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香雪详细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哦,香雪》课时计划

一、课题《哦,香雪》

二、授课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诵读法

三、板书形式:ppt演示、黑板板书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目标:

1.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赏析作品纯朴、优美的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圈划关键词句的能力,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六、教学重点:

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角度欣赏人物,分析人物。

七、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对于生活在深山里的姑娘们来说山就是世界。然而一列火车一分钟的停留让小山村台儿沟和台儿沟的姑娘们尤其是香雪知道了山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在香雪和台儿沟的其他姑娘们在知道外面还有更精彩的世界时,她们各自关注的是什么呢?她们又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铁凝的抒情小说《哦,香雪》。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铁凝:

铁凝,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作者铁凝,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其代表作有《哦,香雪》、《永远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三、快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识字记词

1、读准字音(认读之后,带读两遍)

皱褶(zhě) 嘟囔(dū nang) 吮吸(shǔn) 捂(wǔ) 瞥(piē)

怂恿(sǒng yǒng)娇嗔(chēn)辗轧(niǎn yà)搡(sǎng)

窸窸窣窣(xī sū)隧(suì)道

2 、积累词语(讲解之后再齐读)

刻意:用尽心思。

惆怅:伤感,失意。

悸动:因为害怕而心跳得厉害。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通常是不好的事)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荆棘: 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

斟酌: 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撼天动地: 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浩大。

四、新课讲授

(一)解题:《哦,香雪》

1、香雪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2、“哦”字怎么读如何理解?(请同学试读一下)

标题中的“哦”有两种读法

(1)读四声表示领会、醒悟,包含有赞叹:哦,我明白了,香雪原来是

这样一个执著的女孩子!

(2)读二声是叹词,表示惊奇:哦,香雪,真是个执著的女孩子啊!

“哦,香雪”是一个有诗意的标题,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标题体会到作者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倾注了赞叹、喜爱之情。

(二)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我们已经学过几篇小说,那请同学们回顾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回顾知识:(ppt 板书)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小说的核心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在了解了小说的基本知识之后,那我们先来看看小说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人物——一群纯朴、善良但性格各异的山村少女,“北京话”

在了解了人物后,我们来快速阅读课文,请同学来回答一下《哦,香雪》这篇小说中讲述了几件事?

四件事:

第一件是第一次写到火车经过台儿沟时,姑娘们讨论“北京话”、向北京话询

问城里人的情况。——这时候姑娘们是欢乐的,虽然她们在火车走后,会为一

些小事争论不休,但是与下一个一分钟相比,算不上什么。文中写道“这五彩

缤纷的一分钟”。 开端

第二件是第二次写到火车经过台儿沟时,姑娘们和火车上的人做生意。——见

到了自动开关的铅笔盒。

表明她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物质上、精神上

第三件是写香雪在学校因为铅笔盒而受到其他同学的奚落和嘲笑。——香雪认

识到“贫穷是不光彩的”。所以她是想要铅笔盒的。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

它也是一种象征,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所以她渴望知识。

第四件写到火车第三次经过台儿沟时,香雪见到铅笔盒并上火车用四十个鸡蛋换回铅笔盒。

补充:本来台儿庄是没有火车经过的,但是现在有火车经过了,所以才会有接

下来香雪等这些姑娘们的事情发生,所以火车进了小山村是序幕。

而香雪换回铅笔盒之后与找她的众姐妹相遇是结局。

发展 高潮

开端

接下来我们再把情节理清一下:

序幕——火车开进了小山村

开端——姑娘们欢乐的时刻向往文明

发展——香雪渴望有铅笔盒渴望知识

高潮——香雪换回铅笔盒自尊自爱

结局——香雪深夜归

五、人物分析——香雪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第一部分:

(一)“大山”和“火车”分别象征着什么?

点明:“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所以,火车给台儿沟带来了山外“陌生、新鲜的清风”,这些“陌生、新鲜的清风”是什么呢?就是现代文明。我们接下来看:

(二)台儿沟通过火车之前与通过火车之后有什么变化?

点明: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象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生活贫穷落后,封闭保守,就象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火车开进深山以后:

台儿沟以后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了服饰和容貌后,就朝村口火车经过的地方跑,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凤娇第二个。她们对山外的东西全都充满了好奇,这些带给她们热烈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在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还融入了少女对未来生活的个人梦想。

(三)火车进站后,凤娇与香雪各自关注的物品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作者借助这些物品表现了什么?

点明:同:香雪与其他姑娘们都表现了对山外世界装扮的关注,对美的热烈地向往和追求。异: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油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而香雪更注重的是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如车厢里的学生书包、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铅笔盒。

为什么香雪与凤娇等人关注的物品会有不同呢?

点明: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比别人的追求更高,也正是这样,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原本胆小的她才能成为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的姑娘。

我们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香雪“胆小”?

点明:香雪在火车来之前,是第一个跑出门,看火车,是跑在最前面;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面去了。(第五自然段)还有,在凤娇她们询问北京话的时候,她问“你们城里人一天吃几顿饭”是怎么问的?是紧跟在凤娇后面小声的问。“紧跟”说明她很想问点什么或者她确实很想知道;“小声”说明她胆小,是不是?

好,我们再回到问题,作者借助这些物品表现了什么?

点明:作者借此表达出小山村里姑娘们的不同追求,在现代文明面前的不同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