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专业方向届综合论文训练课题

合集下载

小学生综合课程设计实践的论文(5篇范文)

小学生综合课程设计实践的论文(5篇范文)

小学生综合课程设计实践的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小学生综合课程设计实践的论文【摘要】为了让小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了三个要点: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应考虑学生的素质发展性、应能体现学生学习习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探索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得到真知,从实验中学会研究,从探索中学会学习,从磨砺中培养刚强的意志品质。

要上好综合实践这门课,就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际,要体现综合实践课程应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特点。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教师在设计该课程时应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设计的综合实践课应具有一定的弹性(1)学习目标。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不存在预定的结果。

而对于某个学生或某一组的目标,则应通过师生间的协作计划来确定。

如“了解我国传统的茶文化”,有的小组只了解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茶叶种类有多少;而有的小组不仅了解到了茶叶的种类,而且还了解到各地的饮茶方法和各种各样的茶具;还有几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还了解到有关茶的典故。

同样的主题,虽然达到的目标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一种体验。

(2)学习内容。

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并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而选定的。

因此,这种课程必须让学生自己去组织内容并赋予内容某些个人的意义。

在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中,综合性的概念居于中心地位,由于学习材料的广泛性,学生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

例如,有一组学生选择了“水果”这个话题,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有负责水果品种收集,有负责品尝水果味道,有负责描绘水果形状,有负责了解各种水果的营养成分,还有收集各种果汁产品以及生产厂家等。

同样的话题,生发出如此丰富的内容,但不管哪一个内容,学生写出的体验文章都比较具体,因为他们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收集,因此素材相当丰富。

自考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自考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自考英语专业毕业论文WTT整理的自考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自考英语专业毕业论文1摘要:探讨一种能够突破单纯语言训练的教学模式,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上“高级英语”教学改革的日程,通过对专业性话题的口语输出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使英语专业教学真正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关键词:人文素养;思辨能力;整体语言教学;高级英语教学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批判性思维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并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并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之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核心。

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缺失已引起很多教育工作者的警醒。

例如,王祥兵、刘晶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探索》一文中探讨了如何在专业英语视听说课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徐鹤在《英语专业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中阐释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框架的发展状况,并探讨了如何在精读课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田芬在《高级英语课程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例析》中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态度,分析了将批判性思维引入高级英语教学的理论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谭美静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一文中从教材、教学方法与模式、课外实践、测试与评估四个环节入手探讨对高级英语课程进行以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然而目前还很少有以“高级英语”课程为切入点,通过“整体语言教学”对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进行综合研究的。

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阶段,“高级英语”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其教材内容涉及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课时数在高年级各门专业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是学生走入社会、接受对其知识和能力检验之前的最后的综合性训练。

学生如果在此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那么进入社会后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科方向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科方向

电子工程系学科设置ﻩ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ﻩ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子工程系教学工作ﻩ年本科开课目录ﻩ年研究生课程目录ﻩ各研究所教研室介绍信息光电子研究所ﻩ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ﻩ三、课题组介绍()通信与微波研究所ﻩ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ﻩ三、课题组介绍()通信技术方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ﻩ高速信号处理与网络传输研究所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网络与人机语音通信研究所ﻩ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ﻩ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三、研究方向()ﻩ图象图形研究所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三、联系方式ﻩ电路与系统教研室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ﻩ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ﻩ三、研究方向()电子工程系学科设置专业设置本科生专业:ﻩ电子信息科学类研究生专业:一级学科ﻩﻩﻩ二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ﻩﻩﻩ物理电子学ﻩﻩﻩﻩ电路与系统ﻩﻩﻩﻩﻩﻩ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ﻩﻩﻩﻩﻩﻩ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ﻩﻩ通信与信息系统ﻩﻩﻩﻩﻩﻩ信号与信息处理ﻩﻩﻩﻩ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硕)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课题:、信息传输与接入、数字信号处理与终端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通信网络与交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的仿真与集成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术领域: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内:微波与天线、信息光电子与光电子学、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跨系、所:微电子学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工程力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方向:可视化的知识发现与知识表示研究课题:、通过可视化有效地组织和提取有用信息、通过可视化有效地表示有用信息重要生长点:汉字和语音地信息提取及由此进行人机直接对话多维空间的信息获取与显示信息融合、搜寻与决策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术领域:ﻩ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图形图象技术分室)相关学术领域: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方向:射频及微波电路技术、无线通信及其它射频系统技术、电磁场理论与电磁波应用技术研究课题:、射频及微波电路技术、无线通信及其它射频系统技术、电磁场理论及电磁波应用技术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术领域: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学术领域: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光电子与光电子学、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跨系、所:微电子学研究所、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航天中心、海洋中心物理电子学学科方向:物理电子学与光子学研究课题: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光电子与光子器件、光纤系统与网络应用技术、新型显示器件和新型电光材料与器件、相关应用技术与系统基础研究方面:、信息光电子学与光子学的新机制、信息光电子学新材料(电、光特性的理论与实验)、微光机电系统、非线性光纤光学(对系统的影响与应用)、纳米材料与薄膜基础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内:高速大容量光通信、电信网络与通信系统集成跨系、所:纳米研究中心、微电子所:微光电系统信息纳米材料中心: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分析光盘中心: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兰绿光器件电路与系统研究方向:、电子系统集成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与应用、应用电子技术相关学术领域:通信与系统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工程系教学工作年本科开课目录年研究生课程目录各研究所教研室介绍信息光电子研究所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信息光电子研究所于年月由原物理电子技术教研组和光电子技术教研组合并成立,现有教职工名,其中教授名(中科院院士一名,博士生导师人),副教授名,讲师与工程师人,教辅人员人。

12届语言学大组毕业论文综合情况一览表(6月14日最终版)

12届语言学大组毕业论文综合情况一览表(6月14日最终版)
唐山师范学院
系别: 学号 专业: 学生姓 名 学生 类别 年级: 论文题目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情况一览表
字数 (千) 指导教师情况 姓名
课题来源
课题类型
‟081140143002
武洁
本科
The Research on Motivation of C--E Code-Switching in Campus from Adaptation Perspective 顺应论视角下的大学校园汉英语码转换动因研究
课题来源
课题类型
字数 (千)
指导教师情况 姓名
‟081140144006
刘兰萌
本科
师生共拟
理论研究型
6.4
李旸
„081140142005
魏 悦
本 科
师生共拟
理论研究型
5.6
孙凤薇
‟081140142013
徐 晴
本 科
学生自拟
理论研究型
5.4
孙凤薇
„081140142016
郭真真
本 科
学生自拟
理论研究型
学生自拟
理论研究型
5.9
孙凤薇
郭媛媛
本 科
学生自拟
综述型
6.3
孙凤薇
‟081140142029


本 科
学生自拟
理论研究型
5.2
孙凤薇
共16页,第2页
学号
学生姓 名
学生 类别
论文题目 Analysis on the Effects of Theme-Rheme Theory i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主述位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分析 The Study of English Recruitment advertisement On the Perspective of Register Theory 语域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招聘广告研究 An Analysis of Vague Expressions in English Correspondence via Adaptation Theory 从顺应论角度分析英语商务信函中的模糊语 A Study of English Polysemous Words in the View of Conceptual metaphor 从概念隐喻角度分析英语中的多义词

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5篇)

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5篇)

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5篇)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5篇)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育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同学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必要预备,是对人才培育质量的全面检验。

通过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同学可以有效地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学问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有利于同学自身素养的综合进展。

而且,毕业论文设计整体水平也直接反映了高校的教学质量,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因此,加强同学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论文质量,对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亦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高校院系结合本专业特色,在毕业设计选题、指导老师培育、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究与实践。

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了它们在指导同学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珍贵阅历。

但相关报道多以理工科及文科院系为主,而关于医学院系特殊是护理学院系在指导同学毕业论文方面所做的报道却较为鲜见。

近年来,我们结合护理学专业特点,对2021级、2021级、2021级毕业论文工作加强管理,以培育同学创新意识、提高综合力量为目的,通过施行举措,在督促毕业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论文写作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总结出了一些阅历。

本文将对这些举措进行介绍,以期为今后此项工作的开展供应适当的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展和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化,专业课程学时相对压缩,使同学在横向学问体系加宽的同时削减了专业学问的深度,加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使毕业论文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

其突出的问题有3个:1.思想重视不够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的不断进展,同学数量逐年增加,使得指导老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方面的工作量随之增加,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资源趋于紧急。

大多数老师在指导毕业设计的同时还担当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指导时间和精力上投入也特别有限。

而对于同学方面,有的同学平常课程学得不扎实,对专业学问的理解不够深刻,简单造成对论文写作的无从下手。

网络工程毕业论文

网络工程毕业论文

网络工程毕业论文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的覆盖面已经逐渐遍及全球,正式宣告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同时,网络工程逐渐渗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变得息息相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网络工程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网络工程毕业论文范文一: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考摘要:针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和个性发展需求,采用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校企联动“3+1”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与Oracle公司合作定制的网络相关的Linux系列课程和工程案例,开展实践教学,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了工程案例驱动教学+Linux平台网络软件开发专业特色。

关键词:“3+1”人才培养模式;网络工程;课程体系;Linux系列课程“3+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校四年制本科学生通过在校3年系统专业学习,最后一年到相应的企业或实训基地实习,进入企业项目组,重点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

3年校内学习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理论课和实验课,以及课程设计、新技术专题、认识实习等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

1年的校外实习包括10周的生产实习,10周的项目实训,4周的毕业实习和13周的毕业设计,这些实习和设计环节全部在实习单位或就业单位开展。

学生通过企业实践和学习,增强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尽快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下,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媒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协调高校人才能力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关系的关键点[1]。

很多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都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有的高校采取课程群及课程分类方式[2-3],有的高校建立了“三力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4],有的高校建立了多元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5],有的高校建立了“工程+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6],有的高校建立了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7],还有的高校围绕专业建设进行多方面改革[8-10]。

工程专业毕业论文(5篇)

工程专业毕业论文(5篇)

工程专业毕业论文(5篇)工程专业毕业论文(5篇)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的源头和基础,是打算整个毕业设计质量好坏的前提。

因此,选题必需符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育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内容涵盖本专业的核心课程;选题应联系科研、生产或社会实际,促进学、研、产的结合;选题应反映本专业领域的科技进展水平和前沿动态,符合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进展的需要;选题重量、难度、深度要适当,在满意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同学详细状况因材施教。

改进毕业设计选题工作,可以设立毕业设计课题审查小组,进行选题审查,对课题内容、工作量、难易程度、学问掩盖面、可行性进行客观的评估。

其次,以就业为导一直选题。

考研类同学专业学问扎实,学习力量、思索力量较强,选用理论讨论型课题类型为主;专业相关岗位任职类同学,以工程实践类课题为主,鼓舞到工作岗位中完成毕业设计;专业不相关岗位任职类同学,其就业对专业学问要求不高,以相对难度稍低的设计类或仿真类课题为主。

2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是打算整个毕业设计质量好坏的关键。

基于专业导师制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实施,有利于亲密师生关系、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有助于解决指导环节存在问题。

专业导师负责制,即从大三开头,每位同学都选择一名专业指导老师,由专业导师指导专业课程学习、专业技能训练,由专业导师布置和指导其毕业设计。

实施专业导师负责制,专业导师来自于科研教学骨干老师与企业工程师,同学和导师双向选择,建立专业导师制度;其次,三班级同学即可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在导师指导下,确定专业方向,学习专业学问。

3毕业设计质量管理3.1建立毕业设计规范制度建立毕业设计管理方法与实施细则、毕业设计大纲、指导老师职责、评阅老师职责、成果考核标准、答辩工作规范、工作流程、论文格式规范等系列文件制度,从过程管理上形成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的规范和标准。

3.2选题规范化管理制定科学、合理、规范化的选题申报制度,毕业设计选题实行一人一题、题目不重复。

农学毕业论文(5篇)

农学毕业论文(5篇)

农学毕业论文(5篇)农学毕业论文(5篇)农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一、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毕业论文教学方案支配未体现农业生产特点,讨论时间不能保证根据现行的教学方案,农学专业往往论文和实习结合,支配在第6学期和第7学期之间,而其他专业往往支配在最终一个学期。

以河南当地农业生产状况为例,小麦一般在10月份种植,来年6月份收割;紧接着是玉米种植,并在10月收割。

周年生产,一年两熟。

而同学的实习被集中在一段时间进行,时间支配上跟不上农事进程,也掩盖不了哪怕一季作物的全生长期。

由于需要集中时间实习,另一方面也导致其他时间的理论学习时间支配很紧凑。

在平常,同学们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参与到老师的试验中去。

因此,目前的教学方案,难以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对作物整个生长期进行实习和观看,更遑论周年的观看和讨论了。

由于时间上不能保证,即使有同学情愿提前参与到老师的科研中,以备以后写毕业论文,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担当试验任务,所得到的数据质量也不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自然简单大打折扣。

2、生产、科研与教学脱节,经费缺乏作为地方院校,农学专业的老师课题申请竞争很激烈,不少老师基本没有课题经费支撑讨论。

因此,对于农业生产,往往也离得比较远。

即使有部分老师有些小课题,也只能是小打小闹,脱离生产。

另一方面,学校扩招,教学经费却并未相应调整。

由于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往往是由老师命题作文,消失与生产脱节,炒冷饭的现象也不少。

由于讨论命题本身缺乏鲜活,也难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爱好。

3、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存在缺陷,难以起到导向作用尽管目前已经建立了毕业论文的监督与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其可操作性仍旧不强。

对毕业论文的评价,往往对格式、形式过于重视,对成果分布、材料是否齐全较多关注,而对于实习过程监管、论文学术水平的评价等实质性的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

老师们往往由于不忍心影响同学毕业,也存在放水的问题。

由于这些缘由,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并未真正起到导向作用。

清华大学综合训练论文写作指南

清华大学综合训练论文写作指南

本科综合论文训练论文写作指南本科论文是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在本科高年级时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某一课题来探讨、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总结性报告。

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为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的一次综合训练。

本科生(含国外来华留学本科生)非外语专业论文统一要求用中文书写。

一. 综合论文训练(论文)文本结构规范:1. 封面题目:力求简短,概括精髓,一般控制在25个字以内。

专业:以本年级《学生手册》中的清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为准。

导师:可写出两名指导教师。

密级:非涉密(公开)论文不需标注密级。

由院系确定为涉密论文必须在封面右上角处注明所确定的论文密级(内部、秘密或机密),同时还应注明相应的保密年限。

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内部 1 年(经申请审批后最长可延至2年)秘密★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10年)机密★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20年)2.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单设一页,排在封面后。

3. 任务书:由教学负责人审定后作为正式任务下达给学生。

装订时放在“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页后。

4. 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

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段下方另起一行提供论文的关键词(3~5个)。

5. 英文摘要:中文摘要页后为英文摘要。

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

6. 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章节标题。

7. 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

若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但必须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8. 引言(第一章):本课题问题的提出、意义及实用价值;已有研究情况的概述;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9. 正文:是本科论文的主体。

一般包含对使用的原理和技术的介绍、本课题采用的实验方法和设计方案、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及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论文主体应突出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注意区分哪些是采用、继承,哪些是本人的创造、发明与分析、研究。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doc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doc

电气工程(学科代码:0808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包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二级学科,其中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省(部)级重点学科。

经过多年发展,本学科形成了由40多位博士生导师、近百位硕士生导师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就业范围宽的特点,就业率一直保持100%。

本学科立足于服务轨道交通和电力新能源行业,聚焦行业共性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发展战略,具有鲜明特色,并建立了良好社会声誉。

1、电机与电器研究方向包括牵引电机及其控制,牵引电机轴承及润滑技术,智能化电器,电机电器动态分析、热分析及电磁场分析, 电机电器参数测试及识别,特种电机及其控制,储能技术及应用等。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智能配用电,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营,电力安全技术与工程等。

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方向包括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与绝缘配合,电磁暂态模拟,气体放电理论及其在新技术中的应用等。

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的网络化监测与智能化控制,工业用特种电源,轨道交通电气装备等。

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方向包括超导技术及应用,电磁场理论及应用,非线性电路与混沌理论及应用,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电磁测量新技术等。

6、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与传动研究方向包括牵引供电系统理论与技术,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牵引电机及其控制,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在牵引供电系统应用,绿色轨道交通等。

7、新能源发电与主动配电网研究方向包括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动力电池成组应用技术,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主动配电网及能量管理技术,电能变换技术,微网技术等。

清华大学综合论文训练工作参考程序及评分参考办法

清华大学综合论文训练工作参考程序及评分参考办法
论文答辩
60%
25%
指导教师对论文质量、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性等综合评价
15%
评阅教师对论文质量的综合评价
20%
答辩小组对口头报告的内容、阐述条理,回答问题等综合评价
学生若未参加论文答辩,“论文答辩”(60%部分)记零分。
清华大学综合论文训练工作参考程序
工作程序及要求
参考日程
一、各系(院)各项准备工作就绪。综合论文训练环节开始运行。系(院)教学主管部门向师生公布校、系综合论文训练工作要求及评分标准等有关管理规定,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
第七学期末或第八学期第1周
二、开题:学生做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方案论证、进程计划等,并撰写外文资料的调研阅读报告或书面翻译),并记成绩。
第八学期第3-4周
三、中期检查:学生每人口头汇报、解答问题,并记成绩。系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检查,对不合格的学生给予警告。检查日程通知教务处,教务处、督导组随机抽查。
第八学期第9周前后
四、论文答辩:学生将论文按要求装订成册,答辩前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写出评语,答辩后由答辩小组给出成绩。必须有系级抽查答辩,并检查评分标准执行情况,不符合标准的,由教学副系主任(副院长)及系(院)教学主管部门进行调整平衡,教务处、督导组随机抽查。
第八学期末
五、系(院)教学主管部门总结综合论文训练工作 (包括本系(院)综合论文训练总体情况、特点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成绩评定情况,优秀的和最差、由教务处汇编各系(院)综合论文训练工作情况的教学简报,反馈给各院系及有关部门。
第九学期初
清华大学综合论文训练评分参考办法
评分内容
评分比例
评价要素
开题
15%
论文选题是否适当;调研和收集有关资料情况(如国内外及前人在该课题所做的工作);制定工作计划情况;阅读外文资料后撰写的调研阅读报告或书面翻译情况

学系毕业论文(设计)学生指导手册

学系毕业论文(设计)学生指导手册

黑河学院数学系201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方案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必须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状况的一次综合检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对学生进行学科专业科研的一次全面训练,也是学生毕业及学士学位认定的重要依据。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全面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1.组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检查各小组工作。

组长:李珊副组长:苟立云组员:由金玲、葛丽萍、姚艳、王凤玲、范英兵2.组成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工作小组组长:李珊副组长:由金玲成员:王宏、田玉萍、邵丽梅、谭福玲、王凤玲、孙丽男、张卓、葛丽萍3.组成毕业论文(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主任:李珊副主任:苟立云成员:由金玲、葛丽萍、姚艳、王凤玲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程指导教师资格认定→指导教师拟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动员会→学生选题→确定论文题目→指导分组→选题审批→下达任务→开题论证→中期检查→论文完成情况形式审查→评阅→答辩资格认定→答辩→答辩委员会审查→论文及相关材料归档。

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具体时间安排本次2012届的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为2011年12月1日——2012年5月16日。

安排如下:第一阶段: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

(2011年12月1日—12月11日)第二阶段:确定指导教师和论文题目。

(2011年12月12日—2011年12月31日)第三阶段:学生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论文撰写指导讲座(2012年3月1日—3月14日) 第四阶段:论文初稿撰写(2012年3月15日—4月18日)第五阶段:论文定稿打印(2012年4月19日—5月3日)第六阶段 :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2012年5月4日—5月12日)第七阶段:专家审查,论文装订存档(2011年5月13日—5月30日) 主要时间安排如下:至少要有15篇相关论文参考资料,依照“学生撰写论文—提交答辩申请—现场陈述—答辩小组教师提问—学生作答—小组商议—确定成绩”的程序组织学生逐个答辩。

电气自动化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电气自动化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2.设计的任务及步骤:了解气动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及其单片机控制的工作过程;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根据设计的电路,利用单片机仿真器等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连接和调试.编制程序实现启动机械手的单片机控制。调试并将最终程序烧入芯片 。
3.内容要求:设计论文内容要正确,概念要清楚;完成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附有原理图及程序流程图,以及程序清单;文字要通顺,书写要工整,设计图纸必须符合规范。
二、课题要求:
1.按题意要求,画出 PLC 端子接线图、控制梯形图。
2.完成 PLC 端子接线工作, 并利用编程器输入梯形图控制程序,完成调试。
3. 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三、答辩问题:
1.如何利用两个按钮进行连续调速(上升/下降)。
2.试用三相六拍步进电动机实现上述控制要求2。
正转通电顺序为:A→AB→B→BC→C→CA
五、指导教师分组情况及联系电话:
第一组:杨唯136****0868郑再富138****5622QQ:421227592
李才惠137****0327 张雪189****1404 QQ:46617712
第二组:周旭139****4895QQ:839557419谭明136****2325QQ:402448734张志鹏15882009078QQ:416761072张粤159****8180 QQ:397226580
三面铣组合机床的加工过程
(3)液压系统 三面铣组合机床中液压动力滑台的运动和工件松紧是由液压系统实现的。如下图为液压系统的原理图,其液压元件动作情况如下表所示。
液压系统原理图
液压元件动作表:
元 件
工 序
二、课题要求:
1.根据题意设计显示电路图,并按图连接。
2.画出PLC I/O端口接线图,并按图接线。

优秀毕业生论文范文

优秀毕业生论文范文

优秀毕业生论文范文毕业生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是高等教育要求的重要一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优秀毕业生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毕业生论文范文一:与高职高专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相关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从设计选题、学生分组、教师指导、成果要求等方面对高职高专公路造价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探索.【关键词】公路造价毕业设计一、设计方向、选题与工程项目确定1.设计方向确定现如今,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要适应造价员岗位群工作,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能力,包括公路建设各阶段的造价编制以及管理、工程测量、工程计量、工程识图等,而这些能力中最核心的能力是公路工程各阶段的造价编制能力.作为毕业设计应能够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同时对锻炼学生其他专业能力也要有所帮助.我们确定造价编制作为公路造价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方向,因为造价编制本身就是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同时学生通过造价编制设计,还能进一步锻炼工程识图能力,加深对工程测量数据的理解和提高工程计量能力.2.设计选题根据工程造价行业的实际情况,高职高专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普遍把“公路工程施工图预算”作为设计题目之一.另施工招标阶段的标底编制、投标阶段的投标报价以及湖南公路建设中现阶段采用的合理定价、合同实施阶段的工程结算等,但都是采用清单计价模式,学生掌握公路工程清单计价文件的编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把“公路工程量清单预算”作为另一个设计题目.对于大多数学生,我们要求两个题目都做,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做一个.3.工程项目选择题目选定后,工程项目的选择一般有三种:(1)任务型的真实项目,即接受委托,按委托单位的要求完成项目任务.由于任务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使得从事设计的学生和指导教师,都会认真对待,不会有丝毫的马虎,这样做的效果当然是最好的,但这种机会不多.(2)用以往的真实项目、真实图纸,按工程要求完成设计.这种设计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能把它当成真实的任务去做,效果就会相当的好,反之则效果就不理想.(3)模拟项目.这种设计,通常规模较小,较简单,仿真度不够,因此设计效果也较差.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最近几届学生毕业设计都采用的是第二种类型的项目.如公路造价11级毕业设计,我们选的是洞新高速项目,共十五个标,项目大且复杂,目前看效果还不错.二、学生分组与指导教师配备1.学生分组分组数量和小组成员数量可根据工程项目标段数量和班级人数确定.比如公路造价1101班共52人,有15个标段的图纸,将学生分为15个组,其中3人小组8个,4人小组8个.再根据学习能力情况搭配每组成员,使每组至少有一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这样每个标段都有人做,有人会做,且因每组人员不多,大面积抄袭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减小.如果每个小组成员在两个设计题目中只选做一个的话,互相抄袭的可能性就更小了.2.指导教师配备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指导教师的配备很重要.一般可按小组配备指导师,亦可按工程内容配备指导教师.如按小组配备指导教师,每名教师指导的学生不宜过多,在10至15名为宜,如3-4个小组配备一名教师,我院一般按此方式配备指导教师;如按工程内容配备指导教师,可按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安、绿化等内容,每个内容分别配备不同的指导教师,这样专业性更强,效果更理想,但教师配备较困难.三、设计指导书和指导方式1.设计指导书设计指导书可以是很简略的,也可以是很详细的.简略的只需写明设计要求、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即可.这种指导书看似简单,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去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详细的指导书,虽然使学生在设计开始时更容易上手,学生在设计中走的弯路也少了,但极易束缚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惰性.因此在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一般指导书应尽量的简明,不宜过分详细.2.指导方式教师指导一般可采用如下两种模式:(1)随堂指导模式:教师随时在学生设计现场,及时解决学生设计中的疑难问题,这种模式学生设计效率高了,但学生易滋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本来自己能解决的一些小问题,往往也要求助于指导教师.(2)定时答疑的模式:每周固定时间,由指导教师解答学生一周来在设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这种模式由于设计进度的要求,学生不可能所有问题都等着教师来解决,这就逼着他们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只有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在答疑时求教于指导教师,因此这种指导模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设计成果要求设计成果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最终产物,是学生智慧的结晶、专业能力的综合体现和展示,应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作为高职高专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要按公路造价的行业规范来要求,不仅文件的设计内容要合理,文件的格式和装订也都要符合规范要求,要让学生做出来的设计文件,与公路造价咨询单位做出的文件没有分别.五、结语毕业设计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生产岗位的桥梁性课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设计方向、选题、分组、教师配备、指导方式、成果要求等多方面加以研究,以确保毕业设计质量.【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预算编制办法(JTGB06-2007).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2]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3]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工程经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2010.优秀毕业生论文范文二:与工程力学专业毕业文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相关毕业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近年来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质量方针、目标、要素等方面论述了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并以图表的形式解析了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等次与标准问题.【关键词】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保障;评估体系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重要方式.通过毕业论文的完成,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文献进行调查研究和实验、撰写论文的能力.毕业论文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同时也是对全程学习成果的一种综合检验.一、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近年来一些院校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分析总结,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这些问题:1.毕业论文选题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关键步骤,毕业论文的选题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现在各高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有些缺少工程实践经历,指导的毕业论文内容往往缺少实际工程背景,这就导致学生的研究内容没有实际工程作依托,研究方法和成果缺少工程实践的检验.这种与工程实践脱离,导致毕业论文选题不科学,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2.毕业论文指导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检查学生的技术路线、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同时,还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再加上学生还处于找工作和研究生复试阶段,这就导致指导教师很难及时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各阶段的任务.这就致使有些毕业论文是在答辩前的一段时间内临时拼凑出来,撰写的毕业论文质量不高.这些都会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产生重要影响.3.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答辩是检验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和手段.目前,对于毕业答辩,很多学校成立了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由答辩委员会评定毕业论文成绩.有些答辩委员对学生所作的毕业论文内容不是特别熟悉,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指导教师虽然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及内容比较了解,但各指导教师有时会对自己指导的学生给印象分和人情分.这些都会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评定.二、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建立针对前文提出的一些问题,本文对工程力学毕业论文的质量内涵及质量保障进行了研究.首先,要优化选题设计.对选题进行优化应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紧密围绕专业培养方向.(2)选题要尽可能联系实际.(3)选题应该注重设计内容与专业知识构成的联系.(4)课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5)题目要尽量体现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6)鼓励学生关注当今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其次,进一步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这大体上应从以下这几方面入手:(1)建立科研队伍,加强培养科研能力.(2)进一步加强实践性环节的锻炼.(3)注重加强指导教师的师德与人格修养.再次,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建立规范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要制定毕业论文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登记表、标准格式、答辩细则、成绩评定标准,明确学生、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的职责,理清各自关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2)建立充满活力的动态质量监督机制.依据毕业论文阶段性任务进行检查,实行动态质量控制.(3)建立科学的毕业论文质量评定办法.因此,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应有以下几方面组成.在质量方针上,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在质量目标上,要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在质量要素上,建立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要考虑论文选题质量、教师指导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论文撰写质量、论文答辩质量、论文评定质量和组织管理质量等要素构成.三、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指标评估等级标准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为了使毕业论文质量评估工作便于操作,评估标准中只设计了A级和C级,介于A级与C级标准之间的定为B级,低于C级的标准定为D级.其毕业论文质量评估标准如表1所示.表1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估标准序号评估指标评估内容A级标准C级标准1234论文选题指导思想选题应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围绕本专业,选择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训练的题目.选题应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围绕本专业,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训练的题目.题目难度选题难度要达到本专业教学大纲对学生知识水平的培养要求,要做到每人一题,并有相应的阶段性成果.选题难度要基本达到本专业教学大纲对学生知识水平的培养要求,每个题目不超过3个人,并有相应的阶段性成果.题目工作量预计正常完成毕业论文题目所要求的内容,至少需要12周的时间.预计正常完成毕业论文题目所要求的内容,至少需要8周的时间.结合实际论文选题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研究成果能应用于工程实践.论文选题具有实际工程背景,研究成果对工程实践具有参考价值.5678910能力水平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能够很好地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毕业论文中.能够一般地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毕业论文中.应用文献资料能力能够独立、准确地利用各种途径查找文献资料,并恰当地应用于论文写作中.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途径查找文献资料,并恰当地应用于论文写作中.设计(试验)能力能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设计工程的实施方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通过试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基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参与设计工程的实施方案.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通过试验基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计算分析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工程进行简化,建立计算模型,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工程进行简化,建立计算模型,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外文运用能力能够独立应用一门外语,对本专业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和整理.能够应用一门外语,对本专业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和整理.计算机用能力能够按照毕业论文任务书的要求,独立利用专业应用计算软件或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完成毕业论文所要求的计算分析内容.能够按照毕业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在导师指导下利用专业应用计算软件或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完成毕业论文所要求的计算分析内容.111213写作质量论文结构论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论文结构尚可,基本做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论文文笔论文文笔流畅、内容翔实.论文文笔尚可,基本做到文笔流畅、内容翔实.论文规范化毕业论文中各种资料的运用和文献的引用符合本专业的标准,论文格式符合毕业论文规范要求.毕业论文中各种资料的运用和文献的引用基本符合本专业的标准,论文格式基本符合毕业论文规范要求.四、结语总之,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实践环节.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坚信,只要高校各级师生、领导重视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科学合理组织,以严格求实的态度对待,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一定下会得到较大提高.【参考文献】[1]王津.毕业论文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体系[J].高职教育,2002(6).11-13.[2]陈莉莉.解读高校毕业论文面临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04(1).86-90.[3]陈岳林.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3(5).74-76.。

浅谈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选题

浅谈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选题

浅谈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选题综合论文训练(或称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达到综合培养目标的最终环节。

综合论文训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全面运用本科阶段掌握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课题研究或相应的训练任务,并独立撰写一篇论文,作为申请本科学位的“学士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对本科生开展综合论文训练,旨在发挥学校的综合科研优势,使学生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过程,掌握独立开展研究的基本方法。

电子工程系积极贯彻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为基础,认真开展综合论文训练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把研究前沿技术与培养优秀学生结合起来,努力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1 发挥学科优势,开拓选题空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具有多学科的学术研究优势和雄厚的工程技术背景。

本着以学生培养为中心,科研和教学并重的原则,我们兼顾发挥学生研究兴趣和增强实验室科研力量的目标,采用学生和课题(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机制,既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自主意愿,又能保证教师科研任务的顺利执行。

在整个选题过程中,我们采用学生自愿选择为主,调剂为辅的灵活策略。

首先,由系教学主管部门统筹规划,按照各研究所指导教师数量和任务需求合理分配学生名额;然后,由各研究所根据名额数精选训练课题汇总;最后,学生自由申报,指导教师从报名学生中自由选择。

为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要求各研究所尽可能从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切分子课题作为学生的综合训练题目,因而我们的训练题目具有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特点,可以充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团队协调能力。

本单位科研项目来源广、水平高、难度大,在切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子课题的难度和工作量,以符合综合论文训练的要求,确保培养工作顺利完成。

图1汇总了近三年来本单位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的课题来源。

可见,在综合论文训练题目的所有来源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部委项目和国际合作項目较多,这些课题的前沿性强,难度大,指导教师投入很多精力将这些项目分解成适合本科生难度的子课题,同时尽职尽责地履行指导责任,保证综合训练的顺利完成。

论文课题方向汇总

论文课题方向汇总

某宾馆酒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某房产中介公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某家电维修公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某建筑设计公司门户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某健身联谊会会员消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某酒店餐饮消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某企业商品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某汽车货运公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某建筑设计公司办公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文档自动生成工具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精品课程网站自动生成系统网络自动化办公系统-教学工作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网络自动化办公系统-科研工作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网络自动化办公系统-系常规工作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网络自动化办公系统-学生工作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网络自动化办公系统-资源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网络自动化办公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网络自动化办公系统-即时通讯工具的设计与实现网络自动化办公系统-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嵌入式WEB服务器Go-Ahead设计与实现嵌入式引导系统设计MiniGUI在嵌入式Linux上的移植基于嵌入式Linux的CAN总线驱动的实现与应用基于嵌入式Linux的蓝牙通讯的移植与驱动基于嵌入式Linux的接口设计与驱动程序的实现与应用基于嵌入式Linux的媒体播放机Mplayer设计与实现基于嵌入式Linux的USB接口设备控制器设计与实现基于ARM的电脑鼠走迷宫设计与实现医院信息系统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华力创通公司物流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实现网络连锁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物资贸易公司管理系统的实现超市物流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旅游在线报名系统设计与实现网络搜索引擎性能分析系统模型及设计基于Web的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基于OpenGL 的3D游戏开发基于J2ME的手机游戏开发网上拍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公共课网站建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建设基于Web的音像管理系统医院网上预约管理系统工程监理网络管理系统娱乐项目预约管理系统基于vc++的数据的采集及传输系统图书馆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实现基于struts的综合性娱乐网站等级考试网上辅导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家用电器电子商务管理系统综合教务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学习进程管理系统基于Web的城建学院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基于RIA的商品展示平台手机Widget的开发(s60或android)教学辅助终端的开发利用hadoop构建云计算平台员工考核系统慈善捐助管理系统桌面监控软件的开发奖学金信息管理系统天津市市级劳动模范病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天一司法律师事务所网站主页设计天津职工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天津工人疗养院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设计大乘律师事务所刑事案件管理系统某市司法鉴定中心人事管理系统考勤管理子系统某市司法鉴定中心交通事故甄别鉴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基于设计模式的代码自动重构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专业网站搜索的电影自动综合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CNKI网的自动科研核对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序列操作的SQL语句的自动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基于中文语言输入的Sql自动生成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Linq的电子网上银行网络版本的围棋对战游戏基于Linq的人才招聘网站设计与实现结构化程序的流程图自动生成Java网络五子棋Java网络“砸红A”游戏基于数据加密的邮件系统基于Snort的简易入侵检测系统基于聚类的局域网用户行为分析简单SQL语句到关系代数表达式的自动转换简单关系代数表达式到SQL语句的自动转换用OpenGL实现交互式的三维图形显示论文重复率检查系统基于OpenGL的三维物傩纹理贴图研究牙科诊所仪器设备及耗材管理系统城市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火车票预订与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医院门诊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放式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在线投稿审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校园C2C交易平台设计与实现学生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医院网上预约挂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IT行业求职招聘网站的开发与实现酒店网上订餐系统的开发与实现基于LINUX的FTP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课程实验平台的建设培训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生社团在线评选系统基于web校友录的设计与开发汽车租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家庭装修电子报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J2EE三层体系结构的网上商城的设计与实现电讯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Opengl的虚拟场景实现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设计《c++程序设计语言》辅助教学网站《C++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库的设计OA办公自动化系统虚拟微机实验室构建社区卫生管理系统车辆维修管理系统基于IPTV的综合性娱乐片头设计与制作交互式动态英语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实现三维虚拟漫游项目设计与开发路由器日志分析系统基于JEECMS的精品课网站实现绿色数据中心的设计研究校园网出口综合管理解决方案仓储式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系统农副产品网上行情报价系统运动会成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车辆倒车视频监视管理系统基于嵌入式与web service的智能家居系统基于网络超市的商品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 Net 平台的公共教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能工程系01级综合论文训练课题序号课题名称(全称) 课题类别指导教师主要工作形式指导教师联系方式姓名职称接受人数电话email1 大型化利用生物质生产沼气的技术状况分析 4 吕子安副教授2 PVC热解和燃烧过程中HCl释放规律的试验研究3 吕子安副教授3 干法烟气脱硫过程的数值模拟 1 由长福副教授4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预热单元优化研究 1 由长福副教授5 大颗粒流态化理论研究 3 由长福副教授 1 5,6 烟气中汞浓度测量方法的研究 1 禚玉群副研 1 27 红外辐射气体燃烧器文献调研 4 吴学安副教授8 钢架结构简易计算方法开发 1 吴学安副教授9 太阳能半导体空调集成化的实验研究 1 李彦副教授10 七孔探针自动测速系统的实验研究 1 李彦副教授11 利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气产量的基础研究 3 王淑娟副研 1 4,12 多成分燃料的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3 李清海讲师13 可视化方法研究大颗粒在气固两相流中的行为 1 李清海讲师 1 2,14 半绝热炉膛的传热特性研究 3 张衍国副教授 1 4,15 高水分烟气辐射传热特性研究 3 张衍国副教授 1 4,16 微波活化后的CaO脱氯特性研究 1 张衍国副教授117 流化床压力信号混沌动力学分析 3 何榕教授18 煤粉气化过程中孔隙结构变化研究 3 何榕教授19 锰离子催化剂下亚硫酸盐强制氧化实验研究 1 佟会玲讲师20 中高温烟气脱硫情况下脱硫剂反应性能的研究 3 佟会玲讲师1 佟会玲讲师21 常温条件下采用半干法联合脱除SO2和NO x的实验研究22 近零排放煤制氢系统计算分析 3 蔡宁生教授 1 4 ,23 天然气催化燃烧应用进展研究 4 蔡宁生教授 1 5 ,2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数值模拟 3 蔡宁生教授 1 4 ,25 可吸入颗粒物荷电量的测量研究 1 姚强教授26 垃圾链条炉可吸入颗粒物的特性实验研究 1 姚强教授27 钛基孔道式SCR催化剂制备方法研究 1 姚强教授28 壁流式陶瓷过滤体过滤性能的实验研究 1 宋蔷副研究员29 机动车排放颗粒物催化捕集器的研制 1 宋蔷副研究员30 炼油厂含油污泥基本性质及热分析实验 1 宋蔷副研究员31 炼油厂含油污泥热解工艺的实验研究 1 李水清讲师32 基于PIV技术对回转筒内颗粒运动的测量 1 李水清讲师33 基于ECT技术对喷动床内颗粒浓度的测量 1 李水清讲师1 赵厚银博士后34 不同燃烧源(油、煤、天然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有机物的分布特征的研究35 清华园采暖前后大气环境PM10中有机污染特征及来1 项光明副研究员源分析236 垃圾焚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中有机物特征的研究 1 项光明副研究员37 图像化测量含障碍物的风沙流输沙率 1 祁海鹰包英捷教授硕士生1 2(包)38 重型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室设计方法研究 3祁海鹰雷俊勇教授博士生1 3(雷39 重型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室燃料空气预混均匀性实验研究1 祁海鹰雷俊勇教授博士生1 2(雷40 钻井岩屑的粒度分析与粉体力学特性研究 1 祁海鹰易先中教授博士后1 2(易41 水平通道中特殊固体颗粒对液相流动的跟随性研究 1 祁海鹰易先中教授博士后1 1(易42 弯曲通道中液固两相流动中固体颗粒行为研究 1 祁海鹰易先中教授博士后1 1(易43 火灾毒性烟气中CO与CO2的排放模型研究 3 祁海鹰教授44 重型燃气轮机干低污染燃烧室振荡燃烧的研究进展 4 祁海鹰教授45 CFB锅炉性能考核方法研究与实现 1 吕俊复副教授 1 3+5 lvjf@等离子煤粉点火技术分析 5 吕俊复副教授 1 5 lvjf@ 磨损测量实验技术研究 2 吕俊复副教授 1 2 lvjf@ of NEDO Demonstration 1 刘青副教授 1 1 lvjf@ of biomass in China 4 刘青副教授 1 5+6 lvjf@ 对冲火焰试验系统的完善和调试 2 张海讲师 1 2+4 haizhang@ 预热式燃烧器性能的热态测试 1 张海讲师 1 2 haizhang@3焦炉煤气补燃降低NOx排放的可行性 2 张海讲师 1 2+4+5 haizhang@ 煤焦气化的加压TGA实验研究 2 张建胜讲师 1 2 zhang-js@ 循环物料对NOx分解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2 岳光溪教授 1 2 zhang-jsh@ 煤气化合成气组分分析技术研究 2 张建胜讲师 1 2 zhang-jsh@ 分级气化的热态实验研究 2 张建胜讲师 1 2 zhang-jsh@ 分级气化炉内流场的数值模拟 1 岳光溪教授 1 4 zhang-jsh@ 常压固定床带干馏段煤气发生炉的模型研究 1 刘青副教授 1 3+4 zhang-jsh@ 旋风分离器内物料浓度分布特性 2 杨海瑞讲师 1 2+5 73384 yhr@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残碳来源及活性研究 2 杨海瑞讲师 1 2+5 73384 yhr@煤燃烧过程中一次颗粒物生成的实验研究 2 李定凯(吕建燚)教授(博士生)1 ⑵+7 81741,62 工业节水关键技术的综述分析与研究3,4 姜培学教授 1 2,63 冷聚变过程中热效应的实验测量 3 姜培学卢涛教授博士后1 2,64 微多孔结构内部流动与换热研究 3 姜培学教授65 气膜冷却换热过程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3 陆奔博士后 1 2,66 冷却条件下超临界流体对流换热实验研究 3 邓建强博士后 1 2,67 电子膨胀阀流量特性的研究 3 史琳教授 1 2,68 用于木材干燥的热泵系统的试验研究 1 史琳教授 1 1,69 气体管内层流流动滑移性边界条件的数值模拟研究 1 雷树业教授 3 3,70 RKS状态方程的经验修正 3 段远源教授 1 3,4,471 非极性流体位能参数优化与混合工质PVTx性质实验研究3 段远源教授 1 2,4,72 纳米流体导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3 李俊明副教授 1 273 提高冰箱箱体隔热性能的新型发泡技术探讨 3 李俊明副教授 1 2,574 CO2超临界流体在毛细管中的绝热节流特性 3 李俊明副教授 1 2,575 大电流离相封闭母线的强化传热与优化设计 1 张学学教授76 大电流离相封闭母线传热规律规律研究 1 张学学教授77 高疏水性纳米材料的研制 1 吴晓敏副教授 1 5,78 新型微肋管的蒸发和冷凝换热性能研究 1 吴晓敏副教授 1 5,79 亚临界CO2在微肋管内的蒸发性能研究 1 吴晓敏副教授 1 5,80 新型热能制冷技术研究 1 李辉博士后 1 1,81 过冷沸腾中的局域汽泡相互作用 1 柯道友副教授82 微细结构内离子驱动传递现象 1 彭晓峰教授2-3 总人数不超3人83 结霜过程中的微细流动与传递特性 1 彭晓峰教授84 活性纤维炭NOx吸附的反应传递特性 1 彭晓峰教授85 融凝过程动态液固界面现象 1 王晓东博士后86 多级轴流压气机负荷分布预估 3 袁新教授87 透平叶栅端壁不对称的流动研究 3 袁新教授 1 4 yuanxin@煤气化多联产流程设计中的风险评价与避免 5 李政教授 2 总人理论研究lz-dte@5大型燃气轮机的运行经济潜力研究与分析 5 李政教授 2 数不超3人理论研究lz-dte@燃烧试验台的设计与计算1朱民教授15/1zhumin@火焰传递函数的数值计算3朱民教授13/4zhumin@低热值燃气燃烧的技术研究4朱民教授15/4zhumin@燃气轮机热电冷联供系统建模与设计优化集成 1 李宇红副教授 2 3,4 因12~1月在国外,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发手机短信至 . (英文或将中文文件转换为.pdf 或.jpg等图形文件发送);或(近期一般只能在周末回复)94 叶型失速控制的实验研究 1 李宇红副教授 1 295 我国煤层气发电的经济性分析与评价 4 蒋东翔副教授 1 5、6、7Jiangdx@我国煤层气利用的环境分析与评价 4 蒋东翔副教授 1 5、6、7Jiangdx@燃气轮机故障机理分析与研究 1 蒋东翔副教授 1 4、5、7Jiangdx@ 温度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算法应用研究 1 张志军高工 1 2,3 rnxzzj@ 换热器内管阵中振荡压力传播特性研究 1 刘红讲师 1 4 Liu_hong@ 换热器管阵流体激振研究 1 刘红讲师 1 2 Liu_hong@ 燃气轮机各类标准综述 4 刘红讲师 1 5 Liu_hong@火电机组与电网综合动态特性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徐向东教授 1 文献综述,分析研究103 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的集散控制系统文献综述 5 吕泽华教授6104 燃气轮机回热循环热力性能的分析与综述 3 段秋生副教授 1 总人数不超3人3 (h)(o)105 燃气轮机间冷循环热力性能的分析与综述 3 段秋生副教授 1 3 (h)(o) 106 燃气轮机热力性能计算软件的编写 1 段秋生副教授 1 3 (h)(o) 107 汽轮机电站热力系统的能损分析软件的编写 1 段秋生副教授 1 3 (h)(o) 108 工质热物性计算方法的研究与计算软体的编写 1 段秋生副教授 1 3 (h)(o) 109 燃气轮机SFC启动技术的综述 5 段秋生副教授 1 5 (h)(o) 110 降低燃气轮机燃烧生成物NOX排放量的措施1、2 张艳春副教授 1 总人数2、111 重型燃机辅助系统国产化研究(进气、润滑油)5、6 张艳春副教授 1 不超3人112 用于中小火电机组的DCS系统方案设计 1 张艳春副教授113 12MW燃煤机组辅助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 1 张艳春副教授114 燃气轮机各类运行故障的整理及分析⑷张艳春副教授115 浙江玉环县风力发电系统设计 1 孟繁娟高实116 纳米镀层叶栅叶片气动性能实验研究 2 孟繁娟高实117 水轮机转轮数控加工技术研究 1 曹树良教授 2 3,118 微型风力发电机的开发研究 1 罗先武讲师119 微型流体机械技术综述 4 罗先武讲师 1 5,120 水轮机转轮疲劳寿命计算分析 3 王正伟副教授121 水轮机水压力脉动特性分析 1 王正伟副教授122 水轮机组运行故障资料调查分析 4 王正伟副教授7123 拉格朗日涡方法中的快速算法研究 3 祝宝山副研究员 1 3,124 流体机械中旋涡引起的振动和噪音 4 祝宝山副研究员125 弯曲薄翼叶片表面旋涡分离的特性研究 3 祝宝山副研究员 1 3,126 串联电站的最优控制研究 1 樊红刚博士后127 全三维反问题计算方法在可逆转论设计中的应用 1 陈乃祥教授 1 5,1128 多机系统抽水蓄能电站的振动分析 1 陈乃祥教授 1 4129 现代蓄能及可移动能源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1 陈乃祥教授 1 5130 黄河清淤固堤现场调研 4 许洪元教授 1 6131 潜水泵的发展史及应用综述 5 许洪元教授 1 5132 用Pro/E软件设计泵过流件 1 许洪元教授 1 3133 心脏泵性能研究 1 刘树红副教授 2 2,4 liu 134 电厂设备的三维设计 1 刘树红副教授 1 1 liu 135 进水道流场PIV测速试验研究 1 吴玉林教授136 进水道流场含气量测量试验研究 1 吴玉林教授137 水轮机三维湍流数值计算研究 1 吴玉林教授138 两相流试验图像的数字处理 1 许兆峰博士后139 ERP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调查研究 4 肖若富博士后140 多尺度多孔介质VOC传质的理论研究(已有实验结果,要求组建吸附、扩散理论模型,进行正、反问题求解获得扩散系数、质分配系数等,可发表SCI论文)3 罗锐研究员 1 分析、计算8141 微细流道内流场全息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实验工作(参加有关HPIV的部分实验工作,要求有一定的激光测试技术、全息基础知识,实验能力强,可发表SCI论文)基础研究罗锐研究员 1 实验、分析142 自抗扰控制系统参数整定及其应用(参加自抗扰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计算工作,要求具有一定的统计数学、自动控制理论和热力过程动态的基础知识,熟练使用Matlab, 可发表SCI或EI论文)3 李东海副教授 1 分析、计算143 多变量控制系统参数优化及其应用(参加多变量控制系统的性能随机鲁棒性计算工作,要求具有一定的统计数学、自动控制理论和热力过程动态的基础知识,熟练使用Matlab, 可发表SCI或EI论文)3 李东海副教授 1 分析、计算144 热工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分析3,4 杨献勇教授注: 1、课题类别填写以下号码(只选最主要的一种):⑴工程设计或研究、应用开发;⑵实验室建设;⑶理论研究;⑷调研分析;⑸论文综述;2、主要工作形式填写以下号码:⑴设计画图;⑵实验;⑶编程;⑷计算;⑸文献调研;⑹社会调查;7其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