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学
第一章
一基本概念
1、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 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 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1、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斅所著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2、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 提出炭药止血理论。
3、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提出“凡药制造 贵在适中 不及则功效难求 太过则气味反失”的论述。在炮制规格分类上 提出三类分类法 即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4、明代缪希雍所著《炮炙大法》 是第二部炮制专著。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
5.清代张仲岩所著《修事指南》为第三部炮制专著。
第二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一、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乌头:生品毒大,外用,水浸、蒸煮后降毒,供内服。
巴豆——去油制霜,降毒,缓和药性。
斑蝥——米炒,降毒。
马钱子——砂炒、油炸,降毒。
厚朴——姜汁制,消除对咽喉的刺激。
远志----甘草汁煮,消除对咽喉的刺激
二、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影响举例
改变性能生地黄熟地黄
缓和药性麻黄蜜麻黄
产生新疗效生石膏煅石膏
三、增强疗效
羊脂炙淫羊藿——增强补肾壮阳
醋制延胡索——增强活血止痛
酒炙蕲蛇——增强祛风通络
蜜制款冬花、黄芪——增强润肺、健脾
土炒山药、白术——增强健脾止泻
四、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趋向
酒制升提—大黄生用治下焦实热,酒炙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
莱菔子---生用升散,涌吐风痰;炒制后主降,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五、改变药物作用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醋制入肝:如柴胡、香附醋炙引药入肝
盐制入肾:小茴香、砂仁盐制引药入肾
六、便于调剂和制剂
体长的药材——紫苏、藿香
个大的药材——葛根、乌药
质地坚硬的药材——羚羊角、珍珠、磁石、自然铜、龟甲、鳖甲等
七、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
药材常见杂质或非药用部位
根及根茎类--泥沙、杂药、芦头、木心等
树皮类--苔藓、栓皮
矿石、贝壳类--泥土、沙石
甲壳类--筋膜、残肉
昆虫类--头尾足翅
杀酶保苷、保存药效—黄芩、苦杏仁、芥子
八、矫臭矫味,利于服用
清炒——鸡内金
麸炒——僵蚕
酒炙——乌梢蛇
酒蒸——紫河车
醋制——五灵脂
蜜制——马兜铃
滑石粉炒——刺猬皮
第三章炮制与临床疗效
第1节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
一、中医临床用药多是以饮片形式配方
自然界的原植物、原动物和原矿物,多数不能直接或全部入药,必须经过采集加工炮制,制成相应的饮片以后方成为药物。
二、中药性能的偏性和作用可通过炮制来调整
1.根据病情,通过炮制对中药性能和作用进行调整,适应临床治疗要求。如黄柏
生黄柏:苦寒,泻火解毒(黄连解毒汤)
酒黄柏:引药上行,清上焦燥湿(上清丸)
盐黄柏:引药下行,泻肾火,清下焦湿热,退虚热(大补阴丸)
2.通过炮制来调整中药的性能以适应气候、环境及个体的差异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利水(冬季)
炙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黄绒---作用较麻黄缓和,用于老人,虚人外感风寒(夏、秋季)
炙麻黄绒---作用更缓和,用于表解,体虚喘咳的病人
三.降低毒副作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半夏
生品毒性大,多外。
制后(净制除外)毒性降低,可供内服
第二节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一、净制与临床疗效
1.净制去杂,保证用药准确
2.分离不同药用部位
桑: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桑枝—祛风湿;桑白皮—清肺平喘,利水消肿;桑椹子—补血生津,补肝肾。应分开入药
二、加工切制与临床疗效
切制饮片,利于调剂和制剂,保证疗效
确保分剂量准确。
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煎药质量,保证中医临床疗效。
三、加热炮制与临床疗效
加热是炮制手段之一,对药性及临床疗效有较大影响
1.干热处理(炒、烘烤、煨、煅等)
荆芥:生用发汗解表;炒炭止血。
葛根:生用解机退热、止渴、透疹;煨制止泻。
2.湿热处理(蒸煮等)
地黄:生地清热凉血;熟地滋阴补血。
四、辅料制与临床疗效
加辅料(包括药汁)制,趋利避害,提高疗效
酒制升提:如大黄:生用泻下实热;酒炙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并缓和泻下作用。
盐制走下入肾:如砂仁:生用化湿开胃、理气止泻;盐炙引药下行,温中暖肾,理气安胎。蜜炙甘草能增强其补中益气的功能
第3节传统制药的原则
或以相反为制,或以相资为制,或以相恶为制,或相畏为制,或以相喜为制。即制法又复不同,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
一、传统制药原则:
1.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方法进行炮制,以制约偏性或改变药性。如酒制黄连缓和其苦寒性。
2.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药物、方法进行炮制,以增强药效。如米炒党参增强补脾止泻作用。
3.相畏为制:指用辅料或药物、方法进行炮制以制约毒副作用。如生姜、白矾制天南星降毒。
4.相恶为制:利用某种辅料、药物或某种方法炮制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如米泔水制苍术缓和其燥烈性。
5.相喜为制:利用某种辅料、药物或某种方法炮制,改善形色气味,矫味矫臭、利于服用等。如麸炒僵蚕。
二、具体方法:
1.制其形:是指改变药物的外观形态和分开药用部位。如切成各种饮片。
2.制其性:是指通过炮制纠正或改变药物的性能。如蜜炙麻黄缓和辛散发汗力。
3.制其味:是指通过炮制,调整中药的五味或矫正劣味。炒山楂减少酸味。
4.制其质:即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如砂炒鳖甲使其酥脆
第4节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的影响
1.纠正偏性:常称“反制”如以热制寒或以寒制热。酒炙大黄缓和苦寒泻下作用。
2.增强性味:常称“从制”如以寒制寒或以热制热。羊脂油制淫羊藿增强温肾助阳作用。
3.改变药性:生地制成熟地,性味由甘、微苦寒变甘温,功效由清热凉血变滋阴补血。
炮制对药物升降浮沉的影响
刚目》——“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如酒炙黄芩可上行清头目之火;莱菔子生用主升,涌吐风痰;炒后主降,降气化痰,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