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题报告

课题:《以文本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的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研究进度的加快,国家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更多的政策和支持投入到教育中去。教育政策的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每所学校对于教育的理解和研究都进一步提升和加强了。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课程研究的能力和意识,具有课程设计和创新精神同时对于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灵活运用。语文这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主要考察教师对于文章和文字理解程度,只有理解深刻了才能对该课题进行研究。《语文课程标准》也很重视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怎样较好的处理好将创新性教学方式贯穿于课堂这个问题,优秀老师的细节处理,调控手段,值得我们借鉴,但我想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反思,实践总结还有不断的自我学习来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后期问题处理上还存在不足:

1、教师对于学习方法指导意识淡薄,缺乏创新教学理念;

2、强调接受性学习,忽视探究性学习;

3、对于针对性问题的课程设计能力较差;

4、对于问题不能在短时间内处理掉,容易给学生留下隐患导致越学习越迷

糊的恶性循环当中。

这些问题都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针对于语文学科提出了语文学科微型课题的研究。本研究的重要探讨问题是教师如何转变教学思维方式,掌握教学技巧,如何使教案部分创新出新的微课题内容。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语文学科微型课题的研究,让每一位教师具有微课题研究的能力,同时能够很好的快速的解决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2、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实践,教师探索出能够针对问题而设计的微型课堂,短平快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及时发现缺口,及时将知识的缺口补充上,有效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三、研究方法

课题组成员安排2-3人(以学校的骨干教师为主,确定一位课题主持人),研究流程是按照发现问题,提出研究和方法,总结教学结论。

1、真实课堂调研法

实际的去教室的课堂中去做体验和调查,教室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并且对于课堂上学生的问题是如何进行解决的,后期进行沟通研究方案。

2、行动研究法

3、几个教师一个组,分别对课堂上的一些问题进行课堂研究,并提出各自的教案和教学设计进行探讨研究,最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最终确定一个方案来进行真实课堂的运用并总结问题反馈问题。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四、研究的实施

(一)单元整体教学法

单元整体教学法是以教材自身编排的单元内容为整体,通盘考虑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强调突出每种课型(讲读课、阅读课、独立阅读课和基础训练)的特点和作用,使学生把在讲读课中获得的读写知识,运用到阅读课和独立阅读课中去,使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以切实提高。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要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

1、视单元为整体进行备课。教学之前,应从全册教学总目标出发,通览全组教材,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它在本册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本单元训练重点在各篇课文中的教学要求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2、弄清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各类课文的特点,设计好教学结构。教学时,既要注意全书读写训练项目之间的横向联系,也要注意与前几章读写重点训练项目之间的纵向联系。做到前后的知识内容逐步深化,不断提高。

3、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语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一个单元各类课文的教学,

如果在学完之后不从整体上加以总结概括,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则是零散的。这不利于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功能。因此,应在教完一个单元的课文之后,以“读写例话”的内容为线索,复习该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加深印象,提高文章或语言运用的能力。

4、知识迁移,课外延伸,促进能力的全面提高。除在课内抓好各单元的读写重点训练外,还可开展丰富的学科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写作素材。

(二)变序教学法

这种教法不是按教材内容结构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解和分析,而是采用“切入式”、“逆推式”(倒置法)等变序形式教学。其特点是单刀直入、直奔文章的中心,克服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三)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专注力。

注意和兴趣是孪生姐妹,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兴奋中心,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和成才关系密切,兴趣对成才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大量事实都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丁肇中博士,诺贝尔奖得主,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的治学观点就是:兴趣重于天才。他12岁前,甚至还没有上过学,他的父母只是给他讲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牛顿等的故事,使他对科学产生了兴趣。他成功了,目前他正带领着600多名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进行一项试图揭开宇宙构造之谜的宏大试验。他告诫人们:“兴趣比天才更重要。”

小学生注意转移的能力还比较差,他们还不善于根据活动任务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件事情迅速地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课间活动后,他们思想还处于兴奋状态,还处于对课间活动的沉浸中,注意力还没转移到课堂内。因此,在课之初,有必要通过组织教学,使学生对音标间活动或前节课的印象淡薄下来,把注意力移到本课的学习上。

(四)明确教学目的

小学生入学后要经常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不但要明确每一学科的学习总任务,也要明确每一章节的学习任务,并随时让学生知道老师要求他注意什么,做什么,学生对学习目

的与意义的认识愈清楚,愈深刻,他们就愈能愈更注意的来对他们必须学习的功课。

(五)丰富教学内容

在讲述内容时,内容是否丰富,逻辑系统性怎样对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有重要意义。我们知道,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人们感兴趣的东西并不是完全不了解的东西,也不是完全熟知的东西。和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新东西,才使人感兴趣,容易引起注意,因此,我们的讲授必须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把新材料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中我们不能为了赶进度而不顾学生能否接受。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还没理解,就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弄懂所学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继续前进。在教学中,有的老师生怕学生不懂,不厌其烦地重复,讲的尽是学生已知的东西;有的教师讲授的内容超出学生所能接受的水平,学生不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找到根据,这些做法都无法使学生的注意,保持在所学的内容上,同时在讲课时,讲到重点、难点时,我们也要提醒学生去注意。以便更好的掌握重、难点。

1、抓住“好奇”,引起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尤其“好奇”。教师在上课时若能抓住学生好奇的特点,巧设悬念,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学习之中。

2、自编谜面,以趣激情。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编些谜面让学生猜,不但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3、利用音乐,创设氛围。旋律优美的乐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消除学习的紧张和疲劳。因此,恰当地利用音乐,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氛围,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4、在教学中注意精心锤炼课堂教学语言,力求生动、形象,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创造“动”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通过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播放录像、投影,演示实验等,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取得的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