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式学习教学实践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化学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实践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目前探究式学习有哪些特征、在化学教学中应当怎样展开探究式教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提出自己的思考:本文拟结合自己的实践中具体课例之一——原电池原理,对探究式教学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

《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十分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学习,这也是本次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框架,重新注入新的课程理念,构建新的课程标准。可以这样说,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所有学科一次全方位、全领域的脱胎换骨、前所未有的变革。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理念,在科学(综合)课程或理科课程中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

—、探究式学习的概念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自主性探究,收集和处理信息,研究和讨论,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新能力,建构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

学生学习“科学探究”,一要理解什么是科学探究;二要通过实

际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具体来说,在化学教学中提倡科学探究,必须改变学生被动、机械的化学学习方式,打破原有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本位内容体系,强化学生的过程体验,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景。

二、探究式学习的特征

1、学习者必须得到一个明确的任务,或者在某一情景中自己发现问题。要提供一个合适的探究问题和任务。这些问题或任务有时由学生提出,有时由教师提出,即探究学习需要从问题或任务出发。在课堂上,一个有难度但又让人能尝到果实、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

2、学习者应有充分的时间、空间,在教师的支持下对提出的问题或任务进行探究,并获得自己的探究结果。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并且更多地通过合作完成,即探究学习需要有学生的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学生间相互讨论各自对问题的解释,能够引发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实验证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他们所提出的解释这三者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3、学习者应将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并能够与他人(包括同学、教师、家长和专家)交流和讨论。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探究过程,并明确进一步改进的方向。要有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过程。这里本人要着重指出的是:以上三个特征并不是探究学习的二个环节或三个阶段,而是探究学习过程中都会涉及的三个基本特征或要素。

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模式

现代教学模式的构建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强调教学只是为学习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以促进学生探究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将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和要素融入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组织和实施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有多种,实践中一般是将课堂上的探究学习活动分为5个阶段:

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需要探究的科学性问题;

收集证据:学生获得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

形成解释:学生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评价结果:学生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来评价自己的解释;交流发表:学生相互交流和论证各自所提出的解释。

教学模式的构建为教师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了帮助。但是,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只是为教师设计教学策略提供宏观上的理论指导和可参考的框架,课堂教学中实际的探究活动则应根据特定的学习者、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环境的不同需要做适当的调整。

教学课例: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1.确立目标

(1)知识①原电池装置的原理;②掌握原电池概念和用途(联系干电池);

(2)技能理解原电池电极反应原理,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式;

(3)能力①能自己设计原电池装置并会做实验;②能将原电池原理与常见电池联系起来;

(4)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

(5)情感对原电池装置能“发电”感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兴趣;

(6)态度培养学生对原电池原理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科学态度;2.探究学习过程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电池(如干电池、纽扣电池、手机上的电池等)。让学生看电子表显示的时间,开亮手电筒片刻或听一段干电池收音机放的广播等。引入课题:这些电池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原电池原理”。激起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强烈欲望和兴趣。

屏幕投影:请同学们自己做下列实验。(提供实验记录表格略)①同样的两锌片插入稀硫酸,观察并记录现象;

两锌片上端连接在一起,观察记录现象。

②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稀硫酸,观察并记录现象;

将锌、铜上端连接,观察并记录现象。

③在以上锌片和锌片、锌片和铜片之间连接一电流表,观察并记录现象。

④用干电池判断电流方向,与上述实验③作比较,观察并记录现象。

教师:实验①为什么两锌片连接前后现象一样?电流表为什么没电流?

学生:(讨论后)同样的两锌片,连与不连情况一样,因金属相同,没有电势差,所以不可能有电流产生。

教师:实验②的现象为什么不同,电流是怎样产生的?请看教材中图4—23及教材中对实验的分析,记下要点(可相互讨论)。学生通过看书,原电池原理的概念已基本形成。

屏幕展示:结合实验总结分析,并填写下表(表中需填内容开始是空白,学生填完后再以此作对比,对自己填写的情况进行评价(表略)。师生总结:原电池装置、电极反应、电流方向等(略)。师生:举例说明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师生共同讨论。

屏幕展示:

练习1:用铜片、锌片、西红柿、电流表设计一个原电池。(水果电池)

(学生通过实验看到用西红柿能发出电来,感到特别有意思,学习兴趣倍增。)

练习2:已知氯化铁溶液能与铜发生反应:

cu+2fecl3==2fecl2+cucl2根据这一反应设汁一个原电池,并写写出电极反应式。(提供的材料有锌片、铜片、碳棒、氯化铁溶液,1.5v小灯泡、导线等。)

学生: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特别是电极材料的组合有铜片和锌片、铜片和碳棒、铜片和铜片等。同时还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