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2《我国的干旱》(1)湘教版选修5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_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课件(1)_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_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课件(1)_湘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6ed8fc647e21af45b307a8a9.png)
• 结合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我国水资源 分布以及我国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我国不同地 区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
分区 旱灾类 型 东北 华北 长江 以南 西南 地区 旱灾成因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思考活动】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 【阅读】阅读课本39页材料“1998年长江 流域的雨情”, 分析:暴雨的时空组合特 点
1. 表中降水相对变率的大小说明什么问题? 2.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 3.我国江南丘陵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
【点拨】
• 1.降水相对变率越大,说明降水的年际 变化越大,发生干旱的几率越大;降水 相对变率越小,说明降水的年际变化越 小,发生干旱的几率越小。 • 2.由 “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 相对变率表”可知,我国东北平原、华 北平原4—5月的降水相对变率大,可知 两地春季最易出现干旱。 • 3.我国江南丘陵7—8月的降水相对变率 大,可知该地盛夏季节最易出现伏旱。
干旱灾害多与干旱气候直接相关,但干旱灾害 仅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吗? 干旱灾害不仅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发生,在湿润、 半湿润气候区也有干旱灾害发生,并且由于那里人口稠密、 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受到偶发性干旱的影响时,就会形 成重大的灾情,是我国旱灾严重的地区。
(2)分析干旱灾害与干旱的区别。
(3)读出我国干旱灾害的严重区。
四、影响我国的台风
【探究活动】
阅读台风构造示意图,探究以下问题:
(1)台风由哪部 分组成? (2)台风警报 中,为什么说 “台风中心附近 最大风力”,而 不说“台风中心 最大风力”? (3)海上船只遇 到台风时,是否 可进台风眼里避 难?
【点拨】
• • 台风的结构:水平方向上从中心向外,依次 是台风眼区、云墙区和旋转雨带。 台风中心的台风眼呈圆形或椭圆形,该处气 压最低,温度最高,因盛行下沉气流,因此 碧空无云,风和日丽,天气晴朗。其直径平 均为25千米,大的可达60~70千米。临其境 的海员把台风眼称为台风中的“世外桃源”。 台风眼的周围是宽十几米的云墙区,在此空 气急速旋转,是台风中天气最恶劣的地区, 凡摧毁性的大风、暴雨均集中于此,成为破 坏力最强的地带,因此,台风警报中,总是 预报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 中心最大风力”。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第1课时 课件(湘教版选修5)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第1课时 课件(湘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926c3450c850ad02de8041e2.png)
XJ·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课 标 解 读 1.掌握我国干旱灾害的 特征、形成原因及分布 特征。(重点) 2.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 分布差异,掌握我国洪 涝灾害的成因。(重点)
重 点 难 点 1.我国干旱灾害的 特征,成因及分布。 (重点) 2.我国洪涝灾害的 成因、分布。(重 点)
XJ·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第 1 课时 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标要求 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课 时 作 业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XJ·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我国的干旱灾害
次数
1.
时间 广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XJ· 地理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XJ·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2)水资源方面: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水土资源的不 平衡。 (3)社会经济方面: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提高 ①耕地 复种指数 的增加,灌溉面积扩大。 ②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③我国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大,而工业 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不断增多。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一讲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一讲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 湘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fac72dca4b73f242326c5f99.png)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干旱的主要分布区与区域差异及其成因。 我国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较大。 华北地区春旱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严重。 答案:(1)东南 西北 夏秋 冬春 (2)春季 春季降水少,并且气温升高快,造成蒸发量大,形成 春旱 夏季 该地在 7、8 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 少,气温高,形成伏旱
东路、中路和西路 ①降温——农作物造成_冻__害__; ②暴风雪——草原牧区“白灾”; ③大风——干燥地区引起_沙__尘__暴__; ④大雪、冻雨——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
四、台风
概念 西太平洋热带地区_热__带__气__旋__的通称 能量主要 海水蒸发旺盛,湿热的空气上升,_水__汽__凝__结__成__云__
2.洪涝分布的特点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
东部季风区突出,_南__方__是洪涝灾害多发区 多发于春、夏、秋季,以_夏__季__最为集中
三、寒潮
概念 特点 源地 路径
危害
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__冷__气__流__侵__袭__现象 降温快、温度低、来势猛、风__力__强__、规模大、范围广 _北__冰__洋__地__区___和西伯利亚北部
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 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 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图甲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 均经纬度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 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图乙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 回答 7~8 题。
7.台风转向点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
()
A.5~6 月
B.6~8 月
C.8~10 月
D.10~11 月
8.图乙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对台湾的危害不包括 ( )
高中地理第2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2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课件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2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2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课件湘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e2106e8050e2524de5187e6c.png)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 1 我国的干旱灾害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 2001 年中国干旱灾害空间分布图,图乙为 2006 年中国干 旱灾害空间分布图。
图甲
图乙
(1)2006 年与 2001 年相比,中国干旱灾害空间分布发生了哪些变化? (2)试分析图中华北地区春旱发生的成因。
探讨2: 华北地区干旱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提示】 春季(春旱),夏季(夏旱)。
[核心点击] 1.发生机制
2.我国旱灾的地区差异
分区
旱灾类型与特点
在盛夏季节,特别是辽河与嫩江流域,常有久晴高温天气,引 东北区
起“三天一小旱,五天一大旱”的旱灾
全国旱灾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春季,正值冬小麦 华北区
教材整理 2 我国的洪涝灾害 阅读教材 P37 第 7 行~P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成因 (1)自然原因:由降雨尤其是 暴雨 所形成的。 ①夏季的 锋面雨 带和热带气旋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 ②气候异常所导致的长时间 持续暴雨 ,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直接原 因。
(2)人为原因
【答案】 (1)A (2)B
我国洪涝分区
探讨1:我国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提示】 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探讨2:我国哪些地区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 【提示】 在东部季风区的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 区。其中海河中下游、淮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的多洪 涝区。
正误判断: (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是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地方。( ) (2)我国北方地区平均受旱率、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 (3)我国江淮地区的伏旱主要受亚洲高压控制。( )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4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4](https://img.taocdn.com/s3/m/be5ec2ed50e2524de5187e72.png)
材料二 此次旱情分布示意图
(1)这次旱情较往年同期严重,可能的原因有 ( ) ①偏北气流较强盛 ②偏南气流较弱 ③全球气候异常 ④台风异常偏少 ⑤地方政府领导不力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①②④ (2)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即使遇到比 较大的干旱,粮食单产也不一定下降,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2)题。
(1)对该地区水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的干热少雨天气一般发
生在
( C)
A.3、4 月 B.5、6 月 C.7、8 月 D.9、10 月
(2)导致这种干热少雨天气的直接原因是
( A)
A.副高控制
B.湖泊减少
C.全球变暖
D.地形影响
解析 我国江南地区7、8月份由于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 气流,多晴热少雨天气,出现伏旱。
探究点二 我国的洪涝灾害 探究活动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
材料二 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 一。据历史记载,从汉代至清末的2 000年间,长江曾发生 大洪水214次。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均发生 了全流域的特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1998年与1954年相比,长江流域降水量小于1954年, 但洪水水位却高于1954年。
2.时空分布
(1)空间分布:我国年降水量从⑰东南沿海向 ○25 西北内陆 递
减。⑱ 南方 地区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是洪涝灾害 多发地区。 (2)时间分布: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 季最为集中。
思维活动 3.你知道有哪些社会经济活动会加重洪涝灾害吗?
答案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修筑堤坝等。 4.洪水是否一定形成洪灾?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 湘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45b5b6b73c1ec5da51e270a4.png)
我国的干旱灾害 【自主学习】 1.特征 出现_次__数___多;持续_时__间___长;影响的范围广。 2.形成原因 (1)降水因素 降 (水 季的 节季 性节 易变 旱化 地区)① ② ③长 华 西江 北 南以 、 地南 东 区: 北 ::7_冬、 ___春春_8__月 _旱__连_份_和 旱_伏__春旱__夏_连旱
2.图解我国四大旱灾地区的成灾原因
【跟踪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 自然灾害中 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 50%左右。 材料二 我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区 华南地区 华北地区 长江中下游 西北干旱区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
解析:第(1)题,A 为黄淮海平原地区,这里春季气温回升快, 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B 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南丘陵地 区,因 7、8 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形成伏旱。第(2) 题,根据夏季风对我国影响的时空特点和规律,东部经济状 况进行分析。第(3)题,应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分析 减轻干旱灾害的措施。
【跟踪训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5 年 1 月 17 日夜间起一股冷空气开始影响新疆北部; 19~23 日,该股强冷空气继续东移南下,先后影响西北地区 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黄淮及其以南大部分地区。西 北地区和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了 8~12 ℃,部分地区 下降了 14~18 ℃。
异
【跟踪训练】 暴雨洪水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 灾害,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雨涝灾害主要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2)结合上图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国雨涝区的时空分布规律。 (3)简述雨涝期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雨涝是由气象因素和地形因素综合影响而成 的。第(2)题,据图可总结出我国雨涝时空分布规律。第(3) 题,雨涝期一方面光热不足;另一方面破坏了土壤、水、气、 肥之间的协调关系。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课件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课件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https://img.taocdn.com/s3/m/8ce0ad280b4c2e3f56276318.png)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
四
2.分布 (1)空间分布 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地区 由于降水量大,雨量大,暴雨多,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 (2)时间分布 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且季节分配很不均匀。 长江以南地区:雨季长,3~6 月或 4~7 月为雨季。华北、东北地区: 雨季出现在 6~9 月。我国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春、夏、秋季,以夏季最 为集中。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
预习交流 2
气候异常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吗? 提示:所谓气候异常是与气候正常年份相比而出现的特殊的气候 现象,主要表现有:过度炎热(如热浪)造成干旱灾害,过度降水形成的洪 涝灾害,过度寒冷形成的低温冷害等等。所以不能笼统地说气候异常就 形成了洪涝灾害,而是说,气候异常导致长时间的暴雨,是形成洪涝灾害 的原因。
4.危害:对北方的农作物如冬小麦会造成冻害;南方的经济作物如 柑橘、香蕉等有可能被冻死;在草原牧区,暴风雪覆盖草场,造成“白灾”; 在干燥地区,寒潮可以引起沙暴;寒潮可以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等。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
二
三
四
预习交流 3
地形对寒潮冷空气活动有什么影响? 提示:地形对冷空气活动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平坦开阔的平 原地区,冷空气能长驱直入,影响范围广;另一方面高大山脉、山地能阻 挡冷空气的进入,如我国西南地区受到寒潮的影响较少。 议一议: 什么是“白灾”? 提示:我国北方牧区由于冬季降雪过多,掩埋了牧草,使牲畜无法放 牧就食而导致的灾害。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 台风
目标导航
地理选修五课件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地理选修五课件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https://img.taocdn.com/s3/m/10a98b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c.png)
西北等地区
寒潮的特点: 降温幅度大, 风力强,持续 时间长,影响
范围广
寒潮的危害:导 致农作物冻害, 影响交通和电力 供应,引发疾病
和事故
我国台风的分布和特点
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 地区,尤其是广东、福建、浙 江等地
台风的形成与海洋温度、大气 压力、地球自转等因素有关
台风的特点包括:风力强、雨 量大、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
重损失
暴雨:引发洪水、泥 石流等自然灾害
交通中断:影响交通、 通讯等基础设施,导致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5
如何应对干旱、洪涝、 寒潮与台风
应对干旱的措施
节约用水:减少不必 要的用水,提高水资 源利用率
雨水收集:利用雨水 收集系统,收集雨水 用于灌溉和日常生活
节水灌溉:采用滴灌、 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灌溉效率
寒潮的影响和危害
寒潮对交通的影响:可能导 致道路结冰,影响交通出行
寒潮对农业的影响:可能导致 农作物减产,影响农民收入
寒潮对健康的影响:可能导致感 冒、流感等疾病的发生,影响人
们的健康
寒潮对经济的影响:可能导致 能源消耗增加,影响经济运行
台风的影响和危害
强风:破坏建筑物、 树木、农作物等
风暴潮:导致沿海地 区海水倒灌,造成严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风速 条件,一般需要风速达到 15m/s以上。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湿度 条件,一般需要湿度达到 70%以上。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气压 条件,一般需要气压达到 980hPa以上。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地 形条件,一般需要地形较 为平坦,有利于台风的形 成和发展。
04
干旱、洪涝、寒潮与台 风的影响和危害
加强城市内涝治理: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 提高城市内涝治理能力。
寒潮的特点: 降温幅度大, 风力强,持续 时间长,影响
范围广
寒潮的危害:导 致农作物冻害, 影响交通和电力 供应,引发疾病
和事故
我国台风的分布和特点
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 地区,尤其是广东、福建、浙 江等地
台风的形成与海洋温度、大气 压力、地球自转等因素有关
台风的特点包括:风力强、雨 量大、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
重损失
暴雨:引发洪水、泥 石流等自然灾害
交通中断:影响交通、 通讯等基础设施,导致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5
如何应对干旱、洪涝、 寒潮与台风
应对干旱的措施
节约用水:减少不必 要的用水,提高水资 源利用率
雨水收集:利用雨水 收集系统,收集雨水 用于灌溉和日常生活
节水灌溉:采用滴灌、 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灌溉效率
寒潮的影响和危害
寒潮对交通的影响:可能导 致道路结冰,影响交通出行
寒潮对农业的影响:可能导致 农作物减产,影响农民收入
寒潮对健康的影响:可能导致感 冒、流感等疾病的发生,影响人
们的健康
寒潮对经济的影响:可能导致 能源消耗增加,影响经济运行
台风的影响和危害
强风:破坏建筑物、 树木、农作物等
风暴潮:导致沿海地 区海水倒灌,造成严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风速 条件,一般需要风速达到 15m/s以上。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湿度 条件,一般需要湿度达到 70%以上。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气压 条件,一般需要气压达到 980hPa以上。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地 形条件,一般需要地形较 为平坦,有利于台风的形 成和发展。
04
干旱、洪涝、寒潮与台 风的影响和危害
加强城市内涝治理: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 提高城市内涝治理能力。
高中地理 2.2.1 干旱与洪涝课件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2.2.1 干旱与洪涝课件 湘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66f2ca9c783e0912a3162ad6.png)
A.川江河段
B.长江下游河段
C.荆江河段
D.金沙江段
第三十页,共36页。
(C )
自我(zìwǒ)检测区
解析 读图可知,洪涝次数最多的河段是长江中游的荆江 河段。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第三十一页,共36页。
自我(zìwǒ)检测区
4.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大洪水214次。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均发生
本 专
了全流域的特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题 栏
失。1998年与1954年相比,长江流域降水量小于1954年,
目
开 但洪水水位却高于1954年。
关
第十九页,共36页。
互动(hù dònɡ)探究区
(1)导致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灾害严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有严重的春旱;江淮地区由于地处秦岭—淮河以南的湿润
地区,雨季来得较早,降水量较大,因此不存在春旱。华
北地区由于雨季来得晚,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农
业灌溉又需要大量的水源,因此春旱特别严重。
第二十九页,共36页。
自我(zìwǒ)检测区
读下图,回答3~4题。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3.图中洪涝次数最多的河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除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水灾害严重外,我国的
本 专
__________________平原、东北平原、______________盆
题
栏 地及珠江流域也常遭受到洪水威胁。
目
开 关
(3)“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5课件: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5课件: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https://img.taocdn.com/s3/m/52794a047375a417866f8f7c.png)
随堂练习
2016年10月,台风“沙莉嘉”经过我国,对农业、工业、交通、 水利、市民生活等造成了很大影响,给海南、广东、广西等地造成 巨大经济损失。据此完成第3~5题。 3台风导致人员死亡和房屋倒塌是因为( )。 ①特大暴雨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 ②狂风刮倒建筑物,吹翻船 只 ③风暴潮引发洪水 ④低温冷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典例透析
【例题2】 读我国台风和寒潮影响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典例透析
(1)我国受寒潮影响频繁的省级行政区 有 。(至少列举三个) (2)台风主要有哪些危害?对农业生产有何有利影响? (3)从我国地形的特点分析,为什么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小?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第(1)(3)题,结合图例中寒潮出现的次数, 可以列出三个受寒潮影响频繁的省区;受东西向高大山脉的阻挡,寒潮 很难深入西部地区,故西部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第(2)题,台风主要影 响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带来的丰沛降水能缓解长江流域的伏旱,利于农 业生产。 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2)台风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对农业生产的有 利影响是能带来丰沛的降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 的伏旱。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地区山脉多东西走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 南下的冷空气,所以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题只需要在两幅等压线图中根据风 向的偏转规律即可得出答案。据图可知,5月 6日14时,台北为东北 风,上海为东南风,首尔为西南风,北京为东南风;5月7日2时,台北为 东北风,上海为东南风,首尔为东南风,北京为东北风。故D项正确。 第2题,考查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从图中的日期看,此季节为北半 球的春季,华北地区春季旱灾严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春 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二是雨季未到,降水少,土壤干燥;三是春季 正值农耕季节,农田需水量大。在本题所给选项中,选项A、C只是 片面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这两个原因合起来就说明春季水资 源短缺,因此,B项涵盖了上面的三个原因,故B项正确。 答案1.D 2.B
湘教版地理选修5《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共55张PPT)
![湘教版地理选修5《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共5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061c69f01dc281e43af01d.png)
多多 •灾害9.列表发地影响发季我国成的因气象和气特候点灾害 防治措施
区节
江淮地 阴雨连 降水多时—
江 春 区冷 绵—降水 排水;
梅 淮 末 暖气 雨 地 夏 团势
多;出 现“空
出现 “空梅”
区 初 均力 梅”天 天气—引
敌
气—干旱 水灌溉
多多
灾 害
发 地
发 季
成因
区节
特点
热带洋
面上
东
形成
台 南 夏 的一 狂风暴 风 沿 秋 种强 雨
•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 ※ 情景诱思 ※ • 2007年11月6日,一股强烈的
龙卷风突然袭击美国肯塔基州 和印第安纳州,造成至少23人 死亡,220人受伤,许多房屋被 毁,15万人停水断电,酿成了 美国30多年来最大的龙卷风灾 难。
• 思考:1.龙卷风的成因是什么? • 2.龙卷风能带来哪些危害?
生
。
偏少,易产
• 思考1 我国东南沿海会出现干旱灾害吗?为什 么?
• 【提示】 我国东南沿海会出现干旱灾害。东南 沿海受海洋影响强烈,降水较多,洪涝灾害频发。 同时,由于本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 和年际变化较大,因此,有的年份也会出现严重 的旱灾。
• 思考2 1968年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非洲严重干旱,导致数 十万人死亡;1988年北美大范围的干旱,使美国粮食减产 27%。你能总结出干旱会造成哪些危害吗?
• 【提示】 干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为气 温高、湿度低、土壤水分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使作物正 常生长受到抑制,从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二是因为降水 少、蒸发强,地表径流减少,造成水上航运中断,水力发 电量减少,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城市和工业用水短缺。这 两方面的损失属于旱灾的直接损失。此外,干旱还可能引 发饥荒、难民潮以及火灾(fire)、土地退化(soil degradation) 等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从全球范围看,干旱和与之相伴 随的饥荒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我国因干旱造成的 损失占气象灾害损失的一半左右。
湘教版高中地理《我国的干旱和洪涝》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我国的干旱和洪涝》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736f5748d7c1c708a1454c.png)
知识梳理:
分布特点:时间分布;空间分布 自然因素 原因分析:
自然灾害
影响:
人为因素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危害)
治理措施 (防灾与减灾)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小流量,高水位。 植被破坏,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高;
围湖造田,湖泊的调洪蓄洪能力降低
长江洪涝的原因参考答案
地形:中下游多平原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气候: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多 且集中,夏季多暴雨;夏季 风不稳定降水的变率大
河流:支流多,流域面积广 ;中游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人为: 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 河床抬升,泄洪、蓄洪能力下降。 中下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
1.受冬季风的影响,降水少 华南地区 11 43 39 2.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9.8 73 13 3.华北平原 四季都有农作物生长 ,需水量大
据材料分别说明AC旱灾多发的季 节并分析此时C地多发旱灾的原因。
地区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7 4.2
收支
干旱灾害的成因 气候成因
二、我国的洪涝
1.结合上图阐释发生的地理现象及其主要原因。
1. ,多暴雨。 1.答案 答案 原因 原因: :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 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 , ②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 ,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 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③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 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 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3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3](https://img.taocdn.com/s3/m/6a1ae58a960590c69ec3766b.png)
返回
二、教材P38图2-4探究 3.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在哪里? 提示:南方地区。 4.多洪涝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提示:海河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中 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是多洪涝区。 5.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有何规律? 提示: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 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南坡多,山脉西坡、北坡少。
人
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为 中 游 ―→ 围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
因 湖造田
峰能力减弱
素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占据河道的
下 游 ―→ 建 建筑物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分洪区的占
筑物占据河
用不仅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还无形中使
道
洪水成灾的可能性及灾害损失增大
返回
雨洪水的分布与副高位置的关系 (1)正常年份:
特
制约明显;
③暴雨的时空分布与洪水 纬度山区容
点
③只发生在有
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 易发生
结冰期的河段
④地势低平的中下游平原
危害最大
返回
3.以长江为例,分析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因素
原因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
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
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特别是雨期
自
大范围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
返回
三、热点探究 今年第6号强热带风暴“杜苏芮”的中心已于2012年6月30 日02时30分前后在广东省珠海市南水镇沿海登陆,登陆后迅速 减弱为热带风暴,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但受“杜苏芮” 残余云系的影响,6月30日08时至7月1日08时,南海西北部、 北部湾仍将有5~6级大风,部分海域阵风可达7~8级;广东中 西部沿海、广西中南部、海南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 西南部、广西南部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 6.据此分析“杜苏芮”的移动路径及带来的危害。 提示:西移路径。强风、暴雨,沿海地区出现风暴潮。
二、教材P38图2-4探究 3.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在哪里? 提示:南方地区。 4.多洪涝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提示:海河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中 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是多洪涝区。 5.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有何规律? 提示: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 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南坡多,山脉西坡、北坡少。
人
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为 中 游 ―→ 围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
因 湖造田
峰能力减弱
素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占据河道的
下 游 ―→ 建 建筑物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分洪区的占
筑物占据河
用不仅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还无形中使
道
洪水成灾的可能性及灾害损失增大
返回
雨洪水的分布与副高位置的关系 (1)正常年份:
特
制约明显;
③暴雨的时空分布与洪水 纬度山区容
点
③只发生在有
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 易发生
结冰期的河段
④地势低平的中下游平原
危害最大
返回
3.以长江为例,分析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因素
原因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
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
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特别是雨期
自
大范围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
返回
三、热点探究 今年第6号强热带风暴“杜苏芮”的中心已于2012年6月30 日02时30分前后在广东省珠海市南水镇沿海登陆,登陆后迅速 减弱为热带风暴,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但受“杜苏芮” 残余云系的影响,6月30日08时至7月1日08时,南海西北部、 北部湾仍将有5~6级大风,部分海域阵风可达7~8级;广东中 西部沿海、广西中南部、海南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 西南部、广西南部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 6.据此分析“杜苏芮”的移动路径及带来的危害。 提示:西移路径。强风、暴雨,沿海地区出现风暴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读下面两图,比较6~9月城陵矶水文站流
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水位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6—9月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大、水位高,但二者不成正比。 1998年该段流量远低于历史最大流量,但其水位却一直居高不下, 多次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可见,l998年该段的洪水灾害特点是: 小水量、高水位、大灾难。
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七大流域:珠江 流域、海河流域、江淮流域、松花江流域、黄河 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
【探究活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8年长江流域的水情
1998年长江流域相继遭受特大洪水,长江于流先后 出现8次洪峰,中游河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多次 超历史最高水位。在19条主要支流中,有一些水丈站 最大流量和最高水位均超过实测历史记录。长江中下 游超警戒水位时间大多在57~96天之间。
情况来
特点2:次数多
• 资料3:在我国历史上,干旱连年出现是经常的,例如北 京地区在1471~1949年间发生干旱170次,其中有115 次是连年发生的。l637~1643年和l939~1945年干旱竟 连续7年之久。以湖南为例,据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编 《湖南自然灾害年表》统计,连续6年发生旱灾的有2次, 连续5年发生旱灾的有3次,连续4年发生旱灾的有3次, 连续3年发生旱灾的有8次,连续2年发生旱灾的更是多达 15次。
害
水 资 源 因 素
华北 华南和西南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东北
社
分
会
布
经
济
因
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 伏旱 华北、东北:春 旱、春夏连旱 西南:冬春连旱
南方水多耕地少 北方水少耕地多
复种指数增加 北方冬小麦播 种面积增加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
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4-8
(3)长江中下游旱灾区 (4)东北旱灾区。
2)探究四个地区多旱灾的原因:分组讨论(全班分
成四个小组,分别对上列四个地区讨论,总结归纳,选派 代表与大家分享讨论结果。)
(1)华北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此时雨季未到, 降水少,但作物正值返青,需水量大。
(2)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多伏旱. (3)西南地区多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河。地势陡峭,地表不 易储水,又四季可生长作物.
复习提问:
1、什么是气象灾害?
由气象异常所造成的灾害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 寒潮与台风
第一讲:我国的干旱、
课标导航: 1、掌握我国的旱灾特征、形成原因及 分布。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读P35 分析归纳我国干旱的三大特征: (填写学案)
【阅读分析】阅读下列资料,说说分别反映我国
干旱灾害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攻城不怕艰, 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 苦战能过关。
--- 叶剑英
同学们:
拿出你的课本与导学 案,带上自信与激情,让 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地理 学习。
由一组图片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
据报:1949-1980年全球因自然灾害 死亡121万人,其中因气象灾害死亡 占61%。我国每年由气象灾害造成经 济损失约占自然灾害的57%,每年因 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占全部责任 灾害死亡人数的40%
材料一、根据1950~ 1990年的资料统计, 我国年平均干旱受灾 面积为2085.1万公顷, 洪涝受灾面积842.5 万公顷。干旱受灾面 积占干旱和洪涝受灾 总面积的71.2%。 1991年江淮地区发生 了特大洪涝灾害,但 这一年全国旱灾面积 仍高于水灾面积。
特点1:影响范围广
• 在中国古代,旱灾发生得非常频繁,根据邓云特《中国救
小组三: 3.我国江南丘陵7—8月的降水相对变率大,可 知该地盛夏季节最易出现伏旱。
3、对比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图,就 水土资源的搭配状况谈谈对干旱的影响:
水土资源搭配不合理,加剧干旱。
南多北少
中国耕地分布图
南少北多
小结:
降 水
因
素
1、影响范围广 2、灾害次数多 3、持续时间长
特 点
干 旱 灾
成 因
特点3:持续时间长
【探究活动】
读“中国干旱频度分布”图
1)据图回答我国干旱的特点。 (1)出现频次高、影响范围广。 2)探讨东部为啥干旱灾害更严重。
(2)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受到偶 发性干旱的影响时,就会形成重大的灾情。
4)读出我国干旱灾害的严重区。
1)我国的旱灾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
(1)华北旱灾区 (2)华南和西南旱灾区
(二)我国干旱的成因:
1、读P36归纳我国干旱 成因有哪几方面(填写学案)
1)降水方面 2)水土资源搭配 3)社会经济方面
3、 据我国雨带推移示意图, 说降水对我国干旱的影响:
(正常年份 、 异常年份)
【探究活动】
• 阅读P37 “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 • 分组讨论(全班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对下列三个问题讨论,总
4.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发生在水圈中的自 然灾害有( B)
A.干旱与台风 B.洪水与风暴潮. C泥石流与寒潮 D.寒 潮与台风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 【阅读】阅读课本37--39页 归纳我国暴雨的时空组合特点:
【图表分析】
• 阅读教材38页“20世纪我国发生的主要水 灾”表,分析我国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哪 些流域。
题:
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 是(A)
①洪水 ②干旱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
寒潮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C).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
3.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IV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 害是( C)
A.干旱 B.台风 C.泥石流 D.洪水
结归纳,选派代表与大家分享讨论结果。)
1. 表中降水相对变率的大小说明什么问题? 2.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 3.我国江南丘陵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
小组一:1.降水相对变率越大,说明降水的年际变化越大, 发生干旱的几率越大。
小组二: 2.由上表可知,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4—5月 的降水相对变率大,可知两地春季最易出现干旱。
荒史》的统计,从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到1936年,我
国共发生旱灾1035次,平均每两年就发生一次。如果把
界定旱灾的标准降低,那么这个数字就显得非常保守了。
如袁林在《西北灾荒史》中统计出隋至民国(581—1949
年)期间仅陕西就发生旱灾652次,甘宁青地区也有601次,
总的数字要比邓云特的统计大得多。从中国古代旱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