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合集下载

襄阳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襄阳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襄阳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区域联动发展按照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空间优化有机融合原则,健全完善以襄阳中心城区为核心、中小城市为支撑、特色镇为节点、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风貌村)为基础的“四位一体”城镇体系,促进城镇聚落组团化、乡村聚落扁平化、生产要素集聚化、田园肌理网络化,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

优化提升区域城镇发展体系以提升中心城市能级为重点,着力推进城镇布局网络化、功能高级化、建设集约化、风貌特色化、管理精细化、环境生态化,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建立以多规融合为主导的区域城镇发展体系。

优化市域城镇格局坚持以城带乡、一体发展,实施“中心带动、东强枣阳、西推河谷、宜(城)南(漳)保(康)成带”的空间发展布局,积极对接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平原“四大城市群”,推进生产要素加速集聚,优化提升市域增长极功能。

完善城镇空间结构。

坚持“集聚发展、轴线带动”的城镇空间发展思路,构建“一体两翼三带”的城镇空间结构,形成区域发展雁阵效应。

“一体”:即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

科学确定中心城区的开发边界,加快推进襄州区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大力提升核心引领区服务功能,增强中心城区吸纳人口、产业、资金能力。

着力推动襄阳中心城区与周边伙牌、牛首、卧龙、欧庙、双沟、峪山等城镇在空间布局、功能统筹、设施共建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夯实襄阳大都市区的发展基础,成为带动襄阳市域发展的核心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引领区。

“两翼”:即枣阳市域副中心城市、河谷组团市域副中心城市。

东部以枣阳为核心、西部以老河口—谷城组团城市为核心,形成沿汉十轴线“两翼”发展板块。

进一步强化“两翼”集聚程度,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成为带动襄阳东西部人口集聚、绿色发展的区域,发挥支撑全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带”:即沿汉江特色城镇带、沿汉十先进制造业带、沿麻竹生态旅游带。

以汉江沿线老河口、谷城、襄城、樊城、襄州、宜城重要城镇为依托,打造沿汉江特色城镇带;以汉十高速沿线高新区、经开区以及枣阳、襄州、樊城、谷城、老河口省级开发区为载体,打造沿汉十先进制造业带;以麻竹高速沿线枣南、宜城、南漳、保康生态旅游资源为抓手,打造沿麻竹生态旅游带。

新型城镇化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当今时代,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它不仅关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更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那么,新型城镇化究竟是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呢?新型城镇化能够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在过去,城市和乡村在资源分配上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

城市往往集中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而乡村则相对匮乏。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打破了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资源能够在城乡之间更加自由地流动。

例如,一些企业在新型城镇化的浪潮中,将生产基地向农村地区转移,为农村带来了资金和就业机会。

同时,城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能够向农村传播,提高农村的生产效率和发展水平。

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以往,城乡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界限,城市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农村则以农业为主。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这种界限逐渐模糊。

在农村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

这些产业将农业与工业、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比如,一些农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农产品品牌,并结合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升级。

而城市的产业也能够借助农村的资源和市场,拓展发展空间。

这种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渠道。

新型城镇化能够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了农村的交通、水电、通信等条件。

道路的畅通使得农产品能够更便捷地运输到城市,城市的商品也能更快速地进入农村。

水电设施的完善为农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

通信网络的覆盖让农村能够更好地与外界沟通,获取信息和知识。

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优化升级,提高了城市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发展,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了人员、物资的流动和交流。

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作者:旷毓君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1年第05期摘要:当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不同地区比较优势有效发挥,从城乡分割到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

同时,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把握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举措。

关键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5-0044-0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

当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高,不同地区比较优势有效发挥,从城乡分割到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2019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4.38%,比2012年末提高8.98个百分点。

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蓄势崛起。

但与此同时,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把握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举措。

一、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实现区域良性互动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为引领,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等四大板块为基础,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

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新模式,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打造区域板块之间良性互动的新动力和增长极。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问题浅析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问题浅析

提升建设 品质转变 。四是社会管理理念落后 、社会管理手段单 薄 、社会
管理法规缺位 、社会管理人才缺乏等一系列 问题更加突 出,影 响新型城
镇化和谐发展 目标 的实现 。 4 、资源利 用方式亟 待转 变。新 型城 镇化 、新 型工 业化进 程加 快 , 用地需求快速增长 ,加上国家实行较 为严格 的管理政策 ,土地供需 矛盾 习 益 突出。但是 ,土地利用方式粗 放加剧 了用 地紧张 。河 南省 2 O多家 省级产业集聚 区中,饱和度 最高 的达 到 8 5 % ,最低 的仅 3 2 % ,多数 饱 和度不足 5 0 %。同时 ,生态环境脆 弱和环境容量不足也是新型城镇化不 能忽视 的制约因素。在转型发展期 ,河南 以资源型为主的偏重 的T业结 构在短期 内仍然存在 ,产业结构 的不合理加重了经济的高碳发展 ,新 型 城镇化 引领 “ 三化 ”协调 发展必 须在 资源环境 制约加 剧的情 况下来 运 行。 5 、体制机制障碍仍 然存在。新型城镇化 推进及其 引领作用 发挥 的 体制机制障碍表现在六 个方 面:一是 区域之间规划协调机制不健全 。二 是土地制度改革缺乏顶层设计 ,现行一系列土地 制度创新 的效 果受到抑 制 ,无法发挥。三是城 乡分割 的二元体制尚未完全 打破 ,以户 籍制度为 核心 ,包括就业、就 医、就学 、养老在内的一系列制度性 障碍 造成进城 农村居 民无法享受到均 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 障。四是行 政区划调整不 能满足新型城 镇化 的要求 ,市县同城问题 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五是城 镇公用设施投融 资体制改 革亟待 突破。六是 城镇化 统计 考核 体系不 完 善 ,不能全面评价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 也不 能及时发现城镇化进 程中 的 薄弱环节和存在 问题 。 三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及 建议 ( 一 ) 完善 现 代 城 镇 体 系 1 .构建 “ 核心 +亚城市群 +放射状 发展轴线 ” 的中原城市群 空间 组织框架。第一 ,加速郑汴都 市区的发展 ,形 成河南省 的核心增 长极 , 加强洛阳作为 副中心的发展。第二 , 根据城市群发育程度 ,构建郑汴 焦 新亚城 市群 、豫北亚城市群 、许平漯南亚城市群 、洛济三亚城市群 和黄 淮亚城 市群等五个亚城市群。第三 , 构建东西南北 四个方向的 “ 米 ”字 型城镇 空间发展轴线 。 2 .强化 中心城市和周边城镇 的组团式发 展。近期 ,各个城 市 的中 心新商务 区规划陆续获 批 、开始建 设。在 以中心城市 市 区为中心 的 3 O 公 里的范 围内,分布着和中心城市关系密切的周边卫星城镇 ( 县城 、县 级市市 区和特定功能区) 。通过城 市中心商务 区的发展 ,强化中心城 市 的商业服务功能 , 藉此 可强化 中心商务区和周边城镇 的联系 ,同时也可 以加速 中心城市的增 长。 3 .实现城市与产业集 聚区 、城市新 区互动发展 。河 南省共 规划建 设了1 8 0个产业集 聚区,每个省辖市 、县均有产业 集聚区。每个县市 中 心城 区通过商业 、金融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工业 的发展 承担区域增长 核心的功能 ,产业集 聚区通 过特色产业 的集聚发展 承担产业 发展功能 , 城市新 区通过三化协调 、城 乡统筹 ,探索新型城镇化 的实践模式 。 ( 二 ) 提 升 城 镇 功 能 1 .打造全省核心增 长极——郑 汴都市 区。作为全 省的增 长极 ,郑 汴都市区主要承担着 区域经济增长的组织和带动作用 ,对周 围区域具有 辐射带动作用。其承担着作为 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 、金融 中心 、技术研 发 和 扩 散 中心 的 功 能 。 2、提 升地 区性 中心城市辐射 带动作用 。在 中心城市组 团式发 展战

新型城镇化如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如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如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在当今时代,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那么,新型城镇化究竟是如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的呢?新型城镇化首先能够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在过去,一些地区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发展失衡。

而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通过人口的合理流动和聚集,使得资源能够跟随人口的迁移而重新配置。

例如,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产业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相应的资金、技术、教育、医疗等资源也会向这些地区集中,从而形成更高效的生产和服务体系。

同时,人口流出地区则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避免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

产业协同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助力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重要途径。

城镇化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

大城市通常以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为主导产业,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则可以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产业梯度和分工协作。

这样一来,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镇在产业发展上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建起区域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比如,在长三角地区,上海作为核心城市,重点发展金融、科技等高端服务业,周边的苏州、无锡等地则凭借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形成了紧密的产业协同关系,推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新型城镇化还能够促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集聚,对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政府会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完善能源供应和通信设施。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也能够加强区域内城镇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比如,高铁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更加便捷,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发展。

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是新型城镇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贡献。

在城镇化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通过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不同地区的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大致相同水平的公共服务,可以减少人口流动的盲目性,促进人口在区域内的合理分布。

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郑州都市区三化协调发展步伐

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郑州都市区三化协调发展步伐
1 7 5条 支 线 路 网打 通 以及 停 车场 建
“ 六位 一体 ” 完 整 的工 作链 条 , 加 快推
进全域 城镇 化进 程 。

是 通过 交通 道 路 建设 , 构建 都
年开 工 率达 到 8 5 % 以上 。年底 前 地
铁 1 号 线一 期工 程竣 工并投 入 运 营 , 加快 2 号 线 一期 工程 , 开 工 5号 线和
1 号 线 二期 工 程 ; 年 底 前完 成 三环 快
速路 主体 工程 、 京广 二期快 速 路 高架
主体 工程 ,开 工 陇 海路 高架 和 金 水
路、 花 园路准 快 速工 程 。加快 推进 一 批城 市 引水 、 供水、 污水 处理 、 供 热供 气工 程 。加快 中 心城 区功 能提 升 , 启
现经济 社会持 续健 康快速 发展 。 力争
全年 固定 资产 投 资 完成 4 7 0 0亿 元 , 其 中 ,确保 城 建投 资达 到 千亿 元 , 确 保全 市 列 入 三 年 行 动计 划 的项 目全
城市 形 态 。2 0 1 2年 , 我 市发 布 了《 畅
通郑 州 工程 白皮 书 》 ,加 快 实施 轨道 交通 、 三环 快速 化 、 京 广快 速路 二 期 、
突 出中 心城 区改造 提 升 、新 区开 发、 县城 组团 发展 “ 三 大板 块 ” , 着 力 强投 资、 夯基础、 调 结构 、 求提 升 , 努 力 实
确 提 出 以六个 切入 点 工作 为 突破 , 着
力构 建 交 通 先 导 、 生态优先、 底 层 突 破、 功 能完备 、 空间拓展 、 产 业 为 基
尊重 群众 意 愿 , 按 照城市 的标 准 建设 都 市 区形成 了新 的产业 支撑 。

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化”协调发展研究

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化”协调发展研究
制约 , 相互影 响。 二、 新型城镇化是 引领
1 . 新 型城镇 化实现了土地 的集 约利用 。 新型城镇化不仅为发 展新型工业化 提供 了土地 ,又为新型农业化发展 土地使 用铺 平 了道路。发展新 型工业 化要 占用很 多土地 , 在保证我国粮食生产 的前提下 , 只有走新型城镇化才能使 土地集 约利用 , 才能将农 村 的土地有效集 中, 满足 未来 发展 工业化 的土地需求 。目前 比较认 同的一个方式就是将原来农 村的宅基地 电子化管理 ,能够入 市 交易 , 农 民能够 用宅基地 2 0 %左右 , 集 中兴建新 型农村社 区 , 腾 出8 0 %左右 的农村 宅基 地指标置换为城市建设用地 。城镇化 居 民能够享受 与城市人一样 的各种社会保 障制度 。

2 0 1 1 年 国务 院出台了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 导意见 , 在 意见 中指 出中原经济 区的工业 化 、 城镇化 、 农业 现代 化发展协调性要不 断增强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 , 无疑要在 “ 三 化” 协调发展 之路 上起 到排 头兵 的作用 。 截至 2 0 1 0年 , 全市建 成区面积 达到 了 3 5 0平方公里 , 全市 人口 8 6 6 . 1万人 , 郑州市 的城镇化率 达到 了 6 3 . 6 %, 该数 据在我 国中部地 区处于 中等水平 。 按照郑州市都市区建设 的战略构想 , 到2 0 2 0年 , 建成 区面积达到 1 0 0 0平方公里 , 总人 口将达到 1 5 0 0 万 ,城镇 化率达到 8 0 %。农村 居民人均纯 收入 2 0 1 0 年为 9 2 2 5 元, 而同时期市 区城镇居 民可 支配收入为 1 9 3 7 6元 , 城乡居民收 入相差仍然较大 。 仅从战略 目标来粗略估计 , 区面积有 6 0 0平方 公里 的土地 缺 口,同时将有 7 0 0万农村人 口成 为郑 州市城镇人 口, 城市 居民收入 是农村人 口的两倍 多。 如何 实现郑州市都市 区建设 的战略构想 ,而又做到不牺牲 农业和粮食 、 生态和环境?工业化 、 城镇化 和农业化 “ 三化 ” 协调 发展无疑成为现实 的选择 。

区域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演讲稿

区域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演讲稿

区域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演讲稿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探讨一个关乎我们国家未来发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重要话题——区域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

在当今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力量。

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塑造着我们的社会和生活。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区域协调发展。

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有些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而有些地区则相对落后,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

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就是要缩小这些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各地区共同繁荣。

为什么区域协调发展如此重要呢?一方面,它有助于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效率。

通过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同地区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协同发展。

比如,东部地区可以凭借其技术和资金优势,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西部地区则可以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发展特色农业和资源型产业。

这样,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将更加合理,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另一方面,区域协调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公平。

让每个地区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当落后地区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发展机会,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将得到提高,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也将得到改善,从而减少贫困和社会不平等。

那么,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呢?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入和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同时,要打破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市场的统一。

企业要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布局产业,推动产业转移和升级。

社会各界也要关心和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强大的合力。

接下来,我们再聊聊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新型城镇化则是以人为本、注重质量的城镇化。

2024年新型城镇化进入全新阶段

2024年新型城镇化进入全新阶段
2024年新型城镇化进入全 新阶段
汇报人:XX 2024-01-26
目录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与意义 • 2024年新型城镇化全新阶段特征 • 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创新 • 产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机会拓展 •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 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举措 • 总结与展望:迈向更高水平新型城镇化
推广绿色低碳建筑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节能门窗 、绿色建材等,降低建筑能耗。
3
促进绿色出行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 推广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 尾气排放。
06
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举措
社会治理体系改革深化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提高政 府服务效能。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新型城镇化强调社会公平和包容 性发展,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01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 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 量发展。
02
03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和 城乡一体化,有利于缩小区域发 展差距和实现全面小康。
04
02
2024年新型城镇化全新阶段特征
人口集聚与产业优化升级
1
人口集聚效应显著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将不断向 城市集聚,形成大规模的城市人口。这 将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促 进城市产业的繁荣。
2
产业优化升级明显
在人口集聚的推动下,城市产业将不断 进行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 务业等高端产业将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 ,推动城市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政策建议及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简介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

新型城镇化简介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

着力点三:实施“城市群”战略
十八大之前,对于城镇化建设,十六大提出了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 小城镇协调发展”。业内人士普遍的说法是,十 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 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未来中 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遵从“公平共享”、“集 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 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 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 展”的要求,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 提升“转型”。
警惕城镇化变身造城运动
新一轮城镇化正在扑面而来,在现有体制改 革(特别是政府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财税制 度改革等)没有得到应有推进的情况下,新一轮城 镇化有可能陷入如下误区,需要提前予以警示。 1、将城镇化作为增加GDP的抓手,结果可能 GDP上去了,但民生下去了。 2、将城镇化作为大搞“造城运动”的手段,结果 可能新城涌现了,但农村衰落了。 3、将城镇化作为建设“形象工程”的手段,结果 可能形象起来了,但民心下去了。 4、将城镇化作为发展房地产的手段,结果可能房 价起来了,但内需下去了。
蔡继明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落后,原因是 大量人口还滞留在农村。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 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 加快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蔡继明特别提到 天府新区的巨大作用:天府新区规划有利于推动 成都聚集千万城镇户籍人口。“我说的城市户籍 人口,没有户籍也行,但是一定要真正享受城市 居民的待遇。”蔡继明认定,“在变成千万(城 镇)人口的城市里边,成都恐怕是最有条件的。”
新型城镇化 以成都经验为案例
四川加快建设“四大城市群”促跨越发 展
城市群是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新 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四川省九届四次全 会提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打造成 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 和川东北城市群“四大城市群”,加快建 立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区域大城市为 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 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其中,最重要 的是发展川南城市群(宜宾等)、川东北 (达州、南充)城市群,同时应把乐山、 雅安、广元发展成大城市,构成“一带 (成德绵乐)、两群(川南、川东北)、 三点(广元、雅安、攀西)”城市格局。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者:暂无来源:《新长征》 2016年第4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既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也是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

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 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 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 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在协调发展的诸多关系中,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无疑是重中之重。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明确提出到2020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实施一批水利、农机、现代种业等工程,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

到2020 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 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就要努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通道。

没有城镇化的支撑与融合,就没有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城镇化率特别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有效提高,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16 年,我国城镇化要做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路径探索---以陕西地区为案例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路径探索---以陕西地区为案例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路径探索---以陕西地区为案例摘要:在新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城镇与乡村是一种既对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也是一种命运共同体,城镇化的目的在于培育和发展城市,而乡村振兴则是以发展与建设乡村为目的,二者具有异质性,同时,也存在着自然的耦合与内在的联系,使得它们可以在现代化的实践中实现共同的发展。

本文以陕西地区为案例,对其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对新时期两个战略的协同推进提出了对策。

1.陕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探索陕西省近几年来对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建设的探索,为推进两者的协调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1.1新型城镇化引导乡村产业发展城市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促进了我国的工业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而现代化的农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第一,指导和推动农产品供应体制的变革。

根据城市居民的消费喜好,促进和指导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渭南市华州区与城市集市紧密结合,以蔬菜为主,时令水果和干果为副的产业,成为全国蔬菜基地、中国蔬菜生产十大品牌。

第二,服务业带动的非农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村三产发展是我国农村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陕西省安康市为了解决农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和共性问题,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安康市科技局主动组织指导市场主体与高等院校院校联合申报科技项目,联合研究开发,定位堵点,聚焦难点,在畜牧、核桃、水产等主导产业上突破了一大批技术难题,并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为农业生产提升质量和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石泉县在农旅融合方面取得新突破,成功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

1.2城市辐射带动乡村发展通过对当地的农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村进步。

第一,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带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以渭南葡萄园、牒吴农业博物苑、下邽古镇为中心的贤乡紫韵农庄建设循环农业、农业体验、农业观光等,将其提升为4 A旅游景区,带动周围村庄葡萄种植、旅游观光等优势产业得到发展。

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城镇化肩负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

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规划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培育发展城市群和都市圈,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内产业协同和要素流动。

同时,加强城市群内部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

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要重点发展中心城市,增强其产业集聚和人口吸纳能力,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通过加强区域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城镇体系。

此外,还要注重发展特色小镇,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特色产业、文化内涵和生态优势的小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

二、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要根据不同城镇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产业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在城市群和都市圈内部,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

中心城市要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可以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发展配套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同时,要加强城镇与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的互联互通,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镇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 2012年11月177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及对策建议郑州大学商学院 王迪摘 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又对中原崛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论述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现状,对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综合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及对策进行了探索,即走出一条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同时以“三化”协调发展的综合驱动因素为突破口的新路子;“三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包括加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地方优势产业集群及加大科技投入。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三化” 驱动因素 路径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1(b)-177-02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省长郭庚茂在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三化”协调发展的提出确有其必要性,首先中原经济区人口众多,又担负着全国粮食生产的重任,这就决定了“三化”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其次,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大量流向城市,造成农村劳动力的流失,阻碍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第三,中原经济区作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积极探索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势必可以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借鉴作用,同时也对缩小中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在探索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上,河南省首次将新型城镇化放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引领位置上,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河南首创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更是破解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难题,既统筹了城乡发展,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又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024年新型“三化”协调发展心得体会范例(2篇)

2024年新型“三化”协调发展心得体会范例(2篇)

2024年新型“三化”协调发展心得体会范例新型“三化”协调发展是指以经济高速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力资源开发和保障为方向的经济社会发展新道路。

这一新型发展理念的提出,是我国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思考和实践。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积极推进新型“三化”协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从经济上看,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同时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和互联网市场。

从科技创新上看,我国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高技术产业增长迅猛。

从人力资源开发和保障上看,我国不断加大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福利水平。

新型“三化”协调发展带来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经济发展方面,一些地区和产业依赖过度,创新能力不足,需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在科技创新方面,虽然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力度。

在人力资源开发和保障方面,虽然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投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医疗资源不足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推进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我认为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坚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满足人民的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才能持续推进新型“三化”协调发展。

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型“三化”协调发展中,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再次,要着力培养和引进高新技术人才。

科技创新是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高新技术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新型城镇化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当今时代,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力量。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还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新型城镇化究竟是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呢?首先,新型城镇化促进了人口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过去,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大城市,导致大城市人口过度密集,资源紧张,而农村地区则出现空心化现象。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城镇,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发展机会,在不同规模的城镇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空间。

这样一来,人口不再仅仅向大城市集中,而是在区域内实现了更均衡的分布。

比如,一些原本在大城市打工的人,选择回到家乡附近的城镇创业就业,既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又缓解了大城市的压力。

其次,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产业的协同发展。

不同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

新型城镇化注重根据各地的特点,发展特色产业。

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资源加工产业;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可以发展物流产业;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可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通过这种方式,各个地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互补的产业格局。

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产业的集聚效应。

企业在城镇聚集,能够共享基础设施、劳动力资源和市场信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产业的协同发展,使得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共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再者,新型城镇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新型城镇化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改善农村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

随着城镇的发展,农村的产业也得到了升级,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许多农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的转变。

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此外,新型城镇化还促进了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

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ACCOUNTING LEARNING189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文/王一童摘要:近年来,由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政策导向,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逐步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更加注重“协调东中西、平衡南北方”的整体协调发展思路,全方位缩小了区域发展差距,全面推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经济;区域协调发展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区域之间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使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各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从而达到各区域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过程。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受自然资源、经济政策、承载能力、政府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不平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尤其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发展较慢,经济总量比重比较低,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

(二)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较大我国城镇化整体水平不断推进,但城镇化发展的不平衡、城镇化结构不合理带来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从城市发展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明显高出中西部地区。

中国目前仍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农村,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中国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差别的过程。

(三)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间竞争、地方保护主义、市场体制不健全、产业集中程度低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

重要产业的企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低、协作化程度不高,很难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成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恶化了资源配置,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整体平衡发展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重点要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摘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主动探索的一个重大创举,也是实现中部崛起、河南振兴的根本途径。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坚持科学规划,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强化产业支撑,加强城镇管理,完善政策配套,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三化”协调;引领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新型城镇化是适应国内外的发展大势和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城乡为核心,以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为手段,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科学发展为目标的历史过程。

就河南而言,符合河南实际具有河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它包括五个层次,即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如郑州、洛阳)、地区中心城市(省辖市所在地)、中小城市(一般指县城和新型的小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

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既是国家的方针战略,也是河南立足基本省情,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特征,破解新老“四难”问题的客观要求。

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统筹城乡发展。

和过去城乡分离、二元结构突出的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

传统的城镇化注重单个的城市单元,追求的是单纯城镇化率的提高,而往往忽视土地等资源承载能力的提高和城镇功能的完善。

而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完整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更加注重建设紧凑型城市、复合型城市、低碳绿色城市以及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等新理念;是充分发挥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的作用,彼此之间相互借助、相互促进。

在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的过程中,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核心带动”,使不同层级的城市带动各自周边地区发展;通过“轴带发展”,用交通道路把各个城市连接起来,实现城市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借重,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对接周边”,加强对外联系通道建设,加速区域之间的人流、物流以及要素互换,促进毗邻地区融合、联动发展。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引领的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引领的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研究

河 南省 新 型城镇 化发 展是 政府部 门在新 型城镇 化 引领 “ 三化 ” 协 调发 展理 念 的指导 下 , 主动 探 索并 践 行城 镇化 与工 业化 、 农业 现代 化 的协调 科学 发展 。 在 实践 中 , 政 府部 门科 学 规划 各 类 城 镇 载 体 和城 市 其 他功 能 区 , 优 化产业 园区的空 间布 局 , 促 进产 业 园 区与城 市社 区 的空 间融合 。河南 省在 新 型城镇 化 战
背景 下 , 产城 融合 协 调 发 展 能 够 为城 镇 化 发 展 提 供
业区 、 新 型农村社区等多种形式 的城镇载体。对于 不 同的城镇 建设 载 体 , “ 产城 融 合 ” 的 内涵 不完 全 一 样 。结 合 具体 的城 镇 载 体 , 产 城 融 合 可 以从 广 义 和
狭义 两个 层 次 去 理 解 , 从广义上看 , “ 产城融合 ” 中 的“ 产” 可以理解为产业 , 包 括一 、 二、 三产业 , 尤 其 是二产 的竞争 力及 其辐 射带 动作 用和 三产 的社会 服 务功 能要 达到 产业 自身 与城 市新 区和 整个 城市 的融 合。 l 2 从 狭 义层 次看 , “ 产 城融 合 ” 中的 “ 产” 是指 产
第2 7卷 第 1 期
2 0 1 4年 2月
河 南商业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e n a n B u s i n e s s C o l l e g e
Vo l _ 2 7 No .1
F e b . 2 0 1 4
河 南 省 新 型 城 镇 化 引 领 的 产 城 融 合 协 调 发 展 研 究
挥新 型 城镇 化 的引 领作 用 , 需 要 把城 镇 载 体 建 设 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有必要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更好地抓住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和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原则,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

中国的城镇化被认为是21世纪出现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之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显
增加了有关城镇化的内容,显著提升了城镇化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发展方略。

从“城市化”、“城镇化”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折射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变化和深入。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这样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推进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尚无先例可循,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必须要结合中国的国情、特殊性与阶段性特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的有力抓手,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

人口市民化后的消费需求,以及庞大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建设等需求能产生巨大的需求累积效应,既能应对外需下降,又能释放城镇市民化的消费潜力,助推中国经济成长向内需拉动转型。

在世界城市化浪潮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镇化已成为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承载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
区域协调发展,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更多依靠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来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针对发展战略新内涵,需要深入研究解决如下问题。

一是城镇化与区域发展格局相匹配的问题。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呈明显的东高西低特征,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相对成熟的城市群都分布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城市发育明显不足,这导致了人口长距离大规模流动、资源大跨度调运,极大增加了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成本。

这种格局不利于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也不利于保障国家安全。

二是城镇化与区域发展质量相互支撑的问题。

我国的城镇化存在“大城市病”、“伪城市化”、“半城市化”等诸多过度发展与失衡问题,区域与城市协调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城镇化形态上,一线城市城镇化过度发展,中小城市发展不足,城镇发展规模和层次也与区域发展不能互相支持。

尽管城市规模在扩大,但中心城区、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对区域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有限,反而深陷各种大城市病和由于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所凸显出的如房价、就业、交通、治安、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

三是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结构相协调的问题。

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长期以来的区域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而且还形成了城市内部“新二元结构”,农村呈现空洞化趋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代价。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整体
布局缺少衔接,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上易出现盲目性和同质性。

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眼下中小城镇工业化的途径之一,很容易重现发达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以牺牲环保、资源枯竭、农民土地利益损失为代价的旧发展模式的弊端。

四是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特色相融合的问题。

原有城镇化扩张城市、大搞建设过程中,常常忽视了与各区域优势和特点相结合,也忽视了人力、文化、自然环境、地理优势等本地资源。

忽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城市发展粗放,房地产化倾向严重。

城镇规划和建设严重趋同,贪大求洋,不能很好地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

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
应基于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着眼于科学发展的大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做好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发挥城镇化不可替代的融合和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发展战略与现代化战略衔接。

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着眼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站在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统筹研究和实施城镇化战略。

城镇化布局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考虑国家安全。

城镇化结合区域发展和国际形势统筹布局,综合考虑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空间均衡的要求,适时研究调整优化行政区划,促进要素流动和功能整合,建立以新型城镇化为核心的区域规划,推动跨省或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升东部城镇化质量,通过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加快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有序发展。

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相结合,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化城市布局、增强城市功能。

既要实现“人的城镇化”,又要在县域、小城镇、重点区域实施差异化发展。

要按照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路径,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逐步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并发挥其核心和辐射力,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作为重点,促进不同区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均衡、持续发展。

要按照区域环境承载力和绿色集约原则确定城镇化发展的蓝图,保持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积极打造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城镇化要与区域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相结合,实现产业在城乡间、不同区域间合理布局,准确结合区域特点,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城镇化过程当中,消除城乡和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加快改变公共服务“城高乡低”的状况,促进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和城乡融合,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和均衡发展的重要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