾颖飞同学荣获亚洲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一等奖,学校日益成为海门人民心中理想的学习殿堂,成为海门初中教育的一朵奇葩。
海门市育才中学是理想课堂建设的窗口学校,是海门初中教育界具有强劲发展潜力的品牌学校。
学校抓住育人本质,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先后
获得了全国励志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新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素质教育成果优秀学校、南通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海门市素质教育百分考核显著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
新组建的海门市能仁中学,将以先进的办学理念、温馨的育人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独特的教学结构、精细的常规管理、科学的评价机制、扎实的教育科研、本真的作业观念,让每位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价值、成功的快乐、生命的意义。
先进的办学理念:
新组建的海门市能仁中学,将秉承两校“轻负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的育人理念,融入海门中学倡导的“敦品、力学、大气、卓越”的办学理念,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明显提高学习效果。
学校将面向全体学生,从教学、管理、辅导等各个方面采取因才施教。
学校将最大可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制订教学方案,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主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
管理上求精求细,优化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不断优化课堂结构,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小学到初中的有效衔接,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找准课堂教学切入口,着力把好课堂思维训练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主动建构、挖掘文本内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精细的常规管理:
教育是精细活,只有精细的常规管理,才能培养出卓越优秀的精英学生。
学校将继续优化“目标导航、思想引领、制度规范、精神激励、文化熏陶、人文关怀”的六大管理策略,始终把“责任、良心、本领”放在第一位,做到每一个步骤都用心、细心、精心,力争把每一个环节都精细,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成精品。
学校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科
学、精细的安排,开展家校共学、社会实践、国内外励志修学夏令营等活动。
独特的教学结构:
培养目标上将突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自主发展,对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学校注重加强教学过程的研究,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建立新型教学结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多种层面开发学生身心素质潜能。
提倡学与思结合,动手与动脑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课堂教学以体现“先学的自主性、合作的互动性、展示的主体性、过程的高效性”为目标,强化“自主预习、合作交流、展示质疑、巩固检测”四步过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智慧地调控课堂。
丰富的社团活动:
学校将放大社团活动优势,做强科技教育特色。
社团活动将突出课程化特色,定时、定点、定人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学生学习的技能,拓展学生的视野,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
社团开设有科技、口语、艺术等20多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开设有名著阅读、规范写字、军训式体育等课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使学生的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独立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和主动展示能力显著提高。
新组建的海门市能仁中学,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校将发挥原民办能仁中学的科技教育优势,深化原育才中学的“发展教育”理念,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原民办能仁中学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在全南通市乃至全省首屈一指,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论文、科技制作评比中频频获奖。
学校将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搭建丰富的活动平台,让学生在动手中增长见识,在实
践中增添能力。
优秀的教师群体:
新组建的海门市能仁中学,将更加突出名师优势,实现办学影响的迅速扩大和办学质量的高位走强。
原民办能仁中学拥有是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他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刻苦钻研,追求卓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业绩,由他们辅导的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科技竞赛中频频获奖,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中考中,又一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原育才中学拥有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工作作风顽强、善于团结协作、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强毅奋进的优秀教师队伍,他们在“先学精教、互动高效”发展性课堂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系统的理论能力,他们的教学,能够让每个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价值、成功的快乐和生命的意义。
两校教师的整合,将使学校的实力更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将更显著,你未来的腾飞一定会更强劲!
海门市能仁中学学校管理介绍
“不走寻常路”,是我校成立之初便确定的管理方向。
“变则通,通则久”,如果依循原有路径行走,那么对一所年轻的学校来说,是没有竞争力的……
我校的管理简单概括为:教师自觉,学生自主。
唤醒教育自觉是我校教师管理的内核。
如何让教师在工作之余反思教育行为去主动的学习,这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学校的制度保障,奖励驱动,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和空间,从而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理论学习,终身收益:在学校组织下,教师自觉地进行理论学习和礼
仪修养的提升,教师通过种种经历,深度投入,在学理论、用理论、做理论的过程中感悟理论,理解理论的真谛;融入改革,与时俱进:在我市推行“学程导航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教师积极响应,大家认真学习学校出台的相关文件,明确我校“智慧课堂”的要求,自觉运用于教学之中;教学共研,两翼齐飞:我校有计划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让广大教师在历练中加深认识,增长才干,促进专业发展;集体备课,团结协作:通过对主备课人的预置教案的讨论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教案并备好导学案以利学生的预习。
学会自主自立是我校学生管理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我校历来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素质为出发点,多年来逐步摸索改进,收效甚好。
强化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确定学生一日常规应达到的标准,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创建学生自主管理机制、班干部轮换制,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制度,制定考核细则,对班级和学生量化考评;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承包班务事,在各班设立安全、卫生、文明礼仪、两操、宿舍等监督岗,明确责任,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做好记载,每周进行一次小结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