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春季高考重点文言文句子翻译
天津春季高考语文文言文译文
文言文译文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劳烦您手下的人了。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
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把郑国当做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了。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
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季氏将伐颛臾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
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孔子说:“求!恐怕该责备你了。
那颛臾,从前先王让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
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高考文言文重点翻译句
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翻译:我因为遭遇危险,从小就遭受不幸。
2.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翻译:我因为遭遇危险,从小就遭受不幸,出生六个月时,慈爱的父亲就离我而去了。
3.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艰难困苦,痛苦不堪,繁霜覆盖了我的双鬓,潦倒的我又停止了喝酒。
4. 臣闻忠臣之事君,犹孝子之事父也。
翻译:我听说忠臣对待君主,就像孝子对待父亲一样。
5. 臣既已失职,义不容辞。
翻译:我已经失去了职责,义不容辞。
6. 臣虽才疏学浅,愿效犬马之劳,报答圣恩。
翻译:我虽然才能浅薄,学识有限,但愿意像犬马一样为您效力,报答您的恩情。
7.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耕种,只求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追求在诸侯之间出名。
8. 臣闻君命有所不受,愿以死报答圣恩。
翻译:我听说君主有命令有时不能接受,我愿意用生命来报答您的恩情。
9.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父指腹为婚,五岁丧父,舅父因疾卒,婚事遂辍。
翻译:我因为遭遇危险,从小就遭受不幸,出生六个月时,慈爱的父亲就离我而去了。
四岁时,舅舅指腹为婚,五岁时父亲去世,舅舅因病去世,婚事也就此中断。
10. 臣闻君命有所不受,愿以死报答圣恩。
臣虽才疏学浅,愿效犬马之劳,报答圣恩。
翻译:我听说君主有命令有时不能接受,我愿意用生命来报答您的恩情。
我虽然才能浅薄,学识有限,但愿意像犬马一样为您效力,报答您的恩情。
通过以上翻译,我们可以看到《陈情表》中诸葛亮对国家忠诚、孝顺父母的情感表达。
这篇文言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我们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和人物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春季高考文言文翻译
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的,就不敢在我面前说话了。
你们经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请你们从政),那么你们采用什么措施呢?"子路急忙回答道:"(一个拥有)千辆战车的中等国家,夹处在几个大国之间,别国把战争强加给它,上天又在兵灾之后降给它饥荒之灾,如果让我来治理这个国家,等到过了三年,可以使人民个个都有勇气,并且知道做人的道理。
"孔夫子微微地笑了。
(又问):"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来治理这个国家,等到过了三年,可以让这个国家的百姓富足。
至于如何搞好礼乐只能等待贤人君子来干。
"(孔子又问西华):"赤,你的志向如何?"(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够做好某件事情,但是我愿意学着做好某件事。
不论是诸候祭祀祖先的事,也不论是诸候会盟、朝见天子的事,我希望能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作赞礼和司仪的人。
"(孔子又问曾晢):"点,你的志向怎么样呢?"曾晢弹瑟的声音渐渐弱了下来,"铿"地一声停了。
他把瑟放下,挺腰直跪,回答孔子说:"我的志向跟他们三位说的不同。
"孔子问道:"有什么妨碍?不过成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啊!"曾晢回答说:"暮春的时候,夹衣已经穿得住了。
我愿意和五六个成年男子,六七个少年。
在沂水中洗澡。
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赞成曾晢的志向啊!"子路、冉求、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晢留在后面。
曾晢说:"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只不过是各自谈谈志向罢了。
山东春季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1、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②秦贪,负其强:倚仗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2、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②顾吾念之:只不过3、幸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②则幸得脱:侥幸③大王亦幸赦臣:幸好4、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接见,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拉,这里引申为调转5、徒①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慕君之高义也、徒以吾两人在也:只是6、孰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谁,哪一个②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7、传zhuàn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 chuán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8、闻①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名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听说9、从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相如从:跟从②臣从其计:听从10、欢①逆强秦之欢:欢心②绝秦赵之欢:友好,交好11、必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②王必无人、大王必欲急臣:如果《鸿门宴》(一)为人为刀姐,我为鱼肉动词,是,使子婴为相动词,做,担当,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军中无以为乐动词,做谁为大王为此计动词,出,制定且为之奈何动词,对付,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二)故故听之连词,所以君安与项伯有故形容词,旧时,此指交情故遣将守关者副词,特意(三)辞卮酒安足辞推辞,不接受未辞也告辞,辞别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四)幸妇女无所幸宠幸故幸来告良幸而《师说》(一)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名词)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求学,动词)3.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名词意动用法)4.吾师道也。
(学习,动词)5.齐师伐我。
《曹刿论战》(军队,名词)(二)传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动词)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动词)3.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
(解释经文的著作,名词)(三)惑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高考文言文及重点翻译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重点翻译:子曰:“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这段话主要阐述了孔子对学习的看法,以及对君子的要求。
首先,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知识并且经常复习,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在这里,“学”指的是学习知识,而“习”则是指复习。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复习巩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使知识成为自己的财富。
其次,孔子强调友谊的可贵。
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吗?在这里,“朋”指的是朋友。
孔子认为,朋友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友谊是一种宝贵的情感。
与朋友相聚,可以分享快乐,共同成长。
最后,孔子强调君子的修养。
他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在这里,“君子”指的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宽容、大度的品质,面对别人的误解和不了解,不生气、不怨恨,保持内心的平和。
综上所述,这段话体现了孔子对学习的重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君子的要求。
在当今社会,这段话依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我们应该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珍惜友谊,成为有担当、有修养的人。
以下是这段话的详细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1. 学而时习之:学习并且按时复习。
这里的“学”指的是学习知识,而“习”则是指复习。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复习巩固。
2. 不亦说乎:不是也很愉快吗?这里的“说”是通假字,通“悦”,表示愉快。
3. 有朋自远方来:有朋友从远方来。
语文高考文言文重点翻译
一、《学而》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解析:此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倡按时复习,以便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也提倡与朋友交往,分享快乐,以及面对他人误解时的宽容心态。
二、《为政》原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用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位于自己的位置,其他星星都围绕着它。
解析:此章强调为政者应以德行为本,以身作则,才能使国家安定、民众和睦。
三、《八佾》原文:佾者,礼也。
凡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翻译:佾,是礼仪。
大凡礼仪,不合礼的不要看,不合礼的不要听,不合礼的不要说,不合礼的不要做。
解析:此章强调礼仪的重要性,提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礼仪,做到言行一致。
四、《里仁》原文: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翻译:居住在有仁爱之心的地方才是美好的。
选择不居住在有仁爱之心的地方,怎么能够算是明智呢?解析:此章强调仁爱之心的重要性,提倡人们选择居住在有仁爱之心的地方,以便受到良好的熏陶。
五、《公冶长》原文:君子不器。
翻译:君子不拘泥于一种器物。
解析:此章强调君子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才能,不应局限于某一领域。
六、《雍也》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解析:此章强调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认为乐在其中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总结:《论语》中的这些重点章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准则。
通过对这些章节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儒家思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为成为有品德、有才能、有担当的人奠定基础。
上海2019年春考文言文翻译(附文中重点字词)
文言文(一)石有恒传①石有恒,字伯常,湖广黄梅人。
性高洁,以文章名。
万历三十四年,举于乡。
四十七年,始成进士。
与邹元标最善,尝持其书来东林,纳交于诸君子。
②初授浙江安知县,下车以避劳、邀利、畏祸三事自誓①,以程朱正学课士训民。
输运不任里甲,羡缗②,公贮之充运费。
督僮仆种园蔬,躬自灌溉,不用民一物。
士绅馈遗,悉辞不受。
岁灾,亲履荒瘠地,问民疾苦。
监司檄郡县遏籴③,抗议力争,出帑金市.粟,民赖以济。
调长兴县,再调常熟,长兴民吁请得留。
③时巨豪叶朗生、吴野樵等结岛寇为乱,剽掠无虚日。
抚按檄有恒讨之,有恒以隔属辞,不允,乃设方略擒其魁。
贼稍稍戢,而余众散处湖荡,伺间为出入。
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
④天启四年正月朔,城门夜启,贼突入。
有恒方正衣冠待漏,闻变,出立厅事。
贼露刃胁之,不为动,且叱曰:“草贼!敢叛天子杀王臣耶!”索印,不可。
强之行,不可。
以刀伤其长子,亦不顾。
贼拥之出仪门,有恒曰:“头可断,此限不可逾也。
”遂被害,血上喷,移时不仆.。
贼入暑搜其箧,粗葛二端、俸金二两而已,贼亦相顾惊叹。
事闻,赠太仆寺少卿,谥忠烈。
(节选自《东林列传》)【注】①自誓:发誓来告诫自己。
②缗:泛指钱。
③遏籴:禁止买米。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出帑金市.粟()(2)移时不仆.()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羡.缗,公贮之充运费()A.羡慕B.剩余C.丰裕D.丧失(2)伺间为出入()A.偶尔B.间谍C.机会D.小路17.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
B.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
C.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
D.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
18.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抚按檄有恒讨之,有恒以隔属辞,不允,乃设方略擒其魁。
19.根据第②段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高考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
高考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本文是关于高考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感谢您的阅读!高考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第一册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高考文言文重点翻译句子
高考文言文重点翻译句子高考文言文重点翻译句子高中重点古文句子翻译:1.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3.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4.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5.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形成无数山峰。
6.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7.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8.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一一为桃源中的人详细的说出他所听到的。
9.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原来所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
10.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11.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12.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越。
——抄完,跑者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13.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已经成年,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
14.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驱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名人和他们交游,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15.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高,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16.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17.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徙,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
人 的特殊句式
角 度
语意层面:语意通顺,语气
一致
翻译时难住你的地方,往往就是采分点。
02.学会抓得分点
强化得分意识 一个句子4分
①一词多义 ②古今异义 ③词类活用 ④通假字 ⑤偏义复词 ⑥重点虚词 ⑦文言句式 ⑧固定结构(句式/词语) ⑨单音节词
突破二 文言文翻译的采分点
文言文翻译作为一道主观题,在高考阅卷时,是按照每一句中的关键 得分点给分的。因此,翻译题得高分的关键是能够捕捉到句子中的有效采 分点。有时,所翻译的句子中会包含一些生僻的词语,这些生僻的词语一 般不会是得分点,因此翻译时不必在这些词语上耽搁过多时间。 采分点一 重要实词
04.掌握翻译方法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保留法 在文言文翻译中,原文的一些词语可以直接保留到译文中,不用翻译。
古今意义 例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同的词 译文: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人名、物名、地名、朝代、帝号、国号、官职、典章制度等。 专有名词 例句: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
句式类型: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译 文 :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璧盖上,晚上派人送给晋公 子。“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壶盛黄金,以餐 充之”,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加璧其上”省略介词“于” 。
文言文翻译的“尴尬”
1、该背的背了,该做的做了,提高不明显; 2、翻译总是拿不到高分,感觉白练了; 3、有的字明明认识,放到句子里却无法解释; 4、有的字压根就不认识; 5、有的字认识,意思也大概知道,但翻出来就是不得分 …… …… 空白——不够时间是最好的理由 对你有千言万语——但就是说不出口
高考重点文言文加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春考文言文
春考文言文1. 高考文言文原文与翻译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2. 高中部分有哪些高考必背的文言文高考必背古诗文目录(括号内的 ... 数字为必修课本的册数)一、古诗词部分:1. 氓(2)《诗经》2. 短歌行(2)曹操3. 归园田居(其一,2)陶渊明4. 蜀道难(3)李白5. 秋兴八首(其一,3)杜甫6. 咏怀古迹(其三,3)杜甫7. 登高(3)杜甫8.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4)李清照9.声声慢(寻寻觅觅,4)李清照1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辛弃疾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辛弃疾二、文言文部分: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1)《战国策》2.兰亭集序(全文,2)王羲之3.游褒禅山记(第三段,2)王安石4.赤壁赋(全文,2)苏轼5.寡人之于国也(全文,3)《孟子》6.劝学(全文,3)《荀子》7.过秦论(后三段,3)贾谊8.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部分,4)司马迁9.陈情表(全文,5)李密10.归去来兮辞并序(全文,5)陶渊明11.滕王阁序(2-3段,5)王勃3. 有什么关于高考语文“文言文”的辅导书文言文阅读是一个习惯的问题,看看古书,刚开始会觉得很晦涩,看多了其实常用的就那么些,而且文言文其实是古人的一种书面文体,实际使用的语言并不是文言文,因而就产生了固定的习惯用法与用词,至于辅导书,资料包确实不错,但是付出的时间成本很高,高中文言文学习手册高中文言文全解《高考文言文训练与应考指导》《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都比较有用,我个人建议,不必买什么书了,把之前做过的文言文题目全部搞懂,然后看几篇陌生的古文就可以了。
文言文高考常考字句翻译
一、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且按时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君子之风吗?”解析:此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待友谊和挫折的正确态度。
其中,“学而时习之”表达了学习应持之以恒,“有朋自远方来”体现了友谊的可贵,“人不知而不愠”则体现了君子的宽容大度。
二、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解析:此句强调了温故知新的重要性,即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新知识,还要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和巩固,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原文: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翻译:孟子说:“行善的人会得到众人的帮助,而行恶的人则会失去众人的支持。
”解析:此句阐述了道德品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其中,“得道多助”和“失道寡助”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道德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四、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在为人处世时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时是否诚信?传授知识时是否认真?”解析:此句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警醒,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五、原文:诸葛亮《出师表》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开创的事业尚未完成,却中途崩殂。
如今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已经疲弊,这确实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
”解析:此句反映了诸葛亮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表达了他对先帝事业的忠诚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其中,“创业未半”和“危急存亡之秋”分别从事业和时局两方面阐述了国家面临的困境。
通过对以上文言文常考字句的翻译及解析,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职教山东春考语文第二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师说知识点一、虚词1. 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2. 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 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3. 之(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4. 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5. 于(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6. 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二.实词1.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2)或师焉,或不焉。
春季高考必备文言文翻译
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译:这篇文言文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以下是全文的翻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这场好雨似乎知道什么时候是播种的季节,正当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它就降临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着春风悄悄地进入了夜晚,它悄无声息地滋润着万物。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田野间的小路被乌云笼罩,显得格外昏暗,而江面上的船只上的灯火却显得格外明亮。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第二天早上,你去看那被雨水滋润的红花湿润的地方,整个锦官城(成都)都将被盛开的花朵装点得如锦似绣。
这篇文言文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雨的及时和滋润万物的美好。
诗人通过对春雨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在翻译时,我们不仅要传达原文的字面意思,还要尽量保留原文的意境和情感。
1.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好雨:这场雨非常好,可能是指雨量适中、适时降临。
- 知时节:似乎知道什么时候是播种的季节。
- 当春乃发生:在春天降临的时候。
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随风:随着春风。
- 潜入夜:悄悄地进入了夜晚。
- 润物:滋润万物。
- 细无声:悄无声息。
3.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 云俱黑:乌云笼罩。
- 江船火独明:江面上的船只上的灯火显得格外明亮。
4.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晓:第二天早上。
- 红湿处:被雨水滋润的红花湿润的地方。
- 花重:花朵因为雨水而显得沉重。
- 锦官城:成都的古称,这里指整个城市。
- 如锦似绣:像锦缎和绣花一样美丽。
整篇翻译力求忠实于原文,同时使现代读者能够理解并感受到杜甫笔下的春雨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说》重点句子翻译练习1.《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诗经》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之情而写作的。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间的关系,弄通由古至今的变化规律,自成一家之见解。
3.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即使被千刀万剐,我难道会后悔吗?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杀,就像在九头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与杀死一只蝼蚁有什么区别呢?5.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所以,在地上划圈为牢,气节之士势必不肯进去;用木头削成狱吏,气节之士也认为不可受它审讯,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我虽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舍生就死,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7.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至于那些被义理所激发的人不这样,那是有不得已之处的。
8.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况且勇敢的人不必以死殉节,懦夫如果仰慕节义,哪里不能勉励自己呢?《劝学》重点句子翻译练习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师说》重点句子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出生比我早的人,他得知真理[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师;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以,无论高低贵贱,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通晓句读,不解决疑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了,大的方面却丢了,我没有看出他高明的地方[或我没有看出他是明智的呢]。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这类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么!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8.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不被时俗拘束,向我学习。
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石钟山记》重点句子翻译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3、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
4、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
5、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
6、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像音乐演奏起来一样。
7、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没有欺骗我啊!8、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9、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五人墓碑记》重点句子翻译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在这件事上的人。
2、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大凡富贵人家的子弟,意气豪放、志得意满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
5、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木匣装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
6、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7、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8、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
9、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鸿门宴》重点句子翻译1.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刘邦)现在进了关,没有掠取财物,没有宠幸妇女,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
2.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这个时候正跟随着刘邦。
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部告诉了(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跟从(刘邦)一起死。
”3.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
”刘邦说:“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他)比我大。
”4.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5.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
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6.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全部报告给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
不如趁机好好对待他。
”项羽答应了。
7.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
现在人家正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正是鱼肉,为什么告辞呢?《张衡传》重点句子翻译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却不就任。
3.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凭借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
4.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奇特,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5.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
6.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7.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这次没有应验。
8.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
9.宦官惧其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
10.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
1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
《廉颇蔺相如列传》重点句子翻译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想(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白白被欺骗;想不给,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衡量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来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3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秦王把璧给他,相如于是拿着和氏璧退了几步站住,靠着柱子,愤怒得头发竖直向上顶起了帽子。
4.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在朝廷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这是为什么呢?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
5.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秦王怕他撞碎了和氏璧,于是婉言道歉坚决请求,召唤有司查明地图,指点着说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都邑给赵国。
蔺相如估计秦王只是以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邑给赵国,实际上得不到。
6.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必定违背信约不补偿赵国城邑,于是让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着和氏璧,从小道逃走,把和氏璧送回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