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三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合集下载

碎部测量演示课件

碎部测量演示课件
21
第九章 碎部测量 9.2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一、碎部点的坐标计算
5、直角坐标法(支距法)
J
➢ 由角度和距离计算坐标,
A
是数字测图的基础。
J M
➢ A、B为坐标已知点,J
为待定碎部点,过J作垂 线JM垂直AB,则
➢ J点在AB左侧时的坐标
xyJJ xyM M S SM MJc JsioT T nA A s((B B 9 9 0 0))
0.07~0.1mm,并经过热定型处理。 ➢ 具有伸缩性小、无色透明、不怕潮湿等优点,便于使用和
保管。
6
第九章 碎部测量 9.1 碎部测图方法
一、传统测图 ➢ 测图前,要将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首先在图纸上精确绘
制直角坐标格网,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10×10cm方格网。 ➢ 坐标格网绘制可采用绘图仪、专用格网尺等工具进行。 ➢ 坐标格网绘制好后,必须进行检查,检查内容:
18
第九章 碎部测量 9.2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一、碎部点的坐标计算 3、量距法 (2)偏距法 ➢ 已知A、B坐标,已知边长BJ,AJ、BJ间夹角为直角,J点坐
标:
19
第九章 碎部测量 9.2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一、碎部点的坐标计算
3、量距法
JA
(3)插点法 :
S1
J1
S
JB
J2
S2
➢ 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碎部点,已测定其中两点位置时,可用 直线插点法,通过量取距离S1、S2…,以求得J1、J2 …坐标:
➢ 地貌测绘实质: ➢只要确定这些方向变化线和坡度变化线上的方向和 坡度变换点(地貌特征点或地性点)的平面位置和 高程,即反映出地貌的基本形态。
3

碎部点的测绘原理.

碎部点的测绘原理.

(四)地形图的等高距 等高距的选择与地面坡度有关,当基本等高距为0.5m时,高程注记点的 高程应注至厘米(cm);基本等高距大于0.5m时可注至分米(dm)。
第二节
(一)极坐标法 (二)角度交会法 (三)距离(边长)原理及方法
一、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测绘原理及方法
极坐标法测绘碎部点示意图
角度交会法测绘碎部点示意图
距离(边长)交会法测绘碎部点示意图 直角坐标法测绘碎部点示意图
二、碎部点的选择
地物和地貌特征点,亦即地物和地貌的方向转折点和坡度变化点。 (一)地物特征点的选择 地物特征点一般是选择地物轮廓线上的转折点、交叉点,河流和道路的 拐弯点,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 (二)地貌特征点的选择 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是地性线(亦称地貌结构线:它是地貌形态变化的 棱线,如山脊线、山谷线、倾斜变换线、方向变换线等,例如,山顶的最 高点,鞍部、山脊、山谷的地形变换点,山坡倾斜变换点,山脚地形变换 点处 。 (三)碎部点间和视距的最大长度 碎部点间距和视距的最大长度一般应符合表7-1的规定。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PPT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PPT

A
B
4、量距法
(1) 距离交会法 cosSA 2BSA 2JSB2J
2•SAB•SAJ
arccSoA 2 BsSA 2 JSB 2J
2•SAB•SAJ
x J x A S A J•c o s(T A B) y Jy A S A J•sin (T A B)
J
S AJ
T AJ
S AB
A
T AB
S BJ
r
式中:
TPJ r
A
r
S AJ
S PA
T PA
T PJ
P
r
arcsin
SAP SAJ
sin
TPJ TPA
SAPxAxP2yAyP2
TPA
arctan
yA xA
yP xP
小结
极坐标法(重点) 直角坐标法 方向交会法 量距法 方向距离交会法
思考
当J点在AB的 左侧时,则
x J x M S M J•c o s (T A B 9 0) y J y M S M J•s in (T A B 9 0)
当J点在AB的 右侧时,则
x J x M S M J•c o s (T A B 9 0) y J y M S M J•s in (T A B 9 0)
B
4、量距法
(2) 偏距法
SAJ SA2 BSB2J
arcsin(SBJ/SAB)
S AJ
T AJ
S AB
A
T AB
J
S BJ
B
若J在AB左侧,则 若J在AB右侧,则
x J x A S A J•c o s(T A B ) y Jy A S A J•sin (T A B)

测量和选择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测量和选择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2
一、测量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1.极坐标法
2021/6/5
3
2.方向交会法
2021/6/5
4
3.距离坐标法
2021/6/5
5
4.直角坐标法
2021/6/5
6
5.方向距离交会法
2021/6/5
7
6.RTK-GPS法
2021/6/5
8
二、碎部点的选择
1.地物特征点的选择
地物特征点主要是地物轮廓的转折点,如房屋的 房角、围墙、道路、河岸线的转折点、交叉点、 电杆、独立树的中心点等。连接这些特征点,便 可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
测图比例尺
地形点最 大间距 m
最大视距m 主要地物点 次要地物、地形点
1:500
15
50(实量)
70
1:1000
30
80
120
1:2000
50
120
200
13
谢谢观看!
2)不能依比例表示的地物,在图上以相应的地物符号 表示在地物中心位置;
3)根据规定的比例尺,按规范和图式的要求综合取舍 ;
4)对于房屋,一般只测绘房屋的三个角或相邻的两角
顶并量取房屋宽度,按几何关系用作图方法画出轮廓线 ;
5)对于圆形建筑物,测定中心位置并量半径后作图绘 出;或在外廓测定三点,然后用作图法定出圆心作圆;
2021/6/5
6)对于公路,应实测两侧边线,而大路或小路可只测
其一侧的边线,另一侧边线可按量得的路宽绘出;对于 道路转折处的圆曲线边线,应至少测定三点(起10 点、终
2.地貌特征点的选择
地貌特征点就是地面坡度及方向变化点,应选 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顶、鞍部、山脊(线) 、山谷(线)、山坡、山脚等坡度变化及方向变 化处。根据这些特征点的高程勾绘等高线,即 可将地貌在图上表示出来。

碎部点的测绘原理.

碎部点的测绘原理.

碎部点的测绘原理及方法
一、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测绘原理及方法
极坐标法测绘碎部点示意图
角度交会法测绘碎部点示意图
距离(边长)交会法测绘碎部点示意图 直角坐标法测绘碎部点示意图
二、碎部点的选择
地物和地貌特征点,亦即地物和地貌的方向转折点和坡度变化点。 (一)地物特征点的选择 地物特征点一般是选择地物轮廓线上的转折点、交叉点,河流和道路的 拐弯点,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 (二)地貌特征点的选择 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是地性线(亦称地貌结构线:它是地貌形态变化的 棱线,如山脊线、山谷线、倾斜变换线、方向变换线等,例如,山顶的最 高点,鞍部、山脊、山谷的地形变换点,山坡倾斜变换点,山脚地形变换 点处 。 (三)碎部点间和视距的最大长度 碎部点间距和视距的最大长度一般应符合表7-1的规定。
第二节碎部点的测绘原理及方法一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测绘原理及方法一极坐标法二角度交会法三距离边长交会法四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测绘碎部点示意图角度交会法测绘碎部点示意图距离边长交会法测绘碎部点示意图直角坐标法测绘碎部点示意图地物和地貌特征点亦即地物和地貌的方向转折点和坡度变化点
第二节
(一)极坐标法 (二)角度交会法 (三)距离(边长)交会法 (四)直角坐标法
(四)地形图的等高距 等高距的选择与地面坡度有关,当基本等高距为0.5m时,高程注记点的 高程应注至厘米(cm);基本等高距大于0

三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专题培训课件

三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专题培训课件
测站定向后,观测测站点至碎部点的方向和斜距,并直接计 算碎部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NO
A
0
S0
x
P y
x xp S0x cos0 y yp S0y sin0
O O
O
4 / 18
极坐标法
1位置碎部点坐标计算:
x xp S1 Sl01cos 01 y yp S1 Sl01sin 01
11 / 18
量距法
2偏距法:
SAJ
S2 AB
SB2J


arcsinSBJ SAB
3插点法:
J
S AJ

A) yJ yA SAJsi nA(B)
A
S1
J1
B
J2
S
S2
s(xBxA)2(yByA)2
x1 y1

xJ xM SMJco sA(B90) yJ yM SMJsi nA(B90)
16 / 18
本堂小结
J(x,y )
极坐标法(角度+距离)
S1S

S 2 x
A
y
S1
S2
B
方向交会法(角度+角度) 量距法(距离+距离)
方向距离交会法(角度+距离) 直角坐标法(距离+距离)
sin03


arctanl3 S3

x xp
S42
l2 4
cos4

arctSla44n
y yp
S42
l2 4
sin4

arctSla44n
5 / 18
极坐标法
距离 角度
6 / 18

《碎部测量》PPT课件

《碎部测量》PPT课件

●测站A安置全站仪,后视B;
后视B
● A、B坐标和高程以及测站
数据预置于全站仪内。
9.4 电子全站 仪数字化测图
●测点P放置棱镜,对P点
进行坐标测量,全站仪
中 自动记录P点的三维坐
国 地

(测点代码须输入),
质 逐点观测。

学●将全站仪内数据文件输
信 工
入计算机,经测图软件 处理、编辑成数字化地
学 形图。
1. 测定地貌特征点 2. 连接地性线 3. 求等高线通过点 4. 连接等高线
梁新美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内插等高线通过点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信 工 学 院
2022/2/17
梁新美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h=2m
A点高程:21.2m,B点高程:27.6m
中 d0=48mm



大 学
h1 h0
信 工
d1 d0
900

国 地
800




700
工 学
800
院 2022/2/17
900
梁新美
1000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3、 展绘控制点
将图幅内所有控制点展
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
右侧以分数形式注明点
中 国
号及高程。最后用比例
地 质
尺量出各招邻控制点之
大 间的距离,与相应的实

地距离比较,其差值不
信 工
应超过图上0.3mm。
◆人工编辑
梁新美
显示屏 软盘 打印机 绘图仪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9.2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当J点在AB的 右侧时,则
xJ xM SMJ cos(TAB 90 )
yJ yM SMJ sin(TAB 90 )
3、方向交会法
(1) 前方交会
xJ xA S AJ cos AJ yJ y A S AJ sin AJ
式中:
yJ yA S AJ sin(TAB )
若J在AB右侧,则
xJ xA S AJ cos(TAB )
yJ yA S AJ sin(TAB )
4、量距法
(3) 插点法
JA
S1
S
J1
JB
S2
J2
S ( xB x A ) 2 ( y B y A ) 2
A
J


B
4、量距法
(1) 距离交会法
2 2 2 S AB S AJ S BJ cos 2 S AB S AJ
J
S AJ
TAJ
S BJ
2 2 2 S AB S AJ S BJ arccos 2 S AB S S AJ cos(TAB )
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青年教师讲课竞赛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讲 课 人:**
2015年8月1日
主要内容
极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 方向交会法
量距法 方向距离交会法
碎部测量: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
位置和高程,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 特征点(碎部点)
地物特征点:轮廓点和中心点 地貌特征点:方向和坡度变化点 碎部测量的实质:测绘地物和地貌碎部点的平面位置 和高程。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1、极坐标法
3
T2 P
1 S2
02 l2
4
(3) 2位置(棱镜位置)碎部点坐标计算:
x xp (S2 l2 ) • cosT2 y yp (S2 l2 ) • sin T2
1、极坐标法
T3 P
S3
3
l3
1 02
4
(4) 3位置(棱镜位置)碎部点坐标计算:
x xp
S32
l32
• cos(T3
J
S AJ TAJ
SBJ
S AB
A
TAB
B
若J在AB左侧,则 若J在AB右侧,则
xJ xA SAJ • cos(TAB )
yJ yA SAJ • sin(TAB )
xJ xA SAJ • cos(TAB ) yJ yA SAJ • sin(TAB )
4、量距法
(3) 插点法 JA
arctan l3 ) S3
y yp
S32
l32
• sin(T3
arctan l3 ) S3
1、极坐标法
T4 P
3
1 02
S4
l4
4
(5) 4位置(棱镜位置)碎部点坐标计算:
x xp y yp
S42
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 cos(T4
arctan
l4 S4
)
S42
l42
• sin(T4
arctan
当J点在AB的 右侧时,则
xJ xM SMJ • cos(TAB 90 )
yJ yM SMJ • sin(TAB 90 )
J MB
3、方向交会法
(1) 前方交会
xJ y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极坐标法
距离 角度
6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1 极坐标法 2 方向交会法 3 量距法 4 方向距离交会法 5 直角坐标法
7
方向交会法
实际测量中当有部分碎部点不能测距时,可利用方 向交会法(测角)计算碎部点的坐标。方向交会法分为 两个测站的前方交会,以及一个测站观测方向和一个已 知方向的交会两种。
1距离交会法:
S
2 AJ
S
2 AB
SBJ
2SAJ SAB
2 arccos
L(L S AJ
S BJ S AB
)
L12(SAJSBJSAB)
S AJ
A xA,yA S AB
J
S BJ
BxB,yB
xJ xA SAJco sA(B) yJ yA SAJsi nA(B)
11
量距法
2偏距法:
J
1前方交会:
AJ AB SAJSAB•sisni(n)
α A
β B
XJXASAJ •coA s J YJYASAJ •sinAJ
8
方向交会法
2一个测站观测方向与一个已 知方向的交会:
AJPABPJ
APJarctyxppa nxyaaPJ
SAPyP yA2 xP xA2
SAJ
SAP
sinAPJ • sinAJP
15
直角坐标法
当已知点与待测点既不 可测距也不可测角时,可由
J向AB作垂线JM,量取距离S AM
和 S MJ ,并由此计算J点坐标。
AB arctayxBBnxyAA
xM xA SAM cosAB yM yA SAM sinAB
J
S MJ
A S AM
M
B
xJ xM SMJcosA(B9 0) yJ yM SMJsinA(B9 0)
xJ xA SAJ •cosAJ yJ yA SAJ •sinAJ
AB
A
S AJ
(xA、yA )
S AP
AJP
J
APPJJ
B P (xP、yP )
xJ (L1LA L2LP)/LL 1 yJ (M1LA M2LP)/L L
MLL211xyJJsscLM iio1nns1LPPALAJJBALM 2LLLPAL2LPLMMPL121MxxP2A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王增利
南京林业大学测绘工程系
1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1 极坐标法 2 方向交会法 3 量距法 4 方向距离交会法 5 直角坐标法
2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1 极坐标法 2 方向交会法 3 量距法 4 方向距离交会法 5 直角坐标法
3
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即在已知坐标的测站点(P)上安置全站仪,在
xJ xM SMJcosA( B9 0) yJ yM SMJsinA( B9 0)
16
本堂小结
J(x,y )
极坐标法(角度+距离)
S1S
S 2 x
A
y
S1
S2
B
方向交会法(角度+角度) 量距法(距离+距离)
方向距离交会法(角度+距离) 直角坐标法(距离+距离)
17
课后思考题
➢ 计算碎部点坐标至少需要几个已知条件? ➢ 每种方法适用于那种情况?
参考文献: 1 豪司布兰德的辅助记号,黄佐庭. 测绘通报, 1959, 05, 07
18
s s2 s
s s2 s
(xB
xA )
(yB yA)
12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1 极坐标法 2 方向交会法 3 量距法 4 方向距离交会法 5 直角坐标法
13
方向距离交会法
有时无法在一个点同时 观测角度和距离。此时可以 在一个点观测距离,另一点 测量角度。
S AP (xAxP )2 (yAyP )2
测站点P
3
1 O2
S
4
3位置碎部点坐标计算:
4位置碎部点坐标计算:
x xp S32 S0l32• cos0 3 arctanSl33
y yp
S32
S0l2• 3
sin03
arctanl3 S3
x xp
S42
l2 4
•cos4
arctSla44n
y yp
S42
l2 4
•sin4
arctSla44n
测站定向后,观测测站点至碎部点的方向和斜距,并直接计 算碎部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NO
A
0
S0
x
P y
x xp S0x• cos0 y yp S0y• sin0
O O
O
4
极坐标法
1位置碎部点坐标计算:
x xp S1 Sl01•cos 01 y yp S1 Sl01•sin 01
2位置碎部点坐标计算:
xxp S2 l2 •cos2 yyp S2 l2 •sin2
SAJ
S2 AB
SB2J
arcsinSBJ SAB
3插点法:
J
S AJ
A
B
xJ xA SAJco sA(B) yJ yA SAJsi nA(B)
A
S1
J1
B
J2
S
S2
s(xBxA)2(yByA)2
x1 y1
xA yA
s1 s s1 s
(xB (yB
x
A
)
y A )
x2 y2
xA yA
L2M1 L1yP L2yA
M2xyJJcoLM s11ALBLAALM 22LPLP
9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1 极坐标法 2 方向交会法 3 量距法 4 方向距离交会法 5 直角坐标法
10
量距法
部分碎部点受到条件限 制,无法直接观测角度,则 可根据周围已知点通过丈量 距离计算碎部点的坐标。
PA
arctyxgAA
yP xP
PJ PA
r arcsiSSAAnJP( sin) AJ (PJr)
S AJ
A
J
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J
P
x xA S co(sAPJJ r) y yA S si(nPAJJ r)
14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1 极坐标法 2 方向交会法 3 量距法 4 方向距离交会法 5 直角坐标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