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麻醉分析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分析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我院进行短小外科手术的小儿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麻醉,比较两组的术中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达到满意的效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切皮后均有所上升,两组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血糖均略微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的平均苏醒时间为6.2±0.4min,对照组的平均苏醒时间为11.8±2.4min,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具有起效迅速、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的优点,是安全的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瑞芬太尼异丙酚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临床分析目前,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常用药物是氯胺酮,但是其使用剂量需要随体重和手术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容易产生恶心、呕吐、恶梦、幻觉等不适症状,多次使用易引起宿醉现象,延长患儿苏醒时间。
瑞芬太尼是新型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可在体内迅速水解,起效迅速、作用消失快,而且具有强效镇痛、剂量安全可靠等优点[1]。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也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优点[2]。
本文研究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临床效果,现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我院进行短小外科手术的小儿患者64例,其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4~12岁,体重14~36kg。
手术种类:清创手术、植皮手术、睾丸固定术、切痂手术、换药手术等。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及麻醉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小儿麻醉临床的常见问题浅析
小儿麻醉临床的常见问题浅析小儿麻醉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麻醉方式。
但由于小儿身体特点以及麻醉药物对小儿的不同反应,常常存在一些问题。
下面就常见问题进行浅析。
1、麻醉深度管理小儿麻醉一般使用全身麻醉,麻醉深度管理严格,是关键问题。
适当的麻醉深度有助于减轻小儿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恐惧感,并可以使小儿手术后更舒适。
但麻醉深度过深,也可能对生命健康产生威胁。
解决方法:在手术前仔细评估小儿的身体状况,包括体重、身高、年龄、身体状况等。
同时严格控制麻醉剂量,避免过度麻醉。
2、术后镇痛小儿手术后常常出现疼痛,尤其是部分手术较为复杂的小儿。
但如果使用过多的镇痛剂,也会对小儿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
解决方法:在手术前仔细评估小儿的身体状况和手术情况,设计合理的镇痛计划。
同时,定期评估小儿的疼痛程度,避免过度镇痛。
3、氧合指数管理小儿麻醉后,常常会出现低氧合指数,这对小儿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
解决方法:在手术前仔细评估小儿的肺功能,其中包括氧合指数管理。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监测血氧饱和度,调整麻醉剂量,保证小儿的氧合状态。
4、麻醉药物选择小儿的代谢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选择麻醉药物需要特别注意。
麻醉药物选择不当可能对小儿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
解决方法:根据小儿的身体状况和手术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并根据小儿的代谢情况进行剂量调整。
总之,小儿麻醉需要严格控制麻醉深度、术后镇痛、氧合指数管理和麻醉药物选择等问题。
在临床工作中需要了解小儿生理特点,灵活应用合适的技术和方法,以减少小儿麻醉带来的潜在危险。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喉罩的临床分析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喉罩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喉罩的临床情况。
方法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2月份——2017年2月份我科室收治的实施短小手术的患儿109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实施欧普乐喉罩吸入七氟醚,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丙泊酚,对两组患儿麻醉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统计比较。
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比较基本相同,P>0.05,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较比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较比对照组35.09%,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喉罩吸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的应用有效的缩短患儿的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短小手术;喉罩;麻醉小儿作为特殊群体,临床手术的开展中麻醉情况对手术操作、治疗效果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小儿短小手术是常见的手术方式,常规的气管插管麻醉属于侵入性操作,容易引发并发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采用喉罩吸入式麻醉方式在临床逐渐应用,其优势属于非侵入性操作,麻醉药物剂量可以有效的控制,利于患儿手术的实施,效果较好【1】。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喉罩的临床情况,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2月份——2017年2月份我科室收治的实施短小手术的患儿109例分成两组,现将研究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2月份——2017年2月份我科室收治的实施短小手术的患儿109例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年龄2岁到10岁,平均年龄(4.19±1.87)岁;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5例。
观察组57例,年龄2岁到9岁,平均年龄(4.32±1.09)岁;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27例。
收集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小儿麻醉临床的常见问题浅析
小儿麻醉临床的常见问题浅析小儿麻醉是指对儿童进行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时所使用的麻醉技术。
与成人麻醉相比,小儿麻醉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问题。
下面对小儿麻醉临床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浅析。
首先是年龄问题。
小儿麻醉的对象是年龄在出生后28天至14岁的儿童,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麻醉的反应和需要是不同的。
新生儿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未完全发育,麻醉药物的剂量需要相应减少。
而在儿童髓麻中,2-6岁的儿童对肌松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儿童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功能、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考虑其对麻醉的影响。
其次是心理问题。
儿童在手术前往往会感到恐惧、焦虑甚至想要逃避,这可能会增加术前准备和麻醉诱导的难度。
与儿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解释手术的目的和过程,可以减轻他们的恐惧感。
合理选择和使用麻醉诱导药物,可以在麻醉诱导中提供更好的安慰和舒适感。
第三是急性脑功能异常问题。
在小儿麻醉中,尤其是在急诊手术中,患儿常常合并有急性脑功能异常,如颅脑创伤、颅内出血等。
这会对麻醉诱导和维持产生影响。
在此情况下,需要进行评估和监测,以及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技术,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最后是肺部问题。
麻醉时,小儿容易发生气道阻塞和低氧血症。
因为儿童的气道较窄,易受到炎症、肿瘤等因素的影响。
在麻醉诱导和维持过程中,需要注意气道通畅和氧合状态的维持。
可以采用插管、气管前置和使用正压通气等措施来保护儿童的气道功能。
小儿麻醉临床中常见的问题有年龄问题、心理问题、急性脑功能异常问题和肺部问题。
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技术,以确保小儿麻醉的安全和有效性。
家长也需要积极参与,并协助医务人员,为儿童提供良好的麻醉环境和支持。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需进行短小手术的男性患儿为研究对象。
将76例患儿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
比较两组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苏醒时间。
结果两组患儿术前的HR、MA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中的SpO2变化不明显(P>0.05),但对照组术中的HR显著增快,MAP显著增高(P<0.05)。
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身麻醉,能够在满足手术需要的同时,显著缩短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较好的复合麻醉方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nesthesia effect of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applied in minor surgery for children. Methods 76 male children receiving minor surgery treated by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March 2015 were selected as study group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and control group (36 cases)according to anesthesia method.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for anaesthesia,whil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ketamine for anaesthesia.The heart rate (HR),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and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SpO2),awake time and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Before surgery,HR,MAP and SpO2 between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compared with before operatin,the change of SpO2 of two groups during operation was not obvious (P>0.05),but HR,MAP of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uring operation (P<0.05).After surgery,awake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used for general anesthesia in minor surgery for children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operation,and it can obviously shorten awake time,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It is a better compound anesthesia method.[Key words] Remifentanil;Propofol;Minor surgery for children;Anesthesia儿童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在对儿童行麻醉时需谨慎对待。
小儿麻醉临床技术
4 术后疼痛
使用镇痛药物和疼痛管理技术来缓解术后疼 痛,增加患者舒适度。
小儿麻醉的困难和挑战
1 生理差异
儿童生理机能不同于成人,因此需要特殊的麻醉监测和药物管理。
2 沟通困难
与成人相比,儿童无法准确表达症状和感觉,需要医生和家长的有效沟恐惧和焦虑,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静脉麻醉
通过持续静脉注射药物维持麻醉状态,适用于 一些较短且小创的手术。
常见的小儿麻醉合并症和处理方法
1 恶心和呕吐
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通过使用预防性抗恶 心药物和减少肠胃刺激降低发生率。
2 过敏反应
使用特定的麻醉药物和试验性剂量来识别过 敏源,避免应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3 低血压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保持循环稳定。
1
个体化麻醉
基于儿童个体差异和基因特征,定制化麻醉方案,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2
非药物麻醉
发展新的非药物麻醉技术,减少药物的使用,降低麻醉过程的风险和并发症。
3
虚拟现实应用
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儿童进行麻醉前的心理疏导,减轻焦虑和恐惧感。
小儿麻醉临床技术
欢迎来到小儿麻醉临床技术的世界!通过本次演示,您将了解麻醉的定义、 功能以及小儿麻醉的特点和考虑因素。
小儿麻醉的常用技术
全身麻醉
通过给予药物使儿童失去意识,保持无痛、无 知觉状态,适用于手术。
腰麻和硬膜外麻醉
通过注入药物使下半身失去感觉,适用于一些 盆腔和下肢手术。
表面麻醉
局部涂抹药物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适用于一 些简单的检查和治疗过程。
小儿麻醉的安全与质量管理
安全优先
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包括麻 醉操作规范、人员培训和质量 监控,确保患者的安全。
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麻醉分析
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麻醉分析目的:探析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对小儿短小手术进行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46例行手术的患儿,采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患儿术中平稳舒适,术后清醒快,未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麻醉效果满意。
结论:小儿短小手术手术选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进行全身静脉麻醉效果显著,是临床小儿短小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之一。
标签:小儿;短小手术;氯胺酮;异丙酚;麻醉;小儿短小手术越来越多,麻醉方法也多。
小儿外科手术一般需行全身麻醉,且要求麻醉作用迅速,镇定镇痛作用完全,以减少小儿术中疼痛和不良刺激,提高手术效果。
氯胺酮是一种常用的强效镇痛的静脉全麻药,但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和药量的增加,常可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1]。
可能导致患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术后还可能产生幻觉、呕吐、噩梦等不适[2]。
异丙酚起效快、麻醉效果稳定,对呼吸系统影响小,镇静作用完善。
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对46例小儿实施外科手术,采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进行静脉全身麻醉,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6例,其中男患儿39例,女患儿7例;年龄4-11岁,平均7.4岁;体重8.10-22.5kg,平均14.5kg;全部患儿ASA评级I-Ⅱ级;择期实施下肢、下腹部以及会阴部手术:骨科下肢手术、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尿道下裂修补术、鞘膜积液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急诊外伤、睾丸下降固定术;手术时间为20-65min。
1.2 麻醉方法患儿均于术前夜10时常规禁食、水,术前30min给予肌肉注射阿托品0.02mg/kg、鲁米那钠1.5mg/kg。
安静配合的患儿直接建立静脉通路,采用面罩的方式给氧(3L/min),采取微泵泵注,每分钟丙泊酚40-60μg/kg,氯胺酮30μg/kg,根据生命体征和麻醉深浅调节输注速度,术中保留自主呼吸,手术结束前停止输注,所有患儿均不做气管插管。
临床麻醉学-小儿麻醉
其它系统
• 颅内压升高 • 眼内压升高 复视和暂时失明 • 肌张力增高 • 肾功无明显影响 • 肝功可有影响 • 产生幻觉 精神症状 • 恶心呕吐
适应症
• 浅表的小手术 • 烧伤换药 • 诊断性检查 • 麻醉诱导 • 基础麻醉 • 术中加深麻醉
禁忌症
• 高血压 • 眼压高 • 肺动脉压高 • 颅内压高 • 休克 • 精神病 癫痫患者 • 脱水 • 严重心脏病
部位麻醉
• 腰麻:>5岁 丁卡因0.15mg/cm
•
布比卡因 0.12-0.15mg/cm
• 硬膜外:利多卡因0.7-1.5% 8-10mg/kg
•
丁卡因0.1-0.2% 1.2-1.5mg/kg
• 臂丛:利多卡因1% 8-10mg/kg
监测
• 临床观察 粘膜色泽 呼吸幅度 呼吸音 心音强弱 节律
颅高压
• 优点:诱导及苏醒快 循环稳定 肌松好 降低颅压
• 缺点:价格昂贵 刺激味不适宜小儿 冠状血管窃血现象
抑制子宫收缩 • 适应症:各种手术 • 禁忌症:冠心病 产科手术
• 优点:诱导及苏醒迅速 气味芳香 循环呼吸抑制轻微
• 缺点:与钠石灰反应(有毒) • 适应症:各种手术 • 禁忌症:卤化物过敏
小儿麻醉
范围
• 出生-12岁 • <1月--新生儿 • <1岁--婴儿 • 2-3岁--幼儿 • 4-12岁--儿童 越小差距越大 非成人的缩影
呼吸解剖特点
颈短 会厌大呈U 喉头高 插管困难 喉腔呈漏斗型狭窄处在环状软骨 不需套囊 >6岁在声门带套囊 6-7岁换牙期 牙齿易脱落 4-10岁扁桃体增殖期 影响通气 气管狭窄 易阻塞 呼吸困难
浅谈小儿麻醉临床分析研究
浅谈小儿麻醉临床分析研究小儿麻醉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在临床实践中,麻醉医生需要特别关注儿童患者的生理特点以及对药物的反应。
因此,小儿麻醉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对小儿麻醉临床分析研究进行浅谈。
小儿麻醉临床特点小儿患者在麻醉诱导期的药物需求很低,而对麻醉后的恢复期则非常敏感。
因此,麻醉医生需要仔细控制麻醉深度,避免对儿童患者的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小儿麻醉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体重、代谢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择麻醉药物。
另外,小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监测,因为他们无法像成人一样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麻醉医生需要通过他们的生命体征来判断是否出现问题。
小儿麻醉相关研究针对小儿麻醉的特点和需求,临床医生和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以下是一些相关研究的介绍:不同麻醉方式的比较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小儿患者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进行比较和选择。
一项研究比较了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效果,结果显示椎管内麻醉具有更好的肌肉松弛效果和更快的恢复时间。
麻醉深度的控制对于小儿患者来说,麻醉深度的控制非常关键。
一些研究通过监测脑电波来评估麻醉深度,并推荐使用电导麻醉药物进行控制。
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小儿手术后的镇痛需要特别关注,因为他们的恢复能力比成人患者更弱。
一些研究比较了各种镇痛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并推荐使用局部麻醉等方法进行镇痛。
小儿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小儿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些研究推荐使用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方法来预防和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结论小儿麻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是还需要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继续深入探索和研究。
通过不断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小儿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小儿麻醉临床的常见问题浅析
小儿麻醉临床的常见问题浅析小儿麻醉临床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浅析,以提高小儿麻醉临床医生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问题一:如何正确评估小儿麻醉风险?小儿麻醉风险评估需要考虑病史、体格检查、术前检查和手术类型等方面,对孩子的生命体征、心跳监控、血压、呼吸情况进行监测。
在评估中应注意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程度和服务态度,对儿童的耐受性进行评估,以及在药物选择和量化方面要谨慎,考虑到儿童的体重及年龄等因素,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获得必要的同意及提供建议。
小儿麻醉深度的控制应根据手术操作的类型、孩子的体重和麻醉剂的剂量等多种因素考虑。
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静脉麻醉药物输注泵进行精确控制;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如脑电监测)进行深度控制;定时的药物治疗法,经过随时调整,较为灵活;运用联合技术更为安全可靠。
问题三:如何快速有效地终止小儿麻醉?小儿麻醉终止时,应采用安全可靠、快速有效的方法。
钝化类麻醉药物过量的解毒处理主要使用纳洛酮,一般剂量为0.01mg/kg;气管内注入麻醉药物的解救,须用到喉腔镜,检查气道通畅性并清除异物;常用于较长时间手术的戴脑部耳压贴,可通过此压贴的针刺或电刺激来达到加速清醒的目的。
儿童麻醉后应定时监测病情,保持吸氧,避免二氧化碳潴留,保持通畅的呼吸道。
同时,应随时关注儿童的麻醉后反应,避免使用可能可引起副作用的药物,并逐渐将麻醉药物注射量降至最低水平。
需要提醒,手术后儿童宜在专业医疗机构内接受术后观察,以及家属应常识普及,了解儿童术后饮食、心理及睡眠等注意事项,此方可避免并发症和风险。
问题五:小儿麻醉临床中家长的作用如何?家长对儿童的陪伴和照料是十分重要的。
在提前沟通和评估过程中,家长应积极配合,向医生提供详细、真实的病史和病情,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和决定使用何种方法进行麻醉。
术前说明会中要让家长知道麻醉方案、术后恢复情况及注意事项等信息,让家长更加明确孩子面临的事情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细节,以增加心理方面的承受能力和减轻家庭负担。
小儿麻醉临床的常见问题浅析
小儿麻醉临床的常见问题浅析
小儿麻醉是指对儿童进行麻醉操作的临床实践。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状态与成
人有很大差异,所以小儿麻醉相比成人麻醉更加复杂和困难。
在小儿麻醉临床中,常见的
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麻醉诱导的技术选择:对于儿童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诱导技术非常重要。
通常
采用的方法有静脉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麻醉诱导。
选择哪种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手术部位等各方面因素。
2. 麻醉深度的控制:儿童患者的麻醉深度控制较为困难,往往需要根据患者的生理
指标和手术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过深的麻醉会导致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而过
浅的麻醉则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意识苏醒和疼痛。
3. 麻醉期间的监测:在麻醉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
血压等。
对于小儿麻醉来说,特别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和体温,以及
使用脑功能监测等先进技术。
4. 麻醉复苏的管理:麻醉过程中,合理的麻醉复苏管理对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复
苏期间需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循环稳定,同时积极控制疼痛和感染,预防意外事件
的发生。
5. 麻醉后的并发症:小儿麻醉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呼吸抑制、患者苏醒困难、术后恶心呕吐等。
对于这些并发症的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小儿麻醉临床中常见的问题包括麻醉诱导技术的选择、麻醉深度的控制、麻醉期间的
监测、麻醉复苏的管理以及麻醉后的并发症。
医务工作者在进行小儿麻醉时,应该根据患
者的年龄、病情、手术需要等多方面因素全面考虑,保证麻醉的安全和有效。
小儿麻醉临床的常见问题浅析
小儿麻醉临床的常见问题浅析小儿麻醉临床中常见问题有很多,下面我将就其中一些问题进行浅析。
1. 小儿麻醉的安全性:小儿麻醉相比成人麻醉更加复杂和风险较高。
小儿麻醉需要充分考虑患儿的年龄、体重、发育程度等因素,并且患儿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小儿麻醉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准备,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监护和管理,以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性。
2. 麻醉药物的选择:小儿麻醉中常用的药物包括全身麻醉药物、镇静药和局部麻醉药物等。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到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以及手术类型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异丙酚等;镇静药物有咪达唑仑、氯胺酮等;局部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3. 监测项目的选择:在小儿麻醉过程中,需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监测,以及时掌握患儿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效果。
一般选择的监测项目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麻醉深度等指标。
对于高危患儿,还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体温等指标。
通过对监测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 并发症的防治:小儿麻醉中可能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呼吸抑制、过度镇静、心律失常、低血压、恶心呕吐等。
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在使用镇静药物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避免呼吸抑制的发生;在手术结束后,要适当控制镇痛药的使用,以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等等。
5. 麻醉后恢复的评估:小儿麻醉结束后,需要对患儿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儿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功能等。
对于小儿,常用的恢复评分工具有ALDRETE评分和PEDS评分等。
评估结果可以为麻醉医生提供决策依据,确保患儿的安全顺利地恢复过程。
小儿麻醉临床中的常见问题涉及到麻醉的安全性、药物的选择、监测项目的选择、并发症的防治以及麻醉后恢复的评估等方面。
对于麻醉医生来说,了解这些问题并能够熟练地解决,是保障小儿麻醉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证。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一麻醉前准备1、术前禁食禁饮时间6个月以下的婴儿禁食4小时、禁水2小时;6个月以上的小儿禁食6小时、禁水2~3小时2、有合并症小儿的麻醉前准备①上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上呼吸道粘膜的应激性增高,易发生喉痉挛、支气管痉挛、术中低氧血症及术后肺炎,应尽量避免在此期间行择期手术。
②合并心脏杂音:非心脏手术时如遇患儿有心脏杂音,要进行心脏彩超或造影检查,确定哪一类型心脏病,小的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无症状者可行一般手术,如有肺动脉高压的室缺或右向左分流型的心脏病,除急诊手术外,要先行心脏畸形纠治术。
3、材料器械准备麻醉机监护仪小儿面罩小儿气管内导管小儿喉镜小儿口咽通气道吸引器吸痰管等二选择非气管内插管全麻方法:氯胺酮静脉1~2㎎/㎏/次肌注5~10mg/kg,异丙酚2㎎/㎏/次或持续2~4㎎/㎏/小时。
咪唑安定0.05㎎/㎏。
七氟烷(诱导时间短,麻醉平稳,呼吸道激惹发生率低,血气分布系数低,起效快,恢复也快。
唯一不足是其代谢产物与二氧化碳吸收剂发生反应的产物有肾毒性,该产物的血浓度不高不足以产生肾损害但长时间使用有发生短暂性蛋白尿的报道,所以最好用于麻醉诱导及短时间手术)。
非气管插管全麻管理要点: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正常的自主呼吸,不论手术长短都是全身麻醉,患儿意识消失,没有自我保护的正常反射。
关于氯胺酮(肌注计量,熟悉该药的药理作用)1 主张小剂量复合用药:0.5mg/kg静脉注射2 对呼吸抑制轻微,用药后可有短暂的呼吸抑制,此时务必保持呼吸道通畅3 增加唾液腺分泌、咽喉部分泌物的刺激而导致喉痉挛,所以麻醉前需给予抗胆碱药4 氯胺酮具有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作用,与抗胆碱药长托宁氨茶碱合用可有效解除支气管痉挛5 苯二氮卓类、异丙酚等可减轻氯胺酮精神症状三补液(4-2-1的计算方法)术中补液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组织的有效灌注压,维持氧运输、体液、电解质浓度及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
一般小手术(1h以内浅表手术)补液为10 ml/kg•h 《总量》小儿液体维持量的估算体重(kg)每小时液体需要量(ml)每天液体需要量(ml)<104ml/kg100ml/kg11~2040+2(体重-10)1000+50(体重-10)>2060+1(体重-20)1500+20(体重-20)以上为小儿正常液体维持量。
小儿麻醉临床的常见问题浅析
小儿麻醉临床的常见问题浅析
小儿麻醉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医疗技术,旨在为年幼的病人提供有效的镇痛和无痛手术体验。
然而,小儿麻醉临床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以确保手术安全和病人良好的治疗体验。
一、麻醉药的选择与管理
小儿麻醉药物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与成人不同,应根据年龄、体重、个体差异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
常见的麻醉药物包括芬太尼、异丙酚、丙泊酚等,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管理。
二、术前评估和术中监护
小儿麻醉前应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询问、身体检查、心肺功能评估等。
术前评估有助于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术中监护也是小儿麻醉的关键环节,应配备专业的监护设备和技术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问题。
三、镇痛管理和恢复期护理
小儿麻醉后应及时进行镇痛管理和恢复期护理,包括疼痛评估、疼痛缓解、休息、营养等方面的护理。
疼痛是小儿手术的重要问题之一,需要根据病情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和药物,及时缓解疼痛。
四、家长的参与和沟通
小儿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医疗人员的技术水平,还与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密切相关。
在小儿麻醉临床中,应充分尊重家长的意见和需求,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家长正确处理与孩子有关的问题。
总之,小儿麻醉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需要我们重视和关注。
只有通过细致的麻醉药物选择和管理、详细的术前评估和术中监护、及时的镇痛管理和恢复期护理、充分的家长参与和沟通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小儿手术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对比
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对比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儿科在2017年接收的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静脉复合麻醉组和七氟烷麻醉组两组,每组30例患者,给予静脉复合麻醉组患者静脉复合麻醉,给予吸入诱导麻醉组患者吸入诱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
结果:吸入诱导麻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静脉复合麻醉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短于静脉复合麻醉组患者。
结论:相对于静脉复合麻醉而言,吸入诱导麻醉在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更好。
关键词:麻醉方式;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临床应用近年来,腹腔手术由于其创伤较小、恢复较快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小儿外科手术治疗中,但是由于患者年龄较小,其腹腔空间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手术风险性,为此,麻醉医师需要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
本文选择我院儿科在2017年接收的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我院儿科在2017年接收的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静脉复合麻醉组和吸入诱导麻醉组两组,每组30例患者。
静脉复合麻醉组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0例,患者年龄在0.52-8.78岁之间;吸入诱导麻醉组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2例,患者年龄在0.54-8.69岁之间。
1.2实验方法给予静脉复合麻醉组患者静脉复合麻醉,给予吸入诱导麻醉组患者吸入诱导麻醉,具体如下。
两组患者在接受麻醉0.5小时前均按照4mg/kg的比例接受了硫酸阿托品和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
1.2.1静脉复合麻醉针对静脉复合麻醉组患者,麻醉医师在诱导插管麻醉时选择按照1ug/kg的比例为患者肌肉注射芬太尼,按照3mg/kg的比例为患者肌肉注射丙泊酚,按照0.1mg/kg的比例为患者肌肉注射力月西[1]。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比较研究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比较研究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小儿短效手术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10月期间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
给予对照组患儿气管插管麻醉,给予试验组患儿喉罩麻醉。
比较患儿麻醉效果,并比较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相比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P>0.05。
试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结论:小儿短效手术麻醉中喉罩麻醉的应用效果优于气管插管麻醉,能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小儿短效手术;喉罩麻醉;气管插管麻醉;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143-02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生理特征相对特殊,在对其进行手术麻醉处理时需要采取安全性高的麻醉方式,这样才能让患儿的手术顺利完成,并减少麻醉药物对其身体的影响[1]。
根据临床实践,小儿短效手术中主要有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两种方式,两种麻醉方式在临床上均有应用,但临床实践表明其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2]。
本研究对小儿短效手术麻醉中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17年3月到10月期间实施手术治疗的患儿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
对照组患儿男32例,女18例,患儿年龄3~11岁,平均(6.14±1.28)岁,其中疝气手术22例,鞘膜积液翻转术19例,其它手术9例。
试验组患儿男33例,女17例,患儿年龄2~11岁,平均(6.05±1.14)岁,疝气手术23例,鞘膜积液翻转术20例,其它手术7例。
患儿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儿手术前均指导其禁食禁饮,并对其进行常规术前检查,手术前30min按照0.01㎎/㎏的标准给予其阿托品肌肉注射,患儿进入手术室后为其连接心电监护仪,检测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为其开放静脉通路,按照0.3μg/㎏的标准使用舒芬太尼,按照0.06~0.08㎎/㎏的标准使用维库溴铵,按照2~2.5㎎/㎏的标准使用丙泊酚对患儿进行麻醉诱导处理。
麻醉中的小儿手术麻醉
麻醉中的小儿手术麻醉麻醉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手术等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无痛操作的过程中。
而对于小儿手术麻醉,更需要一种特殊的关怀和技术,以确保他们手术期间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探讨小儿手术麻醉的相关问题,包括适应症、常用的麻醉药物以及术后护理等。
一、小儿手术麻醉的适应症小儿手术麻醉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1. 手术过程需要患者保持静止或者无痛感的情况下进行;2. 预防和减轻手术过程及后果对小儿的心理影响;3. 辅助诊断,如需进行病理切片或遗传学检测等;4. 应对异常复杂和困难的手术情况。
二、常用的小儿手术麻醉药物在小儿手术麻醉中,麻醉药物的选择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小儿麻醉药物:1. 静脉麻醉药物:丙泊酚、异丙酚等;2. 呼吸道麻醉药物:氧气、笑气等;3. 局部麻醉药物:丁卡因、利多卡因等。
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类型等进行药物选择,并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恰当的用药调整,以确保麻醉效果的安全和有效。
三、小儿手术麻醉的操作流程小儿手术麻醉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术前评估:麻醉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以及手术需求等因素进行评估,并与手术团队进行协商,确定最佳的麻醉方案;2. 麻醉诱导:根据麻醉方案,麻醉医生会向患者注射相应的麻醉药物,使其进入麻醉状态,并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持续保持平稳的麻醉深度;3. 麻醉维持:麻醉医生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等,并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麻醉药物剂量,以保持麻醉效果的稳定;4. 麻醉解除: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会逐渐减少或停止麻醉药物的使用,使患者从麻醉状态中醒来,并确保患者恢复到足够清醒的状态,以便进行术后观察和护理。
四、小儿手术麻醉的术后护理小儿手术麻醉结束后,患者需要得到特殊的术后护理,以确保他们的恢复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术后护理措施:1. 观察:护士将会进行近期的观察,包括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监测手术部位的情况;2. 翻身和康复:对于较长时间手术的小儿,需要定期翻身,以减少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的风险。
低龄小儿麻醉方式选择的临床分析
低龄小儿麻醉方式选择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低龄小儿手术过程中麻醉方式的选择。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低龄小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行单纯氯胺酮基础麻醉,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区域神经阻滞麻醉。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切皮时、缝皮以及清醒时等不同时刻的SpO2、RR、HR及MAP,并记录镇静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T2、T3及T4时刻4项血气指标与T1时刻比较,差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2、T3及T4时刻的SpO2、RR均明显低于T1时刻(P<0.05),HR及MAP于T2时刻上升,T3时刻下降,与T1时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刻时恢复正常,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4项血气指标在T1时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T3以及T4时刻的SpO2、RR 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T3时刻的HR及MA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3.33%,麻醉药物的用量为(2.3±0.4)ml,低于对照组的(8.4±2.7)ml,苏醒所用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既可以满足相应的手术麻醉需要,又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儿呼吸顺畅,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效果显著,更适合在低龄小儿手术中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低龄小儿;镇静;神经系统;呼吸氯胺酮是一种快速麻醉镇痛药,麻醉诱导快、镇痛效果强[1],其可以选择性对机体的下丘脑以及大脑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在低龄小儿短小以及表浅手术中应用较多,但是临床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率过快、恶心呕吐、喉痉挛以及一过性呼吸暂停等并发症,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导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试论小儿麻醉临床分析研究
试论小儿麻醉临床分析研究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小儿麻醉是麻醉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小儿的麻醉特别需要技术支持。
因为小儿的器官和生理结构与成人不同,麻醉剂的选择、给药剂量以及监测策略都需要根据小儿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
在临床工作中,如何提高小儿麻醉的安全性及质量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本文就小儿麻醉临床分析研究进行探讨。
麻醉药品选择小儿麻醉药的选择应结合小儿生理特点、手术情况以及家属的期望等因素综合考虑,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常用的静脉麻醉药包括丙泊酚、异丙酚、芬太尼、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等,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其在小儿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以及严格控制剂量。
对于常见的手术,如眼内手术和痔疮手术,可以考虑使用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等。
麻醉给药剂量在小儿麻醉术中,给药剂量的计算是一项重要任务。
不同年龄段小儿对麻醉药剂量的需求不同,常规剂量可能会导致副作用或者意外发生。
因此,给药剂量必须精确计算,常规剂量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同时,给药方式也非常重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给药,以确保药物通过合适的途径输送到靶器官。
麻醉监测策略在小儿麻醉过程中,不断监测可能发生的生理变化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高麻醉过程的安全性。
可供选择的监测方法包括心电图、有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和呼吸频率等。
根据手术类型和小儿的生理状况,需要采用相应的监测策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小结小儿麻醉是非常重要的临床技术,应该采用科学的、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以提高麻醉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麻醉药品的选择、给药剂量和监测策略等方面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和综合考虑,充分呵护小儿的生命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麻醉分析
发表时间:2016-06-07T16:18:15.7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作者:刘丽
[导读] 所有患儿术中平稳舒适,术后清醒快,未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麻醉效果满意。
结论:小儿短小手术手术选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进行全身静脉麻醉效果显著,是临床小儿短小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之一。
刘丽
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析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对小儿短小手术进行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46例行手术的患儿,采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患儿术中平稳舒适,术后清醒快,未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麻醉效果满意。
结论:小儿短小手术手术选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进行全身静脉麻醉效果显著,是临床小儿短小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之一。
【关键词】小儿;短小手术;氯胺酮;异丙酚;麻醉;
小儿短小手术越来越多,麻醉方法也多。
小儿外科手术一般需行全身麻醉,且要求麻醉作用迅速,镇定镇痛作用完全,以减少小儿术中疼痛和不良刺激,提高手术效果。
氯胺酮是一种常用的强效镇痛的静脉全麻药,但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和药量的增加,常可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1]。
可能导致患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术后还可能产生幻觉、呕吐、噩梦等不适[2]。
异丙酚起效快、麻醉效果稳定,对呼吸系统影响小,镇静作用完善。
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对46例小儿实施外科手术,采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进行静脉全身麻醉,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6例,其中男患儿39例,女患儿7例;年龄4-11岁,平均7.4岁;体重8.10-2
2.5kg,平均14.5kg;全部患儿ASA 评级I-Ⅱ级;择期实施下肢、下腹部以及会阴部手术:骨科下肢手术、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尿道下裂修补术、鞘膜积液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急诊外伤、睾丸下降固定术;手术时间为20-65min。
1.2 麻醉方法患儿均于术前夜10时常规禁食、水,术前30min给予肌肉注射阿托品0.02mg/kg、鲁米那钠1.5mg/kg。
安静配合的患儿直接建立静脉通路,采用面罩的方式给氧(3L/min),采取微泵泵注,每分钟丙泊酚40-60μg/kg,氯胺酮30μg/kg,根据生命体征和麻醉深浅调节输注速度,术中保留自主呼吸,手术结束前停止输注,所有患儿均不做气管插管。
1.3 麻醉效果评定标准[3] 显效:镇痛效果理想,患儿肌肉松弛度适宜,牵拉时不会出现疼痛感,可顺利完成手术;有效:镇痛效果一般,患儿肌肉松弛度较好,牵拉时会出现轻度不适感,但手术可顺利完成;无效:不符合以上描述;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46例患儿效果显效43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所有患儿未出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躁动等情况,患儿呼吸、循环系统平稳。
3 讨论
目前,小儿临床手术中广泛应用非插管全身性麻醉,由于小儿多难以配合治疗,因此,选择一种显效快、效果确切、苏醒快、不良反应少且苏醒质量好的麻醉方法,提高麻醉安全性,是广大医者关注的重点问题[4]。
氯胺酮作为麻醉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儿的各种手术中,氯胺酮作为苯环己哌啶药物,是一种非巴比妥类的静脉全身麻醉药物,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丘脑内侧核选择性抑制,对脊髓网状结构束上痛觉信号的传导,也有学者认为与阿片类受体相结合后具有镇痛作用[5]。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6],氯胺酮可引起动脉压升高约25%,促使脉搏加快,但在不过量、不快速注射情况下其对呼吸系统仅有轻微影响,短时间的呼吸频率、潮气量降低进一步导致SPO2降低,若供氧充分则能有效消除该反应。
麻醉恢复是指患者从麻醉的状态中慢慢苏醒的过程,全麻的患儿由于使用全麻药、麻醉性镇痛药、肌松药等的残余作用及患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小儿在麻醉恢复期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7]。
单独使用氯胺酮的效果并不理想,小儿在术后清醒的比较慢,且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燥动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等现象[8]。
丙泊酚属于一种能快速起效的短效全麻药物,临床常用于成人、3岁以上儿童的全身麻醉中。
丙泊酚具有显效快、时效高、苏醒快、麻醉完全且平稳的优势,既往相关研究证实,丙泊酚对中枢系统的主要作用有催眠、遗忘、镇静,诱导剂量丙泊酚对于心血管系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能显著降低动脉压,其原因是外周血管扩张、心脏抑制双重作用[9]。
镇痛作用不明显,会造成颅内压降低、脑耗氧量及脑血流量减少,对呼吸系统有抑制作用,可出现暂时性呼吸停止。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静脉全麻,既可使氯胺酮的镇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又使异丙酚的镇静作用得到发挥,还大大降低了二者的用药量,降低了单用氯胺酮的副作用。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全身静脉麻醉,能保持心血管系统稳定,但缺点是可能发生呼吸道梗阻。
因此婴幼儿患者手术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麻醉剂量与麻醉深浅,一旦发生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抑制现象,必须立即停止用药,迅速处理,避免咽喉反射减弱或者消失发生误吸。
综上所述,临床上进行小儿手术时使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两者联合使用优势明显,安全可靠,在临床上适用于小儿手术,尤其是对于短小、体表、肌松要求不高的简单的小儿手术麻醉。
参考文献:
[1]张月群.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28:132-133.
[2]陈靖军,张三虎,张宜林,等.氯胺酮、丙泊酚复合与伍用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19-20.?
[3]陈匡东,陈小云.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3):146-147.?
[4]周斌,夏中元,薛锐,等.七氟醚与氯胺酮在小儿麻醉维持中的荟萃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3):81-84.?
[5]刘丽.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82-83.?
[6]张建中,黄建飞,吴范,等.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及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4(31):42-43.?
[7]郑爱芳,唐益群.小儿全麻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187-188.?
[8] Festini F,Dini D,Neff C,et a1.Control of postoperative pain in chil―dren undergoing hypospadias surgery:quasi-expefimental
controlledTrial[J].Assist Inferm Rie,2008,27(4):197-201.?
[9]梁军.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2014(5):837-838.?。