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抗震设计方法探析
地下隧道的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
地下隧道的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地下隧道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具有极高的要求,其中地震是最为关键的考虑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地下隧道的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进行论述,以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地震对地下隧道的影响地震是地下隧道的主要外部荷载,其对隧道结构和地下设施的影响非常明显。
地震能引起隧道发生震动、位移、变形等变化,给隧道结构以及内部设施带来巨大的破坏。
因此,对地震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是进行地下隧道设计的前提。
二、地下隧道的地震响应分析为了准确评估地震对地下隧道的影响,需要进行地震响应分析,以确定隧道结构对地震荷载的反应。
地震响应分析主要包括几个关键步骤:地震输入、模型建立、振动特性分析、地震响应分析及结果评估。
1. 地震输入地震输入是地震响应分析的基础,需要根据隧道所处地区的地震活动情况,选取适当的地震动参量。
常用的地震输入参数包括地震烈度、加速度时程等。
2. 模型建立在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前,需要建立地下隧道的有限元模型。
该模型要考虑到地震荷载对隧道结构的作用以及隧道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质和边界条件等。
合理的模型建立是准确分析地震响应的关键。
3. 振动特性分析振动特性分析是地震响应分析的前提。
通过振动特性分析,可以获得隧道结构的固有频率、模态形状等信息,以指导后续的地震响应分析。
4. 地震响应分析及结果评估根据选取的地震输入以及建立的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并评估分析结果。
地震响应分析的结果包括隧道结构的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等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评估,可以判断地震对隧道的破坏程度。
三、地下隧道的抗震设计在地下隧道的设计中,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抗震设计旨在提高隧道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害。
下面将介绍地下隧道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
1. 设计参数的选择地下隧道的抗震设计需要根据设计参数进行。
主要设计参数包括剪切强度、抗弯强度、抗震位移等,这些参数的选择应根据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以及隧道结构的特点来确定。
地下隧道的抗震设防与防灾研究
地下隧道的抗震设防与防灾研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便利化,地下隧道的建设逐渐普及,成为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地下隧道的抗震设防和防灾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地下隧道抗震设防与防灾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地下隧道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以应对地震带来的挑战。
在隧道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地震影响和对隧道结构的破坏性。
首先,隧道的结构应该采用抗震设计和合理的材料选用。
例如,在隧道的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来增强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其次,地铁隧道的钢轨也需要采用适当的材料,以保证在地震发生时铁轨的稳定性。
最后,隧道的排水系统和应急通道的设计也需要符合抗震防灾的要求。
除了结构设计,地下隧道的抗震设防还包括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通过安装地震监测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地震的活动和震级,并及时向隧道管理部门发出预警信号。
这样,隧道管理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停止列车运行、疏散乘客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伤害。
同时,也可以通过地震预警系统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便提前做好防灾准备工作。
在地下隧道的防灾研究中,不仅仅需要关注地震的影响,也需要考虑其他自然灾害的威胁。
例如,洪水和火灾等灾害也可能对地下隧道的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在隧道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各种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和潜在风险。
在洪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排水系统和应急通道来确保乘客的安全。
在火灾发生时,应该采取相应的灭火设备和疏散通道来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地下隧道的抗震设防和防灾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更先进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方法,以提高隧道的抗震能力。
另外,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能够提高地下隧道的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突破,地下隧道的抗震设防和防灾研究将会更加完善和可靠。
综上所述,地下隧道的抗震设防和防灾研究对于现代城市的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天津海河沉管隧道抗震方法分析
天津海河沉管隧道抗震方法分析1.引言沉管隧道是穿越河道连接在河流两岸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地震的情况下,通畅的交通枢纽可以保证流畅的救援和最终的成功。
沉管隧道是由多拼接和水下管道的组成,密封管接头有它非常严格的要求。
根据结构特点和埋设位置的要求,沉管隧道在受地震影响时,作用效果会更加地明显。
沉管隧道埋在土壤下,不大可能造成损坏结构倒塌等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同时浸入管可能导致在其连接中的薄弱环节的功能丧失是可能的。
因此,为保证沉管损伤可抵御地震的破坏,沉管隧道的整体抗震性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必须以科学的设计方法沉管隧道的地震分析。
本文将以天津市海河沉管隧道作为例子,对沉管隧道的抗震方法进行相关的简要分析,并对两种简要的设计模型进行介绍。
2.天津海河沉管隧道介绍中央大街的天津海河沉管隧道工程是在天津项目中的重要节点,该项目选址在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的中央商务区,与两个领域的地区相联系,是中央商务区和沿海地区北部和海河商务区南侧重要渠道。
河北岸采用的施工技术的沉管方法,位于海河岸边开挖深度明洞有26.6米深的最大的剩余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基槽挖泥和挖掘,建设保障南墙,南岸干船坞,使管段下沉,公路上的立交桥,管道与北岸对接,支持隧道主体结构施工建设,道路等重大的土木工程。
天津海河沉管隧道地处沿海冲积的平原,具有地形结构简单的特点,地势也相对平坦,地面上基本上有6个深度主要的沉积时间地层,改变土壤类型和的遗传基础的性质也进一步分为几个子层的结构。
3.天津海河沉管隧道的抗震模型简要介绍3.1模拟的有限元三维仿真模型(1)有限元的软件和三维有限元动态实体的有限元三维仿真模型的运用,可以计算出隧道本身的应力,变形度,接头拉伸值和相对位移值,对有用信息的设计密封条、橡胶垫进行压缩处理。
(2)通过明确的有限元软件的时程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以及处理和分析结果,随后通过调整不同的参数设置和地震波入射角,基于所述比较分析,为地震海河沉管隧道项目规划设计评审,并提供必要的基础以供将来参考,并制定和实施了一个类似的项目的过程。
隧道抗震设计研讨论文[共五篇]
隧道抗震设计研讨论文[共五篇]第一篇:隧道抗震设计研讨论文北京地铁10号线车站的工程背景,引用相关文献提出的刚度折减理论,探索对结构损伤缺陷的简化描述;同时基于数值模拟仿真,研究其在不同运营阶段的地震动力响应规律。
目的是为了揭示地铁隧道在疲劳损伤积累作用下的抗震动力学机理,并为进一步合理地改进和优化地铁隧道等地下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初始损伤缺陷的描述与长期累积效应表达根据相关的试验及文献研究,在长期的荷载及环境腐蚀等作用下,结构的劣化过程是由于诸如微裂缝、微孔洞等这样的初始损伤缺陷随运营时间的增加在不断发展,最后导致结构失效。
事实上,对于既有地铁隧道而言,引起结构初始损伤缺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初始损伤缺陷的定义也是多方面的。
例如,可以定义为施工质量方面导致的初始缺陷、工后运营过程中由于沉降导致的初始缺陷以及受邻近或穿越施工影响带来的初始缺陷等等。
为了保证隧道结构在运营期间的安全,地铁隧道结构在长期运营动载作用下随时间的动力响应及初始缺陷的演变机理在不断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初始缺陷长期累积作用下结构的抗震动力学行为。
这里不妨采用前人文献试验研究,采用刚度折减理论来体现隧道结构衬砌初始缺陷及其在列车不同运营阶段的抗震动力特性。
力学模型与计算参数1工程背景本文以10号线双井车站由于列车振动所引起的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响应为研究背景。
10号线双井站为地下三层两跨(局部三跨)岛式站台车站,全长181.0m。
车站地下一层为设备层,地下二层为站厅层,地下三层为站台层。
车站南、北两段为地下三层明挖结构,中间段为地下一层暗挖结构。
在图1中可以看出,北侧三层结构与中间暗挖段及中间暗挖段与南侧三层结构之间均有宽20mm的变形缝。
由于变形缝的存在,因此,构想以变形缝为界,只考虑对双井站中间暗挖段结构衬砌进行动力响应分析。
此举目的在于,变形缝起着减振的作用,三段结构彼此振动影响不大;建立模型时能使计算单元的数量大大减少,即提高了计算运行速度,又能得到较理想的计算精度。
土木工程中的隧道抗震设计与安全分析
土木工程中的隧道抗震设计与安全分析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而在土木工程设计中,特别是隧道工程中,地震对结构的破坏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隧道的抗震设计和安全分析变得极为重要。
抗震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工程措施来减少地震对隧道结构的影响,降低地震破坏的程度。
在隧道工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首先,地震波对地下结构的传播和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
地震波是地震地表破裂和滑动引起的地球物理波动,其能量会随着波传播的路径逐渐衰减。
因此,通过分析地震波传播路径、波速以及振动频率和振幅等参数,可以预测地震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其次,土体的动力响应也是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
隧道工程中的土体由于不同地质条件和地层特性,对地震波有不同的反应和传播方式。
因此,通过对土体的动力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和试验,可以确定合理的抗震设计参数,提升隧道结构的抗震能力。
另外,隧道结构本身的设计和施工也需要考虑抗震因素。
隧道的几何形状、结构材料和施工工艺等,都会对地震破坏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隧道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合适的拱形结构和增加支撑设施,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地震对结构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隧道的建设过程和安全性。
此外,隧道的安全分析也是抗震设计的一部分。
安全分析涉及到隧道结构的静力和动力性能,通过对结构的强度和承载能力的评估,来确定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在安全分析中,需要考虑地震波强度、结构位移和变形等因素,以评估隧道的响应和结构的破坏程度,为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隧道抗震设计和安全分析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通过对地震波传播和土体动力响应的研究,制定合理的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以及进行结构的安全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隧道结构、确保人员安全,减少地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总之,隧道抗震设计和安全分析是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施工,可以提高隧道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结构的破坏。
铁路隧道抗震计算方法研究
铁路隧道抗震计算方法研究随着全球地震活动的增多,铁路隧道的地震安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
铁路隧道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性能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开展铁路隧道抗震计算方法的研究,提高隧道的抗震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传统静力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不足:传统静力分析方法在铁路隧道抗震计算中存在一定局限性。
它主要基于弹性力学理论,无法考虑地震动荷载的时变性和空间变化特性,也无法准确评估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地震损伤。
反应谱分析方法的不足:反应谱分析方法虽然可以考虑到地震动的时变性和空间变化特性,但其忽略了结构的地震损伤和破坏过程,无法对隧道结构的整体性能进行准确评估。
随机振动分析方法的不足:随机振动分析方法能够处理时间变化的地震动荷载,但其在隧道抗震计算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足够的实践验证,无法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性能的路面设计:采用基于性能的路面设计方法,综合考虑路面材料、结构层厚度、基层材料等因素,提高路面的抗震性能。
该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地震烈度,制定相应的隧道设计方案,以提高隧道的抗震能力。
加强结构抗震能力的措施:针对隧道结构本身,应采取加强结构抗震能力的措施,如增加结构截面、采用高强度材料等。
可引入新型抗震技术,如隔震支座、消能减震装置等,以减小地震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考虑环境因素的道路振动影响:在计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隧道周边的环境因素,如地形、地貌、岩土性质等。
通过引入环境振动模型,对隧道进行更为精确的振动分析,以减小地震对隧道的不利影响。
根据前文所述的解决方案,提出以下建议和展望:建议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将土木工程、地震工程、道路工程等领域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以提高铁路隧道的抗震性能。
建议加强与地震多发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的抗震设计和施工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铁路隧道抗震计算方法。
展望未来,应注重以下几点研究方向:开展更为精确的铁路隧道地震响应分析,深入研究隧道结构的地震损伤机理,以及探索新型抗震技术和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等。
地铁隧道的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
地铁隧道的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对于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来说,其地震响应的分析和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地震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两个方面,探讨地铁隧道在地震中的应对策略及优化设计。
一、地铁隧道地震响应分析地震响应分析是评估地铁隧道在地震中所受力学响应的过程。
在地震响应分析中,首先需要考虑地震波的输入,其次是隧道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最后是结构的响应分析。
1. 地震波的输入地震波的输入是地铁隧道地震响应分析的基础,要正确模拟地震波的特点和传播规律。
根据地震波的特征,可以采用模拟地震波、地震加速度记录或经验地震动谱等方法进行输入。
2. 隧道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隧道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是地震响应分析的重要步骤,主要包括弹性动力特性和隧道结构的可周期振型分析。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确定隧道结构的固有频率、共振反应等参数。
3. 结构的响应分析在进行地铁隧道的地震响应分析时,一般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
通过建立复杂的数值模型,可以分析地震荷载引起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响应特征等。
同时结合地铁隧道结构的设计参数,对隧道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评估。
二、地铁隧道地震抗震设计地铁隧道的地震抗震设计旨在在地震发生时,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地铁隧道的地震抗震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 设计地震动参数设计地震动参数是地铁隧道地震抗震设计的基础,其包括设计地震烈度、设计地震剪切波速、设计地震加速度等。
根据地震烈度分区,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确保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2. 结构抗震设计地铁隧道的抗震设计主要包括结构的抗震设计和隧道支护系统的抗震设计。
对于结构的抗震设计,应采用一定的安全系数和抗震措施,包括抗震墙、抗震隔震装置等。
对于隧道支护系统的抗震设计,应采用适当的支护结构和材料,以提高隧道的抗震能力。
3. 预应力与增强措施预应力技术和增强措施是地铁隧道地震抗震设计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预应力技术,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隧道的抗震设计
隧道的抗震设计1. 引言隧道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的出行需求。
然而,地震频发的地区,隧道的抗震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隧道的抗震设计原则、方法和关键技术,以保障隧道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隧道抗震设计原则隧道的抗震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2.1 结构强度隧道的结构要满足抗震要求,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强度要求与隧道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震源距离、场地条件等有关。
应通过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选择,提高隧道的抗震能力。
2.2 地基地质条件隧道的地基地质条件对其抗震性能有很大影响。
地基应满足稳定、坚实、均匀的要求。
在选择隧道位置时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避开地震活动带、滑坡带等地质灾害区域。
2.3 设计荷载地震作用是隧道设计的重要荷载之一。
设计荷载应根据隧道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参数和相应的地震动参数确定。
准确的地震荷载计算是确保隧道耐震性能的关键。
2.4 隧道通风系统隧道的通风系统在地震发生时也要保证其正常运行。
在设计中,应采取合理的通风方案,并确保通风设备的抗震性能。
3. 隧道抗震设计方法隧道抗震设计是综合考虑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结合地震动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的。
常用的隧道抗震设计方法包括:3.1 静力设计法静力设计法是通过静力分析计算隧道结构受力情况,进而确定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该方法适用于地震烈度较低的地区,但对于高烈度地震,可能无法准确评估结构的受力情况。
3.2 动力设计法动力设计法基于地震动力学理论,考虑地震作用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通过地震动输入、响应谱分析等方法,评估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
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评估高烈度地震下隧道结构的受力情况。
3.3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基于有限元、边界元等数值分析理论,对隧道结构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特征。
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结构和多种地震工况的分析,可以提供较为详尽的结构响应信息。
4. 隧道抗震设计关键技术隧道的抗震设计涉及多个关键技术,其中包括:4.1 隧道初始支护设计初始支护设计是隧道抗震设计的起点,直接影响隧道结构的稳定性。
谈盾构隧道的抗震设计方法
其地震 活动实 际上 属于 弹性振 动 , 围岩 产 而, 近年来地下 结构在 大地震 中受 到严莺破 坏 的案例 屡见不 鲜。 漏水。对稳定 的地基 , 生的相对位移全部或者部分作 用于管片结构 , 使管 片壁 产生 交替 1 9 9 5年兵库南部大地震 中… , 神户地铁系统的大开车站和上尺车 站发生 了坍塌而彻底破坏 , 并造成了地铁上方 的 国道路 基大量坍 的压应变和拉应变 , 压应 变与管 片结 构原有 的压应 变叠加 后 , 可 而拉 应变 大于结构 原有 压应 变时 , 则 塌, 同时震Ⅸ还有 1 0 0多座 隧道发 生不 同程 度 的破坏 , 导致 日本 能造成混凝土压屈 而剥落 ; 会导致管片开裂 。对不稳定的地基 , 隧道地震破坏 的主要方 式为 南部交通瘫痪 。2 0 0 8年汶川 大地震 , 四川灾 区 的 5 6座 隧道发 生 断层错位造成 的结构剪切破坏 、 边坡崩塌和地基液化 。 _ r 不 同程度 的损坏 , 破坏 主要 方式包括二次衬砌开裂 、 涌水 、 初
可分 为震害调 查 和现场 实验 两种 。 盾构隧道常规 的衬砌结构是将预制 管片用螺栓 拼装 而成 , 接 方法。根据研究 的主动 程度 , 震害调查是在地震发生后对结 构损伤情况进 行调查 , 不过在 现阶 头 的刚度 比管 片本身d qa 多, 同其 他方法 修筑 的隧道 相 比, 盾构
应 用较广泛 的是振 动台试验 。模 相位差别随着距离增大而越发明显 , 隧道轴 向一定 间隔 的两点间 响应特性 。在各种试验方法 中, 型试验 可以对理论分析 的建模 与计算 合理性进行 检验 , 通过实 时 土体会发生相对位移 , 这对盾构隧道 的影 响比较严重 。
可 以很 好地弥 补 F } I 现有的震害实例分析 , 盾构隧道 的典型震 害形式可 以归纳 测量考察地基 与衬砌结构之 问的动 力作用机理 , 纯理论 分析 的不足 , 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分析方 法。 为 如 下 4个 方 面 :
道路明挖隧道结构抗震设计及应用研究
道路明挖隧道结构抗震设计及应用研究摘要:道路明挖隧道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交通运输的顺畅。
随着地震活动的频繁发生,对道路明挖隧道结构的抗震设计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其抗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明挖隧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和设计优化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在明挖隧道的抗震设计中应考虑地震荷载、地基土的动力特性、结构材料的抗震性能等因素。
采用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可有效提升明挖隧道的抗震能力,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关键词:道路明挖隧道;抗震设计;地震荷载;抗震能力引言:道路隧道是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隧道工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抗震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地震是造成隧道结构破坏和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如何提高明挖隧道的抗震能力,确保隧道及其内部设备的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了道路明挖隧道的结构以及抗震设计原则,同时探究了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的设计优化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和分析,为明挖隧道的抗震设计和工程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道路明挖隧道结构概述城市道路隧道主要用于城市交通运输,解决地面交通拥堵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隧道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隧道的结构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非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如盾构法、顶管法、矿山法等。
此外,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新材料不断涌现,如盾构法使用盾构机施工,利用盾构机在盾尾周围产生的负压环境形成隧道空间。
由于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地下隧道工程结构形式也不断变化。
传统的隧道结构形式以钢筋混凝土为主,随着人们对地下空间利用的需求越来越高,隧道结构逐渐向其他形式发展[1]。
二、道路明挖隧道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一)考虑地震荷载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需要考虑地震荷载的抗震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与抗震设防标准相一致;(2)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重要性相一致;(3)与结构特点和地质条件相适应;(4)对工程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估,确定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5)保证结构安全可靠,延长结构使用寿命;(6)采用合理的结构体系和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7)采用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隧道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
隧道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对隧道结构的影响可能导致灾害性破坏。
因此,在隧道设计中,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地震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地震响应分析地震响应分析是通过建立模型,模拟地震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响应,从而评估其受力和变形情况。
地震响应分析可分为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两种方法。
静力分析是指在地震作用下,假定地震为静力作用,即当地震波通过隧道区域时,结构处于静态平衡状态。
通过对地震波的荷载进行计算,可以确定隧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情况。
动力分析是指在地震作用下,考虑结构的动态特性和地震波的动态响应。
动力分析通常分为模态分析和时程分析两种方法。
模态分析通过计算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得到结构的模态响应,进而评估结构的地震响应。
时程分析则考虑地震波的时程特性,通过求解结构的运动方程,得到结构在时间上的响应。
这两种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互相补充使用,以提高地震响应分析的准确性。
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是指在地震响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设计合适的结构措施来提高隧道结构的抗震能力。
首先,合理的结构布置是抗震设计的基础。
隧道结构应采取合理的线形和断面形式,以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另外,隧道结构的承载能力应能适应地震荷载的作用。
其次,对于刚性结构,应采用合适的支撑措施来提高结构的刚度。
例如,可以在隧道内设置横向支撑墙或拉杆等。
对于柔性结构,应采用适当的偏心支撑措施,以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
此外,隧道结构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也对抗震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应选用具有较好抗震性能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和钢材。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结构的质量。
最后,结构的监测和维修也是抗震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监测结构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及时采取维修措施,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和使用寿命。
总结综上所述,地震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对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隧道抗震的概念策划透析
1)隧道抗震概念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对设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设计人员首先应该具备较为丰富的隧道设计及抗震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其次,在并且还应具备一定的电算能力。
2)抗震概念设计在结构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实践证明也是可行的。但在隧道工程中是一种比较新的理念,其设计理念和理论基础还很不完善,但由于目前还无法对隧道抗震进行定量设计,概念设计值得深入研究。
衬砌结构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包括结构材料的选择(柔性材料、刚性材料或是刚柔并济)和结构尺寸的选择。目前,我国隧道的抗震手段,主要是通过提高衬砌强度来实现。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不同岩性的地层,其中的结构地震响应是有本质不同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需要对这些情况进行宏观定性的把握。一般对于特定的地层可以结合数值分析的结果来选择衬砌结构的刚度与厚度,以使衬砌结构更利于抗震减震。
隧道抗震的概念策划透析
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在隧道工程的设计中,很少提到构造,不是因为隧道工程中没有构造或是不需要构造,而是广大设计人员对构造这个词的概念不是很清晰。以至于很多工程中其实用到了很多的构造方案,但是并没有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如:①在隧道底板设置仰拱以减小隧道底板结构受较大的地应力而起鼓;②在围岩支护中使用钢筋网,一方面加强衬砌结构的柔性,另一方面对掉落的孤石能起到网兜的作用;③对隧道超挖部分进行回填,对欠挖部分进行局部扩挖,一方面满足了使用要求,另一方面也减小了隧道结构的局部应力集中;④支护钢架宜形成整体结构,而非每榀钢架单独发挥支护作用。如在相邻钢架之间采用纵向的连接件连接,以增强整体支护能力。这些措施大都无法通过计算得出,而是通过对隧道力学行为的分析或是根据实践经验得出。其目的就是保证隧道在静力或是动力条件下的整体稳定性。实践证明这些措施都是非常实用的。但是这些措施还不是很完善,有待于进一步补充、修正。
高速铁路隧道结构体系的抗震研究与设计
高速铁路隧道结构体系的抗震研究与设计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扩大的交通网络,高速铁路隧道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地震多发的地区,高速铁路隧道的抗震能力成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隧道结构体系的抗震研究与设计,从地震荷载的评估和结构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地震荷载评估将地震荷载评估作为高速铁路隧道设计的第一步,旨在确定合适的地震荷载参数,以保证隧道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1. 地震活动性评估地震活动性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隧道所处地区地震的频率和强度。
根据地震历史记录、地震地质和构造特征等资料,可以确定适用于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如峰值加速度、地震波频率内容和持时等。
2. 地震响应谱分析地震响应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地震荷载评估方法,可以通过振动加速度-频率的关系曲线来计算结构的地震响应。
通过对所选地震动强度和结构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确定隧道结构所需的合理设计参数。
二、结构优化设计在地震荷载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隧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是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减小地震对结构的破坏程度。
1. 结构类型选择选择适合于高速铁路隧道的结构类型是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常见的隧道结构类型包括双圆形隧道、单圆形隧道和洞室式结构。
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最适合的结构类型,并进行相应的设计分析。
2. 梁柱设计梁柱设计是高速铁路隧道结构优化设计的重要部分。
合理设计梁柱的几何尺寸和布置,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在地震作用下,通过梁柱的合理布置和刚度调整,将地震荷载合理分配到各个部位,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3.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隧道支护结构的设计不仅要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安全,还要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常见的隧道支护结构包括钢拱架、混凝土衬砌和锚喷支护等。
支护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地质条件、地震力和隧道内部应力等因素,以提供最佳的抗震性能。
4. 基础设计隧道结构的基础设计是确保整个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的重要环节。
隧道结构地震响应与抗震设计
隧道结构地震响应与抗震设计隧道结构地震响应与抗震设计一直是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
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隧道结构地震响应机理、地震影响因素以及抗震设计措施三个方面,探讨隧道结构地震响应与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
一、隧道结构地震响应机理隧道结构地震响应是指在地震作用下,隧道结构所具有的动力特性和变形行为。
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动会导致隧道结构产生共振现象,从而加剧隧道结构的振动。
影响隧道结构地震响应的因素主要包括地震波的频率、振幅、入射方向等,以及隧道结构自身的固有频率、自振周期和模态形态等。
了解隧道结构的地震响应机理,对于制定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地震影响因素1.地震波特性:地震波的震级、频率、振动形态等特征直接决定了地震对隧道结构的影响程度。
通常,短周期地震波对隧道结构的破坏作用更为显著,而地震波的振幅越大,结构的地震响应亦越强烈。
2.地表地质条件:地下岩土的地质条件对地震波的传播和衰减具有重要影响。
地表地质条件良好的区域,地震波的能量传递较为迅速,对隧道结构的影响较小;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变化较大,对隧道结构的破坏性较高。
3.隧道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隧道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对地震响应有直接影响。
结构的刚度、自振周期以及抗震能力都与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密切相关。
三、抗震设计措施为了提高隧道结构的抗震能力,采取合理的抗震设计措施是必要的。
1.合理选取地点:在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地区,尽可能选择地震危险性较低的地点建设隧道,以降低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2.合理设计结构:根据隧道结构的地质条件和地震波特性,合理设计结构的几何形状、截面尺寸和材料选择,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3.加强支护措施:采用适当的支护措施,如预应力锚杆、衬砌加固等,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4.考虑隧道与地面的相互作用:在隧道设计中,要考虑隧道与地面的相互作用,合理确定地震波的入射方向和入射角度,确保结构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
隧道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研究
隧道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研究一、引言隧道结构是一种有着广泛用途的地下结构体系,其应用范围包括地铁隧道、公路隧道、水利隧道等。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下,隧道结构的安全性极为重要。
因此,有效的抗震设计是隧道结构必需的技术措施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隧道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以期提高隧道工程的抗震能力。
二、隧道结构体系1. 隧道结构体系的概述隧道结构通常由隧道顶板、隧道中央围岩、隧道底板、侧墙等构成。
隧道结构体系应对外界荷载(如风荷载、车辆荷载等)产生的变形应力起支撑刚度作用。
同时,隧道结构体系对地震荷载的抵抗也极为关键。
2. 隧道结构体系的力学模型针对隧道结构体系,常见的力学模型一般分为弹性模型、塑性模型、弹塑性模型等。
其中,弹塑性模型是比较实用的建模方法,它既考虑了隧道结构的弹性形变,也考虑了隧道结构在超过弹性极限时的塑性形变。
3. 隧道结构体系的抗震研究隧道结构体系的抗震研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其主要考虑隧道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动态响应问题。
隧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地震反应,从而引起结构的应力变化。
如未按照规范进行合理的设计措施,隧道结构将有可能发生破坏。
三、隧道结构体系抗震设计的方法1. 隧道结构的地震设计规范目前国内已有一系列的地震设计规范,对于隧道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比较详细的要求,其中包括新《地震动规定》、《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等。
2. 基于试验的隧道结构抗震设计方法隧道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中,试验模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通常,建立隧道模型可以采用等比例缩小的方式进行。
通过试验,可以检验抗震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数值模拟方法在隧道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值模拟方法在隧道结构抗震设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该方法可以较好地为隧道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模拟更加复杂的地震荷载情况。
四、隧道结构体系抗震设计实例以典型的公路隧道为例,对其进行隧道结构体系抗震设计。
地下隧道工程的抗震分析及施工工艺
地下隧道工程的抗震分析及施工工艺蒋慷(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土木工程系, 江苏南京210094)摘要:简要介绍地震给地下隧道工程带来的一些灾害。
基于地下隧道工程的震害及地震响应特征,介绍目前国内外地隧道工程实用抗震分析方法和当前的发展动态,并对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对于地震的影响,地下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地下隧道工程,地震响应,抗震分析,施工工艺Seismic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underground tunnel projectJIANG Kang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Science, NJUST, 210094,China) Abstract:A brief introduction of some disaster of the underground tunnel project caused by earthquake. 0n the basis of the eharacteristics of earthquake disaster and response.the aseismic analysis methods for domestic and overseas underground tunnel engineering and present developments are introduced,and then,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method a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For the impact of the earthquake, underground tunnel construction process engineer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dopted.Key words:underground tunnel engineering, seismic response, seismic analysi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0 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交通状况及环境条件日趋恶化,交通的拥挤和效率低下成为各大城市的通病,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以地下隧道为骨干的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1]。
强震区隧道明洞结构抗震设计
强震区隧道明洞结构抗震设计易震宇(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长沙 410008)摘 要 本文探讨了强震区域采用大偏压、高填土明洞方式来减少落石对洞顶的冲击作用和堆积作用的可行性,并采用有限元程序模拟大偏压、高填土隧道明洞结构的受力,分析了冲击荷载作用下明洞结构承载情况,提出了明洞抗震设计重点。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明洞 抗震 设计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量公路、铁路和水电建设中的隧道工程将修建在活断层附近和高烈度地震区,在此区域附近修建隧道的安全问题是工程设计人员关心的首要问题,研究隧道减震措施,防止高烈度地震区山岭隧道的破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调查表明,地震对隧道的破坏主要表现在隧道洞口区域,而对隧道洞身影响相对较小,因此隧道洞口区域抗震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环保观念深入贯彻,偏压地形区域,隧道洞口采用棚洞、明洞来减少开挖,减少山体破坏,运用得越来越多。
从台湾集集大地震发现隧道棚洞受损案例偏高,我们基本可以得出在地震区域应慎重运用棚洞的结论,那如何运用明洞结构,采用合理的形式,减轻地震影响是需要研究的。
1 前言1.1 国内隧道抗震研究现状隧道抗震研究目前有两类:一类是工程类比,另一类是理论模拟,主要研究山岭隧道和城市地铁隧道的抗震问题。
当前的主要研究集中在理论模拟方面。
隧道抗震研究方法有:国内外地震震害跟踪,隧道现场踏勘,荷载结构法计算,地层结构法模拟。
笔者认为隧道涉及岩土问题,研究时应遵循“定性分析、定量观测”的原则,从大的方案上把握分析,才能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从细微的观察着手,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明洞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旦震跨,不易清理,对后续抢险救灾反而形成障碍,故设计计算只是为定性分析提供依据,具体实施应进行定量观测,在进行结构配筋时应先遵循按最不利情况或计算结果进行,然后通过定量观测,反分析确定合理的结构受力模式或确定合理的设计调节参数。
对于高填土偏压明洞结构配筋也是一样,在地层荷载法的基础上,参照荷载结构法,考虑一定的系数,作为下部工作的基础依据,1.2 隧道地震震害状况调查隧道震害调查表明地震对地下结构的破坏随隧道埋深的增加而减轻,深埋隧道除由于地震引起断层错动而产生破坏外,一般很少发生震害。
地铁隧道设计中的地震动力分析方法
地铁隧道设计中的地震动力分析方法地铁隧道的安全性对于城市的交通发展至关重要。
地震是地铁隧道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地震动力分析是确保地铁隧道安全性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地铁隧道设计中常用的地震动力分析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地震动力学地震动力学是研究地震产生的物理过程及其对土体和结构物体的影响的学科。
地震动力学分析地铁隧道工程中的地震响应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地震活动是通过震源、传播路径和介质特性来描述的,而地铁隧道的动应力-应变响应是由地震活动引起的。
二、地震动力分析方法在地铁隧道的地震动力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等效线性化方法、有限元分析法和等效静力法。
1. 等效线性化方法等效线性化方法是将地震动力问题转化为线性的等效问题。
这种方法通过计算隧道结构的自振频率和固有振型来进行地震响应的计算。
等效线性化方法适用于地震作用较小的情况,且计算效率高。
但是,这种方法忽略了结构的非线性行为,可能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2. 有限元分析法有限元分析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结构分析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地铁隧道的地震动力分析。
该方法将结构划分为有限个单元,在每个单元内建立动力学方程,并考虑材料的非线性行为。
有限元分析法可以模拟隧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复杂响应,但计算过程相对耗时。
3. 等效静力法等效静力法是一种简化的地震动力分析方法,常用于设计中的初步评估。
该方法通过将地震作用转化为等效静力作用,来估计隧道结构的地震响应。
等效静力法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工程项目,但不适用于复杂的地震情况。
三、方法的应用地铁隧道的地震动力分析方法根据具体项目的情况选择。
较小规模的地铁隧道项目可以选择等效静力法作为初步评估方法,以快速估计结构的地震响应。
而复杂的地铁隧道项目则需要使用有限元分析法,考虑到材料的非线性行为,以准确估计结构的地震响应。
四、地铁隧道设计中的其他考虑因素除了地震动力分析,地铁隧道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盾构机的选择、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位变化、隧道结构的排水及防水措施等。
城市隧道工程设计服务的抗震与地震灾害防范
城市隧道工程设计服务的抗震与地震灾害防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隧道工程在城市交通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如何保证隧道工程的抗震能力,有效预防地震灾害对城市隧道带来的破坏与损失,成为了设计服务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抗震设计和地震灾害防范两个方面探讨城市隧道工程设计服务的相关问题。
一、抗震设计城市隧道工程在地震加载下容易受到震动和地质滑坡等多种地震灾害的威胁。
为了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抗震设计成为了设计服务中的首要任务。
1. 完善地震动参数分析与预测在城市隧道工程设计中,准确的地震动参数分析与预测是抗震设计的基础。
设计团队需要依据地震参数、地质条件和隧道结构特点,采用先进的地震动参数分析方法,进行地震动预测。
从而为隧道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合理选择结构形式与材料城市隧道工程的结构形式与材料选择对于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设计团队应根据地震区域的地质条件、隧道工程的功能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结构形式与材料,以提高隧道工程的整体抗震能力。
3. 加强结构抗震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隧道结构的抗震设计。
通过合理设置隧道的支护措施与结构连接方式,增加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同时,合理布置隧道的承载结构和设备,提高隧道工程的抗震性能。
二、地震灾害防范除了抗震设计,地震灾害防范也是城市隧道工程设计服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隧道工程设计团队需要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对隧道工程的破坏。
1. 地质勘察与评估地质勘察是地震灾害防范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与评估,设计团队能够更好地了解地震带来的地质灾害风险及其可能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威胁。
2. 预警系统与监测设备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和监测设备是地震灾害防范的重要手段。
设计团队可以结合地震灾害特点,合理设置地震监测点,并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实时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抗震计算方法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下文 《 ( 简称公路抗震规范) 中规定的隧道抗震计算方法与铁路 规 范基本 一致 。仅在计 算 隧 道 衬砌 和 明洞上 的水 平地 震力稍有不同, 该规范中水平地震力按下式计算 :
作者简介 : 陈庆(92)男( 1 8一, 汉族)浙 江常山人 , , 工程师 , 从事隧道及地下结构设计研究工作 , 后勤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隧道抗震。
18 8 式中: e —— 计算 质点 的水平地 震力 ,N; k
西 部探 矿工 程
2 1 年 第 1 期 01 1
2 隧道抗 震原 则及措 施
目前, 隧道结构抗震设计及研究方法一般借鉴地上 结构 。隧道 结构 与地上的建筑结构 都是承 受一定 荷载 的 结构体系 , 所不同的只是隧道结构受到的约束 比地上结 构 更多一些 。因此 , 者 的抗 震设 计 理 念没 有 明显 的本 两
* 收 稿 日期 :0 10 —7 修 回 日期 :0 10— 1 2 1—31 2 1 —32
鉴意义 。
况相符 , 这一直是制约整个 土力学发展 的一个瓶颈 , 也 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 () 6在隧道或一般地下工程抗震设计 中, 采用拟静 力法不能真实地反映隧道 的地震响应机理 , 采用动力分 析虽能更好地定性判断隧道地震响应规律 , 但因受到较 多条件的制约, 也无法准确 的为设计提供参数 。因此推 测, 在今后的一段时期 内( 指动力分析各问题未解决之 前)采用拟静力法与动力分析相结合的隧道抗震设计 , 方 法将 会是 一种最 优方法 。
21 年第 1 期 01 1
西部探矿工程
17 8
隧道 抗震 设计 方 法 探析
陈 庆Ⅵ
(. 1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02  ̄ . 10 4 2后勤工程学院 , 重庆 41 1) 03 1 摘 要: 首先列举 了国内一些规范中推荐的隧道抗震设计方法及构造措施 。并简略地介绍 了目前研 究较 多的 隧道 抗震 设计研 究方法 。最后 对各 类方 法进行 了对 比和 总结 , 测 采 用拟静 力法 与动 力分 推 析 相 结合 的设计 方法将会 是 隧道抗 震 最优 设 计方 法。 关键词 : 隧道 ; 抗震 设计 ; 拟静 力 法 ; 力分析 动 中图分 类号 : 5.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0 4 5 1 (0 1 1一 O8一 O U42 2 A 1 0- 762 1) 1 17 3 隧道工程由于受到周围土体的强约束 , 一直以来都 被认 为是具 有很 强抗 震 性 能 的结 构 。但 是 随着 地 下结 构在地震作用下破坏的案例越来越多 , 尤其是 日 阪神 本 地震给岩土工作者带来的冲击 , 地下结构的抗震 、 减震 问题开始受到有关学者 的关注。而 目前我 国正处在基 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阶段 , 南水北调工程、 地铁建设 等都与隧道密切相关。因此 , 研究隧道抗震设计方法意 义重 大 。 l 隧道地 震破 坏形式 根据国内外学者大量的研究结果 , 地下结构震害类 型及 原 因 可归 纳 为 以下 4类 [ ]第 一 类 是 由断 层所 引 1: 质区别。隧道结构的抗震设计也可以采用“ 小震不坏 , 中 震可修, 大震不倒” 的抗震原则 。其次, 随着计算机技术 日新月异的发展, 结构动力分析软件也如雨后春笋般的 涌现, 使得结构抗震分析逐渐从静力、 拟静力分析阶段过 渡到动力分析阶段。纯动力分析可以从机理上分析结构 的地震响应, 为抗震设计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参考 。而对 于隧道结构, 虽然因地震荷载本身的随机性和隧道所处 地层条件 的复 杂性 , 致很难 得 出带 有普 遍性 的地 震 响 导 应规律, 但对于某一特定工程 , 只要掌握 了隧道所处地层 的物理、 化学特性和力学参数 , 利用动力分析软件就能对 该 隧道结构抗震设计起 到较 好的指导作用 。 虽然在动力分析蓬勃发展的阶段 , 抗震分析及研究 的方法越来越符合实际, 抗震设计理念也越来越先进 , 但目 前还不足以全面地指导我们隧道工程的抗震设计。 设计者参考最多的还是我们的各类抗震规范, 只有少数 重 要工 程实 现 了在 设 计 中应 用 结 构 动 力 分 析 的 结 果 。 下文将 对 国内各类 抗震 设 计 的方 法 及 措施 及 目前研 究 较多的隧道抗震分析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2 1 规 范方 法 . 2 11 铁路 工程抗 震设 计规范 .. () 1抗震计 算方 法 :铁路工 程抗震 设计 规范 》下文 《 ( 简称铁路抗震规范) 中规定隧道的地震作用应按设计地 震采用静力法计算 。需要演算 的工况包括部分浅埋偏 压 隧道 及 明洞或 区域 性 断层 破 碎带 地 段 隧 道衬 砌 。演 算隧道结构的抗震强度和稳定性时 , 地震作用只与恒载 和活载 组合 。对 于 隧道 衬 砌 和 明洞 上 任一 点 的水 平 地 震 力 , 下式计 算 : 按
材料须 采用 抗震性 能好 的钢筋混 凝 土 ; ③加 强抗震 段 的 衬砌 强度及 延性 ; ④衬砌 强度 随抗震设 防烈 度增加 而增 强 ; 对浅埋 、 压 以及 位 于 断层 破 碎 带 等不 良地 质段 ⑤ 偏 隧道 , 其衬砌 背后应 做压 浆处理 。 2 12 公 路工 程抗震设 计规 范 ..
2 1 年 第 1 期 01 1
西部探 矿工 程
19 8
震 动力 响应 , 析 了隧道抗震 层 的减震机 制 。并模 拟 了 分 橡 胶 和泡 沫混凝 土两类 材料 抗震层 的减 震效果 , 出结 得
论: 两类抗震材料隔震效果相差不大 , 但考虑到耐久性 和经济性, 推荐采用泡沫混凝土作隔震材料。该研究成 果对高烈度地震区地下工程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 的借
— — — —
反应应力人手, 对拟静力法中有限元反应加速度法的地 震荷 载加 载方法 进行 改 进 , 出 了有 限 元 反应 应 力 法 。 提 通过 与有 限元动 力反 应 分析 进 行 了对 比计 算 , 明 : 表 有 限元 反应应 力法 最接 近有 限元 动力 分析 结果 , 是一 个精 度较高的实用性很强的拟静力计算方法 。 刘晶波等[ 在借鉴地上结构抗震分析的 P so e ] uh vr 方法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适用于地铁等地下结构抗 震分析与设计适用的 P so e 分析方法 。在对土一结 uh vr 构 系统进 行 P so e 分 析 时 , 虑 在 整 个计 算 模 型 中 uh vr 考 施加单调递增的水平惯性体积力 。水平惯性加速度 的 分 布形式 可 以通 过 自由场 一维 土层 地 震 反 应 分 析方 法 获得。而后 , 给出两种方法获得水平等效惯性加速度分 布形 式 。第一 种水平 惯 性加 速 度 的 分 布形 式 为 直 接 采 用 在输入 地震 波作用 下 , 自由场各 土层 有 限元模 型节 点 的绝对峰值加速度 。第二种水平惯性加速度分布形 式 通 过对 土体取 最大 变形状 态获得 。获 得上述 结果 后 , 可 在土一结构静力分析模型中按照各土层单元所在的位 置将水平惯性加速度施加于相应的土层上 , 模型中结构 部分 也按照所 在土层 位置 作用水 平 等效惯 性加 速度 , 按 照静力有限元方法进行弹塑性分析, 直至 P so e 分 uh vr 析结束或者结构破坏。 作 者 通 过与 基 于粘 弹性 静一 动 力统 一 人 工边 界 的 静一动力联合分析方法的对 比研究 , 初步证明了地下结 构 P soe 分析方法具有 良好的模拟精度与可靠性 , uh vr 可以用于地铁等地下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中。
2 22 动 力分析 方法 ..
=
Hale Waihona Puke ㈤ () 4 ;
a 一 M
av := :
a 1g h O
珊 s
() 5
式中: 、 、, , a——直段衬砌的轴向、 、 弯曲和剪切应力 的代表值 ;
— —
围岩的压缩波和剪切波波速的标准值 ;
黄胜等[应用改进 的 Ne m r 8 ] w ak隐式积分法 , 采用 无 限元动 力人工边 界 , 究 了高烈 度地震 区公 路 隧道地 研
F E一 ・ Ag・ mf () 1
起, 造成地层的错动和位移 , 致使地 下结构遭到严重破 坏。第二类是由地震引起的土壤振动 , 使地层产生位移 和地震力 , 作用在结构上, 使结构产生应力 和变形 。第 三类是由结构本身的特性( 如结构强度 , 材料性质) 导致 其 在 地震力 作用 下 的破 坏 。最 后一 类 是 由地震 引起 的 其他不稳定 因素( 砂土液化 、 软化震陷等) 造成的对地下 结 构 的破坏 。 由于地 震 释放 的能量很 大 , 断层 的错 动 和位移 一般 较大 , 人为的抗震措施也很难控制 , 只能采用规避的策 略 。土壤 的震动 产生 的变形相 对较 小 , 以采 取有 效 的 可 抗 震 构造措 施减 小地 震 产 生 的危 害 。而隧 道 结 构则 显 然是我们抗震设计 的重点 , 也是研究的重点 。
E 、
值;
衬砌材料动态弹性模量和剪变模量标准
' r
水平 地震 作 用 修 正 系 数, 石 地 基 取 值 岩
0 2 , 岩石地 基取值 0 2 ; . 0非 . 5
r 0 ——隧道界面等效半径标准值 。
() 2抗震构 造措 施 : 工抗 震 规 范 提 出 了 以下 几 点 水
A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 s; m/ m ——计算质点的构筑物质量或计算土柱质量, t 。 () 2抗震构造措施 : 铁路抗震规范提出了以下几点 隧道抗 震措施 : 洞 口位 置选 择要 有 利 于抗 震 ; 洞 门 ① ②
—
Ci・C z・
・
() 2
式 中 : —— 水平 地震 荷载 ,N; k
综合影响系数 , 岩石地基的明洞采用0 2 , .0 其 它采用 0 2 ; .5 C—— 重要性 修正 系数 , 可查表 ; K — 水平地 震 系数 , — 可查 表 ; 构造物计算质点 的重 力或计算 土柱 的重 力 ; N。 k () 2抗震构造措施 : 与铁路抗震规范基本一致。 213 水工建 筑物抗 震设计 规范 .. () 1抗震计 算方 法 :水 工建筑 物抗震 设计 规范 》下 《 ( 文简称 水工抗 震规 范) 中规定设计 烈度 为 9度的地 下结 构或设计烈度为 8 1 度 级地下结构 , 均应演算建筑物和 围岩 的抗震强 度 和稳 定性 ; 防烈 度大 于 7度的地 下结 设 构, 当进 、 出口部位岩体破碎和节理裂隙发育时 , 应演算 其抗震稳定性 , 计算岩体地震惯性力时刻不计其动力放 大效应 。 水工隧道直段衬砌和埋设管道的横截面可按下列 各式计算由地震波传播引起 的轴 向应力、 曲应 力 弯 和剪切应力 的代表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