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课程标准》的颁布将意味着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将使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发生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本文就课程标准的几个主要特征作简单的介绍和阐述。

一、课程性质的定位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并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从《课程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位来看,虽然该课程取名为体育与健康,但并不是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合并的一门课程。它关注的是学生如何主要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增强体能、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水平,从而达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健康目标;同时,它也十分重视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课程的健身和育人的功能和价值。

二、课程价值的阐示

《课程标准》在论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时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也进一步阐述了课程具体方面的价值,指出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水平。

以往,人们常常认为,体育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增强体质方面。而《课程标准》除重视这些方面外,还十分重视本课程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例如在论及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价值时,《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自信心……。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挖掘本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体现本课程的多种价值。

三、课程基本理念的确立

课程标准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念:

第一个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显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强调要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这一理念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第二个理念“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说明了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某种意义上讲,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更重要。

第三个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课程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才能提高。

第四个理念“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重视课程要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这样可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学生如果不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经常体验体育学习的失败,他(她)就不会喜欢体育课,也就不会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四、学习领域的划分

《课程标准》根据健康三维观、体育本身的特点以及国外课程发展的趋势,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五个学习领域实际上由两条主线组成,一条是身体活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在健康这一主线中,也都有一些实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作支撑。虽然《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成五个领域,但五个学习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领域都不能脱离其他领域独立实现课程目标。而且各个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达成的,不能将五个学习领域隔离开来进行教学,更不能理解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学习领域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知识教育来实现的。当然,有些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可以利用室内课堂教学(如下雨天等)来讲授或指导学生阅读体育与健康课本中的有关内容。

总之,五个学习领域的划分真正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发挥体育课程健身育人的功能。

五、学习水平的划分

《课程标准》是按照水平来划分学段,即水平一、水平二和水平三分别相当于1~2年级、3~4年级和5~6年级,水平四相当于初中,水平五相当于高中,水平六为发展性水平。按水平划分学段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发展和各地、各校情况的差异性。

划分学习水平是有益处的。首先,各校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地安排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时间,例如,《课程标准》设置了水平一学生应达到的目标,但并未规定学生是在一年级还是二年级达到这

一目标,因此,各个学校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宜的教学时间、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等,从

而努力使每一个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其次,学习水平的划分有利于调动学校和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课程

标准》鼓励条件较好的学校和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在达到某一水平目标的前提下,将高一级的水平目标作为

本学习阶段学生的发展性目标,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六、目标统领内容

《课程标准》将每一个学习领域目标细分为若干个水平目标,并对如何达到某一水平目标提出了若干活动建议或内容建议,而不是规定。这就给学校、教师和学生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和空间,这也说明,不管选择什么内容、采用何种方法,只要有助于达成学习目标就行,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也是对此一个很好的说明。现就课程标准中运动技能领域水平四的一个目标做出说明。

水平4

发展运动技战术水平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

△完成一两套武术套路或对练。

△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

△完成一两套舞蹈或健美操。

△基本掌握几项主要的田径运动技能。

△基本掌握一两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

从这一例子中可以发现,教学内容的建议给教师和学生的选择余地是很大的。如“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这说明,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或手球等等运动项目中的任何一两项进行教学。而且,一项运动中究竟教、学什么技战术,也

由教师和学生来定。这样做的好处正是充分考虑到各地、各校的差异和实际情况,从而使《课程标准》的

操作性和适应性大大增强。

七、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以前上了一个台阶,但在教育投资方面还存在着粥少僧多的现象,各校的体育教学条件差距还很大,许多边缘地区、农村的学校甚至没有什么体育设施和场地。因此,《课程标准》积极

倡导各校努力挖掘校内外的体育课程资源,以使学生达到国家《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