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环的局限性。

杜能环所考虑的在城市的周围都是农业用地,形成6个农业区,即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轮作式农业区、谷草式农业区、三圃式农业区和牧区或农畜饲养区。逆杜能环考虑在城市的周围,不仅仅有农业土地利用,同时有商业、住宅、工厂等其他土地利用,这样,在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形成同杜能环不同的模式,自城市向外分别为半工业化农业生产区、撂荒地或暂时农业区、兼业农区和较高级住宅区、

奶酪和谷物区、玉米种植和家禽饲养区。在杜能环中,农业生产者对土地的投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呈递减的趋势;在逆杜能环中,在距离城市较远的地区,农地难以转换为城市用地,因此对农地的投入较多,而从事相对集约度高的经营。

杜能环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考虑城市周围都是农业用地,而没有考虑城市周围的非农业用地,因而与现实不符。

2.右图为P 1、P 2和P 3三个企业的运费最低点,图中的圆为等费用线,如果第2个圆为临界等费用线,那么,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在哪?为什么?在图中画出

企业的最优区位。如果最外边的圆为临界等费用线,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又在哪?为什么?在图中画出企业的最优区位。

如果图中第2个圆为临界等费用线,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分别为P 1、P 2和P 3,因为三条临界等费用线没有相交,说明不存在那样的点,使得将三个企业集

中在该点带来的节约大于因离开运输费用最低点而增

加的运输费用。

如果最外边的圆为临界等费用线,三个企业的最

佳区位三个第3个圆相交的区域。因为,在这个区域

中,企业因集聚所带来的节约大于因离开运输费用最

低点而增加的运输费用。

1.

根据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和跨国公司区位论,论述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来看,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运费、劳动费和集聚因素。对于运费,韦伯更侧重考虑原料和制成品的重量。韦伯以后的经济学家对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进行了完善,增补了一些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1)产品与原料相比的可运输性,如果产品比原自由农作区 林业区

轮作式农业区

谷草式农业区 放牧区或家畜饲养区三圃式农业区 半工业化农业生产区 图1 杜能环 图2 逆杜能环

料易于运输,企业应放在原料地,否则,放在市场区;(2)原料和市场的分布状况,如果原料地分散,市场区集中,企业应放在市场区,否则,放在原料地;(3)信息的重要性程度,如果生产厂家需要与消费者保持密切接触,企业应放在市场区;(4)运费率,影响运费不仅是重量,还有运费率,因为制成品的运费率总是高于原料的运费率;(5)交通条件,道路网的分布情况,也会影响企业的分布。

从克里斯泰勒和廖什的中心地理论来看,影响工业区位的还有中心地等级。中心地的等级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种类的工业布局;中心地等级越低,吸引的工业越少。

从跨国公司区位选择来看,影响工业区位的有产品的生命周期、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区域基础。

2.区域专业化部门

区域专业化部门是指直接或间接为外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部门即为区域专业化部门。

3.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

2.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哪些部门可能成为区域N的专业化部门?哪些部门可能成为其主导产业?为什么?区域N处于哪个发展阶段?它的空间结构有何特征?

木材加工业、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为区域N的专业化部门,因为它们的区位商大于1,而电力工业的区位商虽然也大于1,但一般来说,电力工业属于基础设施部门,为区域内服务,因而不作为专业化部门。化学工业和汽车工业为主导专业化部门,因为其区位商大于2。

由于化学工业和汽车工业为主导专业化部门,因此该区域应处于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空间结构应为扩散—三元结构形成阶段,存在核心区、城乡边缘区和外围区,城市数量较多,大、中、小城市齐全,城市体系较为完善。

2.根据下表给出的数据,分析A、B、C、D四个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存在问题?若存在问题,属什么类型?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应选择何种区域开发模式?

A区域: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因为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的比值小于1,人均收入增长率与全国的比值小于1,说明该区域是一个贫困地区或萧条区。如果是贫困地区,应选择增长极开发模式,如果是萧条区,应选择网络开发模式。

B区域:区域经济发展没有问题,因为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的比值大于1,人均收入增长率与全国的比值大于1,说明该区域是一个繁荣区,应选择点轴开发模式或网络开发模式。

C区域:区域经济发展没有问题,因为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的比值小于1,人均收入增长率与全国的比值大于1,说明该区域是一个发展中地区,应选择据点开发模式。

D区域: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因为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的比值大于1,人均收入增长率与全国的比值小于1,说明该区域是一个潜在的萧条区,应选择点轴开发模式或网络开发模式。

1.论述我国区域规划发展有哪些新趋向。

我国区域规划发展有如下新趋向:

(1)市场兼容型的弹性区域规划。我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将原来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计划型规划转变为以价值手段为主的计划与市场兼容型规划,将原来过于具体的刚性规划转变为应变能力较强的弹性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的弹性就是指规划思路及指标体系对随机性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规划的弹性主要体现在规模、规划内容和规划结构的可变性上,保证和调控程度的平衡是区域发展规划有效性的衡量标准。

(2)多目标复合协调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区域规划既是区域PRED之间的矛盾聚合体,又是区域PRED之间矛盾的调节器。在区域规划中应坚定不移地将PRED协调发展与人地关系巨系统整体优化思想贯穿于规划全过程的始终。

(3)公平与效率兼容型的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对效率与公平的侧重,完全受限于经济体制的影响,并使社会生活呈献出两种不同性质的合理化:一是力求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利益的合理化,即以“效率”为目标,可称其为“市场性合理化”;二是力求以最大多数人获得最大利益的合理化,即以“公平”为目标,可称其为“社会性合理化”。

(4)质量与效益发展型区域规划。区域发展的实质在于高效而非高速,因此区域规划必须按照效益法则,科学地设置规划的指标体系,突出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指数和效益指数,突出社会发展的生活质量指数和精神文明指数,强化技术进步指数在规划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正确处理好增长速度与增长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相互制约与促进关系。

(5)应用导向型的区域规划。区域规划完成后,能够在实践中得以实施,才是成功的区域规划。在我国流行这样一名话:“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到时候不如领导一名话。”因此,一部科学又实用的规划,既可面向“用户”夺得市场,又可面向社会赢得效益。

3.逆杜能环与杜能环有什么区别?

杜能环所考虑的在城市的周围都是农业用地,形成6个农业区,即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轮作式农业区、谷草式农业区、三圃式农业区和牧区或农畜饲养区。逆杜能环考虑在城市的周围,不仅仅有农业土地利用,同时有商业、住宅、工厂等其他土地利用,这样,在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形成同杜能环不同的模式,自城市向外分别为半工业化农业生产区、撂荒地或暂时农业区、兼业农区和较高级住宅区、奶酪和谷物区、玉米种植和家禽饲养区。在杜能环中,农业生产者对土地的投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呈递减的趋势;在逆杜能环中,在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