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语上24月亮上的足迹PPT课件
合集下载
24月亮上的足迹36页PPT文档
![24月亮上的足迹36页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29be97cbb68a98271fefadb.png)
B、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 步。……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11)
C、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 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18)
18 美国宇航员在登月纪念碑上写 下这段文字:“……我们代表全人类, 来这里作一次和平旅行……”他们为什 么不说“代表美国”?
因为相对于外星系来 说,是代表人类第一次踏上 了月球,是整个人类探索太 空的里程牌。
是多少
公里?
4、“阿波 罗11号”进 入太空后, 是不是直接 向月球飞去? 为什么?
飞船进 入太空后, 先绕地球飞 行,以便检 测飞船是否 正常,能否 向月球飞行。 (6)
5、“阿 波罗11” 号在向月 球飞行过 程 中, 航天员的 主要工作 是什么?
吃晚饭、好好休息。
6、“阿波 罗11号” 降落在月 球上吗?
事件
“土星5号”火箭把飞船“阿波罗11 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飞船飞过月球和地球的中和点。
飞船作减速运动,准备登月。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 飞船与登月舱脱离。
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舱打开舱门。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
开始准备升到一定的绕月轨道,与飞船对接。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大气层。圆满完成 登月计划。
合作探究: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宇航员登 月的过程? 时间先后顺序。
2文章写时间为什么要落实到几分几 秒?
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 具体时间,也表现说明语言的精确 性、严密性、科学性、真实性。
3、地
38万
球和月
公里
球之间
的距离
(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的“鹰”号登月 舱正向月球表面缓缓降落。天空中悬挂的是
C、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 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18)
18 美国宇航员在登月纪念碑上写 下这段文字:“……我们代表全人类, 来这里作一次和平旅行……”他们为什 么不说“代表美国”?
因为相对于外星系来 说,是代表人类第一次踏上 了月球,是整个人类探索太 空的里程牌。
是多少
公里?
4、“阿波 罗11号”进 入太空后, 是不是直接 向月球飞去? 为什么?
飞船进 入太空后, 先绕地球飞 行,以便检 测飞船是否 正常,能否 向月球飞行。 (6)
5、“阿 波罗11” 号在向月 球飞行过 程 中, 航天员的 主要工作 是什么?
吃晚饭、好好休息。
6、“阿波 罗11号” 降落在月 球上吗?
事件
“土星5号”火箭把飞船“阿波罗11 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飞船飞过月球和地球的中和点。
飞船作减速运动,准备登月。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 飞船与登月舱脱离。
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舱打开舱门。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
开始准备升到一定的绕月轨道,与飞船对接。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大气层。圆满完成 登月计划。
合作探究: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宇航员登 月的过程? 时间先后顺序。
2文章写时间为什么要落实到几分几 秒?
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 具体时间,也表现说明语言的精确 性、严密性、科学性、真实性。
3、地
38万
球和月
公里
球之间
的距离
(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的“鹰”号登月 舱正向月球表面缓缓降落。天空中悬挂的是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24《月亮上的足迹》(共12张PPT)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24《月亮上的足迹》(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d1b37a2b160b4e767fcfc0.png)
zxxkw
zxxkw世界航天大事记
● 1961.4.12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飞船上天,成为世界航 天第一人
● 1965.3.18 前苏联航天员烈昂诺夫乘“上升二号”飞船升空实现世界上 第一次太空行走
● 1969.7.16 三名美国航天员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前往月球。7.21日 11时56分20秒,飞船月球表面降落,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
zxxkw
小组合作完成登月全过程示意图
火箭升空 第一级火箭脱落 第二级火
箭脱落 第三级火箭启动 进入预定轨
道,绕月飞行 进入登月轨道,奔向月球
飞过月.地中间点 飞过月、地引力中和点
登月舱脱离飞船
登月舱降落月球 人
类初踏月球 人类月面工作
返回登月
舱 登舱升空与飞船成功对接
向地
球返航
进入地球大气层
溅落预定
海域
被海军救起
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登月纪念碑
zxxkw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月球车天 线将摄影机的
球镜 间, 的用月 精以面 确测上 距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离月激
球光 与反 地射
影像讯号传回 地球
安装在月面上的 地震仪
5.插上美国国旗
zxxkw
● 1986.2.20 前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第一个舱发射成功
● 1999.11.20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飞行成功
月亮 上 的 足
迹
zxxkw
字词解释
合算:所费人力物力较小而收获较大。 畅谈:尽情地谈。 神往:心里向往。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PPT课件-月亮上的足迹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PPT课件-月亮上的足迹](https://img.taocdn.com/s3/m/c18233c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e.png)
疑难解析
1、本文第三部分是重点,在这一段 中记载了宇航员登月成功所做的哪六件 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 (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各种仪器。 (5)插上美国星条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品味语言
“这一小步, 对于一个人来说, 是小小的一步; 对整个人类来说, 是巨大的飞跃。” ——阿姆斯特朗
航天员波力亚利在“和平号”空间站创 造了太空连续飞行439天的纪录。
1996.3.22
美 国
女航天员在“和平号”空间站创造了 太空连续飞行188天的女子世界纪录。
1999.7.13 美 国
199.11.20
中 国
柯林斯成为美国航天史上第一位女 指令长。
(2)记叙文的特点:
第一,要交代明白。 第二,线索清楚。 第三,人称要一致。 第四,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 结果要详细。
(3)记叙文的分类:
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 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
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 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一面》。
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 怀为主,如《春》。
说明“起飞”需要极大的努力,然而一旦 脱离重力的牵绊,就能达到理想的境地。
3、第二自然段中的“习惯”具体是 指什么?
具体指因循苟且、缺乏耐心、吹毛求 疵、自私自利等不良习性。
4、第二自然段中“起飞”的含义是什么? 人们改变不良习惯的起始阶段。
5、这篇短文的中心是什么?用自己
的话概括回答。 克服不良习惯(摆脱习惯的引力),
月亮上的足迹
导入新课
宇宙浩瀚无边,人类探索不断。
火箭上天一刻
月球探测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月亮上的足迹》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月亮上的足迹》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bbee1dcfc789eb172dc8f6.png)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
事件进展 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 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宇航员进入梦乡 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舱打开舱门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 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 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 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 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 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 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三、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 字起什么作用?
嫦 娥 奔 月
朱长超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 的知识。
2. 激发同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
1.思考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现了人 探索太空的伟大气魄,赞美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2.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安装在月面上的地震仪
5.插上美国国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返航
22日上午6点35分, 太空船与“阿波罗11
号”对接成功。
(登月小艇正要与指挥舱结合,然后由指挥舱 载运太空人返回地球)
“阿波罗11 号”飞船溅落在 预定的海域,被 等候在那边的海 军救起。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 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 大的飞跃。”
(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
哪个国家的哪个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美国、阿姆斯特朗)
事件进展 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 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宇航员进入梦乡 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舱打开舱门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 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 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 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 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 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 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三、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 字起什么作用?
嫦 娥 奔 月
朱长超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 的知识。
2. 激发同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
1.思考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现了人 探索太空的伟大气魄,赞美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2.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安装在月面上的地震仪
5.插上美国国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返航
22日上午6点35分, 太空船与“阿波罗11
号”对接成功。
(登月小艇正要与指挥舱结合,然后由指挥舱 载运太空人返回地球)
“阿波罗11 号”飞船溅落在 预定的海域,被 等候在那边的海 军救起。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 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 大的飞跃。”
(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
哪个国家的哪个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美国、阿姆斯特朗)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5d5ed2fd0a79563d1e720d.png)
1.在文章的最后,阿姆斯特朗太到了登月 的意义,他这样评论他们离开登月舱、踏 上月球的“一小步”的:这一小步,对一 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地整个人类来 说,是巨大的飞跃。”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同学们看完课文,回想一下的命运是怎么样的?这样合适吗?
摄影机的影像 讯号传回地球
安装在月面上的 地震仪
5.插上美国国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三、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 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历经195个小时。
按时间顺序写的。
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 什么?
这些数字体现科学纪实文准确性、科学 性、真实性的特点。
登月过程:
1.登月准备 2.飞向月球 3.登月成功 4.返回地球
二、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 事? (注意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 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
探测
月球车天线将
精 确 距 离
用 以 测 量 月 球 与 地 球 间 的
月 面 上 的 激 光 反 射 镜 ,
商烟泊
女笼秦
烟
不寒淮
笼
知水
亡月
国笼
恨沙
,,
隔夜
江泊
犹秦
唱淮
后近
庭酒
花家
。。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苏轼
<<水调歌头>>
月亮上的足迹
gun
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 方向)。 观测并测度(情况)。
合算:指花费的人力物力较小而收效较大。
yù 海域:指海洋的一定范围。(包括水上和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球上足迹》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球上足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5ff4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8.png)
知识讲解(20分钟)
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科 学原理,包括月相变化、月食 、月震等。
实践活动(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或模 拟等活动,加深对月球相关知 识的理解。
课堂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 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介绍月球探测的历程和重要性, 然后详细描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最后总结了登月的意义 和影响。
写作特点方面,文章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如将月球表 面比作“荒凉的沙漠”,将宇航员的动作比作“在月球上跳舞”, 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关键段落分析与解读
关键段落一
文章开头部分,简要介绍了月 球探测的历程和重要性,引出 了人类首次登月的主题。
关键段落二
详细描述了宇航员在月球上的 活动和发现,包括采集岩石样 本、拍摄照片、进行科学实验 等,展现了人类对月球的初步 认识和探索成果。
06
课后作业与自评互评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课件中提供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 简答题,以检验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针对练习题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及时查阅课本和 笔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观察月相变 化、了解月球探测历程等,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 养。
探究文章内涵
深入挖掘文章中的隐含信 息和深层含义,理解文章 的深层内涵。
评价作者观点
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进行 分析和评价,形成自己的 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05
跨学科整合与拓展活动设计
结合科学、历史等学科知识,丰富课堂内容
引入科学知识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03c539e2bd960591c67701.png)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间测 光 的量 反 月 精月 射 面 确球 镜 上 距与 , 离地 用 的 球以激 月球车天线将 摄影机的影像 讯号传回地球
安装在月面上的 月震仪
(5).插上美国国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2.作者为什么将时间精确到了秒?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 文章,二太空探索,对数字 的精确度要求十分高,这些 数字主要是体现本文语言的 准确性、科学性姆斯特朗、 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整体感知
4.登月全过程 可以分为几个 阶段?
一: 准 备
二: 升 空
三: 登 月
四: 返 航
飞向月亮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从发射架上看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1.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登月纪念碑
茫茫夜空,皎皎明月,引人遐思。
面对月亮,你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 词和传说?
v朱元璋起义v 空格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 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 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 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 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空格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 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 异族统治的节日。 v吴刚伐桂v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 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里 砍月桂,但月亮中的月桂随砍随合,砍伐不尽,因而后 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初一语文上册24月亮上的足迹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初一语文上册24月亮上的足迹课件(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182f9c4b73f242326c5f1c.png)
•深层探究
•2.联想和想像:让学生看文中的插图,引导想象。
•(1)想像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 • 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是一片荒 凉死寂的世界。 •(2)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 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 球。 •(3)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 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 •(4)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 ”,这样做合适吗? • 不合适,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事件进展
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 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宇航员进入梦乡 飞船飞过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舱打开舱门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人类登上月球 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飞船进入大气层
• 我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我离
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我透过舷窗,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 • 当我正想进入这个星球的运行轨道时,我看到一艘闻所未闻的 航天母舰。不知为什么这艘UFO突然向我发起进攻,又把我吸进 UFO中。可怕的事发生了,氧气瓶脱落了,我无法呼吸了。渐渐地 ,我的身体一点点地虚弱起来,我晕倒在UFO中。 • “我在哪里?”我恢复了知觉,慢慢地爬起来。这时我发现自 己已经处在未知的蓝色星球上了,而且这里的环境跟地球的古陆环 境一致,氧气含有量也特别高。接着我好像被什么东西拖住下了海 ,可是说来也怪,我竟然能够在海中呼吸,这时在我眼前出现了一
初一语文上册24月亮上的足 迹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4月亮上的足迹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4月亮上的足迹](https://img.taocdn.com/s3/m/2fb2d74848d7c1c709a14501.png)
嫦 娥
奔月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月球
第 一 次
资 料1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
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 的序幕。前苏联宇航员、大名鼎鼎 的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 坐前苏联“东方号”飞船,环绕地 球飞行了一圈,历时近两个小时, 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飞向月亮
点 燃 点 火 器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月
亮
上
的 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足
天体图片
图片2
图片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千 里 共 婵 娟
但 愿 人 长 久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4 月亮上的足迹 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4 月亮上的足迹 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9e0f0da8114431b90dd8af.png)
学习目标 预习检测 常识导入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 积累与“月”相关的知识点。 2· 快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较 快地理解登月的全过程. 3. 启发想象,敢于幻想、敢于探索宇 宙秘密,深刻理解当今科技对人类发 展的巨大作用。
•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
你 了 解 月 亮 吗 ?
最近的天体。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 太阳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
山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
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
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 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一轮明月,
人 类 与 月 球
总会引起无穷遐想,幻想有朝一日 飞上月宫。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月文 化。
•
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
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
神 话 传 说
其中就有嫦蛾奔月。嫦娥偷了丈
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
的故事。
•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 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 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 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
神 话 传 说
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
② 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 并在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
1、在书中找 出表示时间的 词语,了解整 个事件是如何 发展的。
时
间
事
件
进
展
1969年7月16日上午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
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 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离地9分5秒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 19日晚8点33分 19日晚9点32分 20日上午7点32分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21日上午11点39分 11点51分 22日0点15分 22日上午6点35分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
1· 积累与“月”相关的知识点。 2· 快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较 快地理解登月的全过程. 3. 启发想象,敢于幻想、敢于探索宇 宙秘密,深刻理解当今科技对人类发 展的巨大作用。
•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
你 了 解 月 亮 吗 ?
最近的天体。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 太阳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
山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
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
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 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一轮明月,
人 类 与 月 球
总会引起无穷遐想,幻想有朝一日 飞上月宫。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月文 化。
•
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
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
神 话 传 说
其中就有嫦蛾奔月。嫦娥偷了丈
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
的故事。
•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 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 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 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
神 话 传 说
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
② 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 并在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
1、在书中找 出表示时间的 词语,了解整 个事件是如何 发展的。
时
间
事
件
进
展
1969年7月16日上午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
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 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离地9分5秒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 19日晚8点33分 19日晚9点32分 20日上午7点32分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21日上午11点39分 11点51分 22日0点15分 22日上午6点35分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
人教版七上语文课件:24月亮上的足迹(共28张PPT)
![人教版七上语文课件:24月亮上的足迹(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5008180b4c2e3f5727637b.png)
●1986.2.20前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第一个舱发射成功
●1999.11.20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飞行成功
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1”号模拟发射时,乘员舱 起火,3名宇航员因此丧生; 同年4月,前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完成太空航行任 务返回地球时,因减速的降落伞未能打开而坠毁,1 名宇航员丧生; 1971年前苏联“联盟11”号飞船在太空飞行224天后, 飞船密封舱漏气,3名宇航员窒息而死;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起飞72秒 后,在数百万电视观众和宇航员家属的眼前凌空爆炸。 牺牲的7名宇航员中有一名中学女教师;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 地球的前16分钟时,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 遇难。
3、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 成功——返回地球
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
1、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 的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 来写的? 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时间顺序。
2、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些事情?
1.检查登陆;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纪念碑; 4.安装电视摄象机; 5.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 6.安装激光仪,月震仪; 7.插上美国国旗; 8.与尼克松总统对话。
火箭发射后13小 时30分
19日晚8点33分 19日晚9点32分
宇航员进入梦乡
11点56分20秒
人类登上月球
宇航员被唤醒,登 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飞船飞过月亮和地 22日0点15分 球引力的中和点
地面呼叫,飞船减 22日上午6点35分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 速,准备登月 成功
20日上午7点32分 两位宇航员换乘登 25日凌晨1点35分 飞船进入大气层 月舱 8秒
●1999.11.20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飞行成功
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1”号模拟发射时,乘员舱 起火,3名宇航员因此丧生; 同年4月,前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完成太空航行任 务返回地球时,因减速的降落伞未能打开而坠毁,1 名宇航员丧生; 1971年前苏联“联盟11”号飞船在太空飞行224天后, 飞船密封舱漏气,3名宇航员窒息而死;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起飞72秒 后,在数百万电视观众和宇航员家属的眼前凌空爆炸。 牺牲的7名宇航员中有一名中学女教师;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 地球的前16分钟时,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 遇难。
3、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 成功——返回地球
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
1、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 的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 来写的? 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时间顺序。
2、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些事情?
1.检查登陆;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纪念碑; 4.安装电视摄象机; 5.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 6.安装激光仪,月震仪; 7.插上美国国旗; 8.与尼克松总统对话。
火箭发射后13小 时30分
19日晚8点33分 19日晚9点32分
宇航员进入梦乡
11点56分20秒
人类登上月球
宇航员被唤醒,登 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飞船飞过月亮和地 22日0点15分 球引力的中和点
地面呼叫,飞船减 22日上午6点35分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 速,准备登月 成功
20日上午7点32分 两位宇航员换乘登 25日凌晨1点35分 飞船进入大气层 月舱 8秒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共28张)ppt110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共28张)ppt110](https://img.taocdn.com/s3/m/209f2e44ddccda38376bafe5.png)
欲 上 青 天 揽 明 月
俱 怀 逸 兴 壮 思 飞
月 亮 上 的 足 迹
朱 长 超
预习反馈:
n 观测 cè 指令 zhǐ 合算 suà ng神往 shé n 海域 yù 畅谈 chà
里程碑 bēi
ng 昂首挺立 á
o 一叶孤舟 gū 遥遥在望 yá
阅读1---3自然段, 思考:
时间: 1969年7月16日 人物: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地点: 美国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 事件: 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时间顺序
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 字为什么要如此精确?
因为这是一篇叙述太空探索的 科普小品,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 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 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 实性。
升空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从发射架上看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登月
7月20日上 午7点32分,登 月舱和飞船脱 离
朱长超
准 备 升 空
飞 向 月 球
成 功 登 月
返 回 地 球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 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 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探索太空
造福人类
没有对太空的探索,我们生活 中将没有手机,没有微波炉、石英 表、不粘锅、条形码、网球鞋、墨 镜…… 航天技术为我们带来了1300多 项新技术以及3万多件实用物品, 其中许多被用于医疗、计算机、通 讯、甚至服装等领域。
插 上 美 国 国 旗
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返航
22日上午6点35 分,太空船与“阿波 罗11号”对接成功。
(登月小艇正要与指挥舱 结合,然后由指挥舱载运 太空人返回地球)
俱 怀 逸 兴 壮 思 飞
月 亮 上 的 足 迹
朱 长 超
预习反馈:
n 观测 cè 指令 zhǐ 合算 suà ng神往 shé n 海域 yù 畅谈 chà
里程碑 bēi
ng 昂首挺立 á
o 一叶孤舟 gū 遥遥在望 yá
阅读1---3自然段, 思考:
时间: 1969年7月16日 人物: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地点: 美国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 事件: 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时间顺序
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 字为什么要如此精确?
因为这是一篇叙述太空探索的 科普小品,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 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 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 实性。
升空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从发射架上看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登月
7月20日上 午7点32分,登 月舱和飞船脱 离
朱长超
准 备 升 空
飞 向 月 球
成 功 登 月
返 回 地 球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 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 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探索太空
造福人类
没有对太空的探索,我们生活 中将没有手机,没有微波炉、石英 表、不粘锅、条形码、网球鞋、墨 镜…… 航天技术为我们带来了1300多 项新技术以及3万多件实用物品, 其中许多被用于医疗、计算机、通 讯、甚至服装等领域。
插 上 美 国 国 旗
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返航
22日上午6点35 分,太空船与“阿波 罗11号”对接成功。
(登月小艇正要与指挥舱 结合,然后由指挥舱载运 太空人返回地球)
初一语文《月亮上的足迹》PPT
![初一语文《月亮上的足迹》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3c1910650e52ea5518988e.png)
名称:阿波罗计划 阿波罗是古代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一个掌 管诗歌和音乐的太阳神,传说他是月神的 同胞姐弟。 开始时间:1961年 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 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 时约11年。 探测器:从阿波罗一号到阿波罗十七号
“阿波罗”号飞船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 月舱3个部分组成。“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 实现人登月梦想。
月球车天线将摄 影机的影像讯号传回 地球 安装在月面上的地震 仪
的月 影球 像上 讯 的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号天 传线 回将 地摄 球影 机
月 面 上 的 激 光 反 射 镜
月安 装 震在 仪月 球 表 面
5.插上美国国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返航 22日上午 6点35分,太 空船与“阿波 罗11号”对接 成功。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为什么?
为了科学研究、开 发并利用月球。 3.树立登月纪念碑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都做了 哪些事情?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球镜 间, 的用月 精以面 确测上 距量的 离月激 球光 与反 地射
时 间 1969年7月16日上午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 离地9分5秒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 19日晚8点33分 19日晚9点32分 20日上午7点32分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21日上午11点39分 11点51分 22日0点15分 22日上午6点35分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 事 件 进 展 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 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宇航员进入梦乡 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舱打开舱门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飞船进入大气层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24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24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3adaf82cc58bd63186bd94.png)
③到2050年,我们真的要被挤成照片了吗? ④放心,虽然预计人口峰值可达90亿,但我们也不一定非得挤得像罐头 里的沙丁鱼。如果把这90亿人都堆到美国——也就是地球陆地面积6%的 陆地上,那里会成为人间地狱吗?并非如此,那里的人口密度甚至不会 超过今天法国巴黎大区的966人/平方千米。
⑤事实上,在2050年,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地区会拥挤不堪。孟加拉国是 其中之一。这个南亚小国的人口密度已经很高(约1050人/平方千米),而 其人口在未来40年内还将增长40%,达2.22亿,超过现在的巴西,但其 面积仅为巴西的1/60。埃及的人口也很稠密,但并不是在全境。在这个 大部分国土为沙漠的国家,90%的人口聚集在尼罗河河谷。在这片不比 比利时大多少的土地上,居民人数是比利时的8倍。也就是说,今天这 里已经人满为患,而到2050年,这里的人口还将翻一番,密度将达到 3000人/平方千米。这样一来,那里简直就无法生活了。而在其他地区, 人们出于自愿挤在一起。人们放弃乡村,进入城市的趋势将愈演愈烈, 尤其是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我们的数量从未如此众多,从未如此集中 在这样小的区域中。1900年,只有10%的人口在城市生活。今天,超过 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到2050年,这一比例可能高达70%。因为在 未来40年里,预计每天将有20万人进入城市。
D.宇航员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安保工作,防止登月安全事故不要发生。
(点拨:B项删掉“使”;C项将“即使”改为“虽然”;D项删掉“不
要”)
4.判断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A.记叙 B.说明 C.议论 D.描写
(1)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
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共47张)ppt109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共47张)ppt109](https://img.taocdn.com/s3/m/7f48493b650e52ea5518982b.png)
生 字生词
观测
指令 合算 海域 畅谈 神往 里程碑 昂首 挺立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可望而不可即
第二环节 整体感知课文
一、课文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 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二、登月的全程中重点写的是哪 一环节?
三、在月球上宇航员们做了 那几件事? 四、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 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 巨大的飞跃。”这句话你怎么理 解?
祝同学们学有所成 人类美丽的未来是属 于你们的!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f7f65d8f856a561253d36f3d.png)
练习:
课后练习二:假设你此时正在远离地球 的茫茫太空中旅行,透过舷舱,你看到 了美丽的地球。请以此为触发点,展开 想像,写一段二三百字的短文。
27
神往:心里向往。
合算:所费人力物力较小而收效较大。
海域:指海洋的一定范围。
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一叶孤舟:像一片树叶那样一条单独的船。
小心翼翼:小心谨慎的样子。
11
19
20
据说了为这次登月,共有40万人、 2万多家公司投入其中,耗资239.15 亿美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 力,却只运回了几百斤的月岩、月壤, 到底值不值?
21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 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 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
我们要从现 在起打好扎实基 础,为人类的 “每一步”做出 自己的贡献。
23
小结:
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 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的一的喜悦 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24
拓展延伸
• 想象:月球上有什么? 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 如果你是宇航员,当你踏上月球的一瞬间,你有
茫茫夜空,皎皎明月,引人遐思。
面对月亮,你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 词和传说?
1
——
又小 疑时 瑶不 台识 李镜月 白,, .飞呼 古在做 朗青白 月云玉 行端盘 。。
2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将花月夜》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月亮上的足迹》课件(新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月亮上的足迹》课件(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0a50f0c77da26924c5b019.png)
我们要从现在起打好扎 实基础,为人类的“每一步 ”做出自己的贡献。
布置作业
必做题: 1.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
词语,并用其中的一些词语写一段话。 2.根据练习三创设情境,写一段一二
百字的文字。 选做题: 课后继续看与月亮有关的书籍或上网
查找相关资料,做好笔记。
板书设计
总述本次登月是宇航实业新的里程碑 登月准备
(1)尽情地谈。 (畅谈) (2)抬头挺胸,笔直地站立着。形容人很有精神,很有
气魄的样子。 (昂首挺立) (3)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遥遥在望)
(4)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可望而不可即)
整体感知
• 1.听课文朗读,了解登 月过程,概括本文的主 要内容。
整体感知
时间 1969年7月16日上午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 离地9分5秒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 19日晚8点33分 19日晚9点32分 20日上午7点32分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21日上午11点39分 11点51分 22日0点15分 22日上午6点35分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
合作探究
2.课文1~2段是对登月事件及意义的概说,根 据文章语言确: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 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 斯、奥尔德林。
合作探究
3.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可以 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明确:飞船升空前的准备、飞船飞向月球、 登月舱登月成功、飞船返回地球四个阶段。
合作探究
•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 出来。
• 明确:(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 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 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5)插上美国的 星条旗;(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通话等。
布置作业
必做题: 1.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
词语,并用其中的一些词语写一段话。 2.根据练习三创设情境,写一段一二
百字的文字。 选做题: 课后继续看与月亮有关的书籍或上网
查找相关资料,做好笔记。
板书设计
总述本次登月是宇航实业新的里程碑 登月准备
(1)尽情地谈。 (畅谈) (2)抬头挺胸,笔直地站立着。形容人很有精神,很有
气魄的样子。 (昂首挺立) (3)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遥遥在望)
(4)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可望而不可即)
整体感知
• 1.听课文朗读,了解登 月过程,概括本文的主 要内容。
整体感知
时间 1969年7月16日上午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 离地9分5秒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 19日晚8点33分 19日晚9点32分 20日上午7点32分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21日上午11点39分 11点51分 22日0点15分 22日上午6点35分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
合作探究
2.课文1~2段是对登月事件及意义的概说,根 据文章语言确: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 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 斯、奥尔德林。
合作探究
3.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可以 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明确:飞船升空前的准备、飞船飞向月球、 登月舱登月成功、飞船返回地球四个阶段。
合作探究
•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 出来。
• 明确:(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 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 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5)插上美国的 星条旗;(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通话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确时间是1969年7
月21日11点56分20秒
返航
22日上午6点35分,太空船与 “阿波罗11号”对接成功。
“阿波罗11号”飞船溅落在 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 军救起。
登月的全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一、登月准备(3—5) 二、飞向月球(6—9) 三、登上月球(10—14) 四、返回地面(15—17)
研读赏析
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 什么作用?
因为这是一篇报道太空探索的文章,太 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 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 真实性,体现纪实报道的特点。
小结:
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 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 者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 明才智的赞叹。
月亮上的足迹
嫦娥是射下九 个太阳的英雄羿的 妻子。她因偷吃了 长生不老丹,才飞 进了月宫,只有捣 药的玉兔和砍伐桂 树的吴刚陪伴着她。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 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 的登月向往。
人类征服月 球的历程
“阿波罗”计划
这是美国于20世纪60 年代至70年代初组织实 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 称“阿波罗”计划。目 的是实现载人登月飞行 和对月球的实地考察, 为载人行星飞行和探测 进行技术准备。工程开 始于1961年5月,至1972 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 束。历时11年,耗资255 亿美元。
2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升 空
土星五号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登月
7月20日上午7 点32分,登月舱和 飞船脱离
(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 的“鹰”号登月舱正向月球 表面缓缓降落。天空中悬挂 的是地球)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 下阶梯,登上了月球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整个“阿波罗”工程包括:
确定登月方案、为登月飞行做准 备的4项辅助计划、研制“土星” 号运载火箭、进行试验飞行、研 制“阿波罗”号飞船、实现载人 登月飞行。
学法引导:
本文是一篇纪实报道。同学们可运用记叙 文速读法,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后,对文章 内容要点进行概括,提高概括能力。通过观看 有关图片,进一步充实对登月情形的了解。另 外,发挥想象,增强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培养 爱科学的精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拓展延伸
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 已是四十四年前的事了。时 光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 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 。那么,你知道我国最近有 没有探索宇宙的计划呢?
2013年12月2日1:30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研读赏析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 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 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 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 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 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 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 这是巨大的飞跃。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 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请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时、地、人、事。
记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时间: 1969年7月16日 人物: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地点: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事件: 探索月球的过程
土星五号火箭点火 土星五号火箭脱离发射架
归纳
宇航员在月球上所做的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着落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
3、树立纪念碑。 4、安装电视摄像机。
5、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
6、安装激光仪。 7、安装月震仪。 8、插美国国旗。
安装各种仪器进 行科学探测
9、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研读赏析
通过学习,我们对人类登月的全 过程,已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人 类登月有什么意义呢?(用课本中的 语言回答)
月21日11点56分20秒
返航
22日上午6点35分,太空船与 “阿波罗11号”对接成功。
“阿波罗11号”飞船溅落在 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 军救起。
登月的全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一、登月准备(3—5) 二、飞向月球(6—9) 三、登上月球(10—14) 四、返回地面(15—17)
研读赏析
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 什么作用?
因为这是一篇报道太空探索的文章,太 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 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 真实性,体现纪实报道的特点。
小结:
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 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 者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 明才智的赞叹。
月亮上的足迹
嫦娥是射下九 个太阳的英雄羿的 妻子。她因偷吃了 长生不老丹,才飞 进了月宫,只有捣 药的玉兔和砍伐桂 树的吴刚陪伴着她。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 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 的登月向往。
人类征服月 球的历程
“阿波罗”计划
这是美国于20世纪60 年代至70年代初组织实 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 称“阿波罗”计划。目 的是实现载人登月飞行 和对月球的实地考察, 为载人行星飞行和探测 进行技术准备。工程开 始于1961年5月,至1972 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 束。历时11年,耗资255 亿美元。
2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升 空
土星五号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登月
7月20日上午7 点32分,登月舱和 飞船脱离
(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 的“鹰”号登月舱正向月球 表面缓缓降落。天空中悬挂 的是地球)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 下阶梯,登上了月球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整个“阿波罗”工程包括:
确定登月方案、为登月飞行做准 备的4项辅助计划、研制“土星” 号运载火箭、进行试验飞行、研 制“阿波罗”号飞船、实现载人 登月飞行。
学法引导:
本文是一篇纪实报道。同学们可运用记叙 文速读法,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后,对文章 内容要点进行概括,提高概括能力。通过观看 有关图片,进一步充实对登月情形的了解。另 外,发挥想象,增强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培养 爱科学的精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拓展延伸
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 已是四十四年前的事了。时 光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 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 。那么,你知道我国最近有 没有探索宇宙的计划呢?
2013年12月2日1:30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研读赏析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 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 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 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 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 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 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 这是巨大的飞跃。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 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请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时、地、人、事。
记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时间: 1969年7月16日 人物: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地点: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事件: 探索月球的过程
土星五号火箭点火 土星五号火箭脱离发射架
归纳
宇航员在月球上所做的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着落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
3、树立纪念碑。 4、安装电视摄像机。
5、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
6、安装激光仪。 7、安装月震仪。 8、插美国国旗。
安装各种仪器进 行科学探测
9、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研读赏析
通过学习,我们对人类登月的全 过程,已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人 类登月有什么意义呢?(用课本中的 语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