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烹饪食材的原料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烹饪食材的原料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烹饪⾷材的原料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对于厨师来说,每⼀道的烹饪⾷材都是他的全⼒制作,每⼀个⾷材的原料挑选都是他精⼼准备的,⽽烹饪的基础知识也是他们必要掌握的,那你知道有哪些烹饪原料的基础知识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烹饪原料的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烹饪原料的基础知识:烹饪原料的基本属性 1.安全性 原料使⽤的安全性是不可忽视的属性,它相对于营养价值、⾊泽和⼝味来说更为重要,有些原料在良好的⼝味、⾊泽和外观形态的掩盖下,却潜伏着巨⼤的危害性。

如原料⾃⾝固有的毒素(河豚鱼毒素、鱼卡毒素、龙葵素、秋⽔仙素、贝类毒素等)、传染性病毒(⼝蹄疫病毒、疯⽜病病毒、新城疫病毒)、寄⽣⾍(旋⽑⾍、肝吸⾍、肺吸⾍、猪囊⾍和⼸形⾍)、致病菌(O-157⼤肠杆菌、李斯特杆菌、⾁毒性杆菌、黄曲霉素)以及药物残留(有机磷、有机氯、敌敌畏、DDT、六六六、⼆氧化硫、以及其他药物残留)、⼯业污染(有害重⾦属离⼦物质:锡、铅、铬、镉、砷、铜、锌、汞)等。

使⽤不安全的原料,会使⼈致病⽽危及健康,严重的能致⼈死亡! 2.营养性 ⼈们饮⾷活动的⽬的是为了获取维持⾝体正常代谢⾜够数量和品种的营养物质,维持⼈体代谢能量代谢物质的转换。

品种各异的原料所含有的营养素是碳⽔化合物、蛋⽩质、脂肪、矿物质、维⽣素、⽔等。

3.经济性 能够持续开发利⽤的⾷物资源才是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原材料。

4.审美性 良好的⼝味⼝感,魅⼒的外观形态和⾊泽,是⼈们⾷物审美评价的基本标准。

⼈们通过饮⾷活动过程不仅摄取⼀定的营养物质,⽽且还能得到良好的味觉、视觉和触觉的审美感受。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地域的⼈们,有着不同的饮⾷习惯和风⼟⼈情,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绚丽多彩的饮⾷⽂化。

饮⾷活动和⽅式充分展现其民族、国家的⽂化渊源。

5.应⽤性 随着现代化社会饮⾷⽣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现代技术在⾷物原料⽅⾯的⼴泛应⽤,许多⽅便的原料使烹调师从繁琐的⼿⼯操作中解放出来,越来越多的原料加⼯制品被应⽤于烹饪活动之中。

烹饪原料知识

烹饪原料知识

烹饪原料知识烹饪是一门需要技巧和创造力的艺术,而艺术的基础往往来自于对原料的了解和运用。

在烹饪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原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够影响菜肴的口感、色彩和香气。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烹饪原料及其特点。

首先,蔬菜是烹饪中非常重要的原料之一。

它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如胡萝卜、豌豆、西兰花等。

蔬菜富含了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烹饪中,不同的蔬菜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

例如胡萝卜可以切成片状或丁状用于炒菜,而豌豆可以用来做汤或炖菜。

此外,蔬菜的颜色也能给菜肴增加丰富的色彩。

其次,肉类是烹饪中常见的原料之一。

它包括了各种不同的肉类,如牛肉、猪肉和鸡肉。

不同的肉类有着不同的口感和烹饪方法。

例如,牛肉经过慢炖可以变得酥软多汁,而猪肉可以用来制作火腿或腌肉。

在烹饪中,肉类的嫩化和调味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使用一些酱料和调料,可以让肉类更加美味可口。

此外,海鲜也是烹饪中非常重要的原料之一。

它包括了各种不同的海产品,如鱼类、虾类和贝类等。

海鲜富含了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物。

在烹饪海鲜时,新鲜度是非常关键的。

新鲜的海鲜可以保持其鲜美的口感和香气,而不新鲜的海鲜则容易产生异味。

此外,烹饪海鲜的时间也需要掌握好,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到其口感和质地。

最后,调味料也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能够为菜肴增添风味和口感。

常见的调味料有盐、糖、酱油、姜蒜等。

这些调味料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例如,盐可以增加菜肴的咸味,糖可以调节菜肴的甜味,而姜蒜可以增加菜肴的香气。

在烹饪中,正确使用调味料是非常关键的,它们的用量和配比都需要注意。

总之,烹饪原料知识对于烹饪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不同原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烹饪出美味的菜肴。

掌握好处理原料的技巧和运用调味料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的烹饪更加丰富多样。

无论是蔬菜、肉类还是海鲜,它们都可以成为我们烹饪创作的源泉。

让我们用心去烹饪,为自己和家人带来美味。

《烹饪原料知识》填空题(结束)

《烹饪原料知识》填空题(结束)

《烹饪原料知识》填空题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烹饪原料要求是无毒、无害、有营养价值、可以制作菜点的原料。

烹饪原料中的营养素可以分为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两大类。

多糖存在植物中的称为淀粉;存在于动物肝脏中的称为糖原。

烹饪原料中的水分分为束缚水和自由水。

束缚水的特点是:不易结冰,不能作为溶质的溶剂烹饪原料按照烹饪运用分类可分为主料、辅料和作料按烹饪原料的性质分类可分为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和人工合成国外采用的按营养成分分类方法热量素食品、构成素食品、保全素食品选料的基本原则是:具有营养价值、口味、质地、均良好,并无有害成分以及符合菜肴产品制作的实际需要等基本要求,这样才能达到选料的目的。

鉴别原料的新鲜度高低,一般都从原料的形态、色泽、水分、重量、质地和气味等感官指标来判断。

理化鉴别包括理化检验和生物检验。

感官鉴别中的嗅觉检验是检验气味,味觉检验是检验滋味。

植物性原料质量变化的因素有呼吸作用,后熟作用,发芽和抽薹。

动物性原料质量变化的因素有尸僵作用、成熟作用、自溶作用、腐败作用影响烹饪原料质量变化的外界因素:物理学方面、化学方面、生物学方面物理学方面包括:温度、湿度、日光、空气等的影响烹饪原料常用保管的方法:低温保藏法、高温保藏法、脱水保藏法、密封保藏法、腌渍保藏法、烟熏保藏法、气调保藏法、辐射保藏法、保鲜剂保藏法、活养保藏法。

高温保藏法采用高温杀菌法和巴氏消毒法。

脱水干燥法可分为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盐腌保藏法是利用盐腌原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渗透压是原料中的水分析出,同时使微生物细胞原生质水分析出,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活力,达到保藏原料的目的。

气调保藏法能降低氧气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或痰气的含量,从而减弱鲜活原料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达到保藏的目的,此方法多用于水果、蔬菜、粮食的保藏和鲜蛋类。

保鲜剂有防腐剂、杀菌剂、抗氧化剂、脱氧剂。

谷粒的基本构造是有谷皮、糊粉层、胚乳和胚四部分组成。

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烹饪原料》
(五)维生素
1、定义: 维生素是动物体为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必须从 食物获取的一类小分子微量有机物质。
2、种类
❖ 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 ❖ 水溶性维生素:VB、VC、
08.07.2020
《烹饪原料》
维生素
溶解
储存
脂溶性维生素
溶于脂类和脂类溶 剂
能在体内储存
水溶性维生素
溶于水
08.07.2020
《烹饪原料》
4、分类
❖ 1、简单脂类——脂肪、蜡
❖ 1)脂肪
脂肪酸 甘油
❖ 2)类脂
磷脂
固醇
❖ 2、复合脂类
❖ 3、衍生脂类
08.07.2020
《烹饪原料》
5、脂类在烹饪中的变化 ❖ 1)热水解作用 ❖ 2)热分解作用 ❖ 3)热氧化聚合作用 ❖ 4)油脂的酸败
08.07.2020
第二章
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烹饪原料》
08.07.2020
本章内容
❖ 学习目标 1、烹饪原料的常用的分类方法 2、烹饪原料品质鉴别的定义及意义 3、烹饪原料品质鉴别的依据和标准 4、烹饪原料品质鉴别的方法 5、影响烹饪原料品质的因素 6、烹饪原料常用的保管方法
08.07.2020
《烹饪原料》
第一节 烹饪原料的分类
08.07.2020
《烹饪原料》
❖ 焦糖化反应
08.07.2020
《烹饪原料》
思考题
❖ 植物中的纤维素是多糖的一种存在形式。 ()
❖√ ❖ 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性原料中,其中以水
果最为丰富。( ) ❖×
08.07.2020
《烹饪原料》
(三)蛋白质

《烹饪原料知识》选择题

《烹饪原料知识》选择题

《烹饪原料知识》选择题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不符合烹饪原料的要求。

A 无毒B 有营养价值C 可以制作菜点D 都不是()()营养素不属于有机物。

A 蛋白质B 脂肪C 糖类D 水()()不属于双糖,A 蔗糖B 麦芽糖C 乳糖D 果糖()()不属于植物性原料的质量变化。

A 呼吸作用B 后熟作用C 发芽和抽薹D 腐败作用()肉的品质外观坚硬,弹性差,肉质坚硬,不易煮烂,缺少肉的特殊美味和气味是动物性原料的质量变化中的()。

A 尸僵作用B 成熟作用C 自溶作用D 腐败作用()肉质外表稍干燥,肉横切面柔软多汁,肌肉松弛,富有弹性是属于()。

A 尸僵作用B 成熟作用C 自溶作用D 腐败作用()肉色变暗呈灰绿色,肉质变软,肉汁浑浊是属于()。

A 尸僵作用B 成熟作用C 自溶作用D 腐败作用()低温保藏法是低于常温、在()℃以下环境中保藏原料的方法。

A 10B 8C 15D 4()根据原料的自然属性不同,原料可以分为()、植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和人工合成原料。

A 鲜活原料B 脱水原料C 动物性原料D 腌制原料()根据原料加工状况不同,原料可以分为()、鲜活原料、冷藏原料、脱水原料和腌制原料。

A 水产品B 乳品C 调料D 冷冻原料()低温保藏鱼类,温度一般保持在()A 4℃—0℃B 0℃—4℃C 0℃以下D 4℃以下()下列()能杀死微生物达到保藏原料的方法。

A 低温保藏法B 高温保藏法C 脱水保藏法D 腌渍保藏法()《齐民要术》的作者是()A 贾思勰B 李渔C 袁枚D 李岗()蔬菜保藏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A 5℃—0℃B 0℃以下C 0℃—4℃D 5℃以下()根据原料的自然属性不同,原料可以分为()、植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和人工合成原料。

A 鲜活原料B 脱水原料C 动物性原料D 腌制原料()影响原料品质变化的物理因素是()。

A 分解酶B 药物残留量C 呼吸作用D 温度()鉴定原料品质的感官指标是()。

A 纯度B 成熟度C 水分D 颜色()盐渍保存法中食盐用量应当有效地控制在()A 1%—5%B 5%—10%C 10%—20%D 20%—30%()既有保持原料中营养物质又能抑制微生物、细菌、活性酶的PH值是()。

烹饪原料知识教案

烹饪原料知识教案

《烹饪原料知识》教案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一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二第二章谷物类原料教案一第三章蔬菜类原料教案一第四章畜禽类原料教案一第五章水产品类原料教案一第五章水产品类原料教案二第六章干货制品类原料教案一第七章菌藻类原料教案一第八章果品类原料教案一第九章调味品类原料教案一第十章佐助类原料教案一第十一章地方名特原料及复合调味品原料教案一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一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烹饪原料的分类体系,烹饪原料的运用历史,烹饪原料知识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烹饪原料、烹饪原料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可食性的涵义,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体系。

理解烹饪原料学研究的内容,对烹饪工艺的科学化与工业化、创新菜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了解烹饪原料分类的意义和原则,烹饪原料的运用历史、烹饪原料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生物性烹饪原料的分类和命名;〔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包括烹饪原料、烹饪原料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可食性的涵义,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体系。

〔教学内容〕概念:烹饪:广义的说就是做饭、做菜的技术和各种饮料的加工;狭义的讲人类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要求,把可食原料加工为直接使用成品的过程。

对烹饪最早最原始的解释在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周易·鼎卦》中有“以木xu火,亨饪也”的记载,亨是烹的本字,用火加热之意,饪作餁,制熟之意,意为在鼎的下方燃烧木头以产生火力,用火加热,把生的食物原料制熟的过程叫做烹饪。

第一节烹饪原料的化学成分和分类一、烹饪原料的概念和化学成分(一)烹饪原料的定义:烹饪原料是指符合饮食要求、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并通过烹饪手段制作各种食品的可食性食物原材料。

(二)烹饪原料的可食性含义:1、必须无毒无害。

2、可供给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

3、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

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从而有助于营养素的充分吸收,真正发挥食品对人体的作用。

烹饪原料基础知识之烹饪原料的种类

烹饪原料基础知识之烹饪原料的种类

烹饪原料基础知识之烹饪原料的种类烹饪原料基础知识之烹饪原料的种类(一)根据烹饪原料的来源分类绝大多数的烹饪原料来源于植物界或动物界、少数来源于非生物界和经发酵形成的,因此可把烹饪原料分为下列四类:1.植物性烹饪原料(1)陆生植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有谷类、杂粮、薯类、豆类、糖类、植物油、蔬菜、果品、茶叶、咖啡、可可等。

(2)水生植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是海产类.如海带、鹿角菜、裙带菜、紫菜、石花菜等。

2.动物性烹饪原料(1)陆生动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有畜类、禽类、蛋类、奶类(2)水生动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有鱼类、虾类、贝类、蟹类、鳖类等。

3.非生物性烹饪原料在烹饪中所使用的非生物性原料主要有水、食盐、盐卤和某些食品添加剂等。

4.发酵烹饪原料有相当部分烹任原料是经发酵加工形成的,如酱、酱油、醋、酒、味精、酸菜、泡菜等等。

(二)根据烹饪原料生理生化特点分类根据烹饪原料的生理生化特点和品质特征不同,可以分为鲜活烹饪原料、生鲜烹饪原料和干燥烹饪原料三类:1.鲜活烹饪原料鲜活烹饪原科具有呼吸作用,如蔬菜、水果、鲜蛋和水产活品等。

蔬菜和水果呼吸作用的强弱与它门的生命活动及贮存性能有密切的关系。

2.生鲜烹饪原料生鲜烹饪原料—般是指含有多种酶类,但不具有呼吸作用的原料,如鲜畜肉、鲜禽肉、鲜奶和水产鲜品等等。

生鲜烹饪原料内部各种生化作用仍在不断进行,外界环境条件对它们的质量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3.干燥烹饪原料干燥烹饪原料含水量低,在干燥环境中贮存不容易变质,在潮湿环境中贮存则会吸湿受潮引起质量变化于燥烹饪原料主要包括如下两大类:(1)粮豆类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小米、大豆、绿豆、小豆等,它们收获后经晾晒或烘干。

其水分含量很低,呼吸作用十分微弱,可耐较时间例的贮存。

(2)干制品干制品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下列三类:①植物性原料干制品如粮食干制品、淀粉千制品、干菜、干果、茶叶、食糖、腐竹、花椒、大料和紫菜、海带等等。

(完整word版)《烹饪原料知识》简答题

(完整word版)《烹饪原料知识》简答题

(完整word版)《烹饪原料知识》简答题《烹饪原料知识》简答题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第二章谷物类原料第三章蔬菜类原料第四章畜禽类原料第五章水产品类原料第六章干货制品类原料第七章菌藻类原料第八章果品类原料第九章调味品类原料第十章佐助类原料第十一章地方名特原料及复合调味品原料1,烹饪原料分类的意义和方法?2,烹饪原料选择的意义和原则各是什么?3,烹饪原料品质鉴定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4,烹饪原料自身新陈代谢引起的质量变化?5,影响烹饪原料质量变化的外界因素有哪些?6,烹饪原料常用保管方法有哪些?7,简述低温保藏法的原理及注意点?8,烹饪原料感官鉴定方法有哪几种?分别举例说明?9,谷类原料在烹饪中的作用是什么?10,如何检验面粉的新鲜度?11,/大米和面粉的品质应从哪些方面来鉴别?12,粮食保管中应该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13,蔬菜的分类方法有哪些?14,蔬菜按照食用部位可分为哪几类?各举2例。

15,蔬菜类原料的烹饪应用是什么?16,蔬菜类原料的品质鉴定与保管各是什么?17,如何鉴别普通鸡的老嫩?18,用火腿制作菜肴忌讳哪些?19,影响畜禽类原料的品质鉴定与保管有哪些?20,家畜肉、家禽、家畜内脏的感官鉴定标准?P 97 21,简述畜禽肉在烹调中的应用。

22,简述鲜蛋的特点及应用?23,如何鉴别出用过瘦肉精的猪肉?24,如何保管家禽肉和鲜蛋?25,鱼类产生腥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去腥办法是什么?26,如何鉴别污染鱼类?27,鱼类制品如何分类?28,简述人造水产品的特点/29,水产品的保管方法及要求是什么?30,干货制品类原料的特点?31,鱼翅的品质鉴定是什么?32,干货制品类原料的保管是什么?33,简述菌藻类原料的组织结构。

34,果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哪些?35,什么是果脯,蜜饯?常见的有哪些?36,怎样鉴别果品类原料?37,怎样保管好果品类原料?38,调味品原料的分类和烹调应用?39,使用味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0,怎样鉴别食盐和味精的品质?41,食用油脂在烹调中的作用?42,淀粉在烹饪中的作用?43,如何鉴别食用油脂的品质?。

常见烹饪原料的基础知识

常见烹饪原料的基础知识
22
【食疗作用】
1.通肠导便,防治痔疮 菠菜含有大量的植物粗纤维,具 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利于排便,且能促进胰腺分泌, 帮助消化。对于痔疮、慢性胰腺炎、便秘、肛裂等病症有 治疗作用。
2.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 菠菜中所含的胡萝 卜素,在人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能维护正常视力和上皮细 胞的健康,增加预防传染病的能力,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菠菜中的草酸等
8
蔬菜类
《辞海》菜为蔬菜类植物的总称 古籍《尔雅》:凡草可食者,通名为疏 蔬菜是种植或采集的植物的叶、根、茎、
果或花 中国有蔬菜数百种,是世界上食用蔬菜品
种最多的国家
9
蔬菜类
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分为叶菜类、茎类、花菜、果类(瓜茄类、
鲜豆)、根菜、木本类、野菜和食用菌类。
4
植物性食物
包括谷类、豆类,主要 提供能量、蛋白质、碳 水化合物,蔬菜、水果 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很 低,含有大部分维生素 和矿物质
5
以动植物食物为原料制取的各种精 纯食品和制品
如酒、糖、罐头、油、 糕点、饮料等
这些食物因原料和加工 工艺不同,营养成分也 有差异
6
食物的营养价值
各种食物都具有特色,其营养价 值的高低是相对的。
7、芹菜
用于高血压、血管硬化、神经 衰弱、月经不调等症状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P(生物 类黄酮),具有降低毛细血管 通透性、加强维生素C的作用, 饮鲜芹菜汁有助于防治高血压。
34
营养成分:每100g鲜菜含碳 水化合物3g,蛋白质2.2g,脂 肪0.3g,VA240国际单 位,VB10.03mg, VB20.03mg,VC10mg, 钙170mg,磷34mg,铁 0.5mg。叶片中VP的含量很 高。我国大多数地区主要食用 叶柄,实际上叶片中所含的营 养物质比叶柄要高得多。

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一、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烹饪原料:是指以烹饪加工制作各种菜点得原材料。

烹饪原料要求:无毒、无害、有营养值、可以制作菜点材料。

烹饪原料中得营养素分为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两大类。

有机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蛋白质,维生素。

无机物质:无机盐、水。

1.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性原料中,以谷物类最为丰富,蔬菜水果忠含量也较多。

动物性原料中含量则较少。

2.植物油的营养价值高于动物脂。

脂肪在常温下一般有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

(动物脂肪为固态,称为脂。

植物脂肪为液态,称为油)动物脂和植物油统称为油脂。

3.在烹饪原料忠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差别,动物性原料比植物性原料含量丰富,质量好。

膳食结构要讲究主、副食品的混合,粗细食物的搭配。

4.人体健康组织中存在的必须无机盐约有14种。

即:铁、锌、铜、碘、钴、锰、锢、镍、硒、锡、硅、铬、氟、钒。

人体缺乏这些必须无机盐会引起机体组织和生理上的异常。

如果摄取过量,也会影响健康。

动物性原料中主要有钙、磷、铁、锌等。

植物性原料中含有的无机盐种类多且全。

5.维生素是生物体维持生长和进行正常代谢时不可缺少的,存在于食物中的一些水分子微量有机化合物,是重要的营养素。

烹饪原料中维生素约有30多种。

溶解性不同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族、C。

各种维生素大多存在于植物性原料中,如糖食的谷皮、新鲜水果、蔬菜。

动物性原料中含量较少,一般以动物的内脏及蛋。

乳中较多。

二、烹饪原料的分类:按原料的性质分类:可分为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和人工合成原料。

按加工与否分类:可分为鲜活原料、干货原料和复制品原料。

按烹饪运用分类:可分为主料、辅料和作料。

按原料的商品种类分类:可分为谷物、蔬菜、果品、肉类及肉制品、蛋奶、水产品、干货制品和调味品等。

黄色食品:含糖,热量素食品。

红色食品:含蛋白质、构成素食品。

保全素食品(又称绿色食品,含维生素和叶绿素)三、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别一些假冒伪劣、鱼目混球的原料流入市场,不仅影响菜点的制作质量,还会对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烹饪原料知识

烹饪原料知识
①中菜讲究选料,要根据菜点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原料。由于同一种原料可以有多种品种,其品质特点就会有差异,只有对其进行品质鉴定,才能优胜劣汰选用优质原料,以保证菜点质量。
②通过对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定,可以根据原料的品质情况,扬长避短,使原料既能物尽其用,又能因材施艺。
烹饪原料知识
烹饪原料知识的概念:
是研究常用烹饪原料的自然属性和它在烹饪中旅游服务的一门学科,是中餐烹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烹饪原料知识的研究内容:
烹饪原料的产地、上市季节、外形、结构、品质特点、营养价值、用途、品质鉴定及主要原料的保管方法。
我国烹饪原料的特点:
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品质优良1、碳水化合物2、脂肪3、蛋白质4、维生素5、无机盐水
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是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但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供给,故称为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的多少,是衡量脂肪营养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志。
蛋白质
蛋白质是氨基酸分子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目前从蛋白质中分离出来的氨基酸大约有20多种,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
蛋白质又有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之分。
保全素食品(又称绿色食品,主要含维生素和叶绿素)
三、学习烹饪原料知识的方法(想要学习更多家常菜品可以关注:爱乐家庭厨艺生活馆)
找规律
抓特点
强记忆
善运用
烹饪原料的选择
一、选料的意义
1、使原料在烹饪中得到合理的使用,有效地发挥其使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2、为菜点制作提供合适的原料,保证基本质量。
3、促进烹饪技术的全面发展和逐步完善,使食品制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第二节烹饪原料的选择
(1)国内采取的一些分类方法
按原料性质:植物性、动物性、矿物性、人工合成

第一章_烹饪原料基础知识讲解

第一章_烹饪原料基础知识讲解
3.生物学方面 包括微生物和鼠虫的作用,其中微生物的危害
较大。
二 、烹饪原料中常用的保管方法
• (一) 低温保藏法: 是指低于常温、在15度以 下环境中保藏原料的方法。
• (1)冷却保藏:是指将原料置于0~10度尚不能 结冰的环境中保藏。主要适合于蔬菜、水果、鲜 蛋、牛奶等原料的保藏及鲜肉鲜鱼的短时间保藏
富,质量好。
(四)维生素
维生素是生物体维持生长和进行正常代谢时不可缺少的、 存在于食物中的一些小分子微量有机化合物,是重要的营养素。
按其溶解性不同可将它们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两大类 。
(五)无机盐
无机盐也称矿物质,生物体中的元素除去碳、氢、氧和氮四 种外,其他元素可统称为无机盐。
人体健康组织中存在的必需无机盐约有14种,即铁、锌、 铜、碘、钴、锰、钼、镍、硒、锡、硅、铬、氟、钒。
第一章 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第一节 烹饪原料的化学成分与分类
一、烹饪原料的概念与化学成分
烹饪原料:是指用以烹饪加工制作各种菜点的原材料。
烹饪原料要求: 无毒、无害、有营养价值、可以制作菜点的材料。
能够供给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和能量的化学成分 称为营养素。
烹饪原料中的营养素包括: 碳水化合物、脂肪、 蛋白质、维生素、 无机盐和水。
(2)烹饪原料品质的好坏与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有着 极为密切的关系。
二、烹饪原料品质鉴别的依据和标准
名称
主要介绍
原料固有的品质 是由原料的品种和产地所决定的
原料的纯度和 原料的成熟度应恰到好处,其品质才好 成熟度
原料的新鲜度 鉴别原料品质优劣最重要最基本的标准
原料的清洁卫生 原料必须符合食用卫生的要求
• (2)冷冻保藏:是将原料置于冰点以下的低温 中,使原料中大部分水冷结成冰后再以0度以下的 低温进行储存保藏。适用于肉类、禽类、鱼类等 原料较长期的保藏。

烹饪食材的原料基础知识有什么

烹饪食材的原料基础知识有什么

烹饪食材的原料基础知识有什么对于烹饪在生活中是经常都会运用到的,而食材就是烹饪的原料了,那么知道了烹饪方法后对于烹饪原料的基本知识认识了多少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烹饪原料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烹饪原料基础知识:烹饪食材原料的粗加工方法一、蔬菜原料的粗加工1、叶菜类的初步处理(1)选择整理市场上供应的蔬菜,虽然都整齐新鲜,但购进后,由于供、购过程,或经挤压和磨擦,所以初加工时,一定要先认真选择整理,如有杂物(细草、虫卵)、烂叶等一定除净;有些蔬菜,还要去掉老叶、老茎、老根等。

(2)洗涤处理叶类菜经选择后,要进行洗涤。

根据不同的情况,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洗涤主要有清水洗、冲、浸、漂、刷等。

一般常用的有:(3)冷水洗涤主要用于较新鲜整齐的叶菜类。

洗涤时,先用冷水浸泡一会儿,使附在原料表面或叶中的灰尘、污物回软,再进行洗涤。

(4)盐水洗涤主要用于容易附有虫卵的叶菜类原料。

将叶菜类用水量2一3%的食盐溶解后浸泡片刻(约5一10分钟),使虫的吸盘收缩,浮于水面,便于清除。

(5)高锰酸钾溶液洗涤主要用于生食菜肴的原料(或不经加热直接入馔的原料),如生菜、青瓜等,洗涤时,先放入水量0·03%高锰酸钾溶解,再将原料洗净后泡5分钟左右;这样,可以起到杀死细菌的作用。

2、根茎菜类的初步处理有些根、茎类的蔬菜带有老根、老茎或粗纤维的外皮,在初步整理时应该除去,如马铃薯、芋头要刮去外皮;竹笋、茭白要去掉硬根、老皮;西芹要刮削去粗纤维的外皮等。

这些原料经刮削处理后,还要洗涤,一般用清水洗净即可。

但这些原料有些含有多少不等的鞣质(单宁)、铁质(如木薯、马铃薯、茄子等),去皮后容易因氧化作用而变色,出现红色或紫色的现象。

所以,这类原料去皮后应立即洗涤,一时不用,可用清水浸泡,以防止变色。

3、花果类菜的初步处理花、果类菜的原料也很多,初步处理时主要是掐去老纤维,削去污斑,挖除蛀洞等。

二、肉类的粗加工猪、牛、羊的内脏、脚爪、尾及舌等各部分的洗涤工作很重要,因为这些原料大都肮脏、多脂,且有腥味,若不充分加以洗涤则无法食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污染的原料,会使人致病而危害健康,严重的会致人死亡。
以上凡是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且不易去除的原料,都不能用做烹饪原料,如腐 败变质的原料、劣质原料、病死动物原料、掺假有害原料、有毒害性原料、 被污染的原料等。
河豚鱼的有毒成分是河豚毒素,它是一种神 经毒,人食入豚毒0.5mg-3mg就能致死。河豚 的肝、脾、肾、卵巢、睾丸、眼球、皮肤及 血液均有毒。以卵、卵巢和肝脏最毒,肾、 血液、眼睛和皮肤次之。毒素耐热,100℃8 小时都不被破坏,120℃1小时才能破坏,盐 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 每年春季是河 豚鱼的产卵季节,这时鱼的毒性最强,所以 ,春天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发季节。我国《水 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鱼有 剧毒,不得流入市场。捕获的有毒鱼类,如 河豚鱼应拣出装箱,专门固定存放”,所以 ,河豚鱼还是不吃为好。仅有少数人是拼死 吃河豚,但多数人是因不认识河豚鱼而不小 心吃了引起中毒。
1、烹饪的定义 “烹”:先用热油略炒之后,再加入液体和调味品,搅
拌。 “饪”:熟食的通称。
烹饪是南宋以前食品加工制作技术的泛称,古 代厨务没有明显分工,厨师既管做菜,又管做饭, 还要酿酒、造酱、屠宰、储藏、采购和进行宴间服务。
烹调
(一)烹的作用 1、杀菌解毒,保障食用安全 许多食物尤其是蔬菜带有大量病原体、寄生虫卵及各种细菌,加热煮
四季豆中毒的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中毒症状主要为 胄肠炎表现,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污、排无脓血的水 样便。呕吐少则数次,多者可过10余次。多数中毒者有四 肢麻木,胃烧灼感、心慌和背疼等感觉。此外还有头晕、 头痛、胸闷、出冷汗和畏寒等神经系统症状。四季豆中毒 的病程较短,一般在1~2天内,甚至数小时内就可恢夏健 康。
熊掌、发菜都是名贵的烹饪原料,而今已退出了烹饪舞台,熊早已被列为刑法所 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2000年6月,发布了销售发菜的禁令,因为这类 原料的使用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
烹饪原料的新来源
2008年以来 国家卫生计生 委每年都会公 告批准新的食 品原料
•河豚鱼中毒有哪些症状? 河豚鱼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潜 伏期很短,短至10-30分钟,长至3-6小时发病。发病急,来势凶 猛。开始时手指、口唇、舌尖发麻或刺痛,然后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四肢麻木无力、身体摇摆、走路困难,严重者全身麻 痹瘫痪、有语言障碍、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中毒严重者 最后多死于呼吸衰竭。如果抢救不及时,中毒后最快的10分钟内 死亡,最迟4-6小时死亡。有报告显示,日本人河豚鱼中毒病死 率为61.5%。
误食河豚鱼中毒怎么办?
对于河豚鱼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发生中毒以后应立即将病人送往 医院抢救,尽快使毒物排出,并对症治疗。预防中毒的最有效方法是管 理部门严查,禁止零售河豚鱼,如果发现,将河豚鱼集中妥善处理。 因特殊情况需要加工食用的河豚鱼应在有条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 处理前必须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反复冲洗肌肉,洗净血污 ,加2%碳酸氢钠处理24小时,经检验鉴定合格后方可销售,其加工废弃 物应销毁。 当然,为了预防意外发生,人们还是不要抱着侥幸心理, 为了贪一时的口味享受而去吃河豚鱼。
烹饪原料
烹饪原料,是指能供烹饪使用的可食性原料。 既是烹饪的物质基础,也是烹饪诸要素的核心,
因为其它要素都要作用于它。
烹饪原料的分类
对烹饪原料的分类,有助于全面认识烹饪原料的性质和特点, 有助于合理利用烹饪原料。
分类方法
1、按原料来源分: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人 工合成原料
2料、配料、调料
4、按商品属性分:粮食类、蔬菜类、果品类、肉类、蛋类、乳 类、干货类、调味类
烹饪原料需具备以下特性
安全性:
原料使用的安全性是不容忽视的属性,它相对于营养价值,色泽和口味来
说更为重要,有些原料在良好的口味,色泽和外观形态的掩盖下,却潜伏着
巨大的危害,如:
原料自身固有的毒素(河豚毒素、鱼卡毒素、龙葵素、秋水仙素、贝类素) 传染性病毒(口蹄疫病毒、疯牛病毒)寄生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 猪廊虫和弓形虫)
经济性:
能够持续开发利用的食物资源才是具有经济价值的食物原材料。 审美性:
良好的口味, 美丽的外观形态和色泽,是人们食物审美评价的基础标 准,即能吃,而且还能得到良好的味觉,视觉和触觉的审美感观。
文化性: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地区的人,有着不同饮食习惯,形成了 绚丽多彩的饮食文化。
合法性:
河豚鱼加工是十分严格,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 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河豚吃之前用网兜将河豚网出来,用 小刀割去鱼鳍,切除鱼嘴,挖除鱼眼,剥去鱼皮,接着剖开鱼肚取出鱼 肠、肝脏、卵巢和肾等含剧毒的内脏,再把河豚的肉一小块一小块的放 进清水中将上面的毒汁漂洗干净。
四季豆因地区不同又称为梅豆角、芸扁豆等,是人们普遍爱 吃的蔬菜。但因烹调方法不当,食用四季豆中毒的事件时 有发生。四季豆中含有一种叫皂素的生物碱,这种物质对 消化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会引起胃肠道局部充血、肿 胀及出血性炎症。此外,皂素还能破坏红钿胞,引起溶血 症状。皂素主要在四季豆的外皮内,只要加热至100℃以 上,使四季豆彻底煮熟,就能破坏其毒性。
沸3~5分钟即可全部杀灭; 加热可分解某些食物中的有害物质,如大豆和鸡蛋中的抗胰蛋白酶、
杏仁中的氰化物等(一些植物的果实中含有少量以糖甙形式存在 的氰化物如樱、李、桃、杏、枇、杷、苹果等果仁中就含有这种 氰化物)。 2、分解养分,将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便于消化吸收 3、生成香气,增强饮食美感 (二)调的作用 1、除去异味 2、确定滋味 3、丰富色彩
四季豆中毒的处理方法如下:
(1)轻症中毒者,只须静卧休息,少量多次地饮服糖开水或浓茶水, 必要时可服镇静剂如安定、利眠宁等。
(2)中毒严重者,若呕吐不止,造成脱水,或有溶血表现,应及时送 医院治疗。
(3)民间方用甘草、绿豆适量煎汤当茶饮,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营养性:
人们饮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维持人体正常代谢足够数量和品种的营养物质, 维持人体代谢能量代谢物质转换,品种各异的原料所含有的营养素是碳水化合 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