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型尿素生产及技术进步综述
大型尿素生产及技术进步
02
资源循环利用
03
绿色生产理念
实现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减量化 、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推动循 环经济发展。
树立绿色生产理念,将环保要求 融入生产过程和管理体系,实现 可持续发展。
市场发展与需求预测
国内外市场需求
01
随着农业发展和工业需求增长,国内外市场对尿素的需求将继
续保持增长态势。
竞争格局变化
02
尿素的生产始于19世纪中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 发展,技术不断进步,逐渐实现了规模化、自动 化生产。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型尿素生产在原料利用 率、能耗、环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3
未来展望
未来大型尿素生产将继续朝着高效、环保、智能 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环保性能 。
02
大型尿素生产工艺流程
详细描述
在尿素生产过程中,分离流程涉及到多个步 骤,如气液分离、固液分离、气体洗涤等。 高效能分离技术采用新型分离设备和工艺流 程,提高了分离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能 耗和物耗。此外,高效能分离技术还能够减 少环境污染和提高生产安全性。
新型催化剂技术
总结词
新型催化剂技术是大型尿素生产中的关键技 术之一,通过改进催化剂的成分和制备方法 ,提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废气处理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回收或处理,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
废水处理
对产生的废水进行生化处理或物理化学处理,达到排 放标准。
废渣处理
对产生的废渣进行回收利用或无害化处理,降低对环 境的影响。
03
大型尿素生产的技术进步
高压圈工艺技术
总结词
高压圈工艺技术是大型尿素生产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提高压力来提 高尿素产率和产品质量。
尿素技术总结1500字
尿素技术总结1500字尿素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艺,广泛应用于农业、化肥、化工等领域。
尿素是一种含有两个氨基(NH2)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H2)2CO。
它是氮肥中含氮最高的化合物,具有高纯度、高氮含量、可溶于水等特点,被广泛用作植物的氮源。
尿素技术主要包括尿素生产工艺、尿素分解与合成等方面。
尿素生产主要通过合成氨和二氧化碳进行反应得到。
合成氨主要通过催化剂催化氮气和氢气反应得到。
而氮气可以通过深度空分制取,氢气可以通过蒸汽热解天然气得到。
尿素合成反应主要通过合成氨和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催化剂的作用而完成。
尿素分解是指将尿素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通过加热尿素,在高温条件下发生解聚反应得到。
尿素的分解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热分解,另一种是用催化剂进行催化分解。
热分解主要是将尿素加热至高温,使其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
催化分解主要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尿素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分解反应。
尿素的分解产物氨气和二氧化碳可以进一步利用作为化肥或其他工业化学品的原料。
尿素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农业方面,尿素被广泛用作植物的氮源,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化肥工业方面,尿素被用作氮肥的主要成分,可以制成块状、粉状或液体化肥,广泛应用于农田、园艺、家庭和公园等场所。
在化工领域,尿素可以作为合成树脂、塑料和涂料的原料,也可用于制备化学草甘膦等化学品。
尿素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尿素的生产效率和纯度得到了大幅提高,生产成本也得到了降低。
同时,尿素的分解和合成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例如,催化剂的研发和改进使得尿素的分解和合成反应都可以在更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然而,尿素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尿素是一种易潮解的化合物,有着很强的吸湿性,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结块。
其次,尿素生产和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二甲基胺、氨基甲酸等,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尿素发展综述
国内外尿素技术综述一、国际尿素生产技术水平1、世界尿素生产能力据IFA数据显示,近年来世界尿素产能逐年增加,2005年为1.44亿吨,2006年1.52亿吨,2007年1.58亿吨,2008年约1.63亿吨,4年间尿素产能增长了1900万吨。
增长幅度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天然气、煤资源丰富的地区,如东欧及中亚(前独联体和波罗的海)、西亚(中东)、亚洲、东亚(中国等),其中西亚和中国贡献了产能增加量的83%。
2 世界尿素生产总量2008年全球尿素产量为1.504亿吨,增长率在4%以上,大部分是主要消费国产量的增加,如中国、美国、巴西,中国占全球增长的60%。
其次是出口导向型国家(阿曼、沙特、埃及、科威特和委内瑞拉)合计贡献增长量的25% 。
3 、世界尿素生产装置规模传统尿素工艺的单套装置规模一般在1600-1740吨/日,九十年代新建装置规模逐步趋向于大型化,单套日产能力在2000-3000吨,最大达4500吨。
1998年,斯纳姆公司首次推出第一套氨汽提工艺大规模尿素装置,单线设计最大生产能力为3250吨/日,2001年在阿根廷Profertil试车投产,当年平均日产3600吨、年产120万吨。
斯塔米卡邦公司的二氧化碳汽提工艺尿素装置单系列生产能力已能超过2000吨/日,2005年该公司设计的尿素2000+TM技术单线日生产能力可达3250吨,在沙特阿拉伯投产,年生产能力已超过100万吨。
2003年我国第一套单系列最大能力为2700吨/日的尿素装置在海南中海化学有限公司投产,目前又有3套同等规模的大型尿素装置将分别在**、四川和内蒙建设。
4 、尿素技术发展水平世界尿素技术研究和发展的总体趋势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较高的工艺效率,以减少原材料消耗和降低能耗;二是较高的装置运行可靠性,以实现安全、低腐蚀、高开工率、易操作;三是高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要;四是低环境污染,减少废水和粉尘排放;五是改进设备材料,减缓腐蚀、延长使用寿命;六是优化工艺和设备布置,降低投资成本。
尿素生产技术综述
冷凝器12,冷凝下来的液氨流入液氨缓冲槽2
一段吸收器起着精馏作用,塔顶得到纯NH3气,塔底是甲 铵液。
主要设备--一段吸收塔10
在一段吸收塔中,若液氨中混有少量的CO2,则会
生成氨基甲酸铵结晶而堵塞设备和管道,因此一
段吸收塔要保证CO2被完全吸收。
在原料返回时,氨以纯氨和甲铵液形式,CO2以甲
○
二 段 蒸 发 加 热 器
140℃ 99.7%
造 粒 塔
○
电振筛
斗 ○ 提 升 机
○
分解塔底 闪 蒸 来﹙7475%尿液) 槽
一 段 蒸 发 加 热 器
成品去包装 粗料返回系统
105℃
○
水溶液全循环法的工艺流程图
主要设备-- 合成塔5
20世纪50年代以前:双套筒式。外壳碳钢承受压力,内有 两个不锈钢套筒,内筒不受压力。液氨从外壳与外筒及外 筒与内筒之间的两个环隙,再进入内筒,与CO2反应,这样 外筒不与腐蚀介质接触。
一、二氧化碳气提法
主要工段: ①CO2压缩工段 ②液氨的升压 ③合成与气提(四个高压设备:合成塔、气 提塔、高压冷凝器、高压洗涤器)核心部分 ④循环工段 ⑤蒸发与造粒 ⑥解吸
二氧化碳气提法工艺流程
该方法是现在世界上建厂最多,生产能力最大的尿素生产技术
32
操作条件
合成塔1:氨碳比:2.8-2.9,水碳比:0.4-0.5,温度:
29
气提法概述
气提法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尿素生产工艺最 重要的改进,气提法也是水溶液全循环流程, 但采用了气提技术,使尿素合成塔出来的反 应液中大部分未转化的NH3和CO2在与合成同等 压力下从尿液分出,并重新返回合成塔。 优点:能耗及生产费用明显降低,流程简化。
国内尿素产能产量及需求分析
国内尿素产能产量及需求分析一、尿素生产工艺尿素,又称脲、碳酰胺或碳酰二胺,常温常压下呈现白色晶体状,易溶于水,无臭无味,非易燃易爆品,熔点及沸点均高于100℃,属中性化学肥料。
根据等级,尿素可分为优等品和合格品(含氮量、水分、缩二脲等指标),此外,尿素还有大、中、小颗粒之分,其中大颗粒通常是由中小颗粒二次造粒形成的。
我国尿素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煤制、天然气和焦炉气制法三种,根据煤气技术,煤制尿素主要分为气流床工艺、固定床工艺、天然气工艺三种。
与固定床工艺相比,气流床工艺在能耗、加工、环保效益和原材料范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中航天炉及水煤浆法是国内煤制尿素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
中国“富煤少气贫油”的资源结构,决定了煤化工在我国尿素的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2019年中国煤制尿素工艺产能占比达75.3%,天然气制尿素工艺产能占比25%,焦炉气制尿素工艺占比0.2%,目前国内尿素的产能扩张主要以煤化工为主。
二、尿素产能产量现状21世纪以来国内尿素市场实现快速发展,并于2015年分别达到8604万吨、7512万吨的产能和产量,2016年以来受供给侧改革及下游需求影响,尿素产能产量明显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中国尿素有效产能为6621万吨/年,同比下降3.3%,尿素产量为5321万吨,同比增长4%。
我国尿素产能区域集中度较高,受煤炭资源分布影响,尿素产能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西北及华中地区,2019年产能占比分别达29.8%、21.7%、17%和12.7%,西南、东北及华南地区占比相对较小,按省份来看,主要以山东、河南、山西、新疆和内蒙古为主。
三、尿素进出口情况2015-2018年由于国际尿素新产能增加,同时国内尿素开工处于低位,出口价格偏高,尿素出口量整体呈现逐年下降态势。
2017年以来我国尿素出口实行零关税政策,出口目的地(印度、美国及墨西哥等)的尿素需求是影响我国尿素月出口量的主要因素。
2019年由于国际新增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印度尿素进口需求量较大,拉动国内尿素出口增量,全年中国尿素出口数量达494万吨,同比增长102.4%;尿素出口金额14.05亿美元,同比增长81.5%,出口均价为2843.56千美元/万吨。
尿素厂年终总结报告范文
一、前言2023年,对于尿素厂来说,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以管理促效益,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2023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二、生产与经营情况1. 生产任务完成情况2023年,我厂共生产尿素x万吨,同比增长y%。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产品产量稳步提升。
2. 产品质量情况本年度,我厂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达到了z%,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加强设备管理,我们有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3. 市场销售情况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厂积极开拓市场,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合作。
本年度,我厂尿素产品销量达到x万吨,同比增长y%,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三、技术创新与研发1. 技术创新本年度,我厂积极开展技术创新,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改造项目。
通过技术创新,我们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 研发成果在研发方面,我厂成功研发了新型尿素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此外,我们还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四、安全生产与环保1. 安全生产我厂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本年度,我厂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2. 环保工作我厂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积极落实国家环保政策,加强环保设施建设,确保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达标排放。
本年度,我厂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
五、员工队伍建设1. 培训与教育本年度,我厂积极开展员工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员工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2. 激励与考核我厂建立健全了激励与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公平、公正的考核,选拔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生产成本较高,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尿素技术总结1500字
尿素技术总结1500字尿素是一种主要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在农业和工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尿素技术是指生产尿素的工艺和方法,主要包括合成尿素的反应过程和相关设备、控制系统等方面。
本文将对尿素技术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尿素的生产过程、合成反应、设备与控制等方面。
尿素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合成氨和合成尿素两个步骤。
合成氨的生产通常采用哈柏过程或者A进化过程,其中哈柏过程是利用天然气或石油为原料,进行重整反应产生氢气,然后通过催化剂使氢气和氮气生成合成氨。
合成尿素的反应过程主要分为碳酰化反应和胺化反应两个步骤。
碳酰化反应是将合成氨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尿素酸,然后通过脱水反应生成尿素。
胺化反应是将尿素酸与氨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
整个尿素生产过程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原料质量、催化剂选择等因素,以满足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要求。
尿素的合成反应是碳-氮化合物的一个重要反应,通过将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一个稳定的化学键,从而形成了尿素。
这个反应具有一些特点,首先是反应条件的选择对反应速率和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
例如,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种类和浓度等都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其次,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选择性起着重要作用。
常用的催化剂有金属铁和金属铁酸盐等。
此外,反应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溶剂的选择、搅拌速度和气体的供应等因素,以确保反应的进行和产品的质量。
尿素生产中的设备主要包括反应器、分离器和传热器等。
反应器是进行尿素合成反应的主要设备,通常采用高压容器,有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等。
分离器是将反应混合物中的尿素和未反应的气体分离开的设备,常用的分离器有吸收塔、再吸收塔和闪蒸器等。
传热器用于提供反应过程中所需的热量,通常采用换热器和蒸发器等设备。
此外,尿素生产还需要相应的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调节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
总之,尿素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生产技术,其生产过程包括合成氨和合成尿素两个步骤。
合成尿素的反应过程主要包括碳酰化反应和胺化反应。
尿素生产工作总结
尿素生产工作总结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和工业原料,其生产工作一直是化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公司的尿素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此,我将对我们公司的尿素生产工作进行总结,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工作。
首先,我们公司在过去一年里取得了一定的生产增长,尿素产量较上年有所提升。
这得益于我们引进了新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原材料的采购和管理力度,确保了原料供应的稳定和质量的可控。
其次,我们公司在尿素生产过程中,加强了环保和安全管理工作。
我们严格执
行了国家相关的环保政策和标准,对废水、废气等进行了有效的处理和排放,确保了生产过程的环保合规。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了多次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尿素生产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们在原材料采购和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优化采购流程。
其次,我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资源利用方面也有待提高,需要加强节能减排工作,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尿素生产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我们公司在过去一年里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技术改造和管理优化力度,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确保公司尿素生产工作的稳步发展。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环保和安全管理工作,做好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尿素技术总结_锅炉技术总结范文
尿素技术总结_锅炉技术总结范文
尿素技术总结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是化肥、树脂、合成纤维等产业的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尿素生产技术经历了从传统的酰胺-氨解法到现代的尿素合成法的转变,其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
传统的酰胺-氨解法主要是使用动植物蛋白和尿素醛缩合物作为原料,通过加热和压缩反应生成尿素。
这种方法存在产品纯度不高、配比难控制等缺点,同时也存在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化生产。
现代的尿素合成法采用碳酸二甲酯和氨水作为原料,经过高温高压反应生成尿素。
这种方法在反应速度、产品纯度、环保等方面都较传统方法有了显著的改善。
同时,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尿素生产技术,如氨气-碳酸反应法、氨氧化法、煤炭气化法等,这些技术相对传统尿素合成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除了生产技术的改进外,尿素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处理、脱硫净化等环保技术也不断提高。
尿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氨废水和含硫废气,这对环境和人体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针对这些问题,废水处理技术不断升级,如采用生物反应器和化学沉淀法对废水进行处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或去除废水中的氨含量。
同时,在脱硫净化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如采用催化剂等手段,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体来说,尿素生产技术在环保、效率、成本等方面都不断提高,虽然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增强和升级,相信将来的尿素生产会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
2024年煤制尿素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煤制尿素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煤制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本文将对煤制尿素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
煤制尿素的生产过程煤制尿素的生产过程包括胺解、氨化和尿素合成等步骤。
煤作为原料,通过高温煤气化和氨合成工艺转化为尿素。
该过程具有高效、低能耗和环保等优点。
煤制尿素市场规模目前,全球煤制尿素市场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煤制尿素的年产量已经突破1000万吨,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中国是全球煤制尿素产能最大的国家,其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很大比例。
煤制尿素市场需求煤制尿素作为一种多功能化肥,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对煤制尿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此外,煤制尿素还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化工等领域,对市场需求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煤制尿素市场竞争态势煤制尿素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化工企业和煤炭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开拓市场,争夺市场份额。
煤制尿素市场发展趋势煤制尿素市场在未来将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支持,煤制尿素的生产工艺将进一步优化,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煤制尿素还具有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结论煤制尿素市场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全球范围内,煤制尿素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未来,煤制尿素行业将继续努力提高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
尿素技术总结_锅炉技术总结范文
尿素技术总结_锅炉技术总结范文
尿素技术总结
尿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肥料、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化合物,其生产技术也得到了长足
的发展。
我们在这次的尿素技术总结中,主要讨论了尿素的生产工艺以及常见的问题与解
决方法。
尿素的生产主要经历了氨合成、尿素合成和尿素精制三个过程。
在氨合成中,我们使
用了传统的哈伦斯反应,通过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氮气)经过催化剂催化反应生成氨气。
在尿素合成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常规的尿素合成反应,即氨气和二氧化碳经过高温高压的
条件下催化反应生成尿素。
尿素精制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和干燥等步骤,最终得到了纯净的尿素产品。
在尿素生产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常见的问题,例如氨合成反应的温度控制不稳定、尿素合成反应的催化剂失活、尿素精制过程中的结晶分离效果不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
们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如优化氨合成反应的反应条件,定期更换催化剂,改进结晶分
离设备等。
通过我们的努力和不断的改进,尿素生产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们的生产设备和
工艺在效率和产量上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我们也注重了环保和安全生产,采取了各种措
施来减少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确保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尿素技术的发展为尿素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和总
结经验,我们相信尿素生产技术会有更大的突破和提升,为各个领域的应用带来更大的效
益和贡献。
国内外尿素工业发展综合评述方案
国内外尿素工业发展综合评述施树良邹晓岱上海科奕化肥工程技术中心200062上海国利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早期的尿素产品,多数用作化工原料,需求量不大,故发展缓慢,再加之尿素生产过程中工艺介质的强烈腐蚀性,成为工业生产的重大障碍,30~50年代工业化进展甚微。
50年代中后期,设备的腐蚀问题得到解决,未反应物的回收技术已被熟练掌握,大大地促进了尿素生产的工业化,各种水溶液全循环法相继出现,百花争艳,各放异彩。
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合成氨大型化技术的兴起,尿素的生产规模日趋增大,单套装置的日产量从500吨扩大到1628吨、1740吨甚至2000吨。
作为肥料的使用,尿素呈现了良好的性能,大大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随之也增加使用的需求量,从而促进尿素的生产。
同时,世界能源价格较低,故当时开发的尿素工艺偏重于简化流程,装置大型化,将汽提技术引入工艺中,各种不同的汽提法生产工艺争奇斗艳,更促进尿素工艺的研究发展。
此段时期,世界尿素产量突飞猛进,成倍的增长。
70年代中期爆发了世界性能源危机,节约能耗以求降低生产成本就引起高度重视。
于是国外著名尿素公司纷纷开发节能新技术,出现各类节能新工艺,如:意大利Montedison 公司的I.D.R.法,日本TEC公司的ACES法,美国UTI公司的热循环法,瑞士Casale公司的SRR法及HEC法等。
其后十年,世界尿素产量的增长虽然相对值较小,但其绝对值还是相当大的。
80年代尿素工艺的流程开发工作趋于平缓,研究和开发工作的重点在于强化单元设备,环境保护,改善和提高成品质量等方面,随着实验手段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加入,使尿素理论研究工作也有新的发展,从而又为尿素的工艺、工程的改进创造了良好条件。
此类工作进行较为有效的是荷兰Stamicarbon公司、瑞士Urea Casale公司、日本TEC公司以及美国孟山都公司下属的Urea Technologies Inc.。
进入90年代,尿素生产的工艺和工程二方面的工作都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024年尿素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尿素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产品,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农业产能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尿素市场呈现出动态变化的态势。
本文将对尿素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
2. 尿素市场概览尿素市场的发展可以从产量、消费、进出口等多个角度进行观察。
2.1 尿素产量根据国际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尿素产量近年来持续增长。
其中,亚洲地区是全球尿素产量最大的地区,主要生产国家包括中国、印度等。
其他地区如欧洲、北美洲和非洲也有一定的产量。
2.2 尿素消费尿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氮肥产品,其消费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尿素的消费量逐渐增加。
尿素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工业生产和草坪养护。
2.3 尿素进出口尿素市场的国际贸易活跃度较高。
根据统计数据,尿素的国际贸易量逐年增长,其中主要贸易国家包括中国、印度、美国等。
中国是全球尿素进口最大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也是尿素的主要生产国家之一。
3. 尿素市场趋势尿素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这些趋势将对尿素市场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1 环保压力加大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政府对于化肥行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这对尿素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尿素行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环保投入。
3.2 节能减排促进发展在能源问题日益重要的背景下,尿素行业也面临节能减排的压力。
通过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资源消耗和排放,可以实现尿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多元化使用推动市场扩大尿素作为多功能肥料,在农业外还有广泛的应用市场。
例如,尿素在工业上被用作原料或添加剂,在草坪养护中被广泛使用。
这种多元化的应用需求将推动尿素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4. 尿素市场竞争态势尿素市场的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供需关系、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
4.1 供需关系尿素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指标。
随着尿素需求的增加,尿素供应压力相应增大。
尿素化肥调查报告
尿素化肥调查报告
尿素化肥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具有高氮含量、溶解性好、便于运输和储存等优点。
本报告对尿素化肥的市场需求、生产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市场需求
1. 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稳定: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民对高效肥料的需求逐渐增加。
2. 出口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中国尿素化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出口量大幅增长,主要出口地包括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等地。
二、生产情况
1. 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国内有许多尿素生产企业,其中规模较大的包括中国化工、山西焦化和鲁西化工等。
2. 生产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尿素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更加环保和高效。
3. 能源消耗较大:尿素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天然气或煤炭等能源,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较大。
三、使用情况
1. 农用途径广泛:尿素化肥可以通过土壤施用、叶面喷施等多种方式使用,对多种农作物都适用。
2. 尿素用途多样化:尿素除了作为农用肥料外,还可以用于化工行业的生产,如合成塑料、胶粘剂等。
四、问题与展望
1. 环境污染压力:尿素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氨气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需要加强环保措施。
2. 科技创新:尿素生产技术仍有提升空间,可以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外尿素化肥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加强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竞争力。
综上可见,尿素化肥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广阔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的挑战。
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污染,提高生产效益,提供优质产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尿素生产方法综述990字》
尿素生产方法综述1.1 常用尿素生产方法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目前国内外尿素的生产方法种类繁多。
但是在工业中获得人们普遍认同的方法是水溶液全循环法和CO2气提法。
这两种方法是工业中最常使用的方法。
其中水溶液全循环法自从在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之后,人们就开始不断改进和研究,目前就人们使用此方法生产尿素技术已经接近成熟。
而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工业生产尿素还经常用到氨气提法,此方法使用起来限制较多,因此工业用途较窄。
1.1.1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那个年代最为经典的设计工艺。
从80年代发展到现在,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我国粮食增长的增长方面表现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因为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的腐蚀性较小,且尿素成品当中的杂质含量较低,从而大大增加了生产尿素的能力,并且此方法可以提高二氧化碳和氨的一个转换。
减低副反应的发生,所以水溶液全循环法一度被广泛的使用。
1.1.2 CO2汽提尿素工艺CO2汽提法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虽然它的发现晚于水溶液全循环法,但是此方法自从发现到现在已经有了后来者居上的趋势,目前此方法已经成为世界上建厂最多,生产能力最大的方法。
但其操作性比不上水溶液全循环生产尿素装置,其高压设备多,改造比较困难,装置的增产、改造潜力较小,而且此方法依赖于巨大的高层结构支撑设备。
1.1.3 设计工艺的确定通过对水溶液全循环法和CO2汽提法的比较,不难看出:水溶液全循环法与CO2汽提法与水溶液全循环法之间没有什么太大的优缺点。
虽然CO2气提法目前在市场上有更大的优势,但是,采用CO2汽提法尿素会消耗蒸汽。
另外,CO2汽汽提的实际竞争力。
相反,通过十多年的转换经验,水溶液提尿素的降低了CO2全循环工艺法显示出更多的优越性。
所以本设计保守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
,1.2 生产流程叙述1.1.1 工艺流程简图1.1.2 水溶液全循环法流程介绍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溶液全循环法就得到了工业上普遍的应用。
尿素行业报告
尿素行业报告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原料,也被广泛用于化工、医药等领域。
本报告将对尿素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行业竞争格局、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尿素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等国家。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尿素生产国,占据了全球尿素产能的三分之一以上。
中国的尿素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其中山东是中国最大的尿素生产省份。
二、市场规模。
尿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氮肥原料,受到全球农业市场的广泛需求。
随着全球农业的发展,尿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全球尿素产量达到1.8亿吨,市场规模超过400亿美元。
而且,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尿素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三、行业竞争格局。
尿素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集中在产能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等方面。
目前,全球尿素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生产商包括中国中化集团、壳牌、巴斯夫等大型化工企业。
这些企业在尿素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市场渠道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也面临着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压力等挑战。
四、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农业的发展和氮肥需求的增加,尿素行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未来,尿素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尿素生产技术不断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环保标准,尿素行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推动行业整合和提升。
3. 国际合作,尿素生产企业将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全球竞争力。
4. 产业升级,尿素行业将加快产业升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附加值。
总之,尿素行业作为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但同时,行业企业也需要关注技术创新、环保标准、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挑战,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尿素生产工作总结
尿素生产工作总结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和工业原料,在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为尿素生产企业的一名员工,我有幸参与了尿素生产工作,并在此总结了我的工作经验。
首先,尿素生产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和比例。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氨和二氧化碳等原料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调整,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生产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其次,尿素生产需要严格控制生产工艺。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生产工艺要求,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避免产生不良产物和副反应,保证产品的纯度和品质。
另外,尿素生产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影响,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最后,尿素生产需要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和包装。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包装,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尿素生产工作需要我们严格控制原料、工艺、设备和产品的各个环节,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质量稳定。
作为一名尿素生产工作者,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为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全国大型尿素生产及技术进步综述 47页 精品
煤为原料占总产量的66.1%和 68.2%; 天然气为原料的分别为31.0%和27.8 %, 其它为3%和 3.7%。
1 尿素装置生产运行 1.2 产量
1.2.5大型尿素单套装置超设计产量的企业
2005年超原设计能力13套 超改造后设计能力3套 (泸、云、镇海)
出口导向型国家(阿曼、沙特、埃及、科威特和委内瑞 拉)合计贡献25% 。
大颗粒尿素的产量增加12%,小粒尿素仅增加1.3%。 2002年开始大颗粒尿素的份额就稳步增加,为19%, 到目前增长约为25%。
1 尿素装置生产运行 1.2 产量
1.2.2 国内尿素产量
2006年全国尿素总产量4578.6万吨,同比增长 10.1% ,其中大型引进装置生产1287.9万吨、占 全国28%;
07年产量占全国 %
17.4 82.6
26.4 73.6
1 尿素装置生产运行 1.2 产量
1.2.3 主要氮肥产品所占比重
尿素占氮肥总量64%;比去年提高近8.9个百分点; 碳铵占氮肥总量15.6%,比去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
点; 氯化铵占氮肥总量的4.8%; 硝铵占氮肥总量3.7%; 磷铵及复合肥(折含氮)和硫铵等其它含氮肥料占氮
川天华 建峰
0.23 1.09
巴陵 2.09
宁化(2)1.75 兰石化 1.61
1 尿素装置生产运行 1.4 产品质量
抓好内在质量,重视产品外观质量,增强产品的粒度 和强度,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
2006年尿素优等品率在98%以上的有13套装置 2007年尿素优等品率在98%以上有15套装置(统计
改良C 工艺 1 川化 310 84.86 川化 266 川化 26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1-9全国约产尿素 3903.9万吨,其中大型引进 装置约1010万吨、占全国 20.3%;
全国尿素产量年增长率基本在10%以上,其中大型 引进装置增长率与全国产量增长率基本持平。
表1-10 2006年装置运转时间
累计天数最长 (企业/天)
运转 率%
最长连续运转 最长连续运转
A级
B级
(企业/天) (企业/天)
改良C 工艺 1 川化 310 84.86 川化 266 川化 266
CO2汽提工艺 15 乌石化一 353 96.75 辽化 348 辽化 353
氨汽提工艺 9 九江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我国现有尿素生产企业 200多个,规模分为大型(引进48万吨/年以上)、 中型(13~30万吨/年以上)、小型(4~13万吨/ 年)。
中小氮肥90%采用煤为原料,产能发展较快,生产规 模滚动发展,由年产4万吨-6万吨-13万吨-18万吨, 最大的单套装置达到30万吨/年规模。
吨(扩能改造后能力) 鄂尔多斯联合化工2套52万吨尿素装置投产,尿素装
置采用斯塔米卡邦的2000+池式冷凝器技术
1 尿素装置生产运行 1.Fra bibliotek 产量1.2.1 世界尿素产量
2006年全球尿素产量达1.34亿吨,同比增加3.5%, 2007年 1.44亿吨,同比增加7.5%。
主要消费国产量有所增加,如中国、美国、巴西。中国 贡献了全球增长的60%。
578.71 宁化二
555.58 *川化 554.74
532.63
ACES工艺 1
571.16 渭化 570.17
570.62
表1-9 2006年-2007年不同工艺吨尿素耗蒸汽
2006年 CO2汽提法 15 氨汽提法 9
改良C法 1 ACES工艺 1 2007年 CO2汽提法 15 氨汽提法 9
2007年底尿素产能达到5200万吨。
2008年~2009年新建装置产能预计增加729万吨, 2008年有近400万吨产能投入运行,预计到2009年 底全国尿素产能将达到约6000万吨。
表1-2 全国尿素装置产能情况
装置 装置能力 企业数 总产能 各类型所占产 规模 (万吨) 量(套) (万吨) 能比例(%)
目前尿素年生产规模达到30万吨以上的企业已达到 110多家。
1 尿素装置生产运行 1.1 生产能力
2005年~2007年尿素新建装置增加产能累计987万 吨,其中2005年229万吨、2006年431万吨、 2007年327万吨,加上现有装置产能的自然增长, 2005年~2007年累计增加产能1340万吨,到
乌石化二 54.8
镇海 沧化 大庆
52.4 51.0 65.3
沧化 大庆
55.9 73.5
表1-7-2 2005-2007年单套装置 超设计能力产量 (万吨)
氨汽提法
2005 锦天化 53.1 建峰 59.1 川天华 61 富岛一 53.6
改良C法 川化
62.7
2006
建峰 60.1 川天华 60.2 富岛一 60.6 天野 54.6 九江 55.5
2006年累计运转最长CO2汽提工艺是乌石化一运转 353.13 天、运转率达96.75 1%;氨气提工艺是九 江运转356.07天、运转率达97.55%,最长连续运 行是辽化348.21天 (A);
2007年累计运转最长CO2汽提是大庆,运转 348.78 天、运转率达95.60%;氨气提是中原大化 351.3天、运转率达96.25 1%, 最长连续运行是 川天华260天(A)。
2. 不同工艺吨尿素耗蒸汽
氨汽提工艺较低,平均在1.15~1.3t/t;二氧化碳汽 提工艺一般为1.4~1.52t/t;改良C法工艺平均在 1.2~1.3 t/t。
表1-8 2005年-2007年不同工艺吨尿素耗氨
工艺分类 CO2汽提法 15
氨汽提法 9
装置 平均 最低 最高
平均 最低
改良C法 1
1 尿素装置生产运行 1.2 产量
1.2.5大型尿素单套装置超设计产量的企业
2005年超原设计能力13套 超改造后设计能力3套 (泸、云、镇海)
2006年超原设计能力15套 超改造后设计能力2套 (泸、云)
2007年超原设计能力11套 超改造后设计能力2套 (云、大庆)
表1-7-1 2005-2007年单套装置 超设计能力产量 (万吨)
表1-1 2005-2008年世界尿素生产能力 (kt/a)
2005
2006
2007
2008
总量 西欧 中欧 东欧及中亚 北美 拉丁美洲 非洲 西亚(中东) 亚洲 东亚 大洋洲
144324 5470 5194 11617 11842 5762 396 15868 38836 49259 476
151954 5470 5194 12043 10753 5762 396 19042 39463 53355 476
出口导向型国家(阿曼、沙特、埃及、科威特和委内瑞 拉)合计贡献25% 。
大颗粒尿素的产量增加12%,小粒尿素仅增加1.3%。 2002年开始大颗粒尿素的份额就稳步增加,为19%, 到目前增长约为25%。
1 尿素装置生产运行 1.2 产量
1.2.2 国内尿素产量
2006年全国尿素总产量4578.6万吨,同比增长 10.1% ,其中大型引进装置生产1287.9万吨、占 全国28%;
356 97.55 川天华 105 宁化二 232
ACES工艺 1 渭化 321 87.99 渭化 47 渭化 79
表1-11 2007年装置运转时间
累计天数最长 (企业/天)
运转 最长连续运转 最长连续运转
率%
A级
B级
(企业/天) (企业/天)
改良C 工艺1 川化 291 79.81
100
25
1738
34.8
32
1289
25.8
15≤单厂产量<30 单厂产量<15
51
1023
20.5
86
938
19
1 尿素装置生产运行 1.2 产量
1.2.4 不同原料结构尿素产量分布
2006年-2007年不同原料生产的尿素占总量的比例 分别为:
煤为原料占总产量的66.1%和 68.2%; 天然气为原料的分别为31.0%和27.8 %, 其它为3%和 3.7%。
最高
2005
2006
2007
576.60
575.79
576.11
570.74 宁化一 570.56 宁化一 570.00 云天化
584.51 沧化 584.93 沧化 598.90 巴陵
574.83
571.7 锦 天化 富岛一
581 建峰
575.44 571
587 天野
572.93 563.4 富岛一
59.2
2007 锦天化 57.2 建峰 57.4 川天华 57.9 富岛一 60.5 天野 55.1
60.2
TEC-ACES 渭河
55.2
1 尿素装置生产运行
1.3 消耗
1.不同工艺吨尿素耗氨
通过优化工艺操作,发挥改造效能,降低消耗工作效 果明显,扣除煤代油改造企业,总体比上届年会时又 有降低。
肥占量的11.9%。
表1-4 2006-2007年 我国氮肥产品分类情况(万吨)
产品品种 尿素
碳铵
氯化铵
硝铵
其它 (100%N)
氮肥
(N100%) 合计
2006
实物量
折纯氮 100%
实物量 2007 折纯氮
100% 同比%
4578.6 3791.9 620.0 324.2 2110.0 656.0 148.8 112.0 4987.5 3275.0 726.0 383.5 2310.0 563.3 174.2 134.2
158036 5470 5194 12277 10753 5976 396 22164 40235 55094 476
163364 5470 5194 12795 10753 5976 396 24594 41422 56288 476
1 尿素装置生产运行 1.1 生产能力
1.1.2 国内尿素装置产能
1 尿素装置生产运行 1.4 产品质量
抓好内在质量,重视产品外观质量,增强产品的粒度 和强度,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
2006年尿素优等品率在98%以上的有13套装置 2007年尿素优等品率在98%以上有15套装置(统计
套数24个)
1 尿素装置生产运行 1.5 装置运转率
无论何种工艺,具有原料优势的装置运转率均较高, 可达95%以上,其它普遍在80-90%。
07年产量占全国 %
17.4 82.6
26.4 73.6
1 尿素装置生产运行 1.2 产量
1.2.3 主要氮肥产品所占比重
尿素占氮肥总量64%;比去年提高近8.9个百分点; 碳铵占氮肥总量15.6%,比去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
点; 氯化铵占氮肥总量的4.8%; 硝铵占氮肥总量3.7%; 磷铵及复合肥(折含氮)和硫铵等其它含氮肥料占氮
大型化肥企业尿素装置运行水平和技术改造、技术 进步水平均有较大提高和进步。
主要内容
1 尿素装置生产运行 2 技术进步情况 3 主要设备更新 4 问题和建议
1 尿素装置生产运行 1.1 生产能力
1.1.1 世界尿素生产能力
据IFA公开数据,世界尿素产能逐年增加 2005年1.44亿吨,2006年1.52亿吨,2007年
CO2汽提法
2005 辽化 50.2 泸天化 68.3 云天化 78.9 乌石化一54.6 乌石化二64.8 宁化一 55.8 富岛二 82.5 镇海 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