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4、学会网络查询资料。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重点: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2、难点:
理解文中的名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同学们,到过长城吗?想不想去看看?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先去领略一下长城的风光。(大屏幕展示八达岭长城风光图)看了以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是啊!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和意大利的比塞塔、埃及的金字塔,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因此,长城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许多中外游客游览了长城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让我们一起来诵读一下:
媒体显示:
1、“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长城!”
2、“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3、“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同学们,这是三位游客到了长城之后的感慨,你们万万想不到,这些发自肺腑的赞誉之词,分别是出自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以色列前总理拉宾之口。听了这些了不起的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美,老师心中不由得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的伟大奇迹呢?让我们打开课文,细细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去找到答案,好吗?
二、图文对照,初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想一想:
每段分别长城的哪个方面?
2、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
⑴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
(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⑵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
(崇山峻岭之间)
⑶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
(长和高大)
⑷浏览课文:
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三、图文对照,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
从哪里可以看出长城的长?
2、媒体显示第一句理解:
崇山峻岭、蜿蜒盘旋。
3、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个句子把长城比做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这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介绍了长城的总貌。“崇山峻岭”说明了长城修筑的地理环境,“蜿蜒盘旋”写出了长城随山势而走向的雄伟气势。因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样比喻更显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
4、你还可以把长城比做什么?
练习:
远看长城,像()
(让学生发挥想象,形象地叙述长城的样子,如:像一条彩
带,在群山中飘舞;像灰色长龙,飞舞在崇山峻岭之间;像条玉练,镶嵌在碧绿的地毯上等等。)
5、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朗读句子,显示长城经过的示意图。
随机介绍: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着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6、看着地图,找一找长城经过的省市:
是啊,长城绵延万里,途径了我国的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十多个省市,据说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到的照片中,其他建筑物都是模糊不清的,只有中国的万里长城清晰,可见长城的气势磅礴。
7、长城这样的气魄雄伟,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气势表达出来吗?
齐读第一段。
四、对照图片,学习课文第二段
1、从远处欣赏完了长城,现在让我们走到八达岭脚下,从近处去感受一下长城的高大坚固。
先读读这些词语,媒体显示:
垛口、了望口、射口、城台、堡垒屯兵
2、默读课文:
边读边找一找,说一说垛口、了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哪里?分别有什么作用?
3、学生上台指点解释这些词语意思,并说说作用适当点拨。
(互相呼应:补充作用)
4、思考:
你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
⑴建筑材料: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⑵城墙顶上:
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
⑶城台:
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
5、假如你就是一个小导游,带着一群游客来到了八达岭上,你将怎么样给大家做介绍呢?请再仔细读课文,准备解说词。
6、学生上台介绍,并媒体显示。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听着小导游的解说,我们也似乎亲身来到了长城。作者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想到了什么呢?媒体显示这句话。说说这些带点的词语有什么好处?
2、媒体显示: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朗读这句话。
多少:表示无数。包含作者无限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
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3、你从哪里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
(条石、举例感觉二三千斤重、建筑的地方、让学生充分感受修筑长城的不容易。)
4、是啊,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让我们带着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再读这句话。
男女分角色朗读这两句话。
六、总结全文,发表感想
同学们,这样气魄雄伟、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就是劳动人民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这样简陋的条件下,用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怪不得连世界伟人都赞叹她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假如,你也亲身来到了八达岭脚下,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你会怎么赞叹呢?屏幕显示长城背景出现句子:我站在长城上,踏着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此时此刻,我不禁想大声赞叹:……
七、作业
自主搜集有关的长城历史、传说、故事、图片资料等,在第二课时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