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突发肺栓塞应急预案

突发肺栓塞应急预案

一、背景肺栓塞(PE)是一种严重的循环系统疾病,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因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而引起的疾病。

肺栓塞的发病急、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

为提高突发肺栓塞的救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突发肺栓塞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肺栓塞的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医疗救治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医疗机构开展肺栓塞救治工作。

(2)转运保障组:负责组织协调救护车、直升机等转运工具,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转运。

(3)信息联络组:负责收集、汇总、上报突发肺栓塞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4)宣传培训组:负责开展肺栓塞健康教育、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公众对肺栓塞的认识。

三、预警与监测1. 建立肺栓塞预警系统,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

2.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肺栓塞的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

3. 对疑似肺栓塞患者,应立即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四、应急响应1. 级别划分根据肺栓塞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1)特别重大(I级):病情危重,需紧急救治。

(2)重大(II级):病情较重,需及时救治。

(3)较大(III级):病情一般,需积极救治。

(4)一般(IV级):病情轻微,需关注病情变化。

2. 响应程序(1)发现疑似肺栓塞病例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医疗救治组组织专家会诊,确定病情级别。

(3)根据病情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应急指挥部组织各工作组开展应急救治工作。

3. 应急措施(1)医疗救治组①组织专家会诊,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②确保救治设施设备齐全,确保救治药品充足。

③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2)转运保障组①组织救护车、直升机等转运工具,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转运。

②制定转运路线,确保转运安全。

③加强与医疗机构的沟通,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3)信息联络组①收集、汇总、上报突发肺栓塞相关信息。

②确保信息畅通,为应急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

肺栓塞应急预案正确

肺栓塞应急预案正确

一、背景概述肺栓塞(P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疾病。

急性肺栓塞病情凶险,具有高病死率,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救治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标1.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

3. 提高医护人员对肺栓塞的识别和救治能力。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肺栓塞救治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

2. 设立救治小组办公室,负责应急预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3. 设立救治小组成员,包括医师、护士、呼吸治疗师、药剂师等。

四、应急预案内容1. 早期识别与诊断(1)医护人员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加强病情观察,对疑似患者进行早期识别。

(2)对疑似患者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D-二聚体等检查,必要时进行CT肺动脉造影、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

2. 早期救治(1)患者一旦确诊为肺栓塞,应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保持气道通畅。

(2)对疼痛剧烈者,可给予止痛药物,如哌替啶、吗啡等。

(3)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进行溶栓、抗凝治疗。

(4)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3. 治疗方案(1)溶栓治疗:可选用尿激酶、链激酶和阿替普酶等药物。

(2)抗凝治疗:可选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药物。

(3)其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可给予呼吸支持、心脏支持等治疗。

4.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3)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排痰等锻炼,预防肺部感染。

(4)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

5. 预防措施(1)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肺栓塞的认识。

(2)鼓励患者进行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3)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静脉血栓。

五、应急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应急预案_肺栓塞

应急预案_肺栓塞

一、背景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是由于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栓(称为栓子)阻塞了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

肺栓塞的病情进展迅速,如未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本预案旨在规范肺栓塞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

二、组织架构1. 成立肺栓塞应急处理小组,由医院领导、呼吸科、心内科、急诊科、ICU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2. 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肺栓塞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应急工作。

3. 设立肺栓塞应急处理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三、应急预案1. 病人入院(1)接诊医生立即询问病史,了解病人是否有肺栓塞的诱因,如手术、创伤、肿瘤等。

(2)立即进行心电图、胸片、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

(3)对疑似肺栓塞的病人,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维持气道通畅。

(4)通知肺栓塞应急处理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2. 紧急处理(1)病人立即平卧,保持安静,尽量减轻疼痛、焦虑和恐惧。

(2)给予哌替啶50-100毫克,控制胸部剧烈疼痛,必要时重复给药。

(3)解除肺栓塞及冠状动脉反射性的痉挛,给予阿托品0.5-1毫克。

(4)建立静脉通道,及时采集检验样本。

(5)根据病情,给予溶栓、抗凝治疗。

3. 住院治疗(1)病人住院后,继续给予高流量吸氧,维持气道通畅。

(2)根据病情,调整抗凝治疗方案,定期复查凝血功能。

(3)加强病人病情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等症状变化。

(4)给予心理支持,帮助病人度过心理难关。

4. 院外随访(1)病人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

(2)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3)提醒病人注意预防肺栓塞的诱因,如戒烟、控制体重等。

四、应急处理小组职责1. 组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应急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2.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救治水平。

3. 对应急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4. 加强应急处理小组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五、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肺栓塞的应急预案

肺栓塞的应急预案

一、概述肺栓塞(PE)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因血栓阻塞而导致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病情危急,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为提高对肺栓塞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肺栓塞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预案。

2. 小组成员包括:院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影像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

三、应急预案1. 早期识别(1)医护人员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警惕性,对具有以下症状的患者,应立即开展肺栓塞筛查:a. 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b. 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c. 具有肺栓塞高危因素,如手术、长期卧床、癌症、血栓病史等。

(2)对疑似肺栓塞患者,应立即进行血气分析、D-二聚体、肺动脉CT血管造影等检查。

2. 紧急救治(1)立即将患者置于平躺位,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2)给予高流量吸氧,流量为4-6L/min,必要时使用面罩吸氧。

(3)建立静脉通道,快速静脉注射利尿剂,降低肺动脉压。

(4)根据病情,给予止痛、抗凝、溶栓等治疗。

3. 住院治疗(1)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详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明确诊断。

(2)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等。

(3)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气分析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预防措施(1)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肺栓塞的认识。

(2)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早期发现并治疗肺栓塞。

(3)加强基础疾病管理,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4)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四、应急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肺栓塞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际操作性。

3. 对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

五、应急物资储备1. 高流量吸氧设备、面罩、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

2. 抗凝、溶栓、止痛等药物。

肺栓塞_应急预案

肺栓塞_应急预案

一、背景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

其病情进展迅速,如未及时救治,可导致患者死亡。

为提高对肺栓塞的救治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肺栓塞应急救治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设立应急救治小组,负责现场救治、转运和后续治疗。

3. 各相关部门职责:(1)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医院内外的救治工作。

(2)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调配和现场救治。

(3)药剂科:负责药品的采购、调配和供应。

(4)设备科:负责设备的维护、调配和供应。

(5)财务科:负责救治资金的筹措和拨付。

三、应急预案1. 病情评估(1)接诊后,迅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了解病史、症状、体征等。

(2)对疑似肺栓塞患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救治(1)立即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维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

(2)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止痛、镇静、解痉等对症治疗。

(3)建立静脉通道,及时抄送检验样本。

(4)进行溶栓、抗凝治疗。

3. 转运(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

(2)确保患者安全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 后续治疗(1)患者到达上级医院后,立即与上级医院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

(2)根据上级医院治疗方案,做好患者后续治疗工作。

5. 院内救治(1)加强病房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做好病情记录,及时向上级医院反馈。

四、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肺栓塞救治知识培训。

2. 定期开展肺栓塞应急救治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能力。

五、应急物资储备1. 保障应急救治药品、器械、设备等物资的储备。

2. 建立物资调配机制,确保应急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总结与评估1. 对应急救治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救治水平。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我院对肺栓塞的救治能力,降低患者死亡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2024年肺栓塞的应急预案

2024年肺栓塞的应急预案

肺栓塞的应急预案一、引言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

在应对肺栓塞的过程中,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预案旨在规范肺栓塞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二、组织架构1.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院长或业务副院长担任指挥长,负责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2.医疗救治组:由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组成,负责肺栓塞患者的救治工作。

3.护理组:负责协助医疗救治组进行患者护理,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4.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医疗设备、药品、交通工具等应急物资,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5.宣传教育组:负责对内、外宣传肺栓塞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三、预警机制1.监测预警:医院应建立健全肺栓塞监测预警系统,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早期发现肺栓塞患者。

2.信息报告:发现肺栓塞患者后,医务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

3.预警级别: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数量,将预警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蓝色(一般)、黄色(较重)、橙色(严重)和红色(特别严重)。

四、应急响应1.确诊肺栓塞患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行动。

2.医疗救治组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开展救治工作。

3.护理组协助医疗救治组进行患者护理,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4.后勤保障组提供医疗设备、药品、交通工具等应急物资,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5.宣传教育组开展肺栓塞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五、应急结束1.当肺栓塞患者病情稳定,救治工作完成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各部门对本次应急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3.医院恢复正常工作秩序,继续开展肺栓塞防治工作。

六、附则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预案由医院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各部门应根据本预案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4.本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以适应肺栓塞防治工作的需要。

肺栓塞应急预案

肺栓塞应急预案

一、背景肺栓塞(PE)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阻塞,导致肺循环障碍。

肺栓塞的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为了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肺栓塞应急救治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科室医护人员为成员。

2. 设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指挥应急救治工作。

三、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症状(1)医护人员对疑似肺栓塞患者进行初步筛查,如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患者被确诊为肺栓塞后,立即报告应急指挥中心。

2.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到位。

(2)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包括吸氧、止痛、建立静脉通道等。

(3)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 诊断与治疗(1)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D-二聚体等检查,明确诊断。

(2)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

(3)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如肺动脉血栓摘除术等。

4. 后期治疗与康复(1)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应科室进行后续治疗。

(2)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康复信心。

(3)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预防复发。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肺栓塞的认识。

2. 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如肿瘤、长期卧床、手术、妊娠等。

3. 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4.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五、应急物资储备1. 氧气、吸氧设备、止痛药物、溶栓药物等。

2. 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

3. 手术室设备、器械等。

六、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医院对肺栓塞的应急救治能力,降低患者死亡率。

各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预案执行,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同时,要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肺栓塞患者应急预案

肺栓塞患者应急预案

一、概述肺栓塞(PE)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和循环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确保肺栓塞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标1. 提高医务人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救治。

3. 降低肺栓塞患者的死亡率。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肺栓塞应急救治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

2. 小组成员包括:呼吸科、心血管科、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技师等。

四、应急预案措施1. 早期识别(1)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肺栓塞症状的识别,如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等。

(2)对具有肺栓塞高危因素的患者(如长期卧床、手术、肿瘤、妊娠等)进行重点监测。

2. 早期诊断(1)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

(2)对于疑似肺栓塞患者,立即进行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

3. 早期救治(1)对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镇静止痛、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等基础治疗。

(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介入治疗等。

4. 早期转诊(1)对于病情严重、救治难度大的患者,及时联系上级医院或转诊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2)在转诊过程中,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确保救治措施不间断。

5. 早期康复(1)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积极开展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肺栓塞复发。

五、应急预案培训1.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肺栓塞相关知识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2. 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六、应急预案总结与评估1.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总结,分析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应急预案。

2. 对应急救治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提高救治水平。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肺栓塞的诊疗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肺栓塞患者的死亡率。

肺栓塞应急预案

肺栓塞应急预案

肺栓塞应急预案一、概述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特点是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为提高肺栓塞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响应机制1.病情评估: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休克等症状时,应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判断是否存在肺栓塞的可能。

2.紧急救治: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肺栓塞,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3.院内协调:通知相关科室(如急诊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介入科等)参与救治,确保救治工作有序进行。

4.院外转运:如条件允许,将患者转运至具有肺栓塞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三、救治措施1.一般治疗: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浓度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做好抗休克治疗。

2.抗凝治疗:立即给予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以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和新的血栓形成。

3.溶栓治疗:对于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在评估出血风险后,可考虑进行溶栓治疗。

常用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等。

4.介入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可采用导管引导下溶栓、取栓、球囊扩张等介入治疗方法。

5.外科治疗:对于无法进行内科治疗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取栓。

四、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以防血栓脱落。

3.给予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4.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呼吸功能。

5.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恐惧情绪。

五、预防措施1.评估患者肺栓塞风险,对于高风险患者,采取预防措施,如给予抗凝药物、早期下床活动等。

2.鼓励患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3.避免长时间卧床,定期翻身、按摩下肢。

4.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5.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肺栓塞的防治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六、总结肺栓塞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肺栓塞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肺栓塞病人应急预案模板

肺栓塞病人应急预案模板

一、目的为提高医院对肺栓塞病人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疑似或确诊为肺栓塞的病人。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肺栓塞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应急预案的实施。

2. 应急处理小组组成:- 组长:由医院院长或指定副院长担任。

- 副组长:由急诊科主任或指定副主任担任。

- 成员:包括呼吸科、心血管科、ICU、检验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医护人员。

四、应急预案流程1. 早期识别与报告(1)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如发现病人有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应立即报告应急处理小组。

(2)应急处理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病人评估与初步处理(1)对病人进行快速评估,包括病史、体征、症状等。

(2)给予病人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等初步处理。

(3)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紧急影像学检查(如肺动脉CT)。

3. 诊断与治疗(1)明确诊断,包括肺动脉CT、肺动脉造影等。

(2)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呼吸支持等。

(3)对严重病人,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改善通气血流比值。

4. 持续监测与治疗(1)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2)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持续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复发。

5. 术后护理(1)对溶栓治疗后的病人,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

(2)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3)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提高病人康复信心。

五、应急物资与设备1. 常规急救药品:吸氧设备、吸痰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

2. 特殊急救药品:溶栓药物、抗凝药物等。

3. 影像学检查设备:肺动脉CT、肺动脉造影等。

六、应急预案培训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肺栓塞应急预案培训。

2. 加强医护人员对肺栓塞的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能力。

七、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完善1.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2. 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医护人员对肺栓塞的应急处理能力。

突发肺栓塞的应急预案

突发肺栓塞的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急性肺栓塞(APE)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可迅速导致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为提高我院对急性肺栓塞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患者死亡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提高医务人员对急性肺栓塞的识别、诊断和救治能力。

3. 保障医院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减少突发事件对医院秩序的影响。

三、组织机构1. 成立急性肺栓塞应急小组,由医院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及医护人员组成。

2. 设立急性肺栓塞救治小组,负责患者的救治工作。

四、预案内容1. 早期识别与报告(1)医护人员应熟悉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如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

(2)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应急小组。

(3)应急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救治措施(1)立即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2)根据病情给予镇静、止痛、抗休克等对症治疗。

(3)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抗凝、溶栓或介入治疗。

(4)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院内转运(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担架等。

(2)确保转运过程中患者安全,避免因转运导致病情恶化。

4. 院外转运(1)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3)确保患者安全、顺利转运至指定医院。

5. 预防措施(1)加强医护人员对急性肺栓塞的培训,提高识别和救治能力。

(2)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

(3)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六、预案评估1.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确保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2. 根据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科室、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

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应急小组负责解释。

肺栓塞抢救应急预案

肺栓塞抢救应急预案

一、背景肺栓塞(PE)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可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肺栓塞的识别和诊断能力;2. 建立高效的抢救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3. 加强科室间协作,提高抢救成功率。

三、预案内容1. 早期识别(1)医护人员应熟悉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2)对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如长期卧床、肿瘤、手术等)应提高警惕;(3)对疑似肺栓塞患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诊断与评估(1)采集病史、体征检查,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肺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等);(2)对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治疗方案。

3. 抢救流程(1)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2)根据病情给予抗凝治疗,如肝素钠、华法林等;(3)如有呼吸困难、低血压等严重症状,立即给予呼吸支持、升压治疗;(4)必要时进行溶栓治疗,如尿激酶、链激酶等;(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 抢救措施(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治疗;(2)给予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3)进行溶栓治疗,溶解血栓,改善肺循环;(4)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5)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5. 科室间协作(1)急诊科、呼吸科、心内科、介入科等科室应密切协作,共同参与抢救;(2)抢救过程中,确保信息畅通,及时沟通病情变化;(3)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四、预案实施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肺栓塞相关知识培训,提高识别和诊断能力;2. 制定详细的抢救流程,明确各科室职责;3. 加强科室间协作,提高抢救成功率;4.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预案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肺栓塞的识别和抢救能力,降低死亡率。

在实际抢救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加强科室间协作,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患者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肺栓塞紧急预案及流程

肺栓塞紧急预案及流程

一、预案背景肺栓塞(PE)是一种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其特点是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阻塞。

为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肺栓塞患者得到快速、准确的诊断。

2. 及时启动抢救流程,最大程度降低患者死亡率。

3. 提高医护人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案组织结构1. 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抢救小组:由急诊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

3. 护理小组:由急诊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护士组成。

四、诊断标准1. 典型症状: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心悸、晕厥等。

2. 辅助检查:D-二聚体、心电图、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CT肺动脉造影等。

五、抢救流程1. 接诊评估:- 立即安排患者进入抢救室。

- 询问病史,了解症状、体征。

- 进行快速评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2. 紧急处理:- 吸氧:立即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提高氧饱和度。

- 镇痛:根据病情给予止痛药物。

- 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 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3. 诊断与治疗:- 进行D-二聚体、心电图、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 确诊肺栓塞后,立即启动抢救流程。

- 抗凝治疗: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 溶栓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尿激酶、链激酶或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

-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4. 病情观察与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氧饱和度等。

-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

- 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

- 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

5. 转诊:- 如条件允许,可进行CT肺动脉造影等进一步检查。

- 如病情稳定,可转至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或心血管内科继续治疗。

肺栓塞应急预案

肺栓塞应急预案

一、概述肺栓塞(PE)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导致肺循环功能障碍。

为有效应对肺栓塞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肺栓塞应急处理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设立应急处理小组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三、应急响应流程1. 接诊阶段- 病人就诊时,医护人员应立即询问病史,关注有无肺栓塞的典型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

- 若怀疑为肺栓塞,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处理小组。

2. 诊断阶段- 确诊肺栓塞后,立即进行紧急救治,包括:- 病人立即平卧,保持安静,有效制动,减轻疼痛、焦虑和恐惧。

- 快速给氧,四到六毫升,保持气道通畅。

- 镇痛,给予哌替啶五十到一百毫克,控制胸部剧烈疼痛。

- 解除肺栓塞及冠状动脉反射性的痉挛,给予阿托品0.5到1毫克。

- 建立静脉通道,及时抄送检验样本。

3. 救治阶段- 根据病情,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溶栓治疗:尿激酶、链激酶和阿替普酶等。

- 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口服抗凝药等。

- 若出现严重循环障碍,给予气管插管,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失调。

-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调整治疗方案。

4. 转诊阶段- 若医院不具备救治条件,应立即将患者转至具备救治能力的医院。

四、后期处理1. 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预防肺栓塞复发。

2. 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肺栓塞的识别和救治能力。

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小组的实战能力。

五、保障措施1. 建立健全肺栓塞监测体系,及时发现高危人群。

2. 配齐救治设备和药品,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协作,提高救治水平。

六、附则本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医院应急处理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应急处理小组办公室负责修订。

肺栓塞应急预案范文

肺栓塞应急预案范文

肺栓塞应急预案范文一、应急预案目标快速识别肺栓塞患者,迅速进行紧急救治,减少死亡率和病情恶化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二、应急预案流程1.快速识别患者-注意患者主诉、病史、体征等。

-判断是否有肺栓塞可能,并评估病情的危险性。

2.紧急救治-在确定诊断的基础上,立即进行心脏和呼吸支持,稳定患者病情。

-给予吸氧,确保血氧饱和度>95%。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开始输液。

-禁忌药物,如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抗凝治疗方案,如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若病情稳定,仔细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治疗,特别是血栓负荷大的高危患者。

3.监测和观察-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定期复查D-二聚体、肺动脉CTA、超声心动图等。

4.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如肺动脉取栓术、肺动脉血栓切除术等。

5.后续管理-术后给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出院指导方案。

-需进行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在回家后合理规划用药,并要求定期复查和随访。

三、应急预案的培训和宣传-对医务人员进行肺栓塞应急处理培训,提高识别和处理能力。

-进行宣传,提高公众对肺栓塞的认识,以及应急处理的重要性。

四、应急资源保障和配备-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物,保障患者能够及时得到紧急治疗。

-每日检查、维护急救设备和药物储备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与相关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在需要转诊患者时能够稳定转运。

五、应急预案的执行和监督-上级医院领导对应急预案给予重视,确保预案的顺利执行。

-配置专人负责应急预案的执行和监督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六、应急演练-定期组织肺栓塞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根据演练结果,及时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

这是一份简要的肺栓塞应急预案,具体执行细节需要根据不同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知识进行调整。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病情的控制,以提高肺栓塞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肺栓塞应急预案范文

肺栓塞应急预案范文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肺栓塞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救治成功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肺栓塞患者,包括急性肺栓塞和慢性肺栓塞。

三、组织机构1. 成立肺栓塞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

2. 应急处理小组成员:(1)组长:由医院院长或分管副院长担任。

(2)副组长:由医院相关科室主任担任。

(3)成员: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ICU、检验科、药剂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

四、预警与报告1. 预警:对具有肺栓塞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心脏病、肿瘤、手术、创伤、长期卧床等,应加强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指标。

2. 报告:发现疑似肺栓塞患者,立即报告应急处理小组,并启动应急预案。

五、救治流程1. 早期识别:医护人员应具备肺栓塞的早期识别能力,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2. 评估病情: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3. 急性肺栓塞治疗:(1)一般治疗:保持患者安静,给予吸氧、保暖、纠正酸碱平衡等。

(2)抗凝治疗:根据病情,选择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调整剂量,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3)溶栓治疗:对于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尿激酶、链激酶等溶栓药物。

(4)血管介入治疗: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行肺动脉导管取栓或球囊扩张等血管介入治疗。

4. 慢性肺栓塞治疗:(1)抗凝治疗:长期抗凝治疗,预防复发。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行肺动脉血栓摘除术等手术治疗。

六、应急预案实施1. 紧急情况下的抢救流程:(1)立即通知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启动应急预案。

(2)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包括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抗凝药物等。

(3)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4)做好病情记录,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2. 通讯与协调:(1)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与各科室、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肺栓塞单位应急预案

肺栓塞单位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概述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包括血栓形成、肿瘤、妊娠等。

为有效应对肺栓塞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预案的执行。

成员包括单位负责人、医务科负责人、护理部负责人、药剂科负责人等。

2. 医疗救治小组:负责患者的救治工作,包括诊断、治疗和护理。

成员包括内科医生、外科医生、护士、药剂师等。

3. 护理小组: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病情观察、生活照料和心理支持。

成员包括护士、护理员等。

4. 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

成员包括后勤部门负责人、采购人员等。

三、应急响应流程1. 接诊患者:接诊时,迅速了解患者症状、病史和检查结果,判断是否为肺栓塞。

2. 启动应急预案:若诊断为肺栓塞,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领导小组和各相关小组。

3. 紧急救治:- 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为4-6L/min,严重呼吸衰竭时使用面罩。

- 止痛:给予哌替啶50-100mg,控制胸部剧烈疼痛,必要时重复。

- 解除痉挛:给予阿托品0.5-1mg,解除肺栓塞及冠状动脉反射性的痉挛。

- 建立静脉通道:及时抄送检验样本。

- 溶栓、抗凝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溶栓、抗凝治疗。

4.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症状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其焦虑、恐惧等情绪。

6. 转诊:若患者病情危重,需转诊至上级医院。

四、应急物资储备1. 急救药品:阿托品、哌替啶、肝素钠、华法林等。

2. 急救设备:氧气瓶、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

3. 其他物资:抢救车、急救包、防护用品等。

五、应急培训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肺栓塞的能力。

六、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肺栓塞单位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各相关小组应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肺栓塞应急预案脚本

肺栓塞应急预案脚本

一、预案背景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血栓、脂肪、空气等物质阻塞肺动脉,导致肺循环功能障碍。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对肺栓塞的应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肺栓塞死亡率。

2. 提高医护人员对肺栓塞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

3. 规范肺栓塞救治流程,确保救治工作有序进行。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肺栓塞患者,包括疑似病例和确诊患者。

四、应急预案流程(一)发现患者症状1. 症状识别:医护人员应熟悉肺栓塞的典型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

2. 立即汇报:发现疑似肺栓塞患者,立即向值班医生汇报,并启动应急预案。

(二)初步评估与处理1. 立即平卧:患者立即平卧,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2. 高流量吸氧: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4-6L/min),保持气道通畅。

3. 止痛: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如哌替啶50-100mg,控制胸部剧烈疼痛。

4. 解除肺栓塞及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给予阿托品0.5-1mg,缓解症状。

5. 建立静脉通道:建立静脉通道,及时抄送检验样本。

6. 通知相关科室:通知呼吸科、心内科等相关科室,做好抢救准备。

(三)救治与监测1. 溶栓、抗凝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溶栓、抗凝治疗。

2.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3. 影像学检查:进行肺动脉CT或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4. 病情评估与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应急预案总结1. 应急预案启动:由值班医生负责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工作。

2. 应急预案总结:抢救结束后,对应急预案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应急预案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预案保障措施1. 应急预案物资储备:确保应急预案所需物资齐全,如氧气、吸氧设备、止痛药物、阿托品等。

患者肺栓塞应急预案

患者肺栓塞应急预案

一、背景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主要由于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阻塞,导致肺循环功能障碍。

肺栓塞的发病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为提高我院对肺栓塞的救治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肺栓塞救治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担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肺栓塞救治小组下设救治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培训、监督等工作。

三、应急预案1. 早期识别(1)对有下列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肺栓塞: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烦躁不安等。

(2)对有下列疾病史的患者,应高度怀疑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手术、长期卧床、恶性肿瘤等。

2. 早期诊断(1)立即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X光等检查。

(2)必要时进行肺动脉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

3. 早期救治(1)对疑诊肺栓塞的患者,应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镇痛、镇静等治疗。

(2)对确诊肺栓塞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4. 治疗措施(1)溶栓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尿激酶、链激酶和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

(2)抗凝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

(3)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4)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营养支持等。

5. 严密监测(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功能、血流动力学等指标。

(2)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转诊(1)对于病情危重、救治条件有限的患者,应立即转诊至有条件的医院。

(2)转诊过程中,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四、应急预案实施1. 定期组织救治小组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救治能力。

2. 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协作,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3. 建立肺栓塞救治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4. 对救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应急预案。

五、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我院对肺栓塞的救治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预案要求,加强培训、演练,确保救治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肺栓塞的应急预案

肺栓塞的应急预案

一、概述肺栓塞(PE)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阻塞,导致肺循环功能障碍。

为了提高对肺栓塞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的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肺栓塞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

2.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 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1. 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院长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医疗救治组:由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的专家组成。

3. 护理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

4.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供应和保障。

5. 信息宣传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四、应急预案的实施步骤1. 早期识别:医护人员应熟悉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对疑似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如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立即救治:- 确保患者绝对卧床,保持安静,有效制动。

- 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抢救物品。

- 高流量吸氧,4~6L/min,当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时可使用面罩。

- 根据病情,给予止痛、解除肺栓塞及冠状动脉反射性的痉挛等治疗。

- 建立静脉通道,及时抄送检验样本。

3. 溶栓、抗凝治疗:根据医生判断,给予溶栓、抗凝治疗。

4. 密切监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压等进行密切监测,确保患者病情稳定。

5.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其焦虑、恐惧等情绪。

6. 信息上报:及时将患者病情及救治情况上报相关部门。

五、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肺栓塞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

2. 定期开展肺栓塞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六、应急预案的总结与改进1. 对每次应急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本应急预案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肺栓塞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监测生命体征,此时心电监测生命体征提示:BP92/53mmHg,P108次/分,R30次/分,SpQ287%。
(4)09:10部分急查结果回报
①血浆D-二聚体15.26mg/L.FEU(0-0.5),凝血四项示:APTT18sec。
②溶栓开始后每2-4小时测定一次凝血酶原时间(PT)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当其水平降至正常值的2倍时,即应启动规范的肝素治疗。
(5)、10:10病情好转:
患者呼吸困难较前好转,唇发稍绀,间断发音,诉左侧胸痛较前好转,心电图监护提示:BP98/55mmHg,P108次/分,R28次/分,SpQ288%。
(6)、13:30规范的抗凝治疗。
①13:16溶栓后凝血四项结果提示:APTT52sec。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至正常值2倍。
②抗凝治疗;普通肝素3500U静推,接着700U/h(最大1000U/h)静滴,抗凝治疗开始3小时后测定APTT,维持APTT50-70秒,维持48小时,48小时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也可采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普通肝素,根据体重调整剂量。(护士C)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情况不佳。无“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无传染病史,无手术史,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吸烟30余年,20支/日。
体格检查:T:36.8℃,P:98次/分,R:22次/分,Bp:155/95mm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查体合作,左膝左下肢肿胀明显,皮下大片淤血,皮温稍高,左膝及左下肢活动障碍,左足背稍肿胀,左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左足感觉未见明显异常,余未见明显异常。
⑨医生向家属交代病情,下病危,沟通下一步治疗计划并签字告病危。取得家属同意并进行下一步治疗计划。(附病危通知书)
(2)、08:45初步诊断
床边心电图结果提示:V1-V3的T波倒置,ST段抬高,呈现SIQIIITIII征,肺型P波。结合患者病史及目前症状,床边心电图治疗初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肺栓塞,肺源性休克。
⑥08:30麻醉科赶到病房。立即行气管插管,并行呼吸气囊维持呼吸。
⑦08:45经过五个回合有效心肺复苏,患者意识恢复,心跳恢复,自主呼吸恢复。目前心电图监护提示:BP78/44mmHg,P68次/分,R32次/分,SpQ278%。
⑧嘱护士(B)立即抽血急诊化验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糖,心梗三项、凝血四项,D-二聚体。并立即通知心电图室急行床边心电图检查。
立即进入初步抢救:
(1)、处置流程:
①护士(A、B、C)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②管床医生下达抢救医嘱:(护士A)立即连接心电监护,持续心电监护,监测BP,P,R,SpQ2等。心电图监护此时提示:BP65/34mmHg,P0次/分,R0次/分,SpQ262%。并立即连接吸氧导管,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护士遵医嘱,给以普通鼻导管给氧,浓度4-6L/min。同时嘱护士(C)给予开通三组静脉通道。
(2)、08:48沟通病情
医生再次向患者交流病情,沟通治疗计划。结合患者病情,目前可行溶栓治疗,再次向患者家属交代利弊,患者家属仍拒绝转上级医院治疗,要求在我院溶栓治疗,家属签字并表示同意承担相应不良后果和风险。(附溶栓同意书)
(3)、08:53溶栓治疗:
①溶栓治疗:尿激酶:负荷量26万IU,静推10分钟,随后以13万IU/h维持静滴12小时;另可考虑2小时溶栓方案;按120万IU剂量,维持静滴2小时(第三组静脉通道)。(护士B)
[(1)患者入院时情况:
患者:王小二男58岁退休工人汉族已婚体重60Kg。
主诉:左下肢外伤疼痛肿胀半小时。
现病史:患者半小时前发生车祸致左下肢挤压伤,伤后立即出现左下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由我院120急诊入院,急诊行左膝及左侧胫腓骨X线检查,提示:左侧胫骨平台骨折。急诊以“左小腿上段挤压伤,左侧胫骨平台骨折”收入院。
(7)、治疗结果:
患者12:30时分患者呼吸困难状况明显好转,胸痛缓解,心电监护示:BP122/75mmHg,P95次/分,R24次/分,SpQ294%。
辅助检查:左膝及左侧胫腓骨X线示:左侧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诊断:左下肢挤压伤,左侧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突发状况:患者今日入院第二天,早晨8:25在家属及管床护士(A)协助患者在床上大便时突然出现大汗淋漓,左侧胸痛,晕厥,呼吸困难,呼之不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初步考虑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肺栓塞,肺源性休克。
③值班医生立即给患者做体格检查示:患者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唇发绀,呼吸微弱,双肺呼吸音微弱,心率0次/分,左下肢肿胀明显,皮下淤血,左足背稍肿胀,左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左足感觉未见明显异常,余未见明显异常。
④即可行心肺复苏,并给予肾上腺素1mg静推。即刻通知医院抢救小组,心电图室,麻醉科。
⑤08:30药物抢救:积极抗休克治疗:(1),补充血容量(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ml)(第一组静脉通道);(2)升压,多巴胺200mg+0.9%NS/30ml,2ml/小时泵入,随血压情况调节(第二组静脉通道)。(护士A)
肺栓塞应急预案
2016-07-25
地点人
参加人员
责任护士、值班医生
培训内容
肺栓塞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培训目标
做好护理人员的培训及演练,做到人人知晓应急预案及流程,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发生肺栓塞时能够得到积极有效的抢救。







肺栓塞患者的急救处理
[流程]
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吸氧→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