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理民币跨境结算的启示(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理民币跨境结算的启示(一)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结算结算货币人民币跨境结算
【论文摘要】通过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理论分析,得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受到出口商品的差异性、结算货币的交易成本、出口国的市场份额和经济体的实力、出口国货币的汇率制度及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影响。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除了要做好技术性的工作,还需要提升出口产品的差异性和质量,加强国内金融市场的建设。
国际贸易结算采用哪种货币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事关汇率风险、交易成本和经济效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事关对外贸易的发展,经济影响力大小以及世界主要物资定价的话语权。一国货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也标志着此种货币开始了国际化的历程。
一、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理论综述
1.出口商品的差异性、市场地位决定结算货币。美国经济学家Mckinnon(1979)发现在选择何种货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中,因为难以削减国际贸易合同的相关费用,出口商比进口商更愿意以出口国货币作为结算货币;出口商出口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出口产品的价格支配能力等因素,影响出口国出口商品的谈判、交涉能力;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商较进口商处于有利地位,能够以本币计价防止汇率风险。麦金农的这个观点被很多人引用,它是后来的很多贸易结算货币理论的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Krugaman(1980)认为在确定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时,那些差异性不强,具有很强替代性的行业,出口商为避免汇率引起价格波动,倾向于与竞争者使用同种货币,并且愿意选取彼此熟悉的货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某种货币一旦确立了在贸易结算中的主导地位,就会具有惯性作用;国际贸易商品的同质性会造成凝聚效应,参与国际贸易各方所出口的商品越是具有同质性,在一物一价定律的作用下,就越是会采用具有规模效应的货币来充当结算手段。
Giovannini(1988)在《汇率与交易商品定价》一文中指出,出口商对结算货币的选择取决于厂商利润相对于汇率函数曲线的凹凸性,如果厂商在国外市场上具有垄断势力,即需求对于价格的弹性不大,出口商更倾向于用本币计价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而当一个出口产业在某个国外市场有着多个竞争对手时,所有的出口商都会选择用同一种货币结算,在现实中常会用美元计价结算。
Tavlas(1991)认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与出口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有关,出口产品的差异化程度高,则国际贸易结算多采用出口国货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大多使用发达国家货币结算;而在那些大宗均值商品市场上,信息传递的经济性要求采用单一货币。2.货币的交易成本决定结算货币。Hartmann(1998)提出了‘货币的网络外部性”理论,他认为一种货币的交易规模越大,交易成本就越低,这是由于货币交易也存在规模效应的缘故,而规模效应会导致人们所使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趋向一致。这一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元会在国际货币结算中居主导地位,欧元在短期内难以替代美元成为主要结算货币。货币兑换交易成本大小一般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货币是否可以自由兑换;二是兑换价格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如果一个国家在资本项目存在货币兑换的管制,一般就很难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作为结算货币。另外,当被兑换的货币因为成交量的增加而导致价格大幅波动时,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货币的兑换价格是内生的,从而是不适合充当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的。
3.出口国商品的市场份额与经济体实力影响结算货币的选择。出口国的市场大小对于结算货币选择有很大影响。Bacchetta(2002)认为出口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越大,出口商就越能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中居于有利地位。当出口国的商品市场份额越大,经济体的实力越强时,其货币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可接受程度也就越高,采用出口国的货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Fukuda(2006)的研究表明,出国经济体越大,则出口商
在国外市场的影响力越大,这将影响到进口商对于出口国货币的接受程度。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很多情况下受惯性因素和趋同性的影响,那些实力越大的经济体越倾向于选择本国货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4.汇率制度类型、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影响结算货币的选择。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上,一个国家汇率制度类型及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会对选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Goldberg(2005)的研究表明,当前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主导地位,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各国汇率制度,很多国家货币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尤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结算中,如果结算货币是本国货币钉住的货币,视同用本币进行结算。而如果多个国家汇率制度都是钉住同样的一种货币,则出口商品采用钉住的货币结算时避免了汇率波动造成的需求波动,在现实条件下,这个被钉住的货币多是美元。
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状况,也会对本币能否作为国际结算货币产生重要影响。一国货币要作为国际重要结算货币,必须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为依托,有健全的远期市场为进出口商提供套期保值工具,有发达的银行票据市场和国债市场便于货币的运用与筹措等。可以说,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一国货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必要条件。
通过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理论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种货币要想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它和货币发行国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以及经济体的实力、出口产品的差异性和市场地位、货币的交易成本、金融市场的成熟与完善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国际贸易货币结算理论对我国当前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启示
2009年7月6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4个城市先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境外地域范围暂定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人民币正式参与到国际贸易结算中。很多人对于人民币跨境结算寄予很高期望,但是试点工作几个月来,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火爆场面,人民币跨境结算‘‘遇冷”。如何看待我国的人民币跨境结算呢?
1.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个渐进的过程。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元还将是我国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民币要想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作为重要的结算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元在当今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今后的很长时间内,这种情况还将延续。这是因为美国是世界市场的主要消费者和生产者。人们用美元来进行贸易结算,不仅可以得到对冲宏观经济风险和降低外汇市场交易成本的好处,而且还可以获得用美元进行第三国贸易的外部溢出效应。同时,国内外金融市场上美元的保值工具和交易方式也要比其他货币多很多。这些条件都决定了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动摇。
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已有相当规模,2008年进出口总量高达25600多亿美元,其中对香港和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量分别为2036亿和2311亿美元,这意味这人民币跨境结算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对于人民币跨境结算不可过于乐观,在短时间内人民币很难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与产品的质量还需要提高,出口商品的议价能力较低;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不能自由兑换,资本项目未全面开放,缺乏成熟的离岸清算中心和开放的金融产品市场。虽然在东南亚以及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中很多采用人民币结算,也有周边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储藏货币,但总体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较低,声望也远远比不上美元、欧元等强势货币。我国当前的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虽然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形成,但其中美元仍然占有最大权重。这些因素都使得国际贸易结算中外商选择人民币的可能性不高。
日本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动日元作为贸易计价和结算货币,N2ooo年日本进出口贸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