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公开课)
2023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
202X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老师应当具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教案,书写一节课的教学思想,它起着指导和统领教学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成效。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1教学目标在读、议、演中知道课文,在浏览中积存语言。
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由于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照纪律的孩子教学准备:闹钟一只教学进程1 让学生两手前平举,坚持站好一分钟,再请同学们坐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2、好,时间已到,谈谈你们的感受好吗?3、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4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能够说很短。
在某种情形下,要掌控安排好一分钟也是很不容易的5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一分钟》(板书课题)。
请大家齐读课题。
谁愿意说一说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6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现在还是个谜,为了掀开这个答案,我们快来读读课文吧!二朗诵知道课文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是啊,可怜的元元只晚起来一分钟,就迟到了20分钟,多难为情啊!你能找到他难为情的语句吗?用“——”把它画出来。
请看图,哪个小朋友是元元,用手指给同桌看。
你能为大家表演这种表情吗?3、此时此刻的元元,内心一定非常后悔。
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4、元元后悔什么呢?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落后教室才后悔的?请大家读1—4自然段,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同桌合作交换。
(三)实践活动、深入感悟1 那么,一分钟究竟有多重要呢?下面我们亲身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能做什么,好不好?第一组学生读书;第二组学生写字;第三组学生口算;第四组学生绘画。
一分钟过后交换汇报。
2你知道一分钟还能做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人们驾驶着汽车一分钟可以行驶11公里,印刷厂的工人叔叔借助先进的机器,一分钟可以印刷133张报纸,在北方农民伯伯能用收割机一分钟完成一百平方的麦地收割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最后一分钟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
最后一分钟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最后一分钟》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等。
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1.出示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文中插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刻,有谁知道?2.据生回答随机追问:你是根据图中的哪些景物判断出来的?引导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说说对香港的一些了解。
3.揭示课题。
这幅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
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中华民族圆了一个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团聚梦,也是我们十多亿中华儿女无比激动振奋的日子。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让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钟》。
(板书课题:最后一分钟)4.提出学习目标(1)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这篇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难读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4)课外资料收集展示(5)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课(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要求: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别人在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
(小组内完成)1.这节课,我学会了硝烟、骨髓等词语,理解了叩问、脊梁等词语的意思。
2.我会用其中的一些词语造句。
3.我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我知道了诗歌的内容。
(二)、学文悟情展示。
1.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2.品读诗歌1.2小节,激发情感。
生1:第一小节作者把香港当作久别重逢的亲人,用拟人的写法表现出香港就要回归祖国时所有中国人都在满怀激情地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精选6篇)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精选6篇)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精选6篇)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懂诗歌,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历史,香港回归时的情景以及香港回归后的繁荣景象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1997年的7月1日,当第一朵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紫荆花即将扎根在深深的祖国大地上的时候,13亿中国人民的心沸腾了。
这节课我们学习24课《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板书课题)2、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生: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1997年7月1日0时0分。
师:这一分钟有着什么特殊含义?生:这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庄严时刻。
师: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分钟,应该怎样读课题?(激动地)齐读我们永远也不能忘怀这历史性的“最后一分钟”,让我们深情地读———————《最后一分钟》。
3、过渡:诵读诗歌与作者心灵相约,查阅资料读懂诗句深刻含义,感受诗歌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二、初读感知1、师:请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诗,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做到有感情朗读。
通读全文后,想一想:这首诗一共分为了几节?每一节主要讲了什么?2、交流讨论:(全诗有4个小节,分别是等待回归、升旗仪式、回顾历史和展望未来。
)三、品读感悟(一)等待回归1、引入:午夜,世界的目光聚集香港,无数颗心都在期待着最后一分钟的到来,一分钟,最后一分钟,香港这位历经沧伤的孩子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
此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就让我们走进第一小节。
(板书:等待)教师提醒学生读书要留有痕迹,一边读一边想,动笔划一划,可以抓住一些词语来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最后一分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一分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心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优美词句。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词句。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一分钟”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997年7月1日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吗?生:香港回归祖国。
师: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分钟》就是讲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时刻。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2.自读课文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生:(自读课文)3.交流讨论师:同学们,你们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我觉得课文中的“一分钟”非常重要,它代表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关键时刻。
生2:课文中的语言很优美,比如“东方之珠”、“紫荆花”等词语,让我感受到了香港的美丽和祖国的繁荣。
师:很好,同学们都提到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的内容。
4.分析课文师:请同学们分段落朗读课文,并简要概括每段的意思。
生1:第一段写的是回归仪式的准备工作。
生2:第二段写的是回归仪式正式开始。
生3:第三段写的是回归仪式结束,香港回归祖国。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好。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词句。
5.学习生字词和优美词句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文,我们一起学习生字词。
(师生共同学习生字词)师:下面我们来积累一些优美词句。
(师生共同积累优美词句)6.朗读展示师: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朗读展示。
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生:(分组朗读展示)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时刻。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生1: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公开课教案和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公然课教课设计和板书设计课前准备:采集与诗歌内容有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 , 如香港的风土人情 , 地理环境 , 回归时的情形等。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一同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犯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相互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能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2、指名读诗,读后评论能否正确流畅,相机落实解说词语:风雨归途(风雨中一路走来,风雨中回来)扣问 ( 什么是扣咨询问的程度同样吗?请你用上这个词来谈谈)脊梁(代指节气时令)顷刻(换词)一缕硝烟(注意缕的读音和意思)铸进换词悄悄落地多音字意思含露、礼炮2、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从中你领会到如何的感情。
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同议论议论。
议论沟通做符号4、相互沟通:认识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5、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 ,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感情 ?三、领会诗歌内容第1 节,想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全部中国人的感情是如何的 ?( 激动非常的。
) 读出这类感情。
朗诵第 2 节自己读读,你发现了什么什么特色?有好多个“是” ,从中你领会到什么?朗诵,注意读出节奏不一样来。
第三节,你读读发现了自己有什么不懂??联合当时的场景,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此刻他们是什么心情?朗诵训练!第 4 节,想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 ?我们应当带着如何的感情来读 ?( 急迫、期望。
)让学生在朗诵中感悟,在谈领会中认识诗歌内容。
四、总结升华1、练习朗诵诗歌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当你看到这一幕最想对谁说些什么?五、部署作业阅读香港被占的历史,香港回归的过程,香港回归后的现状。
风雨归途万众欢跃最后一分钟回想历史爱国情深展望将来。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优秀8篇)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优秀8篇)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的五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文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难点体会四次“最后一分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1、交接仪式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有关香港过去、现在及交接仪式的相关信息。
四、教学过程(一)看图交流,揭题1、交流香港的有关信息2、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同学们,请仔细看这幅图,你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特殊的时刻吗?3、教师激情揭题:是的,这个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
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大地四处开放;这一刻,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这一刻,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解决字词障碍,了解诗歌内容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由提出困难,共同解决。
3、再读诗歌,思考一个问题: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随机板书)(三)品读诗歌,体会、激发情感1、师:诗歌的大概内容同学们都已有所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地品味这“最后一分钟”。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几次提到“最后一分钟”?第一处“最后一分钟”1、指名读第一小节2、师:同学们,在第一小节中躲着一种修辞手法,你能把它找出来吗?(生:拟人)那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说一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
3、齐读第一小节第二处“最后一分钟”1、师: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学生接说:激动、自豪)。
请大家读一读第二小节,边读边体会这一份激动和自豪。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3、师:看着同学们这么认真地读着,老师相信你们的体会肯定也到位了。
24《最后一分钟》教案设计
24*最后一分钟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对于诗歌教学, 于漪曾说: “要反复读, 把无声的文学变成有声的语言, 读出感情, 读出气势, 如出自己之口, 如出自己之心。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 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教学中, 以读贯穿全文, 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 走进诗歌意境, 感悟本文主题思想。
教学中, 处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一次次深入心灵的朗诵中, 使学生真正领略到了香港回归祖国那一时刻——最后一分钟到来前、到来时、到来后的激动与自豪。
从而让学生在锻炼语文能力的同时, 受到情感的熏陶。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 (1)查找有关香港的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做到读通、读顺、读出感情。
(2)小组内分工, 查找有关香港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解题激趣1.展示香港美景的图片, 播放歌曲《东方之珠》。
2.情景导学: 小河弯弯向南流, 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那里有颗“东方之珠”——香港。
根据你课前查找的有关香港的资料, 你能用一句话简单介绍香港吗?(学生交流:香港是“购物天堂”, 香港是“美食天地”……)3.这颗美丽的“东方之珠”却被英国殖民者霸占了, 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今天, 让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夜晚那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钟”。
(板书课文题目: 最后一分钟)4.解题: 通过预习, 同学们知道这“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这一分钟有着什么特殊含义?(预设: 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1997年7月1日0时0分。
这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庄严时刻。
)过渡: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这历史性的“最后一分钟”, 让我们深情地读——最后一分钟。
设计意图: 开课简单明了, 用图片和歌曲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使学生对香港产生亲近感;解析课文题目, 了解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公开课)
24《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借助材料读懂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自主发现,初步感知诗歌的表现手法,积累语言形式。
教学重点:读懂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学流程:课前预热:1、回顾本单元课文特点及学习方法。
师:我们在七单元已经学了三篇课文了,他们都是关于哪方面内容的?学习这样的历史性比较强的课文,当时我们主要是怎么来学习这三篇课文的呢?2、观看影片,了解历史,做情感铺垫。
师:上课前我想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影片。
(生观看影片)一、揭示课题,初读感知。
1、从1840年开始,古老中国就堕入了近代的屈辱史,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也和这段历史有关。
(生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这最后一分钟指的是什么时候?这篇课文的体裁是——诗歌(板:现代诗歌)是的,而且还是一首现代的新诗,和古诗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自由体分行,但它并不是随意的口语,而是精心锤炼,自然明快,琅琅上口,适合朗读。
1.自主朗读诗歌。
师:让我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歌。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交流初步感受。
师:读完诗歌之后请你说说你的感受。
你认为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请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学生板书)二、读准词语,提炼问题1.读准第一组词语,读准音。
(叩问悄然旗杆刹那骨髓)3、读懂第二组词语,提炼相互矛盾的问题。
(欢腾一寂静痛苦一欢乐午夜一清晨)师:到诗中找出这3 组词语所在的诗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问题?(预设学生问题:万众欢腾又怎么会寂静?百年的痛苦又何来欢乐?既是午夜,又怎会是清晨?)三、自读自悟,小组讨论。
1、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2、小组讨论学习:选一个最感兴趣的话题,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历史背景,谈谈自已的感受。
四、聚焦画面,精读感悟。
预设交流点之一:感受“痛苦与欢乐”(学生自由发言,大屏幕显示第三节)1、读出痛苦。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正文第一篇:《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教学人】海阳一小黄彩虹【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景再现,酝酿情感1.师简笔画“紫荆花”,由“紫荆花”联想到香港及三年级学过的有关香港的文章——《东方之珠》。
2.用一个词来形容“紫荆花”,出示:()的紫荆花3.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997年的7月1日,当第一朵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紫荆花即将扎根在深深的祖国大地上的时候,13亿中国人民的心沸腾了,是呀,被英国殖民者侵占了百余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了,这一难忘的历史时刻,怎不叫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分呢?酸楚的往事、屈辱的历史、不屈的抗争都凝固成一片激情洋溢的诗篇——《最后一分钟》。
(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二、自读诗歌,感知内容在这最后一分钟里,亿万中国人内心是怎样的?想到了什么?请你自读诗歌。
三、诵读诗歌指名读诗,边读边指导字音。
四、品味诗句,领悟情感1.带着兴奋的心情朗读第一小节。
解释“叩问”的意思。
(指名读、齐读)2.激动泪(1)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凝聚着156年的等待的最后一分钟里,你的脑海里出现什么画面?(2)这里“旗帜”、“旗杆”分别代表什么?我们看见过无数次升旗,而这一刻的升旗仪式让你有什么不同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自读、分男女读。
(3)在这一片寂静中,人们流下的是怎样的泪水?让我们带着这份激动齐读第二小节。
3.屈辱泪(1)生默读第3小节,画出不懂的诗句。
(2)质疑(师梳理问题:①“虎门硝烟”指什么?②“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9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指什么?③为什么说“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④“我看见”是真的看见吗?)(3)“这一滴泪珠”与上小节的“泪水”所包含的感情相同吗?这又是什么样的泪?(4)出示香港屈辱史资料,谈读后感,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最后一分钟》一等奖说课稿
《最后一分钟》一等奖说课稿1、《最后一分钟》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最后一分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该单元以“振兴中华、勿忘国耻”为主题展开。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前的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曾经让千万中国人激情澎湃。
用这首充满激情的诗,表达了全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强烈,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当中。
二、说教法、学法“三分诗,七分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
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本课是阅读课,我准备安排一课时进行教学。
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高年级学生的特征,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并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由于本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强烈,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因为学生对香港回归、虎门硝烟这些历史事件不是很熟悉,理解诗歌内容还有一定的难度,我将本课教学难点确定为: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环节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开场播放歌曲《东方之珠》,把学生带到创设的情境当中,音乐既渲染了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接着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1997年6月30日,是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盼着一个庄严时刻。
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两国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了150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中国人都急切盼望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10篇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10篇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析】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曾经让千万中国人激情澎湃。
作者用这首充满激情的诗,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全诗共有4个小节。
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
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
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设计理念】“三分诗,七分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
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再现香港回归时的动人场景;然后交流感受,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感悟香港回归祖国那一时刻中国人内心的激动与自豪;最后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抑扬顿挫地朗读,读出全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历史,香港回归时的情景以及香港回归后的繁荣景象等。
《最后一分钟》教案设计及反思
《最后一分钟》教案设计及反思《最后一分钟》教案设计及反思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后一分钟》教案设计及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文中插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刻,有谁知道?2、据生回答随机追问:你是根据图中的哪些景物判断出来的?引导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说说对香港的一些了解。
3、揭示课题。
这幅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
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中华民族圆了一个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团聚梦,也是我们十多亿中华儿女无比激动振奋的日子。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让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钟》。
(板书课题:最后一分钟)4、有感情地读课题。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是诗句。
想一想: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2、扫清字词障碍。
认读生字词,注意多音字“悄然落地”的“悄”字。
3、指名分小节读诗,读后师生评价。
4、交流讨论:你觉得这是“的最后一分钟”?学生根据初读感知,发表各自的见解,如:令人难忘、欢欣鼓舞、振奋人心等。
三、品读诗歌1、2小节,激发情感。
1、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这位历经沧桑的儿子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刻是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1、2节,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反馈交流各自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最后一分钟》优秀教案
《最后一分钟》优秀教案《最后一分钟》优秀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后一分钟》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最后一分钟》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文中插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刻,有谁知道? 2、据生回答随机追问:你是根据图中的哪些景物判断出来的?引导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说说对香港的一些了解。
3、揭示课题。
这幅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
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中华民族圆了一个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团聚梦,也是我们十多亿中华儿女无比激动振奋的日子。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让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钟》。
(板书课题:最后一分钟) 4、有感情地读课题。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是诗句。
想一想: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 2、扫清字词障碍。
认读生字词,注意多音字“悄然落地”的“悄”字。
3、指名分小节读诗,读后师生评价。
4、交流讨论:你觉得这是“的最后一分钟”?学生根据初读感知,发表各自的见解,如:令人难忘、欢欣鼓舞、振奋人心等。
三、品读诗歌1、2小节,激发情感。
1、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这位历经沧桑的儿子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刻是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1、2节,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反馈交流各自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最后一分钟》教案
《最后一分钟》教案教案:《最后一分钟》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最后一分钟》这篇短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相关词汇及短语;2.通过阅读并分析短文的结构及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使用文章中的词汇和短语;2.能够理解并运用短文中的相关信息完成练习;3.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三、教学过程:Step 1: 预习导入 (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型;2.提问:你们平常会进入到“最后一分钟”的状态吗?一般在什么时候?为什么?Step 2: 阅读理解 (10分钟)1.让学生快速阅读短文《最后一分钟》,了解文章大意;2.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并回答一些问题:(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2)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谁?(3)他们在面对什么问题?他们是如何解决的?(4)你认为这个问题对他们的生活有何影响?Step 3: 词汇和短语 (15分钟)1.教师给出短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记录在笔记本上;2.教师带领学生读出这些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并与学生一起完成相关练习;3.逐个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给同伴听,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4.让学生互相出示自己的笔记本,进行对照核对,确保他们正确理解并记录相关词汇和短语;Step 4: 分析短文结构 (10分钟)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短文的结构,包括开头、事件发展和结尾;3.引导学生从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整个文章的信息;4.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讲解,指导他们正确理解短文的结构;Step 5: 阅读训练 (15分钟)1.教师设计相关的阅读练习,例如填空、选择和问答等;2.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然后与同桌讨论并核对答案;3.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正确答案,解释练习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Step 6: 拓展活动 (15分钟)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短文中提供的信息,编写一个类似的故事;2.让学生分组朗读自己编写的故事,并互相评价;3.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辅助绘制插图;4.部分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对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建议;Step 7: 总结反思 (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相关词汇、短语和阅读技巧;2.鼓励学生分享从阅读中的收获和体会;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四、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生活中是否经常进入“最后一分钟”的状态,并阐述对此问题的反思。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指导学生学
通过布置预习任务和课堂提问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 力。
提供学习资源
推荐相关书籍、文章和影视作 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
进深度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在线教学平台
利用PPT展示文本内容、图片和视频,增强 视觉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在线互动、讨论和 作业提交,方便师生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
实物展示
情境模拟
展示与“最后一分钟”相关的实物或模型 ,如钟表、沙漏等,增强学生对时间的感 知。
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模拟或角色扮演,让他 们亲身体验“最后一分钟”的情感和情境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观察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 度、注意力、互动等,以评估学生的 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默读、小组讨论等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 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语言,培养学 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的民族 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高他 们的综合素质。
02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环节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最后一分钟》的主题,激 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课文讲解
总结词:深入理解
详细描述: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情感和语言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内容。
课堂活动
总结词:互动参与
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教案三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对香港有什么了解吗?谈谈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学生从“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香港回归历程”、“香港被割让的历史”等,从而加深对香港的了解。
三、品读课文1.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2.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四、指导学生朗读“三分诗,七分读”。
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一节之内诗词句间的停顿。
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是教学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四、课时准备:1课时五、教学过程(—)谈话交流:同学们,请回想一下我们三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它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呢?(香港是东方的明珠) 出示课件:香港风光图片及中国地图,了解香港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曾经隶属于广东省。
然而它却曾经被帝国主义列强占据了长达150年之久。
这是为什么呢?你们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吗?(二)展示资料1、割让历史:出示课件:三个不平等条约。
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鸦片加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被长期割让给英国。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三篇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三篇篇一学习目的1.认识5个生字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课前准备搜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 H.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娇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顶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初读感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尴尬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相互检查,或老师指名读.◆查字典或联络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相互交流.◆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讨论交流◆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习题.◆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领会诗歌内容◆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读第⑵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诵第⑵3节.(骄傲、激动、喜悦.)◆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迫、盼望.)◆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总结归纳升华◆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布置作业浏览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篇二教学目的1.认识 5 个生字。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精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
精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黑板、粉笔;
3. 教学辅助材料:《最后一分钟》故事文本;
4. 学生练册。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
1. 利用图片或短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思考与时间管理相关的话题,如“你在研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时间不够用的情况?你是如何处理的?”等。
步骤二:阅读理解
1. 让学生阅读故事文本《最后一分钟》;
2. 分配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阅读理解题;
3. 让学生互相交流答案,然后进行答案讲解。
步骤三:写作实践
1. 提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写一个类似故事的结局或变化的情节;
3. 学生自由发挥,用他们创造的情节进行写作;
4. 学生互相交流他们的写作结果,并提供建议和反馈。
步骤四:总结和展示
1. 请几个学生展示他们的写作成果;
2.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研究内容,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四、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惯;
2. 给学生布置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作文,让他们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五、课堂评价
1.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主动性、思考能力以及课堂表现来评价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以上是《最后一分钟》精彩教学设计的大纲,希望能帮助您顺利完成课程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借助材料读懂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自主发现,初步感知诗歌的表现手法,积累语言形式。
教学重点:
读懂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学流程:
课前预热:
1、回顾本单元课文特点及学习方法。
师:我们在七单元已经学了三篇课文了,他们都是关于哪方面内容的?学习这样的历史性比较强的课文,当时我们主要是怎么来学习这三篇课文的呢?
2、观看影片,了解历史,做情感铺垫。
师:上课前我想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影片。
(生观看影片)
一、揭示课题,初读感知。
1、从1840年开始,古老中国就堕入了近代的屈辱史,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也和这段历史有关。
(生齐读课题。
)
2、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这最后一分钟指的是什么时候?这篇课文的体裁是——诗歌(板:现代诗歌)是的,而且还是一首现代的新诗,和古诗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自由体分行,但它并不是随意的口语,而是精心锤炼,自然明快,琅琅上口,适合朗读。
1.自主朗读诗歌。
师:让我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歌。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交流初步感受。
师:读完诗歌之后请你说说你的感受。
你认为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请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学生板书)
二、读准词语,提炼问题
1.读准第一组词语,读准音。
(叩问悄然旗杆刹那骨髓)
3、读懂第二组词语,提炼相互矛盾的问题。
(欢腾一寂静痛苦一欢乐午夜一清晨)
师:到诗中找出这3 组词语所在的诗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问题?(预设学生问题:万众欢腾又怎么会寂静?百年的痛苦又何来欢乐?既是午夜,又怎会是清晨?)
三、自读自悟,小组讨论。
1、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2、小组讨论学习:选一个最感兴趣的话题,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历史背景,谈谈自已的感受。
四、聚焦画面,精读感悟。
预设交流点之一:感受“痛苦与欢乐”(学生自由发言,大屏幕显示第三节)
1、读出痛苦。
(1)圈点历史事件,感受百年屈辱。
关于这段历史,老师收集了一段资料,请看——(课件不平等条约)
师:看到这些,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的心情怎么样?(
(2)反刍诗歌语言,读出百感交集。
师:帝国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所以作者说——是啊,这段历史是沧桑的一百年,也是屈辱的一百年。
这种切肤之痛犹如刀子划破我们的皮肤,穿过我们的血肉,扎进我们骨髓。
所以那最后一分钟,作者看见——
2,读出欢乐。
师:此刻,伴随着发黄的条约悄然落地,百年的屈辱、百年的痛苦终于画上了句号。
你的心情又如何?
师:旧中国无能,丢失了香港;新中国强大,收回了香港。
看——
师:痛苦的泪为屈辱的过去而流啊,欢乐的泪为富强的今天流淌!这一滴泪里暗藏的是一颗——(爱国的心)。
它的分量有多重啊,竟能使大海沸腾!
3、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
从这一节中,你知道香港的沦陷和哪些历史事件有关?你是从哪些字词中捕捉到这些历史事件的?
(2)师小结:这是诗歌的一大特点,它用最凝练、最概括的语言,展现出丰富的内容,表达出浓烈的情感。
(板书:语言凝练、感情浓烈)
预设交流点之二:体会“欢腾与寂静”。
(学生自由交流,大屏幕显示第二节)
1、读出画面。
师:同学们,最后一分钟,看不见,摸不着,但作者却把它写成了——(旗帜、旗杆,天空
和土地、寂静和嘴唇)
师:这既是现场情景的真实描写,又是夸张的强调。
强调什么呢?(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师:是啊,作者用一组排比,将“虚”的写为“实”的,这样的写作手法就叫化虚为实,是诗歌的又一大特点。
在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场景中,我们可以无限想象,激动、自豪的意味有多浓!来,谁来读。
2、凝成诗句。
师:同学们,想见证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吗?
师:在你的眼里,这最后一分钟又是什么呢?是绽放的礼花?是欢庆的锣鼓?你能学着用诗的语言写一句吗?拿起笔,请写在第二小节后面。
(生交流)
预设交流点之三:解读“午夜与清晨”(学生自由发言,大屏幕显示第四小节)
1、读清“最后一分钟”。
师:这午夜和清晨仅仅是指时间吗?
师:告别午夜,迎来清晨,让我们带着对香港的美好未来的深深祝福,一起再来读读这节诗。
六、回扣课题,升华情感。
1、回扣“最后一分钟”
师:这就是万众欢腾,寂静等待的——
这就是承载着香港百年痛苦和欢乐的——
这就是连接着香港的午夜与清晨的——
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愤恨,所有的激动,在些时此刻都化为一股浓浓的爱国情。
(板书:爱国情)
2、感情升华
师:我们永远也忘不了那百年的耻辱,永远也忘不了那刻骨铭心的最后一分钟,在12月1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大声地对自己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课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