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7
南方经济的发展 优秀教案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掌握人口的南迁;淝水之战;南方经济的发展。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南方经济为什么能够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事物的能力。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北南双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教材分析〗本课在教材中从其内容和篇幅上讲都不重要,其中“人口南迁”“淝水之战”“南方经济的发展”三节中,只有“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节是必讲内容。
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学生详细了解南方发展的具体情况,以此理解此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江南经济发展并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
难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从社会环境上来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乱从总体上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的,那么,为什么在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却能够得以发展,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重、难点突破方案:教师逐步引导,辅助以课件展示,学生通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课堂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借助挂图或将地图制作成课件)回顾秦汉以前南北方开发的情况,再对比今天南北方发展的情况,提出疑问:什么时候、是什么改变了这一状况?一、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教师给出问题提示逐步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设计板书。
(1)东汉末年,南北方的局势发生了哪些变化?(2)三国鼎立期间南北方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为什么?(3)教师补充西晋与东晋的更替和北方的分裂。
淝水之战请学生讲一讲成语“风声鹤唳”的来历。
讨论:淝水之战中东晋的胜利会给南北方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北方各族战乱频繁统治者重视人口南迁南方相对稳定诸葛亮治蜀东吴开发江南④各⑤民输送劳动力及技术族交②流③①南方得到发展二、具体表现:利用课件展示1.农业:麦稻间作、双季稻2.纺织业:蜀锦3.冶铸业:灌钢法4.制瓷业:青瓷5.造船业:吴国的船队到达夷州(今天的台湾)6.城市的发展:建康城通过图片、史料等直观的多方面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此时南方经济的发展。
川教社七年级历史下册南方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川教社七年级历史下册南方经济的发展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川教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第7课,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并且超过北方,长期以来的经济格局发生转变,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记住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最主要表现,理解南方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完全超过北方,从而改变了以前以黄河流域为经济重心的全国经济格局,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标志性表现的提取、培养学生历史概括能力;通过对教材图片的分析与解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解读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三国起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已经完成南移,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的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从而更好的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方针,并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
3、教学重点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经济重心南移依据: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最终确立是南宋,直到现在这种格局没有变动。
南方经济的发展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所以这两个是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依据:伴随着政治重心的东移和南移,经济重心也转移到南方。
学生理解困难,所以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难点二、说教法:采用讲述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三、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讨论法阅读法四、说学情: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思维活跃,对事物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感性阶段,需要教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并且适当讲述历史故事,调和氛围。
本班学生基础薄弱,学生自主阅读材料能力缺乏。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感知历史,体验历史。
五、说教学过程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辽宋夏金时期,我国的北方和南方经济都有了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繁荣。
七年级历史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3.教学方法:采用归纳总结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影响,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作业:
(1)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旨在测试学生对南方经济发展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拓展作业:
(1)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采访家人或亲友,了解他们对南方经济发展的认识和看法,以访谈录的形式记录下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2)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历史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4.个性化作业: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作业。例如,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深入研究南方经济发展背后的历史人物、事件;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等。
2.教学内容:
(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南方经济发展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简答题:培养学方法: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2.教学内容:
(1)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其影响。
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第18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18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上庸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朱渐波一、内容标准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和“六朝”的概念。
②、了解人口的南迁和南方经济的开发。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演示图,理解南北朝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权分立局面;②、通过观察北方人口南迁图及填写“南方经济开发表”’,分析人口大量南迁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六朝开发的史实,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迅速,认识人口流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南方经济的开发。
2、教学难点:人口大量南迁的作用。
三、教学模式:上庸“124”健康课堂教学模式四、教学设计板块一:导入新课以聊天的方式,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自己的家乡(湖北省)属于北方地区还是南方地区,是否知道我国南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等问题,顺势导入新课,幻灯展示课题。
板块二:熟悉目标幻灯展示目标,学生快速浏览。
板块三:自主学习◆活动1:预习课文。
要求:①带着目标自读课文,读课文中大字部分的内容;②限时5分钟。
◆活动2:梳理知识点。
环节1、穿越三国借用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穿越片段,让学生想象自己穿越到了三国时代,由此激发学生兴趣。
环节2、看图学史通过观察政权更替演示图,学生以“亲身经历”见证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情况,从而知道“六朝”的概念及北方和南方当时的社会状况。
环节3、人口南迁1、问题导学①通过观察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演示图,说说北方和南方的社会状况有什么不同?②面对北方当时的社会状况,来自未来的你会选择南迁吗?你选择搬迁的原因是什么?③北方人口南迁主要有哪三条路线?2、互动探究。
要求:小组合作完成;限时5分钟。
3、交流展示。
学生在班级交流自学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以及主要线路。
◆活动3:突破重难点。
1、问题导学①填写《南方经济开发表》。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北师大版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知道北方人口的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二、能力目标1、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2、制作“南方经济发展”的图表。
三、情感目标明确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通过此学习,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
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增加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这是继春秋、秦汉之后,江南地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和发展,并对我们南北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平衡,以及在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一、人口大量南迁一是指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造成的,同时,“人口大量南迁”是我国古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
二是运用“北方人口南迁图”,使学生知道三条南迁路线的大致情况。
三是分析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作用:一是改变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有利于垦辟荒地;二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资料]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往往与战争有关。
从东汉末军阀混战开始,虽中间有三国的局部缓和、西晋短暂统一的间歇,但“八王之乱”后接着更是出现空前的大混乱、大破坏,内乱不已,战火遍野,北方人口大量逃移形成的人口流动,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史所罕见。
西晋后期,经过东晋,直到南朝,北方战乱频仍,流民避乱到江南的十居六七。
大体自永嘉元年(307年),晋元帝时为琅邪王,移镇建业时的前后,就有大批北民南迁。
如祖逖迁居淮泅,后再南渡。
及洛阳失守,石勒南至葛陂(河南新蔡北),又一次大量人民南渡。
桓温北伐关中和败退前后,也有许多人民南迁。
桓温即曾迁关中、洛阳数千家到南方。
及至荷坚南下,淝水之战时,也有许多北方流民渡江。
教学设计1: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7课南方经济的发展学习目标1、记住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最主要表现,2、理解南方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完全超过北方,从而改变了以前以黄河流域为经济重心的全国经济格局,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经济重心南移2、难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自主学习:1、农业:灌溉和耕作技术提高,水稻产量提高;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2、手工业:棉纺织业成为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行业;景德镇是瓷业生产中心;3、商业: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的临安是繁华的都市;对外贸易港口有广州和泉州;4、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和表现:北方人口南迁;南方社会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表现在:水稻成为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手工业发达,南方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支柱。
知识要点1.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的发展:A.南方的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大提高,农民在湖泊江河边开辟圩田,在丘陵山区修造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
B.南方水稻产量大幅度增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
C.原产北方的小麦、粟和豆类在南方扩大种植。
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花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2)手工业的进步:A.南宋时,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纺车图》)。
B.南方的制瓷业发展很快,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
C.南方的丝织业、造纸业、造船业都很发达。
(3)商业的繁荣A.为适应大宗买卖的需要,方便商人交易,北宋时,一种名叫交子的纸币在四川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
交子是用雕版印制的一种纸币,上有文字、图案和暗号。
B.南宋时,发行的纸币叫会子。
C.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最大的商业都市,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D.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广州、泉州是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政府在这里设市舶司进行管理。
2.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主要原因,对我们有何启示。
南方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记住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最主要表现,理解南方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完全超过北方,从而改变了以前以黄河流域为经济重心的全国经济格局,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标志性表现的提取、培养学生历史概括能力;通过对教材图片的分析与解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解读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三国起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已经完成南移,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的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从而更好的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方针,并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经济重心南移依据: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最终确立是南宋,直到现在这种格局没有变动。
南方经济的发展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所以这两个是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依据:伴随着政治重心的东移和南移,经济重心也转移到南方。
学生理解困难,所以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难点【教学过程】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辽宋夏金时期,我国的北方和南方经济都有了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繁荣。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有四大表现,采用自主合作探究。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在讲手工业这一子目时,让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青白瓷的特点,从颜色,透明度,厚度,音质等方面来说。
让学生观察宋代纺车图,归纳出宋代纺织业技术提高。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和城市繁荣,重点突出纸币的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城市的繁华,临安是南宋的政治中心和繁华的商业都市;还有对外贸易活跃,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
南方经济的发展就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
伴随着政治重心的东移和南移,我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初一历史的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概况。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内容标准〗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①了解政权分立的基本特征以及江南六朝的概念②知道北方人口南迁和世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2.能力培养①识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②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③制作“南方经济发展”的图表。
④结合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①明确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②认识六朝是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教学要点〗1.重点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增加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这是继春秋、秦汉以后,江南地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和发展。
并对我国南北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平衡,以及在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难点混乱复杂的政权分立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个中原因错综,时间漫长,政权繁多,政局杂乱,难以简洁明了地讲清楚,学生对此只要有个印象即可。
〖教学建议〗1.政权分立的纷乱①通过阅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一时期的大致情况,对长达300年的政权分立混乱的状况有个感性的认识。
②知道这一时期江南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朝代名称,知道六朝古都南京。
明确江南六朝在摆脱落后停滞状态和发展地区经济所具有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2.江南经济的发展通过指导学生制作“江南经济开发图表”,使学生对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和概况有进一步的理解。
①人口大量南迁⑴指出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稳定造成的,同时,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迁”是我国古代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教案
南方经济的发展大连市西岗区新华实验学校于杰所属学科:历史合用年级:七年级教材剖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中的一课。
东晋南北朝期间,因为北方的战乱,大批北方人口南迁,不单促使了民族交融,也使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为我国的从头一致和繁华富强以及以后的经济重心的那已确立了基础。
学情剖析:初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受年纪特色的影响,大多半学生喜爱听、讲故事,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也有必定的思想能力,但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不可以剖析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课目的:课程标准: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使了江南开发的事实。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说出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原由;2.能够认识江南经济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集有关历史典故或历史成语的出处,认识人口南迁;2.经过采集资料、议论,认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由及表现,并加以制表总结。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经过学习人口南迁,认识人口南迁是一个艰辛的过程;2.经过学习祖逖北伐,应学习他少年发奋,奋斗图强,勇往直前的精神;3.经过学习劳感人民开发江南经济,认识历史是人民民众创建的,并领会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
要点是江南地域开发的史实和原由;难点是内容多、眉目多,教课要点内容不突出。
教课理念:就本课整体来看,说明性语言许多,兴趣性不强。
而针对学生的心理特色设计多媒体课件,特别是此中的动画, 能够达到创建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此基础大将小组议论式学习引入讲堂,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主动学习的研究者”,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教师变教为导,战胜承办取代。
教课活动过程:(一)教课准备阶段:(1)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查阅有关资料(2)讲堂打破传统座次方法,便于学生议论。
(二)教课过程:1、引入新课:屏幕上显示出《中国政区图》,学生进行思虑:目前我国北方与南方哪里经济发展状况突出一些学生回答后老师提出:在我国历史上的东晋南北朝期间,北方与南方的状况是如何的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课前提示,让学生认识本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构造)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长进行小结( 略 ) ,由此引出: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山阳县城区三中舒小会【教学内容】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教材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和南方的相对安定使得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这不仅促进了民族汇聚,也使南方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为国家的重新统一和繁荣昌盛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他们的求知欲强,喜欢听、讲故事,乐于合作,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但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对于南方经济发展原因的分析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课堂上,要发挥他们的长处,对于一些容易理解的、感性的知识让他们自主学习、小组活动。
而对于有一定深度的史料和问题则以探究为主,培养他们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政权分立的基本特征以及江南六朝的概念2、知道北方人口南迁和世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识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2、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3、制作“南方经济发展”的图表。
4、结合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明确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2、认识六朝是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江南经济的开发。
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增加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这是继春秋、秦汉以后,江南地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和发展。
并对我国南北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平衡,以及在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难点:混乱复杂的政权分立。
个中原因错综,时间漫长,政权繁多,政局杂乱,难以简洁明了地讲清楚,学生对此只要有个印象即可。
【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历史图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国鼎立,了解了有关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情况,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东汉末年,社会混乱。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二、淝水之战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分组讨论、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1)与之相关的成语典故。
(2)该战役的结果。
(3)该战役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如下:
1、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教学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学生详细了解南方发展的具体情况,以此理解此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江南经济发展并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
教学难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从社会环境上来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乱从总体上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的,那么,为什么在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却能够得以发展,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4教师问:同学们知不知道与祖逖相关的成语典故?
5教师问:祖逖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6教师小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等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7教师问:投影P107《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结合地图思考北方移民南迁之后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呢?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教师问:请结合地图考虑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现在哪几个省份?
教具准备
历史地图册 历史填充图册
教学设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路(含
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就本课整体而言,说明性语言较多,趣味性不强。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其中的动画,可以达到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复备一
复备二
导
学
过
程
导
学
过
南方经济的发展 优秀教案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记住: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的过程。
2.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重心南移。
3.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重点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经济重心南移难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教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归纳出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发展的主题,同时引入在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更快。
21世纪教育网二、新课讲解(一)农业的发展提问1:这一时期农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1)农业技术提高(2) 耕地面积扩大(3) 作物种植区域的扩大和经济作物的大量栽培。
(苏湖熟,天下足)提问2:在宋代以前,中国人的服装主要由什么衣料构成?归纳:有钱人穿丝绸,寻常百姓穿麻布、葛布。
过渡: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
宋代南方的手工业也非常的繁荣。
下面我们主要从棉纺织业、陶瓷业两个方面来了解南方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二)手工业的进步提问1:那时南方手工业中,哪两种行业很兴旺?(1)棉纺织业(2)制瓷业(制瓷中心:景德镇;南宋时期发展到高峰)学生看课本,找出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鉴赏诗词: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三)商业的繁荣提问1:南方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纸币的出现以临安卫代表的城市商业的繁荣海外贸易的活跃提问2:(1)交子的出现,大家认为它较之金属货币,有什么好处?(2)交子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四)经济重心的南移思考:为什么经济重心会南移呢?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十一农作物生长经济重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相互交流讨论板书设计教学札记。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课程标准〗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说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了解南方经济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
过程与方法从有关历史典故或历史成语中了解人口南迁的情况。
制表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口南迁是一个艰辛苦难的过程。
了解劳动人民在开发江南经济中的作用,认识到社会进步是人民群众推动的。
〖教材分析〗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学生详细了解南方发展的具体情况,以此理解此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江南经济发展并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
帮助学生进行归纳能力的训练。
通过列表了解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难点: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从社会环境上来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乱从总体上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的,那么,为什么在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却能够得以发展,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重、难点突破方案:教师逐步引导,辅助以课件展示,学生通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课堂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查阅相关的地理资料,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划分情况。
2、收集与本课相关的成语故事。
3、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收集东晋南朝农业、手工业及商业发展的表现。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由本课的知识要点和相关的图片组成。
相关的地图主要有“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
〖教学设计〗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辅之以讨论法、谈话法等。
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喜欢听、讲故事,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不能分析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设计理念以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对“人口南迁的影响”“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等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来达到目的。
同时也借助一些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课后的社会调查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历史,对历史产生认同感,也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理解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历史下册《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如何激发学生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兴趣,使其认识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
(2)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4.教学拓展:
(1)课后阅读:推荐相关历史书籍,南方地区的历史遗迹,亲身感受南方经济发展的历史底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南方地区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提出问题:“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1.知识基础:学生对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有一定认识,为学习南方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但他们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影响可能了解不多,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2.认知能力: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仍有待提高。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1)农业:水稻种植、茶叶生产等;
(2)手工业:纺织、瓷器等;
(3)商业:市镇经济、海外贸易等。
2.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如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
3.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过程,如景德镇瓷器的发展、广州十三行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4.合作探究,培养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5.情感教育,渗透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讲故事、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学习南方经济发展的历史,引导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3.借鉴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教育学生勇于创新、勤劳致富,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引发学生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正确的发展观,难点在于如何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南方经济发展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南方经济发展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的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南方经济发展对我国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
8.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南方经济发展的研究性学习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9.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学情分析
针对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对我国历史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影响可能较为陌生。在学科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时空观念和历史学习方法,但分析、综合历史信息的能力仍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发展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经济的发展》
〖课程标准〗
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了解南方经济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
过程与方法
从有关历史典故或历史成语中了解人口南迁的情况。
制表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口南迁是一个艰辛苦难的过程。
了解劳动人民在开发江南经济中的作用,认识到社会进步是人民群众推动的。
〖教材分析〗
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学生详细了解南方发展的具体情况,以此理解此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江南经济发展并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
帮助学生进行归纳能力的训练。
通过列表了解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难点: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从社会环境上来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乱从总体上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的,那么,为什么在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的经
济却能够得以发展,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重、难点突破方案:教师逐步引导,辅助以课件展示,学生通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课堂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查阅相关的地理资料,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划分情况。
2、收集与本课相关的成语故事。
3、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收集东晋南朝农业、手工业及商业发展的表现。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由本课的知识要点和相关的图片组成。
相关的地图主要有“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
〖教学设计〗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辅之以讨论法、谈话法等。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喜欢听、讲故事,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不能分析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设计理念
以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对“人口南迁的影响”“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等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来达到目的。
同时也借助一些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课后的社会调查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历史,对历史产生认同感,也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理解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原因
1、人口南迁:原因:
分布:
影响:
2、稳定的环境:淝水之战
3、优越的自然条件
二、表现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及城市
〖教学过程〗
导入:
从春节回老家过年,提问学生老家在哪?是南方还是北方?由此导入南北方概念。
(出《中国政区图》)指出南北方是以秦岭、淮河为界。
(出南北方人口与经济表)指出现在南方是全国经济重心的所在地,也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区域。
而秦汉时期南北方的情况又是怎样?
(出《禹贡》九州等级图与西汉人口分布图)导出秦汉时期,最发达的地区是北方,全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西汉时期人口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北方人口是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向南迁移的?经济重心是什么时候开始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的?让我们一起翻开课本107页,共同来学习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占主体情况下,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条件?(以问题的方式来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以此引出“人口南迁”。
提示学生看课本,指出东汉末年人口开始南迁,西晋末年形成南迁浪潮屏幕上显示出以下三个问题:
1、北方人口为什么南迁?
2、南迁后的人口分布在哪些地区?
3、人口南迁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自学教材后回答上面三个问题( 回答略) 。
学生在回答问题(1) 时,教师把课前制作的课件向学生展示,让学生了解北方动乱、南方相对安定是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
学生回答问题(2) 时出示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让学生学会查看历史地图,指出北方移民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到达岭南一带。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使得南方人口增加,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劳动人手,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对南方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过渡:除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外,还有什么事件使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没
有被中断?由此引出“淝水之战”。
西晋灭亡以后,皇族司马睿于317年在建康称帝,控制了南方,史称东晋。
在北方,由
北方少数民族氐族建立的政权——前秦,在苻坚率领下,公元383年举兵南下攻打东晋,两
军在淝水流域进行决战,即淝水之战。
在淝水之战中出现许多成语故事,下面请同学为我们讲解。
( 学生讲解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故事)
淝水之战阻止了游牧民族南下,使南方经济发展进程没有被打断。
南方经济发展还有没有别的条件?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出:
(1) 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劳动人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
(2) 南方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3) 南方战乱少;
(4) 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在具备了这些条件之后,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下面由我们的各个小组代表上台介绍东晋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的表现。
( 农业组、丝织业组、冶铸组、青瓷组、造船组、商业城市组)
最后,制表归纳出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学生回答略。
江南经济的发展与南方本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但是大量北方移民的到来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现代,仍然有着大量的人口迁移现象。
以北京为例,以自己知道的事例来说明当今社会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的情况,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知历史,认识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