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合集下载

英汉翻前译第三讲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英汉翻前译第三讲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译文1】他一个老人怎能保持精神与肉体的统一呢?我真是不 明 白。
【译文2】那位老人怎么能维持生计呢,我真不能理解。
【例12】The pretty girl married with the left hand last yea 【译文1】这个漂亮的女孩去年与一个左撇子结了婚。 【译文2】这个漂亮的女孩去年与一个门第比自己低的人结婚
religious
and social f e s t i v i t i e s ; some in watching over the sickbeds of our nearest and dearest relatives. Now
if all these years were to be deducted from the term
为“歇斯底里”, tank译为“坦克”等等就是很好的例子。当然 这种
变通译法会造成译文“失彩”或 “失真”等不可避免的令人遗 憾的现
象,译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翻译过程中“失彩”和“失真” 的程度降
到最低点。此外,“不可译”语言现象大都出现在文学作品或 俚俗语
或刻意为之的文字游戏里。如下面这则用回文辞格(palindrome) 写
【译文】一个高个子男人走进房间。他穿着苏 格 兰厚呢 料上衣和一双钉着大头钉的鞋
子----一副当地农民的打扮。
【例3】Why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译文】何必多此一举? 注:Newcastle是英国的产煤中心,把煤往那
儿运,自然是多此一举,徒劳无益。
【例4】When he dined with his sister that evening, Madeline helped herself to a cigarette from his pack on the table, and lit and smoked it inexpertly The defiant, self-satisfied, somewhat pathetic ai made Warren laugh. “When the cat’s away?” he said.

对翻译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探讨

对翻译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探讨

2011-06高教前沿对翻译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探讨文/杨渊艺王翡摘要:翻译的可译性简单来说是指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可能程度,它开创性地将语言学与哲学结合,对翻译中遇到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翻译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展开,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更加频繁。

翻译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活动中日益增长的地位促使人们投入到对翻译的研究与讨论当中,由此翻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理论化的专业学科。

各种翻译理论相继诞生,既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又对翻译实践发挥着导向作用。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便是翻译理论发展过程中颇有争议的观点之一,长久以来翻译家们对此争执不休,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

本文将从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主要内容、理论依据及理解价值方面进行探讨。

一、可译性及不可译性语言的可译性及不可译性并不是绝对的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相互传译的问题,简单来说它是指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可能程度。

可译性及不可译性涉及的问题很多,如思维认识论、语义系统同构原理、思维形式问题以及可译性限度等。

18世纪末,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首次提出了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概念,拉开了这一理论的讨论大门。

他认为各种语音在精神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在结构上也是独特的。

这些结构上的特殊性不能抹杀,因而翻译在原作上是不可能的。

但同时他也认为,翻译是一种做解释的过程,包括所谓的原始语言在内的一切语言都有一种可从多方面发展的表达能力。

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讨论当中。

尤金·奈达在他的《对等的原则》一文中说:“即便是同一语言内,语言交际中的绝对等同形式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这指出了语言的不可译性。

而卡特·福特不但认同语音具有不可译性,而且根据不可译性的内容将不可译性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上进行探讨。

二、理论依据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语际之间存在着基本的、广泛的意义转换条件和手段,使语际转换变得可能,但这种条件并不时刻存在,又使可译性具有一定的限度。

基础笔译 Chapter 12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基础笔译  Chapter 12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杨宪益夫妇的译文:
This bird appears when the world falls on evil times; None but admires her talents and her skill; First she complies, then commands, then is dismissed, Departing in tears to Jinling more wretched still.
关键词order也是多义词,教授的本意是要让大家守秩 序,而学生则是故意理解为“要(菜或饭)”,所以喊出 “要啤酒”。真是让教授苦笑不得,让读者忍俊不禁。但 是,若order直译为汉语,则令人不知所云了。
真的就没法译了吗?实际上,发挥译者主体作和何创 造性是不难找到机智幽默的翻译的。
——教授敲敲着教桌,喊道:“先生们,吆喝什么?” ——全班喊着回答:“要喝啤酒!”
我们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有个惊异地发现:1)英语 的文字艺术形式比较少,而汉语就非常丰富,比较而言, 可以说用“洋洋大观”来形容,但是要想找到这类文字艺 术形式的成功的译例,则很难;2)英语的特殊语言现象 或文字艺术形式则比较易于译成汉语,而汉语译成英语就 非常之难。
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差异是有目共睹的,表意 文字的大多数表意功能是表音文字所不具有的,因此, 用不具有表意功能的文字去再现表意文字的文字艺术 表现形式是不可能的。就像汽车不具有飞行的功能, 因而,它就永远不可能在天空飞一样。若能在天空中 飞行,就一定具有飞行的功能。下面以实例来证明这 一论点。
4)辛格的代表作《傻瓜吉姆·佩尔》中吉姆·佩尔的 妻子埃尔卡与小徒弟搞上了关系,众人议论不休。 吉姆·佩尔气愤之极,脱口说道:
If my mother had known of it, she’d have died a second time.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发展史略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发展史略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发展史略关于可译性不可译性问题的讨论在翻译理论发展史上占据过重要的位置,但是关于此问题的讨论一直存在着名实不符的问题,也就是说有些翻译理论家虽然沿用了“可译性不可译性”的名称,实际上他们各自的理论焦点取不尽相同。

本文通过对可译性不可译性问题发展史的考察,试图理清其发展脉络,界定其各发展时期的不同定义。

标签:可译性;不可译性;发展史1.介绍关于可译性不可译性问题的讨论时翻译理论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仔细研究一下此问题的发展始末,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此问题的讨论首先存在着概念不清问题,也就是说,对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概念界定存在着分歧。

下面,我们将通过考察可译性不可译性的问题的发展史略来具体分析其不同的含义。

2.可译性不可译性问题发展史略2.1 不可译性问题的提出此问题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末期的民族语翻译。

中世纪末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欧洲各国纷纷建立,随着各国民族意识的增强,与民族语代替拉丁语翻译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在意大利,诗人但丁最早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不可译性问题。

在其关于翻译和民族语的论述《飨宴》中,但丁对《圣经·诗篇》的拉丁语译文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发现原文中有许多诗的特征在译文中走失了,从而得出文学作品不可议论。

他说:“要让大家都懂得,任何富于音乐和谐感的作品都不可能译成另一种语言而不破环其全部优美的和谐感。

正因为如此,荷马的史诗遂未译成拉丁语;同理,《圣经·诗篇》的韵文之所以没有优美的音乐和谐感,就是因为这些韵文先从希伯来语译成希腊语,再从希腊语译成拉丁语,而在最初的翻译中其优美感便完全消失了。

” (Dante,1304-1307:Chapter 7,Book 1 )可见,但丁提出不可译问题是针对文学作品而言,具体说来,翻译过程中,文学作品是与内容的对立是但丁文学作品不可译论的立论基础。

2.2 歌德及文学作品的可译论歌德认识到翻译往往是不完全的,但是他同时又提出,无论如何,翻译是世界事务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活动之一。

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精品PPT课件

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精品PPT课件
(周进.求同存异:英汉互译中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现 象探析.[A]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
(二)语言的共性
不同地区、国家,有各自的语言。各种语言千变万化,在 发音、书写、语法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总有一些相同或相似 之处。如表达思想的最小单位是句子,每个句子往往是由主 语、谓语以及宾语、定语、状语所组成。这就是语言的共性。
——What words may be pronounced quicker and shorter by adding syllables to them?
——Quick and short. 可译为: ——什么词通过添加音节可以读得更快更
短? ——“快”和“短”这两个词。
例2:
Starlight on Skyline, Galaxy of Glamour. 高楼摩天,星光灿烂;火树银花,瑰丽绝
(一)语言不可译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奈达根据语言交际功 能的观点提出了“最高层次的对等”和“
最低层次的对等”这两个概念。
所谓最高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达到 高度的对等,使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在理解 和欣赏译文时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听众或 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做出的反应基
本一致”;
所谓最低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能达到充分的对 等,使目的语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听众 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
翻译的可译性 ☺可译性的基础
(一)人类的共性
一般说来,用任何语言表达的信息都可以译成另一种 语言,这就是可译性。人类是有一定共性的。不论种族、肤 色、国籍、民族如何,人的生理条件、生活需求、思维活动 以及感情标准、道德标准总是大致相同的。人类的日常生活、 思想感情、追求爱好,也不相上下。这就是人类的共性。有 了这种共性,人与人之间就容易相互了解,同时也有了交流 思想的愿望和可能。(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北京:外语

中国菜名语音层面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分析

中国菜名语音层面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分析
由于英汉语语音系统的差别双声词叠韵词的音韵特征不可译是一种普遍现象有的成语四字格形式的菜名英译虽然照顾到文化信息传递但对音韵特征也只能顾此失彼如八仙过海有的译者译为theeightimmortalsgoingacrossthesea这个译名译出了中国神话传说的基本内容但其音节优美精炼简洁的四字格的音韵美没有翻译出来

可 译性 与不 可 译性

种语 言之 所 以能够 翻译 成另一 种语 言 ,是 因
为两种 语 言之 间存在 着可 译性 基础 。而语 言 的可译 性 基础 是建立 在人 类文化共 性基 础之上 的 。
人类 语 言文化 共性主 要表现在 两个方 面 。 首先 ,各 民族 语 言表述 的对 象和 内容 具有 普遍 的共性 。人 类语 言表 述 的主要对 象和 内容 包括 自然 现 象 、 自然 规律 、社 会现象 、社会生 活与 社会 发展 规 律 。这 些 社会 自然现 象与 规律 在各 民族 社会 生活
Jun l f E T S ca S i cs dt n F b 0 0V 1 2 . o ra o U S C(oi ce e io ) e . 1,o. , 1 l n E i 2 1 No
中国菜名语 音层面可译性 与不可译性分析
口林 红 【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 605] 109
[ 要】 不同于语词层面,中国菜名在语音层面表现 为极强的不可译性。这是 因为人们在接 摘 受外语概念时尽可能回避语音直接 引入, 而总是希望用本民族语 言的原有概念来表述或解释外来概 念。这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导致语言在语音层面极强的不可译性。 然而,当原语 的一个概念在译语无法找到对应的概念表达, 甚至很难用译语对它作 出很好的解释时, 语音的直接 切入则是更好的办法。中国菜名语音层面的不可译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可以转化的, 中国菜名翻 译 实践 中不乏这样 成功 的例子 。 [ 关键词 ] 可译 性 ; 不可译 性; 音韵 结构; 语 音切入 ; 文化 渐进 【 中图分 类号】 5 ,文献标 识码】 H0 9 【 A 【 章编号】0 88 0 (0 00 .0 20 文 1 0 . 1 52 1 )10 7 .5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在现实中,肯定存在大量的不可译现象,有的原来不 可译现象后来有证明是可以的了,但是否未有得到证明的 那些不可译现象也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证明是可译的 呢?可译论者们无法证明这一点,只能用已有的翻译实例 作为假定可以证明未得到证明实例的理论依据,实际上这 是很不科学的态度。因为,从经验得来的理性结论不可能 称为论证的依据。这一点可以引用证伪理论来证明。
从语言的认知表达功能上讲,任何语言也都是可译的。 这一功能决定了语言之间的可译性。其理由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语言可以帮助人们去认知和表达已知的事物,二是语言 可以帮助人们去认知和表达新的事物。对于现在还不能翻译 的语言现象,是因为现在的认知水平还没有达到那个高度, 将来认知水平达到了,问题就自然能解决。
例如,人们根据观测到的羊都是白色的经验,归纳 出“羊都是白色的”这一结论,波氏认为这一结论是非科 学的;只有针对“羊是白色的”这一“证伪”目标,发现 了非白色的羊后,得出“羊并不都是白色的”结论时,才 是科学的。因此,依据实践和历史经验总结、归纳出来的 任何理论都是不科学的。“可译论”者们得出“任何能用 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的结论 是否有科学的理论为其支撑呢?是否也是依据实践和历史 经验总结、归纳出来的理论呢?通过“证伪”理论进行检 验,便很容易发现其非科学性。
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人类的语言净化为“纯 语言”之前)如果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破坏了形 式即损坏了意义,或者作者的着眼点是在形式上,或形式美 上,又该如何对待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在翻译的过 程中或在翻译理论探讨中避重就轻,一味地强调“翻译即译 意”,那就会抓不住主要矛盾,那样谈可译与不可译就没有 什么实际意义。因此,译形有时又是非常必要的。认为“任 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的 奈达本人后来也对自己的这一观点进行了修正补充:“…… 除非形式是信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Anything that can be said in one language can be said in another language, unless the form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message.)(Raquel de Pedro: 1999)。欢聚话说,如果 “形式是信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任何能用一种语言 表达的东西,都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就不成立,亦即: 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不一定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

论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论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要: 可译性 和不可译性一 直以来都是翻译研究领域 争论 不休 的问题。“ 可译性” 是指“ 两种不同的语言、 文
字之 间, 通过 翻译, 将源语文本或单位用‘ 一种语 言表 达 出来, 另外 实现 使用 两种不 同语言 的人群 对 同一事物的 理
解。 “ ” 不可译性 ” 则指“ 一种源语 文本 或单位不能翻译成另一种语 言或单位 , 实现 不 了两种不 同语 言的人群之 间的 沟通和理解 。 然而 , ”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译者的不懈努 力, 不可译渐 渐变成 了可译 。本文 简单地讨论 了翻译的可译
语 言之 间的差距 , 而是读 者对象 各 自的文 化和 次文化 之 间 的差 距 。 由于 人类语 言 与文化 之 间又存 在 着一 定 程度 上 ” 的差异 , 正是不 同语言之 间 以及 以不 同语 言为 载体 的文 也
和语 言的共 性构成 了语 言的可译 性 。各种 人 、 民族 的差 各 异, 文化价值的不同, 尤其是不 同浓郁 的民族文化特色造
语 言的人 群之 间 的沟通 和理 解 。 可译 性 包 含的 是对 语 言 ”
共 性的关 注 , 不可译 性 则 包含 着 对语 言特 殊性 的 认 同 ; 不
T a g f n sh a o lu hofo e’ e d
笑掉牙齿
( ) 言 的不可译性 二 语
奈 达 曾 经 说 过 “ 译 理 论 家 习 惯 于从 译 出语 和 泽 入 语 翻
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夺 ・ ・ 毒 孛 串 夺 孛 夺 孛 幸 牛 夺 夺 { 夺 夺 夺 夺 牛 夺 夺 夺 夺 孛 夺 夺 ・ ・ 夺 孛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 ・ ・ 4 夺

从语言功能看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从语言功能看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的 了。正 如关 世 杰 在 《 文 化 交 流 》 跨 中所 说 :
“ 译 完 完 全 全 的 可 能 是 没 有 的 , 完 全 全 的 翻 完 不 可 能 也 是 没 有 的 , 界 上 的一 切 翻译 活 动 都 世 是 在 这 两 种 极 端 中进 行 的 。 J 而 且 , 百 分 ” 5 “
点 的有 乔 治 ・摩 南 , 提 出 了 翻 译 的 动 态 思 他 想 ; 有 施 莱 尔 马 赫 , 说 : 译 文 读 者 与 原 文 还 他 “
能具体 化为语 言 的表达认 知功 能 、 化功 能和 文
美 学功 能 , 以便 更 好 地 将 其 与 翻译 中 的 可 译 性 与不可译 性理论 结合起来 研究 。
言 所 表 达 的 一 切 , 原 则 上 都 可 以译 为 另 一 种 从
语言。
未 知 事 物 , 后 用 语 言 来 表 达 已 知 的事 物 。不 然
同 民 族 间 有 大 致 相 同 的知 识 和 经 验 , 内 在 认 其 知 有 共 同 性 , 们 用 不 同 的语 言 表 达 了相 同 的 他 内在 知 识 或 经 验 , 而 我 们 认 为 不 同 的语 言 是 因
于不 同性 , 即使 先进 地 区和 落后 地 区的语 言 “ 互 译 的 障 碍 也 可 以在 历 史 的 进 程 中 逐 步 加 以
克 服 。 因 为 随 着 落 后 地 区 政 治 、 济 、 化 的 经 文 发 展 , 汇 量 的 丰 富 , 译 文 献 的大 量 涌 现 , 词 翻 两 种 语 言 可 以 等 值 地 加 以 再 现 。 【1 持 这 种 观 ”16从语言功能看 可译 性与不可译性
2 9
本 民族 的特 色 , 他们 中 间要 达到统 一不 仅是 在 很 困难 的 , 而且 根 本 就 不 可 能 H4。 但 是 , 可 J 持

试论辩证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试论辩证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220 ) 3 0 1

引 言
虽 然关 于文 学 翻 译 的 可 译 性 与 不 可 译 性 的 这 个 问 题早 在 十 九世 纪 洪 堡 f le o u b l , 7 7 1 3 ) 已经 有 所 Wi l e nH m o t 1 6 — 8 5 就 hm d 讨 论 , 在 当 时 在西 方 翻译 史 上 并 未 引起 特 别 的重 视 ’ 在 二 但 , 但 十 世 纪却 引起 很 大 反 响 。 堡 的 言论 貌 似 自相 矛 盾 , 实 是 反 洪 其 映 了他 从 语 言 的本 质 特 性 出发 , 翻译 所 持 的一 种 辩 证 立 场 。 对 而 在 中 国 的 翻译 研 究 中 .虽 然 二 十 世 纪 初 迎 来 了 中国 第 一 个 翻 译 文 学 的高 潮 . 是 中 国早 期 文 学 翻译 中有 太 多 的意 译 、 但 太 多 的再 创 造 成 分 ,对 文 学 翻 译 的研 究 从 一 开 始 就 是 站 在 文 学 研 究 者 的立 场 从 “ 四 ” 五 以后 , 种 研 究 才 开始 呈 现 出译 学 研 这 究 本 身 的特 点 ,才 注 意 到 对 文 学 翻 译 可 译 性 与 不 可 译 性 的 研 究上 . 因为 起 步 晚 , 之 国 内翻 译 研 究 更 多 地 关 注 具 体 的 翻 译 加 人) 。在 中 国 , 教 是 占主 导地 位 的 宗教 , “ 光 普 照 ” 借 花 佛 如 佛 “ 献佛 ” 表 现 出 了对 佛 祖 的 敬 仰 。 都 ( ) 学背 景 差 异 4文 文 学 方 面 的 背 景 知 识 对 翻译 有 很 大 的影 响 , 如 g uc 例 o t D h 不译 成 “ 荷 兰 ” 是 “ 付 各 的 帐 ” 它 源 于 一 段 史话 :7 纪 去 而 各 。 1世 以后 英 国 占据 了海 上 霸 主 地 位 , 1 世 纪 末 , 兰 成 为英 国海 到 7 荷 上 贸易 的主 要 对 手 ,两 国 曾 发 动 多 次 战 争 ,英 国 为 了攻 击 对 手 , 许 多 场合 下 用 D t 一 词 表 示 厌 恶情 绪 。 o uc 就是 在 在 uc h g t D h 当 时 的历 史 背 景 下应 运 而生 的 。 各 民族 在 发 展 过 程 中 都 有 自己 的 独 特 文 化 ,如汉 语 典 故 “ 在 曹 营 心 在 汉 ” “ 八 戒 倒 打 一 耙 ” 等 , 在 英 语 中 也 有 身 、猪 Blc r a 之类 的词 语 。 a kFi y d 3 翻 译原 则 、 巧 与方 法 . 技 分 析 中西 方 文 化 的 不 同在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为 了 在 翻译 时更 全 面准 确 地 进 行 文化 转换 , 因此 , 化 翻译 应 遵 循 的 总 的原 则 文 是 : 要 尽 可能 传 达 原 文 的文 化 特 色 , 既 又不 能超 出 目的语 文 化 和译 文 读 者 的 可 接受 限度 。 具 体 的翻 译 实 践 中 , 化 和异 化 在 归 问题 主 要 涉 及 翻 译 中 的文 化 因素 。 译 作 的 表 现形 式 上 , 总 从 它 是 归化 和 异 化 的 混合 体 。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差异按常规翻译概念已到了不可译的地步 ,因此 ,他认为有必要引进“零翻
坚持可译论的人认为 ,语言是人类在其居住的区域内认识世界 、改造 译 ”的概念 。
世界 、认识自身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的产物 。虽然世界人类因其居住的区
所谓“零翻译 ”就是不同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 ,这里包
域不同 、发展进程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 ,但他们在生存环境 、身体结 含两层意思 : ①源文中的词语故意不译 ; ②不用的词语中现成的词语译源
四 、零翻译与可译性限度
前 ,首先了解一下何为翻译 ?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 Eugene N ida 曾指出 :
针对翻译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邱懋如教授提出一
“所谓翻译 ,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 个新的术语 ———零翻译 ( zero—translation) 。他认为既然把两种语言之间存
也不包括洗身体 (洗耳恭听身体是在 sauna之外进行的 ,并非‘洗桑拿浴 ’
[ 12 ]史节. 翻译 ———接近与不可达到之间. 外国论坛 , 2003, (2) : 42. ”、“气功 ”、“三教九流 ”等等
[ 13 ]王宾. 论不可译性 ———理论反 思与个 案分析. 中 国翻译 , 2001,
构 、生理需要等方面的相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 ,因而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 文的词语 。第一类零翻译现象出现在因两种语言句法结构差异须作调整
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人类在思维认识等方面便产生了许多共性 ,使得各 时 。第二类零翻译表现在音译 ( transliteration)和移译 ( transference)上 ,音译
现原文的信息 。”(谭载喜 , 1984) 。从这定义来看 ,翻译是可行的 ,但是最切 在可译性看作翻译的理论基础 ,相信“一种语言能说的话在另一种语言中

双关语的可译与不可译辨析

双关语的可译与不可译辨析

双关语的可译与不可译辨析摘要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史上长期争论的话题。

双关语的翻译无疑是相当困难的,虽然可译性有一定的限度,但是可译性是绝对的,不可译性是相对的。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双关语;翻译的本质1.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赵彦春的《翻译归结论》一书有助于我们把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看清楚。

翻译的本质就是一种交际行为,交际的意图只要能够传达,一方的意图能够被另一方领会,交际达到了目的,翻译也达到了目的。

如同交际行为能传达交际意图一样,翻译在本质上是可译的,可译性是绝对的,而不可译性是相对的。

这是符合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规律的。

以前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现在都变成了现实,而现在不可能的是,将来会成为可能。

同理,语言的翻译也是如此。

一种语言能表达出来的东西,肯定能在另外一种语言中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

语言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在碰到翻译的难题时,不可以气馁,不可随便得出不可译的结论。

2.双关语的特征双关,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一种语言文字形式表达出一明一暗双重意义,既引人注意,又能引起联想。

2.1谐音双关用拼写相似,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构成的,此类双关具有风趣、幽默、俏皮、滑稽的语言风格。

Trust us. 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字里行间巧妙地嵌入一对谐音字ears-years,充分暗示了该产品悠久的历史,久经考验的上乘质量。

2.2语义双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双关。

A deal with us means a good deal to you.该句的妙处在于很好地利用了句中deal的三种含义,“做买卖”、“一笔好买卖”和“许多”。

a good deal构成一个绝妙的双关。

2.3语法双关由语法方面的问题产生的双关,如省略结构、某词或词组具有两种以上语法功能等。

Which lager can claim to be truly German?This can.(旁边画有一罐啤酒)这是一则Lager牌淡啤酒的广告。

英汉翻译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英汉翻译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知道说知道到头来知道变成不知道不知道还是不知道天知道 地知道若要问我知道不知道知道不知道也不知道。
由于各民族的文明化进程大致相同, 思维方式和生活 内容也大同小异, 衣食住行本质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语 言的生成原理也都是一致的, 这就决定了语言之间的互 译互通是可能的。否则,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将是不可 想象的,人类的相互交流也就无从谈起。
英汉翻译第三讲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的补偿
• 本年度牛津热词: selfie / selfy 复数皆为selfies-----尤指用智能 手机、摄像头所拍然后上传社交网络的自拍照(self-portrait photograph).
• 裸体自拍----nude selfie
• 大尺度----sexually too explicit
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之间能互通互译的成分肯定是占 绝大多数,不可译的只是一小部分。并且这一小部分主 要是由表达方式和文化差异造成的。实际上,由于语言 具有一种奇妙的力量,再难于翻译、难于理解的语言差 异总是能找到变通的法子。换句话说,所谓的“可译性”
与“不可译性”总是可以找到变通的补偿小灯泡、 甚至能开动马达,这种想法简直令人难以 置信。
Warm-up Exercise
1. I didn’t marry her because I loved her. 2. The tourists wanted to visit more interesting places. 3. One for all and all for one. 4. Break a leg. 5. I’m a woman for a week. 6. Are you a good sailor? 7. Peter Piper picked a pack of pickled pepper. 8. You are pulling my leg. 8. Quick! Mouth to mouth! 9. I am no Hamlet. 10. Give me five!

哲学视角阐述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哲学视角阐述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哲学视角阐述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作者:周海英高华丽单位:中国计量学院外国语学院一维特根斯坦的“说”与“不可说”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多处谈到了不可说的东西“,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

”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不可说的东西”是什么呢?在他看来,能用语言或逻辑形式表达或分析的,是可说的,但逻辑形式本身正如摹画的形式,是无法言说的。

以往哲学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于不能正确使用语言产生的。

(杨寿堪,2011)维特根斯坦认为,只有实证科学才能摹画世界,“善的本质和事实没有任何关系”。

按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凡是自然科学命题,是可说的,自然科学命题之外是不可说的。

(杨寿堪,2011)美学伦理学都不是实证科学,因此“不可说”。

“真正说来,哲学的正确方法如此:除了能说的东西以外,不说什么事情,也就是除了自然科学的命题,即与哲学没有关系的东西之外,不说什么事情。

”(Wittgenstein,1992)“可说”的涵义,是指能够用一般的语言,即语言哲学中所述的命题,来进行描述。

可说,就是能成像的。

可说的进一步解释就是最终能显示或能得到映射的,可捉摸的,否则就是妄说,即“不可说”。

“推而论之,不可说的即为虚的抑或隐的东西。

”(董惠宁,2010)维特根斯坦的“说”与“不说”与中国传统哲学观中的一些理念不谋而合。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提出的“道”,即自然运行法则,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

二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翻译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说”论,意即诸如美学伦理学,是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

从美学欣赏角度看语言文字,语言何尝不是一种艺术,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学?根据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并不是以全新的身份参与阅读的,读者原来累积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体验会在其阅读活动中融入到现在的阅读中,姚斯将其称为“读者的前理解”。

英汉翻译第三讲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英汉翻译第三讲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传达
结合
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传达原文 中的文化因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 解原文的含义。
在处理文化因素时,应将传达和补偿 结合起来,以确保译文既能传达原文 的含义,又能让读者领略到原文的文 化魅力。
补偿
对于无法直接传达的文化因素,可以 采用解释、注释或替代等方式进行补 偿,以弥补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语义损 失。
可译性的程度受到语言、文化、语境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语言之间 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可译性。
不可译性的定义
不可译性指的是由于语言、文化、语境等方面的差异,一种 语言中的信息无法被准确、完整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中的信 息。
不可译性通常出现在涉及文化特有词汇、表达方式、修辞手 法等方面,这些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
例如,英语中的“ice cream”在中文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可以翻译为“冰淇淋”,但“ice cream”和“冰淇淋”在口感、 质地和用途上存在细微差别,这种差异无法在中文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文化不可译
文化不可译是指由于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的 差异,导致某些概念、习俗或表达方式在另 一种语言中无法找到对应的表达。
例如,英语中的“knight”在中文中没有完 全对应的词汇,可以翻译为“骑士”,但
“knight”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在 中文中并不存在,因此无法完全传达其文化
意义。
表达习惯不可译
表达习惯不可译是指由于两种语言的 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存在差异,导致 某些句子或短语的翻译无法保留原有 的增译、减译等。译者应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巧,以实现原文信息的准确传 递。同时,译者还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 惯调整语言表达方式,以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03 不可译性的表现形式

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角度看中国古诗词的英译

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角度看中国古诗词的英译

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角度看中国古诗词的英译作者:丁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2期摘要: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不是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相互传译的问题,而是译文确切性的程度问题。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它们虽对立却统一,因为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文本,都体现着语言的基本功能,并且一直在变化发展着。

本文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古诗词英译过程中由于语言差异,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造成的障碍。

认为不可译性通过再创造可以转化为可译性。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古诗词;翻译作者简介:丁媛(1983-),;女,西安人,助教,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在读,专业: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外语系,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2-0123-01一、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卡尔·威廉·冯·洪堡在对语言本质特性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以一种辩证的观点对翻译问题进行了阐述。

他将语言视为两个方面的统一:既将语言视为一个系统,同时又将语言视为一个具体操作过程,即语言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根据这种语言观,他提出了著名的语言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的二元理论。

洪堡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出发,将语言与世界观相联系。

正是由于不同民族所具有的形态各异的世界观,才造成各种语言之间的实质性差异,而这种语言的实质性差异又导致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可译性,即人类语言之间是没有共性的,这是支配人类语言的法则。

因此,原作与译作之间自然不会存在可能进行翻译的融合关系,两者之间必定存在本质的区别。

我们可以看出不可译性是洪堡将语言系统视为交际的符号工具而得出的结论,是以一种相对的观点得出的结论。

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具体言语中静止的和动态的因素的相互作用,语言之间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因此所有语言又都是可译的。

论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争_却正强

论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争_却正强

论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争却正强(仰恩大学 福建泉州362014)摘 要: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历来是翻译史上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

文章梳理了翻译史上各流派的相关观点,分析了两者间的关系与实质,以期形成更为合理、准确的翻译观。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翻译观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0)02-0060-05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争一直是翻译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

从欧洲中世纪开始,中外先后有多个翻译流派,各个名家都对此进行了论证,至今这场论战也没有彻底地偃旗息鼓。

它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并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有必要重新梳理翻译史上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争,以帮助我们形成更为合理、准确的翻译观并指导我们的实践。

一、流派梳理1.20世纪以前西方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争早在14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就对诗歌翻译发表了比较悲观的看法。

他认为通过翻译,原诗的许多特征,如韵律和美感都会在译文中流失,因此,文学作品是不可译的。

[1]在他提出这一观点后,“从此,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论战就拉开了序幕”。

[2]后来20世纪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齐对但丁“文学不可译”的观点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他从美学的角度看待文学翻译问题,认为文学作品不能完全移植,文学作品只能是艺术的再创造,翻译不可能完美地再现原作风貌。

[3]但欧洲中世纪意大利另一位翻译理论家阿雷蒂诺则提出了与但丁“文学不可译”观点相对立的看法。

他提出了有效的翻译在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是可能的观点,说明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处理原文的自由。

[4]他的这一观点在20世纪得到了强调语言共性的现代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如费道罗夫、雅科布逊、奈达和纽马克的继承和发挥。

17世纪英国著名翻译家德莱顿认为,译者就好像戴着脚镣在绳子上跳舞,他可以小心翼翼避免摔下来,但不能指望他的动作优美。

[5]他明确提出翻译是艺术,要求在保留原作的特点和不失真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译作迷人,做到美的相似。

一切皆有可能?——浅探“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一切皆有可能?——浅探“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然而,谁都无法否认的是各个不同区域不同文 化之间有很多的东西是没有对等的元素的 ,这些独

( 一)语言层次的不可译现象 两种语言无论多么接近多么相似 ( 比如亲属语

无二的元素的存在必然导致另一个现象的出现 ,
即:不可译性。
英语 和法 语 ) ,也 都 具 有其 独特 的地 域 、 民族 和
“ 耐克”的广告词 ,非 常鼓舞人心 ,人们往往把它
作 为 自己进步 的动 力加 以推 崇 。然 而世界 上有没 有 什 么是 不可能 的 呢?
回答是肯定的。比如 “ 永动机”就是人类无论 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它违反了世界发展
的一 般 规律 。
有。所以不同地区的语言尽管不同,但大部分应该
为 ;食物 ( o ) f  ̄ 、衣 服 (lh g o c t n )以及一个 安身 oi 之所 (hl r see)是所 有人生 活必不可少 的 三大要 t 素。因此语言迥异 的各个 民族之间就有了共通的元 素。比如说 “ 狗”和 “ O ”两个词拼写不同,发 DG
音也没有任何联系,但所指的却是同一种动物,这 种动 物 中 圜有 ,英 国、美 圜 、加 拿 大等 地 方 也 都
二 、不可译性 的理论 支持及 其现 象 什么是翻译?冯庆华教授在其编著的 《 实用翻 译教程》第一章总论中提到 “ 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
中的一种 ,它是 用一种语 言 形式 把另 一种语 言 形式
历史 特色 ,所 以必 然会 在词 汇 、句法 、篇章 以及 修
辞上存在区别。这些区别有的可以翻译 ,而有 的由 于不存在对等性,则是不可译的。下面本文作者将 以汉语 和英语 ( 于非亲 属语 )为 例一一 阐述 。 属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文化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文化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文化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文化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从语言的功能来看有三:认知表达功能( cognitive and expressive function);文化功能( culture function)和艺术功能( aesthetic function) 。

这三个语言功能是层层递进的,因而也就寓意了翻译过程中要跨越的三道坎。

通常认为,认知表达功能是可译的( general translatability) 。

因为它是一种可以指代的社会符号,一个民族的语言中存在的事物、人类的共同情感,另一个民族语言中必定有它所对应的对等语。

人类的遗传方面、历史方面、情感方面、社会经济方面是共通的,这些普遍存在的对等语在哪一种语言当中都有其相对应的对等语。

承认这一点是翻译之所以存在、语言之间存在可译性的理论基础。

例如,我们来看一下Robert Burns 写的那首荡气回肠的A Red, Red Rose的其中一段:As fair art thou 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Tilla. the seas gang dry. 我漂亮的姑娘如此美丽, 我深深地爱着你, 我将永远爱你, 亲爱的, 直到海水干竭。

这其中的意像具有高度的可译性,在翻译语中,我们也可以完全的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那种不渝的爱情,其可译性可以归结为诗中所用的海水枯竭的形象,具有人类普遍经验、认识的基础上。

在讲不同语言人们的意识中有一个关于认知的同一系统,这一系统被称为同构。

它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基础。

语言的第二个功能:文化功能对于翻译来讲,就存在着相对可译性( relative translatability)这一障碍了。

著名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1871 年曾给文化下了个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不包括洗身体 (洗耳恭听身体是在 sauna之外进行的 ,并非‘洗桑拿浴 ’
[ 12 ]史节. 翻译 ———接近与不可达到之间. 外国论坛 , 2003, (2) : 42.
整个过程的一部分 ) ”。同样 ,汉语中的“秀才 ”、“气功 ”、“三教九流 ”等等
[ 13 ]王宾. 论不可译性 ———理论反 思与个 案分析. 中 国翻译 , 2001,
四 、零翻译与可译性限度
前 ,首先了解一下何为翻译 ?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 Eugene N ida 曾指出 :
针对翻译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邱懋如教授提出一
“所谓翻译 ,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 个新的术语 ———零翻译 ( zero—translation) 。他认为既然把两种语言之间存
随着时代的进步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翻译已成为现代社会 再片面地强调翻译是可能的或是不可能的 ,而是表现了一种更为理智和实
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之一 。一个个国际组织纷纷成立 ,一个个独立国家 事求是的态度 。一方面 ,由于人类经验的相信性 ,由于人类文化的相通性 ,
先后诞生 ,一个个跨国公司不断涌现 ,给翻译赋予了政治上和商业上的重 由于语言都具有认识新事物新环境的动能 。我们认为 ,因语言本身差异造
联合出版社 , 2000, 5.
应的语言形式特征 。语言不可译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 ( 1 )原语中两个或
[ 4 ]傅仲选. 实用翻译美学. 上海 :上外教育出版社 , 1996.
两个以上的语法单位或单词共用一个语言形式 ; ( 2 )原语单位一词多义而
[ 5 ]许钧. 当代法国翻译理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 , 2001, 3.
中国校外教育 下旬刊
教学方法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林 田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研究领域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 。许多学者都对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进行过详尽的阐释 , 但都是各执一词 ,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 。本文试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归纳总结 ,把两者放在一起 讨论 ,以帮助我们对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有一个更全面 ,更系统的了解 ,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 。
差异按常规翻译概念已到了不可译的地步 ,因此 ,他认为有必要引进“零翻
坚持可译论的人认为 ,语言是人类在其居住的区域内认识世界 、改造 译 ”的概念 。
世界 、认识自身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的产物 。虽然世界人类因其居住的区
所谓“零翻译 ”就是不同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 ,这里包
域不同 、发展进程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 ,但他们在生存环境 、身体结 含两层意思 : ①源文中的词语故意不译 ; ②不用的词语中现成的词语译源
三 、不可译性
[ 2 ]彭绰吾. 翻译学 ———一门新兴科学的创立. 北京 :北京图书出版社 ,
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将不可译性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分为语言不
2000, 2.
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 。
[ 3 ]乔曾锐. 译论 :翻译经验与翻译艺术的评论和探讨. 北京 :中华工商
1. 语言不可译 ( linguistic untranslatability)是指译语没有与原语文本对
同一性及语义系统的“同构 ”原理 ,人类意识相通的基本的思维结构机制是 可译 ,宜称为相对不可译性 。
同构 ,这个基本条件使操不同语言的人能够通过语际转换 ,进行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绝大多数语篇在总体上是可译
的相互传递 。 (2)思维形式的同一性 ,人类思维的基本活动形式及一般特 的 ,但同时又存在着局部的不可译性 ,译者处理和解决这种局部不可译现
可译性 不可译性 零翻译 翻译限度
一 、引言
性还可以具体区分为几种不同情况 。其一是文化词汇空缺 ,即译语中缺少
世界万物都是矛盾体的集合 ,可以说 ,时时有矛盾 ,处处有矛盾 ,翻译 表达原语某些其特有文化事物的词语 ,这一情况属于暂时不可译性 。
中自然也不例外 , 即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这一对矛盾 。在讨论这对矛盾之
要性 。可以这样说 :没有翻译就没有近二百个不同语言国家和睦相处的国 成的不可译性是真正的不可译性 ,可称为绝对不可译性 ; 而特有的文化事
际家庭 。这一客观现实已使“翻译不可能 ”观点的人无立足之地 。
物本身是可以被认知被表达的 ,因而在本质上是可译的 ,只是译语中一时
卡特福德也认为翻译的可译性有其理论依据 : ( 1 )能超群认识所指的 缺少相应的表达方式而已 ,因此 ,由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可译是一种暂时不
对历史上有关可译性的争论作了以下分析 :语言理论对于翻译是否可能这 译性的怀疑 ,维护了一切都可翻译的理论基础 。
一问题 ,特别是对于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是否可能的问题 ,具有决定性的
五 、结束语
影响 。如果涉及的是两种相去甚远的语言或情感 ,译作就完全不可靠了 。
今天 ,随着人类对语言和翻译的认识及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已经不
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文化不可译的成分 。
( 3) : 8.
3. 绝对不可译性与相对不可译性
[ 14 ]刘明东. 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及实现手段. 中国翻译 , 2003, (2) : 28.
所谓绝对不可译性是指因语言文字本身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可译现象 。
[ 15 ]于建平. 文化差异对英汉中词义和语义理解的影响. 中国翻译 ,
2. 文化不可译 ( cultural untranslability)产生的原因是“与原语文本功能
[ 8 ]尹春霞.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翻译的可译性. 外国论坛 , 2003.
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语文化中却不存在 ”。例如 ,荷兰语的词汇“sauna”与
[ 9 ]邱懋如. 可译性及零翻译. 中国翻译 , 2001, (1) : 24.
英语单词“bath”和“bathroom ”均不相同 。“sauna”并不总是一座独立的建
[ 10 ]“零翻译 ”还是“不可译 ”. 中国翻译 , 2002, (4) : 25.
筑 ,它可能是房子 、旅馆或船只中的一间屋子 ……既不包括在热水里浸泡 ,
[ 11 ]刘传珠. 可译性问题的语言功能观. 中国翻译 , 2000, (1) : 31.
现原文的信息 。”(谭载喜 , 1984) 。从这定义来看 ,翻译是可行的 ,但是最切 在可译性看作翻译的理论基础 ,相信“一种语言能说的话在另一种语言中
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制约 。概括起来就是可译与 也能相对精确地表达出来 ”,而实际上不同语言之间又存在各种差异 ,有些
不可译的问题 。
种语言都具有可理解性 ,成为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交流和翻译的基础 。
是用汉语中谐音的字或字的组合翻译英语中的词语 所以引进“零翻译 ”这个概念是有其现实
乔治 ·斯坦纳 ( George Stainer)在他著作《通天塔 》(AFTER BABEL )中 意义的 ,零翻译作为翻译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就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对可
而相对不可译是指因语言的文化功能造成的暂时不可译性 ,这种暂时不可
2000, ( 3) : 27.
译性可以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而最终变为可译性 。这种相对不可译
(作者单位 :江西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
11 /2008 7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构 、生理需要等方面的相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 ,因而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 文的词语 。第一类零翻译现象出现在因两种语言句法结构差异须作调整
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人类在思维认识等方面便产生了许多共性 ,使得各 时 。第二类零翻译表现在音译 ( transliteration)和移译 ( transference)上 ,音译
征是同一的 。语言转换还有其社会因素为之提供信息通道 ,那就是文化的 象的过程 ,正好体现了翻译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样一个事实 。
渗透性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 ,社会愈发展 ,语言之间的接触愈多 ,相互
参考文献 :
渗透的现象就愈加突出 。
[ 1 ]杜建慧 ,杨金良. 翻译学概论. 北京 :民族出版社 , 1998. 10.
译语没有相应的一词多义 。例如英语句子 Time flies. 中“flies”既可以是单
[ 6 ]许钧.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 , 2001, 3.
词在“苍蝇 ”的复数形式 ,也可以是另一个单词表示“飞快地流逝 ”。
[ 7 ]李树德. 文化差异与翻译的局限性. 外国论坛 , 2003, (2) : 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