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特点及方法探讨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39e9f1ea300a6c30c229ffc.png)
量纲、 函数关系、 绝对值不同, 不具有可比性, 无法 按照多目标规划的基本思想综合成一个能从总体 上衡量系统优劣的单指标, 因而需要对同一指标在 “ ” 不同数值下的 价值 予以量化,也即无量纲化处 理。考虑到生态农业建设是动态的, 指标的 “ 优” 与 “ “ 劣” , 好” 与“ 差” 是相对的, 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一 定的模糊性。 为此笔者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方法 进行量化, 具体步骤如下。 确定各指标的优劣上下 !指标优劣值的选定。 限, 即确定各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构造隶属度 函数进行价值量化的基础和关键。 笔者是根据调查 表计算评价指标的各项实际值并参照生产现实和
・!"・
中 国 林 业 经 济 ! "#$%& ’()*+,)- *"(%(.- / !""# $ % &
李洪泽等: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理论探索
缓冲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的、客观的、严格可行的评价指标体 系,是正确和顺利实施评价活动的关键。根据选择 评价指标的原则,在分析生态农业的特性及生态农 业综合效益评价特点的基础上,笔者在广泛征求相 关专家意见,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将生态农业的综 合效益分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 面( 也即三个准则) , 并将诸方面分解为若干具体指 标。在确定各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先是通过定性分 析进行筛选, 在此基础上搜集各预选指标数据, 运用 鉴别分析、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进 行量化判断, 进一步剔除掉高度相关、 大部交叉及鉴 别力差的指标, 最终形成具有一个总目标、 三项准则 ( 子目标)和 "( 个具体指标的三层次生态农业综合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详见图 " ’ 。 ) )*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及无量化处理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各个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地位不一样,即 对综合效益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因而需要事先确定
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估
![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5e3a518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6.png)
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估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的关注度日渐升高,生态农业作为一种以健康、环保、可持续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形式,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那么,在农业生产和经济上,生态农业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效益呢?在本文中,我们将就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来做出评估。
一、经济效益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以差异化为主要手段,注重生产高品质农产品,通过生产绿色无污染,无药残的绿色产品,获得高附加值,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增加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减少成本在生态农业中,没有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因此减少了这些化学品的使用量,减少了农民的成本。
3.增加农产品品牌价值做好标准化、品牌化、销售网络化,建立知名度、信誉度、竞争力和延伸产品系列等,可以为生态农业品牌增加价值。
4.提升农民收入因为生态农业的市场更加稳定,同时,生态农业的单价更高,所以,生态农业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二、社会效益在社会效益方面,生态农业所产生的影响是超出经济效益范围的。
因为,所谓社会效益就是针对整个社会的,与个人经济福利的关系不是很大。
1.促进健康、健康生态环境生态农业以“有机、无公害、健康”为特点,对环境污染起到了很好的净化作用,于此同时,农产品自身的健康营养成分也大大提高了,从而使整个社会环境和人们的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2.社会态度的改变通过生态农业的普及和推广,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逐步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警惕度大大提高,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根本上促使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的正向转变。
总之,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容小觑的。
同时,生态农业对于农村的兴盛和生态的美化也有着格外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推广生态农业,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中国生态农业综合评价
![中国生态农业综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05d6753b9d528ea81c779eb.png)
3、模糊综合评判法
指标间由于其量纲、与综合效益间的函数关系不同,不具有可比性, 无法按照多目标规划的基本思想综合成一个从总体上衡量综合效益的单一 指标,为此必须通过建立模糊隶属函数模型对同一指标在不同值下的价值 进行量化。
(1)指标优劣值的确定:确定各指标优劣上下限,也即各指标的最 劣值ai和最优值bi。通过调查、计算指标的实际值,参照生产现实和理论数 值进行推算。
C4
0.0451
C9
0.0390
C14
0.0074
C19
0.0143
C5
0.0226
C10
0.0241
C15
0.0718
C20
0.0065
通过一致性检验可知CR=0.0243<0.1,表明C层对于目标层A的层次总排序具有 满意的一致性,可用于生态农业系统的综合评价。
4 模糊综合评判
通过对三峡库区生态农业系统的调查,确定各项指标的最差值 ai和最优值bi, 作为生态系农业统评价的客观标准,并建立模糊隶属函数模型Ⅰ、Ⅱ、Ⅲ :
第一步,计算判断矩阵每行判断值的几何平均值。 第二步,对向量进行正规化处理,即单层次排序向量。 第三步,计算最大特征根,求一致性指标和随机一致性比值:
一致性指标CI=
λ
m ax
n
n 1
一致性比值CR=CI/RI
随机一致性指标RI可通过查表求得 。上式中的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 特征根,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当CR<0.1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否则,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改。
引言
对生态农业的综合评价是出于管理与实践的需要。 农民、管理者、决策者需要知道某一户、某一村、某一 县的农业是不是生态农业。如果“不是”生态农业,要 怎样建设,才能“是”生态农业;如果“是”生态农业, 要怎样改进,才能使生态农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 些都是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新疆绿洲生态农业综合效益研究
![新疆绿洲生态农业综合效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4b3edf604a1b0717fd5dd6d.png)
境 之 间 、 源 利用 与 保 护 之 间 的矛 盾 , 成 生 态 与经 资 形 济 的 良性 循 环 , 现 经 济 、 态 、 会 三 大 效 益 的统 实 生 社
加 工 、销 售 综 合起 来 以适 应 市场 经 济 发展 的现 代 农 业 。它 要求 把发 展粮 食与 多种 经 济作 物种 植相 结 合 , 发 展 大 田种植 与林 、 、 、 业 相 结合 , 展 大农 业 牧 副 渔 发 与第 二 、 产 业相 结 合 , 用 传 统 农业 精 华 和 现代 科 三 利 技成 果 , 过 人工 设 计 生 态工 程 , 调经 济 发 展 与环 通 协
产量 ;
新疆 是经 济欠 发达 地 区 , 绿洲农 业 的发展 应依 托 资 源 禀赋 , 发展 规 模 适 中的生 态 农业 , 资 源优 势 转 将
化 为经 济 优 势 , 理 调 整生 态 农 业 结构 , 而达 到 最 合 从 优 的生态 农业效 益 , 实现绿 洲农业 稳定 、 健康 发展 。
生 态 农 业 ・ CO— GRCU T R E A I LU E
新疆 绿洲 生态农 业综 合 效 益研 究
夏 月琴 , 何 剑
( 河 子 大 学商 学 院 , 石 新疆 五 家 渠 8 10 ) 33 0
摘
要: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探 讨了生态农业 的内涵 , 从经济效益 、 态效 益和社会效益 3方 面入手 , 生 构造新疆绿 洲生
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
![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ac128b876a20029bd642daf.png)
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社会效益生态效
益评价
第一节社会效益评价
1.技术贡献
通过本项目的带动可以对南昌区域及至全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可以起到优化调整的作用。
通过本项目示范园和周边地区的技术推广及辐射,可迅速提高南昌市郊区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的文化素质,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参与项目建设,接受技术培训,可较快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和科技应用水平。
2.项目的综合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预计每年可提供5万个就业工日,缓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可为南昌市居民提供无公害、绿色优质保健农副产品,丰富城镇居民的餐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促使产品质量上档次,补充淡季供应的缺品,本项目实施后,可以推动项目区经济发展,每年可增加农民人均收入约100元。
本项目建成后,每年上交税收36.32万元,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以示范作用辐射周边地区,促进该区域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生态效益评价
本项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不但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源,而且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以蔬菜、养殖、沼、果的生态模式。
不仅可产生大量优质有机肥生物肥供用菜田施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可产生沼气,为示范园提供燃料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在实施前进一步计划对各子项目的生态效益的具体数据,达到定量分析、科学评价实施生态农业产生的效益,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资源,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经济效益分析如何评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果
![经济效益分析如何评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70fae9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2.png)
经济效益分析如何评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果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对于生态农业的经济效果如何进行准确评估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经济效益分析在评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果时扮演的角色,并提供一些可行的评估方法。
一、经济效益分析的重要性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其经济效果评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传统农业主要关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生态农业则同时强调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农民收入提高等目标。
因此,传统的经济效果评估方法无法全面反映生态农业的效益。
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对生态农业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农业生产成本以及环境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可以直观地评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果。
这不仅有助于政府、企业和农民了解生态农业的潜在利益,还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二、评估方法1. 市场价值评估生态农产品的市场价值是评估其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价格对比分析,了解生态农产品与传统农产品的价格差异,进而估算生态农业的市场溢价。
另外,还可以考虑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和支付意愿。
通过计算市场需求弹性等参数,可以得出生态农产品的市场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2. 农业生产成本评估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可能会增加一些特殊的成本,如有机农药的使用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等。
评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果时,可以通过与传统农业相比较的方式,分析生态农业的生产成本优势。
此外,还可以结合农场的实际情况,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劳动力成本等进行经济评估。
这些数据可以为农场经营者提供参考,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生产效率。
3. 环境效益评估生态农业具有环境保护的特点,通过评估其环境效益,可以全面了解经济效果。
环境效益评估可以从土壤质量改善、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入手。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观测和分析,可以定量评估生态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全面的经济效果评估。
县域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与实现途径
![县域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与实现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f118e02aaf45b307e8719779.png)
平 、 济 活 动 能 力 等 方 面 的评 价 。 经
2 牢 固树 立 经 济 社 会 与 环 境 协 调 发 展 的 意 .
资 源 环 境 的 保 证 度 , 生 态 效 益 的 评 价 。 识 。鼓 励 符 合 生 态 要 求 的 社 会 意 识 和 行 为 习 即
用 自然 系 统 所 能 提 供 的 最 大 资 源 环 境 与 支 持 能 惯 , 力 形 成 有 利 于 经 济 与 环 境 协 调 发 展 的 社 努 力 与其 当 年 使 用 量 之 比来 衡 量 。相 对 于 同样 的 会 机 制 。 强 调 农 业 生 态 系 统 发 展 的 整 体 功 能 , 发展水平 , 个县 资源环境保 证 度越 高越好 , 一 其 通 过 生 态 规 划 与 生 态 技 术 实 施 , 现 扬 长 避 短 实 包 含 的 内 容 主 要 为 : 三 废 ” 理 率 、 源 利 用 和 系 统 优 化 、接 口” 化 , 不 是 仅 仅 局 限 于 提 “ 处 资 “ 强 而 率 、 万 元 GD 每 P的能 耗 等 。
展 的 立 足 点 , 性 、 量 阐述 了生 态 农 业 建 设 的 基 本 内 涵 及 目标 , 而 说 明 生 态农 业 建 定 定 从 设 是 农 业 可持 续发 展 的 重 要 途 径 和 方 向 。并 从 中 国加 入 WT 应 对挑 战 的 角度 , 出 了 O, 提 新世 纪 生 态农 业 建 设 的 基 本 对 策及 实现 生 态农 业 综 合 效 益 的途 径 。
特别 是 农 业 ; 是 改 善 提 高 自然 资 源 环 境 的 质 进 行 合 理 、 序 的 立 体 、 面 布 局 , 现 社 会 效 二 有 平 实 量 ; 是 满 足 更 高 级 发 展 系 统 对 其 提 出 的 外 部 益 、 济 效 益 和 生 态 效 益 的 最 佳 统 一 。 主 要 内 三 经 环境 的 要 求 。直 接 考 查 以 上 三 个 目标 的 实 现 情 容 包 含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况 , 按 照 发 展 水 平 、 源 环 境 保 证 度 和 外 部 要 是 资
生态观光农业项目效益综合评价研究
![生态观光农业项目效益综合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a43e4fb307e87101f69695.p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摘
要] 客观 、 面、 全 科学地评 价生态观 光农业项 目具有较 强的理论和现 实意义 , 文在 前人研 究 的基 础 本
上, 把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度理论 引入 了生态观 光农业项 目的综合评价 之 中, 立 了 2 l 创 E S模 型, 于评价项 目的经 用 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 并进行 了实证分析。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 系和 引入 协调度模型 , 能够 丰富和完善生态观光农业项 目的综合评价, 对相关项 目的建 设和运营具有较 强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 [ 关键词 ] 生态观光农 业; 目综合评价 ; 项 经济效益 ; 社会效益 ; 生态效益 [ 中图分类号 ] 33 4 F 0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0—9 1 2 1 3— 14— 6 10 7 X(0 0 0 0 2 0 J
把协调 度模 型引入 生 态 观光 农 业评 价 领 域 , 求 能 力 够 客观 、 全面 、 学地评 价 观光农 业项 目, 科 以供 参考 。
一
{0 1 国家旅 游 局工 作 要 点》 《 国旅 游 业 “ 20 年 与 中 十 五” 展规 划》中再 次 提 出 了建 设 国家 生 态旅 游 示 发 范 区 的思想 , 将其 列为 我 国“ 并 十五 ” 间旅 游业 发 期
续 发展 , 免盲 目上 马带 来 的不 良后 果 。 避
个I 生特征 有所 取舍 。 比如青 岛崂 山北宅 农业 生态 旅 游 示 范 区 , 为 山东 省 首 个 国 家级 农 业 生 态 旅游 示 作
( )全 面 、 学地 综合 评价 生态 观 光农业 项 目 三 科
范区, 具有 鲜 明 的个 性 特征 , 在设 定指 标体 系 时必须
农业生产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估
![农业生产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99b1d15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0.png)
农业生产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估农业生产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一直以来,农业发展的重点是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但这些单一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农业生产的实际效益,因此需要进行综合效益评估。
一、综合效益评估的意义传统的农业生产效益评估主要关注农产品的单一指标如产量、质量、价格等,而忽略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生态、生物多样性、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业生产绿色、可持续、全面发展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进行综合效益评估,全面评价农业生产的优劣。
综合效益评估的意义在于:1.全面反映农业生产带来的效益和影响,从维护生态、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农业生产的效益。
2.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为农业生产提供合理的指导。
3.为社会公众了解和认识农业生产的实际效益提供参考和依据,增强公众对农业的认识和理解。
二、综合效益评估的内容综合效益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生态效益:农业生产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包括土地、水资源保护、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2.经济效益:农业生产对经济的贡献和收益,包括农产品的产量、产值、市场价格、就业等。
3.社会效益:农业生产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包括农业生产对食品安全、农村农民生活、农民收入、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
三、综合效益评估的方法综合效益评估可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层次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多种方法。
在方法的选择时,应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评估目的和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灰色关联分析中,将不同指标转换为灰色数列,并计算不同指标之间的关联度,以此来评估农业生产的效益。
层次分析法则是将问题分解为多个因素,依据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来进行定量评估,能够分析问题的结构和本质,从而得出综合评判结果。
SWOT分析法是将农业生产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分别进行分析,并收集、搜集相关信息,对其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的综合评估结果。
农业发展模式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评估
![农业发展模式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b264edf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9.png)
农业发展模式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评估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食物供应的重要源头,其发展模式对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影响。
评估农业发展模式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是确保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对农业发展模式进行评估探讨。
首先,生态效益评估是对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性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在传统农业模式下,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体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评估农业发展模式的生态效益,旨在衡量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生态效益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农业模式对土壤的保护和改善情况。
可持续农业模式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或者农田生态工程等方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土壤质量退化的风险。
同时,对于水体保护也是一个重点评估指标。
可持续农业模式应当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通过合理施肥和水资源管理,减少水体污染和浪费,保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经济效益评估是对农业发展模式可行性和盈利能力的重要考量。
农业发展模式要能够带来经济效益,才能够持续发展并吸引更多农民参与其中。
经济效益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情况。
传统农业模式下,农民往往依赖大量农药和化肥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随之带来的是农作物品质下降和销售价值减少。
可持续农业模式通过推广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使得农作物产量提高的同时,也能保持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农业发展模式的可行性还包括生产成本管理和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等因素。
综上所述,农业发展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估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生态效益评估的重点在于衡量农业发展对土壤和水体的保护程度,通过推广可持续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经济效益评估的重点在于衡量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情况,确保农业发展模式能够带来盈利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综合评估农业发展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
农业生产水平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方法
![农业生产水平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6f829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2.png)
农业生产水平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方法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各国政府致力于提高农村产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农业生产水平的综合评价也是受到研究的重点,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环节。
一、农业生产水平综合评价的内容
综合农业生产水平的评价,要考虑的首先是农业生产中各种技术和资源的综合使用。
包括耕地质量、土壤肥力丰富度、农业机械设备、农作物和畜牧植物等产出和生产技术。
此外,还要考虑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比如其产量、效率、市场价格、成本等;社会效益包括农业经济发展对提高劳动力收入和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等。
二、农业生产水平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方法
1、理论农业生产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农业生产水平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多种,比如经济效益评价法,可以通过综合考虑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而形成针对性的评价结果。
还有包括营养投入法、环境经济法、社会效益评价法等,可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2、实际农业生产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实际农业生产水平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是采用统计数据法,通过收集、整理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分析形成农业生产水平的整体情况,从而得出综合的评价结论,准确评价农业生产水平情况。
三、综合结论
农业生产水平综合评价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国内外有许多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和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从经济效益、营养投入、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综合比较,形成准确可靠的农业生产水平综合评价结果。
最终,为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生产质量,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生态农业的经济与环境效益评估
![生态农业的经济与环境效益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b560b05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e.png)
生态农业的经济与环境效益评估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传统农业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农业模式,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生态农业旨在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生态农业的经济与环境效益进行评估分析。
首先,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生态农业能够提供稳定的农产品供应和丰富的农产品品种。
传统农业模式往往依赖于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随之而来的是农产品的定性和定价问题。
而生态农业依靠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转,能够生产出优质的绿色农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选择。
另外,生态农业注重生态效益,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安全,减少了土壤侵蚀和化学物质的污染,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产量和农产品的品质。
这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还体现在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生态农业的实施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适应性培训的指导下,农民能够掌握新的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
通过采用有机肥料和自然控制害虫的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同时,生态农业强调社区合作和农民参与的理念,农民参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农产品的销售,除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外,还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此外,从环境效益方面来看,生态农业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农业模式依赖于大量的化学农药和化肥,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的贫瘠和水源的污染,进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而生态农业的实施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采用有机方式种植,通过食物链的自然平衡来控制害虫和病虫害的发生。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此外,生态农业还注重保护土壤资源和水资源。
传统农业模式中,过度的耕作和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和水源的浪费。
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评估
![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d145dff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6.png)
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评估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评估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变得重要起来。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评估,希望能够对当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建议。
一、发展模式的选择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评估首先需要考虑农村发展的模式选择。
农村发展可以采取以农业为主导的模式,也可以引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形成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在评估生态效益时,需要对不同模式下的资源利用情况、环境污染程度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考虑,寻找出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农村经济的生态效益评估还需要关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依赖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体污染等问题。
评估生态效益时,应该考虑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壤和水源的保护程度,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推动农业向绿色、有机的方向发展。
三、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评估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还需要考虑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在长期的开发利用中,往往存在资源浪费和破坏的问题。
因此,评估生态效益时,应该关注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续性,避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四、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评估还需要关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情况。
农村地区往往存在着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等问题,评估生态效益时应考虑治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此外,还需要关注农村地区的生态保护情况,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工作的开展情况。
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评估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还需要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服务,如水源保护、气候调节、土壤保护等。
评估生态效益时,可以通过评估这些服务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从经济角度反映生态系统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
六、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评估的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
农村生态农业发展与效益评估
![农村生态农业发展与效益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fb1d611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a.png)
农村生态农业发展与效益评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农村生态农业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
农村生态农业发展不仅可以保护环境、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下面将就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效益评估展开讨论。
1.农村生态农业的概念农村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农业资源的基础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
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2.农村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推动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减少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
3.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探索建立了一批农村生态农业示范区。
农村生态农业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农民生产方式转变的态势逐渐得到强化。
4.农村生态农业的实践案例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一个以“绿色、有机、优质”为经营理念的生态农业园区崛起。
在这里,农民们采用有机耕作技术,种植绿色蔬菜和水果,成功打造了一个乡村旅游景区,为当地农民增加了稳定的收入。
5.农村生态农业的效益评估指标农村生态农业效益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主要体现为农产品价格、农民收入的增长;生态效益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社会效益主要包括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文化的传承。
6.农村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评估在评估农村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时,需要考虑农产品生产成本、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因素,综合分析农业生产的盈利情况。
通过比较传统农业与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可以发现生态农业在长期内具有更高的盈利潜力。
7.农村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评估生态效益评估是农村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f5858e6e009581b6bd9eb29.png)
既然我们可以用 AHP 来分析指标在生 态农业建设中的权重,那么同样我们也可 以用 AHP 来分析某个指标在所有指标中的 权重,从而得出一个固定的,广泛适用的 基础评价指标,再根据各地区差异添加各 具特色的指标即可。从而避免了各地区因 所选指标体系不同,而不能进行横向比较 的弊端。
6、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紧迫,此报告并没有涉及国外研 究综述。
查阅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相关分析较片 面。 笔者资历尚浅许多分析还不到位,忘老师 多多指正。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 研究报告
绪论 1、研究对象的选取 2、研究方法的确定 3、评价指标的构建 4、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5、研究假设 6、不足之处 致谢
生态农业的内涵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是靠高效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来实现。 充分吸收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结合现代 科学技术 , 以多种生态模式和丰富多彩技术 类型装配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工程,是农 业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 , 它是按照“整体、 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对山、水、 田、林、路、村等统筹规划,综合开发, 实现物质再生循环和能量多级综合利用, 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
3、评价指标的构建
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导向性 指标要与目标相一致,且对实现目标有导向作用。 系统性 要按照系统科学的原理,各项指标在其相互配合 中,要比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情 况。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般评价指标体系被分为三层:
第一层为目标层,反映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综合效 益 第二层为准则层,大部分学者从生态效益、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三方面衡量生态农业建设成效
农业发展效益评估与经验总结
![农业发展效益评估与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bc531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a.png)
农业发展效益评估与经验总结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政策的不断优化,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农业发展效益评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它能够客观地反映农业发展的成果和问题,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围绕农业发展效益评估与经验总结展开探讨。
一、农业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地区综合发展水平提升等特点。
依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农产品供给趋于丰富多样化。
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的兴起,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增收机会。
二、农业发展效益评估的必要性农业发展效益评估是衡量农业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农业发展效益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农业发展效益评估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确保农业发展方向的科学合理性。
三、农业发展效益评估的内容农业发展效益评估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效益、农田资源利用效益、农业产品质量效益、农民收入效益等多个方面。
其中,农业生产效益是农业发展效益评估的核心指标,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四、农业发展效益评估的方法农业发展效益评估的方法多样,可以采用定量分析、多指标评价、经济效益分析等方法。
其中,定量分析是评估农业发展效益的基础,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和专业调查等方式进行量化分析。
五、农业发展效益评估的经验总结在过去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首先,要注重科学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其次,要加强农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益。
此外,还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
最后,要加强对农民收入的保障,提高农民收入效益。
六、我国农业发展效益评估的问题与挑战尽管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效益差距较大;其次,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农业产业链条不完善,农产品附加值较低。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596a285901020207409ca1.png)
20 0 7年 9月
中国林 业经 济
C NA HI FORE T S RY ECONOMY
S p. 0 7 e 20
第 5 总第 8 期) 期( 6
● 理 论探 索 ●
N . T tl 6 0 5( o ) a8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 系及评价方法
运 用定 性 分析 与定 量 判 断相 结 合 的方 法 , 立 了一 个 3层 次 、 8个 具 体 指 标构 成 的 评 价 指标 体 系 ; 用 A P方 建 1 运 H
法科 学确 定 出各 指 标 的 权 重 ,运 用模 糊 隶属 度 函 数 的 方 法进 行 无 量 纲化 处理 ,通 过 计 算 由各 指标 权 重 和 无 量纲 化 值 构 成 的 线性 加 权 和 函数 来表 示生 态 农 业 建设 的综 合 效 益 指数 , 给 出 了综 合 效 益 的统 计 分析 方 法 。 并 关键 词 : 态农 业 ; 合 效 益 ; 标 体 系 ; 价 生 综 指 评
d n 6 00 o g 2 4 5, Ch n i a; 2 e i s l o o c Re e r h I si t , S a d n n t u e o sn s n .P n n u a Ec n mi s a c n t u e t h n o g I si t fBu i e s a d t
中 图分 类 号 :3 3 8 F2.9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99 2 0 )5— 09—0 1 7 5 1 (0 Fra bibliotek0 0 1 4
Ec l g c lAg iulur m p e nsv f c e y Ev l to I o o ia r c t e Co r he i e Ef inc a ua i n nde i x
农业生态环境利用效益评估
![农业生态环境利用效益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51f1461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a.png)
农业生态环境利用效益评估一、问题引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农业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益评估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那么,如何评估农业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益呢?二、利用效益的概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农业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益。
简单来说,利用效益就是通过合理的方式利用农业生态环境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经济效益评估在评估农业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益时,经济效益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可以通过分析农作物的产量、市场价格以及生产成本等指标,来评估农业生态环境对经济的贡献。
四、环境效益评估除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也是评估农业生态环境利用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
只有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因此,评估农业生态环境的环境效益是至关重要的。
五、资源利用效益评估农业生态环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实现最大化的效益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资源利用效益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农业生态环境。
六、影响因素分析在评估农业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益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比如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得到更准确的评估结果。
七、模型建立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是评估农业生态环境利用效益的关键。
通过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建立科学的模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农业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益。
八、数据采集为了建立可靠的评估模型,需要充分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农业生态环境的生产数据、资源数据、市场数据等。
只有有了充分的数据支撑,才能进行准确的评估。
九、实证分析在进行评估时,需要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建立的模型的准确性。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不断优化模型,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十、政策建议针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益评估,也需要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依据评估结果,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十一、风险提示在评估农业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益时,也需要考虑到潜在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特点及方法探讨朱孔来1 赵文2(1.山东工商学院 半岛经济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4005;2.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济南 250100)摘要:本文依据生态农业的本质特征,将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分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子系统。
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个三层次十八个具体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A H P 方法科学确定出各指标权重,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计算由各指标权重和无量纲化值构成的线性加权和函数来表示生态农业建设的综合效益指数,并给出了综合效益的统计分析方法。
关键词:生态农业;综合效益;指标体系;评价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Assessment MethodZHU Kong-lai 1, ZHAO Wen 2(1.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Peninsula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Yantai Shandong 264005, China;2. Economic Schoo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 ’nan 250100, China)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ssential feature,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Ecological efficiency, economic efficiency, social efficiency; Utilize the method with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y analysis unified, establish a three-level, 18 specific indicator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use the AHP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 index, use the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to do the dimensionless, by calculate the weighted linear function formed by Various indicators weight and value of the dimensionless to give out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index, also give out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of the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index system; evaluation作者简介:朱孔来(1963~ ),山东临沭人,山东财政学院兼职教授,山东工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区域经济。
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从20世纪70年代的试点,80年代示范,到90年代作为政府行为以县级为基本试点单元进一步扩大示范和推广规模,目前大范围开发建设工作已在全国各地展开,生态村、生态乡、生态县不断涌现,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各种模式百花齐放。
但在实际工作中怎样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对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法。
如何用统一的量纲来表现生态农业建设的综合效益,并以用来评价和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生态农业模式的优劣,如何通过评价找出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为此,笔者根据生态农业综合效益的评价特点,参照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规模和发展方向,运用美国学者T. L. Saaty 提出的层次分析法(简称A H P)和模糊数学等系统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了一套以定量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简便易行的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供商榷。
1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的评价特点生态农业是指通过调控农业生产系统内相关系统(主要是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结合现代系统工程的一些方法原理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高效农业生产体系。
在这一体系内,农、林、牧、渔诸业都能因地制宜地得到发展;资源得到合理的综合利用,实现物质再生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产品经过多层利用和加工过程,经济价值大大提高;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得以实现;通过自然的和人为的调控,使这一体系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和有序状态。
基于上述对生态农业本质特征的认识,笔者认为对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要考虑其如下特点:(1)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是三大效益的高度统一,评价指标应充分考虑这三个方面的水平和状态。
(2)生态农业是一种在人工控制下的,由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构成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即区域性农业生产体系。
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其整体效应,充分考虑农业生态系统与宏观经济系统以及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制约关系。
(3)评价的重点应该是农业系统的整体功能,即系统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是否经济、高效、有无污染,系统内的物流和能流是否呈良性循环等;同时,要兼顾与功能相联系的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层次结构与时间结构)是否合理等。
1.1 选择评价指标的原则(1)导向性。
指标要与目标相一致,且对实现目标有导向作用。
(2)系统性。
要按照系统科学的原理,各项指标在相互配合中,比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情况。
(3)独立性。
指标之间必须相互相对独立,不应存在包含、交叉关系及大同小异现象。
(4)可比性。
指标必须能充分反映本系统在不同时期的特征以及同一时期内各层次子系统、各要素的特点,要求对比指标之间具有相同的计算方法和同样的计算范围,要注意剔除掉特殊自然因素对系统作用而出现的特殊情况,以反映不同被评对象共同属性的差异。
(5)可行性。
指标应符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原理,反映出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不同的技术措施特点,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生态农业各因素之间的客观实际和内在联系。
(6)可测性。
指标要反映生产过程中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函数关系,同时应尽可能地能够分析测定,以利量化。
(7)简便性。
指标要少而精,概念要明确,数据易得,计算简便,以便于计量和应用。
(8)动态性。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评价指标要考虑系统的动态状况,不但要评价现状和系统稳定性,还要考察系统的发展趋势、系统的缓冲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客观、严格可行的评图1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价指标体系,是正确和顺利实施评价活动的关键。
根据选择评价指标的原则,在分析生态农业的特性及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特点的基础上,笔者在广泛征求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分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也即三个准则),并将诸方面分解为若干具体指标。
在确定各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先是通过定性分析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搜集各预选指标数据,运用鉴别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进行量化判断,进一步剔除掉高度相关、大部交叉及鉴别力差的指标,最终形成了具有一个总目标三项准则(子目标)十八个具体指标的三层次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详见图1。
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及无量化处理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各个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地位不一样,也即对综合效益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因而需要事先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由于直接分析多个指标对综合效益的影响非常困难,所以运用一般的定性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难以确保合理,笔者认为采用层次分析法(A H P)确定指标权重较为适宜。
此方法需要聘请有关熟悉生态农业建设情况的专家,从上到下逐层采用1-9标度法,通过经验分析,确定出因素间两两比较相对重要性的比值,并写成矩阵形式,通过计算矩阵的标准化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即可得到比较令人信服的某一层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即层次单排序权值。
在此基础上,再与上一层次因素本身的权值进行加权综合,可计算出该层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整个层次的相对重要性权值,即层次总排序权值。
这样,依次由上而下可逐层计算出最低层因素,即具体评价指标相对于最高层的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权值,也即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1]按照上述步骤,笔者聘请有关专家逐层次建立了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按照方根法进行计算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了各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详见表1。
3.2 指标价值的量化图1所示的十八个评价指标中,指标间由于其量纲、函数关系、绝对值不同,不具有可比性,无法按照多目标规划的基本思想综合成一个能从总体上衡量系统优劣的单指标,因而需要对同一指标在不同数值下的“价值”予以量化,也即无量纲化处理。
考虑到生态农业建设是动态的,指标的“优”与“劣”、“好”与“差”是相对的,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为此,笔者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方法进行量化,具体步骤是:(1)指标优劣值的确定。
确定各指标的优劣上下限,也即确定各指标的最大值M i 和最小值m i 是构造隶属度函数进行价值量化的基础和关键。
笔者是根据调查表计算评价指标的各项实际值并参照生产现实和理论数值进行推算的,在具体确定过程中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理论上可明显确定优劣标准的就采用理论标准;②理论上可明确优劣的方向趋势,但最优、最劣多少理论上不好确定的情况,采用试点调查的平均值加减两个标准差作为优劣上、下限数值;③理论和现实之间对确定优劣趋势有不同要求时,但作为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又必须有的指标,根据生产的现实水平进行确定;④目前生产规划上有一定趋势标准的,就采用生产规划的标准。
(2)指标的模糊隶属度函数类型。
为了计算上的简便和易于推广,模糊隶属度函数采用线性函数,具体有三种类型:①极大型。
②极小型。
③适中型。
式中,e i 为评价指标的实际值。
(3)模糊变换。
将各个评价区域或模式的各指标实际值代入模糊隶属度函数,即可求出各指标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值,即量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