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分享-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
合集下载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护理课件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e2e0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9.png)
跨学科合作不足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但目前各学科之间的 合作和沟通仍显不足。
未来护理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早期干预和预防
专业培训和教育
随着对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认识的深入, 未来的护理将更加重视早期发现和干预, 以及预防措施的推广。
加强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护理的专业培训 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 能力。
当前护理面临的挑战
诊断与评估难度大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症状往往隐蔽,且容易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 常现象混淆,增加了准确诊断的难度。
缺乏专业护理人员
目前,具备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人员相对 匮乏,影响了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家庭和社会支持不足
许多家庭对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认识不足,导致早期发现和干预的 困难,同时社会对这类群体的支持和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促进政策制定和资源共享
各国在制定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护理 政策和配置资源方面存在差异,通过 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促进政策制定和 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科研合作
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推动儿童青少 年精神障碍护理领域的科研合作,共 同开展临床试验和研究,为护理实践 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文化交流和社会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还有助于加强不同文 化间的理解和交流,提高社会对儿童 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关注和支持。
干预措施
一旦发现异常,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 施,如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以防 止病情恶化。
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培养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心态、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 力。
心理咨询与支持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儿童青少年建立自信心、提高应对压力的能 力。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但目前各学科之间的 合作和沟通仍显不足。
未来护理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早期干预和预防
专业培训和教育
随着对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认识的深入, 未来的护理将更加重视早期发现和干预, 以及预防措施的推广。
加强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护理的专业培训 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 能力。
当前护理面临的挑战
诊断与评估难度大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症状往往隐蔽,且容易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 常现象混淆,增加了准确诊断的难度。
缺乏专业护理人员
目前,具备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人员相对 匮乏,影响了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家庭和社会支持不足
许多家庭对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认识不足,导致早期发现和干预的 困难,同时社会对这类群体的支持和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促进政策制定和资源共享
各国在制定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护理 政策和配置资源方面存在差异,通过 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促进政策制定和 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科研合作
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推动儿童青少 年精神障碍护理领域的科研合作,共 同开展临床试验和研究,为护理实践 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文化交流和社会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还有助于加强不同文 化间的理解和交流,提高社会对儿童 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关注和支持。
干预措施
一旦发现异常,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 施,如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以防 止病情恶化。
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培养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心态、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 力。
心理咨询与支持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儿童青少年建立自信心、提高应对压力的能 力。
儿童和少期精神障碍培训课件
![儿童和少期精神障碍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3b00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0.png)
4.认知功能缺陷:有人认为心理认知功能损害导致了对别人精
神状态的理解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缺乏,从而导致本病。
儿童和少期精神障碍
10
★临床表现
(1)社会交往障碍:患儿表现极度孤独,对自己家庭的亲人以
及周围人均缺乏情感联系,回避与他人目光接触,对环境缺乏兴
趣,父母离开时都无所谓,不与小伙伴一道玩。
(2)交流障碍
成学业不良。少数多动症患儿表现有视-听或视 -运动功能缺陷,动作技巧方面笨拙、不协调。 (4)情绪行为障碍
不听从父母和老师的管敦、好挑斗、打架、干 扰集体活动、说谎、逃学、不守纪律或其他品行 间题。
本症患儿体格检查大多数正常。
儿童和少期精神障碍
24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症状标准
2.严重程度标准
3.病程标准
对人不感兴趣,却对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表示异常的迷恋,如对短
予盖、旋转的东西(如电风扇)、门锁等产生强烈的迷恋,经常反
复地排列、堆砌或摆弄旋转物品。
(4)异常的感知觉反应
(5)智能障碍
儿童和少期精神障碍
11
英国伦敦的Stephen Wiltshire 享有 “人肉照相机”的称号,患有孤独症的 他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事。可以凭 记忆画出许多城市的全貌。不久前乘坐 直升机游览纽约市,全程只用20分钟。 但在接下来的3天时间里,他完全凭记忆 画出了纽约市全貌。
★儿童多动综合征,又称注意缺陷-多动 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注 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 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和品行障碍。
儿童和少期精神障碍
19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与护理PPT课件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2eb96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b.png)
分类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包括多种类型, 如抑郁症、焦虑症、多动症、自闭症 等。
常见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情绪症状
情绪低落、易怒、焦虑、恐惧 等。
行为症状
冲动、攻击性、退缩、逃避等 。
思维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判断力下降等。
认知症状
学习困难、沟通障碍、社交障 碍等。
发病原因与机制
遗传因素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 情,选择适当的抗精神病 药物、抗抑郁药物或情绪 稳定剂。
监测药物副作用
密切关注患者服药后的反 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 更换药物,以降低副作用 的风险。
预防复发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继续 服药以预防精神障碍的复 发。
其他治疗方法
社交技能训练
针对患者社交障碍,进行相应的 技能训练,如沟通技巧、团队协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的康复与治疗
心理治疗
01
02
0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纠正不合理的思维和 行为模式,帮助患者建立 健康的应对方式。
家庭治疗
关注家庭环境对儿童精神 障碍的影响,通过改善家 庭关系来促进康复。
心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传授有关精 神障碍的知识,提高他们 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药物治疗
选择合适的药物
案例二:抑郁症的早期干预
总结词
早期干预对抑郁症的治疗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活力。早期干预对抑郁症的 治疗至关重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寻求 专业帮助,提供支持和关爱,帮助孩子恢复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包括多种类型, 如抑郁症、焦虑症、多动症、自闭症 等。
常见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情绪症状
情绪低落、易怒、焦虑、恐惧 等。
行为症状
冲动、攻击性、退缩、逃避等 。
思维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判断力下降等。
认知症状
学习困难、沟通障碍、社交障 碍等。
发病原因与机制
遗传因素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 情,选择适当的抗精神病 药物、抗抑郁药物或情绪 稳定剂。
监测药物副作用
密切关注患者服药后的反 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 更换药物,以降低副作用 的风险。
预防复发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继续 服药以预防精神障碍的复 发。
其他治疗方法
社交技能训练
针对患者社交障碍,进行相应的 技能训练,如沟通技巧、团队协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的康复与治疗
心理治疗
01
02
0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纠正不合理的思维和 行为模式,帮助患者建立 健康的应对方式。
家庭治疗
关注家庭环境对儿童精神 障碍的影响,通过改善家 庭关系来促进康复。
心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传授有关精 神障碍的知识,提高他们 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药物治疗
选择合适的药物
案例二:抑郁症的早期干预
总结词
早期干预对抑郁症的治疗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活力。早期干预对抑郁症的 治疗至关重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寻求 专业帮助,提供支持和关爱,帮助孩子恢复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PPT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e3287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b.png)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治疗的辅助手段之一,旨在帮助 家庭成员了解疾病知识,提高应
对能力和改善家庭环境。
家庭治疗的方法包括家庭沟通、 家庭关系调整、家庭教育等,应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治疗方法。
家庭治疗过程中应关注家庭成员 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鼓励家 庭成员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高
详细描述
小明是一位9岁的男孩,他经常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经常忘记老师布置的 作业,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经过医生评估,小明被诊断为ADHD。医生建议 采取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案例二:抑郁症的个案研究
总结词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疲劳感 。
家庭和学校应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支持性的环境,增强儿童的归 属感和安全感,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风险。
康复计划
1 2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根据儿童少年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和社会 适应训练等。
定期评估和调整康复计划
康复过程中应定期评估儿童的状况,根据评估结 果调整康复计划,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学习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 减退、学习成绩下降等
。
人际关系问题
社交障碍、沟通障碍等 。
02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的 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
症状表现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的症 状表现多样,包括情绪波 动、行为异常、学习困难 、社交障碍等。
病程
症状持续时间较长,通常 超过1个月,对学习和生活 造成严重影响。
严重程度
融入社会。
03
提高公众对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的认识
儿童心理与少年期精神障碍2ppt课件
![儿童心理与少年期精神障碍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725b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0.png)
详细描述
少年期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 失去兴趣和愉悦感、失眠、食欲不振、 注意力不集中等。
病因
抑郁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 环境、生理和心理因素等有关。
治疗
治疗少年期抑郁症的方法包括心理治 疗、药物治疗和光疗等,应根据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强迫症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病因 治疗
少年期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反复出现强迫思 维和行为。
预防策略与建议
01
02
03
04
提高公众对少年期精神障碍的 认识,消除歧视和偏见,为少 年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
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对少 年心理发展的认识,为少年提
供健康的家庭环境。
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建立心理辅导机制,为学生提
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少年期精 神障碍的投入,提供更多的专
社会支持与家庭干预
社会支持包括社区服务、职业培训、康复机构 等,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
能力。
社会支持与家庭干预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 时需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共同促进患者的
康复。
社会支持与家庭干预是少年期精神障碍治疗的 重要环节,旨在帮助患者融入社会、改善家庭 关系。
家庭干预旨在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功能,通 过家庭治疗、家庭教育等方式帮助患者及其家庭 成员调整心态、改善关系。
03 少年期精神障碍的成因与 预防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少年期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家族中有精神障碍 史的少年更容易出现精神障碍。
遗传因素可以影响大脑神经递质平衡,导致情绪调节、认知功能等方面的异常。
遗传因素还与某些特定类型的少年期精神障碍有关,如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ppt课件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5852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6.png)
学习压力大,考试排名竞争激烈,社交媒 体的影响等都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导致精神障碍。
家庭环境
社会压力
心理社会因素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 展有重要影响,不当的家庭教育可能导致精神障碍 的发生。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因素也对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成因有影 响,例如社会压力、校园暴力等。
儿童青少年精 神障碍ppt课件
汇报人:XXX
01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概述
02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成因
03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04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治疗与管理
05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预防与教育
目 录
01
儿童青少年精神 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定义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是指在儿童和青少 年期(通常是指从出生到18岁)发生的 心理和行为异常,这些异常可能影响个
社会支持与康复训练
社会支持
提供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 的支持,以帮助儿童青少年应对精神障碍。
康复训练
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生活技 能训练和心理教育等,以帮助儿童青少年恢
复社会功能。
儿童青少年精神 05 障碍的预防与教
育
提高公众认知度
公众教育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对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 认识,减少歧视和排斥。
学习障碍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学习成绩下降等。
02
儿童青少年精神 障碍的成因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 有患病者的孩子患病风险较高。
大脑结构异常
部分精神障碍可能与大脑结构异常有关,如神经发 育异常、脑萎缩等。
儿童青少精神障碍PPT课件
![儿童青少精神障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32996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f.png)
.
40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 ADHD )
.
41
定义
ADHD是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 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期常见行为障碍。行为特
征与年龄不相称 ,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 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Nhomakorabea.
42
流行病学
F83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
F84广泛性发育障碍
F84.0 F84.2 F84.3 F84.5
儿童孤独症 Rett综合征 Heller综合征 Asperger综合征
.
7
F90-F98通常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 与情绪障碍
F90 多动性障碍 F90.0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F91 品行障碍 F92 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 F93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 F95 抽动障碍 F98 通常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其他行为与情绪障
.
12
儿童期精神疾病的检查
三、精神检查:
1.检查者的态度亲切,措辞适当
2.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征,参考儿童所处 的环境综合评定;
3.运用心理测试和神经心理测试进行评定
4.精神检查方法分为直接检查和间接检查;
综合以上检查,结合病史全面分析研究,作为诊断
依据。
.
13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MR)
碍 遗尿症、异食癖
.
8
儿童期精神障碍特点
病因方面: 儿童更容易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 影响 就诊方面: 儿童很少主动求医 症状方面: 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检查方面:儿童常说不清自己的感受 治疗方面:心理社会环境的调整是关健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4908967375a417876f8f3e.png)
编辑课件
8
二、护理诊断 1.社交障碍 2.语言沟通障碍 3.生活自理障碍 4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5个人应对无效 6父母不称职
编辑课件
9
三护理措施
(一)精神发育迟滞的护理措施
1.躯体护理:维持适当营养、排泄、睡眠 与个人生活上的照顾,护理上采取督促、 协助、代替等不同方式进行有效的护理
2.心理与社会功能的护理 (1)帮助家长了解正常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1.语言交往能力 2.智力水平 3.生活自理能力 4.情绪的稳定性 5.有无躯体畸形或缺陷,有无贪食、食 欲减退,睡眠障碍等
编辑课件
6
(二)孤独症 1.交往能力及交往技巧 2.语言与非语言交流能力 3.兴趣与行为方式 4.对环境改变的适应力 5.感知觉及运动功能 6.生活自理能力
编辑课件
7
(三)多动症 1.活动方式 2.注意力 3.情绪状态 4.交往状况
药效的感受是否与期望相符。
• 2 药物有无副作用,病人是否能忍受。 • 3 病人能否在出ຫໍສະໝຸດ 后自行服药编辑课件17
• 电痉挛治疗的护理 • 治疗前的护理 • 1治疗告之(家属) • 2向病人解释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 3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禁食、水6小
时
• 4嘱病人排空大、小便。取下活动义齿、发卡、 眼镜、松解领扣和腰带
编辑课件
11
(二)孤独症患儿的护理措施 1.智力缺损的护理:首先要患儿的营养、
安全 2.家长训练 3.行为训练 (1)基本生活技能训练 (2)语言能力的训练 (3)社会交往训练 (4)行为问题的矫正
编辑课件
12
(三)多动症的护理措施
1.规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培养生活规律, 保证充足睡眠
儿童及青少年期心理障碍PPT课件
![儿童及青少年期心理障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a4741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d.png)
针对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制定不同的训练目标,主要为了促进 患儿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病因治疗
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三)对症治疗
有的患儿是伴有其他精神症状或障碍的
(四)预防 优生优育优教,孕期和产期保健,新生儿筛选,高危儿童的监护,创
造良好的环境
15
第15页,共35页。
第三节 儿童孤独症及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
25
第25页,共35页。
二、临床表现
1.注意力障碍 2.活动过度
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 4.学习困难
26
第26页,共35页。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1.起病于7岁前(多在3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 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
2.以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好冲动为主要临床表 现
3.对社会功能(如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产生 不良影响。
四、治疗和预后
1.家庭治疗
2.认知行为治疗
3.短期强化治疗:可采用日间治疗、周末治疗或 者短期住院治疗等方式,将患儿从家庭环境中 暂时解脱出来,在新的良好的环境中,并用适 当的行为矫正方法进行治疗。
4.药物治疗
35
第35页,共35页。
17
第17页,共35页。
一、病因
(一)遗传因素 (二)脑器质性因素 (三)神经生化因素
18
第18页,共35页。
二、临床表现
(一)社交障碍:注视少、多用手势交往;不能分享快乐;不 寻求支持;伙伴少等。
(二)言语交流障碍: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缺乏持续言 语交流,通常用哭或尖叫表达情绪;重复生造词语;语速、 音调、重音、节律异常。
产后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感染,如脑炎、脑膜炎、
(二)病因治疗
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三)对症治疗
有的患儿是伴有其他精神症状或障碍的
(四)预防 优生优育优教,孕期和产期保健,新生儿筛选,高危儿童的监护,创
造良好的环境
15
第15页,共35页。
第三节 儿童孤独症及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
25
第25页,共35页。
二、临床表现
1.注意力障碍 2.活动过度
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 4.学习困难
26
第26页,共35页。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1.起病于7岁前(多在3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 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
2.以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好冲动为主要临床表 现
3.对社会功能(如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产生 不良影响。
四、治疗和预后
1.家庭治疗
2.认知行为治疗
3.短期强化治疗:可采用日间治疗、周末治疗或 者短期住院治疗等方式,将患儿从家庭环境中 暂时解脱出来,在新的良好的环境中,并用适 当的行为矫正方法进行治疗。
4.药物治疗
35
第35页,共35页。
17
第17页,共35页。
一、病因
(一)遗传因素 (二)脑器质性因素 (三)神经生化因素
18
第18页,共35页。
二、临床表现
(一)社交障碍:注视少、多用手势交往;不能分享快乐;不 寻求支持;伙伴少等。
(二)言语交流障碍: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缺乏持续言 语交流,通常用哭或尖叫表达情绪;重复生造词语;语速、 音调、重音、节律异常。
产后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感染,如脑炎、脑膜炎、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病人护理课件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病人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66175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f.png)
关注情感变化
留意孩子的情感变化,如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及时发现并 给予关注和支持。
建立良好的沟通
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予积极 的引导和帮助。
培养生活技能
指导孩子学习生活技能,如独立生活、解决问题、与人沟通等, 提高他们的自我照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病情监测与复诊建议
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 不良情绪。
建立信任关系
尊重患者
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避免任何形 式的侮辱或歧视。
积极沟通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他 们的需求和困惑,给予及时的回应和 帮助。
关注心理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促进心理成长。
生理症状
情绪低落、焦虑、易怒 等。
多动、冲动、攻击性行 为等。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 绩下降、社交障碍等。
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 。
02
CATALOGUE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护理 原则
提供安全环境
确保物理环境安全
消除病房内潜在的安全隐患,如 锐器、火源等,确保病房环境整 洁、卫生。
关注患者情绪安全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精神障碍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 知和理解。
家庭与社区的参与
加强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提供家庭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融入社区
引导患者融入社区,参加适宜的社交活动,促进患者康复和回归社会。
03
CATALOGUE
药物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的原则
神经系统反应
如头晕、头痛、失眠等,应告知患者 避免从事高风险活动,如驾车等。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PPT课件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35621d9b89680202d825a3.png)
• 4. 排除標準:不是由於精神發育遲滯、 兒童期精神病、焦慮狀態、品行障礙或 神經系統疾病所引起。
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 鑒別診斷
– 精神發育遲滯 – 品行障礙 – 情緒障礙 – 抽動障礙 – 精神分裂症 – 兒童孤獨症
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 治療:根據患者及其家庭的特點制定綜合性治 療方案。心理治療、教育引導和藥物治療相結 合。
兒童孤獨症
• 診斷過程:診斷評估和全面的醫學、心理檢查 • 關鍵: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時治療 • 治療的目標:減少孤獨症行為症狀、增強社會
交往、促進正常發育。
兒童孤獨症
• 治療原則:採取綜合治療措施,包括特殊教育 訓練,家庭治療計畫以及藥物療法。
• 特殊教育訓練:生活習慣、言語運動技能的學 習訓練,矯正病態行為症狀和其他不適應行為。
• 4.腦器質性和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
精神發育遲滯
• 精神發育遲滯(Mental retardation)一組起 病於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成熟(18歲)以前,以 智力發育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為臨床特徵的心 理發育障礙。
精神發育遲滯
• 病因:生物學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
– 遺傳異常 – 遺傳代謝性疾病 – 先天性顱腦畸形 – 圍產期有害因素 – 出生後因素
①言語發育延遲或不發育,例如不會呀呀學語,可有 以手勢或其他形式代替言語交流的傾向;
②如有某種程度的言語功能,也缺乏主動的或持續的 言語交流;
③刻板重複地使用某些語詞,或別出心裁地使用某些 語詞;
④言語的聲調、速度、節律、重音等方面的異常。
兒童孤獨症
• 診斷(三)
– 4.興趣和活動異常需具備下列症狀之一:
– 特定發育障礙(言語發育障礙,學校技能發 育障礙,運動功能發育障礙);
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 鑒別診斷
– 精神發育遲滯 – 品行障礙 – 情緒障礙 – 抽動障礙 – 精神分裂症 – 兒童孤獨症
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 治療:根據患者及其家庭的特點制定綜合性治 療方案。心理治療、教育引導和藥物治療相結 合。
兒童孤獨症
• 診斷過程:診斷評估和全面的醫學、心理檢查 • 關鍵: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時治療 • 治療的目標:減少孤獨症行為症狀、增強社會
交往、促進正常發育。
兒童孤獨症
• 治療原則:採取綜合治療措施,包括特殊教育 訓練,家庭治療計畫以及藥物療法。
• 特殊教育訓練:生活習慣、言語運動技能的學 習訓練,矯正病態行為症狀和其他不適應行為。
• 4.腦器質性和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
精神發育遲滯
• 精神發育遲滯(Mental retardation)一組起 病於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成熟(18歲)以前,以 智力發育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為臨床特徵的心 理發育障礙。
精神發育遲滯
• 病因:生物學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
– 遺傳異常 – 遺傳代謝性疾病 – 先天性顱腦畸形 – 圍產期有害因素 – 出生後因素
①言語發育延遲或不發育,例如不會呀呀學語,可有 以手勢或其他形式代替言語交流的傾向;
②如有某種程度的言語功能,也缺乏主動的或持續的 言語交流;
③刻板重複地使用某些語詞,或別出心裁地使用某些 語詞;
④言語的聲調、速度、節律、重音等方面的異常。
兒童孤獨症
• 診斷(三)
– 4.興趣和活動異常需具備下列症狀之一:
– 特定發育障礙(言語發育障礙,學校技能發 育障礙,運動功能發育障礙);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医学课件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d2910076a20029bc642d20.png)
• 患病率:0.11/万~0.64 /万,男:女=4:1 • 病因不明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医学课件
瓦解性障碍(Disorganized Disorder)具有以下特 征:
1. 发病前有一段明显正常的发育阶段:身体生长发育正常,语言、 行为和简单生活技能获得与正常儿童无差别,通常为3—4年。
2. 患病后短时间内(数月到两年)既往所获得的各种技能的全 面、迅速丧失:如主动言语减少,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 严重受损,甚至丧失。
病程与预后
• 病程: 起病于学龄前期,症状逐渐明显,
持续到成年期。 • 预后:
预后较好,但终身存在社交障碍, 主要是人际交往技巧缺乏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医学课件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 幼年起病 • 缺乏人际交往技巧 • 语言沟通困难 • 刻板、局限的兴趣 • 语言和智力发育正常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医学课件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医学课件
儿童孤独症
• 定义
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 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 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 为方式刻板。
• 特点
大部分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医学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 遗传 • 围产期因素 • 免疫系统异常 • 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
• 出生后因素
脑受损、环境因素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医学课件
临床表现
• 轻度
智商在50~69,心理年龄9~12岁
• 中度
智商在35~49,心理年龄6~9岁
• 重度
智商在20~34,心理年龄3~6岁
• 极重度
智商在20以下,心理年龄3岁以下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医学课件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医学课件
瓦解性障碍(Disorganized Disorder)具有以下特 征:
1. 发病前有一段明显正常的发育阶段:身体生长发育正常,语言、 行为和简单生活技能获得与正常儿童无差别,通常为3—4年。
2. 患病后短时间内(数月到两年)既往所获得的各种技能的全 面、迅速丧失:如主动言语减少,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 严重受损,甚至丧失。
病程与预后
• 病程: 起病于学龄前期,症状逐渐明显,
持续到成年期。 • 预后:
预后较好,但终身存在社交障碍, 主要是人际交往技巧缺乏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医学课件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 幼年起病 • 缺乏人际交往技巧 • 语言沟通困难 • 刻板、局限的兴趣 • 语言和智力发育正常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医学课件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医学课件
儿童孤独症
• 定义
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 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 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 为方式刻板。
• 特点
大部分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医学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 遗传 • 围产期因素 • 免疫系统异常 • 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
• 出生后因素
脑受损、环境因素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医学课件
临床表现
• 轻度
智商在50~69,心理年龄9~12岁
• 中度
智商在35~49,心理年龄6~9岁
• 重度
智商在20~34,心理年龄3~6岁
• 极重度
智商在20以下,心理年龄3岁以下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医学课件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护理ppt课件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65b9f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b.png)
与情绪不稳有关 • 5. 家庭运作过程失常 与疾病知识缺乏有
关
第十一章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护理
第二节 儿童孤独症
护理目标
• 1.提高患儿语言交往能力,能主动 表达自己的意愿。改善其与父母及 周围人的交往,促进双向沟通。
• 2.逐渐使患儿学会正确的发音,提 高复述和对答能力。
• 3.通过训练,使患儿提高生活自理 能力,能满足生理基本需求
攻击性行为:攻击他人或动物,男孩多表现 为躯体性攻击,女孩多表现为言语性攻击
对立违抗性行为:对成人,特别是对家长所 采取的明显的不服从,不接受批评的行为
其他问题:存在认知障碍,智力问题,适应 社会方面的能力不足
第十一章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护理
第四节 品行障碍
诊断、治疗与预后
• 1.诊断 患儿多在父母离异、转学或结交有品行 问题的同伴以后逐渐出现行为问题,开始次数较少, 间断出现,程度较轻,若没有及时得到制止或干预, 行为问题逐渐被强化固定,形成持续性、反复出现 的品行问题,若持续半年以上,而明显影响学习和 社会交往,排除由于其他精神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 导致,即可以诊断为品行障碍。
• 3.预后 多数患儿到少年期后症状减轻,少数 持续至成年
第十一章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护理 第三节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二、儿童多动症患者的护理
【案例】李某,男,11岁,某小学六年级学生。患 儿自幼调皮,表现活动多,坐不住,在家常翻箱倒柜, 搞得乱七八糟,不知危险,难看管。3岁入幼儿园, 在幼儿园表现活跃,话多,常不听管教,来回走动, 有时会走出教室,难以安静,常因不午休被投诉。6 岁入小学后上课不听课,易分心,小动作多,不断撕 纸,在书上乱写乱画,经常影响课堂秩序,课间喜打 闹、跑跳,惹事生非。做作业边做边玩,需母亲督促 下才能完成作业。成绩逐渐下降,有时不及格。近年 来常因与同学推攘玩耍时不知轻重误伤同学遭老师和 同学家长投诉,惹同学老师厌烦,母亲常因此疲惫不 堪,患儿常觉老师不公,对抗老师、家长,在老师建
关
第十一章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护理
第二节 儿童孤独症
护理目标
• 1.提高患儿语言交往能力,能主动 表达自己的意愿。改善其与父母及 周围人的交往,促进双向沟通。
• 2.逐渐使患儿学会正确的发音,提 高复述和对答能力。
• 3.通过训练,使患儿提高生活自理 能力,能满足生理基本需求
攻击性行为:攻击他人或动物,男孩多表现 为躯体性攻击,女孩多表现为言语性攻击
对立违抗性行为:对成人,特别是对家长所 采取的明显的不服从,不接受批评的行为
其他问题:存在认知障碍,智力问题,适应 社会方面的能力不足
第十一章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护理
第四节 品行障碍
诊断、治疗与预后
• 1.诊断 患儿多在父母离异、转学或结交有品行 问题的同伴以后逐渐出现行为问题,开始次数较少, 间断出现,程度较轻,若没有及时得到制止或干预, 行为问题逐渐被强化固定,形成持续性、反复出现 的品行问题,若持续半年以上,而明显影响学习和 社会交往,排除由于其他精神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 导致,即可以诊断为品行障碍。
• 3.预后 多数患儿到少年期后症状减轻,少数 持续至成年
第十一章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护理 第三节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二、儿童多动症患者的护理
【案例】李某,男,11岁,某小学六年级学生。患 儿自幼调皮,表现活动多,坐不住,在家常翻箱倒柜, 搞得乱七八糟,不知危险,难看管。3岁入幼儿园, 在幼儿园表现活跃,话多,常不听管教,来回走动, 有时会走出教室,难以安静,常因不午休被投诉。6 岁入小学后上课不听课,易分心,小动作多,不断撕 纸,在书上乱写乱画,经常影响课堂秩序,课间喜打 闹、跑跳,惹事生非。做作业边做边玩,需母亲督促 下才能完成作业。成绩逐渐下降,有时不及格。近年 来常因与同学推攘玩耍时不知轻重误伤同学遭老师和 同学家长投诉,惹同学老师厌烦,母亲常因此疲惫不 堪,患儿常觉老师不公,对抗老师、家长,在老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