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多选题doc资料

信息技术基础多选题doc资料
信息技术基础多选题doc资料

【第01题】小王同学要查找计算机书籍,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搜索条件:计算机书籍+网络技术-网页制作。该条件的含义有

A、查找计算机书籍中有关网络技术的网页制作方面的书籍

B、查找计算机书籍中有关网络技术但不包含网页制作方面的书籍

C、查找有关网络技术但不包含网页制作方面的计算机书籍

D、查找有关网络技术或者网页制作方面的计算机书籍

【第02题】下列有关文件夹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文件夹一经建立就不能删除

B、文件夹可根据需要来建立

C、文件夹是可以移动的

D、文件夹名称是可以改变的

【第03题】Windows菜单中的"粘贴"命令选项有时是灰色的,无法使用。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这个命令选项才可使用?

A、剪贴板上有内容

B、执行"剪切"操作之后

C、执行"复制"操作之后

D、选定对象

【第04题】下列文件扩展名属于图片格式的有

A、MPG

B、JPG

C、SWF

D、BMP

【第05题】在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以下操作中,能浏览刚才访问过的页面的操作有

A、打开地址栏的下拉列表,然后选择一个页面

B、单击工具栏上的"历史"按钮,然后选择一个页面

C、单击工具栏上的"后退"按钮

D、在"查看"菜单中选择"刷新"命令

【第06题】信息资源管理可以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以便更好地实现信息的价值,下列事例中属于信息资源管理范畴的有

A、每隔一段时间整理更新自己的电话号码本

B、对计算机中的文件进行分门别类的存放

C、将收集的音乐唱片按歌手进行分类保存

D、利用周末时间收拾家中的杂物

【第07题】下列软件中能够集成多种媒体信息的有

A、记事本

B、Word

C、FrontPage

D、PowerPoint

【第08题】要对图片进行旋转操作,可以使用的软件有

A、Excel

B、ACDSee

C、Windows"画图"程序

D、Photoshop

【第09题】小华的爷爷喜欢上网听京剧,可总是记不住自己经常访问的几个京剧网站的网址。小华可以帮助爷爷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有

A、将所需网址都设置为浏览器主页

B、将所需网址记录在文本文件中,使用时打开查看

C、将所需网址添加到"收藏夹"中

D、将所需网址的快捷方式放在桌面上

【第10题】刘伟同学要送一份电子贺卡给朋友,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搜索条件:贺卡+友情同学。该条件的含义是

A、查找有关"友情"的贺卡

B、查找有关"同学"的贺卡

C、查找有关"友情"并且是"同学"的贺卡

D、查找有关"友情"但不包含"同学"的贺卡

【第11题】当收藏夹中收藏的网址变多时,我们可以用收藏夹的管理功能整理收藏夹,常见的操作有

A、建立文件夹,将收藏的网址移到不同的文件夹中

B、删除很久不用的网址

C、将收藏的网址重新命名

D、刷新收藏夹的网址

【第12题】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是

A、缩短信息资源的开发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

B、使信息产品开发与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衔接和协调得到保证

C、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D、提高信息资源的质量,为用户服务

【第13题】关于图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图层是图像合成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

B、图层相当于一个透明的容器,用来放置图像元素

C、为了方便处理,通常每个图层放一个图像元素或一组类似的图像元素

D、Photoshop和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都具有图层的功能

【第14题】在下列软件中,适合集成文字、数码图片、数码录音、视频资料等多媒体信息的工具软件有

A、FrontPage

B、PowerPoint

C、MediaPlayer

D、Word

【第15题】小兵同学想在高中毕业前为班级制作一份电子相册,他可以选择的软件有

A、PowerPoint

B、Flash

C、Cool Edit Pro

D、记事本

【第01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从第1台计算机诞生到今天,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四代

B、计算机的最初应用为游戏和娱乐

C、用计算机绘制广告画、建筑图纸、服装设计样式,这种应用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D、计算机已经被运用到邮政、银行、交通等众多领域

【第02题】浏览器的收藏夹常用来管理网络信息,对它的认识正确的是

A、收藏夹可以象资源管理器一样进行复制、剪切和粘贴操作

B、正常情况下,Windows安装完毕,在收藏夹下有一个默认的"链接"文件夹

C、收藏夹可以备份,在系统崩溃重新安装时可以把备份的收藏夹导入

D、收藏夹可以自动添加我们浏览过的网站

【第03题】在信息时代,各类信息纷繁复杂,真伪难辨,因此我们需要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评价,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对信息进行评价的有

A、信息的价值

B、信息的适用性

C、信息的时效性

D、信息的可信度

【第04题】网络博客系统已经成为许多人存储信息资源的工具,小强也想建立属于自己的博客。他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实现的功能有

A、上传学习资源

B、发布自己的学习内容

C、设置日志为保密

D、不能删除日志

【第05题】利用FrontPage或Dreamweaver制作网页时,如要设置背景图片,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有

A、只要设置一下网页的背景图片

B、只要设置一下网页的背景颜色

C、先以插入图片的方式将背景图片贴在网页上,再设置网页的背景颜色

D、只要以插入图片的方式将背景图片贴在网页上

【第06题】在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数据库的管理有着独特的作用。下列属于数据库管理的优点的是

A、可实时、分布式处理

B、操作简单、速度快、效率高

C、可多人异地共享使用

D、以文件和文件夹为信息单位

【第07题】小明分别向4位同学发电子邮件时,分别填入了4位同学的不同的E-mail 地址,将不能正确发出电子邮件的有

A、wangling@https://www.360docs.net/doc/5d11900106.html,

B、liming189@https://www.360docs.net/doc/5d11900106.html,

C、zhaoling#https://www.360docs.net/doc/5d11900106.html,

D、liugang&163;com

【第08题】小王通过网络下载工具下载了多部高清电影并且用移动硬盘拷贝给了好友,试分析小王的行为与下列哪些多媒体技术支撑有关?

A、高速计算机处理技术

B、高效率压缩技术

C、高速网络传输技术

D、高容量存储技术

【第09题】通过网站发布信息的方式有

A、在局域网中通过共享网站的文件让其他用户浏览网页

B、使用Personal Web Server把计算机设置成个人服务器发布网站

C、使用FrontPage提供的发布站点功能发布网站

D、在互联网上向ISP申请免费或者付费的网站空间,然后上传网站

【第10题】对于网络上发布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网上信息全部都经过严格筛选可信度较高

B、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不能盲目相信

C、一般来自科研单位、专业新闻媒体网站的信息可靠性较高

D、网上有许多重复的、虚假的信息,要学会筛选与甄别

【第11题】下列几种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属于文件管理的有

A、用资源管理器管理各种电子文档

B、用收藏夹管理网址

C、用Blog撰写工作日志

D、用同学录网站管理班级通讯录

【第12题】关于共享文件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文件夹要供网络中的其他用户使用,最好设为网络共享

B、本地共享文件夹是指同一台计算机上的几个用户间的共享

C、文件夹设为网络共享后,就可以让网络中的多个用户对文件夹中的文件进行访问操作

D、文件夹设为共享后,访问的用户数量是没有限制的

【第13题】希望能在自己的电脑上快速链接到平时喜欢上的网站,不恰当的做法有

A、将这些网站的地址用文档的形式存放在D盘中

B、将这些网站的地址按类别分别存放到浏览器的收藏夹中

C、将这些网站始终打开在自己的浏览器窗口中

D、将这些网站的地址存放在电子信箱中

【第14题】关于专家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专家系统是一种具有智能特点的计算机软件

B、专家系统需收集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

C、专家系统不能与用户进行交流

D、专家系统中的知识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自动产生的

【第15题】春节快到了,小张想利用星期六一天的时间从网上找些图片文件并利用刚学的Photoshop制作一份贺卡送给好友,他选用的文件格式可能有

A、jpg

B、bmp

C、wav

D、gif

【第01题】小明同学想把在信息技术课上没有完成的电子小报作业带回家完成,你觉得比较合适的方法有

A、上传到学校提供给学生存放作业的专有网络空间,回家后再下载完成

B、将未完成的作业发送到自己的电子信箱,回家后再下载完成

C、用移动存储设备将作业带回家处理

D、回家后重新开始做

【第02题】使用计算机网络应该注意的道德规范有

A、不蓄意破坏和损伤他人的计算机系统设备及资源

B、应该使用正版软件,坚决抵制盗版,尊重软件作者的知识产权

C、不利用网络侮辱或诽谤他人

D、不利用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

【第03题】能够对文字进行处理的软件有

A、Word

B、WPS

C、记事本

D、写字板

【第04题】可以打开资源管理器的途径有

A、通过右击"我的电脑"

B、通过右击"开始"按钮

C、通过右击"网上邻居"

D、通过单击"控制面板"

【第05题】对于计算机软件版权问题,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A、只要是正版软件就可以没有限制的任意使用

B、正版软件太贵,可以通过复制而不必购买

C、受保护的计算机软件不能随便复制

D、购买一个正版软件,未经允许,安装到多台计算机中使用也属于侵权行为

【第06题】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报纸上的相关信息与高招办发布的信息略有出入。关于这件事情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高招办是志愿填报的权威机构,应以它为准

B、报纸是公开发行的,应该没错

C、报纸是公开发行的,高招办应据此修改相应的政策

D、虽然报纸是公开发行的,但对政策的解释应该服从高招办

【第07题】在本机上设置共享文件夹的操作中,下列操作不是必须的有

A、选定要设置共享的文件夹

B、在"共享"标签下,设置"用户数限制"

C、在"共享"标签下,重新命名该文件夹在网络上的共享名

D、在"共享"标签下,选定"共享此文件夹"

【第08题】在Excel中输入了一组数据,现选择了其中一部分(连续的一个矩形区域)后单击复制按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可以粘贴到另一个工作表中

B、可以粘贴到Word文档中,粘贴后是一个表格

C、可以粘贴到Word文档中,粘贴后不是一个表格,是一组连续的数据,中间没有任何分隔符

D、不能粘贴到Word文档中

【第09题】以下属于网络信息发布行为的是

A、用E-mail发送广告

B、网上写个人博客

C、在论坛上留言

D、浏览博客和BBS

【第10题】徐明从公司销售部调动到公司人事部工作,现在要在数据库中对他的"所在部门"字段值进行修改,下列修改方案中,可行的是

A、公司数据库中逐条比对,定位到徐明的记录,然后修改相应的字段数据

B、在公司数据库中根据唯一的工号定位到徐明的记录,然后修改相应的字段数据

C、在公司数据库中销售部删除徐明的记录,在人事部增添他的记录

D、在公司数据库中人事部再增添徐明的记录

【第11题】信息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方便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同时也带来下列不利因素,主要有

A、QQ聊天

B、病毒

C、黑客

D、垃圾邮件

【第12题】小明想通过网络和远方的朋友交流一下学习心得,他可以采用的交流方式有

A、QQ

B、MSN

C、BBS

D、E-mail

【第13题】以下常用的网络下载工具有

A、FrontPage

B、网际快车

C、网络蚂蚁

D、金山毒霸

【第14题】信息加工的目的有

A、提高信息的可用性

B、发掘信息的价值

C、更好地表达信息

D、产生新的信息

【第15题】刘明同学发现计算机上所有的MP3文件都不能打开播放了,老师说应重新选择打开方式,他右击一个MP3文件弹出的快捷菜单,你认为他可以选择播放的软件有

A、RealPlayer

B、WEB迅雷

C、Macromedia Flash Player 7.0

D、Windows Media Player

【第01题】王波同学经常进入网络的各种论坛,他的下列行为中违反了信息道德的有

A、注册时没有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

B、在论坛中对某个看不顺眼的游客进行人身攻击

C、利用从网上下载的黑客软件,进入别人的计算机删除资料

D、在不同的论坛使用不同的用户名

【第02题】小明想在网上购买一件昂贵的数码相机,不恰当的做法有

A、先让对方寄货,收到货后不再汇款

B、独自一人带现金到对方指定地点取货

C、先将部分款汇到对方指定的帐户上,收到货后再汇去余下的款

D、先将款汇到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收到货后再通知中介机构把款汇给对方

【第03题】关于创建数据库的如下操作:

①选择"空Access数据库"选项,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②选用"使用向导创建表"选项,根据提示建立数据表;

③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Access",进入Access;

④选用"使用设计器创建表"选项,根据提示建立数据表;

⑤将数据库保存在合适的位置,数据库建立完毕;

⑥选用"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选项,根据提示建立数据表。

操作步骤和顺序正确的有

A、③①⑤②

B、③①⑤④

C、③①⑤⑥

D、③②④①

【第04题】下面的图片文件格式中适合在网页上使用的有

A、PSD格式

B、BMP格式

C、JPG格式

D、GIF格式

【第05题】以下不能发布网站的软件有

A、Access

B、Excel

C、Word

D、IIS

【第06题】与国外同学或朋友交流沟通时,以下方式中经济省钱的有

A、MSN或QQ

B、E-mail

C、网络IP电话

D、国际长途电话

【第07题】能较方便的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集成为一体的软件有

A、Word

B、Excel

C、PowerPoint

D、FrontPage

【第08题】以下属于信息获取过程的有

A、评价信息

B、信息需求定位

C、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D、对信息加工

【第09题】某老师在外地进修,想把自己学习中的一些电子材料带回来,可他没带移动存储设备。可通过下列哪些方法将电子材料带回来?

A、发到自己的邮箱或网络硬盘

B、上传到自己的Blog

C、一页页打印下来

D、上传到学校的FTP服务器

【第10题】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有

A、QQ

B、MSN

C、BBS

D、聊天室

【第11题】在浏览网页时,如果想把整个页面保存到本地硬盘,较好的方法有

A、全选这段信息,另存到本地硬盘

B、文字、图片分开来保存,文字复制,图片另存到本地硬盘

C、在窗口菜单中选择"文件/另存为",保存为mht格式的Web档案文件。

D、在窗口菜单中选择"文件/另存为",保存为html格式的网页文件

【第12题】基于页面的工具通常采用类似于书本"页"的方式组织素材。下列软件中属于基于页面的工具的有

A、Flash

B、WPS

C、Frontpage

D、Authorware

【第13题】以下哪些是一个优秀网络数据库应具备的特点

A、内容准确

B、更新及时

C、系统稳定可靠

D、检索方便高效

【第14题】互联网的隐蔽性使得网络欺骗、诈骗及盗窃的案件屡见报端,为了保护好个人隐私,需要做到

A、在电脑中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

B、要传送敏感数据时,为了不泄密,要选择加密发送

C、在公共场所上网时要及时清除上网记录

D、对网友要真诚相待,没必要隐藏个人真实信息

【第15题】张飞同学想用爸爸的电脑看电影,他从电脑中找到以下几个文件,可能是电影(视频文件)的有

A、长江七号.avi

B、举起手来.mpg

C、赤壁.rm

D、集结号.bmp

【第01题】王老师到国外参加为期两天的学术年会,会议要求上交论文的电子稿,存有交流论文的移动存储盘出现了问题,而原文件还在学校办公室的电脑里。请你到王老师办公室电脑上将原文件发给他,你可以选择的较好方法有

A、派人把文件送过去给王老师

B、发电子邮件

C、用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等)传输文件

调味品发酵工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味精 1.谷氨酸发酵机制: 谷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大致是:葡萄糖经EMP途径或HMP途经生成丙酮酸,再氧化成乙酰辅酶A,然后进入TCA,再通过乙醛酸循环、CO2固定作用,生成a-酮戊二酸,a-酮戊二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及有NH4+存在的条件下生成谷氨酸。 在微生物的代谢中,谷氨酸比天冬氨酸优先合成。谷氨酸合成过量时,谷氨酸抑制谷氨酸脱氢酶的合成,使代谢转向合成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合成过量后,反馈抑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的活力,停止草酰乙酸的合成。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谷氨酸并不积累。 2.谷氨酸的大量积累: 代谢调节控制;细胞膜通透性的特异调节;发酵条件的适合 3.GA生物合成的内在因素 ①产生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α—KGA脱氢酶酶活性微弱或丧失(为什么α—KGA是谷氨酸发酵的限制性关键酶?这是菌体生成并积累α—KGA的关键,从上图可以看出,α—KGA是菌体进行TCA循环的中间性产物,很快在α—KGA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酸辅酶A,在正常的微生物体内他的浓度很低,也就是说,由α—KGA进行还原氨基化生成GA的可能性很少。只有当体内α—KGA脱氢酶活性很低时,TCA循环才能够停止,α—KGA才得以积累。); ②GA产生菌体内的NADPH的再氧化能力欠缺或丧失(1、NADPH是α—KGA还原氨基化生成GA必须物质,而且该还原氨基化所需要的NADPH是与柠檬酸氧化脱羧相偶联的。2、由于NADPH的再氧化能力欠缺或丧失,使得体内的NADPH有一定的积累,NADPH对于抑制α—KGA的脱羧氧化有一定的意义。); ③产生菌体内必须有乙醛酸循环(DCA)的关键酶——异柠檬酸裂解酶(该酶是一种调节酶,或称为别构酶,其活性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调节,通过该酶酶活性的调节来实现DCA循环的封闭,DCA 循环的封闭是实现GA 发酵的首要条件) ④菌体有强烈的L—谷氨酸脱氢酶活性(L—谷氨酸脱氢酶,实质上GA产生菌体内该酶的酶活性都很强,该反应的关键是与异柠檬酸脱羧氧化相偶联) 4.GA发酵的外在因素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集(考试资料)

一、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高程指空间参考的高于或低于某基准面的垂直位置,主要用来提供地形信息。(√) 2.游程编码结构属于矢量数据结构中的一种。(×) 3.在ArcGIS软件中,新建图层(要素类)在ArcCatalog中进行。(√) 4.TIN的中文全称是不规则三角网。(√) 5.在栅格数据结构中,一个点是由一个栅格单元来表达的。(√) 6.分辨率越高,一个栅格单元代表的实地面积越大。(×) 7.ArcGIS软件是由中国的超图公司开发的。(×) 8.Shapefile是一种栅格数据格式,它不能转换为ArcGIS识别的格式。(×) 9.“Must Not Overlap”是ArcGIS中的拓扑规则之一。(√) 10.DEM的中文全称是数字高程模型。(√) 二、名词解释 第一章 1.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 2.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的关于现实世界各种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物理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3.地理信息系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第二章 4.对象模型:也称为要素模型,将研究的整个地理空间看成一个空域,地理现象和空间实体作为独立对象分布在该空域中。 5.场模型:也称域模型,是把地理现象作为连续变量或体来看待,如大气污染度、地表温度、土壤湿度和地形地貌等。 第四章 6.数据处理:就是对采集的各种数据,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对数据形式进行编辑运算,清除数据冗余,弥补数据缺失,形成符合用户要求的数据文件格式。7.空间内插:是一种通过已知点数据推求同一区域其他未知点数据的计算方法。8.空间外推:则是通过已知区域数据,推求其他区域数据的方法。 9.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说明数据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

地理信息系统-指导书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受控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一、总则 1、目的与意义 为保证本公司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统一测绘技术标准采用和测绘成果格式的一致性,使工作做到质量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故特根据现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行业技术规范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承接的所有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3、技术依据 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3)《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 4)《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 5)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其他相关技术规范。 4、技术路线 1)收集资料:收集项目区已有各类控制点资料、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及影像图等资料。2)实地踏勘:对项目区的已有国家大地点、勘测范围、权属情况、地形地貌、主要村庄及交通状况进行踏勘,并充分了解当地气候、通讯、供电等情况。 3)技术设计:对前期所收集资料和踏勘情况进行整理分析,依据行业规程规范及本项目的特殊要求编制技术设计书。 4)人员培训: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依据本项目涉及的规程规范对参与本项目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 5)控制测量:在项目区内分级合理布设控制点,平面控制用静态GPS观测,高程控制使用电子水准仪观测。 6)碎部测量:采用RTK配合全站仪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7)建立数据库:采用MAPGIS、ArcGIS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编辑入库。 8)总结报告:对本项目勘测过程及成果进行分析总结。 9)质量检查:在作业过程中,依据公司质量保证体系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检查。 10)验收提交:经甲方验收合格后,将成果提交甲方。 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1、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或1954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解) 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1.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正面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P3 *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P3 2.2三者关系: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构成完整的教学实践系统,缺一不可。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作用与联系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使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 3.教育的形态: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与近代社会的教育。 P4 4.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P5 5.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最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P6 (二)6.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4)劳动起源说](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水平低下、传递生产经验、言传身教、耳口相传),(2)古代社会(鲜明的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3)现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P7 7.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手段和技术现代化P8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8.教育学: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P9 9.教育学的基本问题:(1)教育本质,解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3)教育目的问题,(4)教育制度问题,(5)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6)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性问题,(7)学校管理问题。P10 *10.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萌芽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2)独立形态时期: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独立

水利五大员材料员考试试题

01、施工单位发生不良行为有资质管理方面,招投标方面,(),其它方面等四方 面(考生答案:B) 0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人员配备要求,按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人数至少为,一级资质不少于()人(考生答案:B)C3人 03、砼配合比是指将水泥:沙:碎石:水灰比等以水泥为1,按()为单位的比值(考 生答案:B) 04、粉状或颗粒状材料在某堆积体积内,被其颗粒填充的程度称为材料的()(考生 答案:C) 05、水利工程质量由项目法人(),施工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质量工作(),项 目经理对工程现场质量(),技术负责负(),具体工作人员为()。(考生答案:A) 06、施工单位发生不良行为的其它方面是指()(考生答案:A) 07、当料场距大坝()米,宜选用铲运机(考生答案:D) 08、对于某一个水利水电工程,按其水库总库容6亿m3,达到大(2)型指标:按 其装机容量120万KW,达到大(1)型指标:按其水库灌溉面积10万亩,达到中型指标;按其保护农田10万亩,达到小(1)型指标;综合考虑后,该水利水电工程的等级为()(考生答案:A) 09、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工程建设强 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应当在设计文件上签字,对设计文件负责(考生答案:C) 10、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相结合的制度。(考生答案:A)

11、料场规划中主料场可开采量不少于设计总量的()倍,备用料场储备量为主料 场总储量的20%-30%(考生答案:B) 12、砼浇筑仓面大,浇筑能力不足时,为防止发生初凝,宜采用()浇筑法(考生答案: A) 13、分期束窄河床修建围堰,保护主体建筑物干地施工,这种导流方法称为()(考 生答案:A) 14、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八部委局第30号令),工程施 工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是()。(考生答案:B) 15、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属于施工单位不良行为 的()(考生答案:C) 16、在土方开挖中用一种机械同时完成挖、运、卸、平几道工序的机械有()(考生 答案:C)A铲运机 17、“三同时”不包括()(考生答案:B) 18、土方填筑中,对粘性土,若含水量偏少,采取()(考生答案:C)B料场加水 19、砼拌和楼生产率P0由月高峰浇筑强度Qmax计算,P0=K*Qmax/mn,其中,高峰 月有效工作天数m为25日,每日平均工作小时数n为20h,不均匀系数K取值为()(考生答案:D) 20、质量事故处理坚持“三不放过”原则,“三不放过”不包括()(考生答案:C) B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 21、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设计不同等级的建筑物所采用的按某种频率或重现期表示的 洪水称为洪水标准,它包括()(考生答案:C)

酒精工艺学复习题(材料详实)

酒精发酵工艺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到空格处) 1.酒精生产常用的淀粉质原料有玉米、甘薯、木薯等。 2. 酒精生产常用的谷物原料有玉米、高粱、大麦等。 3. 酒精生产常用的薯类原料有甘薯、木薯、马铃薯等。 4.木质纤维素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5.常用的原料粉碎方法有湿式粉碎、干式粉碎两种。 6.常用的原料除杂方法有筛选、风选、磁力除铁三种。 7.常用的原料输送方式有机械输送、气流输送、混合输送三种。 8. 酒精厂常用的粉碎设备是滚筒式粉碎机、锤式粉碎机。 9.酒精厂常用的输送机械有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器、斗式提升机三种。 10.玉米淀粉和甘薯淀粉的糊化温度分别是(65~75)℃、(53~64)℃。 11.双酶法糖化工艺中使用的两种酶制剂是耐高温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 12.淀粉质原料连续糖化工艺分成混合前冷却糖化工艺、真空冷却糖化工艺、二级真空冷却糖化工艺三种。 13. 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主要有甘油、杂醇油、琥珀酸等。 14.酒精发酵常污染的细菌有醋酸菌、乳酸菌、丁酸菌。 15.酒精蒸馏塔按作用原理可分为鼓泡塔、膜式塔。 16.从精馏塔提取杂醇油的方式可以是液相取油,也可以是气相取油。 17.酒精蒸馏塔按其塔板结构可分为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 18.酒精的化学处理是提高酒精质量的一种辅助措施,常用的化学试剂是高锰酸钾、氢氧化钠。19.无水酒精的制备方法有氧化钙吸水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共沸法、分子筛法等。 20. 共沸法制备无水酒精常用的共沸剂是苯、环己烷。 21. 连续发酵可分为_全混(均相)连续发酵、梯级连续发酵两大类。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酒母培养罐和酒精发酵罐的构造是一样的。× 2. 酒化酶是参与淀粉水解和酒精发酵的各种酶和辅酶的总称。(×) 3. 薯干的果胶质含量较多,使发酵醪中甲醇含量较高。(√) 4. 减少发酵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就能提高酒精生成量。(×) 5.采用高细胞密度酒精发酵时,必须定期向发酵罐中供应氧气。(√) 6.异戊醇在酒精中的挥发系数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始终大于1。(×) 7.只要酒精发酵正常,发酵醪中就不会有甘油生成。(×) 8. 玉米中蛋白质含量较多,使发酵醪中杂醇油含量较高。(×) 9. 甲醇不是由酵母菌代谢活动产生的,而是由原料中的果胶质分解而来。(√) 10. 甲醇是由酵母菌代谢活动产生的。(×)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复习资料

2.操作尺度:对空间实体、现象的数据进行处理操作时应采用最佳尺度,不同操作尺度影响处理结果的可靠程度或准确度 3.地理网格:是指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网格。 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4.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5.对象模型:将研究的整个地理空间看成一个空域,地理现象和空间实体作为独立的对象分布在该空域中。 6.地图数字化:根据现有纸质地图,通贯手扶跟踪或扫描矢量化地方法,生产出可在技术机上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数字化数据。 7. 拓扑关系: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的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8.空间数据结构:对空间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数据组织关系和编排方式。 9.影像金字塔结构:在同一的空间参照下,根据用户需要以不同分辨率进行存储与显示,形成分辨率由粗到细,数据量由小到大的金字塔结构。 10.空间索引: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 11.空间数据查询:其属于空间数据库的范畴,一般定义为从空间数据库中找出所有满足属性约束条件和空间约束条件的地理对象。 12.空间分析: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基础,异空间数据运算、空间数与属性数据的综合运算为特征,提取与产生新的空间信息的技术和过程。13.栅格数据的追踪分析:对于特定的栅格数据系统,有某一个或多个起点,按照一定的追种法则进行追踪目标或者追踪的空间分析方法。 14.数字高程模型: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高程数据通常采用绝对高程。 15.数字地形分析:是指在数字高程模型上进行地形属性计算和特征提取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 二、填空题 1、地理空间数据的概念模型分为:对象模型、场模型、网络模型。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

2016 年最新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重点、 记忆难点汇总(一)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是发展起来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是以实用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重点是研究教育问题,目的是揭示教育规 律。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制。其显着优点是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较好地适应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是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高、教学效益低。 5、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 6、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 7、教育的历史时代性是指在不同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教育学萌芽阶段及人物思想: 8、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具体有: a “有教无类”;b、“非礼 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c、“博学于文,约之以礼”;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的来源);A e、“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f、因材施教(“孔子施教,各因其材”一一朱熹);g、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一求学要实事求是;h、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一一巩固性原则。

9、《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被 a、“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指出 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臧息 相辅”指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c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教学;d、“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e、教学相长新课程师生关系;f、 长善救失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10、荀子言:“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予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11 、苏格拉底是历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提出了“苏格拉底教学法”,又称“问答法” 和“产婆术”,是一种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教学法”可分为四步: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 12、柏拉图,《理想国》。 13、亚里士多德不仅最早明确地提出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划分,而且也是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他把每一个人的教育阶段按每七年为一个阶段来划分,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政治学》。 14、古罗马昆良体,《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论着。教育学创立或初步建立阶段及人物思想: 15、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 16、1632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书中,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

五大员考试试题

陕西省就业(创业)土木建筑培训考试试卷 考区:宝鸡凤翔 姓名:工作单位:身份证号: 本考卷全部为选择题,在试卷括号内填写正确的编号 一、单选题(每题3分,本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并填入括号内) 1、建筑房屋工程中最常用的水泥品种为(B) A:复合硅酸盐水泥(P.C) B:普通硅酸盐水泥(P.O) C:矿渣水泥。 2、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入模后会(A) A:凝固时放热 B:凝固时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凝固时吸热 3、工程设计图纸中除标高为(C)外,其余单位均为毫米 A:毫米 B:厘米 C:米 4、屋面防水等级Ⅲ级的合理使用年限为10年,Ⅱ级防水屋面的合理使用年限升为(A) A:15年

C:20年 5、宝鸡地区:混合结构砌体房屋常用的主要建筑材料为:(C) A:蒸压加气混凝土 B:普通烧结粘土砖(240x115x53) C:烧结多孔砖KP1(240x115x90) 6、构造柱在工程中的功能主要是:(C) A:增加墙体的强度 B:便于墙体转角及其它部位施工方便 C:为抗震设防要求而布置 7、混合结构的砌体房屋中,过梁的支承长度每端一般为(C) A:120 B:370 C:240 8、水泥在工程中最常用、常见的复试指标除28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外,还有最基本的(A) A:安定性指标 B:和易性指标 C:凝结时间的多少 9:钢筋在工程图纸中的符号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C) A:φ B:φ

10、工程技术测量放线中,最常见的仪器是(B) A:全站仪 B:水准仪 C:经纬仪 11、现在的招投标工程中,预算依据是(B) A:常用的99定额 B:国家工程量清单 C:自主报价、行业标准 12、建筑工程中,从经济节能环保及实用角度分析,国家重点推广使用的门窗材料是:(A) A:塑钢门窗 B:铝合金门窗 C:木门窗 D:钢门窗 13、建筑给水系统中,常用的给水材料是(B) A:铝塑复合管 B:PP-R热熔管 C:钢塑管 14、采暖施工中,供水的坡比(水流方向)应是(A) A:坡比同水流方向 B:坡比应为0

发酵工艺学复习资料

1、菌种扩大培养: 种子扩大培养是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称为种子扩大培养。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2、双酶法糖化工艺: 包括淀粉的液化和糖化两个步骤,液化是利用液化酶使淀粉糊化。粘度降低,并水解到糊精和低聚糖的程度,然后利用糖化酶将液化产物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的过程。 3、淀粉老化: 分子间氢键已断裂的糊化淀粉又重新排列形成新的氢键的过程,也就是复结晶 4、淀粉水解糖: 在工业生产上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得称为淀粉的“糖化”,所制得的糖液你为淀粉水解糖。 5、双边发酵工艺: 边糖化边发酵,其持点是采用较低温度使淀粉糖化和酒精发酵同时进行。 发酵周期较长,淀粉利用率低,但产品香气足、风味好,当前一部分厂仍在采用。, 6、二高三低现象: pH高、残糖高、OD值低、温度低、谷氨酸低。 7、发酵转换: 培养条件不适宜,几乎不产生谷氨酸,而得到大量菌体或者谷氨酸发酵转换为累积乳酸,琥珀酸,缬氨酸,谷氨酰胺等。 8、过度氧化作用: 过度氧化作用是指发酵过程中当乙醇即将耗尽而有氧存在时,代谢途径发生改变,醋酸进一步氧化成CO2和水的作用。 9、淀粉糊化: 淀粉乳受热,淀粉颗粒膨胀,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消失,颗粒急骤膨胀,体积增大几百倍,粘度迅速增高,变成粘稠的糊状物(淀粉糊) 10、双边发酵: 在酿造过程中,在糖化的同时,酒精发酵也同时进行。 11、DE值:

糖化液中的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率 %100?=干物质含量 还原糖含量值DE 12、谷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哪些途径? 以葡萄糖为原料的代谢途径,以醋酸和正石蜡为原料的代谢途径 13、在食醋酿造过程中,工厂最常用的醋酸杆菌是什么? 醋酸杆菌(AS1.41 沪酿1.01) 14、现有的谷氨酸生产菌主要是有哪些种属? 短杆菌属 棒杆菌属 小杆菌属 节杆菌属 15、在味精工业谷氨酸发酵中常用的碳源和氮源有什么? 在谷氨酸发酵中,国内常用的碳源为淀粉水解糖,国外常用的为糖蜜。 氮源为尿素,液氨和氨水。 16、谷氨酸发酵的代谢控制育种有哪些? 1.日常菌种工作:定期分纯 小剂量诱变刺激 高产菌制作安瓿管 2.选育耐高渗压菌株:耐高糖,耐高谷氨酸,耐高糖、高谷氨酸 17、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污染的原因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考试复习题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考试复习题

1.与其它信息系统相比,地理信息系统的哪些功能是比较独特的? 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是GIS的一个独 立研究领域,它的主要特点是帮助确定地理要素之间新的空间关系,包括拓扑叠加,缓冲区建立,数字地形分析,空间几何分析。 8.GIS近代发展有什么特点? (1)面向对象技术与GIS结合。(4)Internet与GIS的结合。 (2)真三维GIS与时空GIS。(5)GIS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的结合。 (3)GIS应用模型的发展。(6)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 2.GIS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地理实体有什么特点? GIS的研究对象是地理实体,即指自然界现象和社会经济事件中不能再分割的单元。 属性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特性,即用来说的“是什么”。 空间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地理位置及空间相互关系,又称几何特征和拓扑特性。 时间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随时间的变化。 3.地理实体数据的特征是什么?请列举出某些类型的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描述空间实体的属性特征的数据,也称非几何数据,如类型/等级/名称/状态等; 几何数据:描述空间实体的空间特征的数据,也称位置数据,定位数据,即“在哪里” 关系数据:描述空间实体的空间关系的数据,如空间实体的邻接、关联、包含等,主要是拓扑关系。 依据空间数据来源的不同分为:地图数据、地形数据、属性数据、元数据、影象数据等; 依据表示对象的不同分为:点,线,面、体数据。 4.GIS的数据源有哪些? ①地图数据②遥感数据③文本资料④统计资料 ⑤实测数据⑥多媒体数据⑦已有系统的数据 5.请说明分类分级对于属性数据的意义。 分类是将具有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事物或现象归并在一起,而把不同属性或特征的事物或现象分开的过程。分级是对事物或现象的数量或特征进行等级的划分,主要包括确定分级数和分级界限。在属性数据中,有一部分是与几何数据的表示密切有关的,例如,道路的等级、类型等,决定着道路符号的形状、色彩、尺寸等。在GIS中,通常把这部分属性数据用编码的形式表示,并与几何数据一起管理起来。编码的过程是将信息转换成数据的过程,前提是首先要对需表示的信息进行分类分级。 6.如何发现进入GIS中的数据有错误? 1、通过图形实体与其属性的联合显示,发现数字化中的遗漏,重复,不匹配等操作。 2、在屏幕上用地图要素对应的符号显示数字化的结果,对照原图检查错误。 3、把数字化的结果绘图输出在透明的材料上,然后与原图叠加以便发现遗漏。 4、对等高线确定最低和最高等高线的高程及等高距,编制软件来检查高程的赋值是否正确。 5、对于面状要素,可在建立拓扑关系时,根据多边形是否闭合来检查,或根据多边形与多边形内点的匹配来检查等。 6、对于属性数据,通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应用课程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应用课程学习班(第一期) 课程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是构建、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技术,又是跨越地理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应用交叉学科。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有国土规划、公共安全、公共交通、电力供应、税收财政、工商管理、水利、农业、环境、土地管理、矿业、医疗卫、防震减灾、城市供水、邮电通讯、煤气燃气供应、房地产管理、中介服务、金融保险、商业服务、国防建设等。 ArcGIS 是Esri功能最强大的GIS软件产品。本课程是掌握和应用该软件基本工具的入门篇。学员将学习GIS的基础知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主要内容包括:空间数据可视化、创建地图、编辑地理数据、GIS查询与空间分析、Geodatabase构建。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练习,学员将学会如何为GIS项目准备和处理数据,并使用常见的分析工具来分析地理数据。主讲教师: 张耀军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文化与区域发展,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开设课程:《中国区域发展》,《生态经济学》、《应用生态学》、《管理心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工作》。已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或参加课题20余项,独著1部,参与编写5部。 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共三天): 培训方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操作技能,注重软件实现 培训内容(三天ArcGIS学习班教学计划): (一)ArcGIS应用基础 1. ArcMap基础:新地图创建、数据加载、数据层操作与保存等 2. ArcCatalog应用基础:文件夹连接、文件类型显示和增删、目录内容的浏览与检索、图层管理、数据转换与输出 3. Geoprocessing:Geoprocessing地理处理的基本介绍、Toolbox的新建与管理、Toolbox 内容的基本介绍 (二)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1)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3)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3) 第一节教育概述 (3) 第二节教育的发展 (4)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5)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7) 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 (7) 第二节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7) 第三章教育的目的 (8)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功能 (8)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确立 (8)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8)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9) 第一节教师 (9) 第二节学生 (10) 第三节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 (10) 第四节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10) 第五章课程 (11) 第一节课程概述 (11) 第二节课程改革 (13) 第三节新课程带来的变革 (14) 第六章、课堂教学 (15) 第一节教学 (15) 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17) 第三节教学策略 (18) 第七章、学校德育 (19) 第一节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 (19) 第三节德育过程 (19) 第三节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 (20) 第四节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20) 第八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21) 第一节班级概述 (21)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与原则 (21)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 (22)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22) 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22)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22) 第二节心理发展理论 (22) 第三节心理发展与教育 (24)

第四节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24)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25) 第一节学习概述 (25) 第二节学习理论 (25) 第三章学习迁移、记忆和遗忘 (30) 第一节学习迁移 (30) 第二节记忆 (31) 第三节遗忘 (32) 第四章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 (33) 第一节学习策略 (33) 第二节知识 (34) 第三节技能 (36) 第四节问题解决 (36) 第五节品德 (37) 第五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38) 第一节学习动机 (38) 第二节归因 (39) 第三节注意 (40) 第六章个别差异与教育 (40) 第一节人格差异 (40) 第二节认知差异 (41) 第三节学困生 (41) 第七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2)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42) 第二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 (42) 第三部分教育法学 (44) 第一章法与教育法 (44) 第一节法的概述 (44) 第二节教育法与教育法规 (44) 第二章教育法律关系 (45) 第一节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及其特征、类型 (45) 第二节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46) 第三节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46) 第四节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 (46) 第三章教育法律规范 (47) 第一节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及其类型 (47) 第二节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 (47) 第三节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 (48) 第四章教育法制过程 (48) 第一节教育立法 (48) 第二节教育法规实施 (48) 第三节教育行政执法 (49) 第四节法律制裁 (49) 第五章教育法律责任 (50)

2020年五大员(资料员)考试题

?2020年五大员(资料员)考试题 1从构件组装到螺栓拧紧,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用高强度螺栓兼作安装螺栓 ?A: 必须 ?B: 应该 ?C: 宜 ?D: 不得 ? 2混凝土垫层浇筑前,对局部软弱土层应()。 ?A: 混凝土垫层浇筑前,对局部软弱土层应()。 ?B: 直接夯实 ?C: 加水泥硬化 ?D: 加石灰硬化 ?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予以保证的是()?A: 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 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 ?C: 生产经营单位的财务部门 ?D: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 4在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的是()。 ?A: 在试用期内迟到早退,不符合录用条件 ?B: 因盗窃罪被判刑 ?C: 在外出执行任务时负伤,失去左腿 ?D: 非工作时间酗酒摔伤,治疗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拒不从事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5气体保护焊常用的保护介质是()气体。 ?A: CO2 ?B: O2 ?C: H2 ?D: SO2 ? 6项目经理部是一个()组织。

?B: 临时性 ?C: 永久性 ?D: 先进性 ? 7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 ?A: 对项目时间进行管理 ?B: 分析各生产要素特点 ?C: 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 ?D: 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 ? 8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的工资。 ?A: 正常 ?B: 酌情调整 ?C: 2倍 ?D: 1.5倍 ? 9《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若该劳动者仍在试用期内,应提前()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3 ?B: 7 ?C: 15 ?D: 30 ? 10()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综合特性 ? ?A: 施工项目进度 ?B: 施工项目质量 ?C: 施工项目成本 ?D: 施工项目安全 ? 11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 第一章 1、地理信息系统概念:是指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2、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和图像也是数据,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3、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知识,作为生产、管理、经营、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4、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1)信息与数据是不可分离的; (2)信息来源于数据;数据是载体,信息是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3)数据的形式多样,但其中包含的信息容不变; (4)信息可以离开信息系统而独立存在,也可以离开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和阶段而独立存在;而数据的格式往往与计算机系统有关,并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5)数据是原始事实,而信息是数据处理的结果; (6)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对于同一数据的理解,可得到不同信息。 5、地理信息特点: (1)地域性(空间特征),(2)多维结构性(属性特征),(3)动态性(时序特征),(4)客观性,(5)适用性,(6)传输性,(7)共享性。 6、地理信息系统分类: 按其研究容可以分为三大类: (1)专题地理信息系统:是具有有限目标和专业特点的地理信息系统。 (2)综合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以综合研究和全面信息服务为目标。 (3)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它是一组具有图形图像数字化、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分析运算和多种输出等地理 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软件包。如:ARCGIS、Mapinfo、CityStar、Geostar、MAPGIS等。 7、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关系:见地理信息分类图(教材P6); 区别: A、GIS有别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地理信息系统 (英文):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编号:19371087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 地理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测绘学、遥感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型边缘学科。它从20世纪60年代问世,至今已跨越了50多个春秋,现已广泛用于资源、环境、交通、城市、农业、林业、海洋、军事等领域。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基本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空间数据结构的类型、数据的处理方法与空间分析以及在林业和相关专业中的基本应用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是林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背景、功能、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掌握GIS的基本概念、GIS的基本功能、GIS的数据结构、GIS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GIS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GIS产品等知识点;掌握如何利用GIS去解决实际的相关专业问题。 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对GIS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提高利用GIS解决相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4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内容构成?地理信息系统能做什么?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难点是区别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关系、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的区别。 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1学时) 一、数据与信息 二、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 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1学时) 一、系统硬件 二、系统软件 三、空间数据 四、应用人员 五、应用模型 第三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简介(1学时) 一、基本功能 二、应用功能 第四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1学时) 一、发展概况 二、基础理论 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6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空间数据,掌握空间数据的来源、空间数据的分类、空间数据结构的类型。

教学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汇总

教育学公共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建筑五大员试题库

专业资料 五大员岗位培训建筑材料题 一.单选题: 1.材料依( B )可分为无机、有机及复合建材。 A 用途 B 化学成分 C 力学性能 D 工艺性能 2.材料在( B )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表观密度。 A 绝对密实 B 自然 C 自然堆积 D 松散 3.某砂子表观密度为 2.503cm g ,堆积密度为15003 m kg ,则该砂子的空隙率为( C ) A 60% B 50% C 40% D 30% 4.某块体质量吸水率为18%,干表观密度为12003 m kg ,则该块体的体积吸水率为( C )。 A 15% B 18% C 21.6% D 24.5% 5.当隙率一定时,下列构造,( B )吸水率大。 A 开口贯通大 B 开口贯通微 C 封闭大 D 封闭小 6.下列材料,( C )通常用体积吸水率表示其吸水性。 A 厚重材料 B 密实材料 C 轻质材料 D 高强度材料 7. 某材料的质量数为1000g ,含水率为8%,则该材料的干燥质量数为( A )g 。 A 926 B 1080 C 992 D 1032 8.工程上认为,软化系数大于( B )的材料称为耐水材料。 A 0.85 B 0.80 C 0.70 D 0.90 9.渗透系数越大,材料的抗渗性越( B )。 A 大 B 小 C 无关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10.( C )是衡量材料轻质高强的一个主要指标。 A 抗压强度 B 抗拉强度 C 比强度 D 抗剪强度 11.含水率为7%的砂600kg ,其含水量为( B )kg 。 A 42 B 39 C 40 D 65 12.某钢材、木材、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为400、35、30a MP ,表观密度分别为7860、 500、24003 m kg ,它们的比强度之间的关系为( C )。 A 钢>木材>砼 B 钢>砼>木材 C 木材>钢>砼 D 砼>钢>木材 13.( D )是衡量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 A 弹性 B 塑性 C 强度 D 弹性模量。 14.建筑膏的存放期规定为( C )月。 A 1 B 2 C 3 D 6 15.灰粉刷的墙面出现起泡现象,是由( B )引起的。 A 欠火灰 B 过火灰 C 膏 D 含泥量 16.建筑灰分为钙质灰和镁质灰,是根据( B )成分含量划分的。 A 氧化钙 B 氧化镁 C 氢氧化钙 D 碳酸钙 17.罩面用的灰浆不得单独使用,应掺入砂子、麻刀和纸筋等以( C )。 A 易于施工 B 增加美观 C 减少收缩 D 增加厚度 18.建筑膏的性质特点是( B )。 A 略有收缩 B 凝结硬化快 C 强度高 D 耐水性好 19.膏制品表面光滑细腻,主要原因是( D )。 A 施工工艺好 B 表面修补加工 C 掺纤维等材料 D 硬化后体积略膨胀性 20.欠火灰会降低灰的( B )。 A 强度 B 产浆率 C 废品率 D 硬度 21.灰的耐水性差,灰土、三合土( A )用于经常与水接触的部位。 A 能 B 不能 C 说不清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22.灰淋灰时,应考虑在贮灰池保持( B )天以上的伏期。 A 7 B 14 C 20 D 28 23.灰的存放期通常不超过( A )月。 A 1个 B 2个 C 3个 D 6个 24.菱苦土拌和使用时,以( B )溶液最好。 A 水 B 氯化镁 C 硫酸镁 D 氯化铁 25.菱苦土不得与( C )复合使用。 A 木质材料 B 铝合金 C 铁合金 D 聚乙烯材料 26.建筑用水玻璃的化学通式可书写为( B )。 A 2a N 2)4~3(O ?O Si B 2a N 2)0.3~5.2(O ?O Si C 2K 2)0.3~5.2(O ?O Si D Ca 2)0.3~5.2(O ?O Si 27.水玻璃硬化速度缓慢,须加入( D )促进固化。 A 氯化钠 B 氟化钠 C 氟化氢钠 D 氟硅酸钠 28.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中,掺入适量膏的作用是(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