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与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与对策研究
作者:谷玉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学者对老年人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城市老年人,对农村老年人的研究较少,而我国有3/4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以河北省农村老年人为例,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问题,并提出改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老龄化社会支持对策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石家庄、邯郸等11个地区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共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258份,回收率为84%。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问卷采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①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三个分量表,三个分量表的分值相加是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是可见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社会网络或团体关系的实际参与、稳定和不稳定社会关系的数量和获得程度。主观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被尊重、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对支持的利用度是指个体对所能获取支持的利用程度。采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调查结果
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总体情况。根据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计分原则,得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越好,本次调查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总分的平均值是
41.24,表明近年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情况整体较好。但客观支持分值较低,说明农村老年人可见或实际的支持还较缺乏。
农村老年人较好的社会支持状况得益于国家近年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低保制度等。另外,随社会发展,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老年人不再将子女视为赡养自己的唯一来源,逐渐接受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的方式,很多日常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更喜欢与配偶居住,心理相对宽松而自由,从而提高了其社会支持程度。
但就目前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看,社会支持系统还不完善,体现在农村老年人的客观支持分值较低。一是正式的社会支持还有待加强。正式支持是政府、社区及其他正式组织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一种制度性介入,近年的惠农政策虽然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保障,但相对于农村老年人养老的福利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二是传统性社会支持出现萎缩。家庭是老年人获取社会支持的一个重要来源,但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社会观念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在外务工,用于赡养老人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老年人的情感支持,出现了农村的“空巢家庭”和“代际关系”的分化,从而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客观社会支持。
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受婚姻状况、居住情况、职业、文化程度影响,与性别关系不大,男女在社会支持的各项得分上趋于一致。
婚姻状况方面:婚姻完好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各项得分高于丧偶或未婚的老年人(见下表)。在农村,老年人的交往圈子较小,活动内容较为贫乏,老年人的配偶既是伴侣相互扶持照顾,又是朋友一起活动谈心,配偶是农村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老年人一旦失去配偶,社会支持就会下降。
居住情况方面:与配偶居住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要好于与子女同住、独住的老年人,独居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最差。
职业方面:在农村,大部分老年人务农,但也有一部分退休干部、教师或工人,另外,还有一部分户口在农村但基本不务农的老年人如医生、会计、个体商贩等,我们把这些人定为非农民。职业为非农民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明显好于职业为农民的老年人。
文化程度方面:将受过大学、高中和中专教育的农村老年人作为文化程度较高者,初中以下为文化程度较低者。文化程度高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较文化程度低者有明显的优势。个人接受的教育越多,视野越开阔,思想越丰富,就不会局限于生理需求和较为低层次的精神需求,这些人往往会向外拓展自己的交往空间,向内提升自我的认知感受,社会功能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持续时间较长,遇到问题时,应对方式也较积极,会主动寻找可行有效的支持。反之,文化程度较低者其需求较少,寻求社会支持的积极性也较低。然而在农村,文化程度较低者占老年人口的较大比例。
改善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政策建议
从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总体情况和影响因素看,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必须从政府政策支持、农民转变观念、吸收社会资金等几方面共同抓起。
转变农村老年人的传统观念,让老年人积极主动地获取更多支持。首先,改变农村老年人传统的婚姻观念。多数农村老年人认为晚年再婚会对自己和儿女带来很多消极影响,丧偶后,多选择孤独终老。但其实,老年人的晚年再婚不仅有助于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也能减轻子女赡养老人的心理和生活负担。因此应从法律和制度上保护老年人的基本权益。其次,改变农村老年人的受教育观念,
逐渐树立终生教育观念。在农村,可以通过开办一些走进农村老年人生活的生活课堂、有条件的村镇也可以开办老年大学,或者通过其它一些宣传途径使老年人了解社会变化、科技发展,积极从外界获取更多的信息,适应社会,丰富自己的生活,缩小跟家庭其它成员的代际差异,从而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提供道德和情感支持。第一,弘扬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增强农民的养老敬老意识。要在社会中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让每一个人都主动参与进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孝道文化在代际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世代延续下去。第二,重视家庭道德建设,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在和谐家庭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和谐,夫妻关系直接影响尊老养老行为,也会影响夫妻晚年生活。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也很重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沟通在逐渐减少,这样持续下去,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将会只有血缘关系维持,情感维系淡化,进而影响老年人的社会支持获得,和谐的代际关系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第三,家庭成员要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氛围。尊重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选择,必要时为其提供精神和物质支持。
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从法律、政策上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正式系统的支持。首先,要完善当前正在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筹资机制,提高医疗水平,扩大参合人数,定期进行常规的医疗保健措施,降低老年人疾病的发生率,减轻老年人身心疾病的痛苦,推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跃上一个新台阶。其次,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养老的投资力度。只有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提供强有力的外部保障,使农村老年人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第三,统筹安排、重点推进农村各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纳入统一规划,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财力支持,为老年人建设休闲和活动场所,是提高老年人社会支持的重要举措。第四,政府还可以实施一些优惠措施,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