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德育课程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根据《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旨在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的小学生。
二、课程设置1. 课程分类:德育校本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
(1)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素养、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2)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课程内容:(1)道德素养: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意识和行为。
(2)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习惯。
(3)心理健康: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4)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三、实施策略1. 整合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形成德育校本课程体系。
2. 课堂教学: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实现全科育人。
3. 主题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
4. 环境创设: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5. 家校共育: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德育工作。
四、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德育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工作落实。
2.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德育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确保课程质量和实施效果。
3. 师资保障: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
4. 经费保障:合理规划德育经费投入,保障德育校本课程顺利实施。
5. 评价与反馈: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价和反馈,推动德育工作持续改进。
五、预期成果5. 预期成果(1)学生层面:学生道德素养全面提升,行为习惯明显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有效关注,社会实践能力显著增强。
德育校本课程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2023年,我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道德品质为核心,积极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现将2023年度德育校本课程工作总结如下:一、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情况1. 制定德育校本课程方案本年度,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校本课程方案,明确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为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开发德育校本课程资源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结合社区资源,开发了一系列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如《校园美德故事》、《校园文明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等,丰富了德育校本课程内容。
3. 实施德育校本课程我们按照德育校本课程方案,有序开展课程实施,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家校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
二、德育校本课程成果1. 学生道德素养得到提高通过德育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在校园生活中表现出更加文明、礼貌、友善的行为。
2. 家校合作更加紧密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加强了家校联系,家长对学校的德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家校合作更加紧密。
3. 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升德育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德育校本课程展望1. 进一步丰富德育校本课程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丰富德育校本课程内容,开发更多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2. 加强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我们将继续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效果。
3. 深化家校合作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总之,2023年我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我们深知,德育工作任重道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2024年春季小学德育课程计划
2024年春季小学德育课程计划一、课程目标为了加强我校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文明习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特制定本课程计划。
二、课程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 学习国旗、国徽、国歌,了解其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 学习伟人传记,了解他们的爱国精神和伟大贡献。
2. 道德修养-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 学习传统美德,如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等。
- 学习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守时、整洁、节约等。
3. 法治教育- 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如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 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防范校园欺凌、防止性侵害等。
- 学习遵守公共秩序,如交通规则、公共场所规定等。
4. 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认识自己的情绪,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
- 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 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三、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 定期进行德育课程的考核,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课程安排- 每周一节德育课,共计16周,共计16课时。
- 每节课时40分钟,其中讲解20分钟,讨论和活动20分钟。
五、课程评价- 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等。
- 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检验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 学生的行为变化,观察他们在生活中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资源- 教材:《小学生德育教程》- 辅助材料:PPT、视频、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剧本等。
七、课程实施注意事项- 教师应具备专业的德育知识和教学能力,以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支持,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 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4.培养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关注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二、课程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讲述我国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利益着想的品质。
3.家庭美德教育:教育学生尊敬父母,关爱家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5.环保教育:教育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
6.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三、课程实施1.教学方式:采用讲座、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2.教学时间:每周安排一节德育课,每学期进行一次德育实践活动。
3.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以分数论英雄。
4.教师培训:加强对德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
四、课程保障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德育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2.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德育课程管理制度,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3.资源保障: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德育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4.质量保障: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确保德育课程取得实效。
五、课程评价1.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满意度。
2.教师评价:通过听课、评课、教学检查等方式,评价德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3.课程评价:结合学生、教师、家长等方面的意见,对德育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六、课程改进1.根据课程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学生需求。
2.加强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形成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3.积极探索德育课程改革,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心理素质和环保意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德育工作,为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幼儿园校本德育课程设计方案 幼儿园德育课程
幼儿园校本德育课程设计方案导言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德育课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德育课程,幼儿可以在早期就学习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制定一套符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的校本德育课程设计方案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德育课程的目标1. 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包括诚实、善良、守纪、自律等。
2. 培养幼儿的价值观,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关心社会。
3. 培养幼儿的自立自强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德育课程的内容1. 通过故事、情境游戏等形式,传授道德知识,引导幼儿明辨是非、懂得选择。
2. 通过观察、体验,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
3. 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 定期举办一些德育主题的活动,如主题演讲、德育教育周等,引导幼儿思考、交流。
三、德育课程的实施1. 设置固定的德育课程时间,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每周为幼儿设置一到两堂德育课程,时间不少于40分钟。
2. 选用适合幼儿的教材和教具,例如绘本、玩具、实物模型等,让幼儿通过各种视觉、听觉的方式更好地接受德育知识。
3. 鼓励教师利用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来渗透德育内容,让孩子们在游戏、饮食、卫生等方面都能体会到德育的意义。
4. 加强家园合作,将德育课程内容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德育课程的评估1. 制定具体的评估标准,评估德育课程的学习效果,内容包括道德行为、价值观形成、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2. 定期进行德育课程的评估,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3. 对于德育课程效果不明显的幼儿,要及时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德育课程中来。
五、德育课程的改进1. 定期召开德育课程教师培训,让教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
2. 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德育课程的实施方案,使之更好地贴合幼儿的实际需求。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实施德育校本课程,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
1.明确目标: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2.课程设置:德育校本课程包括道德修养、公民素质、礼仪礼节等内容,通过课堂教学、校内活动等形式进行教学和实践。
3.教学方式:德育校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并理解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
4.校本资源:学校应充分利用校本资源,例如道德模范、家长资源等,推动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和落实。
5.评价机制:德育校本课程的评价应以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为中心,通过日常观察、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6.监督与改进:学校领导及教师需要定期对德育校本课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综上所述,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应该以明确目标、科学课程设置、多样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资源、建立评价机制和监督改进为重点,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
第 1 页共 1 页。
德育校本课程案例
德育校本课程案例
以德育校本课程案例为题,列举如下:
1.校本课程《美德故事》:通过讲述各种充满正能量和道德价值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引导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物行为。
2.校本课程《公民责任教育》:通过开设公民责任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并承担起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校本课程《义务劳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义务劳动,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校本课程《礼仪教育》:通过教授礼仪知识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礼貌素养和自我修养。
5.校本课程《情绪管理与冲突解决》:通过教授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情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校本课程《诚信教育》:通过开设诚信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培养他们的诚实守信品质,增强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7.校本课程《友善校园》:通过推行友善校园计划,营造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的友善与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8.校本课程《思辨能力培养》:通过开展思辨课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
9.校本课程《自我管理与目标设定》:通过教授自我管理和目标设定
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10.校本课程《法律教育》:通过开设法律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律遵从意识。
德育校本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德育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德育校本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德育校本课程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德育校本课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身心健康、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 适应学校特色发展德育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特色制定的,能够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
通过课程实施,学校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德育校本课程为校园文化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通过课程活动,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德育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1. 注重课程内容的选择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1)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2)体现学校特色,发挥学校优势;(3)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遵循教育规律,注重课程的科学性。
2. 优化课程结构德育校本课程结构要科学合理,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活动课程等。
理论课程主要传授德育知识,实践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活动课程则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创新教学方法德育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一些建议:(1)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魅力;(2)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4)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4. 注重评价与反馈德育校本课程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课程学习中的需求和困惑,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校本德育课程教案
校本德育课程教案一、教案概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3.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4.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道德素养教育教学内容:讲解道德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分析道德行为与不道德行为的区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教学活动: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2. 第二章:尊重他人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分析尊重他人的表现,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活动:讨论、故事分享、情景剧等。
3. 第三章:团结协作教学内容:讲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分析团结协作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团队游戏、小组合作项目等。
4. 第四章:诚实守信教学内容:讲解诚实守信的意义,分析诚实守信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教学活动:讨论、故事分享、情景剧等。
5. 第五章:法制观念教育教学内容:讲解法制观念的重要性,分析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活动: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道德行为表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评价学生的道德素养。
3. 法律法规知识掌握: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测试,评价学生对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校本德育课程教材》2. 辅助材料:案例、故事、视频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六、教学时间每个章节安排2课时,共10课时。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道德观念和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2024年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国家,我们需要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公民。
因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24年的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校本德育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品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以适应21世纪要求的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方案内容1. 课程设置(1)德育校本课程将在每个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毕业。
(2)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围绕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教育和健康生活教育等方面展开,涵盖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
(3)课程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将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2. 教材选择(1)教材选择以本校编写或者修订的教材为主,力求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契合。
(2)教材内容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和社会实践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并能够体现国家核心价值观和学校办学理念。
3. 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来加深对德育的理解和认识。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教育软件等,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
4. 评价体系(1)建立科学和全面的评价体系,包括定期测验、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
(2)评价重视对学生实际行为和心理健康的评价,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5. 培训机制(1)要求学校建立和完善德育课程的培训机制,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进修机会。
(2)通过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的德育水平。
三、实施步骤1. 制定课程标准和教材(1)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主题德育校本课程
主题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道德品质,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引入校本课程。
本文将探讨主题德育校本课程的意义、设计和实施方法。
一、主题德育校本课程的意义主题德育校本课程是一种创新的德育教育方式,与传统的课程不同,它以特定主题为核心,融合多个学科内容,旨在通过具体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这种课程形式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定制化教育:主题德育校本课程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优势和需求,以及学校的特色和特殊要求,制定具体的德育目标和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合适的教育。
2. 跨学科整合:通过主题德育校本课程,学校可以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
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3. 实践与体验: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主题德育校本课程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德育的意义,从而形成持久的效果。
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主题德育校本课程的设计主题德育校本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定义主题:根据学校德育教育的实际需求,选择一个重要的主题作为课程的核心,比如道德品质、公民责任、自律能力等。
主题的选择应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并能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关联。
2. 制定目标: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德育方面取得的具体成长和发展。
目标要具体可行,并与学校制定的整体德育目标相一致。
3. 确定内容:根据主题和目标,选择相关的学科内容和资源,进行整合和排列组合,形成系统的课程内容。
内容应与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实际需求相匹配,可以包括课堂学习、实践活动、社区参与等。
4. 设计评价: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主题德育校本课程
主题德育校本课程
主题德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自主开发的一种德育课程。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主题德育校本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德育理论课程:介绍德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德育实践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 德育文化课程:通过开设文化课程,如传统文化、礼仪教育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4. 德育心理课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和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健康的心态。
主题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
学校需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家长需要给予关注和支持。
通过主题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校本课程设计
德育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德育的基本概念,掌握校本课程中德育的核心要点。
2. 学生能认识和描述德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学生能了解并阐述我国教育体系中德育的目标和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提升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德育知识,进行自我品德培养和提升。
3. 学生能运用沟通技巧,与他人建立良好的道德互动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学生认识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自觉遵循社会公德,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3. 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的德育活动,为创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德育校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但还需加强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引导。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具体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课本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德育基本概念:讲解德育的定义、目标、原则等,让学生对德育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教学内容:(1)德育的含义与目标(2)德育的基本原则(3)德育的方法与途径2. 校本课程德育要点:阐述校本课程中德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内容:(1)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2)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3)法制观念与道德规范3. 德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德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教学内容:(1)德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2)德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优秀德育典型的案例分析4. 我国教育体系中德育的目标和要求:介绍我国教育体系中德育的要求,指导学生遵循道德规范。
德育校本课程方案设计模板
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特制定本德育校本课程方案。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3.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1. 道德知识教育:包括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2. 道德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等美好情感;3. 道德行为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 道德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道德实践能力。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2.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3. 课程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
五、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具有权威性、实用性的德育教材;2. 教师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教学能力;3. 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等,开展德育实践活动;4. 校内资源:充分利用学校设施、场地等资源,开展德育活动。
1. 组织保障:成立德育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规划、实施与监督;2. 资金保障:设立德育校本课程专项经费,确保课程顺利实施;3. 效果保障: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七、课程特色1. 突出地方特色:结合我校地理位置、文化底蕴,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课程;2. 注重实践体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养;3. 强化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本德育校本课程方案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科学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校本德育课程教案
校本德育课程教案篇一:校本德育校本课程青春教育教学第一课时关于成长教学目标1、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困惑,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2、了解他人的困难,重新评价自我烦恼。
3、学会沟通与理解,做到与别人交谈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话语通顺完整,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重点1、正确认识、审视、评价自我。
2、能正确表达感受、心理和体会。
3、激发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感受、心理和体会。
主要教法活动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一、创造情景:“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这种生物叫做别人家的孩子??”这是当下特别火的一个帖子,几乎每个学生都曾经听父母说过类似的话,都遇见过被“别人家的孩子”比得抬不起头的情形,而且父母每次教育完后无一例外的一定会补上一句:“我都是为你好!”或“你怎么不听我的话?”你是不是也为父母、老师的唠叨而感到烦恼呢?是不是也为曾经努力,而父母、老师却不认同而感到苦闷呢?是不是也为你听话他们说你没主意,不听话他们说你不懂事而困惑呢?那么你又想不想知道他们又苦恼什么呢?二、讨论交流:播放影片《小孩不笨》(片段),请同学畅所欲言谈感想。
1、附《课堂反馈》,同学发言,全班交流。
2、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人物,都无可厚非,关键是你明白了这是一群可爱的少年成长中的困惑,这些烦恼仿佛就在眼前,就在我们身边或我们的成长中。
最可贵的是不仅能说出,而且能不断地审视和正确评价自我,这就是笑声中的烦恼,也是《小孩不笨》一片的艺术魅力。
3、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我们是否也有与片中Terry、selina、国彬、文福相似的经历呢?①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各组抽取一个题目。
②题目打在大屏幕上:(1)说说自己的烦恼(一组)。
(2)替朋友解脱烦恼(二组)。
(3)回首成长的烦恼。
(三、四组。
校本德育课程——同心协力(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校本德育课程——同心协力(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全国通用教学内容:本课为校本德育课程“同心协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团队协作的意义、团队协作的方法和技巧、团队协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团队协作对于个人和集体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团队中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使其能够为集体的利益和荣誉而努力奋斗。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团队协作的内涵和意义,认识到团队协作对于个人和集体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团队中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素材、团队协作游戏道具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团队协作游戏道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团队协作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协作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团队协作的理解和经验。
二、团队协作的意义1. 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团队协作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团队协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三、团队协作的方法和技巧1. 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团队协作的方法和技巧,如有效沟通、分工合作、相互支持等。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团队协作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困难。
四、团队协作游戏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协作的过程和成果。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收获。
五、团队协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团队协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学习、工作、家庭等。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团队协作的方法和技巧。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初中德育校本课程
初中德育校本课程一、引言初中德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德育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教育目标,自主开发的一门德育课程。
该课程旨在通过全面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德育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德育校本课程的设计应基于以下理念:1.以人为本:提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全面培养:德育校本课程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又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实践导向:通过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等形式,使学生能够把德育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升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4.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层次、分类别进行德育教育,注重个性化教育,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德育校本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3.1 德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初中德育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
2.社会公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关注培养学生的公德、礼貌、公益意识等。
3.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4.法律法规:普及国家法律法规知识,培养学生尊法守纪的意识,加深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5.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领域,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2 德育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德育校本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种:1.案例分析: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道德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辨别是非,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和体验道德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校本德育课程
禾丰镇初级中学德育校本课程纲要一、德育校本课程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中学德育大纲》、素质教育等有关要求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标准。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初中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在德育校本课程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德育工作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德育工作实效上有所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德育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主线,制订如下目标:1、德育校本课程管理目标: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1)德育工作系列化。
力求把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分解到年级,具体到学期与月,每月根据主题安排活动,形成系列,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2)德育管理人本化。
逐步建立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基本模式的亲情化、互动式、人本化的校园人际关系。
继续使用好《学生成长记录》。
《学生成长记录》使用合格率达100%。
(3)德育队伍专业化。
使年轻班主任教师100%的接受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培训,积极争取德育专职人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专业培训;力争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通过培训在全校培养一批德育工作带头人。
(4)德育评价科学化。
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双线”评价机制,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把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5)德育资源最优化。
利用好校内德育阵地(一报、一主、一室、板报宣传栏、校园文化长廊等),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积极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发挥德育基地的互补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禾丰镇初级中学德育校本课程纲要一、德育校本课程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中学德育大纲》、素质教育等有关要求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标准。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初中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在德育校本课程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德育工作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德育工作实效上有所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德育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主线,制订如下目标:1、德育校本课程管理目标: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1)德育工作系列化。
力求把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分解到年级,具体到学期与月,每月根据主题安排活动,形成系列,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2)德育管理人本化。
逐步建立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基本模式的亲情化、互动式、人本化的校园人际关系。
继续使用好《学生成长记录》。
《学生成长记录》使用合格率达100%。
(3)德育队伍专业化。
使年轻班主任教师100%的接受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培训,积极争取德育专职人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专业培训;力争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通过培训在全校培养一批德育工作带头人。
(4)德育评价科学化。
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双线”评价机制,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把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5)德育资源最优化。
利用好校内德育阵地(一报、一主、一室、板报宣传栏、校园文化长廊等),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积极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发挥德育基地的互补作用。
(6)德育效果最优化。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牢固树立“知荣明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合格率在98%以上,有效控制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2、德育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审美。
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以下素质的青少年:(1)、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2)、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
(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行为习惯文明,团结友爱,孝亲敬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4)、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观念;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5)、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6)、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初步了解党的基本知识,为将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三、德育校本课程的理念:1、坚持德育为首理念: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确保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
坚持德育为首、成才先成人。
2、坚持全员管理理念: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全员管理观念。
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形成人人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合力,特别要加强德、智、体、美、劳的整合互动。
3、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学生是德育主体的观念,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发展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坚持内化提高理念:德育工作应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最高境界是学生心灵的内化。
这一过程首先是严格制度管理,其次是在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亲身的学习、实践、体验,并经过多次反复,逐步内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德育校本课程类型:1、学习课程:时政课,校班会,学科渗透;2、专题课程:请名师、专家讲座;3、环境课程:校园、班级环境布置,校园、班级文化;4、活动课程:如艺术节、体育节、主题活动月、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节日庆祝会活动等;5、社会实践:社会考察与调查,军训等。
五、德育校本课程内容:1、政治思想教育2、行为养成教育3、道德品质教育4、民主法制教育5、心理健康教育6、社会实践教育六、德育校本课程实施原则:1、坚持正确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2、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知行统一原则;3、坚持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4、坚持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5、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6、坚持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7、坚持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原则。
七、各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一)初一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1、德育工作重点1)做好中小学德育的衔接工作;2)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学习和学会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注意起始年段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3)初步建立良好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风与班风;4)进行“五爱”教育、爱校教育、爱家教育和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教育;5)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教育,6)进行初步的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2、初一德育目标1)思想品德目标⑴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素质,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⑵初步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学习目的;⑶学习并继承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⑷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树立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的认识;⑸相信科学,拒绝迷信。
2)道德行为目标⑴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⑵培养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自觉意识;⑶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尊敬父母和长辈、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的观念;⑷勤俭节约,尊重劳动,爱惜劳动成果;⑸初步懂得责任和义务的内涵;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⑴认识并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⑵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⑶培养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⑷初步具有承受学习与生活上的挫折和压力的心理准备;⑸初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3、德育内容1)思想品德方面⑴加强和巩固“五爱”教育;⑵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⑶热爱和关心班集体的教育;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内容的教育;⑸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以及优良传统教育。
2)道德行为方面⑴校规校纪教育,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⑵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公物教育;⑶安全意识教育;⑷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规范教育;⑸敬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教育;⑹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教育。
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方面⑴进行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⑵正确认识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学中有关对元认知的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的内容;⑶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的培养;⑷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教育;⑸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的培养与教育。
(二)初二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1、德育工作重点巩固初一年级德育成果,根据初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与引导,平稳地向青春期过度,实现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转化,努力缩小差距,减少两极分化;巩固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的成果,进行初步的理想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2、德育目标1)思想品德目标⑴进一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素质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⑵具有初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知法、守法;⑶树立爱校、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刻苦学习的情感;⑷相信科学,拒绝迷信和陈规陋习,初步具有科教兴国意识;⑸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有积极向团组织靠拢的意识。
2)道德行为目标⑴养成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与行为习惯,继续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意识;⑵具有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意识;⑶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较为复杂的问题;⑷珍惜时间和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做到心中有他人,学会养成先人后己的好品质。
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⑴养成与巩固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⑵能够较正确地看待和评价自我和他人,具有初步的自我调控能力;⑶能够正确处理交友与学习的关系;⑷对异性交往有较为正确的态度;⑸进一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3、德育内容1)思想品德方面⑴继续加强“五爱”教育;⑵正确的学习态度教育;⑶知法、懂法、守法观念与意识的教育;⑷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⑸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学习与基本国情教育。
2)道德行为方面⑴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⑵从孝亲敬老到尊重、关心、爱护、帮助他人的教育;⑶保护环境意识与参与环保行动的教育;⑷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规范的教育;⑸能较好地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教育;⑹爱惜粮食的习惯养成教育;⑺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的培养教育;⑻艰苦奋斗传统教育。
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方面⑴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⑵关心心理成长历程,自觉塑造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⑶进一步了解“元认知”,并把它运用到塑造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自我监控和自我教育中;⑷在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中,正确理解父母亲的关爱,消除家庭教育中的逆反心理;⑸为人正直,诚实谦虚,发奋进取,戒骄戒躁,意志坚定等优良品质的养成教育。
(三)初三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1、德育工作重点巩固前两年的德育成果,根据初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面临的毕业、升学、就业压力进行教育与引导,开展知法、懂法、守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主的教育,进一步进行理想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2、德育目标1)思想品德目标⑴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常识;⑵热爱中国共产党,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⑶具有进一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懂法、守法;⑷由爱校、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出发,进而树立主人翁意识和民族责任心、自豪感,立志报效祖国;⑸有积极要求上进、争做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的意识。
2)道德行为目标⑴继续培养与巩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与行为习惯的意识,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⑵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⑶心中有他人和集体,能正确处理自我、他人与集体三者的关系;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努力学习,立志成材;⑸有自觉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